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的時候,就是沈碧瑤的生辰。雖還是十月,天氣卻已經漸冷了。沈碧瑤和沈碧曼兩個坐在屋裡閒着擺棋子玩,等着外面丫頭進來叫了,才慢吞吞的出去。
因不是什麼大生辰,因此沈夫人只叫府裡置辦桌酒席,遂也不請旁人家姑娘,就叫兄妹三人一起吃頓熱鬧飯。
沈軒不知就裡,還以爲是沈碧瑤怕麻煩,就說自己出私房銀子,請一干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來府裡給沈碧瑤慶生,被沈碧瑤拒絕了。
沈碧曼倒是知道些原因,沈軒這些年來第一次在家,沈碧瑤自然是想和哥哥一起過生辰。但是,沈軒也是一表人才,前途無量,十五六歲的年紀,過兩年都可以說親了,那些小姑娘看見沈軒個個都是想湊過來。
沈碧瑤因整日和她黏在一起,沒有特別要好的手帕交,不想請那些想粘着哥哥的官家小姐來敗壞自己慶生的興致,就乾脆就兄妹三人吃個飯過了。
沈碧曼剛進廳裡,一掃桌上的幾盤菜,就暗暗皺眉,再轉頭看沈碧瑤,果然她也是撅了嘴,一臉的不高興。
就算不大擺宴請請別人,這麼一桌酒席……也太寒酸了點吧!
一盤清蒸魚肉,一碗糖醋排骨,就算是大菜了,另外就是兩個清炒的素菜,又有兩碟子梅子點心。說好的大餐呢?說好的酒席呢?
“呀,咱們二姑娘怎麼不高興啦?”沈軒穿着一身沉香色長衫,越顯得他清俊了,剛進來就見兩個妹妹一個皺着眉頭一個撅着嘴,也不坐下,就打趣地說:“瞧這小嘴撅的,兩個油瓶子都能掛了!”
“母親早說好了給置辦酒席的,怎麼就炒了兩三個菜呢?”雖不太高興,但今天是好日子,沈碧瑤也不想浪費時間生氣,掩住了心裡的失望,就拉着兩人坐在一起,正要叫丫頭倒上酒,卻被沈軒笑着止住了。
“傻丫頭,咱們侯府會這麼小氣麼!是我和母親說了,讓這酒席交給我來置辦。好東西纔剛到呢!”沈軒點了點沈碧曼的額頭,拍拍手叫外面的人進來,沈碧瑤和沈碧曼不明所以,俱伸着腦袋看他玩什麼花樣。
只見外面依次進來十來個丫頭,個個端着一盤菜,有肉有菜,色香味俱全,都還是熱騰騰的。丫頭們按照順序上了菜,擺了圓桌一大圈,最後進來的兩個小廝,竟擡了一個酒甕進來,正擺在圓桌的正中間。
原來這纔是酒席!沈碧曼嚇了一跳,原來是哥哥要給沈碧瑤驚喜!
沈碧瑤臉上早就不見了失望,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驚喜,搖着沈軒的手臂,滿臉的笑:“呀,難道這是仙鶴樓的那道“佛跳牆”麼!”
聽沈碧瑤驚訝的說法,她也好奇的擡頭看那酒甕,上面蓋得嚴嚴實實,也不知裡面是什麼東西。
“正是那道菜,你不是一直想吃麼?今兒可以大飽口福了。”沈軒叫丫頭倒上酒,又將那酒甕打開,拿小碗盛出來,屋子裡頓時一陣濃郁的香味散開來。
“果真是仙鶴樓的鎮樓之寶!”沈碧瑤迫不及待的嚐了,連連稱讚,沈碧曼喝着湯,也覺得脣齒留香,再有味道不過。
仙鶴樓的大廚都是師承御廚,樓裡還掛着當今聖上的親筆題字,菜餚之中最出名的,就屬這先後放進一百一十樣材料,裝在酒甕中熬煮好幾個時辰才能得的“佛跳牆”。聽說還是先帝給娶的名字,說是連佛祖來了,都要忍不住嚐嚐。
“這道菜不是說,只有在仙鶴樓的雅座才能點麼?且聽說每日都只做兩甕,要提前數天訂好,若是訂的人多了,還要排隊等着呢。今日竟然坐在家中就能吃到,哥哥真是好本事。”沈碧瑤邊吃邊誇沈軒,一點也不吝嗇溢美之詞。
“怎麼這道菜,這樣難得?”沈碧曼只知仙鶴樓是京城最好的酒樓,倒是不知仙鶴樓家的菜餚稀奇到這樣的程度。
“你道之前我爲何在仙鶴樓和師兄搶位置,還不是爲了去吃這道菜。位置沒搶到不說,問了掌櫃才知道,要吃這道菜還要提前定的。”沈碧瑤口中的師兄,就是三皇子趙顓了,“好像那天,師兄也是去吃這道菜呢。”
“原來如此。”沈碧曼瞭然的點點頭,怪不得仙鶴樓能稱爲爲京城最好的酒樓了,人人都上趕着去吃菜,可這酒樓還端着姿態,挑着客人才給吃。
“說起來,你能吃上這道菜,還是託了師兄的福。”沈軒喝了一杯酒,見沈碧瑤兩人都瞪着眼睛好奇,就將事情的原委慢慢道來。
原來沈軒聽說沈碧瑤想吃這“佛跳牆”,就去仙鶴樓訂,誰知道京城等着吃這道菜的人多了,仙鶴樓不想得罪權貴,就一視同仁,按着先來後到的順序訂,宣稱就算是太后公主要吃,也是要拿着號碼排隊。
如此一來,沈軒拿到的號都排到兩三個月之後去了,那時候,沈碧瑤的生辰都過去不知道多少天了。
沈軒正煩惱着呢,趙顓就使了法子,叫那天訂菜的客人和沈軒換了號,又叫人在仙鶴樓守着,等菜放在酒甕中一燒好,就送過來,一路上悶着,送到永毅侯府的時候,正好入味!
“早知道該請師兄來一起吃飯,謝謝他這樣費心纔是。”沈碧瑤聽着,心下一陣感動,有些可惜哥哥竟然不早點和她說。
“若是早告訴你了,那還算是什麼驚喜。師兄也是順手幫忙,又不是什麼大事情。”沈軒倒沒覺得趙顓花了什麼大力氣。
沈碧曼一聽,心裡也就明白了,仙鶴樓的那些個什麼規矩,說不定也就是唬唬他們這樣不是正在風頭上的權貴人家。趙顓一個當朝皇子,難道還不能叫一家酒樓燒個菜了?
沈碧瑤惋惜了幾句,吃着菜喝着酒,又高興了起來。吃完飯,沈軒帶着兩人還往外面戲園子裡看了兩齣戲,惹得沈碧瑤叫沈軒許下承諾來,轉日一定要再帶她出來看戲才肯罷休。
若不是這樣的日子,且由沈軒帶着,沈碧曼和沈碧瑤是極少機會能夠自己出門的。
晚上回來,沈碧瑤和沈碧曼脫了鞋子都歪在榻上。沈碧曼拿着繡了一半的花樣看,沈碧瑤就在一邊撐着腦袋說話,到底還是記掛着應該謝謝趙顓給她訂菜的事情。
“瑤兒想謝師兄,又有什麼難的,現下快要冬日了,不是要給哥哥做護手麼?也給師兄做一個當作謝禮,豈不是誠心誠意。”沈碧曼笑着提議,三皇子平常要什麼沒有呢,任買來什麼樣精貴的東西,都比不上自己做的東西誠心嘛!
往年的時候,沈軒不在家,沈夫人總擔心他在外面的吃穿,尤其冬日的時候,各樣禦寒的衣物運過去,沈碧瑤也時常搗鼓些禦寒的小東西給沈軒。沈碧曼本也想跟着做幾樣稀奇的,可想到沈碧曼到底與自己不一樣,就不想着去搶風頭,就縫了幾樣平常的過去。
這護手用上好的棉布縫製好幾層,最外面包上絲綢,裡面還可塞上棉花加厚,冬日裡帶着外出,甚是方便,因此很得沈軒的喜歡。
這時候聽沈碧曼說起,沈碧瑤也覺得主意很不錯,就叫了丫頭青竹和她一起翻箱倒櫃的,將那些個棉布什麼的都翻出來,打算給沈軒和趙顓做個新花樣的護手出來。
等到下了第一場雪的時候,沈碧瑤的護手終於做好了,不但縫的嚴嚴實實的,還繡了簡單的花草圖樣上去,不起眼,但也很有些點綴的意思。
雖然沈碧瑤才十一歲,可也不能隨便和外男私相授受,尤其趙顓還是三皇子。於是沈碧瑤就纏着沈軒,想將護手塞在沈軒給趙顓的年禮裡面,捎給趙顓。
沈軒正喜滋滋的戴上妹妹做的新護手樂呢,卻聽說妹妹也給趙顓做了護手,當即心裡就有些發酸,不樂意得很。沈碧曼是不敢往上湊的,要是被沈軒知道是自己出的主意,說不定就要暗地裡給她排頭吃了。
沈碧曼不幫忙說好話,沈碧瑤只好自己左磨右磨,許諾說再給沈軒做一個寫字時候也能用的護手,沈軒才一臉不情願的應了,將護手塞在了年禮裡面,早早的叫府裡的小廝送到西街別院裡去。
這西街別院,是趙顓母妃的陪嫁,趙顓還未開府,出宮的時候,就住在別院中,當然東西也都是先送到別院,別院裡的人再送進宮裡去。
聽說宮外有人給他送年禮的時候,趙顓還奇怪呢,誰這麼早就給他送年禮了,打開帖子一看,卻原來是沈軒。
這沈軒真是離開京城太久了,竟然這樣早就開始送年禮了,也不知有什麼樣的好東西,這樣早早的送來。
宮女太監們將錦盒都打開給趙顓看,趙顓一個個看過去,都是筆墨紙硯擺設什麼的,沒什麼稀奇的。趙顓正失望呢,卻又忽然笑了。
只見一個小錦盒裡躺着一對護手,與以前沈軒在外面求學的時候,冬日裡時常戴的樣式差不多。他那時候還時常對幾個師兄弟炫耀,說他妹妹又給他繡荷包又給他做護手的。
若是荷包什麼的,哪家公子沒有呢?丫頭們年年做的,都能換上好幾輪戴了。只不過沈軒的荷包與護手是親妹妹給他做的,到底情誼比一般不同。趙顓那時候聽沈軒天天誇他妹妹,耳朵都不知要生出多少繭來。
他將護手拿出來仔細看,針線密實不說,繡的圖樣也是簡簡單單的花草,戴在手上試了試,大小竟然正正好,暖和得緊。果真像沈軒誇的那樣,手藝真心不錯!
趙顓眯着眼睛看這護手,滿意的點點頭。正是下雪的時候,沈軒這年禮送的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