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

於承珠一時捉摸不透這種刀法,只想用劍去削斷他的倭刀,只是芥川龍木那“神風刀法”使開,有如迅雷掣電,快得難以形容,每一刀都是攻敵之所必救,於承珠臨陣經驗尚淺,被他佔了先手,只能頭急醫頭,腳急醫腳,隨着敵人刀鋒所指,運劍化解敵招,這樣一來,全居被動,更難削斷倭刀。

芥川龍木連劈了數十刀,被於承珠一一化解,也自暗暗驚心,神風刀法使得更加凌厲,但見四面八方都是刀光劍影,芥川龍木更不時以日本的“無刀術”,來硬搶於承珠的寶劍,日本的“無刀術”和中國的“空手入白刃”,同屬一類功夫,講究的也是一個“快”字,不過手法卻各有巧妙不同,於承珠仗着身法輕靈,任他使盡諸般手法,青冥寶劍摔灑自如,不過在敵人刀掌齊攻之下,添了一層顧忌,寶劍的威力更減了幾分。

這時芥川龍木完全佔了上風,看上去於承珠竟只有招架的份兒,場中的日本武士都大聲喝彩,爲同伴助威,連鐵鏡心和畢擎天也暗暗爲於承珠擔心,倏忽間,忽見於承珠身法一變,在刀光劍影中穿來插去,左手並起中食二指,忽伸忽縮,不住地尋空抵隙,欺近身去點敵人的穴道。芥川龍木的兇焰登時被壓了下來,鐵、畢二人這才鬆了口氣。

原來於承珠經驗雖淺,到底是受過張丹楓薰陶的一個機靈之極的姑娘。她看出了敵人的長處全在刀法的一個“快”字。心中想道:“我出劍雖然沒有他快,但身法的靈快卻遠勝於他,何不以已之長制敵之短。”心意一決,立即便用雲蕾所授的“穿花繞樹”身法與芥川遊鬥,同時用點穴的功夫,去制他的“無刀術”。

這“穿花繞樹”的身法乃是第一等的移位換位的功夫,有如舞蹈,蔓妙之極。鐵鏡心看得呆了,低聲吟道:“霓裳妙舞差堪擬,飛燕輕盈不及伊。”畢擎天一皺眉頭,狠狠地橫了他一眼。

但芥川龍木亦甚爲狡猾,並不跟着於承珠轉動,以快速的刀法以守爲攻,又過了數十招,於承珠身形稍慢,芥川龍木心道:“你轉得如此之快,氣力自是難以支持。”覷準機會,猛劈一刀,於承珠身子向前一僕,似欲傾倒,場中日人轟雷般地喝彩,卻不料就在這一霎那,只聽得“噴”的一聲,芥川龍木龐大的身軀已跌了三丈開外,倭刀也到了於承珠手中,被她折爲兩段。原來這是於承珠的誘招,誘他短兵相授,突然點中了他手腕的關元穴,此穴被點,全身麻痹,哪裡還能擋得住於承珠的一擊?

芥川龍木輸得“莫名其妙”,日本武士譁然大鬧,立即又推出一個人來挑戰,這人正是與畢擎天暗中較過指力的八段武士石井太郎。

畢擎天知道石井太郎的武功比芥川龍木更高,本想出去和他對抗,但轉念一想,石井太郎不過是八段武土,他們這邊還有一個長谷川是九段。自己是“大龍頭”的身份,應該與他們的九段旗鼓相當,他卻不知道日本武士道的規矩,在沒有同級的武士競賽中,九段是例不下場的。

畢擎天正在躊躇未決,只見鐵鏡心已走出場來,畢擎天一喜一憂,心中想道:“這石井太郎的氣力與我差不多,鐵鏡心怎能是他的對手?”隨即又想道:“我方已連勝了三場,便敗一場也無關緊要,且由得這書呆子被挫一挫驕氣。”

場中方井太郎與鐵鏡心已交上了手,石井太郎拳沉力重:每一拳打出,呼呼風響,拳風所及,砂飛石走,威勢確是驚人,鐵鏡心施用騰挪閃展的小巧手法,與他周旋了十多回合,摸熟了他的拳路之後,掌法一變,左掌一拍,石拿疾七,雙掌相連,形成一個圓圈,恰似狂濤駭浪地翻翻滾滾而來,場中的日本武土看得目瞪口呆。要知神風刀法是日本武士奉爲至高無上的刀法,日本武土以爲世上沒有比“神鳳刀法”要快的了,哪知鐵鏡心的驚濤掌法有如迅雷閃電,出手比剛纔芥川龍木的神風刀法更快,他們焉得不驚。

說時遲,那時快,忽聽得鐵鏡心喝一聲“着”,啪的一掌打中了石井太郎的背心,石井太郎身形微晃,哈哈大笑,忽地轉身一拳打到,鐵鏡心這一掌打下,如觸鐵石,掌心隱隱作痛,冷不防他一拳打到,避無可避,只得一側身,左時一擡,消解了他幾分勁力,用肩頭硬接了他一拳,石井太郎那一拳有七八百斤氣力,心以爲鐵鏡心必將骨斷肋折,哪知一拳打中,鐵鏡心的肩頭竟似塗了油脂一樣,滑不溜手,拳頭一擦即過,鐵鏡心也不過微微地晃了一下。

這一來,兩人都是暗暗心驚,銑鏡心知道對方的硬功,已練到極高的境界,雖然不知道他練的是什麼功夫,但看來卻與中國外家拳中頂厲害的金鐘罩、鐵布杉差不多。石井太郎也是心中暗暗嘀咕,想道:“久聞中國武士有一種內功,善能消解對方的拳力,莫非這文弱清秀的武士,就練有這種神奇奧妙的內功?”但他自恃全身堅如木石,卻也並不畏懼。轉眼間,兩人又交手了幾十回合,鐵鏡心連用重手打中了他數掌,打得他暴跳如雷,骨骼隱隱作痛、但卻總不能將他打倒。這其間,石井太郎也打了鐵鏡心兩拳,亦是被鐵鏡心用巧妙的手法,上乘的內功消解了,他的勁道,兩人竟是誰也傷不了誰。戰到分際,鐵鏡心虛晃一掌,忽地用日語叫道:“且住!”

石井太郎道:“怎麼?”鐵鏡心道:“咱們打了半天,你傷不了我,我也傷不了你,是麼?”石井太郎道:“不錯。”鐵鏡心道:“那麼再打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石井太郎道:“你想就此作算了麼?不行,不行,你們已勝了三場,這一場非分出勝負不可。”鐵鏡心微微一笑道:“這樣打法,再打半天也分不出勝負。”石井太郎道:“那你說怎地?”鐵鏡心道:“你給我打三拳,我也給你打三拳。你打我時,我一不躲閃,二不還手;我打你時,你也要一樣。”石井太郎道:“若然還是彼此無傷呢?”鐵鏡心道:“這方法是我提出來的,若然還是彼此無傷,那便算作我輸好了。”石井太郎大喜,他被鐵鏡心用重手法打了十幾下,周身骨胳都已隱隱作痛,心中想道:“再打下去,只有吃虧。難得天下竟有如此笨蛋。”急忙問道:“那麼誰人先打?”鐵鏡心一笑說道:“我國乃是禮讓之邦,自然讓你先打。”以腳跟爲軸,接連劃了兩個圈圈,道:“誰要是被打出這個圈圈,也算輸了。”

石井太郎大喜叫道:“好,那麼承讓了!”舉起碗口般粗大的拳頭,“砰”的一拳就照鐵鏡心的頭面打去,心想:“任你內功練得多好,總不會練成鐵頭。”哪知鐵鏡心霍地一個鳳點頭,石井太郎這一拳對準了他的天靈蓋,鐵鏡心一低頭,這一拳恰好從他的頭皮擦過,石井太郎收勢不住,幾乎仆倒。鐵鏡心的腳步絲毫沒有移動,身子直挺挺地站在圈子當中,那自然不能算他閃避。鐵鏡心笑道:“還有兩拳,看準了再打吧。”石井太郎想道:“是了,我打的目標應該放大一些,那他就不能取巧了。”大喝一聲,第二拳朝鐵鏡心的心口打去,圈子狹窄,就算他側身或彎腰也要中拳,鐵鏡心有意賣弄,提了一口內家真氣,把胸脯一挺,“噴”的一聲,石井太郎的拳頭有如撞到了一塊鐵板,拳頭給彈了出來,吃了一驚,心道:“看不出這個文弱書生,竟然也練得一身銅皮鐵骨,似我一般。”其實鐵鏡心所練的功夫和他完全不同路子,他是把全身的內家氣力都運來保護心口,要是石井太郎臨時變卦,打他別處要害,他就萬萬不能抵擋。可是石井大郎怎能知道?

鐵鏡心笑道:“只有最後一拳了,打吧?”石井大郎手臂一揮,運足氣力,突然蹲下馬步,第三拳照鐵鏡心的小腹打去,心想小腹的肌肉浮軟,總不能練成鐵板一般,哪知一拳打下,好像打進了棉花堆裡一樣,軟綿綿的毫無可以着力之處,拳頭也被吸着了,鐵鏡心肚皮一挺,將石井大郎彈出數尺,舉起拳頭,哈哈笑道:“現在輪到我了!”石井太郎目瞪口呆,驚疑不止,想道:“莫非他是會妖法的麼?”任他如何驍勇,心中也不禁恐懼。

但見鐵鏡心劍眉一豎,兩道眼光如寒冰,如利劍,只是往敵人身上掃射,他拳頭高高舉起,卻遲遲不向下打,石井太郎就像一個將被行刑的犯人一樣,最初本是鼓起勇氣,作出一副凜然無所畏懼的樣子。這時在鐵鏡心的拳頭威脅之下,就像犯人被推到鍘刀刀口,見着刀光閃閃,而鍘刀又將下未下之時,心情不由得大爲緊張,悽縮起來。

石井太郎心中恐懼,肩膊不自覺地聳了一聳,但他到底是八段武士,心中恐懼面上絕不表露出來,硬着頭皮,大聲喝道:“支那壞蛋,你打還是不打?”鐵鏡心哈哈一笑,道:“來啦,來啦!”拳頭一晃,倏地打下,未曾觸及石井太郎的身體,卻又倏地收回,這一瞬間,但見石井大郎頸脖口縮,略略側身,用左肩橫掃上來,鐵鏡心忽地收手,他卻幾乎收勢不住,石腳向前移了一步,大聲罵道:“八格馬鹿!”罵聲剛剛出口,鐵鏡心“砰”的一掌掃去,在他右屑的琵琶骨上猴狠地劈了一記,石井太郎身子失了平衡,登時又向後退了兩步,幾乎給鐵鏡心這股猛刀推出圈子,幸而他收勢得快,腳步剛剛膨在圈子的邊緣。急忙向圈子中心站定,嚇出了一身冷汗。

原來鐵鏡心此人,有時雖然讀書不化,但一份小聰明卻是有的。他剛纔的做作,正是試探石井大即身上的弱點所在,看了石井太郎的神情,立刻知道他後頸頸窩凹下的數寸之地,便是最怕攻擊的地方,那部位正是“天柱穴”的所在,鐵鏡心心中大喜,適才惡鬥之時,他已經屢次想點石井太郎的穴道,只因石井大郎一身硬功,身如鐵石,點穴講究輕快,難以運用真力,措力不透,雖然點中穴道,也沒有用處,所以不敢嘗試。而今看出了地的弱點,比賽的規矩,又不能閃躲還手,這情況與雙方交手的正式比斗大不相同,點穴自可全力施爲。但他背向外邊,如何能夠打到他的背後。

九段武土長谷川忽地喝道:“支那壞蛋就要使詐,你留心背後。站穩了硬挺,不可側身。”鐵鏡心懂得日語,心頭一凜,居然給長谷川看出了他的心意,但這話也提醒了他。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鐵鏡心手掌揮了半個圓弧,倏地往他胸口的“璇璣穴”一按,石井太郎剛纔被他劈中琵琶骨,疼痛未已,這個部位抵抗的力道最弱,鐵鏡心這一按正是“驚濤掌法”中最精妙的招數,含有左旋右轉的兩股力道,石井太郎雖然得長谷川提醒,身子也不禁旋轉起來,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背脊恰好正對敵手。鐵鏡心大喝一聲,倏地化掌爲指,往他的“天柱穴”一戳,這一下力透指尖,就是有金鐘罩、鐵布衫的功夫也被破了,何況石井太郎只是用藥水浸練出來的硬功,更何況那個部位正是他最脆弱的所在!”

只所得石井太郎一聲厲叫,噴出一口鮮血,登時跌倒,日本武土大驚,急忙上前搶救,但見石井太郎面如金紙,上氣不接下氣,竟然是受了極重的內傷,縱然能夠救活,這身硬功也要廢了。

兩個八段武士接連慘敗,全場震動,往前搶救的日本武土又驚又怒,摩拳擦掌,紛紛擁上,鐵鏡心負手背後,仰天大笑道:“這就是日本國的武士道精神麼?”忽聽得長谷川厲聲喝道:“都給我退下。”登時全場肅靜,只見長谷川面色如鉛,一步一步地踏出場來。鐵鏡心正待發話;只見長谷川向他一指,道:“你也退下,你知道我是何人?我堂堂九段高手,豈能乘你之乏!咄,你們的隊長是誰?”

畢擎天應聲而出,其實他們來時,也並沒有定好誰是“隊長”,不過在畢擎天的心目中,早已是以“首領”自居。一聽得通譯傳話,立刻大步出場,哈哈笑道:“你我我麼?好極,好極,我正要領教你們九段武士的手段。”

長谷川翹起大拇指道:“你是中國好漢的大首領麼?”倭寇軍中,自有通番賣國的奸細,義軍中重要人物的底細打探得一清二楚,畢擎天是北五省的“大龍頭”,早已有奸細報告給長谷川,不過長谷川不懂得中國的“大龍頭”是什麼,用日語說出來時,就變成了大首領。

畢擎天得意之極,心道:“原來你也知道我的盛名!”哈哈笑道:“中國的好漢數不勝數,勝過我的也不知多少。何須大首領與你較量。”長谷川嗔目說道:“你不是大首領麼?”畢擎天道:“不敢,謬承他們推選,我可不敢以大首領自居。”長谷川道:“你們支那人總不爽快,既然是了,又何必謙虛。好,我今日以大日本九段武士的身份,向你們支那的大首領挑戰!”要知日本的九段武士,除非有同一級的高手在場,否則倒不下場。長谷川以九段武土又兼總裁判的身份,本來是不準備出場的,但見兩個八段武士慘敗,自己要不出場,日本武士道的面子全被丟光。迫不得已,出來挑戰,又故意點明畢擎天的身份,含混地把畢擎天擡高爲“中國好漢的大首領”,那是說給本國人聽的,表明自己並不是爲了一個普通人物而破例下場。

這一下當真是全場聳動,在場的千多日本人,個個都是又興奮又擔心,他們本來對九段武士奉若神明,認爲他們戰無不勝,但今日接連看了幾場中國武士的奇妙武功,這信心卻又不免多少有點動搖,生怕長谷川也吃敗仗。人人都睜大眼睛,看這有關日本武士道榮辱的一場決戰。

全場鴉雀無聲,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場中的長谷川與畢擎天二人瞪目對視,狀若鬥雞。雙方都在凝神待敵,不敢搶先發招。

這邊廂,於承珠與鐵鏡心世暗暗捏了一把冷汗,他們二人各自勝了一個八段武士,勝來殊不容易,八段如此,九段可知,畢擎天既已自認是他們的領袖,若然這場輸了,則以前連勝的幾場,也將黯然失色。

數千對眼睛全神凝視鬥場,忽聽得場中二人同時大喝一聲,飛身猛撲!畢擎天一出手便是大摔碑手,他天生神力,大摔碑手又是最剛勁的掌法,手腳起處,全帶勁風,登時卷得砂飛石走,在旁邊駐足而觀的日本武士紛紛退後,這威勢比適才的石井太郎更要驚人。

鐵鏡心見畢擎天掌力如此雄勁,也不禁暗中喝彩,看看那一掌已打到長谷川的身上,忽見長谷川手掌一切,兩人身形倏地分開,各自蹌蹌踉踉地倒退三步,兩人的動作都是快到極點,圍在場邊的日本武士,但見他們一合即分,稍沾即退,都不知道其中奧妙,鐵鏡心卻是大吃一驚,長谷川的出手,用的竟是上乘的借力打力功夫!

原來長谷川的“柔道”功夫,在日本手屈一指。“柔道”本來是從中國傳去的太極拳變化出來的,所用的武功原理和太極拳一樣,練到最高的境界之時,都能借力打力,有“四兩撥千斤”之妙,長谷川當然還沒有練到這等境界,但與中國一流的太極高手亦已相去無多,畢擎天那一掌掃出,力逾千斤,一股猛勁,突然給他卸開,重心登時失了平衡,本來非跌倒不可,幸虧畢擎天也是內外雙修,見機得早,就在那一瞬之間,強把大摔碑手的猛勁,突然煞住,左掌同時反劈,將長谷川的眼神一引,又倏地變掌爲指,反手點長谷川額上的“白虎穴”,長谷川知道中國點穴法的厲害,逼得退後三步,而畢擎天也因突然煞住,立足不穩,給自己的那股猛勁的反力推得後退三步,這才重新維持了身體的重心。

兩人交換了一招,雙方都沒有取勝的把握,畢擎天使出家傳的降龍掌法,左掌用的是陽剛之力,右掌則用陰柔之力,剛柔互濟,把敵人拒在離身八尺之外,長谷川的“柔道”一定要觸及敵人的身體才能施展,畢擎天左攻右守,總不讓他欺近身邊。但如此一來,畢擎天也無法打中長谷川,兩人遊鬥了數十回合,兀是成了個兩平之局。場中的倭寇看得暗暗納罕,他們國中,以九段爲最高的榮譽,尋常的武上根本沒有資格參觀九段的角鬥,更不要說這些出國作海盜生涯的浪人倭寇了。所以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九段高手的技藝,想不到九段高手出場,竟然是場悶戰,在他們看來,還遠不及剛纔那幾場的精彩刺激。可是在鐵鏡心與於承珠看來,那卻是一場極兇險的搏鬥,看來雖是悶戰,實則雙方都在尋空覓隙,哪一方稍有不慎,就立刻有性命之憂。

久戰不決,畢擎天漸漸焦躁,心中想道:“於承珠和鐵鏡心他們部勝得光彩漂亮,我若輸給這個倭寇,有何面目做他們的大龍頭?”想起於承珠和鐵鏡心那兩場都是以點穴法取勝,也想依樣畫葫蘆將長谷川點倒,可是長谷川的“柔道”功夫高明之極,只要被他一觸着身體就能給他借力打力,手指怎點得到他的身上?

場邊鐵鏡心與於承珠並肩觀戰,看到此際,鐵鏡心才鬆了口氣,對於承珠道:“畢大哥原來亦是粗中有細,用這樣的戰法,縱不能勝,亦可保持不敗。只要這一場打成平手,咱們今天就勝定了。”於承珠點點頭道:“論真實的功夫只怕是那長谷川還勝一籌,好在畢大哥的降龍掌法厲害,內力也比敵人強得多,這樣纏鬥下去,並不吃虧。怕就怕他貪功躁進。”話猶未了,只見畢擎天掌法一變,有如長江大河滾滾而上,一派粗曠之氣,手腳起處,全帶勁風,長谷川給他逼得步步後退,場中的日本武士,全部相顧失色!

鐵鏡心低聲叫道:“糟啦!”只見畢擎天猛地一個虎跳,左掌一穿,撥開長谷川的手臂,倏地並指如朝,向他脅下的“中孿穴”狠狠一戳,這一下冒險犯難,手法乾淨利落,確是極其高明的點穴招數,於承珠一怔,心道:“怎麼會糟啦?”心念未轉,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長谷川一個反身合抱,雙手已扳着了畢擎天的臂膊,反剪背後,這一着乃是柔退中極爲厲害的一着手法,稱爲“反手自投”的絕技,畢擎天雙臂受制,長谷川只要借他本身的掙扎之力,就可將他舉起摔個大筋斗。日本武士們轟雷般地喝彩,就等着瞧長谷川怎樣摔畢擎天。

卻不料場中兩人忽然都似石像一般,僵立不動,長谷川仍然扳着華擎天的臂膊,可是卻並沒有將地舉起來,畢擎天雙腳牢牢釘着地面,有如打樁一般,身子紋風不動,兩人四眼,相對怒視,令人心悸,形狀卻又透着有點滑稽。

原來畢擎天是想以快打快的掌法,出其不意地突然去點敵人的穴道,他也知道長谷川柔道功深,但不冒險則無法取勝,故此拼着被他摔倒,也要一試,他點的“中孿穴”是人身的九大麻穴之一,以爲長谷川若給他點中,全身便立時麻軟無力,那時自己縱然給他摔倒,也不會受傷。哪知長谷川的柔道已練到九段境界,肌肉可以擴張收縮,隨心控制。畢擎天一指戳下,忽覺敵人的腹肌突然內陷,點穴的指力競被消於無形,立知不妙,這時萬萬不能給他舉起摔倒了。畢擎天是身經百戰的好漢,臨敗不亂,一被敵人制住,立刻施用“千斤墜”的重身法,將身形定住!

借力打力的要訣是善於利用敵人向自己攻擊的力道,反過來打擊敵人,攻擊之力越大則反擊之力越大,現在畢擎天全身的氣力都用來防衛自己,雙腳釘牢地面,有如銅澆鐵鑄一般,但除了雙腳之外,其他部份卻並無半點攻擊敵人的力道,長谷川扳着他的臂膊,只覺軟綿綿的無半點力道可“借”。既然無力可借,苦要將敵人舉起,那就得本身的氣力比敵人大得多才行,長谷川卻又怎比得上畢擎天的神力?

如此一來,雙方都只好僵持下去,不敢放鬆,畢擎天固然不敢掙扎,怕一掙扎便被敵人借力反擊,長谷川也不敢放開他的臂膊,另外攻擊他的要害,因爲這時兩人面面相對,距離極近,若一換手,畢擎天的氣力比他大得多,立刻就可利用他換手的空隙致他死命。

圍觀的千多倭寇都看得呆了,起先是大家屏息而視,漸漸便有人鼓譟起來,鐵鏡心頻頻搓手,大爲焦急,於承珠知道他們兩人一向不和,見鐵鏡心如此着急的神情,確有同仇敵愾之心,毫無幸災樂禍之象,對鐵鏡心的好感稍稍增了幾分。

倭寇鼓譟之聲漸大,於承珠聽不懂日本話,問道:“他們嘈些什麼?”鐵境心道:“他們不忿氣被我們打輸。說我們連勝幾場,用的都是邪術。他們還以爲他們的九段也是被畢擎天用邪術定住了。”於承珠冷笑道:“這些倭寇不懂得中國武功的奧妙,難道他們七段八段的武士也這樣愚味無知?”鐵鏡心心中一凜,道:“看來這場大手合的主持人,是故意利用倭寇的無知,好向我們發動攻擊。”須知若真的照日本“武士道”所標榜的“精神”,輸了便得認輸,如今倭寇硬說中國武術不是用真實功夫取勝,那便有藉口羣毆了。

鐵鏡心料得不錯,沒多久果然有好些倭寇咆哮鼓譟向他們走來,適才被於承珠打倒的那個八段武士芥川龍木,經過按摩之後,活動了被點穴法所麻痹的關節,竟然也帶頭衝來。鐵鏡心大喝道:“你們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原來就是這樣子嗎?”芥川龍木倒底是八段高手,被鐵鏡心一喝,心中漸愧,躊躇不前。

忽聽得遠處傳來悶雷似的炮聲,有一個軍官模樣的倭寇忽地振臂大呼道:“支那人不講信義,一面派人來和咱們合手,一面卻又偷襲咱們的營地,咱們要把支那壞蛋全都殺淨。”衝上來的倭寇也紛紛叫道:“這幾個支那壞蛋用邪術打傷咱們光榮的武士,先把他們殺了。”霎時間刀槍並舉,齊衝過來,鐵鏡心一揮手將兩根長槍震得飛上半天,嗖地拔出佩劍,喝道:“你們要見識真實的功夫是不是?”橫劍一削,登時一片斷金碎玉之聲,六七柄倭刀被他在舉手之間,全都削爲兩段。可是倭寇如潮,鐵鏡心、於承珠縱有天大的本領也抵擋不住。

瞬息之間,在最先頭的鐵鏡心已被倭寇團團圍住。有幾個日本武士正衝出場心,看情形是去對付畢擎天。於承珠心頭一震:鐵鏡心形勢雖險,卻遠不如畢擎天之甚,畢擎天正在全力應付長谷川,對外來的襲擊那是毫無辦法抵抗的了,便是一個小孩子在旁邊劈他一刀:也可致他死命,何況是兇狠異常的日本武士?於承珠不及細想,立刻便飛身掠起,“呼”的一聲,從一大羣倭寇的頭上“飛”過,倭寇“譁”然大呼,埋伏在場中的弓箭手登時千弩齊發。於承珠三伏三起,衝到了離開場心數丈之地,被密集如蝗的羽箭阻住,再也不能縱起前進,因爲若人在半空,全身都是目標,既不能趨避,又不能抵擋,怕不被亂箭射得變成刺蝟?只好揮劍撥箭,幸虧她的青冥劍是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略一擇動,便如護身的一道銀虹,射來的羽箭,只要略沾着寶劍的鋒芒,便紛紛折斷,於承珠救人心切,猶想拼硬衝開箭雨,忽見芥川龍木已是揮刀追上,大呼小叫,暴怒如雷,於承珠雖然聽不懂日本話,但看芥川龍木這憤怒的神氣,料知他必是不忿敗在自己點穴法下,因此又趕來拼命,芥川龍木的神風刀法迅速驚人,一交上手,非三五十招不能擺脫,奔向畢擎天的那幾個倭寇,又已到了畢擎天的背後,倭刀閃閃,再邁一步,刀鋒便可觸及畢擎天的頭顱,於承珠大爲着急,顧不及取好準頭,一揚手便是三朵金花飛了出去,幾乎就在同一時間,背後金刀劈風之聲已到,於承珠反手一劍,剛好盪開芥川龍木的倭刀。

長谷川正在與畢擎天全力相持,見同伴趕來,似欲助己暗襲敵人,他倒底是九段武士的身份,嗔目喝道:“都給我退下。”突見金光閃閃,奔來的倭寇,三人中已有兩人倒下,還有一朵金花向自己飛來,長谷川不由得放鬆了手,大袖一揮,將那朵金花拂了開去。畢擎天喝道:“好,你不要人相助,我也不要人相助,再鬥一場。”本來畢擎天可以趁他鬆手的那一剎那,乘勢反擊,制敵死命,但他也要顧住“大龍頭”的身份,心想在於承珠暗器相助之下,勝之不武,故此甘心放棄了這最難得的機會。

長谷川粗通漢語,喝道:“好,果然是條好漢子。”在腰上一拍,忽地手中多了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刀,原來他的倭刀曾經百鍊,從百鍊鋼變成了“繞指柔”,可以圍在腰間當成腰帶。畢擎天使的是“降龍棒”,因爲今日說好是來比用力與刀劍的,他自己託大,竟沒有將兵器帶來,被長谷川連劈兩刀,連連後退。長谷川哈哈大笑,忽地出手,搶過同伴的一口倭刀,擲給畢擎天道:“接好了,咱們再比比刀法!”貌似公平,實則是長谷川佔盡便宜。畢擎天既不精於刀法,倭刀又不是合適的兵器,有等於無,仍然給長谷川殺得手忙腳亂。

畢擎天、於承珠、鐵鏡心三人競被截成三處,不能呼應,這形勢實是兇險之極。幸在長谷川以九段國手的身份,堅持單打獨鬥,畢擎天雖然被他殺得手忙腳亂,一時之間,尚不至有性命之憂;於承珠持有寶劍,只守不攻,亦還可以勉強自保;鐵鏡心卻被五六個日本武士圍攻,險象環生。幸而鄧茂七、鄭趕驢二人與他相距甚近,拼命衝殺,居然給他們彙集一起,三人品字形站立,互爲守護,鄧茂七用的是一根軟鞭,他氣力況雄,施展起來,丈許之內,但見鞭形翻飛,當者披糜;鄭趕驢使的兩柄流星鏈子錘,可以當作活動的暗器使用,拋出去專打敵人的頭顱,有幾個兇悍進攻的倭寇,被他一錘一個,打破了天靈蓋,立刻血濺黃沙,鐵鏡心的一口劍就中策應,更爲厲害,他展開驚濤劍法,顧不及殺傷敵人,只是專削敵人的手指,手指被削,兵器自是無法把持,但見劍光所至,倭刀紛紛墜地。三人三種兵器,各展所長,倭寇雖多,卻不敢近身,可是外面層層包圍,三人被圍在覈心,也是衝不出去。

鐵鏡心叫道:“咱們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賺,多殺幾個敵人!”揮舞長劍,奮不顧身地意欲殺開一條血路。鄧茂七忽地叫道:“葉大哥早有安排,鐵相公不必心急。咱們三人休要自己亂了陣勢。”鐵鏡心想起葉宗留行事謹慎,必然會料到今日之事,斷不至於讓他們陷入絕境,心中一寬,精神倍增,有兩個日本六段武士,乘着鐵鏡心身形向前移動之際,忽地從側邊向鄧茂七偷襲,卻不料鐵鏡心倏然之間,轉過身來,反手一揮,唰唰兩劍,又把那兩個六段武士的手指削掉,堵住了缺口。只聽得嗤嗤兩聲,一道藍色的火焰升上天空,原來是鄧茂七趁此時機,射出了求救訊號的蛇焰箭。

蛇焰箭射出,倭寇更是羣情洶涌,登時調集了一隊藤牌軍,加緊包圍的壓力,數十面藤脾形成了一面屏風,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縮小包圍圈子,鐵鏡心雖然大展神威,殺翻幾人,可是他們有藤牌護身,難以削斷他們的手指,究不如適才的順手,藤脾軍前仆後繼,卷地壓來,三人漸漸被擠作一團,縱然本領再高,在百數十面藤脾擠迫之下,竟只有待斃的份兒。

正在極度緊張之際,忽聽得殺聲震天,倭寇陣形大亂,有一彪人馬殺了進來,鐵鏡心大喜狂呼:“援軍來啦!”張眼一瞧,只見衝進來只有一小隊人,看來不滿百人,而且都是漁民打扮,並非義軍,鐵鏡心大爲失望,忽見一個長鬚老者,從漁民隊中衝出,迎着倭寇,一手一個,便像摔稻草人似的,一抓着便甩,倏忽之間,摔死摔傷了幾十名倭寇,這大摔碑手的功天比鐵鏡心高明不知幾倍,鐵鏡心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位突如其來的老者,原來竟然是他的師父。

鐵鏡心與他的師父會少離多,這幾年來石驚濤逃亡海外,鐵鏡心更是不知道他的蹤跡,突然見他在此出現,又驚又喜。那一隊人人數雖然不多,個個勇猛非常,以一當十,轉瞬之間,就從外面攻了進來,與倭寇的藤牌軍混戰。石驚濤揚手與徒弟打了一個招呼,身形卻並不停下,直向場中的畢擎大與長谷川撲去。

長谷川正使到神風刀法中的一招絕妙殺手,刀鋒向外疾展,倏地一捲,畢擎天用了一招“橫獎金樑”,刀背反磕,想仗着腕勁大過對方,把長谷川的寶刀磕飛,哪知長谷川這一手神風刀法剛中有柔,“柔道”中借力打力的功夫,竟然給他運用到其快無比的神風刀法上,畢擎天那一招剛剛使出,忽覺一股急速的旋轉之力緊緊地扯着自己這口倭刀,吃了一驚,急忙往外奪刀,哪知不用力也還罷了,一用力那股反旋之力就更急更強,畢擎天虎口欲裂,手指鬆了鬆,只聽得當的一聲,手中的倭刀已給敵人捲走,長谷川振刀一甩,把那口倭刀削爲兩段,隨手抖起一個刀花,向畢擎天分心便刺,神風刀法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幾個殺着接連而來,長谷川的卷刀、削刀、刺腕、插胸,腳步未換,四式極厲害的殺手刀法已是一氣呵成,畢擎天手中沒有合適的兵器,輸得極爲不忿,一口悶氣還未轉得過來,長谷川明晃晃的刀鋒已刺到了他的胸口,而且刀鋒兩邊擺動,將他左右趨閃的去路也全都封着,長谷川這一刀使得狠毒之極,竟不許畢擎天有半點逃生的機會!

哪知長谷川空打了一個如意算盤,他的刀快,有人比他更快,就在畢擎天干鈞一發之際,忽然被一股大力一撞,畢擎天龐大的身軀突然給人拋了起來,身不由己地在空中連翻了兩個筋斗,順着這股巧勢,竟然輕輕巧巧他落在地上,毫髮無傷。張眼一看,只見一個白鬚飄拂的老頭正在向着長谷川斜睨冷笑。

長谷川大怒,喝道:“兀你這老頭子冷笑什麼?”石驚濤懂得日語,卻用中國話答道:“笑你這島國蝦夷,學中國的東西,懂得幾手刀法,就妄自尊大!”長谷川對中國話能聽不能說,日本的武功本來源出中國,但經過了日本武士的參悟變化之後,創立了“柔道”和“神風刀法”這兩種極厲害的武功,已不肯以學生自居,妄自以爲天下無故了。長谷川身爲九段武士,哪曾受過人如此輕視?寶刀一揮,啪啪作響,喝道:“你拔出刀來。咱娩然比劃,”若不是他見到石驚濤剛纔救人的那一手功夫,又被石驚濤用說話一激,他還真不屑“自貶”身份,要和石驚濤鬥刀比劍。石驚濤腰懸長劍,聽了長谷川的話,卻睨他一眼,冷笑道:“憑你這一點點微未之技,就敢叫我掄刀拔劍麼?”

這口氣簡直把日本的九段武士視同無物,長谷川怒不可抑,反而縱聲大笑道:“好呀,我生平不斬無名之卒,我本不想殺你,那是你自己湊到刀口上來了!”寶刀劃了一個半圓,倏地削出,石驚濤身形略側,讓過刀鋒,伸出雙指在刀背一推,那口刀本如毒蛇吐信,又狠又疾,被他雙指一推,突如毒蛇的七寸被人踏住,倏地反竄回去,長谷川大驚,手腕一沉,將這股力化解了,刀鋒一彈,轉了個彎,又向石驚濤的小腹刺下,哪知刀鋒一出,但覺微風颯然,眼前的敵人已失了所在,長谷川到底是身經百戰的九段武士,心知不妙,寶刀立刻反捲回來,變作了一圈護身的刀環,石驚濤正在施展小擒拿手勾他的手腕,見他變招得快,應付得宜,笑道:“能擋三招,饒你不死!”縮手避開刀鋒,長谷川若然只守不攻,本來還可擋十餘二十招,但見對方是個老頭,且又空手,自己還連走下風,只覺顏面無存,心頭火起,不及思索,寶刀又再揮出,石驚濤哈哈一笑,長袖一拂,引開長谷川的眼神,左手駁指一彈,哐噹一聲,那口刀立刻反彈起來,幾乎刺着了自己的額角,長谷川忙沉肩卸勢,說時遲,那時快,只見石驚濤長袖拂處,虎口辣辣作疼,再奮力所出之時,連刀柄也給石驚濤捲住了。石驚濤喝道:“還不放手麼?”輕輕一卷一拉,長谷川的身子禁不住向前衝出,心中大驚,明知敵人使的也是借力打力的功夫,但使得比自己卻好得多,竟是無法卸解,只得鬆手拋刀,翻身後躍。總共不過五招,一個鼎鼎大名的九段武土,竟被石驚濤弄得拋刀而逃。

石驚濤道:“好一把寶刀,正好給我的徒弟。喂,饒你不死,刀鞘拿來。“長谷川正在奔跑,忽地肩頭被人一拍,急忙轉身揮拳,只見石驚濤已在離身丈許之外,自己圍在腰間的蛇皮軟刀鞘也給他解去了。

長谷川附近本有許多日本武士圍着觀戰,只因長谷川是九段身份,故此不敢上前助拳,這時見長谷川敗得如此之慘,齊都吃驚,紛紛擁上。長谷川突然從同伴手中搶過一柄倭刀,大聲叫道:“罷了,罷了!”橫刀在肚皮上切了一個交叉十字,登時血如泉涌,倒地身亡!原來這是日本武士道的風氣,身受奇辱,無力報復,便得切腹自殺,長谷川身爲九段高手,被人空手繳械,石驚濤雖然饒他不死,他也不能不死了。

場中倭寇又恨又怒,八段武士芥川龍木舍了於承珠,指揮倭寇,將石驚濤團團圍住,石驚濤笑道:“現在我可以試試自己的這把寶劍了。”拔出寶劍,一招風捲四方,此時聽得叮叮噹噹之聲不絕於耳,沾着寶劍的倭刀都給削斷了!

石驚濤這口劍是偷自大內的寶劍,劍質不在玄機逸士所煉的青冥、白雲兩把寶劍之下,這時拔出寶劍,如虎添翼,轉瞬之間,就與於承珠匯到一起,兩柄寶劍,左右齊發,殺得倭寇傷亡遍地,畢擎天用重手法、掌斃了許多倭寇,但倭寇頑強之極,竟似拼了性命,要爲九段國手報仇,前仆後繼,仍然蜂擁而來。

石驚濤帶來的那隊漁民,驍勇之極,他們一手持鉤,一手提刀,藤牌軍的藤牌,護上盤易,護下盤難,被他們一鉤一個,鉤翻了便是“喀嚓”一聲,片刻之間,殺傷了一大半,其餘的也都潰敗而逃,鐵鏡心脫出重圍,反過來接應石驚濤。忽聽得外面隆隆炮響,又是一彪軍馬殺了進來,領軍的是葉宗留的另一位副手揚宗武,在馬上揚刀大呼道:“外面的倭寇已全軍覆滅了,只剩下這裡的一小股,咱們把他趕下海去!”

原來倭寇的頭領狡猾非常,定下詭計,他前兩日授到消息,知道今日將有一批援軍從國內開來,不過人數不多,只有千人左右,仍然不足解圍。因此便定下今日作武士的競賽大會,邀請了義軍派選手來參加,想乘着義軍不防,突施偷襲,分兵三路,一路是新開來的倭寇,從台州西邊三啞灣登陸,撫義軍之背;一路以原來的倭寇作爲主力,攻擊正面防線;另外一路則是留在海濱廣場假作參觀競賽的千多倭寇,這一路倭寇準備將義軍派來的選手殺死了後,在午牌時分,便衝出去,繞過臨海的小山,攻擊義軍的總部,由九段武士長谷川率領。三路倭寇約好午時動手,所以當鐵鏡心他們清晨來到之時,他們尚未發動,接連比了幾場。在長谷川的心目中,以爲自己這方擁有兩個八段武士,其他六段七段的武土也有十多人,不必自己出手,已可穩操勝券,實不必用圍攻的辦法,哪知一敗塗地,連長谷川自己也要切腹自殺,還未能衝出去配合其他兩路,已經反被敵人包圍了。

倭寇的計劃本來周密,葉宗留料敵如神,早已防到他的偷襲,恰好石驚濤又剛從海外回來,他帶的一百多人都是東海各島的義軍,聽得倭寇侵擾沿海家鄉,自願回來抗倭的。他們在海上見到倭寇增援的船隻,回來立刻報與葉宗留知道,葉宗留便請石驚濤先去援救鐵鏡心等人,自己另派大軍到三極灣去迎擊登陸的倭寇,可憐那一批倭寇,剛一上岸,便陷入義軍的羅網,全部被殲滅了。這時只剩下了海濱廣場的這一路倭寇,哪禁得起內外夾攻,紛紛逃命,千餘倭寇,十折八九,只剩百多人搶到船隻下海逃命。正是:

義士揮戈同抗敵,倭氛終見化冰消。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黃金書屋掃校

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
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