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孫伯符 一

丹陽郡治下十六縣,東漢鼎盛時期,全郡人口一度增至六十五餘萬,是揚州治下有數的大郡,但近百年來隨着東漢皇朝的衰微,加上天災**,丹陽的人口到漢靈帝中平平年間,已經銳減到三十萬,近兩年來由於丹陽境內安定,北方流亡人士多有避難於此,人口出現一些增長,但也僅有三十四萬餘人,比之鼎盛時期的丹陽人口,依舊少了幾www..lā

據此次求援的使者周顒介紹,韓烈對眼下攻伐丹陽的統兵將領吳景和孫賁,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倒也算是做到了知彼知己。

吳景乃孫堅的妻子吳夫人的弟弟,追隨孫堅征戰多年,絕對是一位沙場宿將,而孫賁則是孫堅兄長之子,此人少年時代便在孫堅軍中,以作戰勇猛著稱,是名悍將級將才。

這次他們進攻丹陽,名義上舉的旗幟是討伐丹陽境內的山越人而來,並且開始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從壽春出兵後,吳景和孫賁二人分別率部,同時對山越活動比較猖獗的涇縣,歙縣展開了攻擊,由於二人出兵迅猛,所率部曲皆是精銳,一戰而平定二縣。

隨後二人稍作休整,以兩縣爲根基,招兵買馬,僅用半月時間,兵力由原來的兩千四百人,擴展到五千餘兵力,並且派出使者安撫丹陽太守周昕,表示此番進入丹陽,只爲伐越招兵,絕無圖謀丹陽之意。

周昕一時不查,竟然相信了使者的話,從而沒有錯失派兵驅除二人的機會,待吳景孫賁休整過後,孫策率領族中子弟與部曲三百餘衆,投奔到歙縣。

三方人馬商議之後,隨即分兵三路,僅僅三日之間,便攻取了春谷,石城,黟縣,陵陽四縣,直到這時,周昕方纔醒悟過來,並且派兄弟周昂統帥六千精兵前往討伐。

周昂率軍抵達宣城之際,由於輕敵冒進,被孫策率領的兵馬襲擊,不但失去宣城,六千兵馬折損大半,周昂也負傷而逃,最後只得收攏殘兵撤回丹陽郡治所宛陵城。

乘勝追擊的孫策、吳景、孫賁一路尾隨而來,沿途招兵買馬,到宛陵城下時,孫策三部人馬已經達到萬餘人馬。

原本想一鼓作氣攻下宛陵的孫策,因爲周昕有了準備,加上宛陵乃丹陽治所,周邊又多居住着山越夷人,爲防備山越夷人的進攻,有漢以來,宛陵的城早已經建造成爲一座名符其實的堅城。

孫策與吳景、孫賁所部人馬,雖然擴張的迅,但畢竟缺乏訓練,又缺少攻城器械,雖然孫策勇武善戰,但在宛陵城下圍攻半月,不但沒有攻破宛陵,反而損失三千兵馬。

眼看戰局打成拉鋸戰,孫策與舅舅吳景、堂兄孫賁商議之後,遂決定由孫策和吳景繼續進攻宛陵,孫賁率領一支偏師,繼續南下,沿長江而下,攻取當塗,蕪湖、秣陵、江乘、句容五縣,此五縣乃丹陽郡治下的重縣,不但人口衆多,由於地處長江口,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經濟繁榮,遠比孫策目前佔領的丹陽北部六縣的經濟實力要強的多。

用孫策的話說,若得江南五縣,可募兵一萬,同時糧草軍餉問題也一概都能解決,同樣若取得五縣,就等於真正砍斷了丹陽的左右臂,固守宛陵城的周昕就會徹底失去屏障,成爲一座真正的孤城,那麼對於他來說,丹陽郡就真正唾手可得。

孫策的戰略意圖若實現,奪取丹陽郡確實不過是時間問題,但現實往往都會不會朝自己設想的進行,因爲就在孫賁率軍攻下當塗,蕪湖,一路高歌猛進,攻取江乘之際,韓烈率領的八千赤焰軍,則進駐了距離江乘不過五十里的秣陵城。

進駐秣陵城後,韓烈隨即命令徐晃率領前鋒營搶佔了秣陵關,並對江寧、湖熟派出使者,曉諭各縣固守,並隨時通報軍情,若有失職者,依漢律嚴懲。

江乘縣令姓陳名橫,吳郡落魄士族出身,由於年少讀過私塾,後又棄武,成年後花錢買了一個縣門下賊曹掾的官職,後來有幸結交了周昕兄弟周昂,得其舉薦,被周昕欣賞,從而提升爲縣尉,之後又升遷爲江乘縣令。

有感周昕的知遇之恩,故陳橫雖然明知不敵的情況下,亦然率領全縣百姓,奮然抵抗,生生抵抗住孫賁所部五千人馬,連續兩個晝夜的攻擊,雖然依靠城牆爲依託,但堅守三天已然是極限,眼看就要支撐不下去時候,親臨城頭督戰的他,卻意外現城外有又有一支大軍殺到。

“完了,敵軍又有援軍到了……”當看到煙塵之中,又出現一支大軍時,陳橫震驚之下,驚慌失措的喃喃自語的癱坐在了地上。

相較於嚇懵了陳橫,此刻城外率軍督戰的孫賁,卻要冷靜的多,在現身後出現大軍之時,他立即下達了三道軍令,一是立即命令攻城的部隊撤退,二是讓後軍變前軍佈陣防禦,三是收攏各部人馬,集中兵力。

孫賁之所以能夠冷靜應對,這跟他多年的戰陣廝殺不無關係,其次他能夠及時判斷來犯的兵馬是敵人而非友軍,自是因爲他與孫策吳景保持着情報暢通,所以自是知道眼下斷無友軍出現。

很快孫賁便看清楚來犯之敵的旗號,並得知出現在眼前的六千人馬,乃是廣陵太守韓烈所部的赤焰軍。

孫賁從宛陵南下時,僅僅帶了兩千人馬,這一路攻下數縣,兵力擴增到五千人,但戰鬥力卻並麼有得到多大的提升,畢竟新招的兵馬,缺乏訓練,攻城略地時搖旗吶喊尚可,一旦應戰卻顯然不行。

所以當看到軍容鼎盛,兵家森嚴的赤焰軍時,孫賁的第一個念頭不是戰,而是趕緊逃。這不是他無能,也不是他缺乏勇略,相反的是這恰恰表明了他對戰陣之道豐富經驗。

作爲一名統兵大將,必須要懂得審時度勢,如果這個時候面對的是一支雜軍,那麼人數再多一倍,孫賁也會毫不猶豫的迎擊而上,但眼前這支兵馬,不但是一支精兵,而且統帥更是昔日虎牢關下,能夠與呂布一戰的偏將軍韓烈,這無論如何也不是他能夠抗衡的。

孫賁之所以對韓烈心存畏懼,並不是被韓烈威名所嚇,而是他認識韓烈,昔日在汜水關,虎牢關時,他都見過韓烈,雖然彼此並沒有什麼交情,但由於孫堅與韓烈交情不錯的原因,孫賁與韓烈還喝過一次酒。

對於韓烈在軍陣上的指揮能力和戰鬥力,他可是親眼目睹,即便孫賁平時自認爲勇猛,但在韓烈面前,他卻絲毫不敢託大,更何況他還知道韓烈帳下還有兩員大將,都是當時一流的大將。

“韓子揚竟然摻合進來了,前路難矣。”孫賁感慨一聲,遂對弟弟孫輔道:“收攏兵馬,壓住防線,吾去與韓子揚談談。”

“兄長不可,你如今乃三軍統帥,貿然前去約見敵將,萬一有個差錯,我三軍豈不危矣?”孫輔比之孫賁小十幾歲,是年也不過剛剛十九歲,雖然他曾多次聽兄長孫賁說過韓烈之名,但這會聽到兄長既然要單獨去見韓烈,自是吃驚的喊道。

“韓子揚乃君子也,即便是今日分屬不同陣營,他亦不會斷然陰謀斬殺往日袍澤。”孫賁想起韓烈昔日的慷慨激昂的熱血氣概,心情激盪之餘,卻不免想起了叔父孫堅,以及孫家眼下的艱難局勢,不由輕嘆一聲道:“叔父若在,吾孫氏子弟何至於此?”

率軍趕到的韓烈,眼看孫賁迅的收攏了軍陣,並作出了防禦的陣勢,不由點頭讚道:“伯陽,不愧是戰場老將,這麼短的時間便作出應對之策,有古之名將風采。”

“雖然應對的不錯,但在嘉看來,主公一聲令下,三軍齊,一鼓作氣,足以擊潰這支兵馬。”乘馬立於韓烈身側的郭嘉,雙目微眯,凝視着視線中的孫賁軍陣,不以爲意的說道。

“軍師說的在理,主公,請容某殺進敵陣,保住把孫賁小兒給生擒回來。”典韋纔不管打不打的贏,只要能夠衝鋒陷陣,哪怕是輸他也會毫不遲疑衝殺上去,這就是典型的猛將性格。

“老典,你既然說軍師說的在理,那麼你就跟大夥說說,是怎麼個在理話,若你說的對,你部即爲先鋒如何?”韓烈這麼說,倒不是譏諷典韋,而是存心壓典韋的好戰氣勢,畢竟統兵作戰,不是單單依靠勇力就可以取勝的,有的時候智謀要比勇猛更重要。

“這,這、這我那知道,主公不是常告誡吾等,要多聽軍師的嘛,剛纔軍師也說了,一鼓作氣,可擊潰敵軍,既然是軍師說的,那麼自是在理不是?”面對衆人注視,典韋訕訕一笑。

“哈哈……”面對典韋的狡辯,韓烈也只得放聲一笑,環顧衆將解釋道:“軍師說一鼓作氣可定,一是是因爲敵軍征戰多日乃是疲憊之師,二是敵軍雖然佈下軍陣,但陣勢鬆垮,明顯是缺乏訓練的新兵,三是這支敵軍服飾很雜,可見是一支新組建的兵馬,這樣的軍隊凝聚力必然較差,所能揮的戰鬥力必然相對較弱,有這三處弱點,憑藉我軍的戰鬥力,要想擊敗敵軍,自是不費吹灰之力。”

“確實正如主公所言。”郭嘉頷點頭道。

“啓稟主公,有兩騎舉免戰旗,朝我軍陣奔馳而來,是否攔截。”就在這時,前哨探馬飛奔來到韓烈戰馬前,揚聲彙報道。

“不用,請來人過來便是。”韓烈尋思了一下,遂開口道。

不一會,兩騎匆匆而來,在距離韓烈二十步外,孫賁翻身下馬,邊走進,邊作揖行禮道:“韓將軍,一別數年,可還記得昔日故人?”

“伯陽兄,經年不見,風采更勝往昔啊。”韓烈見來者竟是孫賁,雖然驚訝,但卻並沒有過於吃驚,見對方便服徒步上前,韓烈隨即翻身下馬,作揖還禮道。

“與韓將軍想比,某還敢稱風采乎?”在韓烈身前三步之外,孫賁停下腳步,搖頭長嘆一聲道:“子揚能喚某一聲少兄,相比還念着昔日袍澤之情,實不相瞞,我孫氏一族,自叔父殉國之後,每況日下,近日吾族弟伯符守孝期滿,有志爲父報仇,得蒙袁術將軍肯,取丹陽爲根基,若子揚將軍能夠念在往昔之恩,不在參與丹陽之事,某孫氏一族必然感恩戴德,它日必有厚報。”

如果韓烈不是擁有後世記憶,亦或者是個鼠目寸光之輩,這會或許會有所意動,但作爲一個穿越者,韓烈知道孫策孫權兄弟究竟有多生猛,如果一旦讓他們在丹陽立足,那麼他經略江東的戰略部署,不但會成爲空想,還會給自己培養出一個強大的敵人。

所以面對孫賁提出的要求,韓烈到沒有表示恥笑,只是神情嚴肅的駁斥道:“文臺將軍亦是烈敬重的先輩,按理說對於他後輩的要求,某不應該拒絕,但丹陽乃我大漢朝廷的城邦,周太守乃是陛下親封的郡守,今日你部私自攻伐,已屬叛亂,吾深受皇恩,又得周太守使者告急求援,如今若憑伯陽兄一句話退兵,將至我大漢律法與何地?”

“哈哈,好一介漢室忠臣,看來是某異想天開了。”孫賁慘然一笑,道:“韓將軍既然不念昔日舊誼,但看在叔父曾在洛陽城下賜予重寶的份上,還請網開一面,容某退出江乘,之後是戰是退,各按天命便是。”

“好,吾給你一天時間撤退,明日午時之前,我大軍不出江乘一步。”韓烈目光一沉,凝視着孫賁一眼,微微頷道。

“多謝,告辭。”孫賁也不再廢話,隨即轉身上馬而回。

“主公……”見韓烈竟然答應讓孫賁率軍離去,衆將一時都不解望着韓烈,面對衆人的疑惑,韓烈舉手打斷衆人道:“此事吾自有主張,各軍嚴守軍令,待孫賁軍退去後,立即進駐江乘。”

隨軍的周顒聞言,皺眉道:“韓將軍,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啊,孫氏子弟,素來驍勇善戰,此時不留下孫賁,豈不是錯失良機?”

“猛虎亦躲不過獵人的捕殺,吾既答應你馳援丹陽,就不會讓丹陽失陷,汝休要多言。”韓烈淡淡回了對方一句,便下令大軍開始緩步向前推進。

當天夜裡,韓烈拒絕了縣令陳橫的邀請,率軍在城下駐紮,與民秋毫無犯。

吃過晚飯,韓烈召集趙雲、典韋、郭嘉、夏侯蘭來到大帳,徐盛和淩統兩員小將則在帳外負責巡視警戒,徐晃率領的兩千前鋒營,則被韓烈留在了後方的秣陵關駐守,負責向秣陵、江寧、湖熟三縣徵收軍資糧餉,並把三縣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待衆人到齊之後,韓烈這才徐徐道:“諸位一定好奇,吾爲何放孫賁離去,究竟是出於何目的吧,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爲某確實受過孫文臺重寶,此寶就是這方傳國玉璽。”韓烈說罷,遂從桌案上的錦囊內拿出一方鑲有金角的玉璽道:“此玉璽乃是孫文臺昔日攻入洛陽之時,意外獲得,當時因爲消息走漏,被袁本初覬覦,後由於我仗言襄助,孫文臺得以走脫,離開洛陽之際,他把此寶託付與我,並懇請烈將來若見其後人,希望可以網開一面。”8

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賢令的作用第四十一章 名揚虎牢關 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南渡的契機第五十一章 伯侄離心 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四十章 名揚虎牢關 十第三十章 羣雄討董 十第三十四章 揚名虎牢關 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古禹帝第六十七章 酷吏王豹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古禹帝第十九章 太平聖使 中第一百零四章 收降黃巾軍 一第八十五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四十二章 會戰曹孟德 三第二十七章 羣雄討董 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廬江二喬 二第六十四章 馳援北海 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喜訊頻傳第一百零七章 收降黃巾 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是龍也給我盤着第一百零六章 收降黃巾軍 三第十五章 並肩作戰 二第一百十二章 奇襲新泰城 三第一百十六章 天子的封賞第一章 翩翩少年郎第一百零九章 神鳥的由來第七十八章 遷移人口第一百四十二章 會戰曹孟德 三第二十五章 羣雄伐董 五第四十三章 名揚虎牢關 十三第九十八章 春祭耕種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嚴放火第四十四章 名揚虎牢關 十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嚴放火第二十八章 羣雄討董 八第四十五章 名揚虎牢關 十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柴桑之戰 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磐的決心第九章 再遇文姬第九章 再遇文姬第七十九章 拜訪陶謙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陵的財富第五十三章 常山趙子龍第二十章 太平聖使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嚴白虎授首 三第一百十七章 上任廣陵郡第一百六十一章 喜訊頻傳第一百七十七章 羅縣之敗第一百零六章 收降黃巾軍 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將迭出 三第八十一章 拜訪陳登第三十章 羣雄討董 十第一百八十七章 孫輔的密使第一百二十章 南渡的契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向廬江進軍第二十九章 羣雄討董 九第十五章 並肩作戰 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嚴白虎授首 四第四十四章 名揚虎牢關 十四第九章 再遇文姬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將迭出 三第一百零三章 百里急行軍第八十四章 鬥詩打賭第三十章 羣雄討董 十第二十六章 羣雄伐董 六第四十二章 名揚虎牢關 十二第六十章 組建義從第八十八章 人魚的傳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兵吳郡第八十三章 糜家有女初長成第八十七章 返回利城第四十八章 聯軍解散第一百七十一章 荊襄局勢第三十五章 揚名虎牢關 五第五十七章 麻煩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襄陽陷落第一百三十九章 徐州風雲 二第一百四十章 會戰曹孟德 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徐州風雲 二第一百五十章 突圍而出第五十五章 無極甄家 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孫輔的密使第七十八章 遷移人口第六十七章 酷吏王豹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戰孫伯符 三第二十五章 羣雄伐董 五第七十三章 郭嘉的選擇條件第八十九章 樂安國淵第一百二十章 南渡的契機第五十七章 麻煩來了第九十三章 東海鮫人 二三國州郡資料第七十五章 攔路犬昌豨 一第三十九章 名揚虎牢關 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互有算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割城換將第九十章 衆賢來投第一百七十章 江夏易主
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賢令的作用第四十一章 名揚虎牢關 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南渡的契機第五十一章 伯侄離心 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四十章 名揚虎牢關 十第三十章 羣雄討董 十第三十四章 揚名虎牢關 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古禹帝第六十七章 酷吏王豹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古禹帝第十九章 太平聖使 中第一百零四章 收降黃巾軍 一第八十五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四十二章 會戰曹孟德 三第二十七章 羣雄討董 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廬江二喬 二第六十四章 馳援北海 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喜訊頻傳第一百零七章 收降黃巾 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是龍也給我盤着第一百零六章 收降黃巾軍 三第十五章 並肩作戰 二第一百十二章 奇襲新泰城 三第一百十六章 天子的封賞第一章 翩翩少年郎第一百零九章 神鳥的由來第七十八章 遷移人口第一百四十二章 會戰曹孟德 三第二十五章 羣雄伐董 五第四十三章 名揚虎牢關 十三第九十八章 春祭耕種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嚴放火第四十四章 名揚虎牢關 十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嚴放火第二十八章 羣雄討董 八第四十五章 名揚虎牢關 十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柴桑之戰 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磐的決心第九章 再遇文姬第九章 再遇文姬第七十九章 拜訪陶謙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陵的財富第五十三章 常山趙子龍第二十章 太平聖使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嚴白虎授首 三第一百十七章 上任廣陵郡第一百六十一章 喜訊頻傳第一百七十七章 羅縣之敗第一百零六章 收降黃巾軍 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將迭出 三第八十一章 拜訪陳登第三十章 羣雄討董 十第一百八十七章 孫輔的密使第一百二十章 南渡的契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向廬江進軍第二十九章 羣雄討董 九第十五章 並肩作戰 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嚴白虎授首 四第四十四章 名揚虎牢關 十四第九章 再遇文姬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將迭出 三第一百零三章 百里急行軍第八十四章 鬥詩打賭第三十章 羣雄討董 十第二十六章 羣雄伐董 六第四十二章 名揚虎牢關 十二第六十章 組建義從第八十八章 人魚的傳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兵吳郡第八十三章 糜家有女初長成第八十七章 返回利城第四十八章 聯軍解散第一百七十一章 荊襄局勢第三十五章 揚名虎牢關 五第五十七章 麻煩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襄陽陷落第一百三十九章 徐州風雲 二第一百四十章 會戰曹孟德 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徐州風雲 二第一百五十章 突圍而出第五十五章 無極甄家 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孫輔的密使第七十八章 遷移人口第六十七章 酷吏王豹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戰孫伯符 三第二十五章 羣雄伐董 五第七十三章 郭嘉的選擇條件第八十九章 樂安國淵第一百二十章 南渡的契機第五十七章 麻煩來了第九十三章 東海鮫人 二三國州郡資料第七十五章 攔路犬昌豨 一第三十九章 名揚虎牢關 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互有算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割城換將第九十章 衆賢來投第一百七十章 江夏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