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

君不見高川之雪荊江泛,濤滾風來乾坤開;君不見大鵬舉翼波萬里,擎天志從八方來;昨夢今能忘,夫志不可休!《隱蝶軒集》中的幾句抒懷吟罷!書接前文。

上回書說到,小英雄張青領着徐庶、甘寧等五人到汝南拜訪名相士許劭,張青真情實意的請教救民扶國之術,打動了許劭,他哈哈一笑,說到“好!好!張青那!諸位,爾等來看!”說着手往涼亭外一指!指什麼呢?原來涼亭之外,在品賢閣門首正對面幾十步的地方,有一顆古木雲鬆,高十餘丈;參天高聳,直插雲霄!樹幹需幾人合抱,古木盤根枝幹虯結、繁枝密葉遮天蔽日,蒼翠下若幡幢然,遠遠望去,如同車蓋相似,傳說此樹已有千年的歲史;凝聚天地日月之靈氣,上頭住着神仙,爲什麼許劭看人看的這麼準呢?那是因爲樹上的諸家神仙幫他指點迷津呢!因此許劭不僅會客品評都是在這樹下的涼亭裡,更是把品賢閣也建在了古樹的旁側,這好比是每當他要評論誰啦,都有神仙給他佐證,要是把這九宮八卦格局的許府比作一座大陣,這棵古木還真得好比那陣膽中的坐纛帥旗!

這時候許劭往樹那兒一指,哥幾個仰脖光往上瞧樹去了,其實許劭並不是讓大夥看這棵樹,而是要看樹上的東西;見諸人如此模樣,呵呵一樂,大夥心說你笑什麼啊?怎麼?我們看錯了麼?再仔細一瞧,咦?原來學問都在樹幹上那!怎麼了?這會兒大夥可瞧清楚了,原來在正朝着品賢閣方向的這一大面兒樹幹上,能有一人多高的地方,上頭掛着許多木雕金字兒的牌匾,牌匾一尺寬兩尺長,寸厚,上面都刻着字兒;嗬!大夥兒一瞧這可透着新鮮那!都起身離座,來到樹下仔細觀瞧。就見每個牌匾上的字還都不相同;比如其中一塊比較醒目的牌匾,上面寫着“治世能臣,亂世奸雄”八個篆字兒,筆墨雄渾,蒼勁有力,這手筆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再往下看,有落款兒,落款的手法與上面八字不同,飄若浮雲,矯若驚龍般!寫着兩個字:曹操!

俗話說見字如見人,一瞧這手書法,就知道這人的文化底蘊和志向魄力,絕非泛泛之輩!牌匾最下邊末尾有些小字兒,寫着某年某月某日。看到這張青猛想起來了,曹操?!不就是那位大宦官曹騰養子-曹嵩的兒子麼?曹操的養祖父曹騰先後侍奉過順帝、衝帝、質帝和桓帝四位大漢朝的皇帝,被封爲費亭侯,可說是位極人臣了!曹操的父親曹嵩本是南陽郡守夏侯睿的次子,這個夏侯睿爲官清廉,後來在朝廷黨爭之中被罷了官職,日子越發的難過,他就把曹嵩過繼給了他的好朋友,當時的黃門大總管曹騰;因此曹操也算宦官世家之後,他二十歲就官舉孝廉,年少有爲,後來特來拜訪許劭,許劭稱其爲“治世能臣,亂世奸雄”,並把他評爲當年“月旦評”上的頭條人物,從此曹阿瞞是聲名鵲起那!

張青把這個事故跟甘寧等人一說,大傢伙也都明白了,原來牌匾上頭的字兒就是許劭的點評之筆,下面的落款就是被點評之人自個的標名掛號啊!要這麼說對這位的評價可不低,將來至少也得是個王侯級別的人物,可這能臣和姦雄倆詞看起來有些矛盾那?再仔細想想也沒什麼,遺臭流芳本一身嘛!哥幾個咋嘛咋嘛嘴,看不出是羨慕還是不屑。

接茬兒朝後看,還有幾個比較醒目的點評,如“世之猛虎!”落款是“孫堅”,“一方雄傑”袁紹,“仁愛忠孝將”皇甫嵩等等等等,衆人一瞧這些不都是往年月旦評榜上有名的主兒麼?都是有所耳聞,感情在這兒都給備案留底兒嘍!都是許劭寫好後再請能工巧匠,照着寫好的字兒的輪廓,雕琢模棱、金石鐫刻,而後纔將牌匾掛上去;大夥繞着古樹邊走邊看,慢慢就繞到了大樹的西面兒,這面兒不衝着品賢閣了,喲!這面兒樹幹上也掛着老多牌匾呢!不過這邊的牌匾有個特點,許劭的點評已經寫好在匾上了,只是下頭還都沒有署名,一瞧有什麼“仁德無雙,亂世梟雄”,什麼“文書大家不逢時”(指蔡邕)等等,也是寫的明明白白,簡單易懂,一瞧就知道這位有多大的能爲造化!大夥看着看着就聽甘寧喊“大哥!快來看,這匾有意思嘿!”大夥隨着甘寧一瞧,就見一塊牌匾破損的不像樣了,上寫着四個字兒:“冢中枯骨”!

衆人一看不由好笑,心說這評價可夠損的昂,擱誰誰也不能領啊!冢指墳墓,墳墓中的枯骨,用來譏諷此人軟弱無力,迂腐至極!說的是誰呢?原來正是淮南侯袁術,袁術出身豪門,袁家時號“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家世十分的顯赫;他早就聽說許劭大名,因此曾特備厚禮前來拜訪,欲求得一題;許劭這人也挺有意思,一聽袁術來了,也不迎進府,揮筆而就寫出這四個字,讓僕人給送到門口;您想憑袁術的身份能受得了這個?當時氣的三尸暴跳,破口大罵,待要發作殺進許府,又怕天下人議論,口戳筆伐。袁術是進退兩難,一氣之下是怒摔品題牌,把匾摔破了,一走了知;府上人把這牌匾拿回來,仍舊給它掛樹上,自此許袁兩家不睦。後來袁術因爲一句“代漢者當塗高”的所謂讖語而妄自稱帝,神州震怒,宛城任雄、張青出兵,得到許家的響應,誅滅了叛逆,此是後話。

看來這些未署名的牌匾,不是被評之人未曾到訪,就是有辭而不受的!那麼這個“仁德無雙,亂世梟雄”的牌匾,評價甚高,說的是誰呢?此時張青是雙眉微皺,左思右想,心神隨着思緒漸漸飄遠;許劭見狀,呵呵一樂,輕咳了一聲,笑道“張青那!吾見你年少有志,氣宇不凡;將來必得人神齊助,天光恩惠!若老夫所聞不差,自打你離開宛城,一路行醫救貧,雲遊四方,已三年有餘,先投劉表坐客荊州,交天下名士、訪民間疾苦,與徐庶、李嚴義結金蘭,隨司馬德操習天文地理;下江南走漢水得遇甘寧,收得遏龍灘人馬,以圖時機爲彼平反;後到揚州路遇不平,仗義出手,大鬧獅子樓,得罪了吳家!”

說到這兒許劭一停頓,看着大夥,那意思有重要的事情要講,就見大師嘆了口,開口吟道“然天福遙爲遠,近在前那!衆位英雄,你等來看!”說完打袖口裡掏出一張薄本摺子來;咱們上回書說過,凌操和胡車兒殺敗了吳景,這傢伙逃回揚州城後,是又氣又恨,馬上派人稟明朝廷,又把張青等人備案畫像,使流星馬火速前往各州郡縣張貼,上邊畫的清楚,寫得明白,一共六位,俱是朝廷要犯,凡有舉報者,是封官賞金,不在話下!務必要緝拿張青等人歸案!

此時許劭手中拿的正是通緝告示,大夥一瞧傻眼了,心說這玩意兒來得也太快了!這時候許劭又說“此緝文今早由流星馬送到府上,諸位,事不宜遲,快走爲妙阿!吾觀爾等皆有爲國爲民之心,今日就略作點評,來人!筆墨伺候!”大夥一瞧許劭要做點評了,也不再慌亂,都圍將過來;書童趕緊把文房四寶取來,擺放在涼亭的石桌上,又取來空匾;許劭執筆上前,唰唰唰,一揮而就八個大字:“蓋世人傑,亂世之胄!”這是說張青呢!“胄”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貴族的子孫,那位說照您這說法“亂世之胄”不就是亂世的兒孫麼?當然不能這麼直面講,民間傳說張青乃是紫薇星君下界,雖說許劭當時看出了他是亂世真命主。但這會兒大漢朝的江山還在呢!若題個“亂世真命主”,那不成造反了麼?因此用“胄”字代替。第一塊匾寫好了,擱置一邊,又提筆“唰唰唰”幾個字:“興國智將”,緊跟着拿來第三塊匾“唰唰唰”“護國勇將”,又寫了一塊“忠義常勝福興將”,一口氣寫了四塊匾,寫完擱下筆。

大夥都瞧着呢!第一塊牌匾大夥心裡都明白,這是題給大哥張青的,咦?怎麼往後就寫了三塊匾呢?我們這兒五位呢,感情有倆啥都不是,光扒眼兒來了!哥幾個都是直腸子,氣兒一不順,臉上就帶出來了!許劭一瞧,心裡頭明白了,一樂,又喚書童拿來一塊匾,揮筆寫出仨字:皆國士!國士指是一國之中文武雙全的人才,大夥一瞧都滿意了。心說得!最不濟也混個國字級人物,待會兒一署名,咱也成紅人了!甘寧、凌操更是躍躍欲試,擱這兒等着署名呢!

不想許劭剛寫完,就叫人把牌匾取齊,都拿走了,沒讓衆人署名更沒往樹上掛,他把匾給藏起來嘍!嘿!甘寧和凌操這個氣!許劭見大夥有悵然之色,坦然笑道“諸位!細水長流,來日方長,如今緝文在此,事關急迫!汝宜速去,不可徒慕虛名而受實禍也。有朝一日,見於月旦不遲!”這許劭真叫一明白人,一方面他若這時候將張青等人公佈於“月旦評”,非得落個窩藏朝廷要犯的罪名不可,令一方面也是因爲他所題的“智,勇,福”三將牌匾,如今只有兩位到場,哪二位呢?一個是智將徐庶,一個是勇將甘寧,至於另外一位福興常勝將軍目前並不在衆人之列,此人眼下尚未出場;相信不少看官也能猜到,咱們後文書再行交代;剩下李嚴、凌操、胡車兒也皆是國家有用之人,“皆國士”三字也泛指了今後相繼投入到張青麾下的英雄兒郎!許劭的這五塊匾,算得上是對張青勢力的一個總評了,因此到後來有“許子將五匾定河山”這麼一說,其相人之能,以至於此,可謂一絕也!

許劭的一席話,點醒了衆人,哥幾個這時候趕忙跪倒塵埃,拜謝許劭救命之恩,事不宜遲,衆人隨後離開許府,快馬加鞭是離城而去。

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二十二回 上 流浪兒地穴得至寶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一回 上 從父訓張青出南陽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十七回 下 金鑾殿漢靈帝賜旗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十三回 上 賽窮奇大戰宛城兵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六回 下 狹路逢三好漢鬥勇第三十回 上 救公孫黑虎將攔路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三十七回 下 懼流言老賊走虎牢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四回 下 助英雄混江龍出手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二十六回 上 孫文臺大戰汜水鎮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三十七回 下 懼流言老賊走虎牢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七回 上 勇絕倫甘興霸擒將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三十回 上 救公孫黑虎將攔路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十回 下 起黃巾中原大對敵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二十三回 下 狼騎兵大破鐵甲馬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
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二十二回 上 流浪兒地穴得至寶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一回 上 從父訓張青出南陽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十七回 下 金鑾殿漢靈帝賜旗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十三回 上 賽窮奇大戰宛城兵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六回 下 狹路逢三好漢鬥勇第三十回 上 救公孫黑虎將攔路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三十七回 下 懼流言老賊走虎牢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四回 下 助英雄混江龍出手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二十六回 上 孫文臺大戰汜水鎮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三十七回 下 懼流言老賊走虎牢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七回 上 勇絕倫甘興霸擒將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三十回 上 救公孫黑虎將攔路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十回 下 起黃巾中原大對敵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二十三回 下 狼騎兵大破鐵甲馬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