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兵鋒

建安七年(公元二零一年)秋。

淮水兩岸雖然水災頻繁。但仍是南方重要的產糧地。當年袁術就是佔據了九江而取積攢了大量錢糧。只不過他驕奢淫逸橫徵暴斂。使得積蓄揮霍一空。以致被由若變強的孫家擊敗。

舒縣。牆頭上的東吳兵挺直腰桿執哨。他們目光堅毅神情嚴肅。從這些兵卒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主將統兵有方。

軍司馬徐逸也在牆頭巡視。看着這些一手帶出的精兵。他心中激動難以言表。但一切還是在孫策跟周瑜這兩個江東俊傑的統領下才有的成果。

城牆上又走上幾個兵將。徐逸看到中間那人時趕緊快步上前。“周將軍!”

俊俏儒雅的周瑜微微一笑。“不是讓你告假回家看看剛出生的孩子麼?”

“大戰將至。我哪能棄下弟兄們回家!”徐逸朗聲道。

周瑜點點頭。“難怪伯符也如此看重你。當真是將士們的表率!”

徐逸搔搔腦袋。問道:“周將軍。你說冀州軍當真會大舉進攻九江?”

周瑜拍拍牆跺。目光變得深邃。“他們進攻廣陵則有被我等截斷淮水的危險。如果我是冀州軍的主將。就會選擇先攻下九江。只要我軍一敗。東邊的曹操缺乏水軍控制淮水。又是獨木難支。只能退敗。”

徐逸點頭表示認同。這時。滿頭大汗的呂蒙也跑上牆頭。

“公瑾將軍。陽泉前方急報!”呂蒙顧不上擦汗。急道:“前方斥候回報。冀州軍以騎軍爲先鋒。一路攻克陽泉、安鳳、博安等地。正沿着水南下。估摸還有半日就到龍舒!”

“這才一日多。好快!”徐逸驚呼道。

周瑜神情一凜。“他們有騎軍之利。當然是動如迅雷!不過決不能讓他們輕易越過龍舒。否則舒縣就暴露在他們兵鋒之下。”

“那就是出城迎敵了?”呂蒙問道。

周瑜想了想。吩咐道:“這一帶山水地勢我都清楚。兩位可以率四千精兵前去龍舒救援。呂蒙駐守城中不要讓敵兵攻城。龍舒南邊有一條小道可迂迴北面。徐逸將軍潛伏進去。等冀州軍攻不下龍舒而選擇安置營壘時。趁他們立足不穩精兵齊出襲取!”

“但是四千兵卒是否太少?”徐逸問道。

“兩位儘管去。我自有計較。”周瑜臉上帶有一許笑意。

wωw ¤T Tκan ¤¢ Ο

“喏!”

水一側的道路上煙塵滾滾。冀州軍四千騎軍馬不停蹄直奔南面。不久。龍舒城縣出現在他們面前。

“報!敵兵已經閉合了城門。”斥候跑到主將跟前稟報道。

騎在戰馬上的太史慈。用詢問地目光看向一旁的陳登。

陳登眺望了一會遠處的城縣。吩咐道:“派出斥候四處偵察。等待步卒上來後再攻城。”

兩個時辰後。後續的一萬多冀州軍步卒。帶着輜重追上了騎

步卒統領高覽來到陳登面前。問道:“陳大人。是否攻城?”

“天色還早。讓一半兵卒壘砌營寨。另一半兵卒組裝器具準備攻城。騎軍進營歇息。”陳登吩咐道。

一個時辰後。攻城器械組裝好。高覽下令攻城。

“嗖嗖嗖!”冀州軍密集地箭雨打在牆頭上。

呂蒙持盾躬身蹲在箭跺下。喊道:“莫要後退。將盾舉過頭上。箭支傷不到咱們!”

“轟!”牆頭被震得發顫。一枚枚石拋射而出。打在城上。運氣不好地倒黴鬼立即被砸得血肉模糊。

東吳兵一陣手慌腳亂。終於出現傷亡。

“噔噔噔!”雲梯架到城頭。冀州軍開始攀上去。

“起來迎敵!”呂蒙提起長戟大聲呼喝。

陳登高覽兩人在陣中指揮。見城牆雖然不高大。但東吳兵抵抗得頑強。兩人都變得認真起來。意識到這是東吳的精兵。

“咚咚!”北面一陣急促的示警鼓聲響起。

“大人。北面出現敵兵!”斥候縱馬跑到陳登高覽面前。

“怎麼可能!”高覽吃驚道。他們一路從北面而來。實在想不到東吳兵回鑽到他們背後偷襲。

“可能附近有什麼小道。快讓攻城地步卒撤下來!”陳登當機立斷道。

“殺啊!”北面一陣陣喊殺聲響起。而且是煙塵陣陣。

“咳咳!”高覽被菸灰嗆到。“他們那時幹什麼!”

最前面的東吳兵推着兩三百輛堆滿茅草的車。車上乾溼混雜的柴草被點着。散發出陣陣濃煙。而且致命地是。現在已經後幾許秋風。北面又是上風向。煙焰瀰漫開來。使得南邊的冀州兵很難睜開眼。

“快用戰鼓傳令。讓兵卒聚集來!”陳登喝令道。

“殺!”城牆上的東吳兵雖然也是被煙火薰着。但是他們敲響了戰鼓。並且齊聲呼喝。彷彿就要反擊出來一樣。

一聽到外面地示警聲。太史慈立即來到營壘邊。他冷汗一下冒出。因爲營中地騎兵已經將鞍具卸下。本部兵馬已經是來不及出營阻截敵兵。

“快上鞍具!”“將馬牽過來!”冀州軍大營中騎兵手忙腳亂地備戰。

“快射箭!”營中步卒將領紛紛呼喝。但是對面濃煙飄過來。根本看不清後面的東吳兵。

“嗖嗖!”一波羽箭射出。但是着火地草車還是來勢不減。

“咳咳!”一衆兵將被嗆得厲害。營中的兵卒也亂開。

營外地攻城那部兵卒也是難以睜開眼。弩箭是射出了一陣陣。但是兵卒們的準頭差了很多。

過了一陣。濃煙漸漸消散了些。但是東吳兵地喊殺聲更加響亮。

“衝!”徐逸帶着部下攀過一段柵欄。因爲剛剛壘砌營壘不久。很多柵欄跟鹿角都沒有來得及安置。所以數目不清的東吳兵一下涌進冀州軍大營。

“騎軍從南邊撤出!”太史慈喝令道。

冀州軍騎兵還算訓練有素。很多戰馬雖然來不及上鞍具。但都被兵卒們牽着跑向營地南邊。

“殺啊!”徐逸高聲呼喝。而濃煙剛剛散去。冀州兵步卒幾乎是一睜眼就看到了殺來的東吳兵。倉促之下。營中的冀州軍步卒抵擋不住。漸漸向兩邊潰散。

太史慈看得心急。但是本部騎兵不利於在營中作戰。他只能先帶人馬撤出安全地方。在伺機反撲。

“大人。營中危急呀!”高覽指着東邊地大營急道。

“咚咚咚!”急促地鼓聲又響起。呂蒙帶着兵卒爬下了冀州軍來不及撤走的雲梯。城門也打開。涌出近千的東吳兵。“夾擊賊兵!”呂蒙大聲呼喝。

“殺!”北邊和城中地東吳兵也一陣陣喊殺聲。他們將高覽所部兵馬兩面夾擊。

高覽所部兵馬雖然比東吳兵多。但是方纔的一陣煙燻使得他們看不清北面敵兵。而且被兩面夾擊下兵卒驚慌開。只能奮力抵抗。卻來不及救援大營。

攻進大營中的東吳兵四處放火。帳篷跟一些糧草都起火。

“徐將軍。該撤了!”徐逸身旁的一個牙門將喊道。

徐逸看着逃出右邊地冀州兵。還有不斷逃出南邊的冀州騎兵。他緊握長刀。喝令道:“追上冀州騎兵。他們逃得匆忙。器械沒有齊備!”

“將軍。不行呀。周將軍之讓燒了敵軍大營!”那個牙門將急道。

“爲將者要臨機決斷。如今正是殲滅冀州騎軍的大好時機!”徐逸堅決道。說着他呼喝着讓部下追擊逃出南邊地冀州騎

“太史將軍。東吳兵追上來啦!”副將驚呼道。

“快上鞍具!”一衆兵將也都手忙腳亂地整頓。但是方纔走得匆趕。他們要不是沒有鞍具就是沒有兵器。

“不要慌。賊兵只是仗着煙火障眼。他們地人並不多。咱們不可自亂陣腳!”太史慈喊道。“沒有鞍具的步戰。器具齊備都上馬迎敵!”太史慈說完就帶着三十多騎親兵。衝向追殺上來地東吳兵。

“喝!”太史慈鐵槍連紮帶掃。並縱馬衝撞從營中追出的東吳兵。

“殺!”三十多騎親兵也都揮舞手中特製馬刀。他們來回衝刺。將東吳兵打得個措手不及。

雖然三十多騎並不能阻擋越來越多地東吳兵。但是後面的騎軍兵卒都定下心來。全都準備好迎敵。

“殺!”太史慈一聲令下。前頭鞍具齊備的近千騎軍開始衝刺。撞向迎面而來的東吳兵。

“頂住!”徐逸大聲呼喝。同時背後冒出冷汗。他本以爲冀州騎軍會潰逃很遠。但想不到對方竟然那麼快重新收攏起兵馬。現在十幾騎就衝到他身旁不遠處。

“哧溜溜!”戰馬嘶鳴聲響起。驚得徐逸一個愣神。

“嗤!”槍尖刺中了徐逸鎧甲。但力道不減。繼續捅向他的胸腔。

“啊!”徐逸大喝一聲像反擊。但身體已經不聽他的使喚。

太史慈迅速抽出了鐵槍。戰馬疾馳不停。繼續向前衝刺。

攻襲大營的東吳兵追擊不成反被冀州騎軍截斷。態勢立即逆轉。東吳兵抵擋不住。開始向北面撤去。

“呂將軍。徐逸戰死!他們的兵卒向咱們靠過來啦!”一個百人將跑到呂蒙身旁稟報。“啊!”呂蒙驚怒交加。“怎麼回事!”

“徐逸率部往南追擊冀州騎軍。不想被他們反擊……”百人將急道。

“徐逸貪功壞事呀!”呂蒙嘆道。

“他們騎軍就要攻上來了。咱們怎麼辦?”副將急問道。

“煙塵已經散去。他們的隊伍也已經收攏。咱們快按計劃撤退!”呂蒙喝令道。

“鐺鐺鐺!”銅鑼聲響起。東吳兵開始迅速地向北面撤退。城中的守兵也是從南門撤退。

“殺啊!”冀州騎軍往來衝殺。追上東吳兵。將他們截下了近三分之一。

太史慈帶着千多騎軍追殺。跟着呂蒙進了北面小山丘。

“停下!”太史慈喝令道。

身後的兵將也都勒住了戰馬。停在原地不動。

“太史將軍。怎麼不追了?”副將策馬上前問道。

“兩邊都是山丘。中間是窄道。恐怕有埋伏!”太史慈說道。

說着太史慈擡起硬弓對着兩百多步外地小丘上射去一箭。

“呀!”一陣慘叫傳來。

旁邊的兵將都是一陣後怕。要是衝進去還真會中了埋伏。

“東吳兵對這裡的地形十分了解。我等要小心纔是!”太史慈吩咐道。喏!”衆人紛紛領命道。

高覽縱馬跑在最前。身後跟着兩百多騎還有三千多步卒。他們追着從城南逃出的東吳兵。

“哧溜溜!”戰馬一個打滑。將前邊一個騎兵甩下。

“快停下!”高覽喝令道。

一衆兵將也都停下來。步卒恨不得停下歇息。紛紛依着兵器喘氣。

高覽越看越是心驚。不知不覺追擊到了龍舒南邊地蘆葦地。這裡不僅蘆葦高過人頭。而且地上也是泥濘。以致方纔戰馬打滑。

“快徐徐後撤!”高覽急令道。

旁邊地兵將也都看出問題。趕緊吆喝着部下掉頭。

“殺!”“嗖!嗖!”一陣箭雨伴隨着喊殺聲襲來。蘆葦後面人影晃動。看不清到底有多少的伏兵。

“不要慌。擋住四周!”高覽大聲喊道。

“起火啦!”一旁的兵卒驚呼道。

果然。北面地蘆葦燃起股股黑煙。熾熱的氣息迎面而來。

高覽神情一緊。急令道:“衝向東邊!”

“快跑啊!”“殺啊!”“咚咚咚!”南邊傳來東吳兵喊殺聲和戰鼓聲。冀州軍本來還能鎮定地抗擊伏兵。但是北面的蘆葦一着火。隊伍就開始混亂開。任憑高覽如何喝令。兵卒們都是急着向東邊跑“殺啊!”又一陣喊殺聲從東邊蘆葦叢中傳出。東吳兵時隱時現。他們極爲熟悉地形。不是地竄出來擊殺冀州兵。而冀州兵不知道地形。越象東走越是深入了蘆葦叢。

“莫慌。都給老子背貼背!”高覽呼喊道。

跑了那麼一陣。冀州兵終於鎮定下來。一個挨着一個。一支走到蘆葦叢一旁的溪邊。

蘆葦叢東南面。儒雅俊美地周瑜淡定地對部屬下下令。

“將軍。估計斬殺了千餘敵兵。要否再追過去?”副將問道。

“賊兵已經有了防備。再追過去也不會有多大戰果了。下令全軍回撤!”周瑜下令道。

“報!壽春急報!”斥候跑到周瑜身旁。“冀州軍水淹壽春城。少將軍已經率部撤往合肥。”

周瑜眉頭一挑。問道:“爲何會那麼快被攻破?”

“冀州軍引肥水灌城。”斥候說道。

“冀州軍好手段。看來要提前撤離了!”周瑜臉上帶有幾許擔憂。

官道上揚起陣陣煙塵。鐵蹄聲陣陣驚得四處的禽鳥亂飛。

“策!策!”韓猛拼命地縱馬疾馳。他身後是千多的冀州精騎。而他們地任務就是截住逃往合肥地孫策軍。

終於。小圓點漸漸變大。韓猛等人看到了東吳兵的身影。

“包抄過去!”韓猛大聲喝道。他縱馬跑向一旁地莊稼地。千多騎兵也跟着他縱馬跑下去。然後直追東吳兵前部。

東吳兵也是一陣驚呼。冀州軍佔據騎兵優勢。他們追得太快。沿途雖然設了伏兵和路障。但還是阻止不了冀州軍的鐵蹄。

“少將軍。迎敵吧!”祖郎大聲道。

“迎敵!不將他們擊潰是去不了合肥了!”孫策抓緊了長槍。

“我先去!”祖郎大喝一聲拍馬迎上韓猛等人。“江東祖郎。可有人敢與我一戰!”

韓猛正收攏兵馬準備發起衝擊。但聽到敵方竟然有人叫陣。一下被激起戰意。

“韓將軍且慢。讓在下會會他!”一陣呼喊從韓猛身後傳開。然後一個年近三十地青年小將縱馬出列。直奔祖郎。

祖郎一杆長戟揮動開。戟刃直奔冀州軍小將胸前要害。

冀州軍小將戰馬勢頭不減。直一個側身就躲開了戟刃。隨後戰馬急轉。他手中長槍從側後扎向祖郎。

“叮!”兩柄兵器交擊。各自彈開。冀州軍小將從容不迫。立即發起下一輪進攻。但祖郎匆匆回防。顯得被動許多。

“不好。祖郎不是冀州那小將對手!”孫策沉聲道。但他還沒能叫回祖郎。那員小將接連發起搶攻。

“叮!”冀州軍小將的長槍撥點得密集。朵朵槍花挑在祖郎身旁。

“開!”長槍將長戟架開。槍尖去勢不減。如毒龍一樣鑽向祖郎面門。

“噗!”祖郎來不及叫喊就被扎中槍尖刺進腦袋。

“啊。祖郎!”孫策驚呼道。接着他被激怒開。縱馬上前攻向那個冀州軍小將。

“鐺鐺鐺!”兩杆長槍密集地交擊。急怒之下孫策使出了狠勁。什麼殺招都拼命招呼上。

但是那員小將竟然硬是扛了下來。跟孫策拼鬥了三十餘回。

“滴滴答!”又有兩千多冀州精騎趕至。爲首大將正是張。

“突擊!”韓猛見大部兵馬趕到。立即喝令進攻。

“殺!”冀州精騎分前後兩部夾擊東吳兵。

東吳兵多爲步卒。雖然有六七多。但是在騎兵地衝擊跟騎射下。也只能結陣防禦。

“快將少將軍叫回來!”東吳軍本陣中一個樣貌醜陋的青年喊道。

周泰看了那個青年一眼。立即帶親衛策馬上前護住孫策周邊。

冀州軍騎兵衝擊力何等強勁。孫策這些人也只能退回步卒陣列後。冀州騎兵來回十輪衝擊後。也在收攏陣型。雙方一下僵持下來。

“唉。可惜沒有能斬了敵將爲祖郎報仇!”孫策懊惱道。

旁邊幾個隨從都是沉默不語。敵軍兵鋒強勁。又多騎兵。在這開闊處交戰他們佔不到優勢。

“少將軍不必沮喪。在九江交戰我軍本就佔不到優勢。我等也是事先有準備的。但換到江水作戰。就是報仇反擊之時。”樣貌醜陋的青年說道。

孫策點點頭。這個只有二十出頭地青年雖然樣貌不佳。但背景卻是十分了得。是名士龐德公侄兒。又與名士司馬徽關係密切。正是有鳳雛之稱地龐統。

龐統今年剛二十二。他年前從江夏出遊九江時。拜訪了屯駐九江的孫策。而孫策也是個求賢若渴的人。聽說是龐德公地侄兒。又真有才學。於是將他留下做幕僚。

“冀州軍的大股騎兵已經追上來。看來合肥是去不了。我看還是退守歷陽籌備渡江之事。”龐統建議道。

“我等好幾千兵馬。怎麼就守不得合肥?”周泰有些不滿道。

龐統笑了笑。問道:“將軍說我軍騎兵可有冀州多?在這無險可守的九江中部。我軍步卒可能抵擋十萬之多的冀州軍?將軍說說。冀州軍從北而下。合肥還有無地形上地優勢?周將軍再說說。合肥的城牆可有中原河北那些城池堅固?”

周泰被龐統一連串發問唬住。一下答不上來。

“在九江跟十萬數的冀州軍交戰。我軍本就勝算不大。能阻擋住他們地兵鋒是好。但也不能硬拼以自損實力。所謂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而且我軍之利乃水戰。在九江決戰實在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龐統說道。

“保存實力。等冀州軍退兵時。再伺機攻取江淮?”孫策問道。

“正是!”龐統答道。

“一併通報曹操跟公瑾我等退守歷陽!”孫策沉聲道。

另一邊。青年小將策馬回到本陣。一衆兵將都對他投來敬佩地目光。能有如此武藝。而且初戰就陣前斬將。他們收起了先前對這個青年的輕視之心。

“叔至。你可挑了孫策一員大將吶!”韓猛大笑道。張在汝南招募兵馬時收地這個青年。雖然平時少言寡語。但現在看在實力不可小覷。

“只是截下孫策的兵馬。可不能大意!”張縱馬上前。他對那個青年小將也是輕輕頷首。“叔至打得不錯。”

那個青年確切說是跟孫策等人年紀相仿。但是給人一種沉穩幹練地感覺。正是張駐守汝南時。應召從軍的汝南人陳到。

“咱們就如此跟孫策耗着。曹操那邊怎麼辦?”韓猛問道。“沮授將軍親自在後面的中軍壓陣。紀靈所部兵馬已經開赴東城。曹操軍想馳援九江。那就得拿下扼守兩郡之間的東城。”張說道。

“我等應當奔襲歷陽。截斷他們的後路。不讓孫策從江水逃竄的。”韓猛說道。

張搖搖頭。“沮授將軍說孫策等人不可小覷。要步步穩進。不求現在全殲東吳兵。只要拿下廣陵和廬江九江就好。”

“還真是沮授將軍一貫的用兵策略。”韓猛笑道。

“大戰纔剛剛開始。渡江攻佔江東纔是苦戰。”張說道。

“就是不知西路和東路那邊怎麼樣了。”韓猛擡頭看向西邊的天際。

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一一章 南下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四十章 借兵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九章 逆施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五章 情動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五章 情動第十八章 局定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十一章 起兵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十一章 起兵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一章 洛陽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十九章 才智一點說明和懇求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五五章 投靠
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一一章 南下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四十章 借兵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九章 逆施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五章 情動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五章 情動第十八章 局定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十一章 起兵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十一章 起兵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一章 洛陽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十九章 才智一點說明和懇求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五五章 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