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分辨

PS:感謝瑞雪兆豐年兄弟的月票,你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立花宗茂死了,這個西國無雙最終將性命丟在了朝鮮,可以想象當這個消息傳回日本之後,又要爲李如楠招來多少仇恨值,日本戰國後期第一姬武士,立花家真正的家督立花誾千代莫名其妙的成了寡婦,那女人能輕饒了李如楠。

日軍主將被李如楠的大飛錘砸死,倭寇驚慌之下,四散奔逃,李如楠也沒有下令追擊,而是指揮着明軍將士收割倭寇的人頭,這可都是錢,到時候萬曆皇帝不買單的話,自然還有李昖,總歸不會成了壞賬。

這時李滉等人也出了城,跑到李如楠的馬前,一陣作揖,今天要不是李如楠的話,他們的小命可都要交代了。

“將軍大人運籌帷幄,解了義州之難,可笑我等之前不明所以,還錯怪了將軍,罪過,真是罪過!”

李如楠也懶得理會他們,要不是爲了完成任務,他才懶得理會這些人的死活。

“李將軍!”馬世龍樂顛顛的回來了,“全都清點好了,總共斬殺倭寇一千三百人,痛快,真是痛快!”

馬世龍現在算是知道什麼叫做有志不在年高了,之前要是聽李如楠的,哪有平壤之敗,不過過去的也就過去了,自打推舉李如楠做了主將,明軍連戰連勝,馬世龍都有些飄飄然了。

李如楠點點頭,道:“既然都清點好了,便將倭寇的首級全都帶上,繼續趕路,返回遼東!”

李滉一聽,頭髮險些都要豎起來,急道:“這~~~~~~將軍大人!你還是要走!?”

李如楠奇道:“那是自然,這一戰雖然勝了,可總歸勝得僥倖,要是倭寇大軍再來的話,如何抵抗?還是暫且返回遼東,待朝廷整頓了軍馬再說,這位領議政大人!你倒是要怎樣?是跟着我們一起走,還是在義州做你的忠臣!?”

李滉的臉色頓時一陣慘白,留下?

他哪裡還有膽量留下,這次是李如楠神兵天降,救了他們一命,可總歸不會每次都有這麼好的運氣,倭寇吃了大虧,肯定是要報復的,到時候大兵再舉征伐,沒了李如楠的話,他們如何抵擋得住。

“還是~~~~~~~還是暫且迴避吧!”

帶上了李滉這些拖累,大軍再次北返,中途遇上史儒等人,史儒聽馬世龍說了方纔發生的事情,對李如楠不禁更是推崇備至。

“不愧是李督撫膝下虎子,果然了得,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了!”

大軍到了鴨綠江邊,和來的時候不同,這會兒江面上已經搭建了浮橋,無數朝鮮難民正在拖家帶口的往大明地界跑。

過了江,李如楠直接到了寬奠堡,如今郝傑,楊紹勳,葛禮等人都在此處,指揮援朝大軍。

聽說李如楠居然帶着軍馬回來了,楊紹勳登時就惱了:“大軍援朝抗倭,乃是聖上的旨意,這李如楠怎的如此大膽,居然不聽詔命,便擅自回師,定然是怯陣懼戰,大膽!大膽至極!”

葛禮和郝傑兩人對視了一眼,也是大皺起眉,覺得李如楠處事荒唐,可是這兩人一個是李成樑的門人,一個是李成樑的兒女親家,總不能眼看着李如楠倒黴。

還是郝傑道:“巡察使大人!這李如楠本官也識得,不是個膽小怯陣的人,說不定其中另有隱情,他既然到了,不妨將他喚來,一問便知!”

郝傑說話,楊紹勳也不能不給面子,只得點頭道:“如此也好!便讓李如楠上來答話!”

李如楠此時正在門外等候,聽到有人召喚,便跟着到了正堂,葛禮和郝傑他都是認得的,想必另一人就是楊紹勳了,在這幾人面前,李如楠可不敢託大,連忙躬身見禮。

楊紹勳黑着一張臉,道:“你便是李如楠!?”

李如楠一拱手道:“回大人!正是標下!”

楊紹勳道:“本官來問你,大軍過江,不過幾日,你因何違命回返,分明就是怯戰,祖承訓在何處,他又爲何不來見本官!”

此刻,楊紹勳心裡已經有了論斷,李如楠定然是怯戰,這才丟下其他軍馬,只帶着本部,奔逃回來。

他這次總督援朝兵事,滿心想着要立上一個大功,好在萬曆皇帝面前好好展示一把那滿腹的才能,遇上李如楠這麼一個怯戰的,他如何不怒。

李如楠確實從容道:“大人!標下回軍是真,可是要說標下怯戰,那可真是冤枉了!”

楊紹勳冷笑一聲,道:“哦!你倒是說說本官如何冤枉了你!”

郝傑也擔心道:“賢侄!巡察使大人當面,可不能胡言亂語,切記!”

李如楠給了郝傑一個安心的眼神,接着便把過江之後遇到的種種狀況,都說了一番,楊紹勳等人聽了,一個個目瞪口呆,顯然在此之前,他們都不曾想到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天朝大軍居然敗給了倭寇,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都是你一家之言,可有真憑實據!”楊紹勳知道,要是兵敗的事,傳回北京的話,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他。

李如楠道:“隨行軍將都可以作證,如今祖將軍,戴將軍等人戰死,只有史將軍和馬千總在堂外候命!”

楊紹勳沉吟了一陣,道:“既然如此,便喚史儒和馬世龍上來問話!”

不多時史儒和馬世龍都到了,躬身見禮,楊紹勳急忙詢問詳情,馬世龍和史儒又說了一遍,楊紹勳聽了,臉色頓時變得更加難看。

史儒又道:“大人!那朝鮮悖逆,先是虛報軍情,誘使我大軍兵進平壤,結果兩軍酣戰之時,朝鮮有一小部,居然投效倭賊,我軍不識路徑,這才致使戰敗,請大人爲戰死的將士做主!”

楊紹勳聽了,也是惱怒不已,大聲道:“豈有此理,我天朝憐憫朝鮮君臣,施以援手,朝鮮人怎能背義忘恩,作出這等荒謬之事,來人!將此前到的那個李德馨帶上來!”

原來李德馨先李如楠他們一步,到了寬奠堡,只是楊紹勳,郝傑等人一時間沒有工夫見他,便將他暫時安頓在了驛館。

時候不長,李德馨便到了,看見李如楠也是滿臉的憤恨,正要告上一狀,可還沒等他說話,就聽見郝傑勃然大怒道:“李德馨!你朝鮮君臣妄稱恭順,自古以來,哪有大國爲了小國,興師勞衆,出動許多兵馬,救濟急難於數千裡之外的?皇恩罔極,連圖報也來不及。但是你國將官,卻不肯上陣殺敵,只讓明軍獨自與賊交手,且聽聞賊中多有善射的,你們事先也不曾通報我軍,只說平壤倭寇不過千人,兩軍交戰之時,你國軍將又多有投靠倭寇者,這是什麼意思?”

李德馨一愣,知道是李如楠已經狀告了朝鮮通敵,頓時大驚,連忙跪倒在地,只是反覆辯解,聲稱斷無朝鮮軍士投敵之事。

“大人!我朝鮮對天朝上國一向恭順有加,自國王以下,無不感念天朝恩德,如何會行此大逆之事,先前軍情有誤,都是下面人辦事不利所致,絕非我朝鮮本心啊!”

郝傑聽了李德馨的解釋,顏色稍稍緩和:“便是如此,也是你君臣之過,累的天朝吃此敗仗,挫動國威,況且你國軍將與倭寇串通之事,你等可有證據,爲自家辯白!”

楊紹勳這時道:“郝大人!朝鮮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怎麼會有人甘爲賊做內應?李如楠一面之詞,豈能全信?此事我看可以暫且揭過,如今重要的是,今後該怎麼辦?”

李德馨卻又道:“楊大人,郝大人!李如楠狀告我朝鮮通敵,全無證據,本官卻要告他李如楠,懼敵怯戰,坐視義州淪陷於敵手!”

楊紹勳一聽,頓時又是皺眉,道:“李如楠!可有此事!?”

李如楠笑道:“李德馨誣賴標下,全無此事,標下何曾坐視義州淪於敵手,非但如此,義州城下,標下還曾大敗倭寇兵馬,斬敵一千三百,倭寇的首級,標下都帶來了,還有朝鮮國領議政李滉等人作證!”

李德馨一聽就傻了眼,他走得早,哪裡知道後面的事。

不多時,李滉也到了,楊紹勳問了一遍,怒視着李德馨道:“分明是你自家畏懼倭寇,獨自逃生,怎的還敢誣賴我天朝將軍。”

李德馨此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只是訥訥連聲,忙着向李如楠賠罪。

堂上正亂着,忽然外面響起了一陣哭聲,原來是朝鮮國王李昖到了,聽他哭得當真是天崩地裂,李如楠是大感晦氣。

李昖也是剛剛聽到明軍回兵的消息,這邊急忙趕來了,明軍可是他現在復國的唯一希望,要是連明軍都不理會朝鮮的存亡,那可就真的全完了。

李昖現在不禁有些後悔,因爲就在此前,曾有建州衛的女真人來使對他說起過,願意提出援助。

原來就在上個月,努爾哈赤在向大明朝貢馬匹後,聽說有日軍侵入朝鮮之事,便派使臣馬三非來尋李昖。

馬三非聲稱建州衛部下有馬軍三、四萬,步軍四、五萬人,皆精勇慣戰,聽說倭軍入侵朝鮮,因爲跟朝鮮脣齒相依,願意出兵援助朝鮮。

李昖也有些心動,可是最終還是被曹植等人勸住了,如今建州衛同樣是歸順大明的小部族,雖然和朝鮮同列,但是在大明的臣屬之列,朝鮮位列第一,建州女真連名字都排不上,要是朝鮮向建州女真求援的話,實在是丟光了臉面。

再者,朝鮮已經向大明求援,要是再去求告建州女真的話,一旦被萬曆皇帝知道,肯定要見罪。

因此李昖最終還是禮貌的拒絕了努爾哈赤的“好意”。

不過如今眼見明朝兵將如此不堪一擊,在平壤城遭遇慘敗,他的心裡也不免後悔,只可惜現在後悔也晚了,他只能緊抱着明朝的大腿,死中求生了。

李昖行至大堂,泣道:“楊大人,郝大人,朝鮮存亡皆在天朝一念之間,還請兩位大人體恤我小國寡民,再發援軍,救我百姓於水火之中啊!”

見了李昖,楊紹勳也不禁一陣頭疼,道:“殿下!不是我不願去救,只是貴國將官實在無禮,先是軍情不明,其後又陣前降敵,只是我軍慘敗,如何再去,況且大軍糧草都在遼東,運轉不便,又該如何解決。”

郝傑也道:“殿下!此前萬歲爺曾有過計較,也曾言及着糧草補給之事,千里饋運,事所未易,若是以銀來此換米,何如?”

郝傑的意思是說明軍補給,千里運糧不是很簡單,明軍想要帶銀兩在朝鮮當地買軍糧。

李昖面色一僵,爲難道:“這個~~~~~~小邦土地偏小,人民貧瘠,且國俗不識貨銀之利,雖有銀兩,不得換米爲軍糧!”

李如楠在一旁聽着,簡直氣的要死,李昖的話分明就是在說,明朝大軍要渡江援朝抗倭,必須要自帶糧食,因爲朝鮮的農業基本上是已經破產了。

李昖又接着說道:“若是能破了平壤之賊,則忠清、全羅兩道的糧草便可以取來充作軍糧。”

這是什麼屁話,分明就是給明軍畫了一張大餅,想要糧食,先攻取平壤,不然的話明軍要麼自帶乾糧,要麼餓着肚子。

李昖無恥的嘴臉,不單李如楠惱了,楊紹勳和郝傑也是一陣憤恨。

楊紹勳道:“既然如此,殿下便請回吧!此事本官會上報朝廷,至於在派兵的事,還是交由朝廷做主,本官不敢擅專!”

李昖君臣又是一陣哭求,楊紹勳只是不理會,他們也沒奈何,只能退下了。

楊紹勳這時又看着李如楠道:“你雖然不得軍令,擅自回軍,不過念在你幾番殺敵立功,力挽狂瀾,爲咱大明爭回了臉面的份上,本官便不責罰你了,你且回去,好好歇息,以後本官還有用你之處!”

李如楠也是無所謂,如果歷史不發生改變的話,等到明朝再和日軍交戰的時候,這位楊大人已經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撿肥皂了。

第九章 北上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十七章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九十章 援兵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九章 小人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九章 北上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十八章 罷戰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五章 夢想照不進現實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六十二章 戒子規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四章 等啊等第六十九章 韓胤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十二章 負責第八十章 漢四郡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十二章 負責第十四章 活命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五十章 商機第七十九章 王續第七十一章 救人第六十五章 和談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三十章 天才的想法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八十章 漢四郡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七章 套上烏龜殼的野豬皮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七章 立威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六章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三章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四十二章 流民問題第五十九章 無奈的宋應昌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十二章 戒子規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五十一章 加藤之怒第三十六章 轟他孃的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十六章第二十四章 孽子住手第六章第一章 野豬皮要膨脹第四十六章 東線戰場第三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四章第七章 還真就不要臉了第三十二章 日本人都是大傻.逼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十二章 鳴樑峽海戰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七十八章 千里亡命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四章 孽子住手
第九章 北上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十七章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九十章 援兵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九章 小人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九章 北上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十八章 罷戰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五章 夢想照不進現實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六十二章 戒子規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四章 等啊等第六十九章 韓胤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十二章 負責第八十章 漢四郡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十二章 負責第十四章 活命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五十章 商機第七十九章 王續第七十一章 救人第六十五章 和談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三十章 天才的想法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八十章 漢四郡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七章 套上烏龜殼的野豬皮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七章 立威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六章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三章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四十二章 流民問題第五十九章 無奈的宋應昌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十二章 戒子規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五十一章 加藤之怒第三十六章 轟他孃的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十六章第二十四章 孽子住手第六章第一章 野豬皮要膨脹第四十六章 東線戰場第三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四章第七章 還真就不要臉了第三十二章 日本人都是大傻.逼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十二章 鳴樑峽海戰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七十八章 千里亡命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四章 孽子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