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

於承珠定一定神,向一個跟隨神像遊行的人問道:“你們這位城隍老爺是誰?”那人鼓起眼睛說道:“城隍就是城隍,當然是神。你這位姑娘問得好怪。“於承珠怔了一怔,心道:“他是不知道這神像就是我的父親呢?還是不方便對我說?”又問道:“城隍廟是誰起的?”那人道:“捐錢的紳商多着呢,我也說不清楚,你問這個幹什麼?”於承珠鍥而不捨,又問道:“這神像是誰雕刻的?”那人慍道:“你問管木工的頭子去。我可沒工夫和你說廢話。”急急忙忙趕上前頭,擡着城隍像的行列已去得遠了。

小虎子道:“姐姐,你不是中暑吧?”摸摸於承珠的額頭,但覺一片沁涼,於承珠甩開他的手道:“別胡鬧。”小虎子心道:“你纔是胡鬧呢,哪有這樣問人家的。”但見於承珠一副喪魂落魄的樣子,小虎子甚是擔憂。

他哪知於承珠心頭的紊亂,須知於承珠的父親于謙是以叛逆之罪被抄家處斬的,雖然天下之人,聞訊悲憤,但在皇帝淫威之下,誰敢吐半句不平之語?想不到昆明竟然把于謙奉爲城隍。於承珠心道:“昆明雖然僻處南疆,但仍是朝廷管治,若被朝廷官吏看出這是我父親的神像,發起造像建廟的人定難逃抄家滅族之禍,誰人有這般大膽。”而且也想不到昆明城中,有什麼父親的親友。心中更是奇怪,暗道:“想不到父親竟然會到這遼遠的邊城來作城隍。”

於承珠身不由己地跟隨着看熱鬧的人走到城隍廟去,城隍本來不是“尊神”,天下各地的城隍廟都只是聊具規模而已,這座城隍廟卻大得出奇,進了三重,纔到大殿,但見飛檐翹角,金碧輝煌,大理石的檐階也有數十級之多,於承珠與小虎子擠到前面,但見大殿裡香菸潦繞,擠滿了人,忽聞得八音齊奏,看熱鬧的人紛紛讓路,有人說道:“瞧,小公爹來了!”

於承珠忙向旁邊一位老者請問道:“哪位小公爹?”那老者笑道:“昆明城裡能有幾位國公?”於承珠大吃一驚,道:“是沐國公?”那老者點點頭道:“不錯,這城隍廟便是沐小公爹倡修的。”只見那乘藍呢大轎停在臺階下面,轎中走出一個貴介公子,脣紅齒白,看來不過十七八歲,臉上還帶有些稚氣。他一進來,廟中肅靜無譁,贊禮的道:“鳴鐘擊鼓,請尊神升位。”原來這位小公爹是來主持城隍廟的落成大典的。

於承珠如在夢中,惶惑不已,原來沐家世襲黔國公,鎮守雲海,在朱元璋的手下大將之中,算得是最有福氣的一位。沐家始祖沐英,還是太祖朱元璋的養子,平定了雲南的“粱王之亂”後,受封爲“黔國公”(見《明史》一二六,列傳四。),沐家的子孫,有好幾位都是駙馬,富貴榮華,在功臣之中,數不出第二位。

於承珠的父親是明朝大臣,於承珠當然熟悉本朝史事。要知明太祖未元璋劾薄寡恩,得了天下之後,大殺功臣,手段毒辣,實不在漢高祖劉邦之下。他手下的大臣,軍功比沐英大的有的是,例如徐達、常遇春、藍玉都是,但或者本身不得善終,或者子孫遭受誅戮。如藍玉以“叛逆”罪誅三族,常遇春的兒子也被牽連入藍玉案內而被賜死;徐達是明朝開國的第一功臣,受封爲中山王,賜有免死的鐵券丹書,但後來燕王以叔奪侄位(明成祖),徐達的兒子徐輝祖仍不免被削爵幽死(見《明史》一二五,列傳十)。只有沐英一家,遠鎮雲南,世代爲“公”(爵位),可算異數。

因此於承珠聽說這城隍廟是沐府的“小公爹”倡修的,不勝惶惑,心中想道:“若是別人也還罷了,沐家屢代都得朝廷恩寵,何以他卻不怕牽連,給我的父親立像造廟,雖說是假託城隍,但如此昭彰,豈能瞞盡所有之人。而且也未聽說我父親和沐家有什麼交情,這事未免太奇怪了。”

只見那小公爹恭恭敬敬地上了三柱香,下面的紳商依次進香行禮,只是除了那“小公爹”之外,卻並無一個官員。

於承珠忽地排衆而出,在廟祝手裡也接過三柱香,熱淚盈眶,跪在神前,低頭默禱:“爹爹呵,你被奉敬爲神,永受萬民膜拜,死也不朽了!”

那小公爹甚是詫異,招手叫她問道:“你有什麼委屈,要稟告城隍?”於承珠拭掉眼角的淚珠,道:“沒什麼,我見你們如此尊敬城隍,一時感觸,禁不住流淚了。”小公爹越發奇怪,正想再問,忽聽得外面又是鳴鑼開道之聲,有人報道:“王副將軍到。”

小公爹皺眉道:“他也來做什麼?”走出去迎接,於承珠乘機退下,偶然一瞥,忽見那兩個賣藝的父女也擠在一個角落裡,正在偷偷地望着自己……

於承珠心中一凜,想道:“待黑白摩訶一到,可得立刻離開這兒。”她也自知露了痕跡,但眼見自己父親的神像,卻又如何能夠無動於衷?

鑼聲一止,只見一個貴官走進廟來,小公爹道:“王將軍,你也來進香嗎?”那貴官道:“小公爹,你這場功德道得好呀。”向城隍像打量了好一會,笑道:“好手藝,刻得栩栩如生。爲什麼和我在別處所見的城隍像不同?”小公爹道:“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城隍,這有什麼奇怪?”那玉將軍哈哈笑道:“小公爹此言,真是令我大開茅塞,原來城隍像也是因地不同的。哈哈,這建廟造像,是沐公爹的主意還是小公爹的主意?”小公爹淡淡說道:“這是我的主意,有什麼不對麼?”

那王將軍滿臉奸笑,道:“好極了,在蠻夷之區,原不妨以神道設教,這是聖人也說過的。”旁邊的土著紳商,聽那將軍說雲南是“蠻夷之區”,個個怒目而視。那位王將軍似乎也察覺到自己的失言,急忙堆滿笑容,補上一句道:“兄弟的意思,咳,咳,兄弟的意思,是說小公爹的作爲,頗合聖賢之道。”這句話可捧得極爲牽強。那小公爹笑道:“是嗎?好,好!那麼你也該向這城隍叩三個頭!”那個將軍名叫王鎮南,身受平南副將軍之職。雲南的軍政大權一向操於沐家手中,“平南將軍”也是規任的“黔國公”沐琮自兼,這位副將軍雖是朝廷派來的,其實形同“伴食”,毫無實權,被小公爹沐磷強他向城隍像叩頭,心裡雖然是萬分的不願意,卻不敢不依,果然跪倒地上,乖乖地叩了三個響頭,站起來時,滿面尷尬之色,於承珠瞧在眼裡,心中笑道:“這個王將軍一定是曾經見過我的父親,哈哈,叫一個朝廷命官,向‘叛逆’叩頭,這位小公爹的惡作劇可真令人痛快!”

那位王將軍搭訕了幾句,悻悻而退。看他走出廟門,裡面的紳商們竊竊偷笑。小公爹沐磷擡起眼睛,在人叢裡尋覓於承珠,忽聽得門外又是肅靜無譁,進香參神的人們自動讓開,只見兩個丫鬢陪着一個小姐走上臺階,沐磷急忙迎上去道:“姐姐,你也來了。”這位小姐正是黔國公沐琮的女兒沐燕。看她長眉入鬢,啊娜矯柔,卻是步履安詳,氣度高華,自有大家風範,只見她先向城隍像襝在施禮,然後對沐磷說道:“弟弟,你跟我回去吧,爹爹在找你呢。”沐磷吃了一驚,道:“爹爹有什麼說?”沐燕似乎不方便在此多說,微微笑道:“都有我呢,你回去吧。”將沐磷拉出廟門,於承珠在人叢裡舉眼偷窺,但見她眉宇之間,隱有憂色。

沐磷、沐燕一走,廟裡亂嘈嘈的,外面的人也爭着進來參神,於承珠與葉、虎子乘機退走,於承珠暗中偷看,那賣藝的兩父女還留在廟中,似乎並沒有發現她。

於承珠如在夢中,對眼前之事,實是百思莫解。心中想道:“看這情形,聽那少女的語氣,這建廟造像之事,沐國公想來事先未知。但這小公爹如此年輕,他未曾見過我的爹爹,又怎知道我爹爹的相貌。”

小虎子滿懷納悶,道:“姐姐,你當真不是中暑嗎?”於承珠笑道:“你怎麼胡亂咒我?”小虎子道:“我看你有點失常,剛纔好端端的怎麼在廟裡哭起來了?”於承珠道:“你看他們那樣尊敬城隍,所以叫我也感動了。”抿嘴一笑,小虎子道:“不,你一定有什麼心事,瞞着不告訴我。”於承珠皺眉道:“別再在這裡胡纏啦,小孩子知道什麼大人心事?趕快回去吃中飯正經。”

小虎子道:“不,不!你答應過我,下午去逛西山的。君子一言……”於承珠給他逞得笑起來,接着他的口頭禪道:“快馬一鞭!”小虎子笑道:“好,那麼說話算數,你快帶我去逛西山。”於承珠道:“你就不餓?”小虎子嘻嘻笑道:“我袋裡還有幾十文銅錢呢。”於承珠道:“你爲什麼不給那賣藝的老頭?”小虎子道:“我是誠心留給你吃午飯的呀。我瞧你那個樣兒就知道你忘記帶銀子了。”笑嘻嘻地拉於承珠到一個小店子裡吃了兩碗米線,袋裡就只剩下三枚銅錢了。

走出城來,天方過午,萬里無雲,是一個大好的晴天。於承珠胸懷舒暢,把心事拋過一邊,盡情觀賞山景。昆明西山,果然名不虛傳,越上山勢越奇越險,一到龍門,更是令人驚心駭目,那“龍門”竟是從山峰上鑿出來的,從下望上,峭壁千丈。上面的廟宇,竟似凌空而建,下面是蒼茫無際的滇池,拾級而上,山風飛衣,如登仙境。於承珠贊一副對聯道:“仰笑宛離無尺五,憑臨恰在水中央。”下望滇池,悠然神往。

龍門的沿崖都鑿成石廊,迂迴曲折,有的地方,僅容一人側身穿過,小虎子笑道:“這地方最好捉迷藏。”於承珠不禁失笑,道:“帶你來逛西山,你卻想捉迷藏,豈不辜負了這天然美景。”

登上龍門,只見一幅壁畫,畫中一條鯉魚,凌空飛躍,下半身是魚身,上半身卻是龍相,傳說中的“鯉魚躍龍門”,便是這個所在,據說“龍門”太高了,所以滇池中的鯉魚,若能躍過龍門,便可化龍昇天。小虎子笑道:“我看,就是天下的第一等輕功,也難以躍過龍門!”於承珠又不禁啞然失笑,但卻也佩服他對武功的專心注意,心道:“怪不得黑白摩訶說他是個有根基的孩子,對武藝簡直是入了迷。”

龍門上還有個魁星的石雕像,那是用整塊石頭刻出來的,只有手裡的筆卻是木的。於承珠看那題記,原來這在峭壁上鑿出來的龍門,竟有一個哀豔絕倫的故事。據說有位少年,因爲失掉了他的意中人,心無寄託,便獨自跑到西山上去刻龍門,是想留下一個勝蹟,紀念他的情人。刻到最後的魁星像時,沒有石頭適合刻魁星的筆,這少年一生致力的工作,就差這一點點不能完成,傷心到了極點,竟從龍門躍下,喪身滇池。於承珠讀了題記,只感到心頭一陣迷惘,想道:“這少年的作爲又比逃禪的境界更高了!呀,可惜在這世上,實是難逢具有這樣真情摯愛的少年!”鐵鏡心的影子突然又從她心中飄過,她俯瞰滇池,但見滇池上的點點浮萍,忽地被風吹散,水如無數花瓣,也各自飄零,心中更增悽楚。

小虎子忽然悄然說道:“聽,下面好像有人說話。”

於承珠自小跟隨雲蕾練金花暗二器,耳力極好,又學過“伏地聽聲”的功夫,當下把耳貼在石壁上一聽,龍門的石廊是從峭壁上鑿出來的,迂迴曲折,數步之外,彼此不見,但那聲音從石壁上傳過來,雖然細如蚊叫,卻是清清楚楚。

只聽得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王將軍鄭重付託,這封信關係重要,你一定要送到京中。”另一個聲音道:“交給誰?”先頭的聲音道:“給大內總管陽宗海。若然陽宗海出差去了,就交給御林軍總指揮婁桐孫。若然兩人都出差去了,就直接交給宮內的王公公。”那人嗯了一聲,過了半晌問道:“若是途中碰到沐公爹的人呢?”先頭的聲音答道:“能敵則敵,不能敵則跑,跑不了就把書信嚼碎吞下,總之不能讓此信落在任何人的手中。”那人道:“哎呀,這可是賣命的事兒,我可不可以回家一轉,告別妻子。”先頭那聲音道:“張老大,幹咱們這一行的還怕死麼?你今晚可就得立刻動身,嫂子有我照料,你不必擔心。”說到此處,兩人再無言語,只聽得腳步聲從裡面走出來。

於承珠心中一凜,想道:“這王將軍定是今日到城隍廟的那個官兒,只這麼一會兒工夫,他就把密信寫好了!聽這語氣,看來這封信定是對沐公爹有所不利。”心中一動,主意已決,跟小虎子道:“玩得夠了,咱們該回去啦!”

石廊裡那兩個傢伙忽然聽得有人說話的聲音,嚇了一跳,於承珠和小虎子走進石廊,兩人一望,見是一個少女和一個孩子,只當他們是來遊山的姐弟兩人,放下了心,那個張老大是個好色之人,見於承珠麗質天生,故意邁前兩步,堵着石廊的狹窄的通道,嘻嘻笑道:“小姑娘,這壁真不好走,要不要。我扶你一把。”

小虎子一個箭步跳上,喝道:“讓開!”肩頭一撞,左拳從肘底穿過,就想來他一招“龍拳”,於承珠急忙將小虎子一扯扯開,那人被小虎子一碰,略一側身,正想施展擒拿手的功夫,將小虎子摔到石壁上,忽覺一陣香風,於承珠已是和他挨肩擦過,那人心魄一蕩,伸手去拉,卻沒有拉着,他的同伴急忙止着他道:“張老大,別胡鬧啦。”張老大被他的同伴喝着,悻悻罵道:“哼,你這個小蠻牛,要不是碰上今天有事,定要捧你一頓!”小虎子回頭還罵道:“好呀,小爺正想打架!”於承珠忙把小虎子拉開,賠笑說道:“我這弟弟是有點牛氣,請你們兩位大人不要見怪孩子。”那個張老大聽得非常舒服,叫道:“喂,你這個小妞兒很好,你叫什麼名字。”於承珠只當不聽見,在他說話的當兒,已拉着小虎子走出石廊。

小虎子甚是不平,向於承珠發作道:“那個傢伙膽敢欺負你,你爲什麼不讓我打他一頓?”

於承珠道:“要打他我不會打嗎?快走!”小虎子滿肚悶氣,但見於承珠聲色俱厲,卻是不敢違拗,只得提起腳步,跟着於承珠快跑。

還未跑至“三清閣”,只見那兩個傢伙已氣呼呼地追了上來,破口罵道:“兩個小賊,給我站着!”原來於承珠適才在與那個張老大挨肩撩過的剎那,已施展了空空妙手,將那封密信偷到手中。這手功夫,正是張丹楓所傳的絕技之一。當年張丹楓初遇雲蕾之時,就曾施展過這一手絕技,將她的銀子偷得乾乾淨淨,和雲蕾開了個大大的玩笑。張丹楓說這不是正派的武功,本來不想傳給於承珠的,但於承珠聽了師父當年戲耍師母的故事,纏着要學,想不到卻在今日派了用場。

那張老大也算機靈,於承珠一走,他猛地想起:“一個小孩子爲什麼會撞得我肩頭作痛?”一摸懷中,發現失了信件,這一急非同小可,忙與同伴追趕,只見於承珠與小虎子不走正路,已繞過三清閣向後面奔上山去,張老大倒抽了一口冷氣,看於承珠這身輕功,竟是在自己之上。

這張老大本是京中的一個待衛,名叫張大洪,被派在昆明,察伺沐國公的,爲怕起疑,所以將家小也帶了來,裝作一家普通的民居。他的同伴名叫王金標,卻是徵南副將軍王鎮南手下的一個親信,原來也是京中的侍衛,跟王鎮南來負監視沐琮之任。沐家雖然歷代效忠,極得歷朝皇帝信任,但皇帝必須派人監視各省的封疆大吏,乃是明朝行之已久的制度,並非雲南一省爲然。王鎮南到昆明作沐琮的副將,已有十多年,從未發現過半點可疑之跡,張大洪與王金標正愁沒有建功的機會,會老死雲南,想不到卻出了一樁小公爹爲于謙造像,奉爲城隍的事情,正好借事生非,邀功圖賞。所以王鎮南立刻寫好奏摺,叫王金標偷偷交給張大洪,哪料事有湊巧,卻偏偏碰到了於承珠,密件竟然給於承珠偷去。

於承珠那“登萍渡水”的輕功絕技,雖然令他們大吃一驚,但他們哪肯就此干休,仍然拼命追趕。小虎子的內功根底甚好,輕功卻非所長,跑了一會,距離漸漸縮短,於承珠不得不放慢腳步等他,張大洪把小虎子恨得牙癢癢的,追到三丈左右,一折手便發出兩支瓦面透風鏢,他在這暗器上下過十年工夫,百發百中,哪知小虎子溜滑非常,聽風辨器,身軀一矮,鑽人茅草叢中,鋒鋒兩聲,兩支鏢都打在石上,小虎子哈哈大笑,鑽出來道:“沒打着!”回頭還扮了一個鬼臉。但經過這樣一會兒閃躲的工夫,張大洪已追到他背後一丈之地,猛地縱身飛起,喝道:“小賊還想走嗎?”一招“蒼鷹撲兔”,竟是河北嶽家“五擒掌”的功夫。於承珠距離小虎子在十丈開外,回身來救,已是不及。

張大洪出山以來,曾用這“五擒掌”法傷過不少好手,滿以爲小虎子定然難逃掌下,如忽聽得小虎子嘻嘻笑道:“你盡纏着小爺乞討,沒話說,小爺只好把身上這幾個銅錢都施捨給你啦!”陡然間錚錚數聲,小虎子把身上僅剩的三枚銅錢,用輪指手法一下彈出,當作“金錢鏢”使用,分打張大洪頭上的“太陽穴”,胸膛的“掰鞏穴”,和腳跟的“涌泉穴”。“太陽穴”和“璇璣穴”都是致命的穴道,也虧得張大洪武功不弱,人在空中,居然能把“五擒掌”法硬使開來,接了小虎子打來奔向他上壤中盤的兩枚銅錢,但爲了全力防護“太陽穴”和“璇璣穴”腳跟的“涌泉穴”卻給銅錢打個正着,立刻跌倒塵埃,眼淚直流,小虎子笑道:“哈,我不殺你,你哭什麼?牛高馬大,淚汪汪的,你羞不羞?”涌泉穴被打中必然流淚,小虎子豈有不知?他乃是故意向敵人挖苦。

王金標一聲大吼,雙臂一振,飛掠丈許,喝道:“好小子,朝我來吧。”陡地拔出一支判官筆,向小虎子身上的大穴疾點,他是河北的打穴名家,又善接暗器,立心要點倒小虎子給同伴泄一口氣。

小虎子道:“糟糕,我身上不名一文,你怎麼還向我乞討!姐姐,你給我打發他!”這一瞬間,小虎子已接連遏了幾次險招,王金標的判官筆,疾發如風,把小虎子逼得團團亂轉,眼見他筆尖一起,直指到了小虎子的前心,忽聽得於承珠清脆的笑聲叫道:“好,我給你賞他金子!”王金標只見眼前金光疾閃,急把判官筆招架,但聽得錚錚兩聲,於承珠的兩朵金花給他的判官筆碰飛,王金標正想說兩句俏皮話,忽地那兩朵金花在空中一轉,斜飛射下,來勢更急,王金標善擋暗器,卻還未見過這種打法,猝不及防,兩朵金花都打中了他的穴道,登時暈倒。小虎子笑道:“他哪值得你賞他金子。”將金花取回,又向張大洪的軟麻穴重重地踢了一腳,這才肯跟於承珠下山。

於承珠試用阿薩瑪兄弟發金球的手法,果然一舉奏效,甚是高興。回到旅舍,關上房門,拆開那封密信,卻是一憂。原來那封奏摺果然是密報沐小公爹給於謙建廟造像之事,奏摺還擬好條陳,叫皇上宣召沐小公爹入京,將他廢爲庶人,另選沐家的子侄,立爲國公。另外有幾個條陳,是削沐國公權力的辦法。於承珠因爲沐磷給她父親造像,對之頗有好感,拿了這封信,一時想不出妙置之法。

黑白摩訶還沒有來到,於承珠無人商量,悶習不樂,吃過晚飯,便躺在房中,小虎子聽說雲南的“花燈戲”好看,邀她去看,她也提不起興趣。黃昏之後好一會子,大約是相近二更的時分,旅舍主人忽然進來報道:“外面有一個人要來求見於姑娘,問於姑娘見是不見?”

於承珠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老掌櫃道:“是一個漂亮的相公。”於承珠道:“就只一個人嗎?”老掌櫃道:“不錯,就只他一個人。”於承珠大爲詫異,初時她還以爲是黑白摩訶尋來,後來又以爲是段澄蒼,但段澄蒼斷無一人前來之理,沉吟半晌,想道:“這個地方怎麼會有人認得我?”掌櫃的道:“那位相公看來人很正派,於姑娘見是不見?”雲南的男女大防雖然沒有中原嚴謹,但一個少年裡子夜間到旅舍去拜會一個單身女客,事情卻也並非尋常,那老掌櫃受了來人的厚禮,給她盡說好話,於承珠沉吟半晌道:“好吧,那就請這位相公進來。”

掌櫃的一走,小虎子便笑嘻嘻地羞於承珠道:“一個漂亮的相公!嘻嘻,原來姐姐的意中人在這兒!”於承珠道:“胡說八道,看我不撕破你的嘴。”面色一端,道:“此人深夜求見,必有機密之事,你躲回房去。”小虎子道:“嘻,你嫌我在旁,不好意思麼?”於承珠雙眼一睜,裝作發怒的神氣,小虎子伸伸舌頭,躡手躡腳地走回自己的房中。他的房間就在於承珠的隔鄰,小虎子淘氣得很,跨在牆上,準備偷偷聽他們的說話。

於承珠滿腹疑團,沒有注意小虎子的動靜,過了片刻,只聽得掌櫃的在外面說道:“客人來了。”於承珠打開房門,但見一個披着白狐裘披肩的華貴少年,緩緩走人,於承珠怔了一怔:這個人竟似在什麼地方見過似的。於承珠道:“請問相公高姓大名,夜間到此,有何見教?”那少年打量了房間一眼,聽得那老掌櫃的腳步聲已經遠去、忽然微微一笑,將房門關上,而且閂上了門閂。

於承珠勃然色變,喝道:“你幹什麼?”那少年“噗嗤”一笑聲甚是柔媚,於承珠心念一動,只見那少年除下頭上的方巾,露出一頭秀髮,於承珠仔細一看,這才認出原來是日間陪着沐小姐到城隍廟進香的一個丫環。於承珠心中暗笑:自己兩年來都是女扮男裝,竟然看不出她的破綻。

那丫環道:“於小姐,請恕冒昧!”於承珠道:“你怎麼知道我的姓名?住在此間的那丫環不答這話,道:“我家小姐有請。於姑娘見到小姐,一切就明白。”於承珠更是疑惑,那丫環道:“請於姑娘馬上動身,小姐有極大的疑難之事,要向於姑娘討教。”於承珠心頭一震,想道:“莫非是與今日之事有關?”繼而想道:“我正愁沒法處置那封密信,交給沐小姐豈不是正好。”那丫環又催道:“於姑娘,事不宜遲,三更之後,在街上行走,就惹人起疑了。”於承珠瞧她眉宇之間,隱有優色,溢急之情,溢於言表,便道:“好,我還有點事情要交代一下。”話未說完,只見牆頭跳下一個人來。

於承珠嚇了一跳,只聽得小虎子笑道:“姐姐,我在這兒呢。”於承珠向那丫環賠笑說道:“我的弟弟淘氣得很,你受驚了吧?”那丫環道:“沒,沒什麼,噫,你的弟弟真好本領,我家的武師也及不上他的身手。”她口說不驚,心頭如在卜卜直跳。

於承珠道:“你的黑白師父明日定可趕到,若然我未回來,你就告訴他們,說是我到沐公爹的府上去了。”小虎子道:“知道啦!”於承珠道:“我未回來,你一個人不可到外面走動。”小虎子道:“你當我是小孩子麼?這也用得着吩咐。”於承珠道:“那匹照夜獅子馬,你要好生照料,不可讓人偷走了。”小虎子笑道:“這馬是你的命根,我也寶貝着它呢,誰敢偷,我就和他拼命。”於承珠一笑道:“能偷走這馬的人,只怕你未必是他對手。”小虎子撅着小嘴道:“那你何必囑咐我?”於承珠道:“這匹馬和你已然熟識,生人它不服,你騎它它不會反抗,若有人來偷,你打不過,就趕快騎着它跑。”小虎子滿不高興,道:“好啦,好啦,你走吧!少一根馬毛,你回來問我。”

於承珠和那丫環走出旅舍,昆明是個山城,二更過後,街上已少行人,那丫環帶她走出了小東門,接近郊外,更是寂靜,這晚是八月初三,淡淡的一彎娥眉月在浮雲中時隱時現,夜色朦朧,疏楊在夜風中呼嘯,頗有蕭瑟之感。於承珠但覺日來一連串的奇遇,心中忐忑不安。

兩人剛剛走進城門,忽聽得呼的一聲,城牆上人影一閃,於承珠聽風辨器,知是有人暗襲,急忙施展“一鶴沖天”之技,凌空躍起,手中的金花尚未打出,只見那丫環的身子也凌空飛起,於承珠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將黑摩訶給她的那支蛇焰箭發出,尖銳的響箭聲中,飛起一溜藍火,只見一個蒙着頭面的黑衣漢子,拋出一根繩索,索上的套環將那丫環套着,待於承珠發現之時,那丫環已給他扯上城牆。

於承珠一抖手發出兩朵金花,城牆有三丈來高,金花射到,那人已跳下城牆,向郊外逃走。這一下,變生意外,於承珠大爲惶急,趕忙拔出青冥妄劍,一躍丈許,寶劍在城牆上一插,手掌一按城牆,拔出寶劍,一翻身也躍上城頭,只見那蒙面人已在數十丈外,月色朦朧,依稀認得出模糊的背影。於承珠心中一凜:這人的身法好快!急忙跳下城牆追趕。

於承珠的輕功,在江湖之上,已是少人能與比擬,但追了半個時辰,還是落在那人背後十餘丈之多,於承珠也曾接連發過三朵金花,但終因距離過遠,打不着敵人,於承珠不願浪費暗器,只好緊緊追蹤,過了一陣,只見那人走人一個山坳,於承珠追入山谷,已失了那人的影子,但見一間大屋,不似山鰱人家,屋中透出燈火。

山谷內再無第二家人家,這蒙面人當然是躲進屋內去了。於承珠不暇思索,追到那間大屋門前,見那兩扇大門,似是虛掩。於承珠用力一推,那兩扇又厚又硬的紅木大門,竟然應手而開。於承珠心頭一震,想道:他故意不關大門,難道是誘敵之計麼?但救人要緊,而且她藝高明大,也顧慮不了這許多,略一遲疑,便拔足跨門進人。

走了十數步,那兩扇大門忽然“砰”的一聲關合,於承珠回頭一望,卻又不見有人。於承珠怒道:“算你是龍潭虎穴,我也得闖你一闖!”裡面隱隱傳出笑聲,於承珠循笑聲追去,幾重門戶,都是虛掩,應手便開,只有一所廳堂內,一個軍官高踞上座,那丫環站在他的面前,身上的繩索尚未解脫。

於承珠一看,怒氣上衝,罵道:“哼,原來是你!身爲大內總管,半夜擄人,該當何罪。”這軍官正是陽宗海。

陽宗海哈哈笑道:“於小姐,你在青天白日,出手傷人,又當何罪?”敢情他已知道於承珠白天之事。於承珠道:“你知道她是誰?陽宗海笑道:“別人畏懼沐國公,我陽宗海何須畏懼?”“砰”的一聲,拍案喝道:“小丫頭,快把書信交出來?”那丫環道:“什麼書信?”陽宗海道:“王將軍的密信?”那小丫環道:“哪個王將軍?”陽宗海道:“你裝什麼傻?你家小姐差遣你半夜三更去找於姑娘,爲的什麼?你不交出來,我只好無禮了,瞧,我敢不敢搜你!”伸手便撕那丫環的衣服,那丫環叫道:“你敢欺侮公爹府內的人!”陽宗海冷笑一聲,“嗤”的一聲把那丫環的外衣撕爲兩片,露出裡面女裝的紅緞緊身。

於承珠大怒喝道:“信件在我身上,你欺侮一個丫環,不要臉麼?”陽宗海正是要她說出這話,哈哈笑道:“你何不早說?將信件交給我,萬事干休,要不,你也休想出去。”於承珠道:“有本事你就來取!”青冥寶劍倏地進招,陽宗海在椅上一躍而起,施展小擒拿手的功夫,便來搶於承珠的寶劍,轉眼之間,拆了幾招,陽宗海道:“少年人果然進步得快,哼,哼,怕要和我對手,那還差得遠了呢!”一招“飛龍在天”,雙掌齊出,於承珠退了兩步,陽宗海亦已趁勢拔出長劍!,)

於承珠身落虎口,豁出性命,把百變玄機劍法使得凌厲無前,激鬥中又將那丫環身上的繩索削斷,那丫環嚇得軟了,繩索雖解,卻不會走路,於承珠急道:“你快跑,不必顧我。”陽宗海大笑道:“到了這裡,還想逃走,你做夢麼?”轉眼間只見門口站滿了人,被小虎子用銅錢打傷的那個張大洪也在其內,這些人都知道陽宗海素來單打獨鬥,只有張大洪不知就裡,跳進去想報今日之仇,於承珠回身一劍,左手一彈,金花從劍底飛出,在張大洪的額角上穿了一個透明的窟窿。

陽宗海喝道:“擡他出去,你們堵着外邊,提防有什麼可疑的人潛入。這屋子裡誰都不許跨進半步。”於承珠適才那幾下子動作雖快,陽宗海若肯出手攔阻,於承珠焉能從容發出金花?看來他是有意讓張大洪受傷的了。

陽宗海自恃武藝高強,滿心以爲百招之內,定能將於承珠制伏,卻不料於承珠乘他分神說話的當口,忽地施展出“穿花繞樹”的身法,四面遊走,陽宗海挺劍來追,好幾次劍尖已堪堪刺到她的背心,都被她溜走避開,屋外圍觀的人亂拍馬屁,陽宗海每出一手劍招,他們就嘖嘖讚賞道:“陽總管好劍法!”豈知陽宗海出手如風,連刺了數十百劍,如還未能傷得於承珠毫髮,不但陽宗海自覺面上無光,旁觀喝彩的人漸漸也叫不響了。

陽宗海勃然大怒,冷冷笑道:“張丹楓的徒弟連一招也不敢接麼?”其實,於承珠的“穿花繞樹”身法,只能應付一時,久纏下去,定因氣力不繼而露出破綻。陽宗海的武功和氣力都較她強,只要沉得住氣,終能取勝。不過陽宗海自持身份,總覺得在百招之外,縱然能夠將她擒獲,亦是勝之不武。故此急着要激她還手、接招。

於承珠果似被他激怒,忽地回眸,一聲冷笑,喝道:“接招!”陡然間劍光一閃,鋒鋒兩聲,金花從劍底飛出,陽宗海防不及防,只得退後幾步,舉劍一格,說時遲,那時快,第三第四朵金花又相繼射到,陽宗海掌劈劍擋,將金花一震飛,哈哈笑道:“米粒之珠,也放光華!”說話之間,五、六、七、八朵金花連翩飛至,陽宗海賣弄本領,縱身一躍,一招“神龍入海”,長劍一個盤旋,但聽得一陣鉢鈕之聲,四朵金花都給盪開,陽宗海得意之極,發聲狂笑,卻不料先前給他格開的那幾朵金花,在空中斜飛急射,忽地又掉轉頭來,對準他的穴道射下,陽宗海一怔,剛剛震飛的那四朵金花也一齊掉頭飛回,全奔向他的大穴。

陽宗海這纔看出,那滿空飛舞的金花,走的都是弧線,雖然給他震飛,卻是絲毫不亂,竟似都有軌跡可循。陽宗海吃了一驚,心道:“這小丫頭的手法好古怪!”轉瞬間於承珠已是一連發出十八朵金花,在空中織成金光閃閃的大網,將陽宗海的身形籠罩在光網之下,陽宗海多好武功,這時也不禁有點手忙腳亂。”

於承珠所用的手法,正是她從阿薩瑪兄弟的金球手法中所參悟出來的,可惜時日無多,未臻化境,要不然就憑這一手暗器的功夫,便可制陽宗海的死命。這時陽宗海雖然有些忙亂,但金花卻傷不了他,只見他把一柄長劍舞得風雨不透,金花一沾着他的劍尖,立刻便給盪開,錚錚之聲,祟音密響,不絕於耳!卻無一朵能透過他的劍圈!

陽宗海怒極氣極,把手一揮,只聽得轟隆隆幾聲大響,那座客廳左右西邊的四扇大門全都關閉,於承珠早已絕了逃走之念,仗着一口寶劍,十八朵金花,和陽宗海硬拼,但見滿屋子裡金光閃爍,有如流星掠空;劍氣縱橫,伊若銀虹交錯。屋內的燈火雖然全都熄滅,但在金花寶劍的光芒閃耀之下,對方的身形移動,都看得清清楚。

陽宗海一聲大吼,振劍疾擇,左手又使出劈空掌的功夫,竟然在金花交織的網中,硬衝而出,於承珠吃了一驚,卻也不懼,青冥劍盤空一轉,搶着佔了上首,和他搶攻。陽宗海的武功雖然較於承珠高出不止一籌,但這時他既要防備那滿空飛舞的金花,又得提防自己手中的長劍會給於承珠的寶劍削斷,有此兩重顧忌,竟然還給於承珠稍占上風。這一戰雙方都使出平生絕技,陽宗海心中暗暗叫苦,他本來尚有其他辦法可令於承珠束手就擒,但自己說話在先,若然連一個“黃毛丫頭”都無法降服,面子何在?因此只好與於承珠苦鬥,只聽得外面晨雞三唱,窗孔漸漸透入微弱的光線,他們大約是在四更之時動手,這時不知不覺已過了一個更次,雙方部已感到筋疲力倦,仍是分不出高下,苦戰不休!伏在外面從窗眼偷窺的人,都在暗暗擔心,卻又不敢叫陽宗海罷手。

陽宗海也想不出如何了結,又過片刻,於承珠氣喘的聲息可聞,陽宗海的頭上也冒出騰騰白氣,他的內力雖較於承珠遠爲深厚,但於承珠的金花暗器過於厲害,只要有半點疏神,就會被打中穴道,陽宗海兩面照顧,比於承珠自是吃力得多。再過片刻,窗孔中透入來的光線更爲明亮,想來外面已是天光大白了。

忽聽得外面有人叫道:“陽大人,王將軍有請!”陽宗海正巴望有此一喚,應了一聲,振劍一封,將於承珠逼退兩步,大聲喝道:“小丫頭,讓你多活幾個時辰,待我回來再慢慢地收拾你。”於承珠冷笑道:“大總管想逃走了麼?”陽宗海顧不得和她鬥口,突然振臂一衝,平地拔起,只聽得“轟隆”一聲,屋頂開了一個天窗,陽宗海箭一般地衝了出去,於承珠正想隨着出去,就在這剎那之間,屋子裡突然天搖地動,那丫環本是躲在一個“死角”,藉着大理石桌遮蔽,不敢動彈,這時急得衝了出來,急聲喚道:“於姑娘,於姑娘!你在哪兒?”於承珠心頭一凜:我怎麼忘記了她?柔聲答道:“別怕,別怕!我在這裡呢!”回身將她抓着,說時遲,那時快,上面天窗已閉,同時,屋中突然裂開了一個大洞,於承珠抱着那個丫環,使不出力來,跟着她一同墜下,下面竟是個黑黝黝伸手不見五指的地牢,於承珠氣得大罵,想不到陽宗海的身份,竟然會使出這種下流手段。正是:

填池也自風波險,虎穴龍潭又一遭。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黃金書屋掃校

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
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