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

台州知府嚇得面青脣白,抖抖索索。被鐵鏡心怒目一瞪,抓着一支竹籤卻又不敢摔下,只聽得鐵鏡心大聲喝道:“公堂之上,講的是道理,道理未講清楚,誰敢能來拿我?”觀審的中國人雖然久處倭寇的壓力之下,也禁不住喝彩爲鐵鏡心助威。高橋氣得面色鐵青,喝道:“好,你說我們大日本的船主打死你們的支那人,有何憑證?再說你爲什麼撕下我們大日本的太陽旗?”

鐵鏡心高聲說道:“日本船到中國來,就該守中國的法律,那條船既然殺人搶劫,又偷運私貨,我們就只當它是海盜船隻,料想你們貴國也不會承認這種海盜的船隻是你們政府的。既然是海盜的船隻,掛起日本旗,其實就是侮辱你們自己的國家。我替你們將海盜船上的太陽旗除下,其實是爲你們保全了國家的體面。說來你還該感激我!”鐵鏡心理直氣壯,侃侃道來,把高橋氣得連連拍案罵道:“強辯,強辯!”

鐵鏡心不予理會,繼續說道:“至於說到證據嗎?那有的是!”話聲未了,只見一個披頭散髮的女人,哭哭啼啼地走上堂來,哭道:“求青天大老爺作主啊,我的丈夫給日本人打死,我也給打傷,貨物被搶,追回來的還不到一半啦!”正是那條被搶掠的中國貨船船主的未亡人。緊跟着一片哭聲,只見數十人擁上堂來,每兩個人擡着一張牀板,牀板上都躺着一個受傷的人,有的斷手,有的折足,有的傷口還在流血,都是那日被日本船上浪人打傷的中國人。鐵鏡心叫道:“這些都是苦主,你還有何話說?”

高橋絕對料想不到這些“支那苦主”居然敢出來指證,睜大眼睛,正要發作,只聽得公堂上哭聲四起,接着一羣一羣的人出來控告,有白髮蒼蒼的老媽媽出來指責倭寇殺了她的兒子,有滿腔眼淚的少婦,哭訴倭寇殺了她的丈夫,有一個老爺爺更不顧性命地衝到公案前面,控訴倭寇殺了他的兒子,搶了他的閨女,還放火燒了他的房屋。

高橋氣得雙眼凸出,心中又是十分害怕,他哪想得到他一向認爲是“綿羊”一般的“支那人”,忽然會像火山一樣地爆發起來,控訴他的“大和民族的優秀國民”?高橋大喝一聲:“給我打發這羣支那人!”瀚越橫蠻已慣,應聲跳下公堂,啪地一掌,就將那個老大爺打翻,還想動手再打一個老媽媽,另一個七段武士江口則拔出長劍去刺鐵鏡心。

只見鐵鏡心身形一晃,江口的長劍刺了個空,說時遲,那時快,鐵鏡心一個虎步,一撲而前,雙掌一落,立刻抓着瀚越的背心,救了那老媽媽的一命。

瀚越精於柔術,被鐵鏡心抓起,居然敗中反外,腦袋一仰,雙手反穿下來,扭鐵鏡心臂彎關節,鐵鏡心腰身一俯,忽地只見兩人的身形突似風車一轉,主客易勢,鐵鏡心反而被瀚越背到背上,看看就要被他“背投”絕技,投下石階。

於承珠驚叫一聲,越出人叢,就想來救。另一個七段武士江口見鐵鏡心被他的同伴制着,心中大喜,哈哈笑道:“好小子,原來你也有敗在我們日本武士手中之日。”長劍一揮,噼啪作響!立刻向鐵鏡心頭顱斬下。他在近,於承珠在遠,於承珠要救他也來不及。

衆人驚叫聲中,忽見瀚越腳步蹌踉,向前一衝,恰恰迎着了江口的長劍,“波”的一聲,長劍刺入了瀚越的閥骨,鐵鏡心哈哈大笑,一躍而下,信手打了江口兩記耳光,喝道:“你在中國公堂之上,恃強行兇,目中還有我天朝皇法嗎?”這一下變出意外,江口絕對料想不到,空有一身武藝,長劍刺入同伴的身體,急忙間未能拔出,眼見鐵鏡心巴掌打來,竟是毫無辦法抵擋。

原來鐵鏡心是將計就計,故意讓瀚越得手,將他反背起來,他卻用擒拿手扣着了瀚越的背心“天柱”大穴,“天柱穴”位在脊椎的神經未梢,感覺最爲靈敏,被鐵鏡心用力一扣,又麻又癢又痛,瀚越的柔術非但絲毫施展不出,而且給鐵鏡心弄得如發狂癲,向前亂衝,這一衝就恰恰衝到了江口的劍上。

江口被打了兩記耳光,這纔將劍拔出,只聽得瀚越慘叫一聲,血如泉涌,眼見他不死亦成殘廢,江口又驚又怒,長劍一圈,猛施殺手,突然間又不見了鐵鏡心的影子,江口暗叫一聲“不好”,跳起來時,手腕已給鐵鏡心抓住,輕輕一拗,登時脫臼,長劍噹的一聲跌落地上。本來以江口七段武士的本事,鐵鏡心縱能將他打敗,也得花半個時辰,但鐵鏡心機智百出,先用瀚越作爲盾牌,叫他吃了大虧,待他拔劍之時,鐵鏡心已繞到他的身後,論起身法的輕靈,江口絕不能與鐵鏡心相比,更何況被鐵鏡心一出手就制了先機,自然就只有捱打的份兒了。鐵鏡心腳尖一挑,把江口的長劍挑起,接到手中,用拇指一頂劍身,單手一抖,咋嚎一聲,那柄長劍斷爲兩段,江口爬了起來,見他顯了這手功夫,哪敢再鬥,鐵鏡心將兩截斷劍一拋,朗聲說道:“倭奴無禮,膽敢在知府衙門,拿刀弄劍,打人傷人,衆目共見,求知府大人處置。”知府早已嚇得哆哆嗦嗦說不出話來,猛聽得高橋拍案大罵道:“反了,反了。”突然從衙門後面涌出一隊日本兵,個個拿着雪白的長柄倭刀,發一聲喊,都撲向鐵鏡心。

那是高橋早就帶來了的護衛,只因不便公開露面,故此理伏在知府後衙,而今聽得堂上大亂,被他們欺侮慣了的“支那人”居然敢鬧起事來,這些日本兵橫行已慣,聽得高橋在外面呼喝,哪裡還會想到什麼後果,於是個個拔出倭刀,爭着涌出。

大堂上本來就擠滿了觀審的中國人,一直排到石階底下,少說也有七八百人,本來就是已憤憊不堪,這時突見日本兵殺出,更是羣情洶涌,有許多少年人奮不顧身,赤手空拳就奔上去迎敵,倭刀鋒利異常,稍一碰上就有皮破血流之禍,鐵鏡心攔在前面,呼呼發掌,用大摔碑手的重手法,一連摔死了五六個高橋的衛士,但那隊日本兵有三十多人,鐵鏡心一人自是阻擋不住,涌上去的少年人仍有多人受傷,有一個傷得最慘的,竟被祈斷了一條手臂。

忽地只聽得錚掙之聲連響,於承珠一揚手就是五朵金花,除了一個日本武士能夠避開之外,其餘四朵金花全都命中了敵人的要穴,登時有四個日本衛土撲地不起。於承珠隨身所攜帶的金花暗器有限,打傷了四個日本衛士之後,立刻拔出寶劍,正待越衆而出,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只見東面門首擁擠着的人羣發一聲喊,兩邊一分,一個紅衣少女手揮利劍,殺了進來,後面跟着一大羣漁民打扮的人,或持魚叉,或持魚鉤,行動矯捷之極,每兩人一個小組,一人用魚叉迫住倭刀,另一人就用魚鉤勾敵人的雙足,日本人習慣縱膝盤地而坐,腿肥腳短,跳躍不靈,那羣漁民似是久經訓練,魚鉤勾下,從不落空,片刻時間,就把那隊高橋的衛士全部擒了。其中一個本領較高的武士,是這隊日兵的隊長,也不過幾個照面,就被那紅衣少女削斷了一條臂膊,一併擒了。

這紅衣少女正是於承珠昨日所見的那個石文紈。於承珠恍然大悟,心道:“怪不得成海山叫我不必擔心,原來他們是早有準備的了。”

這一仗高橋帶來的人全軍覆沒,高橋嚇得魂不附體,急欲逃走,雙腳卻不聽使喚,在公堂上抖個不停,被鐵鏡心拖了下來,反手縛住,推到知府的面前,朗聲說道:“倭奴蔑視我天朝皇法,在公堂上縱兵行兇,知府大人,你守土有責,不能不理。”知府也嚇得幾乎說不出話來,透了一大口氣,半晌才囁嚅說道:“這,這,這如何是好,若倭寇圍城,本府兵力單薄,如何抵擋?”鐵鏡心笑道:“有這麼多人,還愁沒人抵擋!”公堂上這時已擠得水泄不通,衆口同聲地叫道:“我們抵擋。”還有人叫道:“若然知府大人懼怕倭寇,那就快快逃命,台州之事,我們自理。”知府見民氣如此,怕再對日本人忍讓之時會激起民憤,只得說道:“鐵相公,今日之事,我只好由你作主了。”

鐵鏡心道:“保土衛民,人人有責。大人是台州的父母官,那更是責無旁貸的了。”當下立即推出了幾位鄉紳和地方上的公正人士,和知府一同協商抗倭的大計,那羣被擒的日本人,連同高橋在內,都一併被收監了。

知府本要將鐵鏡心留下,共同商量,鐵鏡心說他還有要緊的事情待辦,想先到外面走一趟,知府想起他被羈囚多日,想出去會會親友,也是人情之常,而且知府也有點忌憚鐵鏡心,生怕他再弄出什麼花樣,教自己騎虎難下,當下稍一沉吟,便準鐵鏡心先行告退。

石文紈留下那一隊漁民,跟着鐵鏡心擠出大門,衆人都對他們歡呼,於承珠也不自覺地送他們出去,石文紈還沒有留意,鐵鏡心卻瞥見了他,微微一笑,將他一把拉着,道:“咱們一同走吧。”石文紈望於承珠一眼,於承珠向她點點頭,石文紈也冷冷淡淡地向她點了點頭,兩人都沒有談話。於承珠從來沒有被一個男子緊握過手,很不自然,臉上泛起一片紅霞,好在衆人喧鬧之中,鐵鏡心也沒有留意到她的異樣神情。

三人走出府衙,但見附近的街道上擁擠滿了人,紛紛談論從府衙內傳出來的消息,有的人在誇讚鐵鏡心,有的人在大罵倭寇,鐵鏡心怕被人羣發現,帶於、石二人穿過橫街小巷,走了好遠好遠,還隱隱聞得背後喧鬧之聲,鐵鏡心笑道:“倭寇越是蠻不講理,越是恃強逞兇,咱們的民氣便越發激昂,今日之事,可作見證。”於承珠恍然大悟,道:“原來你甘願受倭奴的會審,就是想激發民氣的,這道理我前日還想不清楚呢。”

但還有一樣於承珠未曾想得清楚的是:台州父老正在府衙同商抗倭大計,鐵鏡心爲何沒有參加,而要急急出外?難道還有什麼比抗倭更要緊的事情?正想問他,鐵鏡心又微笑說道:“你們認識了吧?”他這話是面向石文紈說的。石文紈輕輕地“哼”了一聲,道:“你交的好朋友啊!”鐵鏡心怔了一怔,道:“這位於兄確是夠朋友。我們是在長江船上認識的,第一次會面我就曾見他奮不顧身地救兩位漁家父女。”石文紈道:“那真是一位俠義之土了。就……”鐵鏡心道:“就什麼?”石文紈本想說:“就可惜行爲輕薄。”但她有幾分畏懼這位大師兄,見大師兄如此稱讚於承珠,話到口邊又吞了去,改口道:“就是太年輕了一點。”鐵鏡心忍不住“噗嗤”一笑,原來他有一個想法,想給師妹撮合姻緣,他還沒有知道成海山對石文紈早已萌了愛意。

於承珠道:“鐵兄,你在哪兒?”鐵鏡心反問道:“你去哪兒?”於承珠道:“我當然是回家去啊。”鐵鏡心道:“那麼我也就是要到你的家啊!”於承珠見他不似說笑,心中奇道:“他又說有緊要的事情,怎麼卻又有空跟着我走?”雖然納悶,心中卻是歡喜。不一刻走到了張黑寄住的家。忽見張黑和一個意想不到的人迎了出來。

這人原來就是成海山,仍是前日那般老老實實的漁家裝束,鐵鏡心、於承珠和成海山一見,三人都同時叫出聲來:“咦,原來是你!”

張黑道:“這位成大哥就是葉統領葉宗留大哥派來的人,由他帶領我們到葉大哥那邊去。”鐵鏡心道:“你幾時認識葉統領的,怎麼連我也不知道?找聽師妹說葉統領派有人來,我問她是誰,她不肯說,卻原來是你。”成海山道:“這幾個月我和師妹就在葉大哥那邊,祁倭靖也打了幾次仗啦,還是前幾天纔回來的。師哥,這幾個月你遊學在外,我們還沒有機會告訴你哩。”鐵鏡心笑道:“你們都長大成人,懂得辦事啦,我還當你們仍然住在老家,成天捉鳥呀釣魚呀鬧看玩哩。”成海山也笑道:“我們這幾天是在老家呀,幸好你不知道我們曾離家他去,要不然你也不會請這位於相公到白沙村找我們啦。我也料想不到這位於相公原來就是葉統領請來的救兵。今早我得到葉大哥送來的信,叫我到這裡接一位從遠東請來的大豪俠,我還以爲是畢擎天畢大龍頭,卻原來是於相公。這真是巧極了。前天若不是碰着於相公,我和師妹都幾乎要給鷹爪子傷了。”於承珠道:“你也認識畢擎天麼?”成海山道:“沒見過哩。可是北五省大龍頭的威名誰不知道。”鐵鏡心皺皺眉頭,道:“人的名兒,樹的影兒,這俗語說得有幾分道理。但也不見得人人都是名實相符,咱們也不必震於別人的威名。我聽說畢擎天是北方丐幫的首領,作江湖的龍頭幫主,大約還是夠資格的。”成海山默然不語,於承珠雖然對畢擎天並無好感,對鐵鏡心這話,亦感到些微不快,心道:“你又沒有見過畢擎天,怎麼就都知道人家?難道草莽之中就沒有人材,丐幫的首領就只配當龍頭幫主嗎?”鐵鏡心是官家子弟,文才武藝都出色當行,對於草莽人物,潛意識中總有一些輕視。這和於承珠卻微有不同,於承珠雖然也是閣老的獨生女兒,但于謙爲人,和普通的大官完全不同,做到閣老,平日也親自操勞,並無官家習氣。而於承珠又最受師父張丹楓的影響,張丹楓少年時候闖蕩江湖,歷經憂患,所結交的更多的是草莽英雄,所以於承珠和草莽人物相處,抑或覺得氣質不大相近,但對其中的英雄豪傑,總不失掉敬意。

於承珠對鐵鏡心這幾日的行事,佩服之極,所以這些微不快,轉瞬亦云散煙消。只聽得鐵鏡心又問成海山道:“什麼鷹爪子?怎麼他要來傷害你們?”成海山道:“鷹爪子聽說咱們的師父回來了,他要來搜捕咱們的師父呢。”鐵鏡心微現詫異之色,道:“這是什麼道理,他老人家犯了什麼法了?”

成海山道:“這個我可不知道了。”鐵鏡心眼光向石文紈一掃,石文紈囁嚅說道:“這個我也不知道。”於承珠十分奇怪,心道:“石驚濤是因爲盜了大內寶劍,大鬧皇宮,這才逃亡海外的。鐵鏡心是他的得意高足,怎麼會不知道?看石文紈的神情,她分明是知道的,爲何卻又不告訴大師兄?”若是在一年之前,於承珠心直口快,一定會將所知告訴鐵鏡心,這一年來多少經過了一些磨練,稍稍懂了一點人情世故,話到口邊轉念一想,心道:“石驚濤瞞着這個徒弟,其中定有道理。石驚濤盜寶鬧皇官等事,武林中知道是他乾的,也只有我太師祖等有限幾人,師父信得過我,才肯將這些江湖上成名人物的隱秘告與我知,我豈可隨便亂說。”

成海山道:“葉大哥的意思,叫我送他們二位到達之後就回來相助台州的民團守城,師兄你說如何?”鐵鏡心道:“晤,也好,等我向知府保舉你便是了。師妹,你呢?”石文紈道:“我也願留在此助成帥哥。”成海山道:“葉大哥很盼望你也幫他。”鐵鏡心稍一沉吟,道:“好吧,待我先回家稟告父親。我聽說葉宗留現正處在危難之境,抗倭大事,人人有責,我去是應該的。”他說得很平淡,但於承珠卻聽出他自負的心情,好像他一去什麼都會好轉,不知怎的,心中又感到些微不快,但想到鐵鏡心確實是個大有本事的人,心中的不快,迅即又煙消雲散了。

傍晚時分,鐵鏡心回來,神情有點失望,成海山道:“我父親一得保釋之後,就離開臺州,進省去了!呀,我千里迢迢地趕回來救他老人家,卻見不着他一面。”於承珠又感奇怪,心道:“父子骨肉連心,鐵銥怎麼不等他兒子的案子終結就走開了?是有人逼他如此的?還是他害怕這危城不可久居?”成海山道:“那麼大師兄明天同我們一道走麼?”鐵鏡心仰天吟道:“英雄血灑胡塵裡,國難方深那管家!走,當然走!”

第二日一早,鐵鏡心、於承珠、張黑、成海山等人離開臺州,由成海山帶路,走了兩天,到達義軍駐管之地。那是濱海的一座山頭,這座山是仙霞嶺的支脈,雖然不算峭拔,卻也山高林密,義軍的管地就在密林之中,四人走入山中,隨處見到義軍或在斬柴,或在種菜,衣衫襤褸,可以想見他們支持的艱苦,但人人都是嘻嘻哈哈地一面操作一面談笑,並無愁苦之容。於承珠甚是佩服。鐵鏡心卻在想道:“這些烏合之衆,怪不得難以抵敵倭寇,我可得助葉宗留給他好好整頓一下軍隊才行。”

葉宗留聽得他們到來,極爲高興,立刻請他們到帳中相見。那帳篷是用牛皮做的,算是最好的了,但也有幾處破爛。

鐵鏡心、於承珠等走入帳中,只見幾個人一同迎了出來,其中一人短鬚如翰,黑漆發光的臉,穿着補了幾個綻的土布衣裳,活像久經雨淋日曬的鄉下長工,一見他們進來,立刻伸出兩隻又大又黑的手掌,叫道:“日日盼望你們,真是想死我了,這位是鐵公子麼?”雙掌一拍鐵鏡心的肩頭,在他自是表示親熱,一拍下來,鐵鏡心的衣裳登時現出兩個黑掌印,四人之中,鐵鏡心的衣裳最爲整潔,料子也很不錯,那大漢一拍之下,立刻發現,賠笑說道:“哎呀,弄髒了貴客的衣裳了。”急忙替鐵鏡心輕輕拂拭,他想是剛剛從地上回來,指甲也還沾着塵土,越拂越髒,鐵鏡心頗有點尷尬,抱拳說道:“這位是葉統領麼?”,“統領”是義軍公推他做的,可並不是朝廷的命官。那漢子哈哈笑道:“什麼統領,我叫葉宗留,弟兄們或者叫我做葉老黑,或者叫我葉大哥,你們不必和我客氣,我比你們癡長几歲,我託大一點,你們叫我做葉大哥也就行啦。”鐵鏡心暗道:“在臺州幾乎日日聽到葉宗留的大名,人人都說他是了不得的漢子,卻原來是個鄉下佬的模樣。”他可不知,葉宗留豈止是“鄉下佬”,還是個當時社會所賤視的當礦工出身的。他手下的弟兄,有許多就是他礦場上的夥伴。

於承珠將畢擎天和周山民的親筆書信交了給他,葉宗留打開一看,道:“哈,有好多字它認得我,我不認得它。你給我念。”隨手將書信交給旁邊一人,那人約摸四十多歲,背有點佝僂,衣服雖然也打了許多補丁,洗得還潔淨,看樣子似乎是他的師爺,接過兩封信念了,無非是表示願同心抗倭,不日即將率衆來到等語,只有畢擎天的信尾附有兩點說話,說的是:“久仰吾兄大名,東南沿海得以少免糜爛,全仗吾兄之力也,弟忝位五省龍頭,自慚德薄,當在吾兄帳下,聽候驅馳。”葉宗留聽了哈哈大笑道:“畢擎天寫信,怎麼也這樣文縐縐的,這信一定也是他的師爺代筆的,他是乞丐頭兒,我是礦工頭兒,正好搭檔,他本事比我大得多,我正要奉他做大哥,這些弟兄都交給他使喚,他卻和我客套,這豈不太笑話嗎。哈,哈!這封信一定不是畢擎天親筆寫的”豈知這封信正是畢擎天親筆寫的,畢擎天貌雖粗魯,內裡卻甚有機心,他祖先是張士誠手下的大將,子孫要做十年和尚,十年乞丐,乃是家規,所以畢擎天並非一般乞丐!他乃是粗通文墨的。

鐵鏡心聽了,微感不快。鐵鏡心是無意與葉宗留爭位的,但他聽得葉宗留對畢擎天如此推崇,人還未到就準備讓位了,顯見葉宗留對畢擎天更爲着重,鐵鏡心心裡可有點不舒服。

於承珠的想法卻又完全不同,於承珠想道:“畢擎天其實處心積慮,想做首領,卻偏偏惺惺作態,比起葉宗留的光明磊落,品格上那是有所不及的了。”

義軍被困山中多月,全軍上下吃的都是糙米野菜,這晚爲了鐵鏡心他們初到,特別烤了一隻野豬待客,糙米雜有許多穀殼砂子,於承珠本來吃得不慣,但見葉宗留殷殷勸客,盡把大塊大塊的野豬肉夾在鐵鏡心和自己的碗裡,於承珠反而感到慚愧不安,不知不覺地扒了兩碗糙米飯,比平時還吃多半碗。

於承珠等四人被招待在一個新搭好的帳篷中住宿,也是牛皮帳篷,新淨完整,不怕漏雨,比葉宗留自己住的那座帳篷還好,也很寬敞,於承珠、鐵鏡心、張黑、成海山等四人各佔一角。

這一晚,於承珠翻來覆去睡不着覺,腦海中接連翻出幾個人的影子,先是張丹楓,再是鐵鏡心,然後是畢擎天,最後是葉宗留。“嗯,鐵鏡心是有幾分像我的師父。”這印象在長江初會之時,於承珠就已有了,如今鐵鏡心的影子隨着張丹楓的影子飄過,這印象便更分明。於承珠不覺從心底笑了出來。但轉瞬之間,另一個念頭又在心中泛起,忽覺得鐵鏡心雖有幾分像張丹楓,但卻有更多的地方不似,他們好像是並不屬於同一類型的人,分別在什麼地方?於承珠一下子可答不出來,這個印象是今晚纔有的,也越來越分明瞭。於承珠忽然感到心頭有點沉重,讓張丹楓與鐵鏡心的影子都從腦中閃過,再想起了葉宗留,葉宗留在鐵鏡心面前是顯得多麼笨拙,但他也有幾分似我的師父。這樣一想,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張丹楓狂俠溫文,瀟灑脫俗,葉宗留怎麼似他?但又確似有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相似,於承珠一下子也答不上來,須得好好地想,葉宗留質樸豪爽,和鐵鏡心對照起來,更顯得一巧一拙,他又不善於言詞,但他所說的話,每一句都似是出自肺腑,令人覺得誠懇可親。於承珠忽而覺得,張丹楓與葉宗留表面看來,雖似處於兩個極端,完全不同類型,但兩個人的性格又都各有其可愛之外,甚至有共通的地方。鐵鏡心比將起來,反而顯得有些失色了。至於畢擎天也自有其豪俠可敬之處,不過比起其餘三人,畢擎天又似乎顯得更遜色了。這一晚,於承珠翻來覆去地盡在想,畢擎天的影子後來完全被鐵鏡心的影子壓住了。她想得最多的還是鐵鏡心,連自己也莫名其妙。呀,她自己不知,她可是在成長中的少女了,張丹楓、葉宗留雖然“可愛”,卻是比她長一輩的人,只有鐵鏡心是和她年紀相若的俊秀少年。

可是一想到鐵鏡心與張、葉二人的不同之處,雖然那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覺,也令她感到心頭抑鬱。呀,一個少女要找到樣樣合意的人,那可是並不容易的啊。

過了兩日,台州來了一隊漁民,約有百人,都是成海山與石文紈在漁村居住之時訓練出來的。漁民到來,說起台州城中已成立了團練,就是缺乏指揮的人才,葉宗留便叫成海山回去,鐵鏡心也想回去,卻給葉宗留留下了,就叫他帶那隊漁民,整編爲抗倭軍的一個支隊。

鐵鏡心到了營地之後,好幾次請命出擊,葉宗留總不允許,鐵鏡心頗爲煩躁,私下裡對於承珠埋怨道:“義軍久困山中,吃的穿的,都很困難,不敢出擊,豈非自取敗亡?再說咱們到此,爲的是打倭寇,如今來了半個月了,還悶在這兒,有什麼意思?”於承珠道:“葉大哥不允出擊,必有他的道理。”鐵鏡心冷笑道:“什麼道理?我看他是懼怕倭寇。”於承珠一向佩服鐵鏡心的見識,但此次聽他言語之中對葉宗留大有蔑視之意,心中卻好生不快,冷冷說道:“只是你有謀略,別人就沒有謀略了麼?彎弓欲射南山虎,磨劍思除北海蛟。抗倭不是徒逞一時之快,這是你說過的。也許葉大哥現在做的就是‘彎弓磨劍’的功夫呢!”鐵鏡心見於承珠慍怒,又拿自己說過的話替葉宗留辯解,當下不再言語,但心中卻是不服,想道:“我熟讀兵書,葉宗留豈能與我相比。”

葉宗留雖然按兵不動,但每日都派有探子下山打探軍情,這日探子回來報道:倭寇大舉搜山,兵分三路,現在已到了山腳了。葉宗留非常鎮定,道:“敵人爬上山來,最少也得半日,咱們先看看敵人來勢,再商量如何應付吧。”帶鐵鏡心、於承珠等上高峰眺望敵情,鐵鏡心、於承珠都具有上上的輕功,鐵鏡心還故意賣弄本領,片刻之間,就登上高峰,葉宗留也居然能夠亦步亦趨,和鐵、於二人同時到達,絲毫不見面紅氣喘,鐵鏡心暗暗佩服,把輕視他的心情去了幾分。

只見倭寇從東西北三面登山,東北兩面,隊伍婉蜒有如長蛇,塵土蔽天,野獸奔走,西面一路,寥寥落落,看來只有三五百人,隊伍上空,有一羣飛鳥,越飛越高,轉瞬不見。看了半晌,大家回到帳幕商議。

鐵鏡心朗聲說道:“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勝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這是孫子兵法中攻謀篇所講的法則。意思是說,有十倍優勢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優勢的兵力就進攻敵人,只有一倍優勢的兵力就要分散敵人,同敵人兵力相等就要能戰勝他,比敵人兵力少就要能退卻,比敵人軍隊弱就要能避免決戰。孫子兵法,那是絕對沒有錯的。”義軍的頭目聽得莫名其妙,大家都瞧着鐵鏡心,不懂他何故在軍情緊急之時,居然還有閒心“背書”?

有人低聲說道:“咦,到底是讀書人,背得這樣熟。”有人低聲問道:“誰的孫子,有多大年紀?爲什麼孫子講的話就沒有錯?那麼老子講的話豈不是更沒有錯了。”鐵鏡心傲然一笑,道:“現在倭寇攻山的兵力比咱們大得多,若然咱們也分兵抵擋,那是必敗無疑的了。但倭寇西路的兵力薄弱,咱們若把兵力都集中起來對他的西路,可能比他多出一倍,就可用到孫子兵法上倍則分之的道理了。我說咱們先消滅倭寇的中路,然後打他的東路,他的東路兵力大約和咱們相等,可以用孫子兵法上‘敵則勝之’的道理將他打敗。”那師爺“哦”了一聲道:“原來你說的是各個擊破,左一句孫子兵法,右一句孫子兵法,倒把我弄糊塗了。”

葉宗留道:“咱是一個粗人,不懂什麼孫子兵法,老子兵法,依我說倭寇來了,咱們就給他打磨磨轉着玩兒。”於承珠道:“什麼叫做打磨磨?”葉宗留道:“你見過驢子拉磨嗎?驢子跟着磨跑,轉來轉去,轉得頭昏眼花,你放了它它還是打轉。”於承珠道:“這和打倭寇有什麼干係?”葉宗留道:“哈,大有干係。咱們要把倭寇變成笨驢,引它跟着咱們滿山亂轉,咱們不和他打仗,卻和他兜圈子、捉迷藏,咱們地形比他熟,跑山路比他快,準能把他累死。”葉宗留講的都是俗話,明白易懂,大小頭領聽得眉飛色舞,轟然叫道:“對呵,就照統領講的做,把倭寇累死。”鐵鏡心冷笑道:“歷代的兵書從來沒有講過這樣打法的,咱們糧草又不夠,別弄得自己先累死了。”有人叫道:“倭寇遠道來攻,他又能帶多少糧草?咱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又有老百姓幫咱們,怕什麼和他磨?”鐵鏡心不理閒人說話,面對葉宗留問道:“若照你所說的樣子和倭寇捉迷藏得花多少時候?”葉宗留道:“這個沒準兒,十天不定,半月不定,一個月也不定。”鐵鏡心冷笑道:“這樣說來,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夠把倭寇都趕下海去?你怕和倭寇打硬仗,盡是避他,外面的百姓受苦受難你就不管了!你和倭寇捉迷藏去吧,我要打!”義軍頭目全部變色,葉宗留急忙用眼色止住衆人,有人已罵出聲道:“咱們哪一個不曾出死入生,和倭寇硬拼過來,你,你……”葉宗留急止着衆人道:“鐵公子也是一番爲國爲民之心,咱們不要吵鬧。鐵公子想把倭寇分路先破,也有道理。不過倭寇滑似狐狸,須防有詐啊!”鐵鏡心道:“管他滑似狐狸,狠如虎豹,我也不俱。我帶我這隊人去打。”

葉宗留苦笑道:“既然如此,我派人助你。”鐵鏡心道:“不用,你自去和倭寇捉迷藏吧。”葉宗留送鐵鏡心出帳,忽然緊握鐵鏡心的手道:“鐵公子,你定要硬打,我也不便攔阻,但你可得小心一件事!”說得十分誠懇,鐵鏡心也禁不住心頭一動,靜聽他說什麼。正是:

兵書活讀方能用,草野英豪亦將才。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第四集分解——

黃金書屋掃校

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
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