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會盟

當典韋趙雲兩人拼鬥之時袁尚所部營外有三人在立足觀望。

當中一人年約三十雙手修長面相寬厚,另一人身材高大臉色紅如重棗髯長二尺手持柄月形長刀。

第三人豹頭環眼臉色微黑持一杆長矛。

這三個正是劉關張三兄弟。

劉備現在正是躊躇滿志,想建功立一番業的時候,嘆道:“不想袁盟主帳下也有如此猛士,以往當真小看了天下英雄。”

關羽半眯着眼,手撫長髯道:“確實不錯。”

但是他的語氣中卻沒有太多讚許的意味,反而一直帶着股捨我其誰的傲氣。

張飛有些不服氣道:“我與二哥並不會差與那兩人。”

劉備眼裡閃過亮芒道:“那員小將着實了得,可惜看其衣着只是一小卒,當真委屈了勇士。”

張飛看着場中打得火起,有些心動道:“不若讓我也上去比劃比劃。”

“三弟不可魯莽,這時軍中不比自家、”劉備趕緊制止這個愛鬧事的兄弟。

袁尚偶然間回頭也看到了那三人,覺得三人不同尋常,再看兵器恍然想到了他們是誰。他不動聲色地大聲道:“且住手!”

場中兩人聽到袁尚下令,再對三招後都各自退後三步。等兩人回到面前袁尚笑道:“趙兄果真了得。”

袁尚讓人取來錢酒打賞給兩人。

典韋稱謝後收了下來,趙雲卻道:“所謂無功不受祿,公子還是先封存起,趙某這份待我立功後再打賞不遲。”

袁尚讚許說:“想不到你還真有賢士之風。”當下也不強求,勉勵一番後許諾會舉薦他。

當趙雲走後袁尚立即讓典韋提着他特意花錢買來的好酒到淳于瓊處。

他不能等,害怕萬一劉備跟趙雲見了面,對上眼,那可就遲了。

袁尚先恭維了一番淳于瓊,又將好酒送上,最後才說要他手下的一員兵卒。

淳于瓊對於袁尚向他索要一名兵卒雖奇怪,但也沒在意,喝了幾爵後滿口答應下來。

當夜,淳于瓊就吩咐下屬從事讓趙雲到袁尚營裡報到,趙雲沒有說什麼,收拾了東西就來到袁尚處。

袁尚口才了得,言語繪聲繪色,言談間自然提到了京中舊事。

說當時閹黨如何橫行,聽到這趙雲不禁皺眉。

話鋒一轉,袁尚又說袁紹袁尚兩父子怎麼收編西園軍馬,誅殺閹黨,趙雲眉頭舒緩開來,聽到處也叫了聲好。

接着袁尚又說了些董卓在京中的暴行,聽得趙雲雙目圓登牙關緊咬。

這時袁尚再說袁紹是如何地挺身而,出橫刀怒斥董卓。

趙雲終於忍不住讚道:“袁車騎真英雄也!”

袁尚這麼做實屬無奈,爲了留下趙雲的心,他不得不爲趙雲樹立一個忠君愛國的英雄袁紹形象。

最後他讓趙雲做了個別部司馬,當了黃忠的副手。

趙雲自是頗爲感激,有點千里馬遇到伯樂的感覺。

關東聯軍主帥大營,各領兵諸侯都匯聚一堂商議討伐大計。

曹操看衆人皆對董卓心存畏懼,不敢進一步發兵,他氣憤之餘有些懊惱自己的實力不足,但不管如何還是要試一試的。

於是他出列說道:“我等興起義兵來誅除暴亂,大軍已經集結,諸位還有什麼遲疑!假如董卓倚仗陛下的權威,據守洛陽,向東進軍,儘管他兇殘無道,也會成爲我們的大患。諸位如能聽從我的計劃,請袁車騎率領河內諸軍進逼孟津,而駐紮酸棗的各位則據守成,佔領敖倉,封鎖轅、太谷,控制全部險要地區;請袁公路將軍率領南陽軍陰進駐丹水、析縣,攻入武關,以威脅三輔地區。各部全都高築營壘,堅守不戰,多佈置疑兵,顯示出天下大軍彙集的聲勢,然後名正言順地討徵叛逆,可以很快平定局勢。如今我們號稱義兵,但一直遲疑不前,使天下人失望,我爲大家感到羞恥。”

袁紹何嘗不想攻進洛陽去,只是現在自己兵力有限,各方兵馬又各具私心不肯盡全力,自己沒有立足的根據地,萬一兵敗就一無所有了。

那時他在京中帶出了三萬多人,中途逃散了些又去掉些老弱就只剩下兩萬人了。

在渤海募兵得五千,所以他現在只有兩萬五千多兵馬,所幸比起其他人來,雖然兵力不佔優勢,卻也裝備精良兵員優秀。

就在衆人或羞愧或思量時,傳令官萬分緊急地進來說有京中急報。

傳令官踹了口氣後道:“稟袁車騎與諸位將軍,京中傳出來消息說,說袁太尉一家皆被董卓處斬。”

啊!衆人都是一片驚呼,袁紹聽完也是大叫一聲隨即暈倒。

他的親衛和淳于瓊等人趕忙上前扶住他,又傳來軍醫進行救治。

半響袁紹轉醒,他推開衆人抽出佩刀斬斷案几,怒道:“我與董賊勢不兩立!諸位聽令,依孟德計策各自回去整頓兵馬即日打進洛陽誅除東賊。”

曹操第一個站出來道:“尊盟主令。”有了第一個餘下袁術孫堅等人也紛紛領命。

當晚,袁紹帳內。

袁紹召集來了一衆心腹,文有田豐、逢記、郭圖、許攸,武將有淳于瓊、顏良、文丑,還包括了袁尚和他帶來的黃忠,投靠不久的張遼也是袁尚建言袁紹讓他參議的。

袁紹、袁尚都身着喪服,其餘諸人也是身穿素白。

袁紹臉色慘白道:“我與董賊真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能即刻殺進洛陽手刃此賊,但又一番思量後覺得進兵之事不能草率,還是要從長計議,務求得個穩妥的計策。”

“董賊倒行逆施,而袁氏門生遍佈天下,現在天下英傑都會思量爲袁公復仇,正可謂人心士氣可用。曹孟德的計策可謂是萬全上策了,只是我軍不該兵進河內而是坐鎮中軍,着王匡部從河內威脅洛陽即可。再讓袁公路將軍進軍武關,我軍就統領其餘兵馬進軍滎陽、汜水、虎牢,袁公可令人多徵召工匠打造攻城器械。”田豐說道。

袁紹心想,這攻打要塞關卡儘管讓其他人去,自己做做樣子就可,不僅保全自己力量還可以消耗他人兵力和西涼軍,可謂一舉三得。

當下心裡平衡了些,見衆人再沒能提什麼建議就散了議會。

出了營帳袁尚故意和張遼走在一起,到僻靜處時他問道:“文遠兄,你看這次進軍虎牢我軍勝算大否?”

張遼沒有說話,而是將袁尚帶到了營門前的空地上說:“此事我不敢聲張,但因與公子交情匪淺又得公子舉薦纔敢對公子說實話,依遼看聯軍勝算不大,勝也將是慘勝。”

“說說你的見解。”

“雖然聯軍的策略十分正確,但忽視了兩方兵士實力的較量,若說西涼軍據險而守,就能大量殺傷聯軍生力,當兩方疲憊之時,西涼鐵騎再殺出的話那我軍難以抵擋。”

“難道西涼騎兵當真如此強悍?”袁尚又問道。

“是,遼在幷州領兵時所部幷州騎,已是強於關東騎軍不少,同在邊關與胡人交戰的西涼鐵騎實力只在幷州騎軍之上,況且西涼騎軍現有飛將之稱的呂布統領,此人極其擅長騎軍作戰,天下無出其右者。”

“難道真的不行嗎。”袁尚喃喃道。

他本想如果關東聯軍能攻破虎牢,他可以率騎兵奔襲洛陽,攔截住會向長安逃走的文武百官,還有她。

“公子放心,我等也並非沒有機會,所謂沙場瞬息萬變,懂戰機者尚且能反敗爲勝,張遼會傾盡全力爲公子一家復仇。”張遼說道。

袁尚倒不是想復仇,因爲他知道現在己方的實力完全不能誅滅西涼軍,即使攻破洛陽董卓大可逃往長安,再佔據函谷關阻擋關東聯軍。

他也隱隱料到袁隗一家的下場,奈何袁隗不聽袁紹提醒執意要留在洛陽。

這時,候營門處傳來一陣吵雜的聲音。

袁尚張遼聞聲也過去查看。近了他們看到營門外聚集約莫有百多人。

張遼喝問駐守營門的兵丁發生了什麼事。

一名什長忙答道:“大人,他們說是得到車騎將軍徵召從豫州來投奔的,但現今入夜沒有校尉以上大人的親令是不能開營門的,所以小人讓他們在營外等到明日天亮。”

袁尚內心有些期待,問道:“可說了姓名?”

“似乎姓許。”

果然是,先前袁紹徵召天下豪傑,在袁尚的干預下也加上了豫州許褚的名字,他記得“虎癡”許褚跟曹操祖籍是同鄉所以並不難找。

當下他對那什長說:“你可知道我。”

“小人見過,知道您是袁三公子。”

“好,我所任也是校尉的職銜了,你且開門放他們進來。”

什長即可吩咐下屬開了營門。

百多精壯有神的漢子並不雜亂而是很有秩序地進了營裡。

袁尚看到當前一人格外高大雄壯,面貌粗獷猶如怒目金剛,暗想這就是許褚了吧。

於是他和張遼上前,“來者可是豫州許褚許仲康?”

許褚拱手用中氣十足的聲音答道:“正是,豫州許褚,應袁車騎徵召,率本族兩百壯丁前來投奔。”

袁尚說了些讚許感激的話,讓張遼帶許氏族兵去安頓,自己就帶許褚去統帥營帳見袁紹。

袁紹看起來很是虛弱,但還是打起精神安慰勉勵了許褚一番。

他看許褚長的倒是威猛,於是讓他領別部司馬的職,但安置上卻一時想不出去處。

轉念想人是袁尚舉薦的,也才兩百多人,就讓許褚跟袁尚所部。

袁尚臉上沒有表現什麼,心裡卻真的狂喜,不想纔將趙雲弄到麾下,現在又來了個許褚。

要知道許褚所帶族上壯丁可都是豪俠之士,各種本領自是不差。

現在袁尚已經打着主意讓他們像狼衛一樣成爲精銳嫡系親衛了。

現在三國三大保鏢都在麾下,雖然許褚典韋沒有太大的將才,但衝鋒陷陣卻是一流,而且自己的性命安全當真是提高了不少,哪怕遇上呂布也不悚了。

這邊許褚對於在一個少年,哪怕是頗有名氣的少年手下任職,有些不以爲然,但初來乍到也只好隨他去了。

回到自己營中,幫許氏壯丁安置好後,袁尚給他們送去了酒食。連夜招來黃忠、趙雲、典韋、張遼爲許褚設宴接風。

席上,因爲袁尚戴孝,所以是不能飲酒的,黃忠趙雲當然也不飲。

典韋肚裡雖饞看到主人如此,只好作罷。

許褚也是頗懂禮數,讓袁尚撤去了酒水,他趕了一天的路,本就飢腸轆轆,道了謝後,自顧自取來熟肉吞嚼起來。

典韋自也不甘示弱,兩人頗有比賽吃食的味道,只是忙壞了切肉端肉的僕役雜兵。

而剩下的人也都只是看着兩人狼吞虎嚥,倒覺有趣。

吃得差不多了,許褚大呼一聲痛快,再次謝過袁尚設宴款待,然後對着典韋道:“兀那漢子,看你飯量不小,不知長不長力氣。”

原來他看到身材同樣魁梧,也同樣兇悍的典韋就有種同類的感覺,所以也不跟他分生。

典韋笑道:“你何不親自試試。”

袁尚知道對這些身負武藝的高手,想要降服他就要打消他的傲氣,一味禮遇是不行的,也要讓他知道這裡並不是只他一個高手。

當然這種事他幹不來,只能讓典韋代勞了。

“這裡可禁不起比劃,還是到外面吧。”袁尚道。

許褚不以爲然道:“也不佔多大地,我們看看誰力道大就行。”

於是衆人都出來帳篷外,袁尚吩咐親衛取來火把,在空地劃了個圈讓他們較量軍中盛行的“角抵”。

“角抵”有些像後世的相撲,在漢代就有並不是日本人的發明,是軍中士卒所喜歡的一項競技活動。

兩人活動開筋骨後,裸着上身跳進圈裡,雙手互相抓住對方胳臂,腳底發力灌及腰再到肩。

不一會兩人怒喝聲陣陣,極盡一身蠻力抵撞在一起。

這種純粹以力相搏的角抵對趙雲、張遼來說並不擅長,但看到兩人的勇猛也是歎服。

兩刻鐘下來兩人互有勝負,一身泥汗,卻也覺得痛快。

袁尚吩咐僕從去取錢帛來賞賜兩人,兩人稱謝後收了下來。

這以後,許褚典韋兩人倒更是有惺惺相惜的感覺了。

第二天,袁紹就傳令給諸人讓王匡、袁術各自領兵前去。中軍一部也開始向滎陽進發。

其中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歸屬袁術,一同攻打武關,王匡也領兵奔河內以作牽制。

剩下的中軍包括韓馥的部將統領的三萬人、曹操五千人,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都有一萬到三萬不等,這樣共計達到了二十五萬人之衆。

袁尚知道雖然聯軍人數衆多,卻缺乏統一的指揮協調,情形並不樂觀。

他加強了自己部屬的協同訓練,又將許褚的兩百許氏族兵命名爲“虎衛”

看着煙塵滾滾,長龍蠕動,他還真有些期待,不知道會不會真的有虎牢關前的羣雄戰呂布。

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七章 亂起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十章 潛逃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十二章 會盟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五章 情動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二零三章 漢中
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七章 亂起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十章 潛逃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十二章 會盟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五章 情動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二零三章 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