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雲破月明 江湖留劍影 水流花謝 各自了情緣

陽宗海大吃一驚,驀地雙眼一翻,喝道:“那是不是他們?”這時葉成林與凌雲鳳已轉過一處山坳,去得遠了。婁桐孫策馬便追,鐵鏡心閃電般地拔出紫紅寶劍,反手一揮,婁桐孫一個筋斗翻下馬來,只見那匹戰馬的兩條前腿已被鐵鏡心斬斷,婁桐孫大怒喝道:“鐵鏡心,你家世受皇恩,竟然甘心附逆!”鐵鏡心道:“誰說我甘心附逆了。”婁桐孫道:“你爲什麼放走他們?”鐵鏡心道:“兵法有云:困獸猶鬥,不可不防。你們追得緊了,葉成林可要和你們拼命。哈,我是不忍見你們兩敗俱傷。名將用兵,也要講網開一面,葉成林的兵力都已消散,放走他們一兩個人又算得什麼?”陽宗海道:“誰與你講什麼鳥兵法?”鐵鏡心胡扯亂道,實是想延阻時間,這時估量葉成林與凌雲鳳已逃出數裡之外,陽宗海他們就是要追也追不上。哈哈一笑道:“不講就不講,你們卻待如何?”婁桐孫一招“金豹探爪”,施展大擒拿手法反扣鐵鏡心的脈門,鐵鏡心笑道:“君子動口不動手,我隨你們走便是,扯手扯腳做什麼?”倒提寶劍,將劍柄塞到婁桐孫的手中,婁桐孫反而怔了一怔,來不及接,那把紫虹寶劍叮噹一聲跌落地上。鐵鏡心道:“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是我放了葉成林,你拿我去見張驥,也儘可以交差了吧。這把大內寶劍,也由你拿回去繳交內庫,你一日之間,立了兩件大功,尚不爽心快意麼?”反手就縛,婁桐孫因他是前朝的老臣之子,倒也不敢虐待於他。

半個月後,官軍“勘亂”的軍事大定,逃散的義軍都已藏匿民間,葉成林與凌雲鳳僻居在杭州北面楊梅嶺的九溪十八澗之間。杭州乃是張驥的巡撫衙門所在之地,駐有重兵,那九溪十八澗雖說是山中的僻靜所在,但地近杭州,終屬危險,葉成林選擇這個地方避難,實是另有原因。

原來他已打探到消息,說是鐵鏡心已被囚在杭城,等候御旨發落。葉成林甚是不安,任憑舊部苦勸,他怎樣也不肯遠走高飛,非得要把鐵鏡心救出不可。凌雲鳳雖然對鐵鏡心殊無好感,但想起他這次救出一千多義軍的功勞,也就不願意再說什麼了。

葉成林避居在一個茶農的家裡,這茶農的兩個兒子都曾當過義軍,絕對可靠。葉成林靠茶農打探消息,說是杭州守備森嚴,鐵鏡心囚在城中什麼地方也不知道。葉成林與凌雲鳳曾兩次冒險,探過杭州的大牢和撫衙,非但沒有發現鐵鏡心,反而幾乎失手,仗着絕頂輕功,這才逃得出來。光陰似箭,不知不覺又過了十數日,計算時間,若以八百里加緊的快馬馳報,那御旨也應該請回來了,葉成林和凌雲鳳都極爲焦急。

這一日葉成林對凌雲鳳說道:“御旨若然發下,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治他以叛逆之罪,就地處決。一是念他是老臣之子,將他解往京都定罪,依照朝廷律例,最少也要監禁他十年。即算往好處想,他縱得保全性命,一被監禁大牢,那就更不容易劫獄了。”凌雲鳳道:“咱們已盡了心力,兩次冒險入城夜探,都得不到他的消息,還有什麼辦法?”葉成林道:“我正在奇怪,咱們兩次夜探,城中雖說禁衛森嚴,卻並無一等一的高手攔截,畢擎天駐在城中,也從不見他出現,不知是何道理?”凌雲風道:“難道陽宗海、婁桐孫之流,都去看守鐵鏡心去了?”葉成林道:“這是一個可能。”凌雲鳳道:“還有什麼可能?”葉成林沉吟半晌,說渲:“城中經咱們鬧了兩次之後,聽說本要搜索四鄉,但至今未有動靜,莫非張驥他們另有重大的事情需要對付?”凌雲風道:“這與鐵鏡心何關?”葉成林道:“若然是被我料中,咱們正好趁此時機,再探一次。”凌雲鳳道:“事不過三,若然這次失陷,我不打緊,你是義軍主帥呀,豈應再次三番地冒險?”葉成林道:“鐵鏡心何嘗不是冒了性命之險援救咱們。”凌雲鳳皺眉不語,神色之間,甚不以爲然。葉成林道:“我知道你的想法。想那鐵鏡心雖然不是咱們一路的人,但咱們應該看他的行事,不必勉強他贊同咱們的主張。他這次的行事,實是對義軍有極大的恩德,咱們豈可做忘恩負義的人?”凌雲鳳柳眉一展,道:“好,那就去吧!”心中自思:“葉成林明明知道鐵鏡心完全是爲了於承珠,卻還要兩次三番,準備舍了性命,救他出來,相比之下,倒顯得我的胸襟狹窄了。”

葉成林道:“我已探聽得鐵家所在,聽說鐵老御史還在家中,也已上了請罪的奏表,張驥是他的學生,不敢將他難爲,就讓他在家中待罪。咱們這次可以到鐵家去探訪一下,想那鐵老御史必會知道兒子的消息,也許他已探過監也說不定。”凌雲鳳一想,到鐵家夜探,雖然也屬冒險,究竟不若前兩次之大鬧撫衙和大牢的風險之大,欣然同意,立即換了夜行服裝,和葉成林從城北的棲霞嶺悄悄溜下,直到西子湖邊。

鐵家坐落湖濱,面對孤山,這時已是午夜時分,湖濱靜悄悄的,湖上的漁舟都已歇恩了。兩人走近鐵家,但見朱門緊閉,裡面的燈火也完全熄滅了。周圍也沒有兵把守,葉成林心中暗叫奇怪,稍一躊躇,便和凌雲鳳飛身入內。

但見裡面落花滿地,花棚倒塌,亂草也無人剪理,冷清得出乎意料之外,葉成林在外面把風,凌雲鳳穿房入室,過了好久,出來叫道:“這真奇怪極了,裡面一個人也沒有!”

葉成林奇道:“難道鐵銥竟是棄家逃走了麼?”立即想到鐵銥是一個退休的大臣,兒子犯了法,雖說巡撫張驥是他的學生,對他存有幾分客氣,但受到暗中監視,那是必然免不了的,他又是一個文官,不通武藝,怎能說逃便逃,而且又是舉家逃走?

兩人正自猜疑不定,忽聽得“轟隆”一聲,鐵家的大門給人打破,一個人闖了進來,葉成林以爲是朝廷武士,急忙跳上屋頂,定睛一望,卻原來是潮音和尚。

只見他倒拖禪杖,滿身血污,身上中了幾支箭還未拔出,葉成林大吃一驚,潮音和尚已先發現了他,叫道:“你兩人怎麼也在這兒?鐵銥那老頭兒呢?”

葉成林和凌雲鳳跳下來與他相見,凌雲鳳道:“我們也正在找他,這裡卻一個人也沒有,想必是棄家走了,潮音大師,你怎麼這個樣子?”

潮音和尚道:“我去找鐵鏡心了。”葉成林叫道:“見着了沒有?”潮音道:“沒有。前幾天我從鐵銥這老頭兒口中,打聽出他的兒子是被囚禁在六和塔內,我就要去劫他出來,是這老頭兒死拉着我,不許我這樣做。我忍了幾天,到了今天,聽說御旨已到,再不救他,他明日就要被解進京了。我不理一切,也不願再與這老頭幾商量,準備一頓禪杖打碎了六和塔,將他兒子救了出來,再讓他歡喜。哪知六和塔裡雖關有幾個人,卻沒有鐵鏡心,白白給我打死了幾個衛士。”

葉成林道:“師伯祖,你且歇歇。”凌雲鳳上前給他拔箭裹傷,問道:“陽宗海和婁桐孫在六和塔那邊麼?”潮音和尚大手一揮,道:“別忙裹傷,趕快逃走!”凌雲鳳道:“我們已細心察看過了,外面沒有伏兵。”潮音和尚道:“外面沒有伏兵,城中的官軍卻正在巷戰!”。葉成林吃了一驚,急忙問道:“什麼巷戰?是哪路人馬和官軍巷戰?”

潮音和尚道:“我分辨不清,也不耐煩去打聽,嚇,我大鬧了六和塔後,找不到鐵鏡心,越想越氣,想這一切都是爲了畢擎天而起,便獨自去闖畢擎天的大營,哈,哪知正碰上兩軍交戰,在亂軍之中,我吃了無數亂箭,連畢擎天的影子也沒見着。好在我這根禪杖還夠斤兩,一頓潑風禪杖,打出城來,那些官軍,自顧廝殺,也沒有人追我!”

說到這裡,已是有點聲嘶力竭,葉成林心道:“師伯祖真是個莽和尚!”凌雲鳳剛剛給他拔掉身上的那幾支斷箭,還想問他,潮音和尚又叫道:“炔走,快走!我死不了,但大軍若然來到這兒,我可沒氣力再打啦。”話剛說完,便聽得城中傳來幾聲悶雷也似的炮響。葉成林、凌雲鳳急忙扶持潮音和尚走出鐵家,但聽得戰馬嘶鳴,一彪官軍已衝到西子湖邊。

葉成林一看,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前面狼狽而逃的竟然是畢擎天!但見他馬失鞍,人棄甲,在他周圍保護的衛士,不過二三十騎。後面的大隊官軍如潮涌至,領頭的便是大內總管陽宗海與御林軍的總指揮婁桐孫,但聽得吆喝聲中,弓如霹雷,箭似弦驚,陽宗海“嗖”的一箭,將畢擎天跨下的黃驃馬先射死了!

原來朝廷的招安畢擎天,不過是權宜之計,他要求最少做一省的督撫,正犯了皇帝之忌,想這畢擎天野心勃勃,皇帝怎肯讓他據地自雄?所以皇帝在招安畢擎大的同時,就下了一道密令給官軍的統帥浙江巡撫張驥,密令他在“叛亂”勘平之時,即逐漸解除畢擎天的兵權,最後將他拿到京師問罪。

畢擎天貌似粗豪,實是工於心計,官軍的這一番佈置,他瞧在眼裡,暗自生疑,到了杭城之後,畢擎天的部屬十九已被改編,調駐各地,而朝廷對他的封賞又口惠而實不至,畢擎天以前吞併葉宗留之時,也是將他的嫡系部隊調開,然後舉事的,而今官軍對付他的手法,就正與他以前對付葉宗留的手法一模一樣,他靜夜思量,焉得不驚?

於是畢擎天對張驥處處戒備,這樣一來,更令得張驥不能不加快動手,這一日張驥要他赴京面奏皇上關於這次“平亂”的經過,畢擎天推病,連張驥派來的使者也不肯接見。張驥大怒,便立即派兵攻打他,責他以抗命之罪,不消一個時辰,就將畢擎天有限的親兵全部消滅,畢擎天總算武功高強,在數十倍官軍包圍之中,居然還能夠帶領十多個衛士,衝出城門,逃到西子湖邊、

陽宗海一箭將畢擎天的戰馬射死,大聲喝道:“朝廷有命,只罪畢擎天一人,誰人能將他生擒的賞以黃金千兩,官封總兵;將他格斃的,也賞三百兩黃金,五品頂戴!”此言一出,登時有兩個隨行衛士反戈相向,乘着畢擎天還沒有躍起,兩支長矛,立刻刺下。畢擎天武功真個高強,雙臂一振,把兩支長矛格開,大怒喝道:“我待你等不薄,何故臨危叛我?”拾起狼牙鐵棒,一招“橫掃幹軍”,又將另外兩根刺來的鐵槍打折,這幾個衛士素知畢擎天有霸王之勇,一來爲了自身活命,二來爲了貪圖重賞,三來見畢擎天被射墜馬,這纔敢反戈相向,暗襲不成,個個驚心,拼了一死,大聲叫道:“葉統領以前也對你不薄,你又何故反他?”

畢擎天怔了一怔,突然怒叫一聲,狼牙棒狠狠劈下,將兩個反叛的衛士,打得頭顱碎裂,隨行的衛士發一聲喊,盡都散了。畢擎天發力狂奔,衝過了西冷橋,逃上孤山,官軍銜尾急道,箭如雨落!

這時,葉成林、凌雲鳳與潮音和尚三人也已逃到山上,但見官軍撒網似的,四方八面而來,潮音和尚周身受了十幾處箭傷,跳躍不便,葉成林拉着他走,凌雲鳳心急如焚,連聲催道:“快走,快走!”要知葉成林若被官軍發現,在官軍的心目之中,自是比畢擎天還要重要得多。

潮音和尚更是一個心急的人,竟然掙脫了葉成林的手,道:“我還會跑路,不必勞你招呼。”葉成林想不到這位莽師伯祖如此要強,甚是尷尬,潮音和尚奮起神力,果然一鼓作氣,跑過了幾處山坳,直到了嶽王廟後的棲霞嶺上。黑夜之中,山路崎嶇,忽然碰到了一塊大石,潮音和尚奮刀一躍,腳踝脫臼,身上的箭傷創口也裂開來,任他如何驍勇,也自抵受不住,“卜通”倒地,怎樣掙扎也站不起來。

葉成林急忙將他扶起,潮青和尚道:“你自己走吧,山上這麼大,官軍未必就找得到我。”葉成林笑道:“那麼他們也未必找得到我。”不由分說,將潮音和尚扶到一塊大岩石的後面,凌雲鳳一看,只見他十幾處傷口,都在汩汩流血,心中甚是抱歉,說道:“現下官軍分股搜山,縱算給他找到,小股官軍,也不放在咱們心上。潮音大師我先替你裹傷。”從山上望下,但見火把婉蜒,絡繹不絕,好在他們先搜孤山,還沒有來到棲霞嶺上。

葉成林惦記着鐵鏡心,一面替潮音和尚裹傷,一面問道:“師伯祖,你怎知道鐵公子落在官軍手中?”潮音和尚笑道:“我一直住在鐵鏡心的家中呢。凌女俠和於承珠那次行刺畢擎天的事,我全部知道。”凌雲鳳道:“不是行刺,是於姐姐用計要迫畢擎天交出兵符,調動糧草,接濟葉大哥。後來於姐姐要我自去屯溪,她大約是獨自回去救鐵鏡心了。”潮音和尚道:“不錯。她將鐵鏡心救出之後,恰好遇見我,我們一道赴京。”葉成林忙問道:“我聽畢願窮說,他在北京已見到於承珠,怎麼你和鐵鏡心卻留在這裡?”

潮音和尚道:“正是呢,我也不知道他們少年人鬧的什麼事情。鐵鏡心倒是處處護着於承珠的,於承珠卻來一個和他不辭而行。”葉成林心裡又甜又酸,想道:“哎,在外人眼中看來,他們都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鐵鏡心這次又有恩於我,我豈可插在他們中間。”心如轆轤,情思不定,但聽凌雲風問道:“那是怎麼回事?”潮音和尚道:“我們三人一同上京,路過杭州,鐵鏡心堅請我和承珠在他家裡先歇息幾天,我有一位方外的朋友在靈隱寺做主持,那一日我到靈隱寺訪他,在寺中住了一晚,第二日回到鐵家,這才知道於承珠已在昨晚偷偷走了,只留下一封信給鐵鏡心。鐵鏡心講給我聽的時候,手上還拿着於承珠寫的那幾張信箋,哈,於承珠不知怎麼有那麼多話說,信寫得那麼長。哈,你猜鐵鏡心這傻小子怎樣?”

凌雲鳳聽得奇怪,道:“他怎麼樣?”潮音和尚道:“他把那幾張信箋,團成一團,吞到肚內去了!”凌雲鳳道:“這是什麼意思?”潮音和尚道:“我也不懂呀。還有更古怪的呢,他把信吞了之後,竟像女孩子一樣哭了起來。”凌雲鳳道:“哭些什麼?”心想鐵鏡心此人真會做作。潮音和尚道:“他反反覆覆地只是說一句話,說是對不起於姑娘,說是於姑娘不諒解地。我說少年人吵吵鬧鬧,事屬尋常,待老衲替你勸說她便是。他許久不語,卻忽然向老衲行起大禮來。”凌雲鳳笑道:“這卻是爲何?”潮音和尚道:“他說他爲了於姑娘要幹一樁大事,務必要令得於姑娘稱心滿意。但他這一去只怕就此不能回來,託老衲照顧他的老父,我問他是什麼事情他不着說,呀,如今我才知道他是獨上屯溪爲義軍盡力去的。”

葉成林聽了不勝感動,心中想道:“不知他與承珠之間有什麼誤會?哎,他既然肯犧牲自己援救我們,我難道不可以犧牲自己成全他們麼?”凌雲鳳的想法卻又不同,她反覆咀嚼鐵鏡心那句“對不起於姑娘”的說話,心中想到:“承珠妹妹不是個心胸狹窄的人,她不別而行,留下的那封信八九成是封訣別的書信,這定然不是一件小小的誤會。”

潮音和尚續道,“一個月前,鐵鏡心被押回杭州,把鐵銥急得不得了。我答應了鐵鏡心照料他的父親,一直沒有離開杭州。幸而張驥只是派人監視鐵銥,倒沒有到鐵家羅唆。鐵銥還曾瞞着我到六和塔天去看過他被囚的兒子。可是這事情卻真奇怪,待老衲得知消息,到六和塔去大鬧之時,卻又不見了鐵鏡心了。今日趕回鐵家,連鐵銥的全家也不知去向了。這裡面究竟是有甚玄虛?”

三人反覆推敲,都是猜想不透,這時登高遙望,但見官軍的火把,已從孤山那邊蜿蜒而來,凌雲鳳給潮音和尚紮好了傷,葉成林道:“師伯祖,我揹你走吧。”潮音和尚搖一搖頭,正說話間,忽見有幾條黑影從對邊的山頭飛奔而來,葉成林急忙將潮音和尚拉到了岩石的後面。

驀然間,忽聽一聲厲叫,一個背上帶箭,滿身浴血的漢子衝了過來,飛身一跳,跳過這塊岩石,大約也是想找尋藏匿的地方,這一跳正巧落在葉成林的面前。葉成林失聲喊道:“畢擎天!”

說時遲,那時快,潮音和尚不知哪裡來的氣力,突然一躍而起,禪掄圓,一杖就向畢擎天當頭打下,葉成林叫道:“且慢。”哪裡阻擋得住,但聽得轟然巨響,畢擎天的狼牙棒斷爲兩段,潮音和尚的那根禪杖也飛上了半天。本來潮音和尚的神力,世所罕見,只因受了重傷,而畢擎天又是拼命一擊,恰好斤兩悉敵,潮音和尚氣力使盡,怒吼一聲一跤栽倒。

凌雲鳳叫道:“不要讓他走了。”料想葉成林一人能對付得了,俯身察看潮音和尚的傷勢。

畢擎天驟然間見着了葉成林,羞慚、恐懼、懊惱、妒恨,諸般情緒,霎時間都涌上心頭,提着半截狼牙棒呆呆發愣,葉成林拔出佩刀,刀柄一橫,刀鋒在胸前劃了半道圓弧,卻沒有斫下去。畢擎天忽地叫道:“葉兄弟救我!”但見一條黑影,凌空下擊,卻原來是陽宗海追到了。

葉成林大喝一聲,一刀橫掃,陽宗海唰唰兩劍,舞起了碗口般大的劍花,這口劍是他從婁桐孫手中暫時借用的那把大內寶劍,劍光映月,照見了葉成林的面龐,陽宗海吃了一驚,隨即喜而叫道:“哈,原來是你!”心中想道:“拿着了葉成林,可要比畢擎天還值價得多!”寶劍一個盤旋,一招“攔江截鬥”,噹的一聲,把葉成林的佩刀削去一截。

畢擎天趁這個時機,便想逃走,剛剛踏出一步,說時遲,那時快,又是一條黑影凌空飛下,手臂一伸,就搭上了畢擎天的肩頭,畢擎天但覺好像鋼鉗一樣緊緊鉗着自己,百骸欲裂,痛徹心肺,這人正是御林軍的總指揮婁桐孫,畢擎天受傷之後加以心神未定,竟然在照面之際,就給他的分筋錯骨手搭上了。

葉成林大叫道:“雲鳳,出手救他!”凌雲鳳稍稍猶疑,只聽得葉成林沉聲叫道:“這是軍令!”凌雲鳳青鋼劍揚空一閃,勢捷如電,刺向婁桐孫的背心,婁桐孫逼得撤掌應敵,拿着畢擎天的那隻手一鬆,“咕咚”一聲,畢擎天也跌倒地上,暈了過去,恰恰倒在潮音和尚的旁邊。

葉成林初時未知道陽宗海所使的乃是寶劍,佩刀幾乎給他截斷,陽宗海搶了上風,狂傲之極,一招“直指天南”,劍尖刺到了葉成林的手腕,逼得葉成林又退了幾步,陽宗海哈哈笑道:“葉成林,你現在已是窮途未路,還與我打做什麼,趁早將畢擎天縛了,歸順朝廷,賞你總兵一個!”猛聽得葉成林一聲大喝,呼的一掌劈出,掌風所及,砂飛石起,陽宗海還真料不到他如此拼命,居然穿劍進招,猝不及防,肩頭給掃了一下,火辣辣般作痛。陽宗海大怒喝道:“好小子,不識擡舉,連你也一併宰了。”長劍揮舞,紫虹電射,一招緊似一招,他名列天下四大劍客之一,雖然是四大劍客中最弱的一個,但論到武功造詣,卻還在葉成林之上,加上所用的乃是大內寶劍,劍光霍霍展開,登時把葉成林籠罩在內,但葉成林刀掌並用,右手使出五虎喪門刀法,每一刀都是拼命的招數,左手卻是大力金剛手法,那更是武林絕學,勇猛無倫!

陽宗海的劍術雖然精妙,但在葉成林刀、掌兼施豁出性命的死拼之下,卻也不能無所顧忌,但見刀影劍光,宛似銀蛇亂攀,掌風人影,賽如蝴蝶穿花,片刻之間鬥了一百餘招,陽宗海雖是稍占上風,迫切之間,卻也奈何不得。

那邊廂凌雲鳳以一柄青鋼劍,惡鬥婁桐孫的分筋錯骨手,也是殺得難解難分,凌雲風的劍勢展開,極得輕靈翔動之妙,婁桐孫無隙可乘,分筋錯骨手的威力打了一半折扣。但凌雲鳳也不敢欺身逼近,兩人都是倏進倏退,覓隙尋暇,看來打得比葉成林那對還要熱鬧,其實雙方都是小心翼翼,繞身遊鬥。婁桐孫功力較高,也像陽宗海一樣,稍稍佔了上風。

這時官軍的火把已從孤山那邊蜿蜒而來,當前的一股已過了黃龍洞,陽宗海發聲長嘯,作爲訊號,不久就聽到了下面官軍吹起了嗚嗚號角之聲,一個宏亮的聲音叫道:“宗海,是你在上面嗎?”陽宗海應聲道:“大師哥,我已纏上了葉成林,趕快上來幫我一臂之力!”率領這股官軍的人正是赤霞道人的大弟子盤天羅,陽宗海特地從苗疆請他來助陣的。

葉成林暗叫不妙,潮音和尚和畢擎天受傷之後,尚還昏迷未醒,他和凌雲風力戰強敵,僅能應付,休說脫身不易,即算能夠拼命衝出,他們又怎忍舍了潮音和尚而逃。

形勢危急之極,陽宗海趁勢攻擊,劍鋒一轉,一招“斗轉星移”,指東打西,指南打北,“噹啷”一聲,又將葉成林的佩刀削去一截,葉成林一聲虎吼,將半截佩刀一擲,呼的一掌橫掃出去。

陽宗海哈哈大獎,叫道:“誰和你拼命!”橫劍護胸,把那半截佩刀碰飛,葉成林這一掌劈來,剛好就要碰到他的劍鋒之上。

猛聽得轟隆隆悶雷也似的聲音,但見幾塊磨盤般的巨石從山頂上滾下,那一股官軍發一聲喊,紛紛躲閃,大石一塊接着一塊,滾滾而下,震得山谷轟鳴,聲威駭人,看情形,山頂竟然另有能人,暗助葉成林拒敵。

陽宗海吃了一驚,顧不得傷人,舉目一看,但見兩條人影飛馳而至,葉成林看到了,急忙一個盤龍繞步,回掌護身,高聲叫道:“承珠妹妹,真是你麼?”

但見於承珠衣袂風飄,自對面的山頭上疾馳而至,恍如仙女素娥,凌空飛降,她的背後還跟着一個長身玉立的少年人,葉成林怔了一怔,方自想道:“這人是誰?竟然有這樣俊的輕功?”但聽得於承珠縱聲長笑,遙遙招手,朗聲說道:“不錯,是我。凌姐姐,你看,我把誰帶來了?”

凌雲鳳抽眼一看,喜極如狂,疑在夢中,隨着於承珠而來的這個少年人,正是她日思夜想的霍天都!她張口欲呼,“霍哥哥”三個字在舌頭上打滾了無數遍,卻是叫不出來,原來喉頭已嚥住了。

高手比鬥,那容如此分神,婁桐孫疾攻幾記,驀地一招“猿猴摘果”,將凌雲鳳的劍柄抓着,但於承珠早已料到婁桐孫會趁凌雲鳳說話之際強攻,一抖手飛出了三朵金花,上打雙目,中打胸口,下打膝蓋,婁桐孫顧不得傷害凌雲鳳,急忙一個“細胸巧翻雲”,以絕妙的身法倒縱出三丈開外,而且在倒縱之時,手腕用力一帶,“喀嚓”一聲,竟把凌雲鳳的青鋼劍折斷,斷劍跟着射出,令得凌雲鳳也不敢乘機追殺,確是一流高手的功夫。

婁桐孫快,於承珠更快,就在這一瞬間,於承珠飛身一掠,青冥寶劍吐出碧瑩瑩的寒光,劍鋒也已堪堪刺到婁桐孫背後。婁桐孫反手一記擒拿,解招進招,立即和於承珠鬥在一起。於承珠笑道:“凌姐姐你們久別重逢,這廝交給我吧。”凌雲鳳口脣顫動,“霍哥哥”三個字直到如今才叫出口來。霍天都微笑道:“凌妹妹,你歇歇去。葉大哥,你也把這賊子交給我吧。”長劍一展,搭上陽宗海的劍脊,將葉成林替了下來。

凌雲鳳又是失望,又是歡喜,但那些微的失望迅即被巨大的喜悅掩蓋了,正如淡雲遮不住燃燒的太陽。她心中想道:“我的霍哥哥不失英雄本色,是啊,若然換我是他,我也會先替下了葉成林的,兒女私情慢慢還可以談,強敵卻萬萬不能放過。只是陽宗海名列天下四大劍客,霍哥哥,他,他不知可抵擋得住?”

但見陽宗海越鬥越狠,一招“長河落日”,劍光如練,唰地便向霍天都左肩刺來,這一招虛中套實,實中套虛狠辣狡猾,兼而有之,端的厲害。哪知霍天都兀然木動,待他劍尖離身數寸,看看就要沾衣之際,手腕倏翻,疾如閃電股地還了一招“金雕展翅”,拿捏時候,妙到毫巔,陽宗海這一招若然放盡,那就是將一條手臂送上給霍天都砍了。

陽宗海大吃一驚,料不到這一個陌生的少年,劍術竟是如此精湛,急急變招,再不敢絲毫輕敵。霍天都運劍如鳳,鷹翔隼刺,每一招使出,都是攻敵之所必救,陽宗海雖然有一柄大內寶劍,竟然被他的凌厲攻勢逼得只有防守的份兒,霍天都一劍緊過一劍,一點即收,前劍剛收,後劍又出,有如長江大河,滾滾而上,陽宗海想盡辦法要削斷他的兵刃,但霍天都深得“快、狠、穩、準”四字劍訣的精華,一沾即走,一走即攻,兩柄劍從不相交,已把陽宗海殺得有點手忙腳亂!

凌雲鳳看得又驚又喜,心中想道:“幾年不見,想不到他的劍術竟然精進如斯。記得小時候與他在天山之上一同學劍,他立誓要繼承父志,獨創一家。我當時曾與他戲話:你若自成一家,我也要創出一派劍術專破你的。呀,現在他在別後第一次與我相見,見我的劍被人空手摺斷,不知他心中可在笑話我麼?”看一看地上的斷劍,高興之中又有幾分慚愧。凌雲鳳是個心高氣傲而且志在四方的女子,後來她與霍天都結了婚,由於性格的不同、兩夫妻雖極恩愛,終於不能偕老,而在幾十年後,她果然也創出一派劍術,這是後話,不在本書範圍,暫且不表。

再看婁桐孫以分筋錯骨手惡鬥於承珠。於承珠這一年來,在師父身旁得到許多指點,劍術也大有進境,再加上她用的是玄機師祖的鎮山寶劍,婁孫孫被她逼得離身一丈開外,分筋錯骨手只能自保,根本就無法進攻。

官軍的火把從孤山那邊蜿蜒而來,有百數十名官軍已在向棲霞嶺上攀登,山頂上的大石仍是源源不斷地滾滾而下,看來除了已經到來助戰的霍天都與於承珠之外,還有高手幫忙,葉成林心中一動,想道:“莫非是張大俠也來了?”想出去助戰,卻放心不下潮音和尚,於是先去察看潮音的傷勢。

潮音和尚功力深厚,一時虛脫,過了片刻,便悠悠醒轉,這時畢擎天也剛好醒轉,他被婁桐孫捏碎了筋脈,但覺骨節劇痛,百駭欲裂,一點力氣也使不出來。睜開眼一看,突然見潮音和尚正坐在他的對面,兩隻眼睛睜得又圓又大,登時嚇得魂飛魄散!

潮音和尚看清楚了是畢擎天,端的是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捏起兩隻拳頭,“嘿”的一聲冷笑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嘿,你終須還是撞在灑家手上!”來不及跳起,便是一拳劈面搗去。

葉成林叫道:“師伯祖且慢動手!”潮音和尚正在氣頭,一拳打出,收也收不回來,忽聽得有人笑道:“師伯,你真是薑桂之性,老而彌辣!也用不着爲這廝生氣啊!”但見微風颯然,白衣一閃,卻原來是張丹楓到了!

張丹楓左手接着潮音和尚,右手按着畢擎天。潮音和尚道:“丹楓,你怎麼啦?”張丹楓微笑道:“我有話說。”兩道眼光有如利劍,朝着畢擎天一笑說道:“聽說你想向我討彭和尚那份地圖,與朱明天子一爭天下,卻怎的這樣沒有骨氣,你將來有何面自見你去父親於地下?”

畢擎天恨不得有個地洞鑽了進去,羞慚愧侮之極,一咬牙根,冷冷說道:“事已至此,不必多言,張丹楓,你就一劍把我殺了吧!”

張丹楓仰天大笑,倏地笑聲一收,斂容說道:“我要殺你,也不待今天。想你畢家世代英豪,你曾祖畢清泉創立丐幫,你祖父畢凌虛助張士誠驅逐元兵,你父親震三界畢道凡更是英雄蓋世,武林共仰,你想想你的列祖列宗,當真一點也不知道愧悔麼?”

畢擎天面上一陣紅一陣白,驀地嚎啕大哭,跳了起來,就向大岩石一頭撞去,卻被張丹楓輕輕地把他救了回來,只聽得張丹楓緩緩地說道:“你小時候我在官軍手中將你救過一次(詳見《萍蹤俠影錄》),今天之事,是你自己造孽,自作孽,不可活,按說不再救你了。但一來看在你祖父、父親的份上,二來你畢家獨門武功,丐幫世代相傳的衣鉢,也不當至你而絕!好吧,我便在官軍手中,再救你一次!”

潮音和尚火氣雖大,其實心腸極軟,聽張丹楓提起畢家歷代的英雄,想起了畢擎天的父親畢道凡正是他的最好朋友,更因爲看見了畢擎天流了眼淚,那一對拳頭早已不知不覺地收了回來,但仍是放心不過,問張丹楓道:“江山易改,品性難移,你不怕他再造孽麼?”

張丹楓道:“他受了這一次教訓,料想不會再蹈覆轍了。何況他已被婁桐孫的分筋錯骨手弄破了十一二條筋脈,這一身武功,已是廢了。他今後只可以指點別人的武功,自己是不能再與別人鬥勝爭強了。”

畢擎天剛纔全神貫注,聽張丹楓對自己的處決。這時鬆了口氣,想起自己已經殘廢時又覺周身劇痛,一粒粒黃豆般大的汗珠直淌出來。張丹楓掏出了一顆碧綠色的丹九,說道:“這是我自練的少陽小還丹,可以保得住你三天的元氣,趁着我們給你擋着官軍,你趕快從山後逃走吧!”

畢擎天叫道:“好,這次乃是死後重生,昨日的畢擎天算是埋到墳墓裡了!”向張丹楓磕了三個響頭,立即轉身便跑。

衆人目送他的背影下山,無不感嘆。忽見小虎子蹦蹦跳跳地跑來,叫道:“又有一股官軍上山來了。師父,你不去幫忙師叔麼?”原來雲重、雲蕾都與張丹楓同來,山上的石頭,正是雲重以金鋼掌力推下去的。

張丹楓笑道:“等你師姐和霍大哥一會好嗎?你留心看看你霍大哥的劍法。”

陽宗海見張丹楓突如其來,早已慌了手腳,但被霍天都制了機先,無法脫身逼得死中求活,迭使險招,霍天都以靜制動,以援制急,一口劍不疾不徐,卻是緊緊封了陽宗海的退路,端的有流水行雲,極得輕靈翔動之妙!張丹楓頻頻點首,對潮音和尚道:“從此之後,武林中又將多一劍派了!”

小虎子道:“於姐姐的劍術也不見得就輸於他了。”小虎子因爲第一次遇見霍天都之時,便遭他戲弄,故此對他總是不大服氣。衆人看時,只見於承珠的青冥寶劍霍霍展開,端的是柔如柳絮,翻若驚鴻,加上寶劍的光芒四射,與婁桐孫打得難分難解,兩個人都似裹在精光冷電之中,看上去比霍天都的劍勢還更要美妙好看。

張丹楓笑道:“你師姐這一年來進境甚速,大是不易,但霍天都的劍法已漸至融會貫通,獨創一家之境,將來連我也未必比得上他。”凌雲鳳把眼看時,但見陽宗海忽地猛攻,劍起處,“怒濤卷空”“黃沙蔽日”,一連兩招最凌厲的招數,劍光恍似漁翁撒網,一大片光網當頭直罩下來,張丹楓笑道:“陽宗海情急拼命,更促其敗。”話猶未了,只見霍天都繞身晃步,反踏洪門(中路方位),驀然間舌綻春雷,大喝一聲“撒劍”,只聽得“噹啷”一聲,紫虹電射,陽宗海的那把大內寶劍,果然脫手飛去,霍天都飛身一掠,把寶劍搶到手中,陽宗海武功也確算高強,就在這一瞬之間,在半空中一個“鷂子翻身”,落下山坡,如飛奔跑,張丹楓哈哈大笑,說道:“寶劍易手。從今之後,天下四大劍客也換了新人!”

於承珠見霍天都得勝,自己與婁桐孫卻仍是相持不下,心中焦躁,驀然間劍法一變,使到疾處,一片青光揮霍,連人影也淹沒在劍光之中,婁桐孫漸感難以應付,但他功力究竟比於承珠尚勝一籌,掌指兼施,每每將於承珠的劍點震歪,到了緊張關頭,便突然運用一兩招極精妙的分筋錯骨手法,阻礙於承珠的攻勢,小虎子叫道:“師姐,你號稱散花女俠,爲什麼不用金花暗器?”話聲未停,只見於承珠反手一劍,在劍光耀眼之中,三朵金花已是電射而出。

婁桐孫身回勢轉,第一朵金花貼着肋旁,倏然穿過,揮袖一拂,縱身一躍,二三兩朵金花一被拂落一被閃開。於承珠冷冷笑道:“看你能閃得幾時?”越打越狠,接連打出了三十六朵金花,但見金花交織,滿空飛舞,飛來飛去,互相碰擊,或走直線,或走弧形,競無一朵跌落地上,而且三十六朵金花,分打人身的三十六道大穴,認穴之準,毫不混亂,妙到毫巔!張丹楓也暗暗叫好。原來於承珠這個“金花打穴”的手法,除了得自雲蕾傳授之外,還參悟了西域異人阿薩瑪的金球手法,除了功力稍差之外,已是青出於藍,在師母之上了。

婁桐孫在三十六朵金花包圍之下,像煞一隻無頭蒼蠅,亂飛亂闖,忽地裡一聲慘叫,前心後心膝蓋腳踝一連中了七八朵金花。張丹楓叫道:“珠兒,可以住手了!”

於承珠的金花暗器不但可以打穴,而且花瓣鋒利,賽如匕首,住手一看,但見婁桐孫已成了一個血人。張丹楓道:“看在你師父份上,饒你不死,還不快走!”婁桐孫一蹺一拐地奔下山坡,他的琵琶骨已被打穿,膝蓋的筋脈也給削斷,像畢擎天一樣,這身武功亦已廢了。

這時官軍已彙集了數百人攻上山頭,盤天羅揮舞鋸齒長鞭,首先攻到,張丹楓道:“這是一個渾人,小虎子,你給我打他幾個嘴巴,叫他快滾!”盤天羅聽得張丹楓說話的聲音,已先慌了,但見小虎子果然揚手來打他的嘴巴,怒氣又生。鋸齒鞭霍地一掃,要將小虎子攔腰卷倒,哪知鞭梢剛起,手腕關節忽地一陣痠麻,力不從心,競被小虎子狠狠的打了兩巴掌,啪啪兩聲,兩顆門牙竟然打折。小虎子在貴州苗疆之時,曾被盤天羅欺侮,這時仗着師父暗助,得以親手報仇,快意之極,大聲叫道:“我師父叫你快滾,還不滾麼?”啪的又是一記嘴巴,這一記打得更重,打得盤天羅果然拋了長鞭,抱頭疾滾,小虎子樂得哈哈大笑。

張丹楓率領衆人前去與雲重、雲蕾會合,拔起了十幾棵大樹,在山上滾下,雲重又施展了金剛大力手法,推倒了幾塊大岩石,那些官軍只恨爹孃生少了兩條腿,避之唯恐不及,哪還敢再攻上山頭。

張丹楓等一行人立刻從後山逃走,棲霞山距離葉成林所住的九溪十八澗不過二三十里路,走到了楊梅塢時,剛好是三更時分,衆人放慢腳步,霍天都與凌雲鳳握手並肩,互問別後之情,當真是恍如隔世。

葉成林與於承珠相聚,也自有一番感慨,但覺心事如麻,不知從何說起。於承珠正想問他在屯溪的情形,葉成林卻光問她道:“你可知道鐵鏡心的下落嗎?”於承珠眉頭一皺,道:“剛一見面,你爲什一麼就提起他來,討厭死了!”葉成林怔了一怔,低聲說道:“要不是鐵鏡心,我與凌雲鳳姐姐都不能與你相見了。”將鐵鏡心救義軍脫險的經過,詳詳細細,一一說給於承珠知道,於承珠呆了半晌,道:“想不到他能夠這樣。嗯,這還像是一個人!我本來是當他死了,現在我倒希望他能夠活着。”葉成林本以爲於承珠對鐵鏡心的俠義行爲會有一番讚歎,見她如此,殊出意料之外,但所得於承珠幽幽地嘆了口氣,退:“在杭州之時……”張丹楓忽地插口笑道:“知人論世,若是功能掩過,那麼偶然的失足,那就不提也罷。嗯,成林,你真的想見鐵鏡心麼?”葉成林大喜道:“師叔,你知道他的下落?”張丹楓笑道:“你們今晚安心地睡一覺,明日我便帶你們去見他。”葉成林喜出望外,於承珠更是驚疑不定,想不到師父有什麼神通。但她素來最信服師父,師父既然這麼說,那麼明天就一定能見着鐵鏡心。

這一晚於承珠和凌雲鳳聯牀夜話,她們二人,情同姐妹,無話不談。凌雲鳳聽說霍天都得到張丹楓指點劍術要訣,上乘心法,十分歡喜,再聽到鐵鏡心在杭州曾向婁桐孫泄漏義軍的軍清,又不禁大罵鐵鏡心的糊塗,但罵完之後,卻又笑道:“鐵鏡心經過這次教訓,也未嘗無益。這次他來救義軍脫險,大家就很感激他,張大俠說得好,知人論世,若是功能補過,那麼偶然的失足,也就不必再提了。嗯,我看他對你倒是情深一片呢。”於承珠嘆了口氣道:“師父是有意隱惡揚善,我看鐵鏡心這個人,不是一次兩次的教訓所能改變的。我總是感到,他終究不是和咱們一個路子的人,這次也並不見得是偶然的失足呢。”於承珠可算得是最看得透鐵鏡心的人,想起往日諸般情事,心頭不覺惘然,輾轉反側,將近天亮,才和上眼睛。

一覺醒來,只聽得小虎子吱吱喳喳地和人談話,起來一看,卻原來是沐磷。沐磷叫道:“承珠姐姐,你果然在這兒。你看我是不是長得高了?”於承珠奇道:“你怎麼來到這兒?你姐姐好嗎?”沐磷道:“我姐姐等着你呢,不過師父吩咐,叫我先帶你看鐵鏡心去。”於承珠叫道:“什麼,你帶我去看鐵鏡心?”小虎子未曾回答,張丹楓已走出來招手笑道:“珠兒,師父沒騙你吧,我說今天能見着鐵鏡心就一定能見着鐵鏡心。”

原來沐國公見鐵鏡心久久不回,放心不下,另外派人進京奏稟皇帝,說是大理之事,鐵鏡心幫他處理,亂子得以不至鬧大,因此保奏鐵鏡心做他的參軍,沐燕、沐磷也跟了專使進京,打聽得鐵鏡心已在杭州被押,立刻請朝廷的大臣保釋,那時張驥的奏摺還未到京,大學士(相當宰相職位)楊宣是張驥的親戚,和沐國公又是至交,立刻斡旋此事,將張驥的奏摺留下不發,寫了一封詳細的信給張驥叫他賣沐國公的人情,張驥當然奉命唯謹,在御旨未到之前,便將鐵鏡心轉移一個地方軟禁,極爲優待,張丹楓耳目衆多,他一到杭州就知道這個消息,這時沐燕、沐磷也已到了杭州,帶來了確實的消息,說是皇帝已准予所請,就派沐國公的專使來傳遞御旨,這一兩日便會到杭州來迎接鐵鏡心,沐燕、沐磷住在杭州撫衙,張丹楓悄悄去會他們,於承珠一點也不知道。

這些變化鐵鏡心也不知道,他本來被囚在六和塔,忽然有一日張驥派了杭州知府將他接出來,安頓在錢塘江畔的一幢別墅內,錦衣玉食,極爲優待,鐵鏡心向知府詢問,知府只是叫他安心靜養。鐵鏡心一切行動自由,本來可以逃跑,但他怕連累父親,而且他也抱了決心,要爲於承珠犧牲,所以也只好懷着悶葫蘆在杭州知府的別墅內靜養。

這一日鐵鏡心起得很早,屈指一算,搬到這兒來已經有四五天了,什麼消息也沒有。鐵鏡心也煩得很,走出小樓,倚欄遠眺,北望是林木鬱瀚的鳳凰山,南望是晴空一碧的錢塘江,銑鏡心嘆了口氣,朗聲吟道:“江山如畫人何在?問花無語水空流!”樓前的幾樹碧桃蓓蕾已綻,看來用不了幾天,就將開滿枝頭了。江南的春天來得早,寒冬方過,園子內已是春意盎然。

可是鐵鏡心的心中卻是異樣地陰冷,他眼看桃花,耳聽江潮,陡然間又想起了於承珠來,想起了在波濤洶涌的長江,和她第一次相逢的情景,而眼前的錢塘江卻是這麼平靜。“哎,我這樣爲了她,她可知道,今生今世,難道我就是這樣地和她永訣了麼?”他知道只待御旨一下,他的命運就決定了,他也曾抱過萬一的希望,希望皇上會念及他的父親是前朝老臣,對他從寬發落,但想到自己所犯的罪名是如此嚴重,這希望又像無邊一閃的彩虹,迅即消失了。

忽聽得有輕輕的腳步聲走上樓梯,鐵鏡心回頭一望,只聽得一個極捻熟的聲音輕輕喚道:“鏡心!”鐵鏡心心絃顫動,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過了好一會子,心情才稍稍平靜下來,叫道:“承珠,你是怎麼來的?”

於承珠道:“葉成林將你的事都告訴我了。”鐵鏡心秀眉一展,道:“我拼着舍了性命,將他從九死一生的境地之中救了出來,他都告訴了你麼。”於承珠道:“沒有一點遺漏。倒是我將你在杭州所做的事情瞞了他了。他們對你很是感謝。”

鐵鏡心“嘿嘿”一笑;道:“承珠,要不是爲了你,我才懶得理會他呢。承珠,你那封信罵得我好慘,現在你總該看清楚了我鐵鏡心是怎樣的一個人物了吧?”於承珠道:“不錯,經過了這一會,我是看得更清楚了。你怕我看不起你,更怕天下英雄恥笑,說你出賣朋友,因此你總算做出了一樁好事。你有點糊塗,卻也還算得是有點正義感的讀書人。”鐵鏡心好像泄了氣的皮球,憤然說道:“就僅僅是這樣嗎?”於承珠笑道:“你要我把你說成是一個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大英雄大豪傑麼?”

鐵鏡心傲然冷笑道:“不敢,不敢,我當然不是什麼英雄豪傑,但葉成林要不是我,他早已被官軍所俘,現在在監牢裡將是他而不是我了。”於承珠眉頭一皺,正容說道:“要不是你做了這件事情,我還會將你當作一個人看待嗎?要不是你泄漏了義軍的軍情,他們也不至於一敗塗地,鏡心,一個自傲的人也應該是一個善於自責的人!”這一瞬間,只見鐵鏡心倏然變了顏色,他想不到於承珠此來,竟然並沒有表示什麼感激,卻是向他說出這一番說話。

過了半晌,鐵鏡心冷笑道:“難道他們這一羣草莽英雄,烏合之衆,弄到今天這個樣子,就完全是爲了我鐵某人?”於承珠道:“當然不是完全爲你,可是你泄漏軍情,也正是像落井投石一般,義軍在危難之際,你卻幫皇軍推了他們一把!”鐵鏡心氣道:“我做的事情,樣樣都是爲了你。我也不知我還有幾天性命,你卻在我臨死之前,特地跑來向我責備。”

於承珠微微一笑,道:“鏡心,我是爲了你好,可憐你卻不懂。不過,你可以放心,你死不了。非但死不了,還會有大官做,這是我師父探聽到的確實消息,再過一會,就會有人來接你了。”鐵鏡心這一喜非同小可,但卻盡力抑制着不讓它流露出來,他還要做最後的掙扎,想獲得於承珠的心,他嘆了口氣,繼續說道:“縱算你這消息是真,我死不了,但總也可以表明,我爲了你,不惜去死!”於承珠道:“所以我今日纔來看你。哎,鏡心,可憐你總是不懂。如果我稱讚你,過份地將你捧上三十三天,那就是反而累了你了。看來咱們終究不是一條路上的人。”鐵鏡心從她溫柔的聲音中聽出了淒涼惋惜,心頭一片茫然,又嘆了口氣道:“我真是不懂。承珠,每次我和你見面,你都似乎比上一次又變了,越來越變得使人難於理解了,越來越變得令我感到你好像是一個陌生人了!”

於承珠憐憫地看他一眼。錢塘江早潮方起,眼光看出樓外,但見海鷗三五,正隨着潮頭上下,逐浪飛翔。鐵鏡心道:“承珠,你可還記得咱們在長江共度的時刻,也有這樣的拍岸驚濤,逐波海燕?”於承珠點點頭道:“不錯,錢塘江雖然不及長江浩蕩,但兩者都流到大海之中。”於承珠的思想跑得太快,鐵鏡心跟她不上,許久許久還會不過意來,只是喟然嘆道:“過去的日子真像江水一樣,一流過去就不會回來。承珠,我真不懂得你爲什麼與我越離越遠?”

於承珠悽然一笑,忽地說道:“你瞧,懂得你的人來了,我該走啦。”鐵鏡心愕然回顧,只見沐燕笑盈盈地跑上樓來,迎着鐵鏡心笑道:“晤,這裡的景色還居然不錯哩。不過昆明春日,比這裡更佳,這個時候,桃花、李花、蝴蝶花想來都已開了。鏡心,我爹爹已將你保釋了,專使帶了御旨,馬上就來,你與我一同到昆明去吧。嗯,於姑娘,師父和葉大哥都在下面,怎麼,你不多留一會兒,就要走了。”於承珠笑道:“你們在這樓頭賞賞花吧,我不打擾你們了,嗯,這園中什麼花草都有,就可惜沒有大青樹。”鐵鏡心目送她下樓而去,只見葉成林在一棵大樹旁邊,正在向他招手。鐵鏡心心中一酸,幾乎也想追下樓去,但卻還是給沐燕的輕顰淺笑留下來了。

沐燕將前因後果說清,鐵鏡心這才恍然大悟自己爲什麼被移到別墅中備受優待,問道:“我爹爹呢?”沐燕道:“家父久仰今尊大人的道德文章,也已請準皇上,將他接往昆明去了。”鐵鏡心感激之極,想道:“原來沐家父女對我這樣體貼入微。我的才學到底還是有人賞識!”

沐燕目注房中,抿嘴笑道:“你的東西這樣凌亂,咱們就要走啦,我替你收拾收拾。”鐵鏡心不知不覺地跟她入房,只見沐燕拈起一張詞箋,笑道:“原來你還有興致填詞。”輕輕念道:“望裡春山接翠微,無情風自送潮歸,錢塘江上悵斜輝。我以江潮來又去,君如鷗鴛逐波飛,人生知己總相違。”鐵鏡心尷尬一笑,說道:“囚居鬱郁,用坡老詞意填了這一闕‘浣溪沙’調,教你見笑了。”原來他這首詞乃是懷念於承珠的,這時心中卻是想道:“我把於承珠當作我的知己,她卻並未把我當作知己。哎,只怕天下之大,只有這位沐小姐纔是我的紅顏知已了。”

沐燕盈盈一笑,說道:“小妹不辭班門弄斧之誚,用韋莊詞意,也來填一闕浣溪沙,請你指正。”就接在鐵鏡心詞稿下面,揮筆寫道:“酒冷詩殘夢未殘,傷心明月倚欄干,思君鬱郁錦衾寒。咫尺天涯憑夢接,憶來唯把舊詩看,幾時攜手入長安?”韋莊是唐朝秀才,後來奉使入蜀,被前蜀王王建留在四川做“記室”,沐燕用韋莊詞意填向,不但曲曲折折地表達了她的心事,而且是勸鐵鏡心學韋莊一樣,既然在中原不得志,那就不如到雲南去佐她丈親。鐵鏡心讀了此詞,暗暗稱讚沐燕的聰明,手捧詞箋,正待說話,但見沐燕回眸一笑,兩人心意相通,一切的話都不必再說了。

過了半晌,沐燕說道:“他們都在下面,你不下去和他們見見麼?”鐵鏡心與沐燕步出樓頭,只聽得沐磷大叫大嚷道:“姐姐,你快向承珠姐姐道喜,咱們快要喝她的喜酒啦。”原來沐磷從小虎子口中,探聽到千承珠已由張丹楓作主,與葉成林的婚事定了。沐磷有點失望,但卻是高高興興地大叫大嚷出來。

沐燕笑道:“是麼?”但見於承珠滿面飛紅,道:“你聽這小鬼頭亂說,沐磷,你等着先喝你姐姐的喜酒吧。嗯,我得回去見師父啦,你們不必下樓相送了。”鐵鏡心倚樓凝望,只見葉成林已與於承珠走出園門,向他揮手道別了。鐵鏡心有些惆悵,只聽得沐燕嬌聲說道:“東西收拾好了,咱們也該走啦!”正是:

惆悵曉鶯殘月夢,夢中長記誤隨車,此中情意總堪嗟!

大樹凌雲抗風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隨緣分別天涯。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
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十五回 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 衝波海燕 壯志欲凌雲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六回 海角風雲 英雄奪寶劍 苗區怪事 稚子作新郎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八回 手發金球 通玄蔘妙理 口吞火劍 炫技駭閒人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二十九回 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 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七回 寂寂山莊 師門情眷戀 茫茫湖水 俠女意悽愴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九回 潑酒鬥兇頑 夜奔荒野 傳書邀抗敵 義薄雲天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三十四回 世亂見人心 來尋俠跡 疾風知勁草 獨守危城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二十一回 水榭劍光寒 楊枝挫敵 石林奇景觀 駿馬追風第一回 去道山山村 頑童驚俠士 深宵石室 秘詔嚇鏢師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三回 大棒寨旗 禁城來大盜 散花拒敵 夜半失人頭第二十七回 寶劍金花 雙英施絕技 仁心俠骨 一諾救鏢師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三十回 虎帳盜符 軍中傷慘變 徵鞍解劍 道上贈嘉言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五回 壯志凌雲 棒驚名劍客 妄言惹怒 劍刺大龍頭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十四回 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 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二回 劍影刀光 好人戲義士 天愁地暗 皇室殺忠臣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十七回 方堡奇情 魔頭開夜宴 深宵異事 公主到苗疆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六回 敗寇成王 道旁談史事 傷心驚變 湖上起風波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四回 駿馬嘶風 少年顯身手 高人送帖 莊主薦龍頭第二十五回 較技蒼山 高峰騰劍氣 泛舟洱海 月夜動情懷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二十四回 王府逼才華 聯題佳句 魔頭施毒手 共闖名山第十九回 神廟驚心 忠臣愛香火 龍門縱目 玉女動情懷第三十一回 生死難猜 女兒情曲折 是非莫辨 公子意迷離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三十三回 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 火焚大內 異土救英雄第十三回 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 出身田畝 草葬有奇才第八回 駿馬嘶風 散花驚妙技 神拳卻敵 飛矢射強仇第二十六回 踏雪神駒 旅途傳警報 凌雲一鳳 半道劫鏢銀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三十五回 箕豆竟相煎 龍頭變節 風雲驚變幻 公子多情第十一回 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 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粱第十二回 草莽英豪 揮戈同抗日 玉堂公子 劃策託空言第二十二回 彈指神通 少年顯身手 飛花絕技 女俠服強人第二十回 牢底救人 神通來異士 筵前罵敵 正氣屬峨嵋第三十二回 血雨腥風 魔巖聞惡訊 刀光劍影 禁苑陷重圍第二十八回 雪夜步梅林 相憐相惜 冰心牽塞外 同夢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