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開春

漢,初平四年春,二月。

漫長的嚴冬終於過去,雖然不時的還是春寒料峭,但素白退去,春綠已經重返人間。

鄴城州牧府。

袁紹在劉夫人和婢女的幫助下,穿上了一件新的錦制長袍。劉夫人再將一頂武冠給袁紹帶上。

袁紹看着銅鏡中英武的身影,不禁滿意的點頭。

劉夫人笑道:“看顯甫多麼孝順,特意差人從青州送來上好的臨淄錦。”

袁紹拍拍劉夫人的柔荑,“知道了,我不會讓顯甫受苦爲難的,夫人安心。”

袁紹笑着離開居室,來到了議事的大堂。

因爲是開春第一次大議事,除了鎮守要地的將領,一衆文武都到場參加,連袁譚、袁熙兩兄弟也被傳召來。

荀諶、沮授、郭圖、辛評、辛毗、郭圖、逢紀、審配等人依次跪坐在左邊。

淳于瓊、顏良、文丑、高覽、韓猛、蔣奇、朱靈等將領都跪坐在右邊。

袁紹看着滿堂的文武,十分滿意自己兩年多來在冀州的作爲,“諸位,入主冀州來,我軍向北屢屢擊敗公孫瓚,向南又佔據了青州一地。當然,這一切少不了各位的功勞。如今我軍兵甲儲備初見成效,正當一舉擊破公孫瓚之時,諸位可有什麼好建議麼?”

沮授覺得不妥,他的大局觀還是很好的,除了看公孫瓚外,還觀察到了其他豪強的動靜,“主公切莫輕言出擊幽州,依我看來時機還未到。”

袁紹被去年一系列的勝利弄得信心膨脹,聽沮授攪局覺得掃興,“公與,你且說說爲何時機沒到,要哪時纔是時機?”

“主公忘了,去年歲末時,曹孟德揚言攻伐徐州,爲父報仇的事了?”

袁紹說道:“這是曹孟德的事,我已經答應,讓顯甫遣軍協助與他。”

郭圖揣摩着袁紹心思,出言道:“是也,此事跟我軍出征幽州公孫瓚有何關係?”

“如何沒有?曹操急於爲父報仇,然主公不要忘記,袁公路十數萬大軍正屯駐壽春,假使兗州被袁公路佔據,我軍將處於公孫瓚、袁公路兩家夾擊的境地!”

郭圖、許攸等人都不得不承認沮說的對,衆多豪傑歸附袁術,他佔據了南陽、汝南等這時最大最富庶的郡。徵召了十多萬的兵卒,勢力遍及豫州、揚州。

而袁紹、袁術交惡,他無時不想北上攻擊袁紹。可以說,袁術是這時強於公孫瓚的大敵。

袁紹對這個堂弟也是很忌憚的,袁術畢竟是袁家嫡出子,是正統,“難不成我等要出兵兗州幫曹孟德抵擋袁術不成?”

“我軍現今不宜攻略幽州,還是採取守勢爲好,繼續讓鞠義將軍屯軍中山、河間防備公孫瓚,再遣軍屯駐清河、魏郡,防備兗州有變,如曹操能抵擋袁公路,我軍則按兵不動。如曹操不敵,再出兵相助不遲。另外,少將軍那裡可以伺機出擊徐州,相助曹操。”沮授將部署逐步道來。

這個部署沒有什麼特點,就是分兵防守。袁紹見其他人再沒有意見,於是同意了沮授的建議。

“報!鞠義將軍遣人來急報。”傳令官將一封軍報遞上。

袁紹拆開一看,怒火立即涌到臉上,“是公孫瓚!鞠義將軍說公孫瓚調集了騎兵,騷擾河間、中山兩郡,使得兩地不能施行春種。”

“報!常山國太守來急報!”又一個傳令官遞上軍報。

袁紹快速拆開來看,臉色鐵青道:“是黑山賊!黑山賊寇略騷擾我常山一帶。”

衆人大感驚訝,黑山賊跟公孫瓚像是約定一起而來。袁紹還剛剛想攻打公孫瓚,還沒有籌劃好,人家就已經打到家門來了。這對袁紹軍來說是個極大的打擊。

公孫瓚、黑山賊根基不在土地,可以不用忙於春種,但冀州各地耽擱了春種,這收成一定大大減少,囤積的糧秣物資少了,別說軍隊出征,嚴重的鬧饑荒也不是不可能。

許攸咦了一聲,驚訝道:“這一切似乎是有人在算計咱們呀!”

袁紹轉念一想,怒意更盛,“袁公路!”

“現在可派遣諸位將軍領兵馳援各地,務必確保春播。”沮授道。

袁紹拿出了調兵令牌,“顏良、文丑、高覽、韓猛、蔣奇、朱靈諸將聽令!”

“諾!”

■■■

居室內,貂蟬取來一套麻布青衣給袁尚換上,接着輕柔地用一條青幘綁住頭髮。

貂蟬嬌笑道:“如此活脫脫一個農夫了。”

袁尚搖遙頭,漢代立春時有迎春的儀式,州郡的官吏要頭帶青幘,樹起青幡,把土做的耕牛、耕人置於府衙門外。以此告訴百姓立春時節到了,督促百姓春種。

作爲青州最高長官的袁尚,少不得主持迎春活動,“等迎春祭祀回來,再帶你和昭姬去臨淄郊外郊遊踏青。”

貂蟬將袁尚麻衣上一塊褶皺給撫平,“你可知道,這件衣服是我與蔡姐姐一起縫做的呢。”

袁尚心裡一突,那清麗脫俗的身影在心中閃現。貂蟬明知道不該強求什麼,但還是心裡一酸。

袁尚摟住貂蟬的纖腰,“我已差人接昭姬過來,你們等我回來。”

說完他別了貂蟬,來到刺史府的正門裡。守衛一旁的許褚高興道:“主公,子明回來了,方纔進裡間換衣服。”

袁尚心跳加速,讓許褚等候,他自己就進到典韋在刺史府中的住處。

一個多月沒有見,典韋顯得憔悴了不少,但那憨醜兇悍的氣質猶在,“公子,事情辦妥,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接着他將一路上所做的詳情彙報給袁尚聽。

袁尚深深吸了一口氣,:“做的好,要讓那些狼衛士卒嚴加封口,帶回的財貨立即封入庫房,換成了錢帛分給那些兵卒。”

十一月時,在兗州紮下根的徐光探聽得到了曹嵩要來兗州的消息。袁尚怕歷史的改變使得曹嵩能安全到達,於是將這個消息秘密傳給了原闕宣降卒將官手裡。還特意強調了衆多的財貨。

沒有想到亂兵並沒有殺掉曹嵩一家,還好自己讓典韋帶狼衛去監控,將曹嵩一家留在了費國。

典韋點頭,“一切已按公子說的辦了,埋在蒙山的那些東西就要等待時機才能取出了。”

袁尚讓心腹管家袁和協助處理入庫事宜,自己就帶着許褚典韋和虎衛,來到郊外參加迎春儀式。

在田豐、郭嘉、國淵、孫乾等文吏的陪同下,袁尚跟州里大小官吏的代表來到臨淄郊外。

遠遠地,野地裡幾個青衣的男童跑到袁尚等人面前。袁尚帶着一衆官吏給青衣童男作揖行禮。

這個青衣童男意喻着神靈派下的春天使者。接着祭祀神靈,祈求風調雨順。

待到一切儀式舉行完畢後,袁尚帶着幾個心腹文吏,在虎衛的簇擁下,走馬郊外。

袁尚很關心地詢問田豐、國淵民生的安置問題。

田豐擔憂道:“冀州撥給的最後一筆糧秣,已經在押運途中,冬麥過些時日可收,但加起來只能用到今年六七月,距離秋收怕有一個月要斷糧。而且在中間糧秣是不能我軍任何對外行動了。”

袁尚想到了歷史上管仲治理齊國時說的,魚鹽之利,“東萊一地近海,可有組織那些軍戶捕魚熬鹽?”

“先前公子說過,開春來東萊一郡已經組織熬鹽捕魚。青州各地廢棄的礦業,也都組織人手開採鍊鐵。再幾月,我青州完全可以供給一州的鐵器用度了。”國淵答道。

袁尚知道,現在軍屯、民屯已經開始,只要熬到秋收,那困境就初步渡過了。“父親已經傳來命令,讓我等伺機出兵相助曹操,以緩解袁術的壓力。”

田豐爲難道:“如此只能取糧於敵了,中途要是戰事不利,則形勢十分危險。”

“徐州富庶,以戰養戰未必不可。”袁尚道。

郭嘉面帶微笑,他對於袁尚的謀劃一清二楚,“曹操攻打徐州未必全是爲了復仇,我就不信他沒有吞併徐州之心。說起來徐州不僅錢糧充足,還有從關中逃亡而來的衆多人丁吶。”

田豐嘆了嘆氣,“原來公子一早就打算取糧于徐州了,但苦了徐州的士民百姓。”他也知道在征戰中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多少有些不願觸及。

袁尚神色微冷,自己難以吞下徐州,但也不會給曹操等人平白拿去。

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百章 父子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三章 佈局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十一章 起兵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十章 潛逃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十章 潛逃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十章 潛逃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七十章 偷襲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七十章 偷襲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章 洛陽第一章 洛陽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一五三 大婚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三章 佈局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十三章 討伐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八章 兵禍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五三 大婚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四六章 夜襲
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百章 父子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三章 佈局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十一章 起兵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十章 潛逃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十章 潛逃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十章 潛逃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七十章 偷襲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七十章 偷襲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章 洛陽第一章 洛陽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一五三 大婚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三章 佈局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十三章 討伐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八章 兵禍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五三 大婚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四六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