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

上回書正說張青哥六個逛到洛陽城五龍門外的福昌廟會,在十字街北頭有一幫人立下了把式場,練把式不取分文不說,相反還要舉鼎會友,賞犒能夠力舉千鈞的能人!

這幫人當中爲首的這位,就是督辦黃河以北四州一百單八郡的綠林總瓢把子,人稱“飛燕遮天俠”的張燕,領着手下八員健將,此番來到洛陽以武會友是小,奪玉璽得大漢天下才是他的大目的,這會兒借舉鼎之說以探天下英雄虛實,頭間兒這支獅母王鼎,重有一千五百斤,甘寧、凌操幾位都沒能將它舉起,正在這時,聽見人羣后頭有人高喊“各位讓開,舉鼎的來也!”

張青哥幾個回頭一看,就見這會兒人羣當中一前倆後品字形走進來三個人,但見頭前的這位,是個大高個兒,平頂身高在一丈開外,寬肩闊臂,虎體熊腰,如金尊鐵塔一般!一身鵝黃色兒的打扮,頭戴黃緞六瓣英雄巾,上繡平金獅子花五彩大繡球,八寶鑲嵌;身披淡黃箭袖袍,滿衣繡的五蝠捧壽,外罩黃緞子的團花英雄大氅,大紅綢的中衣,足登一雙虎頭快靴。

往臉上看,如淡金貼面的一張闊方臉,寬天庭,重地閣,兩道粗眉,一雙虎目炯炯有神,金睛迭抱,泛着騰騰的虎煞之氣!獅子鼻、闊海口,頦下半部虎鋼須,走起路來虎步獅態,透着八面的威風!

大夥一瞧這位年紀不大,可真夠個樣兒,再往他身後一看,嗬!後頭這倆小夥子長得可太好看了!先說左邊的這位,也是個大個兒,碩長身板兒,生得虎體熊背,魁梧雄壯;面似白玉是白中透潤、潤裡透亮,一雙劍眉向上高挑,斜插入鬢,一對俊目皁白分明,灼灼放光,高鼻樑兒,四字闊口,元寶大耳,頦下微有墨髯;頭戴一頂白綾緞子硬武壯士巾,迎門茨菇葉上嵌六頁明鏡,高威威一朵白絨球,隨英雄突突亂顫,上身穿着素緞短箭袖,腰中系五彩絲鸞帶,白綢子中衣,足下素緞薄底快靴,外罩一件素緞英雄大氅。精神百倍,儀表非俗,一看就是個武把式,晃盪蕩往處一站立,那真是不怒而威!

大夥兒心說這位真不懶,一身白衣也是白的瀟灑,白的好看!這會兒再往右邊一瞧,吆!這位怎麼跟個大姑娘似的,長得可太俊啦!就見他八尺左右的身材,雙肩抱攏,細腰窄背,扇子面的身骨;往臉上看,粉嫩的一張俏臉,恰似三月桃花,紅粉相間透着好看,兩道修長的俊眉,一雙鳳目含眸,跟一汪水兒似的,鼻如玉柱,脣似丹霞,俊俏之中透出英颯威風!

頭戴粉色兒鴛鴦公子巾,雙垂飄帶,迎面鑲着一塊無暇美玉,閃閃奪目!身穿素銀粉緞兒的箭袖鎖徵袍,套玉環搭玉配,外罩粉色兒的團花英雄大氅,周身繡的是百幅鬧蝶,羣豔爭芳,銀粉色兒底兒的中衣,腰中繫着絲鸞帶,足下兩隻素緞靴子,上頭金絲壘的大蝴蝶,突突亂顫;這一身粉緞真是體面極了,加上那張俊臉,那真是不讓子都,能氣活了宋玉啊!

大夥兒看罷暗挑拇指,心說這三位光瞧這模樣,就絕非凡俗人物,那麼都是誰啊?書中交待,這三個人,當中間兒的這位姓孫名策表字伯符,在荊楚江南地界兒有個綽號,人稱“虎目金精小霸王”,他就是烏程侯,長沙王孫堅的長子,也是將來的東吳大帝孫權的長兄。

他身後左邊這個一身素裹白鍛兒的名叫太史慈,人稱“銀戟大將”,三國裡除了呂布的金戟,使戟的把式匠裡頭就得屬這位了;最後這個一身粉緞兒裝扮的俊人物相信大家已然猜到,就是“智廣瀚美周郎”周瑜周公瑾啦!

說起這三位的交情,年幼相知,總角之交,那可是情深似海、多頭差姓的義兄弟,孫策年長爲老大,周瑜行二,太史慈是老疙瘩,三人個個少年有志,英達夙成,學得文武通能的全才,前文咱說過,長沙王孫堅在汜水關一戰中負傷,至今未能痊癒,因此這次洛陽英雄會他決定暫不參加,領着人馬回到長沙郡。

這個事兒呢,讓他大兒子孫策知道了,孫策這年儼已十八歲,早想出去開開眼界,長長見識了,本來此次十八路諸侯伐董,天下英雄集結的大戲,孫堅沒讓他去,孫策心裡頭可是一百個不樂意;這會兒一聽什麼洛陽又要舉辦英雄會,他爹有傷在身,無法參加,他就來找他爹,說您不去也成,乾脆把請帖給我,我替您去得了!

哪知孫堅擔心的就是這個,他也知道幾個兒子裡頭,屬大兒子孫策膽子大,性如烈火,而且是嫉惡如仇,生來膂力過人、勇猛無敵,做起事來有時候很毛躁,往往是顧得了這頭,看不着那頭,有時候還有點渾,從小不聽話,有自己的主意。心說這京城可是藏龍臥虎,是非之地,真要讓他自個去,指不定得捅多大婁子呢!

因此他喝退了孫策,之後一連幾天,孫堅一邊在家養傷,一邊看管兒子,可是有一節,這槍瘡一直沒好利索,一到陰天下雨,傷口隱隱作痛,請來長沙地界的幾位名醫會診,都說大王你中槍過深,留下餘毒積在體內,得將皮肉剖開,擠出毒濃,才能根治,可是這“剖腹刳背,抽割積聚”的外科手段在當時可屬於技術難題,大夫們都說要治這個,天下只有一人,敢說是行家,此人姓華名佗,人送尊號叫他“乾坤妙手、俠骨仁心、神醫再世賽扁鵲”。

把華佗請來,保準能痊癒,可是有一條,這位行走不定,秉性不俗,他看病可分三六九等啊,不是說你有錢就給你看,比如說窮苦的人來看病,不但保好,而且還不要錢,外帶送藥;要是來了那土紳財主,平常日裡作威作福的官僚,對不起,您就多破費點兒啵!得狠宰他們,得了錢好接茬兒給窮人們瞧病,因此華佗他有俠醫的風範!

大夫們就說“所以說啊!大王,華佗乃當世神醫,爲了醫到病除,您得去請人家!”

孫堅聽完這個可動心了,就問大夫們說這華佗如今在哪兒呢?大夫們說:“前些日子聽說他在九江郡古城村給當地的百姓瞧病!您要去哪,可得抓緊!”

孫堅心說事不宜遲,治病要緊,就帶着兩個義兄弟祖茂、韓當以及幾個隨行的家僕家將,趕奔九江去請華佗,讓程普和黃蓋留守在長沙城,替他處理日常事宜,軍紀要務;孫堅唯一擔心家裡的就是孫策,知道這孩子大了,有時候吳夫人都管不了他,因此臨走時候就跟他義弟黃蓋說“三弟想個主意,叫他就跟府裡呆着,別到處亂跑。”黃蓋一拍胸脯道“誒!大哥您就放心吧!有我呢,這孩子打小是我帶大的,我最知道他的脾氣,保準兒在家裡老實兒的。”

孫堅這才放心走了,黃蓋真就能看管好孫策麼?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因爲平日這爺倆就最對脾氣,黃蓋也很瞭解孫策,心說別看少保主平時脾氣火爆,但是性情純善,有膽有謀,將來必是大有作爲,不次與我這個大哥孫堅吶!

等孫堅一走,黃蓋可就跟孫策嘮開啦!他就把此次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要勤王清側等等之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說到孟津港十八路反王舉義旗,其父孫堅如何一討汜水關,斬將奪旗,又是如何只身闖城廂,誤中敵人奸計,身中七槍;又說道孫堅負傷後,任雄、張楊二家先鋒如何爭帥印,後來銀槍趙子龍出世,三槍挑華雄;而後說到虎牢關大戰,三英戰呂布,張青二伐汜水關,十三將車輪戰徐晃,最後張青訪賢母,規勸金斧將投誠獻關,董卓不得已兵退洛陽,這纔有了漢獻帝昭告天下,舉辦龍虎大會,誠邀天下英雄比武的好戲。

這麼說吧,黃蓋又把咱書的第三卷內容給孫策講了一個遍兒,孫策聽完可坐不住了!就跟黃蓋說“三叔!這次洛陽英雄雲集,機會難得啊!無論如何我一定得去!不光我要去,我還得叫這我那倆兄弟周瑜和太史慈一起,望三叔您成全!”

黃蓋聽完哈哈一樂“好小子,有骨子志氣,你去吧!家裡有你三叔呢,此番前去,你若能闖出一番功名,相信你父也不能說你啥啦!”

就這麼的黃蓋偷偷放孫策出了王府,小霸王又去叫上週瑜和太史慈,小哥仨一路離開長沙,趕奔京師,先到兵馬司標明掛號,又找地方住下,這日閒來無事來逛廟會,正好趕上張燕擺把式場,舉鼎會友,甘寧等人舉不起獅母金鼎,張燕正罵街呢!可把孫策惹火了,這才大喊一聲衝進把場!

此時小霸王橫眉倒豎,虎目圓睜,也不多言,走到金鼎前,馬步一跨,腰身一壓,將半人身子探進鼎身之下,找了找位置,身子一拱,握緊鼎身,氣鬥丹田,一聲暴喝“起!”只聽噌!的一聲,就將金鼎舉在了空中!

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七回 上 勇絕倫甘興霸擒將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十三回 上 賽窮奇大戰宛城兵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六回 下 狹路逢三好漢鬥勇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一回 下 識知己鹿門小結義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三十回 上 救公孫黑虎將攔路第三十三回 上 先登死士奇襲虎牢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九回 上 徐元直痛斥神上使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十七回 下 金鑾殿漢靈帝賜旗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七回 上 勇絕倫甘興霸擒將第十七回 下 金鑾殿漢靈帝賜旗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三十四回 下 汜水關金斧將逞威第三十一回 上 黑虎青龍酣戰朱雀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一回 上 從父訓張青出南陽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四回 下 助英雄混江龍出手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
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七回 上 勇絕倫甘興霸擒將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十三回 上 賽窮奇大戰宛城兵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六回 下 狹路逢三好漢鬥勇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一回 下 識知己鹿門小結義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三十回 上 救公孫黑虎將攔路第三十三回 上 先登死士奇襲虎牢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九回 上 徐元直痛斥神上使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十七回 下 金鑾殿漢靈帝賜旗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七回 上 勇絕倫甘興霸擒將第十七回 下 金鑾殿漢靈帝賜旗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三十四回 下 汜水關金斧將逞威第三十一回 上 黑虎青龍酣戰朱雀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一回 上 從父訓張青出南陽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四回 下 助英雄混江龍出手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