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禍亂

長安城西一處偏僻民宅院落裡。

貂蟬看着臉上佈滿憂思的蔡琰在埋怨她讓袁尚涉險的同時也不禁同情她的遭遇。

“姐姐回屋去吧,顯甫他們一定會將蔡大人救回來的。”貂蟬善意地說道。

蔡琰回首淡淡地看了貂蟬一眼,然後只是搖了搖頭,“我的心裡一直,很痛。”

貂蟬也經歷過那種深深的愁苦,知道勸不動也就默默地跟她站在庭院裡。

趙雲一絲不苟地持槍守在了院落門邊上,時刻留意外面的動靜。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在院落外傳來,趙雲猶如獵豹般警覺地戒備着,等到暗號聲響起他才示意貂蟬蔡琰兩人後退然後自己打開了門。

當袁尚等人揹着蔡邕進到院落裡時蔡琰一聲嬌呼即刻跑上前去探查蔡邕的情況。

袁尚連忙讓那名虎衛將蔡邕背到後面房間裡。

袁尚拉開了有些失神的蔡琰讓虎衛中那名軍醫給蔡邕診治。

半響後那名虎衛郎中搖頭道:“蔡大人已經被毒液侵入五臟六腑,神仙也無能爲力了。”

袁尚蔡琰兩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是如墜冰窖。

蔡琰悲泣着拉着臉色青黑昏迷不醒的蔡邕的衣袖,“父親,你不是說過要完成修史的心願麼,怎麼能就此輕生。”

袁尚看着悽然悲泣的蔡琰不禁感慨同情她命運的悲苦,如果沒有自己她在不久的將來恐怕要經歷更加殘酷悲慘的的命運吧。

袁尚再次用眼神詢問那虎衛郎中。

郎中嘆了一口氣道:“屬下能讓蔡大人清醒一段時間,但之後……”

袁尚當然明白之後會怎,樣在他的示意下軍醫取來金針,將金針在燭火上炙烤了會後除去蔡邕上衣,將金針扎進了他的幾個穴道。

接着虎衛郎中取來兩個小竹筒,將一些艾草放入竹筒裡點燃後吸附在拔出金針的穴位上,這就是古代中醫的“針刺艾灸”。

又過了會軍醫拔下竹筒,吸出了兩小筒青黑色的毒血。

在衆人急切期待的目光中蔡邕幽幽地睜開了眼睛,他咳嗽了幾聲後終於看清了袁尚蔡琰等人。

蔡琰關切地握住他的手哽咽道:“父親不要離開昭姬。”

蔡邕慈愛地撫摸着蔡琰的柔順秀髮,有些虛弱地說道:“孩子,是父親的不是,可苦了你。我不怪王子師,在大是大非上當真容不得半點馬虎。”

蔡琰擠出一個笑容道:“會好的,有袁公子在,我們一定會找到最好的郎中救治父親的,您還有多年的夙願沒有完成。”

蔡邕擺了擺手,“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修史和傳授詩文書藝的重任只能交給你了。”

說着蔡邕加重了語氣嚴肅地對蔡琰道:“答應我!”

蔡琰紅着眼點了點頭,接着蔡邕用手指了指袁尚。

後者會意半跪在了蔡邕牀前。

蔡邕有些欣慰又有些期盼道:“你我名爲師徒實爲忘年之交,你在我沒有學到什麼,反倒是給了我不少詩文書藝上的指示啓發。”

蔡邕咳嗽了陣後指着袁尚道:“要用你的才華匡扶漢室社稷!”

袁尚根本就不會像蔡邕希望那樣愚忠地去保所謂的劉氏皇族,但他又不忍違心地對這個將死的老人撒謊。

“老師放心,顯甫一定會救大漢子民於水火,讓漢人重現武帝時的輝煌。”袁尚含糊地說道。

蔡邕已經有些恍惚,他也聽不清楚袁尚說了些什麼。

最後蔡邕用盡了最後一分力氣一手拉住蔡琰,一手拉住袁尚。

蔡邕緊盯着袁尚道:“替我照顧好琰兒。”

袁尚看了看蔡琰後俯身到蔡邕耳邊鄭重道:“顯甫一定會照顧好昭姬,扶助她完成老師的心願。”

蔡邕輕輕呼出了一口氣解脫似得憐愛地看着蔡琰,漸漸地他的眼中失去了光澤。

司徒府,議事廳。

這幾日來雖然一衆大小軍政事務讓王允疲憊不堪,但那種大權在握,施展抱負的興奮卻讓他顯得神采飛揚。只是最近發生的袁尚和蔡邕一事令他隱隱的不悅。

呂布近來脾氣十分暴躁,在搜尋不到袁尚貂蟬等人後他將怒火發泄到了董卓家眷舊黨身上,爲此親手殺了不少人。

而讓呂布惱火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發覺掌控大權後的王允變得陌生起來,對他也不再是以前那樣和顏悅色,而是恢復了本性的剛烈和高傲。

呂布這時忍不住抱怨道:“司徒爲何不允許我殺死董卓的一衆部曲?”

王允神色間恢復了以往士大夫式的高傲,他現在並不高看出身卑微身爲武人的呂布。

而且王允也十分惱恨以前呂布跟隨董卓所做的那些事情,特別是發掘漢家皇陵的事,“這些人沒有罪,不能處死。”

“那爲何不將董卓蒐羅的財物賞賜給朝中大臣及統兵將領,好安穩軍心?”呂布又急切地問道。

王允皺了皺眉有些不悅道:“董卓的財物均取自皇宮府庫和歷代先帝陵寢,這本是大漢皇室的東西怎麼能輕易分給他人。”

王允的親信宋翼問道:“現在怎麼處理董卓的西涼部曲,先前我等安撫時說讓陛下下詔赦免了他們,如今當真要赦免嗎?”

王允有些遲疑,想了會說道:“部曲只是遵從主人的命令,本無罪可言。如今要把他們作爲惡逆之人予以赦免,恐怕反會招致他們的猜疑,並不是令他們安心的辦法。”

他另一個親信王宏不以爲意道:“司徒大人不如將西涼軍全部遣散,反正殺死董卓後也就沒了必要跟關東豪強對抗,長安只留下我等的親信即可,不然天曉得哪日西涼兵又反了起來。”

王允思量了許久重重的點了頭。

這時下屬稟告說涼州人胡文才、楊整修求見。

王允呂布等人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呂布沉聲道:“這兩人在西涼人中頗有威望,可能是西涼軍李傕樊稠等殘部的說客。”

王允想了想還是決定接見他們,看看兩人有什麼說辭。

胡文才、楊整修小心地觀察王允的表情,但王允一副高傲輕蔑的神情一動不動坐在上首彷彿根本沒有見到兩人。

胡文才、楊整修強忍住怒氣謙卑地對王允呂布等人行禮,並說了他們代表西涼軍請求歸降的意圖。

胡文才恭聲道:“只要一道詔書赦令駐紮在關西一帶的西涼軍就立即歸順司徒大人。”

王允冷哼了一聲,他惱怒已經是喪家之犬似的西涼軍一衆小軍閥跟他討價還價。

於是王允冷冷道:“一年之內,不能發佈兩次赦免令。這些潼關東面的鼠輩,想要幹什麼?你們去把他們叫來和老夫親自說。”

胡文才、楊整修忍住怒火與王允推諉,心裡卻怨恨王允的狂妄。

陝縣,西涼軍牛輔大營。

此時的中軍營帳內瀰漫着一股濃濃的血腥氣,地上橫七豎八地躺着十多具屍首,還有站在屍首旁的幾個人。

身形高大的郭汜踢開了一具無頭屍惱怒道:“王允呂布是怎麼回事,我等不是已經請求赦免歸降了嗎,如今可好牛輔這死的不明不白的。”

神情陰冷的李催哼了一聲道:“蔡邕只因受過董卓的信任和厚待就被牽連處死,現在既沒有赦免我們,又要解散我們的兵卒,這到底是何用意。”

“那我等又能怎麼樣,和呂布拼命?就我們打得過麼,況且現在軍心浮動士卒根本無心作戰。”郭汜有些氣餒道。

想到那狂暴桀驁如野獸一般的呂布,李傕也不禁一陣害怕,他試探道:“要不咱們遣散士卒帶着貴重財物逃回涼州享我們的清福去?”

郭汜也有些意動道:“我看可行,老子也不想再過刀頭舔血的日子了。”

旁邊一個神情憔悴的中年文士趕緊勸道:“如果今天解散軍隊,明天我們就會成爲任憑宰殺的魚肉了。”

郭汜冷眼看着中年文士,“李儒,我知道你想借我們的兵卒替你家小報仇,但我等豈是任你使喚的刀子。”

原來李儒在呂布搜捕董卓家眷時僥倖逃脫,在看到家小慘死後他投奔了同爲董卓女婿的牛輔,以期待說服牛輔起兵給家小報仇。

但人算不如天算,這天牛輔也被部下叛變殺死。

李儒被郭汜這麼一說想起慘死的家小氣急得不知說什麼。

這時營帳中一個神情有些清冷的中年文士冷冷道:“如果放棄軍隊,孤身逃命,只需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捉起來,到時候我等皆是王允的魚肉,剛剛李將軍不是也說了蔡邕的例子。”

郭汜李催心裡一顫,他們知道眼前這個中年文士是西涼軍中少有的才智之士曾不止一次提點過他們。

李傕趕緊拱手道:“還要請教文和先生救命之法。”

神情清冷的中年文士還了一禮道,“只是救大家西涼人的命而已,現今軍中謠言四起,我等可對軍士曉以利害,讓大家齊心合力,再聯合樊稠、徐榮、楊奉等董太師舊部一路收編西涼軍殘部兵馬,進而攻打長安,去爲董太師報仇。”

說到這他鬆了一口氣,帶着誘惑的語氣道:“如果事情成功,可以擁戴皇帝以號令天下,如若不成,再逃走也不遲。”

郭汜李催相視點了點頭,於是召來一衆下屬一同盟誓。

黃河,華陰渡口。

漢代黃河並不像現代那樣成爲水患嚴重的危河,在兩漢時期河水是重要的水運內河,中原的糧食和工藝品也大都經過一些段落的黃河水道運送往洛陽長安。

兩漢皇帝都十分重視黃河的治理,像漢武帝時期劉徹本人就親自指揮過黃河的整治,還讓一衆大臣揹負石塊圍堵堤壩。

一處小渡口邊上,郭嘉看着身後緊跟着的幾名虎衛不禁對他們哀聲嘆道:“諸位寸步不離地跟着在下難道不嫌累麼。”

一名許氏族兵中的小頭目許俊拱手道:“先生當我等不存在就行,公子特地吩咐保護先生的周全,許俊不敢有半點馬虎。”

郭嘉曬然道:“公子叫你等貼身護衛我,恐怕原話不是如此的吧。”

許俊有些尷尬道:“公子卻是吩咐我等不得離開先生十步。”

郭嘉看着這幾個精壯的漢子不由的苦笑起來。

一會後一名虎衛稟告說袁尚等人已經來到河水邊上,郭嘉、許俊聞訊也趕去袁尚處。

才分別幾日但袁尚給郭嘉的印象卻有了很大改變。郭嘉發覺他的氣質沉穩了不少,雖然還是那副俊美爾雅的外表但隱隱的有了上位者的氣度。

在與郭嘉等人匯合後袁尚讓載着貂蟬蔡琰的馬車停靠在河邊臨時搭建的一間茅屋邊上,貂蟬扶着神情憔悴的蔡琰進去休息。

郭嘉好奇地看了看蔡琰貂蟬,又有些曖昧地瞄了一眼袁尚。

袁尚讓許褚黃忠等人着手準備渡河事宜,然後領着郭嘉來到河邊,他將分別後的一些事都告訴了郭嘉。

郭嘉沉思了許久後有些擔憂道:“依公子說來西涼軍殘部怕是不會束手待擒等王允遣散然後逐個清理,那樣一來只要西涼軍中有些威望的將領登高一呼,西涼軍殘部必定都會依附,王司徒的情勢讓人擔憂吶。”

“不是可能,西涼軍將領爲了活命一定會重新召集殘部進攻長安,這也是我們爲什麼急着逃離長安的原因。”

郭嘉嘆息道:“王司徒頗有果敢才幹,可惜爲人太過剛直驕縱,終難成大事啊,關中是要被戰火燒盡了,可憐關中百姓,剛脫離董卓屠刀又面臨西涼軍鐵蹄。”

頓了頓他看着神情不變的袁尚淡淡道:“難道公子不想做些事麼?”

“我們能做什麼,相助王允呂布麼?”袁尚反問道。

“不出一月天下恐怕都將知道袁三公子行刺董卓的勇跡了,公子的大業也要開始了吧。”郭嘉道

袁尚看着郭嘉懇切道:“我希望奉孝能真心輔佐於我。”

WWW_тTk án_¢ O

“嘉對公子的考覈算是通過了,今後嘉的身家性命恐怕都要壓在公子身上了。”郭嘉對袁尚行了一禮後施施然道。

經過這件事先前的芥蒂算是放下了,隨後兩人相視一笑。

午後,渡船上。蔡琰眸子通紅,她在貂蟬的攙扶下來到船首。袁尚此時正在出神地眺望着滔滔河水與兩邊壯麗的關中大地。

一身素白的蔡琰對袁尚施禮道:“多謝公子幫妾身料理父親的後事了。”

“師妹不需見外,匆匆入殮下葬委屈了老師,他日我一定再將老師遷葬他處。”

“公子好意妾身感激不盡,父親不會在意這些事的,如能完成父親的心願就是對他在天之靈最好的寬慰。”

“是了,那師妹你打算今後怎麼辦?”袁尚問道。

蔡琰悽然地搖了搖頭並不作答,她沒了唯一的親人這天下雖大卻不知去何處。

貂蟬會意她拉過蔡琰的手道:“姐姐不如跟我們去河北,那裡是難得的安穩之地,又有顯甫的照料姐姐正好完成蔡大人的遺願。”

蔡琰很想答應,但是看到絕美豔麗的貂蟬她鬼使神差似得搖頭道:“妾身想先會陳留老家,再差人去長安取來父親的書稿等物,今後就在老宅修訂那些歷籍。”

袁尚想到歷史上那個在戰亂中漂泊的蔡文姬,他即刻反對道:“不行,關中不久又會有大戰了,陳留一帶地處中原也是動亂之地,此處險地留不得。”

“如今天下還有哪處沒有戰亂的淨土?”蔡琰越發的堅決了。

袁尚不想讓歷史的悲劇重演,他有些霸道的說:“老師吩咐過我照顧你的,所以我要把你帶回冀州,在那裡我會盡力協助你完成老師遺願的。”

蔡琰眼圈一紅,回首長安方向,兩行清淚不禁流過臉頰。

袁尚也看着長安的方向,他默默地下決心,終有一日他會再回到這裡。

第一卷完

(接下來兩三週是本書能否通過起點觀察的關鍵期,能否保質完本看大家的了。求票,求收藏。)

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八三章 廟算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章 洛陽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一二七章 逼婚簡明的東漢軍制第十章 潛逃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十四章 離心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八十章 朐縣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十六章 入主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二一章 涿郡簡明的東漢軍制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十九章 才智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六十二章 溫情
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八三章 廟算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章 洛陽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一二七章 逼婚簡明的東漢軍制第十章 潛逃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十四章 離心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八十章 朐縣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十六章 入主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二一章 涿郡簡明的東漢軍制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十九章 才智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六十二章 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