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朐縣

鄴城城北。

顏良長刀挑向張燕胸口。

張燕驚恐,但仗着矯健靈敏的身手,堪堪避過這一擊,然後立即策馬後退。

顏良帶兵斷後,護着劉夫人跟袁譚等人出了鄴城,到城北郊。

審配急問道:“顏將軍,城北大營呢?爲何到城郊來!”

“韓馥、耿武的餘黨韋獻引三千多兵卒作亂,放進了黑山軍不計其數。我的直接統轄的北營只有五千餘人,根本阻擋不住,只得一面差人取了衆位大人的家眷,來到這裡暫避。”顏良嘆氣道。

審配氣惱,又無計可施。過一會,另外的兵卒護衛着辛評,還有其他文武的家眷來到了城郊。

辛評將大部分高層的家眷帶了出來,但他這時也還是一副驚恐未定的神情,

審配不住用腳跺地,“早就該肅清軍中耿武、關純那些人的餘黨,如今鄴城丟了,我等有何顏面去見主公。”

辛評回了回神,“我等現在要做的,是將這些家小帶到安全的地方,然後再圖謀奪回鄴城。”

審配知道這個時候需要齊心合力,“仲治,你說一面遣人往各地送信,一面將家小送往安平國,可好?”

辛評也在權衡着利弊,“將家小送往安平國是好,但遣人送信各處就不妥,別有用心的人會趁機生事。只稟報給主公,然後調集在常山剿黑山賊的文丑,讓他來安平。”

袁譚趕緊附和,“我等先防止黑山賊的追擊,到了安平再說吧。”

審配見辛評說的有理,也就認同。

■■■

吳郡,曲阿。

城東一間宅院後院,樣貌俊朗,雙眼堅毅有神的孫堅,正用力拉開一把強弓。

“嗖!”百步外的箭跺插滿羽箭。

三十幾許,風韻別緻的吳夫人,抱着一個女嬰來到孫堅身旁,用條錦帕替他拭擦汗水,“夫君,你大傷方纔癒合,就不要太奮力了。”

孫堅笑着接過女嬰,笑道:“一點小傷,那時都要不了我的命,這會我覺得手腳靈便更勝從前了。”

“哈哈!聽到主公這句話,某就知道不久又能與主公馳騁沙場了。”程普豪邁的聲音響起。

跟隨程普一同進到後院的還有孫策、韓當、黃蓋、朱治幾個心腹,和孫策新在徐州招攬的名士張紘,在揚州避禍的名士張昭。

孫堅喜極,給張紘、張昭兩人施禮,“勞煩兩位先生光臨府上。”

張紘四十年紀,十分具有文士風骨,“看來孫將軍無恙矣,我等甚感欣慰啊。”

孫策給孫堅,還有母親吳夫人見過禮,待吳夫人帶着女嬰退下後,孫策方道:“父親,我們前來爲的是徵詢父親,關於陶徐州求援的事。”

孫堅點頭表示知道,他還是很滿意兒子在他養傷階段的作爲,別的不說,但是招攬到張紘、張昭兩個名士就很了不起,“不知諸位的意思是什麼?”

“前次少將軍去徐州請張紘先生,陶謙嫉妒,不顧與主公的交情,硬是派兵將我等趕出了廣陵。這樣的人,救他做什?”程普性子耿直,向來是有什麼,說什麼。

韓當也附和道:“主公傷勢痊癒,正好帶我等平定揚州各地,建立不世功業,去徐州幫陶謙打仗,我可不願意。”

孫堅也爲難,他跟陶謙陶謙、公孫瓚曾爲張溫參軍事,算是多年舊識,見死不救實在過意不去。但陶謙前次所做也令他心有芥蒂,“兩位先生,你們怎麼看?”

張昭立即肯定道:“當然要去馳援徐州,於私陶徐州是將軍舊識。於公,可使徐州百姓免於曹操刀兵之苦。假如見死不救,有損將軍的名望。”

張紘也是建議道:“曹孟德乃雄心之輩,取了徐州必定再圖謀豫州,如此我等就要面臨其強勢的威脅,馳援陶徐州,不僅可平衡中原豪強勢力,還能增加將軍的聲望。”

孫堅當然對曹操有所瞭解,如果讓他佔據徐、豫兩州,那自己圖謀揚州,坐觀天下變的策略就要受到曹操軍的威脅了。

孫堅爽朗地笑道,“既然子布先生都不嫉恨恭祖的收押之辱,那我豈能見死不救?傳令,點齊兩萬兵馬,即日起兵前往徐州!”

■■■

東郡州牧府裡。

曹操正在設宴款待一衆文武,還有新降的於夫羅。

那天,於夫羅歸降後,城裡的荀彧看出苗頭,讓兵士出城協助夾擊眭固。而眭固發覺不妙,帶着千餘兵卒,匆匆地逃往河內方向。至此曹操軍大獲全勝,完敗袁術。

荀彧親自將滿寵引薦給了曹操,並說了他的功績。

曹操將一爵酒捧到滿寵面前,“正是有了伯寧這樣忠傑勇烈的將領,兗州才能保住。孟德無以爲報,只有水酒一杯,敬獻伯寧。”

滿寵感激,顫抖着接過酒爵,一飲而盡。

曹操拍手大笑,但旋即想到復仇,心情又陰冷下來,“文若,這次擊破袁術的所得情況可曾查明瞭?”

荀彧點頭,這些數據他心中有數,“主公發兵六萬攻徐州,待回師陳留,擊破袁術俘虜了兵卒三萬多,於夫羅大人率四千騎歸順。我軍傷亡不過五千餘,又繳獲了袁術大量糧秣輜重,可謂大獲全勝啊!”

曹操詢問道:“那些袁術的降兵,可能大用?”

荀攸知道曹操心急報仇,勸道:“這些兵卒不經過統編訓練,是不能用的,要統編好,起碼需要一個月。”

曹操也知道荀攸想讓他暫緩復仇,“傳令,袁術降軍全歸荀彧、滿寵收編。原有兵卒休整三日,兵發徐州彭城。”

說着曹操有看向於夫羅,“於夫羅大人,我會尋找機會奏請陛下冊封你爲單于,但現在正值用人之際,你可願意跟我一起平定各地的叛亂?”

於夫羅先前也跟袁紹合作過,他純屬投機型的人,爲了達到目的跟誰都無所謂,“蒙曹將軍不棄,願率我部勇士追隨曹將軍。”

曹操拉住於夫羅的手大笑。但他心裡卻知道,要徹底將這些匈奴騎兵訓練成自己的精騎,還需要時日。

就在宴飲間,主管情報的程昱急匆匆來到曹操身邊,遞給他一份文書,曹操看完也不禁吃驚,“袁本初的鄴城丟了?”

■■■

入夜,袁尚軍顧不上安置營帳,匆匆在路邊夜宿。

最後經過袁尚、郭嘉、張郃等人商議,兵分三路包抄東海。

黃忠軍除了傷亡的跟押送人丁的,還有八千多人,現正繞道泰山郡,趕往東海。

張郃、郭嘉也帶近九千步卒,部屬在琅琊附近,截斷琅琊通往東海和彭城的信息,使陶謙等人以爲袁尚軍主力還在琅琊。

除去傷亡的,跟呂曠、呂翔兄弟押送百姓的兵卒,袁尚中軍還有青州兵近兩萬,張遼的騎兵兩千,趙雲的戍衛騎兩千,許褚典韋的戍衛步卒兩千。

袁尚的中軍要以最快的速度,奔襲東海朐縣,再從朐縣突襲東海城。中軍爲了保持行軍速度,沒有帶太多輜重,飢風露宿是常有的事。袁尚就怕郭嘉身子吃不消,所以讓他跟隨張郃。

趙雲、太史慈、張遼、管亥、周倉幾個將領也都來到袁尚處議事。

袁尚攤開行軍圖,“諸位,前面三十里就是朐縣,我軍糧秣不多,此地不像前面幾縣,現今急需打下朐縣取得補給。”

孫乾解釋道:“朐縣頗爲富庶,徐州有名的糜家的本家就在此,此處的城防也不如琅琊、東海等大城,我軍拿下它還是很有可能的。”

袁尚緊盯着衆人,“多等一天就會有被他們警覺的危險。我決定,休息一個時辰後,就急行軍,在天亮前攻下朐縣。”

管亥搖頭道:“即便我等趕到朐縣,兵卒疲憊,如何攻城?”

張遼會意,“少將軍是想讓騎兵去襲城,步卒只做押後。”

袁尚心想,管亥帶兵經驗頗爲豐富,但論到騎戰,那就不怎麼在行了,“文遠、子龍,能否打下朐縣看你二人了。”

“諾!”趙雲、張遼趕緊拱手領命。

太史慈也躍躍欲試道:“少將軍,且讓某也隨騎軍襲城去吧。”

袁尚想到着此戰的重要性,決心下重本,“仲康,你跟子義帶虎衛也隨軍襲城。”

“諾!”

(今天有急事,晚上一更可能晚點。)

第九十章 盜掘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八章 兵禍第七章 亂起第一章 洛陽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三十章 禍亂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六章 密謀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十九章 才智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六六章 雨夜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八十章 朐縣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十七章 界橋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十二章 會盟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五章 情動第十九章 才智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章 洛陽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十五章 謀奪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十章 潛逃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二一零章 迫降
第九十章 盜掘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八章 兵禍第七章 亂起第一章 洛陽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三十章 禍亂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六章 密謀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十九章 才智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六六章 雨夜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八十章 朐縣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十七章 界橋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十二章 會盟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五章 情動第十九章 才智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章 洛陽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十五章 謀奪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十章 潛逃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二一零章 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