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

只聽得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點子敢單身一人,獨行萬望,倒不可大意了。”這句話並不出奇,出奇的是這聲音好生熟悉,於承珠仔細一想,不禁吃了一驚,原來說這話的人是曾到過太湖山莊的七個大內衛士之一,名字叫做李涵真。當日那七個衛士被黑白摩訶打死打傷了六人,只有這個李涵真因爲能夠擋得黑白摩訶兩拳,故此黑白摩訶有意放他逃走,於承珠想道:“我以爲是匪黨,卻原來是官家的人,這倒奇了,他們要對付誰呢?”

再聽下去,只聽得一個少婦的聲音說道:“老爺子放心,咱們不和他明刀明槍地動手,自有巧計將他引入石林,哈哈,他單身一人,任他有天大神通,也是插翅難飛。”李涵真道:“他準會被你引入石林麼?”那少婦道:“只消略施小計,他沒有不上鉤之理。”於承珠屏息呼吸,想聽那少婦說的是什麼詭計,卻不料這些人倒是機靈得很,說到這裡,聲音頓時小了。他們倒不是料得上面有人,只是每逢說到機密之事,便用耳語,在他們已成習慣了。於承珠凝神靜聽,也聽不出來。

過了一會,只聽得李涵真哈哈笑道:“果然妙計,只是委屈你了”。頓了一頓又道:“收拾了這個點子,咱們再對付那小丫頭。”那少婦問道:“這小丫頭也是個硬點子麼?”李涵真道:“聽陽總管說,這丫頭的劍法已得他師父真傳,一手金花暗器,更是非同小可,其實不必他說,是張丹楓的徒弟,錯也錯不到哪兒,當然是個有本領的了。”於承珠心中一凜:他們說的可不正是自己?真想立刻發出金花,將他們打個半死,但轉念一想,暗中偷襲,有欠光明,而且好奇念起,想看看他們所要對付的是什麼人,因此咬一咬牙,又忍着了。

那少婦又問道:“那小丫頭和點子是同一條路,若然兩個同時遇上,咱們先對付誰?”李涵真道:“這還用問麼?當然是依計行事,先對付那個點子。切不可叫他們匯合在一起。好啦,咱們可以到石林裡先佈署一番了。”聽到這裡,於承珠飄身便走。藏身湖畔,果然見一個黑影人走入石林。

於承珠心下自思:“李涵真的本領甚高,這麼多人,卻不敢和人家明刀明槍地動手,這‘點子’是什麼樣的人物?”又想到自己是“叛逆”之女,陽宗涵欲得而甘心,但聽這幹人的口氣,他們所要對付的敵人,敢情比自己更爲重要。好奇心越發濃了。

第二日天還未亮,於承珠推說要趕路。便向主人告辭,卻悄悄藏在石林外面草坪上兩塊怪石縫中,想看看他們施展的是什麼詭計?直等到日上三竿,只有好幾個行人經過石林,林中總無半點聲息。於承珠心道:“難道那人今日不來了?”忽聽得一陣馬蹄之聲,遠遠傳來,不久即到。

擡頭一看,卻原來是昨日相逢的那個少年,那少年走到石林前面的草坪,似乎是被這天然的奇景所吸引,跳下馬背,仰頭負手,駐足觀賞。於承珠心道:“看他一副愣頭愣腦的樣子,卻也懂得欣賞風景。”忽聽得:一個女於的聲音尖叫,那少年一眼掃去,只見一個相貌猙獰的惡漢,抱着一個少婦,狂奔入林,那少婦手舞足蹈地掙扎,大叫大嚷,喊道:“搶人啦,救命呀,搶人啦,救命呀!”

那少年一聲大喝,飛步槍去。這一切情形自然也入了於承珠眼簾,於承珠呆了一呆,驟然醒悟:那一夥人所要對付的“點子”,敢情竟是這個愣頭愣腦的少年!於承珠急忙叫道:“別追,別追!這是詭計!”那少年身法何等快捷,不待於承珠話喊出口,他已從兩峰交河的入口,奔入石林。

於承珠俠義心腸,無暇思索,拔出寶劍,跟着也闖進去了石林,但聽得裡面一片金鐵交鳴之聲,於承珠仗着耳力聰敏,繞了兩個彎路,只見面前有一個丈餘方圓的石坪,幾條漢子正在圍着那個少年廝殺,其中一個老頭,正是那個李涵真。適才狂叫“搶人”的那個少婦,倚壁旁觀,哈哈笑道:“老爺子,我的計策如何?”

只聽得“砰”的一聲,那少年的一掌,把一個敵人摔出,撞到岩石上,頓時頭破血流,於承珠又驚又喜,想不到這少年竟會金剛掌大摔砌手的功夫。李涵真“哼”的一聲,雙掌一牽一引,用的是太極拳的招式“如封似閉”,將那少年的金剛掌力輕輕化解,但那少年的掌勢強勁之極,雙掌連環疾掃,呼呼風響,李涵真仗着數十年精純的功力,亦不過僅能將他打向自己身上的掌力卸開而已,不消片刻,又是一個受傷倒他。

那少婦一面替受傷的同黨包紮傷口,一面叫道:“老爺子不必硬拼,先叫他嚐嚐我的子母連環蝴蝶鏢。”一揚手暗器滿空撒出,於承珠大怒,霎地從石駿中飛身而出,喝道:“不要臉的下流行徑!”一揚手,也撒出滿空金花,把那少婦的蝴蝶鏢掃數打落,猛然間只聽得錚錚之聲,不絕於耳,只見那些蝴蝶鏢紛紛碎裂,忽然射出了無數銀釘,原來這少婦的暗器名爲“子母連環蝴蝶鏢”,一遇外力震盪,立刻分裂,每一個“母體”之內,都有幾枚毒針,暗器之中,又有暗器,端的是狠毒非常,防不勝防,不論用手來接,或用兵器碰磕,都會着了道兒。幸虧在半空中便被於承珠用金花打碎,要不然待到近身,那一千數百毒釘,只要有一枚射到身上,便是性命之憂。

於承珠驟見毒針飛出吃了一驚,急把寶劍舞成一圈銀虹,只聽得那少年叫道:“小心了!”呼的一掌,那滿空飛針被掌風一震,都射到對面的石壁上,石坪上衆人紛紛射閃。

忽地裡那李涵真一聲呼嘯,叫道:“扯呼!”五個人分向四方逃走,石林中千門萬戶,道路紛歧,於承珠與那少年認定李涵真的背影追逐,繞了幾繞,李涵真鑽入一條極狹窄的通路,把眼望去,但見迂迴曲折,陰陰森森,怪石怪巖,如劍如戟,遮着天光,令人不寒而慄。於承珠頓足說道:“你怎麼不聽我的話?明知山有虎,你卻偏向虎中行。你沒聽見我嚷是詭計麼?”

那少年尷尬笑道:“聽是聽見的。嗯,當時救人心切,那婦人喊得悽悽慘慘,我,我……”於承珠道:“原來你是不信我的話。敢情當時你還懷疑我是惡徒的黨羽吧?”那少年的面色漲紅,湘湘說道:“不敢,不敢。”於承珠見他這副樣子,又好氣,又好笑,轉念一想,自己本來與他不相認識,享出偶然,他眼見那少婦被惡徒強搶,也難怪他不敢信自己的話,對他的俠義心腸,倒起了幾分敬意。

於承珠道:“進來容易,出去就難了。”與那少年同路出來,沿路留下標誌,走了半天,又回到原來的位置,於承珠也走得有點累了,倚在巖工石上喘氣,那少年一路上不發一言,這時纔拿出乾糧,遞給於承珠道:“姑娘,你餓了吧?吃一點兒。”於承珠道:“你帶有多少乾糧?今天對付過去,明天呢?明天對付過去,後天呢?走不出石林看怎辦?”她走不出石林、滿肚皮悶氣,說話之後,想起現在該同舟共濟,實不該怪責那個少年。

那少年卻已給她說得訕訕的怪不好意思,望了於承珠一眼,道:“這是我連累姑娘了。姑娘既然知道這裡易進難出,何以又要進來?”於承珠道:“我豈能見你遇險不救?”那少年道:“俠士心腸,可敬可敬!”向於承珠作了一揖,於承珠噗嗤一笑,道:“這是你自己稱讚自己。”

歇了一會,於承珠悶氣消了,道:“既然來到這兒,正好趁此機會看看石林奇景。”把心事暫拋腦後,仗劍而行,專揀沒走過的路走,那少年亦步亦趨,隨在後面。但見奇巖怪石,觸目皆是,有的地方,狹窄得僅可容身,有的地方卻又空闊得可作練武場。走到一處,兩峰相接的窄路,忽聽得“嗤”的一聲,一支暗箭射下,於承珠隨手用劍撥落,過不多久,又是一枚錢鑷飛來,於承珠大怒,覷準石峰上面人影一閃,立刻一朵金花射去,只聽得“哎喲”,一聲,那放暗器的人似乎受傷不輕,上面有聲音說道:“這丫頭的金花厲害,何必惹她,讓她餓了幾天,咱們再去收拾她。”於承珠氣他不過,又發出了兩朵金花,這回卻發了個空,兩朵金花碰到石壁上,跌下來。

風景雖佳,敵人窺伺,於承珠興致大減。那少年笑道:“姑娘你但放心觀賞,再有鼠輩騷擾,我給你打發他。”沒多久,在一處嶇壁背後,又見有人影一閃,那少年不待她發暗器,雙指一彈,便是一塊石子飛去,只聽得“哎喲”一聲,那人抱頭飛竄,於承珠贊:“好一個彈指神通的功夫!”

於承珠心中疑道:“當今之世,金鋼手和彈指神通的功夫,要算我的太師伯董嶽最爲高強,他遠處漠外,聽師父說,只是十年之前,他到過一次中原,這少年江南口音,卻怎的學會了他的兩門絕技?莫非是我見聞淺陋,武林中還另有會這兩門絕技的高手麼?”正想問那少年,忽見眼前豁然開朗,只見艄壁下面一個小湖,湖邊野花雜開,幽香撲鼻,峭壁上題有“劍峰”兩個大字,這個小湖想必就是“劍池”了。劍峰。上透下天光,令湖光更增澈濰,野花樹極,從石壁上橫伸入瓶湖中花樹的倒影和石峰的倒影,構成了絕美的畫圖,於承珠心曠神怡,天大的愁煩都歸於烏有,微笑吟道:“疏影橫斜水深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若非石林中有匪徒盤踞,在此池畔,結廬讀書,與湖光山色,共伴晨昏,倒是人生至樂。”那少年忽道:“林和靖孤山詠梅的這兩句詩,移到這裡來用,果然貼切不過。但天下紛擾,咱們又怎忍自得其樂?”於承珠吃了一驚,心道:“看這少年一副鄉下的神氣,他卻也懂得林和靖的詩。”對那少年漸有一些好感。

於承珠站在湖邊,出了一會神,心道:“若是師父在這兒,定有佳句吟詠。”忽然又想起鐵鏡心來,鐵鏡心似乎也配得上這湖光山色,呆呆地出了一會神,忽然轉頭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她和這少年在石林中大半天,這時方想起了問他的名字。那少年道:“我姓葉,名叫成林。”於承珠道:“你是江南人嗎?”葉成林道:“不錯,我是漸西石門人。”於承珠道:“萬里迢迢,你跑到雲南來幹什麼?”

葉成林遲疑了一會,瞧了瞧於承珠道:“想到大理去尋找一個人。”於承道:“大理可不是走這條路呵。”葉成林面上一紅,道:“我不知道姑娘有這麼好武藝。”於承珠道:“咦,我問你爲什麼走這條路?這與我的武藝好壞又有什麼相於?”葉成林訥訥說道:“我見姑娘單身一人,路上又有歹徒蹤跡,我,我……”於承珠大笑道:“原來你是不放心我,想在暗中保護我呢。怪不得你昨日想邀我同行了。”葉成杯道:“聽姑娘的口音,也是江南人,請問姑娘何以也到雲南?”

於承珠笑道:“我也是要到大理。你別忙問我,我先問你,你要到大理找誰?”葉成林道:“姑娘是同道中人,不怕見告。我想尋訪的是當今天下的第一位劍客張丹楓!”於承珠跳起來道:“哈,原來你找的人就是我的師父……”葉成林叫道:“什麼?張丹楓是你的師父?”突然向於承珠作了一揖,道:“那麼你是我的師姐了。”於承珠道:“你師父是誰?”葉成林道:“我師父是史定山。”史定山是董嶽的弟子,於承珠可從來沒有見過,這纔想起了是有這麼一個師伯,浪跡大江南北,行醫救人。忽地噗嗤笑道:“你今年幾歲了?”

葉成林怔了一怔,道:“虛度二十二個春秋了。”於承珠笑道:“我今年剛滿十七歲。你怎麼叫我做師姐?”成林樸訥謙恭,對平輩之人,習慣了稱呼別人做兄姐以示敬意,聽了此話,不禁啞然失笑,改口叫了一聲:“師妹。”

於承珠道:“你爲什麼要找我的師父?”成林道:“是叔叔差遣我來的。”於承珠道:“你叔叔是誰?”葉成林道:“我叔叔名叫葉宗留。”於承珠失聲叫道:“原來是葉大哥!”她在義軍之時,軍中上下都稱呼葉宗留做“葉大哥”,她叫慣了口,一時轉不過來,忽地想起自己與此人師兄妹排行,怎麼叫別人的叔叔做“大哥”?甚覺不好意思。

葉成林道:“不錯,人們都叫我的叔叔做‘大哥’。咦,你是不是於姑娘?”於承珠道:“怎麼?”葉成林道:“我叔叔告訴我的,說你曾幫過他不少忙,稱許你是當今女傑。”於承珠想到當時女扮男裝,被葉宗留識破行藏,他一直沒有說破,卻原來偷偷地向侄兒說了,不禁杏臉飛霞,紅透耳背。尷尬一笑,掩飾窘態,問道:“怎麼我在義軍之時,卻不見你?”

葉成林道:“我聽到叔叔糾集義軍,抗擊倭寇的消息,才辭別師父趕往,趕到之時,你們早已把倭寇驅逐下海了。真是慚愧。”於承珠道:“你叔叔有什麼緊要的事情,要你萬里迢迢,趕到大理去尋覓我的師父。”

葉成林道:“義軍驅逐倭寇下海之後,我叔叔奉畢擎天做天下十八省的大龍頭。”於承珠“哼”了一聲道:“做北五省的大龍頭還賺不夠,居然又要自封做天下十八省的大龍頭了?”葉成林呆了一呆,略有詫異之色,說道:“畢大龍頭雄才大略,豪氣追人,這大龍頭之位,是我叔叔甘心讓與他的。”於承珠道:“好,咱們不談畢擎天,你再說你的叔叔。”葉成林道:“畢大龍頭要糾集天下義師,揭竿起事,推翻明室,另建皇朝。”於承珠道:“我早知他想稱皇稱帝,嚎,怎麼還是談他?”葉成林道:“不談畢擎天,可就沒法說得清楚。”不明於承珠何以如此憎惡畢擎天?於承珠道:“好,你說。”葉成林道:“現下義軍引弓待發,舉事在即、畢擎天說你師父有一幅地圖,得此地圖,用軍行兵,當有大助,他知道我是張大俠的師侄,故此叫我叔叔差遣我來向你師父討這幅地圖。”於承珠道:“這事情他已向我說過一次,我不答應,他現在又想到借用你叔叔的面子了。”葉成林往下續道:“地圖倒在其次,推翻朝廷,茲事體大,我叔叔最順服張大俠,也想問問張大俠此事是否可行。固此差遣我來向張大俠問計,張大俠若說可行,再索地圖,不過,看目前之勢,”就算我叔叔尚有猶疑舉兵之事,畢大龍頭也是勢所必行了。”

於承珠思潮紛亂,對此等大事,她也實是想不清楚,只是對畢擎天此人,不知怎的,總是感到不快。過了好久,她忽然擡起頭來,輕聲問道:“你知道有一位鐵,鐵公子嗎?”

葉成林道:“你是說台州御史鐵鑽的兒子鐵鏡心麼?”於承珠道:“不錯。”葉成林道:“我到台州之時,他還在這兒。見過幾面。”於承珠道:“嗯,他現在已經離開了那兒嗎?”葉成林道:“上個月初離開的,他好像和畢大龍頭不大合得攏來。”於承珠默然不語,葉成林道:“這位鐵公子倒是有點奇怪。”

於承珠怦然心跳,道:“怎麼奇怪?”葉成林道:“聽說他在抗倭之時,很出過一把力,我叔叔還很看重他呢。我叔叔說他文才武略,都很出色當行,要留他下來教什麼孫子兵法,豈知他在抗倭過後,不知怎的,甚是頹唐,經常是獨個兒喝酒,又不喜歡與人來往,誰也不知道他有什麼心事。上個月初,畢擎無做了十八省的大龍頭,倡議舉兵,推翻明室,他就悄然走了。畢大龍頭狠狠地罵了他一頓,說他是官家子弟,和我們合不來。我叔叔如是惋惜得很,姑娘,你和他很熟悉麼?”

於承珠看着湖光瀲灩,又一次地想起了長江的駭浪驚濤,想起了初會鐵鏡心的情景,想起了松林中石驚濤和鐵鏡心那一慕悲劇,心頭一片悵惘,久久始回答葉成就的話道:“嗯,也並不怎麼熟悉,隨便問問,咱們不提他了。”

葉成林也是一片茫然,心道:“怎麼一提起這個鐵公子她就鬱鬱寡歡?”不自禁地起了一種異樣的感覺,隨即想道:“我理別人的閒事做什麼?”一擡頭,但見石隙間透入來的日影漸漸黯淡,湖光反照出晚霞的麗彩霞輝,葉成林道:“趁着天還未黑,咱們再到各處走走,找一個好的歇宿地方。湖邊風景雖佳,地方空曠,若敵人偷襲,可不易防備。”

於承珠默默無言地隨着葉成林從數峰合拱的門戶走出,兩人信步所之,穿插在奇峰異石之間,前人說石林乃“天開異境”,果是名不虛傳,但見石峰處處相連,構成了各種各樣的圖籠幾平是移步換景,佳妙紛呈,於承珠愁眉稍展,但仍是提不起興致和葉成林說話。走到一處,有一道小溪從亂石挫中流過。水聲溼溼,清澈見底,於承珠喝了一口涼水,葉成林道:“哈,還有魚呢,待我去捉它兩條。”忽見上游溪水,有一個少女的影子在水中晃動,一擡頭又不見了。葉成林拾起了一把石子,一揚手用“滿天花雨”的手法發了出去,石子穿人了石筍叢中,只聽得一聲驚叫,一個少女從亂石之間露出身來,葉成林左手一揚,一塊石子飛去,忽聽得“錚”的一聲,於承珠發出金花將他的石擊落,叫道:“不要動手。”聲發人到,“嗖”地飛掠至那少女跟前,笑道:“原來是你,你爹爹呢?”那少女彝族打扮,驚魂方定,望着於承珠,輕輕用漢語道:“姐姐,你還認得我?”

這彝族姑娘就是那日在大規樓下看到的那個表演吞劍的少女,只見她四面張望,忽地低聲說道:“說來話長,我先帶你們走出石林再說吧。”於承珠驚喜交集,道:“你識得石林的道路?”那少女點點頭道:“我是在這兒長大的,閉着眼睛也可以走出林子。”葉成林走了上來,向那少女作了一揖,賠罪說道:“我還以爲姑娘是這裡的賊黨呢。”那少女笑道:“誰說不是呢?”葉成林吃了一驚,那少女道:“要不是我認得於姑娘,我才真不願意冒這樣大的危險。”於承珠甚是詫異,只見那少女微微一笑,指着她頭上的玉簪,於承珠猛然醒悟,那日自己曾要把玉簪送給她,那老頭子不肯接受,但玉簪已經她過目,玉簪上刻有於府的記號,她由此而猜到自己的身份,這也不足爲奇。

葉成林忽道:“既然姑娘熟識林中道路,那麼我們倒不忙着走出林子了。”這回輪到那彝族姑娘面規詫異之色,道:“你們不趕快出去,在這裡坐以待斃麼?”葉成林道:“就煩姑娘帶引,待我們把賊黨逐出石林。免得這名山勝景,烏煙瘴氣。”於承珠心道:“這少女自認賊黨,看神氣又不似說笑,葉成林怎的對她說這個話?”

那彝族少女望了葉成一眼,道:“你們就兩個人?”葉成林道:“怎麼?”那少女道:“賊人說多不多,也有一二百人,還來了些什麼京城的侍衛,你們兩人成嗎?”於承珠一聽少女這個語氣,喜道:“我早知道姑娘不是壞人,但求姑娘帶路,以後的事,姑娘你不必管。”

那彝族少女笑道:“我不管,張大俠只怕要管。”於承珠呆了一呆,道:“哪位張大俠?”那少女道:“天下除了你的師父,還有哪位配稱張大俠?”於承珠如墜五里霧中,道:“這是怎麼回事?”心道:“我師父本領再大,他又豈有先知之明?難道他預先知道我們會陷身此地?”那少女似是猜到了於承珠的心意,笑道:“張大俠差遣我父女到這兒來,想不到在這裡遇到於姑娘,真是湊巧極了。”於承珠忙道:“好姐姐,你快給我說這是怎麼回事?”

那少女道:“這裡賊黨有一大半是彝人,副首領也是彝人,名叫朗英。大頭目卻是以前滇西道上一個名喚杜幌的獨腳大盜,他看中了石林的形勢,就邀朗英合夥,佔據石林做巢穴。朗英在彝族中算得是個豪傑,只因官府苛捐重稅,眼見族人被壓得透不過氣來。因此競給杜幌說動,糾集了一二百無以爲生的彝族少年,跟杜幌合夥。正因爲朗英做了副首領,所以他們從不打劫附近的彝人。”於承珠點了點頭,心道:“怪不得附近的農人並無驚擾。展停主人不肯帶路,敢情也是別有原因?”那少女繼續道:“杜幌也糾集了一些黨羽來,他們人少,但本領卻比郎英大,杜幌大權獨攬,近年不但劫奪財寶,還殺害客商,弄得彝人也不敢接近他們,石林也成了禁地,朗英極爲不滿,但卻無可如何。”

於承珠想不到一個小小的匪幫,內情也這般複雜。只聽得那彝族姑娘往下續道:“我們父女本來是石林附近的人,後來搬到大理去的。住在蒼山腳下,聽說蒼山上有幾位隱士修行,附近的居民把他們當作活神仙。”於承珠心道:“這必定是我的師祖玄機逸士和上官天野以及蕭老太婆這三個人了。”問道:“你見過他們嗎?”那彝族姑娘道:“聽說他們住在蒼山絕頂的雲弄峰,終年雲霧籠罩,等閒人哪能上去?就是上去了,那幾位‘老神仙’也不肯見外人。不過有一位姓烏的大爺,據說是其中一位老神仙的弟子,他倒時常下山採購雜物,並且行醫救人。”於承珠道:“這位烏大爺是不是叫做烏蒙夫?”那少女道:“不錯,烏大爺的名諱,還是前年我們才知道的。我們在蒼山腳下種有菜園,烏大爺每次下山都向我們買菜,後來熟了,也常在我們這裡歇腳。我爹爹知道他是個大有本領的人,便求他收我做弟子。可惜烏大爺不答允,說是他師父尚在,他不肯濫收門徒。不過閒常也傳授我們父女幾路防身的拳腳,只是不允以師徒相稱。那吞劍的功夫,就是烏大爺一時高興,教給我們的。”烏蒙夫是上官天野的第二個弟子,在師門的日子最長,比大弟子澹臺滅明所得的傳授更多,不過那吞劍的功夫,並非上官天野所授,烏蒙夫與黑白摩訶交情甚好,那吞劍的功夫乃是烏蒙夫見着好耍卻向黑白摩訶學來的。

於承珠道:“你們既然在蒼山腳下安居樂業,怎的又回到這石林來?”那姑娘道:“就是奉你師父的差遣呀。今年春天,張大俠到了蒼山,和我們也很熟悉。張大俠喜歡到處走動,段王爺也時常請他進宮。”段家在元朝以前,在大理世代爲王,雖然現在只被朝廷封爲“知平章事”,老百姓叫慣了,仍稱他們爲“王爺”。那少女續道:“最近段王爺想自立爲王,雲南各族都擁護他,好與官府對抗。便想起了石林彝族的豪傑朗英,打聽之下,知道他在石林爲寇,極覺可惜,張大俠獻計,將他們招到大理來。因爲我們父女本是石林的彝人,張大俠便保我們來辦這件差事。張大俠叫我們先到昆明和小公爹接頭,探聽消息,然後再到石林。”於承珠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沐小姐知道我們的住址,想必是那日被你們看破行藏,告訴沐小姐的。”那彝族少女微笑點頭,道:“請恕我們暗地跟蹤之罪。”

那彝族少女歇了一歇,往下續道:“我有一個表哥,就是朗英手下的一個小頭目,我們到這裡來已有兩三天了,還沒有機會得見朗英面談。我的表哥說,朗英被杜幌挾持,只怕不能作主。前日來了幾個京城侍衛,其中一人名叫韓展的和杜幌以前是八拜之交,正在遊說社幌做他們在雲南的耳目,我的表哥更不敢向朗英說了。這次定計誘你們進石林的便是韓展夫婦和杜幌的合謀。聽說這次來的幾位侍衛,都是高手,爲着的那個李涵真更是厲害。”於承珠一笑說道:“不過如此!”突然想起一事,卻皺了眉頭。

那少女道:“好漢不敵人多,於姑娘犯不着以千金之體,冒此巨險。”她只道是於承珠心生怯意,卻又因先前的話說得太滿,不便轉口,故此皺眉。於承珠笑道:“那兒個侍衛也算不了什麼,憑我和葉大哥還對付得了。只是動起手來,只怕會誤傷了你們的族人。”那彝族少女想了一想,說道:“於姑娘既有把握,那麼我的差事就請你代勞了。”從懷中取出一面小旗,旗上繡有兩頭獅子,遞給於承珠道:“這是段王爺的王旗,雲南各族,無不認得,於姑娘若能將那幾個待衛和杜幌一齊打敗,憑王旗作信物,招降朗英,那就易辦得多了。”這正是一舉兩得之計,於承珠大喜,接過王旗,道:“好,請你立即帶路。”

匪黨的巢穴在石林內的大金嶺上,林內的石峰都不很高,只有這大金嶺高達百丈,山勢亦最爲崎嶇,山嶺周圍,諸峰拱繞,儼若迷宮。那彝族姑娘帶領於承珠、葉成林二人,上高下低,穿過奇巖削壁迂迴曲折的通道,從如劍如裁的石峰中穿插而過,越上越高,那些石峰,峰峰相連,在許多石峻之間,中橫怪石,狀如天橋,若非於、葉二人都是輕功絕頂,在石峰之上行走,怕不兩腿痠軟,寸步難移?此時已是日落黃昏,在石峰高處一望,但見萬韻朝天,千巖競秀,在夕陽殘照下更顯得靜穆莊嚴,恍似神仙境界。於承珠嘆道:“如此洞天福地,哪容少數匪徒盤據,即算不是替段王爺辦事,我們也該把這些匪徒驅逐出去。”

這彝族姑娘自小在石林內玩耍,道路極熟,帶領他們從秘道進入大金嶺內,竟無人知曉,到了嶺腳,天色已黑。但見山坡間黑影幢幢,嶺上大寨的火光隱約可見。那彝族姑娘怕碰見巡山的人,對於承珠道:“從這裡直上,經過三座石峰,便是大寨。於姑娘,祝你馬到成功,待你破寨之後,咱們再見。”悄悄溜開,從第二條路混入後寨。

於承珠坐下來稍爲歇息,並與葉成林商議,依於承珠之意,便要直闖入寨中,殺他個落花流水。葉成林笑道:“寨中雖無一流高手,但咱們人少,他們人多,倒也不可不防。不如我與你分爲兩路,你在前寨引住那些侍衛,我放火燒他的後寨,讓他不知道我們的虛實,也絕了朗英盤據之心,便於招降。”於承珠心道:“看他不出,說來竟是深合兵法,似乎比鐵鏡心的誇誇其談要實際得多。”

計議既定兩人分路上山,於承珠展開輕功,端的是捷如飛鳥,掠過第一座石峰,哨兵競無知覺,於承珠有些輕敵,接着上第二座石峰,從哨崗數丈之地掠過,忽聽得“嗖”的一聲,利箭穿空,疾的射到,聽風辨器,力道頗爲強勁,於承珠急忙閃開,那人剛剛出聲,便被於承珠一朵金花封閉了穴道,回頭看那利箭,竟射入了一塊大石,雖非一流高手,亦足驚人,於承珠倒不敢太大意了。

於承珠將那哨兵的號衣剝下,披在身上,接着攀登第三座石峰,夜色蒼茫,只見兩條人影竄了過來,揚聲問道:“周大哥,你怎麼不在下面把守?”以於承珠的輕功本領,也被來人聽出聲息,可見亦非庸手。這回於承珠早有準備,飛身一掠,金花立刻出手,那兩人剛剛發覺不是“周大哥”,已被金花打中穴道,動彈不得。原來在第二第三陵石峰把守的人,都是杜幌的得力助手,本領自比一般小頭目高強得多。

於承珠蛇行兔走,悄悄摸近大寨,她身上披着皁衣,夜色朦朧中,值夜的頭目絕對料不到敵人能深入石林,並越過三座石峰,雖有二人聽出聲息,也以爲她是同伴。於承珠摸近大寨、只聽得裡面猜拳呼嘯,鬧成一片,於承珠心中冷笑:敢情他們是開“慶功宴”了。

於承珠猜得不差,他們果然是開慶功宴,只聽得李涵真那蒼老的聲音哈哈笑道:“韓嫂,這回設計擒敵,你的功勞最大。韓二哥,你受了點傷,也值得了。”接着一個婦人妖里妖氣的聲音說道:“老爺子過獎啦,我可不敢貪功。說實話,這回的功勞,應數杜寨主最大,要不是他借石林給我們,這兩個點子可不容易對付。”李涵真哈哈笑道:“大家都有功勞,大家都有功勞!陽總管已到昆明來了。咱們可以將點子解去昆明,省去多少麻煩,還可以就近請功領賞,杜寨主,你若是歡喜的話,就請陽總管對沐國公說說,再請準朝廷封你做這裡的土王,哈哈,那時你就名正言順,不必再侷促在這石林裡面做山大王啦!”杜幌粗聲粗氣地笑道:“我也不望什麼封賞。喂,那姓於的小姑娘賞給我行不行?”李涵真大笑道:“你知道她是何人?她是于謙的女兒,也是皇上所要的叛逆之女,你怎能要她?”杜幌失聲叫道:“於閣老於謙之女?啊,該死,該死,早知是她,我豈敢動這個念頭?”原來於謙忠肝義膽,天下同欽,即使是杜幌這樣的惡人,心底裡也是佩服的。

李涵真道:“怎麼?于謙的名字把你嚇着了?本朝法例,罪人之女,沒爲官奴。只可惜那小姑娘長得太美,只怕皇上見了會自己要,要不然你花一筆大錢,也許可以將她在內府裡贖出來。”說罷,哈哈大笑,笑聲未已,忽聽得“喇”的一聲,帳篷倏地裂開,金光一閃,那“韓二嫂”一聲厲叫,首先仆倒地上,李涵真卻手明眼快,拔出腰刀,回身一擋,將一朵金花格開,只見於承珠柳眉倒豎,運劍如風,飛身殺人。

杜幌驚叫一聲,嚇得呆了,於承珠一聲叱吒,一揚手又是三朵金花,那韓二哥首當其衝,被一朵金花穿過喉嚨,登時斃命。杜幌剛剛揮動齊眉棍,正想上前助戰,也被兩朵金花打中,於承珠念他尊敬自己的父親,這兩枚金花,打中穴道,只把他的武功廢了,卻並不傷他性命。

李涵真看清楚只是於承珠一人,又是哈哈大笑,於承珠喝道:“黑白摩訶放你逃生,要你洗心革面,想不到你還是甘爲鷹犬,殘害忠良,好,今日可不能輕饒你了!”李涵真用太極刀招式,以柔充剛,一連化解了於承珠的三劍猛攻,哈哈笑道:“你不饒我?我可要饒你呢!併肩子齊上,這是叛逆之女,只准活擒,不許斃命!”李涵真帶來四個侍衛,除了韓展一人被打死之外,還有三人,都是高手,一擁而上,登時把於承珠圍在覈心!

於承珠一聲冷笑,青冥劍倏地展開,但見冷電精芒,繽紛飛舞,百變玄機劍法,精妙絕倫,只殺得那幾個衛士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幸而有李涵真還接得住於承珠的劍招,要不然那幾個衛士的兵刃早被削斷。

李涵真在太極拳刀兩門,下過幾十年苦功,刀掌兼使,堪堪抵擋得住。於承珠恨他口舌輕薄,招招凌厲,劍勢如虹,李涵真那三個助手,只求自保,攻勢幾乎全指向李涵真身上,李涵真擋了二三十招,漸覺應付艱難,招數全被封住,攻不出去。

這一場大打,早把全寨驚動。杜幌在地下爬了起來,嘶聲叫道:“朗寨主,快叫弓箭手來!”於承珠回身一劍,把李涵真逼退三步,揚手又是三朵金花,那三名衛士,除了一個本領較高的能夠避開之外,其他兩人,一個被打瞎眼睛,一個也像韓展一樣,被金花穿喉而過,登時斃命。於承珠劍鋒指着杜幌喝道:“饒你性命,還不領情?再敢多話,這兩個人就是你的榜樣。”

大寨里人聲鼎沸,於承珠運劍如風,緊緊逼着李涵真,不許他逃走,抽眼一看,只見一個彝族打扮的虯髯漢子,雙目炯炯,堵着寨門,後面已集合了幾十名弓箭手,想來這人便是朗英了。於承珠取出那面繡着兩頭獅子的王旗,迎風一展,叫道:“朗寨主,你是彝族英豪,何必爲虎作悵,段王爺請你到大理去共圖大事,望你三思。”一揚手那面王旗徑向朗英飛去,朗英接到手中,登時呆了。

李涵真喊道:“朗寨主,你要榮華富貴。我請皇上封你做石林的土司。快合力把這女賊擒了!”話猶未了,忽聽得驢馬嘶鳴,腳步嘈雜,後寨火光大起,朗英哪知道只是葉成林一人所做的事,只道大寨已被攻破,陷入包圍,怔了一怔,忽地喝道:“誰希罕你朝廷的封贈!”一摔手叫弓箭手退開,竟然拔出刀來,助於承珠殺李涵真。

李涵真這一驚非同小可,但他老奸巨滑,雖危不亂,忽地心生詭計,霍地一個閃身,左臂一伸,施展大擒拿手法,將朗英扭住,於承珠正自一劍刺來,李涵真把朗英一推,哈哈笑道:“好,咱們拼個同歸於盡!”

於承珠劍鋒一顫“唰”的一聲,從李涵真耳邊削過,她投鼠忌器,這一招竟是臨崖勒馬,不敢驟下殺手。李涵真哈哈大笑,忽聽得一聲大吼,震耳如雷,帳幕倏地捲開,一條漢子旋風般撲入,李涵真還未看清楚,立覺奇痛徹骨,原來在這一照面之間,已給來人用擒拿手扭彎了右手臂膊。這人不問可知,當然是葉成林了。

這正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葉成林練有大力金鋼手的功夫,五指已一緊,略一用力,李涵真已是禁受不住,手上的鋼刀翹了起來,反斫自己的額角,李涵真逼得放開抓着朗英的左手,拼力抗拒,朗英身子一鬆,勃然大怒,反手一刀,“咔嚓’一聲,將李涵真斬爲兩段。

把眼看時,杜幌早已在混亂之中逃走,剩下的那名衛士也被於承珠殺了。這一役,杜幌的黨羽以及李涵真帶來的人,或死或逃,大寨內剩下來的全是朗英的人。一些人待去救火,朗英哈哈笑道:“燒了乾淨,咱們擺脫了這些狗子,都到大理投段王爺去。”有人應道:“不錯,咱們再也不幹這個營生,也省得被鄉親責罵。”這個人正是那彝族少女的表哥,那彝族少女早已回到寨中,這時正抱着於承珠歡喜得說不出話。

當晚,朗英這一夥人便撤出石林,附近的村子聽到這個消息,鄉民都趕了來,朗英親自宣佈改邪歸正之事,鄉民歡聲雷動,登時在石林前面的大草坪殺豬宰羊,歌舞狂歡。朗英的手下全是彝人,幾乎有一大半在附近的鄉村裡還有家人親戚,朗英當即決定,放假三天,讓手足兄弟與家人團聚,三天之後,再去大理。

於承珠與葉成林可是急不及待,參加了彝族的狂歡舞會之後,立即向朗英道別,起程上路。撥轉馬頭,改過方向,前往大理。

從石林前往大理,一千多里路程,全是山地高原,十分難走,走了四五天,還是在叢山峻嶺之中,葉成林樸實寡言,對於承珠卻是照料得很周到,於承珠但覺這個旅伴,雖然並不討人喜歡,但卻也不惹人討厭。雲南的花木之多,冠於全國,氣候又特別好,葉成林雖然樸實寡言,一路上鳥語花香,山奇水秀,於承珠倒也不覺得寂寞,有一種樹叫做“大青樹”,當地士人叫做“風水樹”,沿路皆可見到。這是在北方見不到的一種喬木,樹葉極爲茂盛,蔥蘢聳立,濃廕庇地,四季常青,樹根像龍爪,牢固地盤結在地上,就似青春和生命的象徵,任誰見了,都會歡喜讚歎。於承珠忽起遺思,以前她曾把鐵鏡心比作江南園林裡的玫瑰花,把葉宗留比作雲貴高原上的鬆杉,現在又覺得葉成林有些像大青樹,靜穆莊嚴卻又充滿生命力的大青樹。但她倒底是願意在大青樹下遮蔭呢?還是願意在玫瑰叢中吟詠呢?那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了。

進入大理州界,山嶺峭峻,山路越見崎嶇,這一日於、葉二人翻過一個極其險陡的山坡,名叫“紅崖坡”,在山下之時,於承珠曾向山民打探路程,知道過了紅崖坡之後,再走兩天,便可以到大理了。於承珠一想到即將可以見到師父,精神煥發,忘了疲勞,搶先登山,哪知山坡險陡曲折,極之難走,人縱不疲,馬也累了,於承珠和葉成林只好牽着馬走,於承珠嘆道:“一路上人說,天子廟坡最高,紅崖坡最險,果是名不虛傳。”葉成林笑道:“一路上人們也說,大理風景最佳,經過險阻的路程,才更顯得那是桃源福地。我看這是天公有意的安排,先有艱難,後有安樂,世事如此,行路亦然。”葉成林知道於承珠歡喜名勝風景,這說話自然是給她“打氣”的,於承珠卻是心中一動,只覺他的說話雖似說笑,卻也自有幾分哲理。

好不容易爬上了紅崖坡,兩匹馬都累得噴氣嘶喘,於承珠和葉成林坐下來歇息,但見山坡之下是一個山間壩子,地勢平坦,莊園隱約可見。於承珠笑道:“你的話不錯,過了高山,便是平地。”驀然想起自己從長江之濱來到雲貴高原,地方迥異,旅伴也大不相同,不覺倏然神往,鐵鏡心的影子又在腦海中搖晃,回頭一瞥,但見葉成林也正在看着她,於承珠忽然面上發燒,但覺葉成林好似看破了她的心事。其實自從那天在石林之後,於承珠在葉成林面前絕口不提鐵鏡心,葉成林又哪裡猜想得到於承珠此刻心中在想鐵鏡心?

於承珠低頭默想,越想越亂,忽聽得下面壩子傳來一聲駿馬的嘶鳴,霎那間,於承珠好似夢中驟然驚起,叫道:“照夜獅子,照夜獅子!”葉成林道:“什麼?”於承珠道:“我失去的寶馬,我失去的寶馬!你在這兒照料牲口,我去看看!”不待葉成林再問,立刻飛奔下山,把葉成林弄得莫明其妙。

於承珠跑到半山,只見壩子上有一間紅磚綠瓦的大屋,外面大草坪上有許多莊丁,草坪上並無牲口,於承珠心道:“我絕對不會聽錯,那是我寶馬的嘶鳴。呀,馬兒呀馬兒,你一定是給惡人關了起來,知道我來,向我求救了。”正待不顧一切,衝下去搜莊,忽見下面有一個白衣少年,向着草坪那羣人如飛疾跑,於承珠驟然間又似墮入夢中,呆若木雞,這個白衣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她剛剛念及的鐵鏡心!

這一瞬間,於承珠心魂迷亂,想衝下去,但兩條腿軟軟地提不起勁來,倒底是喜歡過甚,還是仍想似在臺州之時那樣將他避開?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情,忽地想道:“且看看他來這裡做什麼?呀,鐵鏡心也會到這兒來,這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正是:

是愛是憎難自識,女兒心事沒人知。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黃金書屋掃校

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
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十回 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 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二十三回 往事如煙 罡風吹己散 前塵若夢 死水又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