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轉折

黑夜跟雨聲成爲最好的掩護,狼衛士卒不斷攀上牆頭。

上到城牆的兵士都一動不動地伏在地上,包括張遼、趙雲兩人,他們眼睜睜地盯住遠處值夜的兗州兵,像獵豹一樣,時刻準備着撲上去給獵物致命一擊。

幾個暗衛緩慢地移動,運用他們學到的刺殺術,儘可能地奪取城牆上兗州兵的性命。

行動再隱秘也有被發現的時候,一隊兗州兵披着斗笠繞着城牆巡邏,已經來到東面這段城牆。

“你們咋亂走動!是誰的手下?”一個身披鎧甲,外罩斗笠的將官喝問道。

三個暗衛身上直冒冷汗,其中一個唯唯諾諾道:“大人,咱們有緊急軍情要向上頭稟報,是天大的秘密啊!”

“啊?”那個將官來了興趣,上前兩步。

“這個秘密就是啊……”那個暗衛裝出一副十分神秘的樣子。

當將官將頭伸過來時,暗衛左手寒光一閃,冷芒割開他咽喉。

“啊!你們這是幹什麼!”旁邊的兵卒喝問道,他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幾個暗衛哪會客氣,身形一閃,竄到巡夜的兗州兵面前,用手中匕首、長劍等兵器刺向他們要害。

張遼看得真切。他雙腳一蹬。躍上前去。一柄長刀利落砍倒擋在面前地一個兗州兵。

一時間東面城牆上亂作一團。狼衛們將更多地繩索拋道城下。留下一部分人跟張遼抵擋將要到來地兗州兵。剩下地狼衛跟着趙雲直奔城門而去。

暴雨雖然減緩。但雨勢還是很大。城牆上又點不起火把。只能依靠幾個昏黃地燈籠照面。所以當狼衛殺到面前。那些兗州兵才反應過來。雙方兵卒激烈地廝殺。兗州兵甚至來不及敲鼓示警。

趙雲率先跑下城牆邊地臺階。他直奔東面城門而去。但凡有值夜地兗州兵。他二話不說。手中鐵槍抖動。直奔他們地心窩、咽喉等要害。

百多個狼衛士卒緊緊跟在趙雲身後。他們出手快而狠。經過長期訓練。互相間地配合也十分默契。這些狼衛和虎衛都是袁尚壓箱底地王牌。也是最貼心地近衛。狼衛、虎衛地士卒。都是全軍中挑選出來地百戰精銳。級別最低地都是百人將。是名副其實地尖刀。

越近城門。兗州兵地防衛越嚴密起來。百多個兗州兵將城門牢牢護住。

趙雲腳步不斷移動,鐵槍扎出點點寒光。一個向前力劈將一個兵卒腦袋打碎,緊接着掄槍左右各一記橫掃,逼得兗州兵近不得身。

狼衛士卒趕緊補上缺位。配合着擊殺驚慌失措地兗州兵。兗州軍中的精兵都被曹操帶出去夜襲了,所以留守的兵卒戰力也就一般。加上青州軍襲擊得突然,他們往往不明所以就已經被擊殺。

很快。在趙雲帶領下,百多狼將守衛城門的兗州兵擊潰。趙雲打開了城門的橫木,並讓兵卒們推開城門,絞起吊橋。

等在城外的田豫一見城門打開,立即下令全軍突擊。

一千驍騎、一千烏桓突騎率先衝進城中,雖然騎兵在巷戰中並不能發揮全部戰力,但田豫等人就是要他們不斷跑動,用騎兵戰馬製造聲勢,以威嚇城中守

趙雲立即加入驍騎的行列中。他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擒殺敵方的首腦。

在城外等得憋火的典韋大吼一聲,提起大雙戟見着敵兵就砍。狼衛士卒也漸漸圍攏到他身旁。

搶佔城牆,清剿城中駐軍地任務自然是交給了近衛步卒和丹陽兵。青州軍秉承袁尚授予的攻堅戰術,他們瘋狂地推進着,直奔敵方心臟,然後再迂迴包抄。

剛剛進入睡眠的戲志才被鐵蹄聲所驚醒,他快步跑到院落裡。

“軍師,不好了!”李通臉上盡是焦慮之色。“是敵軍趁夜襲城,東門已經淪陷!”

戲志才兩眼發黑,心中一陣抽搐。

“軍師!您沒事吧!”李通趕緊扶住了戲志才。

鮑信用僅剩下地一隻手抽出佩刀,“我去召集兵卒,無論如何都要守住濮陽!”

李通立即攔住了他,勸道:“鮑將軍你和軍師留在此處,末將去召集兵卒反擊敵軍。”

“咱們一起去,戲軍師留在此處!”鮑信堅持道。

邊說着李通邊讓兵卒擡出自己的鎧甲。就在李通穿好鎧甲這會功夫,馬蹄聲和廝殺聲已經近到院落外面。

李通臉上變色:“怎麼敵軍會知道我方將領所在。莫不是出了奸細!”

“殺啊!”“降者免死!”“殺死李通啦!”衝進城裡的青州軍士卒一邊廝殺一邊呼喊。

“晚了。是我太大意了呀!”戲志才嘆息道,他臉上盡是頹然之色。

“敵軍纔剛剛進城。軍師說什麼晚了,咱們還可以堅守很久!”李通大聲道。

戲志才搖搖頭:“我方兵卒多分散在民宅內,敵軍來得突然,我等根本來不及將他們召集起來。”

就在說話間,護衛抵擋不住,已經讓驍騎兵逼到院落裡,圍牆上也不斷地爬進了驍騎兵。

李通喊來五十多近衛親兵,將戲志才、鮑信牢牢護在中間。

“軍師,先撤出去吧!”李通說道。

戲志才點點頭,“一切聽將軍的調度。”

“某乃袁少將軍帳下,常山趙子龍!濮陽已被我青州軍攻下,你等快快放下兵刃,否則莫怪趙某不客氣了!”一個清朗而堅毅有力的聲音響遍整個院落。

這些死忠於李通的親兵自然不會投降,但是趙雲的這番話卻狠狠打擊了他們的士氣。

戲志才心有不甘地問道:“今晚雨夜襲城的計策是哪位出地?”

趙雲看到了人羣中的戲志才,說道:“敢問先生哪位?”

“潁川人戲志才!”戲志才答道。

趙雲暗暗留下心來,有幾個名字是袁尚特別吩咐留意的,其中就有戲志才。

“原來是潁川的戲先生,夜襲濮陽是我家公子與郭軍師、賈軍師他們地決定。說來郭軍師時常提起戲先生,您不妨到我軍營中一敘,我等保證不傷害先生!”趙雲朗聲說道。

戲志才搖搖頭。喃喃道:“果然是郭嘉,我早就說過他不是池中之物啊!難道這一切都是命數嗎?我等敗就敗在只算計了袁本初,而沒有算計到袁顯甫啊!”

“軍師不需跟他廢話,我來護送軍師離開!”李通沉聲道。

說罷,五十多親兵分出一半人拼死抵擋趙雲等人,另外一半護着鮑信、戲志才殺出了宅院。

一出道街巷。李通他們發覺形勢必預料的還糟糕,驍騎與烏桓突騎不停在街巷中跑動,壓制得兗州兵根本集結不起來。而彪悍蠻橫的丹陽兵更是不斷清剿着守軍兵卒。

好不容易,李通才聚集起了兩百多兵卒,他們一起朝沒有淪陷的城西跑去。

突然地,街巷裡衝出一隊百多人的丹陽兵,硬生生將李通他們地隊伍衝成兩半。

此時天色漸漸放亮,城東地廝殺聲已經停歇,這預示着城東一片區域徹底被青州軍佔據。而城牆上的兗州兵也被趕了下來。現在上面佈滿了袁尚的近衛步卒。如今只剩下西城門還在兗州兵手中。

“你爺爺的,這會你們跑啊!”一個粗鄙的喊話聲傳到李通等人耳中,從丹陽兵中走出了個滿臉鋼須的黑臉大漢。

“是你!”鮑信眼睛通紅。似乎能冒出火來。

管亥扛着長刀,眯眼一看,樂起來:“原來是你這廝兗州狗輩,上次只留下你一直狗爪,就給你逃脫了!這次不跪下給你管爺爺磕頭認錯,俺可就要你命!”

鮑信羞怒交加,當年圍剿青州黃巾之戰中,他被管亥砍下一直胳臂,要不是部下拼死相救。鮑信早就在黃巾賊的人潮中陣亡。這也被他引爲一生中最大的恥辱。

“李將軍你帶軍師先走,我來斷後!”鮑信說完大吼一聲衝向管亥。

管亥冷笑一聲,也揮刀砍向鮑信。

一時間雙方兵卒又混戰起來,李通喊了幾次,但就是喊不回來鮑信。無奈下他留下一半兵卒斷後,然後帶着戲志才上馬跑向西門。

管亥力氣何等之大,根本不將鮑信地環首刀放在眼中。他一擺長刀,就將鮑信地佩刀彈開,震得鮑信左手發麻。

鮑信見戰局險峻。知道濮陽是守不住了,他留下硬拼管亥,一半是爲了給戲志才他們逃生的機會,一半是抱着必死地決心以死來雪恥。

管亥見戲志纔等人跑了,認爲那纔是大人物,他被鮑信糾纏得不耐煩。長刀揮出,一個直劈將鮑信地佩刀震飛開,接着刀鋒徑直劈向鮑信的面門。

瞬間,腦漿血水迸出。鮑信軟軟地倒下。

西城門打開。李通和近百騎兵護衛着戲志才奪路而逃。但是他們此舉被尚在城牆上的近衛步卒發現。

就在城牆上的張遼立即取出強弓,羽箭搭上。他看到了李通。還看到了戲志才,這兩個目標使張遼猶豫了一會,但他還是在瞬間後做出決定。

“嗖!”羽箭激射出去,騎在戰馬上的李通等人發覺城牆上的襲擊時,箭支已經飛到跟前。

“嗤!”“啊!”戲志才慘叫一聲,羽箭從他背部直透前胸。

“軍師!”李通大叫一聲,將跌下馬的戲志才扶上自己的戰馬。接着他們快速地朝城外奔逃而去。

白馬,青州軍大營。

袁尚徹夜未睡,郭嘉、劉曄、孫乾也都是趴在案几上假寐,外面一旦有兵卒走動,他們就會立即被驚醒。

袁尚看着已經放晴的天色,心中充滿焦急和不安。

“有公子地手書,賈文和定能勸服得了高覽。而張文遠他們率領的都是精兵,拿下濮陽不成問題。”郭嘉的聲音傳了出來。

“要是如我等所料,曹操的目標是白馬津、黎陽兩地的糧草,然後再阻斷我方退路。那麼張文遠他們的勝算超過六成。”劉曄的聲音也傳了出來。

袁尚搖搖頭:“我不僅擔心張文遠他們能否拿下濮陽,更加擔心白馬津失守地消息傳到這裡後,父親他們會怎麼應對。還有兵卒們的士氣會否一落千丈,以給曹操可趁之機。”

“戰事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我軍看似佔據了優勢,但兵卒疲憊。糧草供給漸漸困難,已無法一鼓作氣地拿下陳留。白馬津失守肯定會大大打擊軍中士氣,即便是奪下濮陽也不能彌補回這股士氣。”劉曄分析道。

“公子要是全軍統帥地話,我等還能兵行險招,以扭轉乾坤。但袁公統兵,他未必會採納咱們的謀劃。”郭嘉嘆氣道。

“我方銳氣已泄,持久作戰徒增消耗。公子要勸袁公退兵纔是。”一直沉默着思考的鐘繇建議道。

“在下不明白,我軍奪下濮陽,黎陽又能守住的話。只要回師白馬津,是不難奪回來地啊!那樣我軍豈不是更加佔據了優勢?”孫乾問道。

“白馬津失守的消息很快會傳回來,一旦回師攻打白馬津。兵卒們士氣低落不說,要是曹操遣精兵在路上設伏,或是又襲擊我方糧道。那該如何是好?”袁尚說道。

劉曄接口道:“曹操屯駐白馬津的都是精兵,黎陽的糧草又運不過來,要是久攻不下我方士氣就會崩潰。而曹操放棄白馬津還可以用陳留跟我方周旋。河南是曹操的地盤,他們地偷襲防不勝防,我方卻輸不起任何一場交戰。”

“我軍佔領濮陽,沒有被切斷退路,糧道也沒有被截斷。就此退兵算是個平局!”郭嘉說道。

“報!袁公請少將軍過去議事!”傳令官稟報道。

袁尚起身,帶上郭嘉、劉曄,跟傳令官過袁紹大營。袁紹大營裡,一衆文武都聚集在此。

高覽派遣地斥候於一日前,將黎陽被襲的消息彙報給袁紹。圍繞曹操軍襲擊黎陽這個消息,衆人展開激烈地爭論。

“曹操襲擊黎陽並非那麼簡單,黎陽距白馬津一線之隔,曹操恐怕也會動白馬津地主意。”沮授神情激動地說道:“要是黎陽、白馬津兩地皆失守,我軍的退路和糧道算是徹底給決斷。那麼十萬大軍只要幾日無糧。就會不戰自潰!”

“公與,黎陽、白馬津兩地皆失守,這只不過你的猜測!”袁紹冷冷地盯着沮授:“沒有得到確切消息前莫要散播這等謠言!”

沮授一個不慎觸犯到袁紹痛處,他只能解釋道:“在下地意思是,曹操是想將黎陽、白馬津兩個渡口都拿下。如此我軍當迅速回援白馬津跟黎陽。”

“曹操兵少,被牽制在對面的起碼有三萬人,他能排多少人去攻打黎陽、白馬?淳于瓊、高覽那兩萬人豈是擺設!所以說不必過分擔憂那裡的情況,應對白馬之敵纔是要緊。”郭圖說道。

袁尚不吭聲,在濮陽前線的消息沒有傳來之前。他只能裝作不知。但他還是十分希望袁紹撤回白馬津一線。不論是奪回白馬,還是從濮陽撤回河北。都可以從容面對。“父親,並不能以兵卒的多寡判定態勢的強弱,古往今來以少勝多的戰例比比皆是。您是知道曹操這個人的,他喜用奇謀詭計,沒有十分把握是不會兵行險招偷襲黎陽一線的。若是黎陽兩地有失,我軍危矣。高覽、淳于瓊兩位將軍恐怕正在奮力抗擊曹操,我方當派重兵前去馳援,以穩固後方纔是。”袁尚說道。

“三弟你這話就不對了!”袁譚從一側走了出來,“什麼叫兵行險招?那就是沒有十足地把握!所謂邪不壓正,曹操使這鬼伎倆不不足以改變戰局的。正好趁他調兵他處,我軍當集中兵馬一舉拿下白馬纔是!”

袁紹聽着頗爲心動,正在做最後決定。

袁尚看過去,見郭圖不住點頭,知道這是他示意袁譚說的,好拿下攻克白馬的首功。

“後方渡口不容有失,我看還是公與和三公子所說的。回援白馬津穩妥。”逢紀說道。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攻城。我方聯絡劉表、孫堅一齊攻曹,可是那兩家遲遲不見出兵,分明是要坐山觀虎鬥!而我軍丟掉速勝的先機,此時再攻城是極爲不妥的決定!要是不能迅速攻下白馬,而白馬津、黎陽丟失的消息傳來,軍中的士氣必然崩潰。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啊!”沮授勸說道。

袁尚一聽心說要壞,袁紹這人吃軟不吃硬,像沮授這樣強諫只會得到相反效果。

“哼!死無葬身之地?”袁紹地臉色鐵青:“你這是在擾亂軍心啊,我豈能容你!”

着急之下沮授硬氣起來,頓足道:“不聽我言,不知幾人能重歸河北之地!”

“放肆!”袁紹指着沮授喝道,“將這擾亂軍心之徒押下去好生看管,要他瞧瞧我攻克白馬打敗曹操的情形!”

帳外跑進了四名近衛,他們二話不說。將沮授捆綁起來。

“父親,沮授不過一時失言,他也是提醒我等注意後方。”袁尚勸道。

“夠了!”袁紹臉色不善:“我知道他所爲不是惡意。否則豈會留他的性命。但也不能讓他在此擾亂軍心,否則敵軍沒有攻克,自己就會亂了陣腳!”

許攸一直打眼色,讓袁尚不要強勸。袁尚知道多勸無益,也就不再出聲。

“青州軍留下一萬、冀州本軍留下兩萬,其餘兵馬全都召集起來。用過飯食後出營列陣,務必在晚間之前拿下白馬!”袁紹下令道。

“喏!”

因爲兩軍營寨平均距離不過三百步,所以出到營寨外集結的袁軍都要豎起盾牌以防備對面射來的箭支。攻堅任務部署下來,冀州軍正對着白馬城。是爲中軍。一萬多幽州兵作爲右翼,兩萬青州軍則作爲左翼。

袁尚留下鍾繇守營,出動的兵馬有剩下地兩千驍騎、兩千烏桓突騎,還有就是四部共四千人的宿衛步卒,剩下都是青州常備兵,包括原先張的兩千“大戟士”。

此時袁尚身邊只剩下黃忠、徐晃、周倉、彌力這四員大將,劉曄。郭嘉也聚到青州軍帥旗下。

“若是強攻,白馬也並非打不下,只不過要提放曹操使詐。”郭嘉說道。

袁尚點點頭。歷史上袁軍強攻不下曹操軍官渡大營。但是這時地白馬大營,已經被佔盡器械優勢地冀州軍打得半殘,而且還有袁紹親自督陣,絕對不會出現歷史上久攻不下的情況。

“轟隆!”又一發石打到兗州軍營壘地高臺上。

袁軍的發石車一直都沒有停歇過對敵軍高臺的打擊,兗州軍地敵樓、高臺基本被清除完畢。袁軍井欄上的弓弩手也不斷傾瀉箭支,以壓制兗州兵的反擊。

“如此也好,拿下白馬或許能逼曹操退守陳留。”袁尚說道。

“可派騎兵巡視周邊,以防敵方地埋伏和偷襲。”郭嘉建議道。

袁尚答應一聲,“彌力。你率所部突騎遊走於四周。偵測敵方的動靜。”

“喏!”高鼻深目的彌力一抱拳,策馬前去召集部屬。

在中軍大旗下的袁紹看看對面白馬城。他一揮手,喝道:“攻城!”

旌旗揮動,戰鼓的節奏也隨之改變,三通鼓聲後,前排的兵卒舉着盾牌推着雲梯逼近地方營壘。

幾架填壕車首先推到兗州軍營壘下,兵卒們鋪上木板以蓋過兗州兵挖的壕溝。

後面的步卒被趕着,前仆後繼地攀着雲梯登上柵欄土牆,雙方兵卒立即展開白刃戰。此時袁軍營壘上的霹靂車與弓弩也停止了射擊,雙方兵卒拼地是身手與意志。

白馬城城中高臺上,曹操軍留守的幾個將領都聚集於此。

于禁一臉沉着,董昭不斷環視四周的戰況,年輕將領史渙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曹昂則是稍帶緊張。

“嘖嘖!終於不再射箭了。”曹洪陰陽怪氣道:“這些天袁本初射過來不下十萬支箭吧?冀州還真是富庶之地,袁本初有錢啊!”

曹昂苦笑。這個叔父吝惜愛財,這個時候還能提到錢。

“戰勝袁本初後,子廉將軍可莫要打這些箭支的主意。”董昭笑道。

曹洪訕訕一笑,“不說這個,咱們說說退敵之策。董昭冷笑道:“果然不出主公所料,即便得知黎陽被偷襲。袁本初還是急於攻下白馬。豈不知咱們早就侯在這裡了。”

董昭對張揚被殺一事耿耿於懷,連帶也痛恨起袁紹來。

曹昂擔憂道:“袁軍人多,不知要害的左右兩營能否支撐得住。”

“公子放心,左營是滿寵、卞喜把守,右營是呂虔、車胃把守。都是主公親點地人,守住一兩個時辰不成問題。”于禁說道。

“那何事才施行父親他們交代的計策?”曹昂問道。

“半個時辰後吧,太早的話會引起袁本初懷疑地!反正我軍放棄白馬已成定局,施計不成就退而求全身而退。”董昭說道。

曹昂眺望一眼遠處青州軍帥旗,嘆了一口氣:“袁顯甫啊。想不到咱們當真在沙場上相遇了。只不過沒有並肩殺敵,反而成了生死對手!”

右翼的袁譚意氣風發地騎馬立於大旗下。他旁邊跟着朱靈、臧洪兩員大將。

朱靈眉頭緊皺,“這守將是個人物。整個營壘佈置十分周密,兵卒間的調動也快而準。咱們地士卒攻進去兩次又都被逼了出來。”

袁譚聽他這麼說,一張臉拉了下來,“我要知道還要多久乃能拿下這片營壘!”朱靈感覺到袁譚的不悅,趕緊答道:“這幾次進攻是爲了消耗他們的戰力,再過半個時辰纔派出咱們的精兵,那時應當能一舉拿下這片營壘。”

“不是應當,一定要趕在青州軍前面攻進去!”袁譚厲聲道。

“屬下明白了!”雖然心中暗自不悅,但朱靈還是恭敬地答道。

左面營壘。

滿寵抹了把被血濺射到的臉。他提起環首鋼刀呼喊着讓兵卒填補上前。

這時從中間白馬城上過來一批批的兵卒,曹昂、董昭、曹洪和幾個將校也來到左面營壘。

因爲左右兩邊營壘緊緊銜接住白馬城,三個區域又配合着形成個立體地防禦工事。營壘和白馬城裡遍佈溝壕,柵欄間有橋道,地上有坑道相溝通,不僅能各自爲戰,還能互相支援。

曹昂等人通過柵欄間地橋道來到左面營壘,接着他們命令跟過來的兵卒上土牆上準備。

滿寵一抱拳:“大公子,在下面有辜負重託。已經打退青州兵三次進攻。”

“好,勞煩將軍堅持越久越好。”曹昂吩咐道。

“屬下定竭盡全力,不過青州兵出乎意料地強,兵卒傷亡很大。”滿寵說道。

“在冀州軍攻進白馬城前,你用人堆起來也要擋住!”董昭吩咐道。

滿寵沒有再說什麼,向曹昂等人抱拳示意後,提起環首鋼刀向前面土牆走去。

因爲文丑、韓猛兩員大將被呂布刺傷,現在袁紹手下還有鞠義、顏良、蔣奇、蔣義渠、牽招、趙睿幾個親信可用。

“鞠義你看時機成熟沒有?”袁紹有些不耐煩地問道。

鞠義眯眼看了一會白馬城,說道:“不行。敵兵地戰力還很強盛。要再過半個時辰。先登營只能用一次,定要一舉成功。”

袁紹冷哼一聲。要是別人他再就綁出去砍了,但鞠義在冀州軍中立功最大,名聲資歷也很高,他不得不聽鞠義的意見。

“顏良、趙睿,你們率部上去,攻不下城門也要耗死那些兗州兵。”袁紹下令道。

顏良、趙睿兩個允諾,雖然是個苦差,但他們可不敢像鞠義一樣。

兩千多生力軍由顏良、趙睿率領着。很快衝到了土牆下。他們攀上雲梯爬到土牆上。下面的兵卒則用強弩精確地射殺土牆上地兗州兵,雙方兵卒配合着漸漸佔據住了腳跟。

袁紹眺望着土牆上的戰況,回視鞠義道:“顏良所部不愧是軍中精兵。你瞧,這不是將兗州兵逼退了麼。”

鞠義皺皺眉,想說什麼但又停住。

“哄!哐啷!”一聲巨響傳來,白馬正面城門吊橋被放下。城門也被推開。

“好!”袁紹大叫一聲,下令道:“後軍壓上去,拿下白馬城!”

“殺啊!”旌旗揮動一番,後續的五千多步卒得到命令,跟着顏良那些兵馬衝進白馬城。

青州軍這邊,袁尚、黃忠、郭嘉、劉曄四人在中軍帥旗壓陣,徐晃、周倉兩將則披上鎧甲上前指揮兵卒進攻。

“啊!白馬城怎麼先被攻陷了?”袁尚疑惑道。

“白馬城處於兩個營壘中間,它的土牆比兩邊都要高大,怎麼反倒先被攻陷了。莫非有詐?”黃忠也驚疑不定。

劉曄看看正前方的左翼營壘。又看看蜂擁進城的冀州兵,說道:“兩邊防守得更加嚴密了,但中間白馬城卻頃刻陷落。分明是故意放棄白馬城的,這中間有詐,快快告知中

“讓冀州中軍撤出來!”袁尚對身後地旗手下令道。

旗手不敢怠慢,立即打出了有危險,請中軍撤退的旗號。但是過了一會中軍也始終沒有迴應。

郭嘉不停地揮動羽扇,一會後他盯着扇面驚呼道:“是火攻!”

袁尚聽他這麼一說,腦中冒出火燒新野這個詞,臉上立即變色。“派快騎將此事稟報袁公,另外讓兵卒全力攻陷左邊營壘!”郭嘉吩咐道。

“黃將軍。派出大戟士和神射營。仲康,你也率近衛前去馳援!”袁尚下令道。

“喏!”黃忠、許褚抱拳領命。

白馬城中。

顏良單騎衝在最前面,沒有兵卒能擋住他。他嫺熟地操控着戰馬,區區溝壕阻擋不住他去路。但越進到裡面,顏良越發覺不對。城中營帳十分嚴整,兗州兵也十分有序地撤離到兩邊營壘。

突然間,兗州兵又冒出來,他們伏在白馬城與營壘地土牆間,手持弓弩朝攻進城的冀州兵射箭。

顏良大喝一聲。讓兵卒退到城中心處,避開兗州兵弓弩的射擊範圍。

“啊!溝壕裡還有兗州人!”一同進城的趙睿喊道。

顏良看去,只見壕溝裡冒出幾個兗州兵地身影,他們投擲出幾個火把,那些火把正中城中林立的營帳。不止一處,頃刻間城中衆多營帳齊齊着火起來。

顏良大叫一聲不好,下令道:“後軍變成前軍,退出去!”

熱浪逼來,冀州兵卒哪還管什麼後軍前軍。亂哄哄地朝着城門跑去。

“轟隆!”就在冀州兵要退出去時。城門一段竟然坍塌下來。原來兗州兵早就將城門邊用坑道挖空,然後頂上木柱。冀州兵進城時。他們就放火焚燒坑道下面的木柱,冀州兵只逃出去兩百多人城門附近就全坍塌下來,堵死了出路。

土牆上,兗州兵一邊持盾,一邊捧着石填住坍塌的城門段。連接白馬城和營壘的土牆上,兗州兵也不斷用弓弩射殺想要逃竄地冀州兵。一時間進到城中的八千多冀州兵亂成一團,任憑顏良和趙睿如何叫喊也不聽號令。

中軍處的袁紹兩眼發黑,前一會袁尚打來旗號讓他撤兵。可是勝利在望,袁紹雖然驚疑,但還是沒有理會。

鞠義也驚慌開來,說道:“讓外頭的兵卒挖開城門,再讓青州軍幽州軍攻下兩邊營壘,將顏良他們救出來!”

“快去做!”袁紹喝道。

後面傳令兵不敢怠慢,立即揮動旌旗,並變換鼓聲。

幽州中軍。

袁譚冒出冷汗,他指着坍塌地城門,“這兗州人是不是早有預謀的啊!”

朱靈點點頭:“怕是早有預謀,分明是引誘我中軍進去。看城中冒出濃煙就知道,用的是火攻之計。”

看着濃煙,臧洪覺得口乾舌燥,“大公子快下來全軍突擊,否則顏將軍危矣!”

袁譚遲疑了一會,“不知道左右兩邊營壘是否也有埋伏?”

朱靈搖搖頭:“埋伏怕是沒有,只是他們守得更加嚴實了。”

左面營壘處。

黃忠親自練出地五百多神箭手,在盾牌手掩護下來到柵欄土牆下。他們用手中弓弩精確地射殺冒出頭的敵兵。

許褚一身精甲,提着長刀通過雲梯來到土牆上。跟在許褚身後地是虎衛,還有近衛步卒。他們利用盾牌擋箭,然後衝殺上前,跟兗州兵爭奪連接白馬城地土牆。後續的神射手也爬上土牆,他們在後面精準地掩護。

經過一刻鐘廝殺,終於奪下一段土牆。

青州兵一時找不到坑道暗道,只能用木板搭下去,讓冀州兵爬上來。

白馬城中變成一片火海,熊熊烈火焚燒着戰爭地醜惡。一條條冀州兵的性命被吞噬。

顏良、趙睿被薰得直流眼淚,他們的臉和一身鎧甲都被燻黑,徵袍也被燒掉一塊。他們兩人被親兵護着,終於逃到左邊營壘的土牆處。

青州軍奪下地土牆處,因爲火勢很大,冀州兵互相牽扯着,爭奪這活命的機會。不少兵卒爲了奪路,甚至互相殘殺起來。

幾個親兵揮動長戟,將搶着爬上去的兵卒捅下。他們護住一段木板,讓顏良、趙睿兩人爬了上去。雖然主帥逃脫,但更多的冀州兵被困火海。城中悲鳴哀嚎聲不斷,說是人間地獄也不爲過。

中軍的袁紹又氣又急,他狠狠地一夾馬腹,抽出佩刀,喊道:“曹孟德,你竟然使出如此陰損的伎倆!要讓我抓到,定將汝碎屍萬段!”

“嗖!”一支拇指粗的弩箭襲來,徑直射向一身明光鎧,並處於癲狂狀態的袁紹。

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一八四章 先鋒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十八章 局定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十一章 起兵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二章 驚鴻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二章 驚鴻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八章 兵禍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九四章 不趨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八十章 朐縣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八十三章 詐城
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一八四章 先鋒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十八章 局定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十一章 起兵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二章 驚鴻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二章 驚鴻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八章 兵禍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九四章 不趨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八十章 朐縣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八十三章 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