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拜訪陶謙

郯城,既是徐州刺史部治所,也是東海郡治所,作爲徐州的經濟政治中心,這座城池的規模格局,雖然比不上昔日的東都洛陽,但卻比韓烈見過的大多數城池更堅固,也更繁華。

陶謙雖然給人的形象是一副儒雅的文人氣質,可實際上陶謙今時今日的地位,卻多是他用軍功掙來的,早年他曾跟隨車騎將軍皇甫嵩北伐過涼州叛亂,後又追隨司空張溫爲參軍,皆屢立戰功。

中平五年,青徐黃巾叛亂,徐州局勢危如累卵之際,陶謙再次臨危授命,擔任徐州刺史一職,一到任他就力排衆議,啓用了泰山羣寇的臧霸孫觀等人,以武力一戰而平定徐州黃巾。

在平定黃巾之後,爲了徐州安定,他隨即又對泰山羣寇進行了制裁,從而把爲禍多年的泰山羣寇的實力,壓制在徐州北部的狹小地帶,從而保證了徐州大部地區的安定繁榮。

可以說陶謙這一系列的爲政措施,都可以看出此人手段高明,頭腦清醒,遠遠不是三國演義上所描述懦弱老實人的形象。

接到韓烈在府門外投來的拜帖時,陶謙一愣道:“來的這麼快,快請。”

陶謙原本還以爲韓烈會入駐利城之後,纔會前來郯城拜見自己,卻不想韓烈竟然比預想的來的早的多,這自是讓他不由想起,前日接到密探消息。根據探子送回來的消息,陶謙已經知道韓烈在強行遷移莒南百姓去利城的消息,對於韓烈這麼做他可以理解,但對於他不彙報的行爲,他還是有些介懷的。

雖然韓烈給的印象不錯,但他卻不想韓烈會成爲第二個臧霸,如今臧霸屯兵開陽,對自己陽奉陰違,自己爲了不引起徐州戰火,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如果再來一個這樣不聽號令的人,那就與他的初衷不符了。

他接受韓烈依附最大的原因,一來韓烈是名門子弟,可以說是自己人;二來韓烈勇猛而善於治軍,正是他眼下最缺少的大將,三來嘛,自是他準備啓用韓烈來對付臧霸,從而徹底徐州北部的隱患。

但是若韓烈不安份,那他也只有捨棄不用,然後把這頭猛虎關進籠子裡,讓其成爲自己觀賞物品了。

“屬下韓烈,拜見明公。”韓烈在門下督的引領下,一走進刺史府大堂,疾步上前,單膝跪地,作揖行大禮拜見道。

“子揚來啦,賜座。”陶謙雖然已經六十歲,但身形魁梧的他,容貌方正,加上身處高位,身上早已經養出了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場,炯炯有神的雙目,給人一種老而彌堅之感。

“謝明公賜座。”韓烈恭敬的作揖一拜,跪坐在席墊上,上身挺直,微微低頭以示恭敬的作揖道:“屬下此次前來,是特來嚮明公請罪的。”

“哦,子揚初來咋到,何罪之有?”陶謙對於韓烈的這份恭敬態度還是很滿意的,嘴角也不由揚起了一絲淺笑。

“不瞞明公,屬下在莒南遭到昌豨伏擊,雖然力戰取勝,卻付出的千人的傷亡,由於擔心泰山寇報復,故私自招募了兩千人馬補充兵力,其次烈眼饞莒南人口殷實,也擔心我率軍離開之後,泰山羣寇會對莒南百姓搶掠,所以私自強行把人口遷往利城,此二事未經請示,就先斬後奏,犯了專斷獨行之罪,按漢律可判徒刑,請明公處罰。”

韓烈說罷,整個身軀都伏倒在地面之上,靜靜的等待着陶謙的處置。對於陶謙,韓烈來之前已經詳細琢磨過,這個人忠心不假,迂腐也不假,同樣仁德也不假,對付這樣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表達忠心,多訴說自己的難處,要敢於承認錯誤,同時儘量表現出恭敬仁厚的樣子,以博得他的信任和同情。

事實上韓烈對人心的揣摩,尤其是對陶謙的揣摩是很到位的,面對恭敬謙恭的韓烈,那副害怕擔心的模樣,陶謙心中原本那點介懷也就蕩然無存。

“子揚,到了徐州怎麼就變得生疏了,快快請起,今日堂上只有你我二人,咱們之論私交,不論公事。”陶謙臉上的笑容綻放而出,起身走到韓烈面前,伸手跪倒在地上的韓烈給扶了起來。

“多謝世伯。”看到陶謙臉上的笑容,韓烈心中自是明白,自己已經過關了,站定之時,他才道:“小侄此來,也沒有好東西送給世伯,聽聞世伯愛好名家書簡,正好在東萊時,小侄意外得到幾卷《管子》手稿,特獻給世伯略表心意。”

說罷,韓烈遂拍掌道:“典韋,還不送上來。”

早就在大堂外候着的典韋,隨即端着一個錦盒走了進來,韓烈打開錦盒道:“請世伯過目。”

“賢侄太客氣了,坐,坐下敘話。”陶謙臉上的笑容一下子也變得更加親切了起來,素來喜歡藏書的陶謙,對於古代先賢管仲的手稿《管子》一書可是期盼已久,要知道他現在藏書庫中的《管子》都是後人抄寫的,眼前的雖然只有幾卷殘卷,但對於愛書如命的陶謙來說,也是一份求之不得的厚禮了。

“世伯能夠喜歡就好。”在韓烈的示意下,典韋默不作聲的退了下去。

接下來的敘話自然也就輕鬆了許多,陶謙對於韓馥把冀州相讓一事,也是頗爲唏噓,爲韓烈能夠組建義從,親來青州徐州討伐黃巾的義舉也表達了讚賞之意。

“賢侄遠來,就在郯城多住幾日,明日晚上,我召集徐州幕僚名士,與汝見見面,這樣也利於你更好的把事情做好。”在韓烈與陶謙敘話的功夫,已經來了幾波請示工作的人,看得出陶謙很忙碌,所以在與韓烈聊了大半個時辰之後,陶謙看到又有人進來時,遂起身表達了送客之意。

“多謝世伯提攜,小侄告退。”韓烈起身作揖一拜,又微微對入內的壯年文士微微頷首,表達了禮敬之意。

待韓烈走出大堂時,壯年文士遂作揖對主位上的陶謙道:“使君,爲朝廷進貢的禮品和文書已經準備好了,請你過目。”

陶謙接過文書,略微看了一下,道:“景興辦事,吾還是放心的,另外在文書上附上韓子揚的名字,此子多立功勞,在酸棗會盟之時,袁本初就假號名義,授予其偏將軍一職,今次他歸附我徐州,對我徐州可謂如虎添翼,吾也該扶持他一把。”

“喏。”被陶謙稱之爲景興的文士,姓王名郎,字景興,乃東海豪族名士,現任徐州治中從事,乃是陶謙帳下文官之首,可謂是深得陶謙信任。

“使君,據某所知,韓子揚曾刺殺過董卓,如今董卓把持朝政,我們表舉他,會否適得其反呢?”王朗雖然口上應諾,但轉過來卻仍然有些不情願,這次進貢文書禮品給朝廷,雖然說是爲了陶謙表達對漢室的忠心,可其中他何嘗沒有私心。

雖然陶謙對他信任重用,可對於心氣高傲的他來說,治中從事終究只是一個幕僚,更重要的是陶謙已經年過六十,徐州又是四戰之地,而他卻不過三十出頭,自是不甘心就這麼在陶謙帳下廝混下去。

所以這次進貢朝廷大批禮品,他可是串聯了徐州一批有名望之人,共同出資出力的結果,目的自然是獲得朝廷的封賞,以此來達到自身的目的。

對於王朗等人小心思,陶謙卻是渾然沒有察覺,還以爲這些人與自己一般,都是對於漢室忠心耿耿呢。

“景興所言雖然不無道理,但某進貢的是大漢陛下,又不是董卓匹夫,又何必在乎他怎麼想?若他真的從中作梗,把我等千里迢迢的表忠之意棄之不顧,今後天下還有誰再進貢呢?吾料董卓雖恨韓子揚,但這個時候斷然不會拒絕我等忠心的。”對於這事,陶謙也是考慮過的,雖然小事他會糊塗失察,但這樣的大事,他卻是明鏡似得。

“使君所言甚是,是某多慮了。”王朗見陶謙心意已定,遂點頭附和道。

次日,陶謙舉辦的宴會上,韓烈這個後輩,正式踏上了徐州的官場,也讓徐州的一干名士官吏對他有了個初步認識。

對於濟濟一堂的賓客,韓烈雖然也一一上前見禮,但真正給他留下印象的人其實並不多,其中有幾個聞名歷史的徐州名士,自是被他記在了心上,並且列入接下來一定要拜訪的名單之中。

第六十六章 東萊掘金第三十四章 揚名虎牢關 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徐州風雲 一第六十一章 兵臨北海第十八章 太平聖使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兵吳郡第八十三章 糜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撫善後第九十一章 典農都尉第一百七十四章 荊襄隱士第八十六章 北海孫乾第一百二十七章 凌操父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寧獻計第三十八章 名揚虎牢關 八第一百十八章 巡查各縣第一百七十一章 荊襄局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寧獻計第二十九章 羣雄討董 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武城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兵吳郡第六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 二第十一章 白波帥楊奉第三十七章 揚名虎牢關 七第七十四章 投奔陶謙第三十一章 揚名虎牢關 一第五十章 伯侄離心 二第三十九章 名揚虎牢關 九第一百三十九章 徐州風雲 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凌操父子第十二章 徐晃來援第一百六十六章 柴桑之戰 一第八十四章 鬥詩打賭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武城之戰第七十二章 冀州易主第七十章 再回北海 一第七十三章 郭嘉的選擇條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徐州風雲 二第五十一章 伯侄離心 三第三十九章 名揚虎牢關 九第一百七十章 江夏易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互有算計第二十六章 羣雄伐董 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顧雍歸心第六十一章 兵臨北海第八十五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十章 奇襲新泰城 一第六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 二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孫伯符 一第七十九章 拜訪陶謙第五十七章 麻煩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用步騭第一百七十七章 羅縣之敗第一百十五章 臧霸與孫觀第三十章 羣雄討董 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廬江二喬 一第二章 抵達洛陽第七十七章 攔路犬昌豨 三第二十四章 羣雄伐董 四第一百十七章 上任廣陵郡第二十一章 羣雄伐董 一第七十二章 冀州易主第四十四章 名揚虎牢關 十四第十章 一路護送第九十三章 東海鮫人 二第八十五章 大儒鄭玄第五十二章 真定風土第七十四章 投奔陶謙第八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武城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戰將迭出 二第六十一章 兵臨北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嚴白虎授首 二第二十章 太平聖使 下第五十章 伯侄離心 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譙城許褚第五十八章 千金之禮第九十九章 神醫華佗第三十八章 名揚虎牢關 八第一百六十七章 柴桑之戰 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以身正法第八十三章 糜家有女初長成第十九章 太平聖使 中第一百二十章 南渡的契機第四十七章 意外的重逢第一百四十五章 曹孟德死了第八十九章 樂安國淵第三十二章 揚名虎牢關 二第三十七章 揚名虎牢關 七第二十六章 羣雄伐董 六第八十三章 糜家有女初長成第四十七章 意外的重逢第五十四章 無極甄家 一第八十一章 拜訪陳登第二十六章 羣雄伐董 六第五十章 伯侄離心 二第十四章 並肩作戰 一第九十一章 典農都尉第三十九章 名揚虎牢關 九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寧獻計第十三章 結伴同行
第六十六章 東萊掘金第三十四章 揚名虎牢關 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徐州風雲 一第六十一章 兵臨北海第十八章 太平聖使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兵吳郡第八十三章 糜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撫善後第九十一章 典農都尉第一百七十四章 荊襄隱士第八十六章 北海孫乾第一百二十七章 凌操父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寧獻計第三十八章 名揚虎牢關 八第一百十八章 巡查各縣第一百七十一章 荊襄局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寧獻計第二十九章 羣雄討董 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武城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兵吳郡第六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 二第十一章 白波帥楊奉第三十七章 揚名虎牢關 七第七十四章 投奔陶謙第三十一章 揚名虎牢關 一第五十章 伯侄離心 二第三十九章 名揚虎牢關 九第一百三十九章 徐州風雲 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凌操父子第十二章 徐晃來援第一百六十六章 柴桑之戰 一第八十四章 鬥詩打賭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武城之戰第七十二章 冀州易主第七十章 再回北海 一第七十三章 郭嘉的選擇條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徐州風雲 二第五十一章 伯侄離心 三第三十九章 名揚虎牢關 九第一百七十章 江夏易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互有算計第二十六章 羣雄伐董 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顧雍歸心第六十一章 兵臨北海第八十五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十章 奇襲新泰城 一第六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 二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孫伯符 一第七十九章 拜訪陶謙第五十七章 麻煩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用步騭第一百七十七章 羅縣之敗第一百十五章 臧霸與孫觀第三十章 羣雄討董 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廬江二喬 一第二章 抵達洛陽第七十七章 攔路犬昌豨 三第二十四章 羣雄伐董 四第一百十七章 上任廣陵郡第二十一章 羣雄伐董 一第七十二章 冀州易主第四十四章 名揚虎牢關 十四第十章 一路護送第九十三章 東海鮫人 二第八十五章 大儒鄭玄第五十二章 真定風土第七十四章 投奔陶謙第八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武城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戰將迭出 二第六十一章 兵臨北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嚴白虎授首 二第二十章 太平聖使 下第五十章 伯侄離心 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譙城許褚第五十八章 千金之禮第九十九章 神醫華佗第三十八章 名揚虎牢關 八第一百六十七章 柴桑之戰 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以身正法第八十三章 糜家有女初長成第十九章 太平聖使 中第一百二十章 南渡的契機第四十七章 意外的重逢第一百四十五章 曹孟德死了第八十九章 樂安國淵第三十二章 揚名虎牢關 二第三十七章 揚名虎牢關 七第二十六章 羣雄伐董 六第八十三章 糜家有女初長成第四十七章 意外的重逢第五十四章 無極甄家 一第八十一章 拜訪陳登第二十六章 羣雄伐董 六第五十章 伯侄離心 二第十四章 並肩作戰 一第九十一章 典農都尉第三十九章 名揚虎牢關 九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寧獻計第十三章 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