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

大凡在湖海行船,若然船大貨少,載重不夠,遇上風浪,就容易顛簸,甚或覆舟,是以老於經驗的舟子,就在船艙底下堆了許多大石用以壓舟,名爲“壓舟石”,這兩條大船,每條船中只有三個人,兩人把舵,另一人站在船頭和於承珠動手,舟大人少,又無貨物,所以每條船都堆了兩三千斤的大石頭。

楊千斤一聲呼喝,舟子將石頭都擡了出來,楊千斤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你再接這個!”雙臂一振,揮了一個圓圈,將一塊重逾百斤的大石,呼的一聲拋了出去,落在湖中,登時激起數丈高的波浪,於承珠的小舟被波浪一拋,幾乎翻轉,於承殊急使“千斤墜”的功夫,將全身氣力都運往腳上,緊緊踏着船頭,定着小船,這種功夫要內功外功都有了相當的火候,才能在波濤險惡之中,定着船身,於承珠雖然得了張丹楓的內家心法,究竟年紀還輕,氣力不足,外功配不上內功。她雖然使盡吃奶的氣力,小舟暫時不致翻轉,但亦已被波浪拋上拋下,於承珠只感到一陣陣頭暈,幾乎就要嘔吐。楊千斤哈哈大笑,一聲大喝,又捧起一塊更大的石頭,丟到於承珠小舟的左側,小舟被波浪一卷、一拋,立刻傾斜,浪花如雨,於承珠衣裳盡溼,只聽得“轟隆”一聲,楊千斤又拋出了第三塊大石,落在於承珠小舟的右側,兩股浪柱,在湖心捲起了漩渦,小舟在漩渦之中急轉,於承珠更覺頭暈眼花,“哇”的一聲將早上所吃的東西都嘔了出來,手腳軟綿綿的,一身氣力都使不出來,心中又驚又怒,卻是無法抵擋,只貝楊千斤又捧起一塊大石,這第四塊石頭拋出,於承珠的小舟必然覆沒。

忽聽得一聲胡哨,湖面上突然現出一條小船,箭一般地疾駛過來,竟然闖入了兩條大船與小船的中間,楊千斤喝道:“你找死麼?敢來趁這趟渾水!”那小船理也不理,船中伸出一個頭來,笑道:“白日青天,居然謀財害命,這還成什麼世界呵!”聲音清脆之極,像個孩子的口音,於承珠昏昏之下,也禁不住心中一動,這聲音好生耳熟,急把眼望時,只見那小舟中鑽出一個小廝,一身黑色衣裳,頭上也披着黑色斗篷,只露出兩個眼睛,於承珠頭暈眼花,一時之間看不清楚。只聽得楊千斤大喝道:“好,你這不知死活的小傢伙,也吃我一塊石頭。”“轟隆”一聲巨響,第四塊大石擲下湖心,那黑衣男子頭下腳上,衝入碧波,小舟登時翻了。

於承珠大吃一驚,忽覺自己這隻小船似乎給人用刀推了一把,又被水流一衝,倏地如箭疾飛,順流而下,不但脫出漩渦,而且一下子就駛出了十數丈外,遠遠地離開了那兩條大船。

於承珠又驚又喜,小船脫出了漩渦,湖面風平浪靜,於承珠頓時減輕了暈浪的感覺,定了心神,運了口氣,氣力漸漸慚復,抓起槳來亂劃,她雖然不懂划船,但水流平靜,恰恰順着水流,居然給她划動小舟,雖然不快,但亦慢慢地向前流去。

於承珠記掛那個小童,回頭一望,只見那小舟翻倒湖面,小童不見蹤跡,想必是沉到水底去了。於承珠一陣難過,心道:“呀,想不到他這樣一闖,無意中救了我,他卻白丟了一條性命。”忽聽得楊千斤哇哇大叫,那條大船竟然也像她的小舟剛纔一樣,在湖面團團打轉。大船上那兩個舟子叫道:“有人在下面搗鬼!”其中一個立刻跳了下去,楊千斤叫道:“金大哥,你去追那個小子!”

金萬兩氣力不如楊千斤之大,兩船相距二十來丈,他可不能像楊千斤那般如法炮製,用大石去砸沉於承珠的小船,可是他們善於使船,比於承珠順着水流行走的小船自然要快得多,不消片刻,距離拉近,於承珠一揚手打出五朵金花,金萬兩舉刀一便擋,不料於承珠甚是聰明,知道打他不中,其中兩朵金花繞着桅杆一旋,將風帆的繩子割斷,風帆卸下,大船吃重,速度大減,另外兩朵金花分打船邊那兩個掌舵的舟子,左邊的那個避過,右邊的那個卻給金花打中,跌下湖中。還有一朵金花則從金萬兩的頭頂飛過,叫他忙於招架,不能救援那兩個舟子。金萬兩吃了一驚,大船被阻了一阻,於承珠的小船又離開他二十來丈了。金萬兩搶過一條槳,還想划船再追,忽聽得楊千斤在後面的那條船上大叫道:“金大哥,快劃回來!”

回頭望則、,只見湖心一片通紅,剛纔跳下去的那個舟子,屍身已浮上水面,楊千斤那隻船漸漸下沉,湖水已灌滿船艙,原來那條大船,竟被黑衣小童在船底做了手腳。弄開了一個大洞,楊千斤也不便水性,故此呼喚金萬兩回來援救。

金萬兩隻得放開敵人,回來救友,兩船相距五六十丈,看看劃近,那大船已經沉下,只露出船頂,楊千斤站在船頂,水已浸至腳踝,船中的另一個舟子跳下水中,霎眼之間,又泛起一片血水,想是又像他的同伴一樣,被黑衣小童殺了。

金萬兩叫道:“楊大哥,你瞧準了!”拋出一塊木板,楊千斤縱身一躍,恰恰落在那塊板上,只見黑衣小童在水中冒出頭來,伸手就搶那塊木板,嘻嘻笑道:“大個子,下來玩玩吧!”楊千斤呼的一掌拍向水面,這一掌拼了性命,用力奇大,擊得湖水飛了起來。連他的腳踏的這塊木板,也被波浪衝開,立足不穩!

那黑衣小童,叫道:“哈!哈!沒打着!”頭頸一縮,又沒入水中,楊千斤武功確是高明,就在這絕險之際,腳尖輕輕一點木板,躍起一丈多高,一個轉身,恰恰落在金萬兩的船頭,氣喘吁吁地道:“這小賊是個水鬼!金大哥,你下去看!”金萬兩善打暗器,頗蹺水性,急忙躍下水中,手中扣着鐵筒籮箭,潛伏水底,只待那黑衣小董遊近,就扳開機關,用管箭射他。只見水中一條黑影,就像一條飛魚倏地從身旁數丈之外遊過,直奔於承珠的那條小船去了。金萬兩自問追他不上,只好回到船上。

再說於承珠脫險之後,順着水流,小船慢慢前行,她回頭望見那兩隻大船,一隻已沉,另一隻也不追趕,心中大奇,想那小童武功,就怎樣高明,要獨力弄沉那條大船,卻是難以思議。正自思索在何處見過這個小童,忽覺船底似乎有什麼東西震動,小舟忽然飛快起來,於承珠叫道:“喂,你這個頑皮的小傢伙快上船來!”湖面水波不興,於承珠蹲下來在船邊望下水底,人影不見,心中想道:“這小童就算如何精通水性,也該瞧出點蹤影來!”奇怪之極,那小舟仍在急速前駛。

小舟離岸已是不遠,轉瞬之間,便到了西洞庭山的山腳,於承珠將小舟泊岸,舟中白馬忽地一聲長嘶,剛纔湖心激戰之時,它一點也不害怕,沒叫過一聲,現在卻縱聲長嘶,於承珠笑道:“快到家啦,你還叫什麼?”轉身牽馬,忽地舟中躍出一條黑影,猛不防地在她胸口一抹,又在她面上一抹,溼漉漉的滿是泥漿,連眼睛也幾乎睜不開來,於承珠一甩頭一掌斜拍,那黑影已跳到岸上,嘻嘻笑道:“這回你還不着我的道兒!呵,你這小子,原來不是小子,是個大姑娘!”

於承珠睜眼一看,看清楚了,原來這黑衣小童就是張風府的兒子小虎子!真是喜出望外,心道:“張風府臨終之時,託樊英轉託我的師父覓他的蹤跡,收他爲徒,人海茫茫,正不知何時尋到!原來他卻先來了這裡!”這一喜令她惱怒全消,笑道:“小虎子呵,你這小頑皮,看你逃到哪裡?”躍上岸來便抓,小虎子叫道:“我不與小妞兒戲耍,哈,人來啦!”發足飛奔,捷似猿猴,爬上山坡,躲入樹林子去了。

於承珠呆了一呆,這才發覺自己的束頭巾已被小虎子扯脫,頭髮散亂,胸前印有掌印,面上滿是泥漿,衣裳那就更不消說了。遠處忽然有兩個鄉人走來,於承珠甚是愛潔,如此形狀,自覺不雅,急忙回到船中,理好頭髮,洗淨了臉,換過衣裳,再出來時,不但小虎子早已不見,那兩個鄉人也走過了。

於承珠獨自登山,心中疑惑不解,想道:“那小虎子雖然機靈之極,沒人帶領,他如何能尋到此間?僅僅相隔月餘,看他身手,武功竟是大大增長,那定然是有高手指點的了。這個人又是誰?莫非就是我的師父?難道他早已知道消息,出去尋訪,將小虎子收爲徒弟了?”

於承珠一路思索,不知不覺已行至半山,太湖中的西洞庭山是個花果之山,山下田甫成行,山上盡是果樹,濃薄相接,花果飄香,在這個暮春時節,正是鄉民忙幹操作的時候,但如今一路行來,既不聞採茶姑娘的山歌酬答,亦不見山下插秧的農夫,除了適才那兩個過路的鄉人之外,稻田裡果杯中,竟是靜俏俏的閡無人影,這種反常的現象,連於承珠亦感怔忡不安。當下加快腳程,急急向洞庭山莊奔去。

“洞庭山莊”本來是雲重的岳父,澹臺仲元的產業,後來雲重夫婦住快活林,這裡便讓張丹楓一家人居住,山莊建在山腰的萬木叢中,依着山勢,建了許多亭臺樓閣,面積不及快活林之大,但風景幽莫,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承珠走到莊前,有如遊子回家,胸襟舒暢,輕釦莊門,尖聲叫道:“我回來啦!”

於承珠在洞庭山莊長大,她的聲音,無人不識,不料叫了三聲,無人答應。於承珠好生詫異,心道:“那些莊丁哪裡去了?”輕輕一推,莊門應手而開,原來是虛掩的。

於承珠大聲叫道:“師父,我回來啦!”聲音飄蕩在空曠的園子裡,顯得更是冷冷清清,於承珠不禁打了一個寒噤,擡頭看時,但見紫藤盤徑,繁花照眼,綠革如茵,涼棚水石,參差掩映,仍是往日的景緻,不似無人料理,於承珠一顆心七上八落,穿過假山,繞過迴廊,先到雲蕾平日練功的靜室,叩門叫道:“師父,是我回來啦!”裡面寂無人聲,於承珠推門一看,但見四壁蕭條,連字畫都不見了。

於承珠心道:“難道師父也搬了家?”又跑到張丹楓的書房,推開一看,裡面除了牆壁上掛着張丹楓自畫的“長江秋色圖”之外,亦是空無所有。畫上題的一首詩墨痕猶新,以前未見,想是新添上去的,於承珠念道:“誰把蘇杭曲子誆?荷花十里掛三秋。那知卉木無情韌,牽動長江萬古愁!”這是張丹楓平日最愛念的詩,常常朗吟之後,大笑一回又大哭一回,於承珠見了師父的筆跡,寫的又是這一首隱藏着師父身世之痛的詩,更是不安,突然一個念頭升起:“莫非是師父遇了意外了?”但隨即自己啐了一口,叫道:“這是絕不可能之事!我師父武功蓋世,豈有遭遇意外之理!”

偌大的山莊,一點聲息他沒有。於承珠雖然深信師父武功蓋世,不致遭遇意外,卻也有點心慌。她穿房人室,尋尋覓覓,處處都是冷冷清清,悽悽寂寂,她高聲叫嚷,空屋裡只有自己的回聲,最後她來到了張丹楓的臥房,門縫間隱隱傳出擅香的氣味,這是雲蕾平日的習慣,在臥房裡總喜歡燃起一爐檀香。於承珠心道:“怎麼師父師孃白天也躲在房間裡面?”她心中渴念師父;雖然見了莊中異像,仍是自己安慰自己,認走師父師孃還留在莊中。

她仁立門外,輕釦門環,低聲喚道:“師父,是我回來啦。”房中仍是無人答話,貼耳一聽,卻又似聽到呼吸的氣息,於承珠大是奇怪:“難道師父他們白天也睡午覺?”躊躇一陣,終於輕輕地推開了房門,閃身入內。

只一眼,就幾乎把於承珠嚇得跳了起來。只見房中兩張臥牀,上面各有一人盤膝而坐,左邊的全身漆黑,右邊的卻連眉毛都是白滲滲的怪得怕人,一黑一白,相映成趣,只是除了膚色不同之外,身材相貌卻又甚爲相似,像是一母所生的兄弟,這兩人都是捲髮勾鼻,獅口深目,一看就知是外國人。而且這兩人的身上還散發出一種腥腥的氣味,連擅香的氣味都掩蓋不了,

這兩個怪人對於承珠的進房竟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在臥榻上盤膝躍坐,動也不動。兩人都沒有穿鞋子,一雙腳板,又大又黑,在雪白的牀氈上印出了骯髒的黑印。於承珠大爲生氣,指着那兩個怪人喝道:“喂,你們是誰?怎的這般沒有禮貌?”那兩個怪人連眼睛也不眨一下,對於承珠的話竟是相應不理。於承珠更怒,又喝道:“喂,這是我師父的臥房,你怎麼可以隨便鑽進來?還把他的牀也弄髒了。”兩個怪人這才眼睛眨了一下,四道眼光一齊射到於承珠面上,但隨即又合什低首,連看也不着她了。

張丹楓與雲蕾都是好潔之人,房間裡纖塵不染,於承珠瞧着又是氣憤,又是心疼,嚷道:“你們再不理,我可要不客氣啦。”伸出手掌,朝左邊面目擎緝的那個怪人一推,只覺手所觸處軟綿綿,好像打在一堆棉花上似的,毫無着力之處,於承珠大吃一驚,這怪人竟然具有一身上乘的內功,她一轉身,右邊那個怪人正在哪牙咧嘴地衝着她笑哩!於承珠一怒,呼地一掌向他腰間的軟麻穴拍去,忽覺有如觸着一塊燙熱的鐵板一般,於承珠急忙縮手,只見那人士身微微晃了一下,仍在怪笑。於承珠大怒,喇地拔劍出鞘,斥道:“你們走不走,張大俠的房間,豈容你們胡攪?”劍光一閃,先刺那黑麪怪人的腰脅。

於承珠這一劍乃是雲蕾所賜給她的寶劍,名爲“青冥”寶劍,與張丹楓的“白雲”寶劍一雌一雄,都是玄機逸士花了十年功夫所煉成的寶劍,端的削鐵如泥,吹毛立斷,就是金鐘罩鐵布衫的功夫也抵擋不住,於承珠一時怒起,刺那緝面怪人,出手之後,心中一凜,只用了三分力量,揀不是要害之處,輕輕刺下,劍尖剛一觸及那怪人的衣裳,陡然一滑,歪過一邊,那怪人忽地哈哈大笑,叫道:“你給我抓癢嗎?抓癢也得用點力呀!”於承珠又驚又怒,一抖劍柄,用力一送,只聽得嗤的一聲,衣裳劃破,於承珠又是一驚,反而怕將他刺死,忙不迭地縮手,不料劍尖又是一滑,那口青冥寶劍,竟似給一堆棉花裹住,拔不出來,二尺八寸的劍身已有一半穿入他的脅下,給怪人挾着,不能轉動,怪人身上像塗了油脂一樣,劍尖滑來滑去,不能着力,休說刺傷,連皮肉也沒有劃破。

於承珠漲紅了面,用力拔劍,頸脖上忽然給人吹了一口涼氣,是小虎子的聲音格格笑道:“你歡喜找人打架,找到我的師父那可是倒黴。喂,要不要我給你幫手?”那怪人忽地肌肉一鬆,放開了於承珠的劍,哈哈笑道:“果然不愧是張丹楓夫婦的徒弟!真好功夫!小虎子,你吹什麼大氣,你再練三年還趕不上他呢!他將來是你的師兄,你趕快過來拜見。”

於承珠睜大了眼睛,持劍在手,驚異之極,道:“你們端的是什麼人?”那黑麪怪人笑道:“你師父沒有和你說過麼?我們是黑自摩訶!”

這黑白摩訶是一母孿生的兄弟,生於印度,卻在中國做珠寶買賣,和張丹楓乃是至交,不過張丹楓歸隱太湖之後,他們卻沒有來過。

這黑白摩訶練有印度的瑜珈之術,全身柔若無骨,各部肌肉都可隨意扭曲屈伸,於承珠最初只用了三分力量,那自然容易給他一下卸開劍勢。這種功夫和中國的上乘內功“沾衣十八跌”,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年張丹楓初會黑摩訶時,也幾乎吃過他的虧,何況如今又過了十多年,黑摩訶的功夫已練至出神入化之境。不過,這種功夫也全看對方的功力,不可輕易嘗試。若然是換了張丹楓,則不要說用寶劍,只是一把竹劍,黑摩訶也不敢讓他刺中的。

黑摩訶贊於承珠“不愧是張丹楓夫婦的徒弟。”於承珠面上熱辣辣的更覺不好意思。其實這句話絕非嘲諷,以於承珠的年紀之輕,一掌能將白摩訶推得上身搖晃,一劍能劃破黑摩訶的衣裳,這已是難能可貴之極的了。

於承珠聽說是黑白摩訶,心中怒氣消了一半,但仍是怪他們不該如此無禮,心道:“你們縱是師父的好友,也不該登堂入室,箕踞在臥榻之上!”

黑摩訶咧嘴笑道:“你這小娃兒簡直不知好壞,要不是我們和你師父有過命的交情,我們纔不高興躲進這孃兒的房間受悶氣呢!”於承珠道:“怎麼?”白摩訶道:“什麼怎麼不怎麼的?”指着於承珠道:“你剛纔在湖上和狗腿子們打了一架,是也不是?”小虎子笑道:“還給人打得好狼狽呢,你瞧,這裡還有污泥。”順手一抹,在於承珠的袖子上又印上一個掌印。於承珠反手一拿,輕輕在他腋窩一捏,小虎子笑得氣也透不過來,於承珠罵道:“都是你這小鬼,再頑皮,瞧我不把你整治個夠。”小虎子道:“你第一次見我就弄得我滿身污泥,今次是一報還一報,你還怪我?哎喲!我不和你玩啦,你這妞兒就專會欺負人。”小虎子雖然只有十三歲,但卻長得比於承珠僅僅矮半個頭,於承珠胳肢小虎子的腋窩,順手一拉,小虎子幾乎伏倒她的身上,於承珠這才一笑將他推開。

只聽得黑摩訶續道:“狗腿子們連你也不放過,又怎肯放過你的師父?”於承珠心中一凜,想起張風府的遭遇,叫道:“我的師父一定是怕皇帝害他,所以走了。”她最是崇拜師父,以爲師父什麼都能應付,故此連這點淺顯的道理,一時也想不起。白摩訶道:“你師父不願惹事,我們兄弟卻偏偏要替他出一口氣。”於承珠道:“我的師父到哪裡去了?”黑摩訶道:“他可走得遠呢……”忽然停了說話,側耳一聽,笑道:“小虎子,我前天教給你的拳經,你還記得麼?”小虎子道:“記得,要不要我背誦給你聽。”黑摩訶道:“單會背誦有什麼用,要緊的是能夠臨敵應用,等下我就教你一課,教你怎樣在敵衆我寡的情形之下,運用羅漢神拳。”小虎子道:“好啊,是到後面的練武場教麼?”黑摩河道:“不,就在這裡,等下你瞧得仔細一些!好,現在,你們就躲到衣櫃上去。”張丹楓的臥房中有一個大衣櫃,約有兩個人高,小虎子正在奇怪,怎麼練拳要到衣櫃上去練,忽聽得門外紛紛的人聲腳步聲,於承珠把他一拉,躍到衣櫃上,兩人擠在一起,於承珠低聲笑道:“有好戲看啦,你的師父要借敵人做靶子,練拳給咱們看了。”

只聽得房外有人叫道:“皇上有詔,宣張丹楓跪接!”黑摩訶捏着嗓子,學張丹楓的口音叫道:“什麼狗屁皇帝,咱老子偏不接他的狗屁詔書!”黑摩訶是印度人,中國話本來就講得不好,口音雖學得有幾分相似,但卻顯得粗裡粗氣,生生硬硬,更妙的是,張丹楓何等斯文,黑摩訶卻滿口粗話,於承珠幾乎忍不住笑,心中罵道:“真是狗屁,我師父從來就不講狗屁。”房外的人更是驚詫萬分,大聲喝道:“張丹楓你敢這樣無禮,不怕抄家滅族嗎?”“砰”地一聲,踢開房門。

門外高矮肥瘦,堆滿了人,楊千斤、金萬兩二人亦在其內,這些人都是奉了皇帝祈鎮之命,來捉拿張丹楓的,祈鎮知道張丹楓武功蓋世,起初本想派水師來將西洞庭山團團圍着,但水軍出動,風聲必露,深怕張丹楓聞風遠遁,所以改派了七名大內的一等衛士前來,不料張丹楓一聽到太上皇復辟的消息,早已知機,先自走了。這些人來到大湖,撲了個空,心有不甘,遂環伺湖邊。每日輪流派出二人在城中及湖上偵察,這日楊、金二人,發現了於承珠的可疑跡象,佈下陷陣,追到湖心,不料卻栽了個大大的筋斗,於承珠脫險上山,他們隨即也糾衆跟蹤到。

他們還以爲張丹楓是真的還未曾遠去,躲在房中,“呼”地一聲,踢開了房門,見了黑白摩訶的怪相,嚇了一跳,喝道:“你這廝是誰?”黑摩訶齦牙咧嘴地衝着他們一笑,道:“我們是專向狗腿子追魂奪命的黑白無常。”楊千斤叫道:“這兩個小賊也在這裡!”手抖鐵鏈,砰砰兩聲巨響,將房門打爛,白摩訶笑道:“哈哈,我正愁沒有鎖鬼的鐵鏈,原來你自己給我帶來了!”

金萬兩陰惻惻地一笑說道:“在判官面前裝鬼作怪,嚇得誰來?”他是暗器高手,一抖手一低頭,劈箭、飛蝗石、鐵蓮子,一連發出十幾枚暗器,張丹楓的臥房不過兩丈見方,黑白摩訶又是盤膝端坐牀上,這暗器斷無不中之理,只聽得黑白摩訶同聲大笑道:“哈,你這小鬼還會抓癢!”籮箭、飛蝗石、鐵蓮子全部打中,卻都是在身上一擦即墜,紛紛落在牀上,黑白摩訶拍拍衣裳,就好像拍掉灰塵似的,哈哈笑道:“再來,再來!”衣裳連一個小孔都沒有。

金萬兩大吃一驚,楊千斤沉不住氣,大吼一聲,一躍入房,鐵鏈抖得嘩啦啦作響,這條鐵鏈有一丈七尺,一抖開來,在門口可以打到內牆,鐵鏈一個盤旋,呼地一聲,向黑摩訶攔腰掃到,索尾則纏向白摩訶,只見黑摩訶振臂一揮,叫道:“妙呵,妙呵!”那鐵鏈陡地飛了回來,楊幹斤正在用力,被黑摩訶的勁力一送一拉,身不由己地順着鐵鏈向前疾奔,白摩訶拿着鐵鏈的另一端,輕輕一繞,立即將楊幹斤的雙手束着,反縛背後,笑道:“縛着一個小鬼了。”那鐵鏈甚長,縛着了楊千斤,剩下的那大半截還有一丈,被黑摩訶一揮,長蛇般地伸到門口橫空一卷,六名衛士個個縱身前躍,全部給鐵鏈迫進房中,陡見黑摩訶從牀上飛起,幾乎就在同一瞬間,衛士入房,他卻落到門口,當門一站,就如一個攔門的黑煞神,高聲叫道:“小虎子,你瞧清楚了!”

衛士們見此聲勢,不寒而慄。但仗着人多,鼓勇而上,說時遲,那時快,已有一名衛士,手揮鐵尺,朝着在牀上盤膝而坐的白摩訶,當頭一棒,白摩訶大吼一聲,左拳一衝,右拳一落,“咔嚓”一聲,那名衛士的腕骨當場碎裂,一條手臂吊了下來,黑摩訶叫道:“這是虎拳!”白摩訶飛身躍起,第二個衛士衝到,被他一拳劈下,急急斜閃,但哪裡還避得及,黑摩訶拳頭在他面上一晃,一個勾拳,正正打中鼻尖,鼻子打塌,連他眼珠也打得凸了出來,黑摩訶叫道:“這是豹拳,喂,打得慢一些,讓小虎子瞧清楚了。”小虎子道:“我瞧着呢!”一名衛士見勢不好,立刻反奔,這人擅長三十六路譚腿,腳上功夫,十分了得,一轉身就起連環飛腳,奪門而奔,白摩訶道:“哥哥,這是你的了。”黑摩訶五指靠攏,握拳如鋤,五根指骨全部凸出,只見他輕輕一“啄”,那衛士大叫一聲,膝蓋給他的指骨“啄”得碎裂,痛入心肺,飛起的左腳還未及落下,失了重心,立足不穩,一跤跌落,黑摩訶左拳順手一個斜飛之勢,一揮一送,“呼”地一聲,又把那人送回房內,白摩訶叫道:“這是鶴拳!喂,你也不要打得這樣快呵,給咱們練靶子的小鬼就只這幾個啦!”小虎子拍掌笑道:“哈,大師父真地像一隻大鶴,可惜不是白的,要是二師父那就更像啦!”

楊千斤力大異常,雙手雖被鐵鏈所縛,用力一震,扣着的兩節鐵環竟然給他掙斷,趁看白摩訶說話的當口,用力一拳,向他脅下猛擊,白摩訶“啪”地一下,左手握拳,右掌上一擦,掌卷拳落,雙拳硼個正着,楊千斤雖然力大,卻哪擋得住白摩訶的內家真力,登時慘叫一聲,虎口流血,五根指骨全都給白摩訶捏碎,黑摩訶叫道:“這是龍拳!”口中說話,手底絲毫不緩,一招長蛇出洞,先吐掌後出拳,“砰”地一聲,又把一名衛土打了一個筋斗,小虎子叫道:“這個我知道,這是蛇拳!”

黑摩訶道:“不錯,再看一招,這是什麼拳?”雙拳環抱,一個迴旋,左拳拳背朝外,石拳拳背朝內,朝着一名衛士的背腹突擊,只見那名衛士一個吞胸吸腹,掌心一翻,用了一招太極拳的“扇通背”,竟然卸了黑摩訶的拳勢,脫出身來,但給黑摩訶的勁力一撞,也在地上不由自己地打了幾個圈圈。小虎子叫道:“這是龍拳,但沒有打着,只打得敵人彎腰曲背,這是崛尾龍!”

這人是七名衛士的首領,名爲李涵真,是陽宗海的副手之一,黑摩訶若用全力,自可將他一舉擊倒,但他爲了給小虎子練招,只用了三分力量,李涵真是太極高手,自然知道,第二招不敢再接,一竄身閃到同伴的背後。

黑摩訶大笑道:“你擋得我的一拳,也算是難得的好手了。饒你不死,下次不可再來,再來就不饒了!”一個箭拳,將掩着他的同伴擊得飛起,跌落牀上,左手一抓,已把李涵真抓了起來,向門外一甩,只聽礙嘩啦啦的一片屋瓦碎裂之聲,敢情是給擲到第二間房的屋頂去了,小虎子叫道:“嗯,這不是羅漢神拳,這是大摔碑手!”

黑摩訶道:“哈,好小子,有眼力,瞧着,羅漢神拳來了!”剛纔給擊到牀上的那名衛士,反手一按,剛剛彈起,被他一拳又打個正着,再跌回牀中。小虎子道:“這法子不錯,在牀上跌他不死,可以多練幾趟。”

黑白摩訶連出七拳,所受的人或輕或重都受了傷,哪裡還有鬥志,可是白摩訶在房內,黑摩訶在門口,他們想逃也逃不出去,只聽得拳風虎虎,乒乒乓乓地亂響,黑白摩訶把那些衛士一個一個地都擊得頭昏眼花,拋到牀上,侍他躍起來時,又立即將地擊倒,牀上棉褥溫軟,多跌幾次,亦是不妨,小虎子看得開心之極,不住地拍手贊妙。

黑白摩訶所用的羅漢神拳,乃是五種拳法的總稱。五拳就是“龍拳”,“虎拳”,“豹拳”,“蛇拳”和“鶴拳”。拳經上說,“龍拳”旨在“練神”,注重輕靜變化,內勁最長;“虎拳”旨在“練骨”,注重起落有勢,剛猛傷殘;“豹拳”旨在“練力”,注重跳搏兇狠,變化靈捷;“蛇拳”旨在“練氣”,注重舒長靈活,最爲機巧;“鶴拳”旨在“練精”、注重穩準狠凝,一擊即中要害。這五種拳法,本來源出“少林”的拳法,源源推始,又是來自印度的達摩祖師所授,黑白摩訶是印度人,對達摩在印度這派的拳法,早已熟習,到了中國之後,再學“少林”的五拳,雖然因在兩國分傳,已有變化,但到底源出一祖,有許多共通之處,黑白摩訶把中印兩國所傳的達摩拳法融於一爐,端的神妙之極。張風府原是少林高徒,小虎子自小也練過羅漢拳,所以薰白摩訶收他爲徒之後,就授他拳經。只是拳經上的道理奧妙非常,小虎子年紀太小,尚不能理解,今看到黑白摩訶一招一式地演將出來,將敵人打得不亦樂乎,拳經上的道理不須講述,已豁然自悟。這一仗雖然是強弱懸殊,黑白摩訶對那些衛士,恰如貓兒戲鼠,但小虎子卻得益甚大,於承珠也因此增長了不少臨敵的見識。

兩人擠在衣櫃上觀戰,於承珠看到一招“鶴拳”,把敵人的手臂扭曲,反打另一個敵人,正自叫好,小虎子忽道:“喂,你那日見着了我的爹爹嗎?”這句話他一見於承珠便想問了,直到現在才趁個空隙,問了出來。於承珠心中一酸,想道:原來小虎子尚未知他父親已死。

七名大內衛士,楊千斤已被打得半死,李涵真被摔出屋外,剩下的五人,除了金萬兩之外,其他個個受傷。金萬兩的本領並非比同伴高強,而是他最爲狡猾,躲躲閃閃,被掌鋒一觸,就躲在牀上詐死,從不正面接招,黑白摩訶打得高興,反正是有人可打,打誰都是一樣,一時之間,卻也並未注意及他。這時黑摩訶一招“鶴拳”連打兩個敵人,金萬兩也被碰跌牀下,直滾到衣櫃旁邊,擡頭一望,見於承珠與小虎子講話,正自出神。金萬兩一咬牙根,突然發出兩枝袖箭。

小虎子正在追問爹爹下落,忽見兩枝袖箭射到,衣櫃之上,無法躲避,小手一伸,便待硬接,只見於承珠雙指一彈,錚的一聲,兩枝袖箭給她彈個正着,激飛射回,接着金光一閃,一朵金花暗器打入了金萬兩的咽喉,金萬兩慘叫一聲,躍起丈餘,幾乎碰着屋頂,白摩訶雙眼一睜,怪聲笑道:“哈,你還沒死!”伸手一抓,立用分筋錯骨的手法,將他的肋骨全部捏碎,一把摔出屋外。

於承珠彈袖箭,發金花,兩個動作,一氣呵成,快捷之極,小虎子也不禁佩服,叫道,“好姐姐,師父的功夫難學,學到姐姐的功夫我也心足了!”黑白摩訶一直以爲於承珠是個男子,聽了小虎子的話,這才知道自己看走了眼,驚奇不已,心中更是佩服張丹楓,同時也起了爭勝之念,要把小虎子調教成材,讓他歸入張丹楓門下。

於承珠傷了敵人,小虎子拍掌叫好,於承珠卻是毫無得意之色,反而眉尖緊蹩,露出愁容。小虎子道:“好姐姐,你怎麼啦?咱們剛纔說到哪裡?嗯,那日你見着了我的爹爹嗎?”於承珠道:“他有兩樣東西,等下我交給你。”小虎子道:“嗯,那你是見着他了。東西慢慢再給我不遲,喂,快瞧,師父打得真好呵!”

只見黑白摩訶發拳如雨,運掌如風,將剩下的那四名衛士打得不亦樂乎,黑白摩訶的勁力用得恰到好處,將敵人擊倒牀上,便立即彈起,接着又一拳擊倒,黑白摩訶叫道:“小虎子,瞧清楚了,這是羅漢五行拳整套拳法的運用,共有一百零八招,我現在從頭打起。”兩兄弟把敵人當作練拳的沙袋,這樣的教法的確別開生面,那四名一等衛士可就苦了,雖然跌不死,可是習過武功的人,遇到外力打擊,自然會運勁對抗,強弱懸殊,所受的苦比普通人更甚,黑白摩訶的羅雙五行拳還未練到一半,這四人的勁力已全都消失,每人都是汗流如雨,牀褥盡溼,就像用強力榨取一樣,看看就要油盡燈枯,性命不保。有兩個忍受不住的,臭汗流盡,屁滾尿流,臥房裡登時瀰漫着一片臭氣,於承珠掩口叫道:“臭死啦,別弄髒了我師父的房間,快打發他們去吧!”

黑白摩訶哈哈大笑,將敵人一個個抓起,摔出門外,摔一個,罵一聲,最後抓起了楊千斤,多用了兩分勁力,將他的脊柱骨摔斷,喝道:“回去說給你那狗皇帝知道,若再派人來騷擾張大俠的家園,你們就是榜樣。”黑白摩訶殺人不眨眼睛,還是因爲近幾年年事漸長,火氣漸消,所以這次出手,除了將楊千斤、金萬兩打得重傷殘廢之外,另四名衛士不過喪失了武功,還能像常人一樣走動,還有一個李涵真,則連武功也得保全,七大衛士,竟無一人喪命,對黑白摩訶來說,這已經是破例的仁慈了。

黑白摩訶將敵人打發之後,黑白摩訶笑道:“小虎子呵,你今天不夠運道,咱們的羅雙神拳還只練了一半。”小虎子道:“下一次你再練給我看。這次練的一半,已經夠我學好幾個月啦。”

嘿白摩訶道:“傻小子,下一次哪還能有這樣的好機會?”於承珠叫道:“喂,別盡留在這房中說話啦。呀,我師父若然見到他的睡房糟蹋成這個樣子,不知多生氣呢?”

黑白摩訶一出房,於承珠、小虎子跟在後面,黑白摩訶道:“你師父至少要三年之後才能回來,回來之後也包管他不會生氣。”於承珠道:“你們見着了我的師父了?我師父可有什麼說話交待。他們到哪兒去了?”黑摩訶道:“哈,張丹楓真是收得好徒弟,我們給你師父賣命,你連多謝也不說一句,就記得問師父。於承珠小嘴兒一噘,手指頭在面上一劃,道:“什麼賣命,你這是教自己的徒弟,我師父可不領你的情。”黑白摩訶道:“哈,你真是不知好壞,我這是給你的師父教徒弟。”黑摩訶道:“我們是三天前來的,你師父剛剛離開,他叫我們也從速避禍,我們卻偏偏留下來,要替他管管閒事。”小虎子道:“大師父說謊話,你在路上不是說要向張大俠借一樣東西嗎?你是湊巧才碰上這場閒事的。”

,黑白摩訶搖了搖頭道:“你還沒有拜張丹楓爲師,就先幫着未來的師父,真叫我灰心。對啦,你師父料定你會尋來,那東西叫你找給我。”於承珠道:“什麼東西?”黑白摩訶道:“張家的鎮國寶弓。”張丹楓的先祖張士誠在蘇州稱帝,曾鑄有一把大弓,足有五百斤重,要幾個人才擡得起,張土誠那時以爲自己必得天下,鑄下這張大弓,準備作爲傳國之寶,意思是要繼位的兒孫不忘弓馬,這張大弓不過是用作鎮壓天下的象徵,並不能在陣前實際應用,張士誠兵敗之後,這張寶弓藏在快活林行宮的石洞之中,後來張丹楓重得快活林,再把寶弓運回山上。於承珠聽說黑白摩訶要借這張大弓,心中極是奇怪,道:“這張大弓攜帶極不方便,你要它有什麼用?”

白摩訶道:“你這小妞兒別管閒事。拿給我們,自然有用。”於承珠道:“你不說,我就不給你拿。還有你是怎佯見着我的師父的?我的師父有什麼說話?你們還都沒有說呢,你說了,我給你拿。”黑摩訶一看天色,道:“真是要命,收女徒弟就是這樣不好,專會要挾撒嬌。好,你一邊走,我一邊給你說。喂,走得快一點。”黑摩訶一邊走一邊說道:“我都不瞞你,我本來要找你的師父對付兩個大仇人。偏偏你的師父怕皇帝找事,全家遠走,那天只是在湖濱匆匆一面,我們大家把事情說完之後,他教我一個法子,用這張寶弓應付強敵。他走得實是匆忙,我們帶小虎子前來,本來是準備強迫他收徒的,也還來不及說呢!”

於承珠大爲詫異,心道:“我師父常說,以黑白摩訶的武功,縱橫天下,已是無敵,若以一敵一,他和黑白摩訶也不過是打成平手而已。瞧他戲弄七名衛士,那是何等神通,他們還須懼怕什麼強敵?”白摩訶擡頭一看天色,道:“不好,那兩個對頭,就要來了,快給我們拿弓。”於承珠本來還有許多話要問,給白摩訶一催,也只好忍住,帶他們到後山寶庫,寶庫藏在山洞,那本是張士誠當年的藏寶之地,後來張丹楓將寶藏都獻給朝廷,裡面所藏的就只是先朝遺留下來的武器與一些值得紀念的東西了。於承珠曾入過“寶庫”多次,知道開庫之法,在岩石上左轉三轉,右轉三轉,寶庫石門,兩邊分開,白摩訶擦燃火石,入內一看,那張寶弓擺在當中,想是因爲搬運不便、所以張丹楓沒有帶走。寶弓之旁,有三支長箭,光輝燦爛,原來竟是黃金打的,黑摩訶蹲身抱起大弓,哈哈笑道:“正是合用。”白摩訶將三支長箭一併拿起,走出石洞。

黑摩訶道:“我本想找你師父幫忙,你師父不在,你們兩個小傢伙幫我一下,好麼?”小虎子知道有熱鬧可瞧,大聲叫好,於承珠奇道:“你們的對頭,我們怎能抵敵?”黑摩訶道:“我聽張丹楓說,山莊下面有一個石陣,是按諸葛武侯的八陣圖擺的,你知道麼?”於承珠道:“知道,我師父第一次到這洞庭山時,就幾乎被陷入石陣之中。”白摩訶道:“你知道陣法麼?”於承珠道:“我知道怎樣走出生門,要運用可是不能。”黑摩訶道:“那就行啦。我只要你們下去,將我們的那兩個對頭引入陣中,那兩個對頭是阿拉伯人,你一見就會知道,快去,快去!”小虎子立刻飛跑,於承珠轉眼就趕過了他,道:“喂,小虎子,怎麼引法?咱們商量商量。”小虎子眨眨眼睛,道:“這還不容易,你隨我來。”說得極爲神氣,竟似胸中早有成竹。於承珠正想說話,擡眼一看,只見山腳已現出兩條人影。正是:

初生之犢不畏虎,將門之後非凡童。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黃金書屋掃校

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
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