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節

鄭朝斌補習一年,也未考取,就回家務農了。他母親吳明巧,是吳光耀三弟長女。鄭家供鄭朝斌讀書,牛馬羊豬全部賣光,一無所有。鄭朝斌訂的小婚,是其親舅舅吳明高的姑娘。鄭家窮。雖是親表妹,從小就表示不嫁鄭朝斌。後鄭發憤學習,成績好了起來,考進初中。中考被柳家欺了,只錄取高中。吳家姑娘見鄭朝斌學習好,以爲考得上大學。如鄭考取大學,勢必拋棄她。吳家姑娘天天來幫鄭家了,甜蜜地叫吳明巧爲媽,叫鄭朝斌表哥。吳明高天天想的就是鄭朝斌考取大學如不要他姑娘,如何打上鄭家的門,逼鄭家要下姑娘。鄭若還不要,就打斷這大學生的腿,看這大學生還“大”得起來不!

老二、老三在農業上做農活很努力,自然有一些農村姑娘看上了。二人都未煩父母,找到了對象。但女方父母的條件都是:“大瓦房,二千元。”鄭元順只得與兩個兒子講:“爸爸無法了!你們把爸爸媽媽賣了都賣不得這些錢!只有你們貸了款來,你們自己還!”二人說:“道理不合!我們吃虧太大了!供大哥供掉幾千塊錢!他書沒讀成,給他討媳婦,又挨二千五!前後加起來,近一萬塊。我們呢,一分錢不得!倒反因爲只能供他,失了學。要是我們得讀書,我們會在農業上?他誤了我們一生!爸爸媽媽你們想!”鄭夫婦愧然,深覺對不住幾個小的兒子,就找鄭朝斌來商量:“你四個兄弟因爲你失了學。我們對不住他們,你也對不住他們!現在要給他們討媳婦,我一分錢都拿不出!要叫他們自己想辦法呢,道理太不合!只有那二千五百元的貸款你去還!他們四個討媳婦的錢他們自己想辦法!他們都還虧得太多了!”鄭朝斌答應,而其妻不答應。吳明高又率人打上門來了,逼鄭元順要說法。鄭家義憤填膺,鄭元順也不顧吳是親舅子,幾個兒子也不顧吳是親舅舅,衝了上去。吳家來的人,見鄭家已是同歸於盡的架式,嚇着了就跑。吳明高被親姐夫和親外侄們捉住,一頓死打。這下吳家大怒,來了上百人,圍住鄭家,鄭元順被迫答應自己還二千五的貸款。老二老三都是自己請人貸了款來交了,才結了婚。全村人都佩服老二老三有本事。

鄭朝斌回家務農,情況立變。吳家姑娘立即不叫吳明巧爲媽,也不叫鄭朝斌表哥了。吳明高傳話來:“要姑娘的話,交二千五來!大房子起起!否則我姑娘另外嫁人了!”吳明巧急了,天天去求:“兄弟,看在爸爸媽媽面上,饒姐姐一下了!”吳明高說:“我倒可以看爸爸媽媽面上,但姑娘不看!我也沒法啊!我當爸爸媽媽,同樣希望姑娘以後過好日子啊!”吳明巧又去求吳家其他的人,請他們勸勸吳明高家:“哥哥兄弟們,求你們了!我五個兒子,要是一人要一間大瓦房,那我苦到死,也起不起五間大瓦房!把我賣了來起,也起不起啊!二千五錢我想辦法出,請你們說說吳明高,看在我是他的親大姐的面上,饒我大瓦房了。”吳家哪好勸吳明高?只吳明高聽了可憐,再加鄭畢竟是個高中生,且自己的姑娘也不成樣範,終於饒了大瓦房,但說:“看在你是我親姐姐的面上,免你大瓦房!但話要提在前頭!如果你其餘四個兒子討媳婦時,答應了大瓦房,那我姑娘的大瓦房,還是得起!”鄭家答應。鄭元順請吳家幫忙貸了二千五的款,交到吳明高手上,姑娘才嫁與了鄭朝斌。

吳光兆次子吳明仁初中畢業,考高中都考不起。吳光兆送其到學校去補習。仍未考取。吳光兆見兒子不是讀書的料,只得將多年的積蓄拿出,送其到駕駛學校學習,取得駕駛證。又貸了一萬多塊錢的款,買了輛新東風大汽車回來,由吳明仁開着。吳明仁年輕氣盛,開了大汽車,異常得意。無論路況好否,都把油門踩到底,瘋狂地衝。米糧壩無一寸柏油路,那路況能有多好?而爲顯自己的車是新車,動力很好。有的司機的車,拉了近十噸的貨,上坡爛了時,吳的車也是重車,拉了七八噸,公然開到前面,朝上坡拖後面的重車。吳光兆得知,狠揍吳明仁:“你的車七八噸,那重車十來噸,加起來多少噸?你這個雜種,加出來沒有?”吳明仁說:“十七八噸。”吳光兆問:“那加上坡的因素呢?”吳明仁說:“二十來噸。”吳光兆說:“老子還沒聽到過能拉二十噸的東風車呢!”又是一頓打。初中同班的學生,他是算過得很好的了。因吳家很有,他在學校裡時,就有許多女生追他。這下從學校畢業,這些女生也在外流浪,紛紛來坐在他的駕駛室裡。一天他的車與對面來車相碰了,他的手還伸在女人的**上。因時常出車禍,吳光兆急了,生怕哪天這車連人也不在。他就得空時,天天跟吳明仁跑,嚴防吳明仁帶女人坐車。跑了一久,自己的工作耽誤了,只得叫陳明星跟在車上。陳明星一跟車,家裡的豬無人喂,家也沒人看了。後只好把吳明彪叫來跟車,因吳明彪老實,不會玩那些鬼花招。但吳明彪一跟車,他那愚蠢的媳婦連飯都煮不熟吃。吳明彪又不跟車了。吳光兆說:“我求你跟啊!我晚上睡覺盡是噩夢,生怕這車翻掉啊!那我這一生就完了啊!我是求你救我的命啊!”

鄭朝斌幾弟兄,學習都很好。鄭二弟在小學學習好,考取了蕎麥山中學。但家境甚困,供着鄭朝斌時,無法再供老二了。只得勸老二輟學回家務農,慾望鄭朝斌考取師範後,出來工作了,領到工資,才由鄭朝斌供老二。老二才進中學去讀。哪知柳家欺鄭家無人,硬取鄭朝斌而代之。鄭家見不怪鄭朝斌,無法之下,只得又供鄭朝斌讀高中。這時老三學習也好,小學畢業,又考取蕎麥山中學。仍是無法供,只得又叫老三回家務農,專供鄭朝斌,希望鄭分工,又才讓老三複學。如今鄭補習未考取,只得回家時,老四學習又很好,小學畢業又考取蕎麥山中學了。只得讓老四進中學去讀。老二、老三立即不得了。成天既罵鄭元順夫婦,又罵鄭朝斌。鄭元順夫婦理屈,只得低着頭任他們罵。而鄭朝斌妻則又朝老二老三罵。吳明高仗自己族大,帶一夥人上門來問老二老三爲何罵他姑娘姑爺。老二老三火了,提刀找吳明高講道理。雙方就打起來。老二老三倒反被打,鄭家成天烏煙瘴氣,不得安寧。老四也就被迫輟學。老五在小學學習也好,明年也有望考取蕎麥山中學。鄭元順也絕望了,也叫老五輟學了。一時法喇多少人可憐鄭家這幫兒子。個個都品質端正、學習刻苦,就因家貧,全部報廢。說要是換在有錢人家,幾個兒子都有望讀出來的。

吳明巧積勞成疾,又加愧憤不已,肺病重了。幾個兒子家都窮,鄭元順也一無所有。鄭元順召集幾個兒子來商量,老二、老三都說這病要由鄭朝斌醫。鄭元順呢,也不好反駁。按理鄭朝斌欠全家人金錢、感情都最多,這病也該鄭朝斌醫。但鄭朝斌一是家貧,二是妻子又強橫,全家都不敢惹。也就無法逼鄭朝斌醫了。最後老二老三再次妥協,說湊一千塊去醫,鄭元順、鄭朝斌、老二、老三各出二千五百元錢。老二、老三媳婦先不答應,後被做了工作,答應了。鄭朝斌妻卻不答應。鄭朝斌求其妻:“我已對不住全家人了!我是太想自殺了!老二老三次次吃虧,這次又出錢!我再不出錢就無臉活在世上了!”其妻罵道:“你無臉活在世上,那就去死吧!死了老子好去嫁人!”這事就不成了。鄭元順也無辦法。吳明巧睡在牀上聽見全家吵,哭說:“還醫什麼?乾脆讓我死了好!人一死就一了百了!免得天天聽見吵架。”終於醫不成,吳明巧在牀上一天比一天腫。腫了一個多月,死了。這下要辦喪事,吳明巧的棺材都沒有!鄭元順也沒有一粒糧。鄭元順找幾個兒子商量時,老二、老三說:“媽是大哥害死的!大哥去處理!”鄭元順求老二、老三,二人只得又來商量。規定四家共同平均出錢辦吳明巧的喪事。鄭朝斌妻又不幹。鄭元順無奈了,就說:“日他的媽啊!老子活不下去了!要殺人了!人死爛賬清!老子只有死了!”提了刀去殺鄭朝斌之妻。鄭朝斌妻跑往吳明高家。吳明高領一夥人來,燒了鄭元順的草棚。鄭元順就要殺吳明高。吳明高家大門緊閉。鄭元順就在外扔石頭打吳的房子。並抱柴草來,也要燒吳明高的瓦房。吳明高才慌了,請家族出面與鄭元順談判,說讓鄭朝斌參與吳明巧的喪事,出四分之一。鄭元順不幹,仍要和吳明高同歸於盡。吳家被迫答應吳明巧的喪事由鄭朝斌與鄭元順各分擔一半,此事才了。其實這父子二人都一無所有。鄭元順葬了妻子,賬就欠到五千多元了。沒有辦法,只好到昆明去打工。鄭朝斌葬了母親,賬也欠下三千多元。夫婦二人在法喇混不下去,只好到昆明去打工。

安國林的兄弟初中畢業未考取,回家不到半月,安國林便將那輔導會計下了,將其兄弟換上來,當了輔導會計。那原會計抱了賬本,說要到縣上去告翻孫江才、安國林二人。二人急了,天天朝蕎麥山跑。那會計到了縣上,告到縣政府。那信訪辦的人,原來和安正書是老戰友,打電話到蕎麥山:“有人抱着賬本到縣上來告你兒子。我看那賬本,證據確鑿啊!”安正書忙跑到縣上,又拉又塞,將這老戰友買通了。這老戰友即對這會計說:“你既然來告,就請將賬本交來,我們轉縣紀委、監察局查處此事。”會計不交。二人就請一人來冒充縣紀委的,會計交了賬本。那老戰友即將賬本轉與安正書,安大喜,抱了賬本回來,交與孫、安二人。二人得了賬本,忙各加修纂,即將賬本交與安弟掌握。會計再告,終不起作用。

當年與孫天主同時考入蕎麥山中學的三人,只有吳耀軍家境好,高中畢業,補習時天天追王維敏,次年高考又沒考取,被吳明獻揍了一頓,又送去補習。而其餘二人,因家境貧困,只讀了初一,就輟學回家了。二人年紀都比吳耀軍、孫天主大。家裡原本就窮,供了一年的書更窮,回來一無所有。二人如今二十五六了,都沒討到媳婦。法喇人認爲這二人恐怕永遠討不到媳婦了。

吳明彪第一年沒考取,吳光兆大失所望,讓吳明彪去補習,仍未考取。吳光兆就斷了讓兒子通過讀書走成功的幻想。他家裡有錢,就給了吳明彪幾千塊錢,讓吳明彪到蕎麥山去開了個商店。目的就是想讓吳通過在蕎麥山經商,討個街上有錢人家的姑娘,賺點資本,發財起家。如今蕎麥山街上的人,都發家了。資金都比吳光兆雄厚得多。吳光兆之名,蕎麥山的人都知,也可能有願與之聯姻合夥做生意的。所以他這主意,還是有一定的基礎。哪知吳明彪到蕎麥山開了個商店後。那店門前,有蕎麥山街後一窮寡婦,只有一女。這母女二人生活不下去,就買點瓜子、葵花、花生之類小食品來,天天用個篩子端到街上來賣,以賺點薄利爲生。這母女倆端了篩子來街上,別的人家店門前,都不許她們擺篩子。惟吳明彪良善,見這母女可憐,就允許母女倆在他店前擺篩子賣葵花等物。後不久,吳明彪就娶那姑娘爲妻。這家人一無所有,姑娘又甚愚蠢,已二十歲,當媳婦了,還鼻涕掛在上脣,又毫無本事,只會帶小孩,卻天天掐孩子的雞雞玩,有時掐得又紅又紫。吳明彪問爲何要掐。她說掐了玩。吳問爲何不掐別處,那地方是掐得的!吳光兆得知大怒,問爲何討如此女人。吳明彪說:“我看着這母女可憐!想救救他們!”吳光兆說:“老子還在這裡覺你可憐,你還可憐起別人來了!你會可憐人,怎麼不可憐你自己?不可憐一下老子呢?”勒令吳明彪不要這姑娘,吳明彪不聽。父子倆又吵又打。不久,這女的就生了一子。吳光兆、陳明星氣得要死。吳家、陳家全族,都想不通吳明彪爲何會討如此一個又窮又孤又愚又蠢的女人爲妻。不讓那母女倆來家,也不認那母女倆是親戚。吳明彪無法,只得帶那母女另過。吳光兆成天氣,不久頭上就出現白髮了。

鄭元順只有一間茅草房。鄭朝斌和老二結婚,就將兩個房間讓與鄭朝斌和老二。一房被分成三間,開了三道門。鄭夫婦只住堂屋中二十多個平方米的面積。老三結婚,就無法了。鄭夫婦覺對不住老三,於是將堂屋讓與老三,自己帶老四老五在那大房子前搭了一草棚住着。三個兒子住土牆房,老兩口住棚棚。兒子如主人,父母如叫花子。景象實在淒涼。吳明巧見到陳福英就哭:“妹子!你兒子倒成龍上天了!人人在捧!我那憨包兒子呢,成蛇鑽草,親兄弟也來踏親姐姐了。我這家還像個什麼家啊!比叫花子還可憐!要是我這憨包兒子也像你兒子一樣,考取大學,我會可憐到這一步?那時就恐怕姑娘送上門還怕我家不要了!以前聽說‘親有三代,族有萬年’。現在呢,我還是個親姐姐,就一點親情都沒有了!人心全是鍋煙墨抹過的!我全看透了!有錢就是親,不單三代,萬代都可以!無錢就一代都不行!有錢呢,族也是萬年!無錢呢,一年都不行!我是看透了!”

孫平玉家也恨孫富民不成器,照常叫孫富民:“看看鄭家!好好看看!你大哥要是考不取!我們的景象跟鄭家是一樣的!鄭朝斌要是考取,鄭家會落到這一步?全望人強啊!人要自己立志啊!”

鄭家老二老三爲人勤勞,討的妻子又也都聰明會事,而且勤勞,家裡年年喂出大豬來,但因討媳婦欠的賬都得自己還,所以這些大豬都賣了還賬。所以也富不起來,只是不餓飯而已。鄭朝斌呢,就慘了。他這些年都讀書,農活不會做,也無力氣做。生產比不上兩個兄弟的。其妻相貌又醜,品行又劣,又無本事,農活也做得一塌糊塗,倒比兩個兄弟家窮。鄭元順夫婦見鄭朝斌家無吃的,倒憐鄭朝斌家,又招致老二老三家嚴重不滿。老二老三媳婦的後家,都是小族人,又不敢惹吳家。所以鄭家天天吵架。

九九藏書網

第十二節 第四十六節 第八十一節 第五十七節 第九十九節 第九十四節 第四十一節 第二十七節 第十七節 第九十二節 第八十九節 第三十二節 第六十一節 第六十七節 第七十一節 第八十三節 第七十五節 第五十二節 第六節 第六十一節 第九十七節 第四十八節 第六節 第十八節 第三十節 第十六節 第十九節 第六十八節 第五十二節 第八十節 第七十七節 第六十節 第六十六節 第六十六節 第五十六節 第八十五節 第四十二節 第一節 第九十節 第九十節 第二十二節 第七十一節 第三十二節 第十三節 第四十九節 第二十一節 第六十五節 第九十九節 第二十一節 第六十六節 第一節 第十九節 第三節 第六十九節 第九十節 第三十七節 第九十九節 第五節 第三十一節 第四十六節 第七十二節 第三十三節 第六節 第八十一節 第十一節 第五十八節 第八十四節 第八十二節 第二十二節 第八十四節 第五十四節 第五十二節 第五十節 第七十九節 第六十一節 第六十二節 第六十四節 第五十三節 第八十八節 第一百節 第三十五節 第八節 第七十節 第六十四節 第七十節 第六十一節 第四十八節 第十九節 第七十八節 第十一節 第五十二節 第七十四節 第八十三節 第一節 第五十五節 第三節
第十二節 第四十六節 第八十一節 第五十七節 第九十九節 第九十四節 第四十一節 第二十七節 第十七節 第九十二節 第八十九節 第三十二節 第六十一節 第六十七節 第七十一節 第八十三節 第七十五節 第五十二節 第六節 第六十一節 第九十七節 第四十八節 第六節 第十八節 第三十節 第十六節 第十九節 第六十八節 第五十二節 第八十節 第七十七節 第六十節 第六十六節 第六十六節 第五十六節 第八十五節 第四十二節 第一節 第九十節 第九十節 第二十二節 第七十一節 第三十二節 第十三節 第四十九節 第二十一節 第六十五節 第九十九節 第二十一節 第六十六節 第一節 第十九節 第三節 第六十九節 第九十節 第三十七節 第九十九節 第五節 第三十一節 第四十六節 第七十二節 第三十三節 第六節 第八十一節 第十一節 第五十八節 第八十四節 第八十二節 第二十二節 第八十四節 第五十四節 第五十二節 第五十節 第七十九節 第六十一節 第六十二節 第六十四節 第五十三節 第八十八節 第一百節 第三十五節 第八節 第七十節 第六十四節 第七十節 第六十一節 第四十八節 第十九節 第七十八節 第十一節 第五十二節 第七十四節 第八十三節 第一節 第五十五節 第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