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

一聲董賊,經過大喇叭的加持,再加上山谷特有的迴音,如天雷滾滾,傳遍谷內。

三軍將士,滿朝文武公卿,全都擡起頭,向着聲音的來源看去。

就看到在山頂之上,四人騎馬傲然而立,如神靈一般漠然地俯視着他們。

一人身穿玄色長袍,肩膀帶着三條硃紅紋章,腰懸雙劍,頭戴七寸的劉氏長冠,上脣左右兩撇一字胡,下頜鬍鬚長四寸,眼若星眸,似蒼天聖人般冷冷注視。

一人身穿綠色長袍,雙手套了黑色皮革護臂,反手倒握青龍偃月刀,頭戴綠色布帽,下頜美髯近二尺,淵渟嶽峙,如青龍般聳立在世間,傲視萬物。

一人身穿黃色長袍,背上披着銀灰色的披風,丈八點鋼矛在手,頭扎無幘冠,兩腮濃密的絡腮鬍須如鋼針林立,似猛虎上山,樊噲再世。

一人身穿白色長袍,肩頭批着銀灰色的狐皮,腰間懸着學子劍,頭包白色儒巾,面如冠玉,一雙狹長的狐眼,露出狡黠的笑。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屹立於山巔之上,傲然於天地之間。百官與萬軍仰面而視,呆呆地看着他們。

萬衆矚目之下,陳暮手持大喇叭,朗聲說道:“董賊,你倒行逆施,荼毒生靈,二廢天子,謀害陳留王,天下人恨不得生啖你肉,如今又要對朝廷賢良皇甫將軍下毒手了嗎?”

一語之後,羣臣紛紛以敬畏的眼神看着他,沒想到往日在朝中左右逢源,誰都不得罪的前任尚書令陳子歸,居然有如此膽識,敢當面呵斥權傾朝野的董太師。

唯有皇甫嵩遍體生寒,後背的汗簌簌地往下掉。

雖然董卓確實有殺他之意,但現在服個軟,假裝投靠,加上自己的兒子皇甫壽堅與董卓關係極好,說不準還能留一條命,待日後董卓失勢,再圖謀也不遲。

可現在當着無數人的面,陳暮忽然怒斥董卓要殘害忠良,一下子就把仇恨拉到他身上,原本想要暗中投靠,就陷入進退兩難之地。

屈膝下跪,實在是丟盡顏面。可不屈膝下跪,就意味着自己懷有異心,說不準就要被董卓忌憚,暗中除去。

皇甫嵩一時間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他看到董卓陰冷的眸子投射過來,心中暗道一聲不好,正準備恭維董卓兩句,董卓就已經冷冷說道:“先將皇甫嵩押入洛陽監獄,奉先,你帶人繞去後山,將劉備陳暮等人全部抓起來。”

“唯,義父!”

左右侍衛立即將皇甫嵩抓起來五花大綁。

皇甫嵩駭然大叫道:“太師,嵩對朝廷忠心不二,你不能這樣待我呀。”

沒有人理他。

呂布領命而去,手握方天畫戟,輕拍赤兔馬臀,帶着數百西涼騎兵,捲起滾滾塵土,就要繞往西山後面,準備上山抓捕劉備。

站在山頂之上,視野開闊,山下的一切行動全都映入眼簾,看到這一切,陳暮微微一笑。

歷史上,根據《後漢書》《三國志》裡面的說法,皇甫嵩被董卓召回洛陽之後,就立即被捉拿下獄,然後經過皇甫壽堅的求情,才得免於難。

等到討董聯軍把董卓趕到長安之後,百官公卿在道路兩旁迎接,皇甫嵩站在第一個,誇讚董卓成了鳳凰,對董卓心服口服。

很典型的董卓活的時候唯唯諾諾,各種曲意奉承。等董卓一死,就重拳出擊,屠滅了董卓一族。

當然。

他和王允一樣,都是在董卓生前假意投靠,虛與委蛇,暗中等待時機將董卓除去。

所以奉承兩句也無可厚非。

畢竟董卓爲人殘暴,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也不能說是過錯。

問題在於,皇甫嵩跟陳暮有仇呀。

當初因爲宦官提拔了陳暮,皇甫嵩就給陳暮挖了個坑,這個仇他可記着呢。

現在也該是他給皇甫嵩挖坑的時候。

自己這麼一句,馬上就是給皇甫嵩拉對立面,一旦討董聯軍起步,董卓也會擔心皇甫嵩暗爲內應,大概率是十死無生了。

看到皇甫嵩被五花大綁押走,陳暮朗聲又道:“我有一言,請諸公靜聽。昔日桓帝康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先有黃巾肆掠,天下大亂,如今又有董卓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爲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爲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諸公屈膝投靠於董卓,可謂令我輩正義之士蒙羞,令國家蒙羞,令人不齒。”

“此番我等四人,本是應召入京。來了洛陽,才知道董賊猖狂,禍亂天子百姓,生靈有倒懸之急。恨不得帶甲百萬,將董賊製成人彘,方消我心頭之狠。此去,我將歸故里,發天子詔書,號召天下諸侯共討董卓,匡扶漢室!”

他說完之後,董卓的臉色已是鐵青,幾乎是強忍着暴跳如雷的情緒,不讓自己罵出聲。

一來他爲太師,權傾天下,插着腰如潑婦罵街,確實有傷風度。

二來他是在山谷下,沒有大喇叭和山谷迴音加持,聲音根本傳不了那麼遠。

所以在山上陳暮罵,他就只能在下面聽,甚至連反駁的能力都沒有,因爲上面根本聽不到。

而上面陳暮絮絮叨叨在說,下方百官則在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陳子歸這是何意,怎麼把我們與董卓劃爲......”

“噓,小聲點,陳子歸是在救我們。”

“救我們?這是談何說起?”

“你傻呀,劉玄德明擺着要回青州舉義兵討董,那董卓與他們就不死不休,如果陳子歸說我們是與他一樣的正義之士,等大軍抵達洛陽,你猜董卓會不會懷疑我們是內應而把我們給......”

“原來如此,那皇甫嵩......”

諸多官員不乏聰明人,很快明白了陳暮的意思。

但說起皇甫嵩,官員們就默然不語。

看來陳暮是在故意陷害他。

雖然百官不知道陳暮爲什麼要陷害他,可陳暮的言語又沒有任何指摘之處,你沒法指責他是在故意陷害。

一時間百官沉默下來。

唯有山下的袁隗站在劉辯身邊,低眉順目,眼眸中卻露出厭惡的光。

雖然陳暮這句話好像確實是在幫他們。

但問題是,踩着他們的腦袋,給陳暮自己揚名,怎麼看怎麼覺得不舒服。

因爲今日之後,如果董卓沒有追殺死四人,恐怕四人立即就會名揚天下,整個海內都要知道他們四個的仗義之舉。

到那個時候,怕是如陳蕃竇武李膺那般,成爲天下楷模的道德君子,估計也差不了多少,要被萬世景仰。

而他們這些官員,哪怕事後可以洗白,但一句碌碌無爲,奴顏婢膝之徒的評語可跑不了。

天下人那時會怎麼看?

把他們當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的正義之士?

怕是大概率會把他們當成狼心狗肺之輩吧。

朝廷百官諸卿的名聲,怕是要臭大街。

然而現在形勢比人強,站出來嚎一嗓子,說我們沒有投靠董卓,我們只是在曲線救國,保護天子。

咔一下,估計很快就會被董卓砍死。

至於當衆又說自己投靠了董卓,那名聲就更加臭,事後還洗不白的那種。

所以還不如陳暮幫他們一把,只要他們不主動出聲,至少以後還能洗洗地,不至於落得個遺臭萬年的下場。

“對了,他哪來的天子詔書?”

“莫非是矯照?”

“要是矯照的話,怕是名不正,言不順。”

山下百官在弄清楚陳暮原來是在幫他們之後,忽然又意識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天子詔書是哪來的?

在在此時,陳暮將手中的大喇叭遞給劉備,笑道:“大哥,你來說兩句。”

劉備接過大喇叭,漠然注視着董卓,這個害死先帝之子的逆賊,言簡意賅地道:“董賊,我與你勢不兩立!你殘殺幼帝, 以爲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幼帝在退位之前,早已經察覺到了你的狼子野心,擬定詔書,勒令天下諸侯進京勤王。”

“此份詔書,便是由中常侍王鈞攜帶出城。王鈞乃忠義之士,他在將詔書交予我手之前,曾言親眼看到你派人毒殺幼帝,你之罪行,可謂惡貫滿盈,如今我有天子詔書,你的末日就要來了!”

說罷將手中的詔書高高舉起,向百官與無數士兵展示。

山下的董卓臉色已經由青變紫。

他萬萬沒想到劉協在死之前,居然還擺了他一道。

爲什麼一個十歲的孩子,可以這麼聰明?

雖然這份詔書,是由已經被廢的皇帝簽署,問題是,簽署的日期,是在被廢之前。

那麼如果扯起皮來,劉備完全可以說依舊有它的合法效應。

至於他信不信可以擱一邊,天下諸侯信就行。

這份詔書,一定不能流傳出去!

董卓目光看向遠處,希翼呂布能夠儘快上山將他們抓住。

而山上陳暮一直在觀察着呂布的位置。

塵煙滾滾,已經靠近西山。

“大哥,該走了。”

陳暮發現呂布帶着人馬接近,提醒了一句。

劉備點點頭,道:“走!”

張飛忙道:“大哥,我說一句。”

“三弟,事態緊急。”

“就一句。”

“好吧......”

見張飛堅持,劉備把準備丟棄的大喇叭遞給他。

張飛接過大喇叭,坐在馬上,深呼一口氣。

氣沉丹田,用出平生的力氣狂吼道。

“董卓,nmsl!”

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六十章 孫策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十章 儒生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四十章 鳴金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
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六十章 孫策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十章 儒生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四十章 鳴金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