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謀奪

半夜,劉岱、喬瑁營中泛起火光,喊殺聲一片。

袁紹差人查探後才知道,兗州太守劉岱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

喬瑁推辭不與,劉岱於是引軍突入瑁營,殺死喬瑁,盡降其衆。

袁紹氣不打一處出,聯軍根本就不聽他的調度,白天剛走了孫堅現在居然發生自己人火拼的事情來。

對此他也無可奈何,總不能以盟主的名號和劉岱開戰吧?況且自己跟劉岱私交很好。

曹操營中,曹操冷眼看着遠處的火光和喊殺聲,他已經看透了這羣聯軍,無奈自己實力有限不足成大事。

想着想着他不得不承認,漢室真的衰微了,天下羣雄即將互相攻伐爭霸。

“孟德,我等該何去何從?”夏侯淵問道。

曹操沉默了半響後道:“南方,募兵。”

“可是孟德你想過沒有,招募兵馬後我等又該去何處安身。”曹氏同族兄弟曹洪問道。

曹操沉思了許久,一衆將領也都低頭思量不敢打擾他,“前些日在酸棗袁本初問過我,大事如果不順,什麼地方可以據守呢?”曹操瞄了一眼衆位將領。

“看來袁車騎早就沒有下決心與董卓決一死戰,可憐我等拼死追擊董卓,不知主公是如何回答”李典有些急切地問道。

曹操搖了搖頭,“我並未回答,而是問袁本初有什麼打算。”接着他又說道:“袁本初當時說,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衆,然後南向爭奪天下,這樣也許可以成功吧!”

樂進惱怒道:“原來他早打算佔據地盤壯大自己,心思根本沒有放到討伐董卓上來,不過是個以大義之名行私利之實的虛名之徒。”

“樂將軍且莫聲張,不可讓袁車騎聽去了。”夏侯淵勸道。

曹操頗不以爲意,“我想北方諸多豪強佔據,但中原大地各方勢力較爲弱小,且又有黃巾餘黨作亂,我等正可圖謀。”

幾人商量定各自散去準備離去。

第二天,曹操辭別了袁紹這個盟主,袁紹心裡不悅卻也跟這個曹操這個發小客套了一番。

袁尚去送了曹操曹昂父子。

曹操對他說了些勉勵的話。

曹昂拍着他肩膀說道:“顯甫,相信我們還有一同討伐奸佞的一日,到時我們並肩作戰。”

看着曹操等人遠去的背影,袁尚心想,再見之時你我恐怕就是對立陣營了。

沒有幾日,衆將軍郡守都稱治所有事,而各自分散,聯軍軍營一片淒涼。

長安,司徒府。

王允雖然被拜爲了三公之一的司徒一職榮耀無比,但他卻高興不起來。

自從董卓進駐洛陽後,多次裸地表現出對權力的貪婪。

他廢舊立新,毒殺太后,廣植黨羽,培養親信,統收兵權,控制朝廷。

從董卓的種種暴行中,一衆老臣已經敏銳地意識到他已成爲威脅漢室社稷的最大隱患。

可是,董卓手中掌握兵權,黨羽衆多,而且董卓本人兇殘毒辣。

於是,王允毅然地擔當起司徒這重任,他表面上順從董卓,爲的是使其放鬆對自己的戒備。

而董卓見王允不但具有才識,而且對自己忠心耿耿,毫無二心,於是便把王允當作自己的心腹親信,對王允不生絲毫疑心,無論朝政大小,都託付給王允處理。

王允現在等待的就是一個時機,誅滅董卓的時機。

王允邊想着對策邊來到了後堂,軟榻上正坐着兩名美貌嫵媚的少女,正是萬年公主劉妍和貂蟬。

貂蟬站起身向王允行禮,王允點頭後又對劉妍拱了拱手道:“殿下,情形不容樂觀吶,有消息說關東聯軍大部已解散了。”

劉妍神色有些悽楚:“難道天亡我大漢不成,袁本初將軍處可有消息?”

“暫時沒有,但公主殿下放心,老臣就是拼上這條性命也會保住漢室社稷,現在忠直的大臣已經聯絡了不少,等待的就是一個時機。”

王允又說了其他一些事後吩咐貂蟬好好照顧萬年公主後就離開了。

劉妍幽幽嘆道:“妹妹,你看他們會打過來誅除逆賊麼?”

“殿下放心天下還是有護國的豪傑的。”貂蟬聞言安慰道。

劉妍有些激動,“對,本宮也聽說了,袁本初將軍起兵伐董,還有他,還有他那討伐奸佞的檄文都傳到這邊來了,終有一日他會領兵打過來的,因爲他是天下少有的才智英勇之人。”

“哪個他呀,袁將軍?”貂蟬有些不解,但心思一轉臉上立即有些變色。

劉妍拉過她的手道:“自然是有大漢才子之稱的袁顯甫。”

激動中的萬年公主沒有注意貂蟬的臉色,繼續說了些當初與袁尚在宮中的事情。

最後貂蟬有些酸楚問道:“這麼說袁公子是殿下的心上人了?”

萬年公主面頰染上了粉色,卻沒有回答,畢竟是羞人的事情。

貂蟬怔怔出身,那句“我會回來接你的,兩年之內”猶然在耳,她喃喃道:“你真的會回來麼……”

袁軍大營。這十幾日裡因見事不可成,袁紹軍已經撤出了司隸,回到渤海附近駐紮。

袁紹這些天很是氣惱,關東聯軍就那麼瞬間瓦解了,誰也不買他這個盟主的賬,最嚴重的是韓馥暗地裡減少對他的軍糧供應。

這時他招來了一衆心腹,連同袁尚和新近來投奔的外甥高幹。

將情況說給一衆文武聽後衆人都感到危急嚴重。

逢紀建言道:“將軍倡導大事,卻要依靠別人供應糧草,如果不能佔據一個州作爲根據地,就不能保全自己。”

袁紹有些猶豫,“冀州兵強,而我部卻糧餉又飢又乏,假如不能成功,就沒有立足之處了,況且韓馥對我軍有恩義無故討伐不合情理。”

郭圖勸說:“韓馥一個庸才爾,佔據高位實乃尸位素餐,主公德高望重冀州豪傑歸附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袁紹見最後的道德底線也放的下來了,急問:“那諸位可有穩妥的法子謀取冀州?”

田豐覺得這樣做有違自己的原則,所以就沒有謀劃,其餘如許攸等人一時半會也想不出穩妥的方法,於是都沉默了下來。

袁尚覺得是個機會,如果表現得好才能讓袁紹放權給自己,於是出列說:“父親,孩兒倒有個兵不血刃的法子。”

此言一出在座衆人皆驚奇,袁紹也是半信半疑道:“你且說說看。”

袁尚整理了會思路後說道:“其一,聽聞韓馥部下大將麴義反叛,並擊敗其追兵先正無處可去,父親可結交或收服麴義以爲助力。其二,父親可秘密聯絡公孫瓚,讓其跟我軍攻打平分冀州。其三,元才表兄(高幹)在冀州有舊識,擁護父親的荀諶荀友若也是韓馥親信,屆時韓馥必然驚慌恐懼可讓兩位去遊說於他,爲他分析禍福,韓馥迫於突然發生的危機,必然肯把冀州出讓給您。”

袁紹聽完覺得眼前一亮,十分心動。

田豐也是驚異於他的謀略,真可謂滴水不漏,而且奇正相間深合兵法之道,試問自己也不能想出更好的謀劃來了。

他長於大勢戰略上的謀劃,所用都是陽謀,自然想不出這種勾當來了。

袁紹詢問過衆謀士後見都沒有意見也就聽從了袁尚的建議。吩咐衆人着手做各項準備。

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十章 潛逃第九章 逆施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十六章 入主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一五二章 戰始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六一章 失利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五二章 戰始關於更新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三章 佈局第八章 兵禍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七十章 偷襲關於更新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十二章 會盟第五章 情動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八三章 廟算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二十章 去留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三二章 護駕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章 洛陽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九章 逆施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八十章 朐縣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七十八章 黑山
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十章 潛逃第九章 逆施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十六章 入主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一五二章 戰始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六一章 失利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五二章 戰始關於更新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三章 佈局第八章 兵禍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七十章 偷襲關於更新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十二章 會盟第五章 情動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八三章 廟算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二十章 去留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三二章 護駕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章 洛陽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九章 逆施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八十章 朐縣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七十八章 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