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

東京皇宮的傍晚,郭紹感覺很無趣地聽郭璋背完剛學會的文章,便叫他去歇着了。只剩下郭璋的母親李圓兒陪在郭紹的身邊。

“正道是虎父無犬子,咱們最年輕的國公(李繼隆)資質不錯。朕聽董遵誨在酒宴後說,李繼隆行軍打仗十分迅猛,又頗有章法,對這個年紀的兒郎已是十分難得。”郭紹用隨意的口氣道。

李圓兒道:“天下有資質的少年太多了,還不是陛下恩澤信任,他纔有爲國效忠的機會。”

李圓兒更加圓潤細嫩的臉上,神情恭順,柔和中帶着幾分微笑。但是這世上最難參破和強求的就是人心,郭紹難以猜測那笑容裡有幾分發自內心。

郭紹不禁嘆了一口氣,想起當年李圓兒的一片真心,伸手握住李圓兒的小手,面露歉疚之色,說道:“李公之死,朕也很悲傷。”

李圓兒在一瞬間幾乎要落下淚來,但稍許的沉默之後,她便輕聲說道:“遼國人用心險惡,陛下英明神武,已報仇雪恨。先父在天之靈,應寬慰了。”

她的言下之意,毒害李處耘的仲離是遼國奸細,這也是大許官方的話。

郭紹聽罷只得點頭道:“貴妃能識大體,朕很欣慰。”

李圓兒柔聲道:“陛下對妾身與李家皆有大恩,妾身便是做牛做馬也不能報答,妾身對陛下之情,仍不改初衷。”

此時郭紹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困擾,他其實很想與親近的人誠心地談談,可是……既然都通過極大的權|力和規則來擁有三宮六院了,李圓兒或者任何人還敢對郭紹發|泄內心深處的情緒麼?

而現在李圓兒的表現,十分符合她的身份和處境。郭紹覺得她沒什麼不對。

……初春時節依舊晝短夜長,次日郭紹早早就離開貴妃宮中前往金祥殿,天還完全沒亮。

昨晚他和李圓兒說了很多話,後宮已成政|治,千言萬語也幾乎沒一句走心的,但李圓兒那句無心的未改初衷倒讓郭紹印象很深。

今天正值三天一次的中樞大臣議政,於是郭紹提早就來到了議政殿。

他從宦官曹泰手裡接過一盞燈,照在御座後面的牆壁上,上面掛着一幅大許版圖,在燈火就近照明下,得以看清圖上的每一條線條。製圖難以精確,不過現在的地圖改變了以前把山河、城市畫得很大很直觀的習慣,轉而以比例爲理念,注重尺寸;所以這幅圖很少圖畫,全是線條和圈。

這就是他統|治的疆域。

不多時,郭紹從餘光裡發現站在旁邊的曹泰擡起頭看了一眼,他便猜測有某個大臣提早來了。

郭紹頭也不回地說道:“朕自登基起,得到的不僅有榮華富貴和至高的權力,也必須承擔起使命與責任。每個朝代都有其使命,有的要修生養息恢復漢人人口,有的要驅逐外患以免亡|國滅|種,有的要結束分裂統一河山。你認爲大許的使命是什麼?”

曹泰愣在那裡,沒有輕易開口。身後的人估計也有些驚訝,好像皇帝背上還長着眼睛似的。

那人道:“回陛下的

話,唐末以來分疆裂土諸國並立,收復失地、一統天下乃大勢矣。”

聽到聲音,這時郭紹才知道早到的人是左攸。

郭紹轉頭看去,見左攸抱拳躬身站在空蕩蕩的議政殿中間。二人遠遠地對望一眼,羅延環和李處耘的死着實讓郭紹難以釋懷,以至於看到左攸也有種莫名的感受……當初也差點在一念之間殺掉左攸這個相處多年的故交。

他繼續拿燈照着圖上的線,隨口道,“尚有大理國、靜難軍等地方未歸順,不過大局已定。”他沉吟片刻又道,“朕的初衷卻並非僅限於此。”

左攸道:“臣願聞陛下大略。”

郭紹放下燈座,轉過身來,目光一亮:“掃除人間陰霾,建立公道清明的制度秩序,百姓富足,國家尊榮;然後讓國家有光明的前途。”

左攸立刻拜道:“陛下雄才大略,臣等願爲陛下之大抱負殫精竭力。”

這時又有王樸、魏仁浦等幾個人來了,見到郭紹站在那裡,也紛紛抱拳作拜。

或許在幾個大臣乍一聽來,以爲郭紹只是說些堂皇的大話而已。但郭紹回憶起更年輕時的熱情,確實是這麼想的,當年他南征北戰時的理想確實如此。

現在他想不改初衷,卻發現自己當年似乎有些想當然了;陰謀與殘暴不僅發生在別人身上,連他自己也幹了不少!光明的夢想畢竟只是想象。錯在何處?

或許並沒有錯,只是一切都要有一個過程,一個以千百年計的漫長過程。

郭紹不願意懷疑在制度上的理想。正如他不會懷疑生產方式的進步纔是前途的方向,根據經驗,西方便是憑藉工業革命主導了後世世界……雖然在這個世上,他看不到那一天了。

窗外的天色漸漸明亮,二十幾個文武大臣陸續到來。

君臣之禮罷,郭紹收起早上的胡思亂想,當即便口齒清楚地說道:“春季來臨,天氣漸漸暖和。對遼之戰,朕欲御駕親征。”

議政殿上很快議論紛紛,宰相李谷抱拳道:“天下紛亂日久,大許一統諸國後,連年征戰。我朝方在河東大敗遼軍,此時再度北伐,戰事若久,國庫入不敷出矣。”

大將高懷德也道:“官家龍體初愈,若要徵遼,只需遣大將一員足矣。”

郭紹道:“朕在宮中養得太久,就是要趁此戰重新上陣。”他言下之意,那麼久給世人病怏怏的印象,這會兒要再次證明自己的武功。

郭紹又轉頭看向李谷:“李相公勿憂,除收復幽州大戰外,大許軍歷來速戰速決。這次也不例外,咱們並非要與遼軍在東北一決高下,此戰目標,是逼迫遼國求和。”

幾個宰相一聽似乎鬆了一口氣,李谷也轉變態度拜道:“陛下體恤民情,天下幸甚。”

郭紹微微側目,示意魏仁浦。

樞密院副使魏仁浦如同往常一樣,走到了衆臣的上首,將一副遼東地圖掛了起來。他從容地向官員們拜道:“諸位,此前朝廷北面國策,乃取河西,建馬場、打通西域,獲得足夠戰馬和騎兵,然後轉守爲攻對付遼國。”

大夥兒紛紛附議。

魏仁浦道:“不過形勢有變,老夫與王使君等皆以爲此時再繼續國策,已不合時宜。去年秋,遼國在河東再次損失契丹、奚兵力三萬餘,過去五年內已損耗兵力八萬餘衆,遼國武力已非當年。此時遼國內患更甚,外強中乾,難再造成威脅。

我朝無須再消耗國力大量擴充騎兵,只要迫使遼國主和者掌權,兩國議和盟約。再借遼國之手壓服北面諸部,則可解決北疆邊患。”

文武議論吵鬧,以至於魏仁浦不斷將說話聲音提高。

文官們顯然十分支持國策的轉變,這些年來郭紹很瞭解文官們奉行的經史經驗,國初應休養生息,特別是在外患不嚴重的時候。大將們則不太滿意,戰爭才能給他們帶來軍功。

史彥超便乾脆地嚷嚷道:“咱們和遼國打了那麼多仗,死了那麼多兄弟和百姓,這會兒又要和好啦?”

王樸道:“一個月前,楊業上書,滹沱河被遼軍屍體填塞,河水幾斷流,山谷之間屍橫遍野。要論血債,又豈止我們仇恨遼人?”

郭紹開口道:“史將軍放心,要打的仗還不少。”

衆人一聽面面相覷,皇帝似乎抓住了史彥超的心思。

郭紹一拍御案,不再理會衆人的爭論,徑直說道:“就這麼定了,魏副使繼續談方略。”

魏仁浦拱手一拜,從容地用手掌指着地圖:“遼陽府乃東丹國(渤海舊地)治所,大許擬兵分三路威脅遼陽。主力步騎出平州,掃蕩遼西,圍攻錦州;蛟龍軍從水上運兩路,攻佔鐵州(營口)、蘇州(大連)。

東丹國乃遼國心腹要地,遼國朝廷必定不能坐視不顧。他們或聚大軍救遼陽,與我朝大戰;若不願意大戰,則只能接受議和。”

史彥超張口便問:“萬一遼國不就範,咱們騎兵不夠,要像攻幽州一般、一路把城堡修到遼陽府去?”

魏仁浦道:“史大帥問得好,若是如此。咱們便收復錦州之後退兵。”

他回顧左右,“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滅渤海國之後,東北諸地便是遼國轄地。許軍出動進攻遼國轄地,攻佔了一座城,立塊石碑刻上功績,就算退兵也不算輸了氣勢。”

在郭紹看來,遼軍絕不可能在錦州擺開戰陣硬拼,最可能的是等許軍深入無所憑藉之時,利用騎兵襲擾糧道;所以只要打定主意不長驅直入,此戰立不敗之地……這也是郭紹要御駕親征的原因之一。他此時根本沒必要拿自己的威望來冒險了。

魏仁浦又道:“當然,這只是最不利的局面,雖然大許軍可稱勝仗,但一座城的所得實在抵不上動用大軍的耗費。最好的結果,還是迫使遼國放棄與大許爲敵,前來求和。”

(本章完)

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六百七十九章 蚊子也是肉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婦人(2)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四百七十四章 出石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八章 戒指和美酒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七百七十章 草木瘋長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八百三十六章 沐浴光輝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上架感言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八百六十章 東拉西扯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御十女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四百四十一章 還剩甚麼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二百九十章 人生如夢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御十女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都亂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婦人(2)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六百四十二章 名聲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三百五十八章 舊城暗香
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六百七十九章 蚊子也是肉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婦人(2)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四百七十四章 出石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八章 戒指和美酒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七百七十章 草木瘋長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八百三十六章 沐浴光輝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上架感言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八百六十章 東拉西扯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御十女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四百四十一章 還剩甚麼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二百九十章 人生如夢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御十女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都亂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婦人(2)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六百四十二章 名聲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三百五十八章 舊城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