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根本就沒有前進。
那種所謂的吞噬感或者陰沉,僅僅是因爲自己對角色的厭惡。
而我每天都會幻想爽點,這些吞噬感也許就僅僅是對幻想爽點產生的。
也就是說,我根本沒有前進,爽點幻想帶來的豐滿角色讓我感到噁心,然後產生一種類似前進的吞噬感。
其實,我只是在原地踏步,每天產生豐滿角色的同時,將其排出體內。
並沒有前進。
另一方面,前進與否本身也不重要。
扔掉整個畫面元素,角色前進還是不前進,都只是畫面元素。
角色沒法變成真實,這種阻礙永遠無法跨越。
而沒有什麼東西阻礙真實,那麼自己又在做什麼呢?
這個世界不真實,這一切終將結束。
角色必然會死亡,正在死亡。
那些爽點幻想,那些恐懼拉扯,都是角色在求生,通過不同手段來讓我繼續抓住什麼。
彷彿,有一個角色是多麼開心的事情,而扔掉角色卻是那麼痛苦,又何必找不自在吶。
這個時候,虛假開始使用懷柔政策,當初用腦子裡的扭曲掌控我的時候,爲什麼不如此低聲下氣跟我商量呢?
都是鬼扯。
我不需要講道理,也不需要說服別人。
事實上,我自己也不確定這樣做究竟會怎樣。
已經失去了所謂的因果關係,再也沒有那種穩固的生活狀態。
彷彿知道自己努力學習,然後學習成績就會進步,知曉自己刻苦專研某項技能,那麼自己就可以掌握某種技能。
現在,我根本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自己的所作所爲究竟能帶來什麼,統統都不知道。
而移除時間之後,上一刻的自己似乎跟此刻並沒有什麼關係,僅僅是此刻覺察到的畫面元素。
太多的事情可以讓我分心,所幸,畫面元素並沒有呈現這些狀況,不得不感謝畫面元素的呈現。
那些分心的事情,在曾經稱爲生活的美好,戀人的甜蜜,或者是閤家團圓的幸福。
都是角色,都只是爲了彰顯角色屬性,都有一個角色在那裡。
我不要角色,扔掉角色,連這份思維一起扔掉。
沒有思維,不再思考,沒有所謂的我,記憶什麼的統統都要扔掉。
或者說,看清楚,那些所謂的記憶只是畫面元素的呈現,根本不代表着什麼。
畫面元素呈現某段記憶,並且讓我認爲這段記憶是真實的,簡直太過於輕鬆。
根本不是我在相信什麼,而是畫面元素直接呈現我相信了什麼。
這個世界看起來很真實,看起來很合理,就像漫畫角色從來不會懷疑自身的環境,就像電影角色都沉醉於故事的發展。
我要如何證明這個世界的真實性?
我要如何證明我真的是我?
並不是已經解決這些荒謬的問題,而是我磚頭不去理睬這些問題,用大量的重要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當然,這並不是什麼錯誤,在夢境中更好的沉睡,這本身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只是反感角色,只是厭惡腦子裡的扭曲,這一切僅僅是個人喜好。
將斬殺當作真實,將輕鬆自然的生活狀態當作人類必須擁有的生活狀態,這依舊只是虛假。
既然世界都是虛假,既然一切都是泡影,既然所有都是空,那麼想要怎樣都沒有問題。
不見得必須向上向善,也不見得必須放下執着,可以努力可以偏執可以爲了金錢奮鬥終身,反正就是虛假,根本無所謂。
各大門派的理念,最根本的自相矛盾就在這裡。
一方面說着世界的不真實性,讓我們放下執着。
而另一方面,卻又強迫我們做些什麼,比如做好事做善事,比如不做好人就會被懲罰之類的。
那麼,這個世界都不真實,所謂的“惡果”又有什麼值得害怕呢?
反正都不是我,反正都不真實,反正夢醒時候什麼都不會存在。
沒有道理僅僅站在善良這邊,用“人生就像一場夢”來勸導我放下執着,說什麼夢醒之後什麼努力什麼執着都會消失。
那麼,既然都會消失,我去殺人也不會影響什麼,我陷入災難也不會影響什麼,我去執着我去糾結焦慮,反正夢醒什麼都沒有。
都是扯淡,哪怕再有道理的話語,本身就是虛假。
這個世界不真實,“那角色應該怎樣做”,這根本不是問題的關鍵,這依舊只是恐懼站在背後的廢物問題。
我不關心袁長文這個角色,不真實然後扔掉,就是這樣。
輕鬆自然的生活方式就很好?
就比焦慮糾結,然後牢牢抓住努力一直奮鬥,想要成爲人上人,想要將別人踩在腳下的生活方式更好?
只是個人喜好而已。
那些想要勸阻別人努力的大師,那些認定人生必須怎樣度過的大師,都只是扯淡。
其一,根本無法確定別人是真人。
其二,這僅僅是個人喜好,那些所謂的大師已經將這些理論當作角色屬性。
也許有真的大師,那種觸碰真實的大師,會寫書會去教導弟子之類的。
但不管是什麼話語,說得越多越矛盾,任何比喻都有微妙的誤導性。
並且,跟誰講這些話,是一個關鍵。
每個人抓住的東西不一樣,在別人詢問的那個時機那個場合,大師說這一番話只是爲了毀掉別人的角色屬性。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甚至,有時候會顯得某些比喻莫名其妙。
最關鍵的在於,根本不需要老師。
學習知識需要老師,學習技能需要老師,而斬殺只是爲了扔掉知識,扔掉角色屬性,zì shā需要狗屁老師。
或者說,老師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訴我抑鬱不是病,告訴我必然會經歷地獄火焰般的灼燒。
不需要去尋找平衡,也不需要對恐懼進行安撫,就這樣一路毀滅過去。
斬殺是一種毀滅,是摧毀所有,怎麼可能在“大家都這樣”之間找到所謂的平衡點。
要麼斬殺,要麼沒有。
終究只是角色層面打轉,終究只是個人喜好。
就像喜歡吃辣椒的人容易上火,喜歡斬殺的人容易把自己弄死,僅此而已。
角色與角色之間,並沒有什麼本質不同,那些所謂的性格經歷外貌等等,都只是畫面元素爲了顯得真實而營造出來的誤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