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9)

聽了石井的話,冒牌仲馬停下腳步回身對石井說:“事實上我也曾經是一個十惡不赦、殺人如麻的惡魔,就在在北滿監獄策動暴動後,我還信誓旦旦地發誓一定要用更殘酷的手段去報復那些赤色分子,即使是在軍事法庭上述說我的罪證的時候,我也認爲是由於我的失誤,給大日本帝國和天皇帶來的恥辱使我一輩子也洗刷不清的。但是在我服刑的三年時間裡,在獲釋後接觸到的社會生活中,我突然感悟到了,我在這場戰爭中扮演了一個多麼可笑又可悲的角色啊,我知道,我雖然決心放下屠刀,仍然無法逃脫時時折磨我的罪惡感。今天我來這裡只是想讓您明白,您到底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還是一個給日本製造麻煩的跳樑小醜?說實話,在這個問題上我和您一樣的無知,我知道說服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者說我這是在浪費時間。但是在我看來,日本的命運將會斷送在和您一樣的政客和將軍手上,我真誠的希望您能真正的好好反思反思,日本到底要往何處去,您們到底在把日本推向那個方向。殺人是開玩笑的嗎?能拿血肉之軀去構築日本式的武士道精神嗎?說什麼要征服中國,要讓敢於反抗的中國人付出死的代價,說什麼要忠於大日本帝國,要忠於至高無上的天皇,多麼冠冕堂皇的措辭。於是,日本這架巨型的戰爭機器開動了,當然,血海屍山在中國隨處可見,要知道這裡也有日本士兵的血,也有日本士兵永遠也站不起來的軀體,到今天我才弄清楚,真正受苦受難的還是兩國的人民大衆。在這裡,我們在這裡用活人做試驗,把抗日聯軍趕進深山老林,在南京幾十萬中國人被無辜地屠殺。唉,慘哪,我真的不忍再看到生靈塗炭。然而,有人卻罵我是叛徒、懦夫,我纔不管別人罵我什麼呢,戰爭讓我懂得了很多,最主要的是讓我懂得了和平的珍貴,這種不人道的侵略行爲,不但換不來和平,反而會斷送和平,這樣下去日本肯定會成爲世界人民的公敵。好在我明白了,我不想再執迷不悟,做朋友總比做敵人強,即使現在還想讓我進入這個征服的行列,我是不會服從的,日本需要朋友,而不是敵人。石井老師,您說對嗎?”冒牌仲馬臉上掠過一絲痛苦,那是心中永遠也抹不去的罪惡感。“不,應該說謝謝,是您讓我從噩夢中醒來,如果沒有三年的牢獄之苦,或許我還是一個劊子手。”

石井認爲對方在說瘋話,咆哮着說:“經不起挫折的混蛋,一次失敗就胡言亂語,要帝國的軍隊毀滅,除非等到鐵樹開花,枯樹發芽。”

冒牌仲馬不想再說什麼,提出一個要求:“給我三天時間好嗎?請您滿足我,三天過後隨您把我送到哪兒,還是要我自刎,我絕無怨言。”

石井不知道這個狂妄的冒牌仲馬要耍什麼花招,寬容地說:“我答應你,不過我得派兩個士兵跟着你。”

冒牌仲馬當然明白石井的用意,平靜地說:“謝謝。”

石井沒等上三天,第二天下午兩個士兵就把仲馬帶了回來,只見冒牌仲馬手裡端着一盆鐵樹,看樣子這是一盆只有五年年齡的鐵樹——綠的葉片,細細的枝條,古香古色的花盆。石井很聰明,他知道冒牌仲馬爲什麼要在這種時候送給他這盆鐵樹,他還知道,冒牌仲馬的舉動是可笑的、是幼稚的,雖然這舉動很耐人尋味、令人不滿。然而,石井反倒笑了起來,意味深長地說:“很好的一棵鐵樹,你想看到它開花嗎?那不是你心裡的希望,好吧,我收下。不過,你記住,不管它開不開花,這場戰爭的勝利一定會屬於我們大日本帝國。”

冒牌仲馬也笑了,說道:“石井老師,你完全錯了,這盆鐵樹開花與否,與我們的預見無關,請您記住,中國人是誰也無法征服得了的,儘管我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出現。”

“你錯了。”石井揚揚得意,唾沫星子亂濺地說:“洋火、洋油、洋布、洋米、洋話……你到街面上去聽聽看看,在滿洲的每個角落聽不到洋字,我敢說假以時日,這塊被帝國征服的土地,將會被日本逐漸同化,最終也將劃歸到大日本帝國的版圖。”

冒牌仲馬不敢苟同,小心翼翼地說:“和他的人民會同意嗎?”

石井的臉色馬上沉了下來,用餘光白了仲馬一眼,狠毒地說:“這滿洲國被我們統治了好幾年了,中國人的靈魂已被我們的鐵蹄踐踏的支離破碎,我們的隊伍是常勝之師,****分子已經沒有能力和皇軍作對了。仲馬,在這裡只有這座不是監獄卻強似監獄的‘給水防疫設備廠’,它好比是一個堅固的鐵籠子,即使那些東亞豬曾經是再勇猛的一羣獅子,只要被關進去,時間一長不會有任何作爲的。”

冒牌仲馬笑笑,知道石井不會同意他的觀點,但他還是說:“一旦這勇猛的一羣獅子衝出了牢籠,以我們僅有的力量是奈何不了他們的,甚至會被他們全部吃掉。”

石井被冒牌仲馬的話氣得一時半會也沒有說出話來,體味思索着冒牌仲馬說的每一句話,這些話是他不願意聽到的,心裡不由得嘆了口氣,看來冒牌仲馬仗着是我的學生,知道我在做傷天害理的事,纔敢這樣放肆的誘導我。於是,石井更生氣了,臉色非常的難看,毫不留情地斥責道:“我聽過這樣的話,是‘睡獅終將醒來’,那是從人嘴裡聽到的。我認爲你是來爲我分憂的,想不到你喪失了一個日本軍人的征服精神,對你,對皇軍纔是恥辱。你應該好好想想,是大日本帝國和天皇的利益重要還是中國人的生命重要?”

冒牌仲馬的聲音還是很平靜,不客氣地回敬道:“這兩個問題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石井似笑非笑,捉摸不定的目光在冒牌仲馬身上游來蕩去,冷冷地說:“你不是來讓我把你當做試驗的木頭吧?我還不忍心那樣做,因爲你曾經是日本軍人。”

冒牌仲馬心裡一驚,馬上鎮定下來,說道:“我現在和戰爭無關,純粹出於對您的尊敬,纔來向您說這些的。石井老師,聽與不聽全在您一念之間。”

“滾。”石井勃然大怒,歇斯底里地衝冒牌仲馬吼道。“我永遠不想再見到你這張討厭的面孔,真實的仲馬決不會像你這樣。”

冒牌仲馬心灰意冷地站起來,轉過身惋惜地說:“對不起,石井老師,打擾您了,我想總有一天您會對我的話感興趣的。”

冒牌仲馬沒有求石井的寬恕,轉身走了出去。冒牌仲馬走後,石井狠狠地把冒牌仲馬送來的那盆鐵樹摔在了地上,看到盆碎葉落,幾根枝條也被折斷。石井看了看被扎出血的手指,心裡反倒有一種喜悅的快感,鐵樹開花只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這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日本軍隊雖然暫時遇到了一些麻煩,石井相信,只要拖過這一段艱苦的日子,征服就會成爲現實。不僅中國,亞洲,乃至整個世界也會同這盆鐵樹一樣,開不出最美麗的花來,他石井也會像摔這棵鐵樹一樣,把一切反抗力量摧毀——直至這個力量死亡。

……

微風用她那柔軟的手輕撫着樹葉、綠草和一切存在的物體,從玻璃窗往外望去大地變成一望無垠的大海。

由於日本鬼子的殘酷所在,華龍的靈魂、血液和全部意識都愈發感到打擊鬼子,消滅鬼子和驅逐鬼子的重要性。這時,天更悶也更熱了,在村裡轉了一圈,大致統計了一下,村民們受到的損失程度令他震驚。

實在太累了,華龍靠在一截斷牆邊,閉了一會眼睛。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陣對話聲,聽得出,這是一對年老的夫妻,他往那邊看了看,月光照着凌亂不堪,沒有房架子的房子,他的心一陣抽搐,這是他看到的第一百零七間塌架的房子,然而,村民們沒有抱怨,沒有悲哀,有的只是埋藏在心底的對日寇的仇與恨。華龍扭過頭,站起身便離開了這裡,他不想只用言語來安撫處在艱難中的村民。

現在首要的是怎樣把死去的無辜安葬,想到這裡,華龍朝容濱家的方向走去。容濱是游擊隊的副隊長,張震天犧牲了,他自然要繼任隊長,華龍就是要和他商量這事和研究以後的工作任務的。華龍剛走出不遠,前面就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擡頭望去,正是容濱。

容濱大步流星地走來,還沒到華龍的跟前,洪鐘般地聲音就響了起來:“你在這兒哪,我找了你半天啦。”

“容濱,什麼事?”華龍望着身材魁梧的容濱,以爲又出了什麼事,他可不希望再有什麼事情發生,這已經讓他夠撓頭的了。

容濱看起來同往常一樣,說實話,很難看出在喜悅和痛苦時,他有什麼不同之處,他屬於那種心裡有數,表面從不顯露的人,這一天發生的事太多,太殘酷了,多得讓他有點手足無措,殘酷的讓他心裡一個勁地打顫,幸虧村民們知情達理,才使得他在紛至沓來的災難面前穩住了神。或許是焦慮得到了安慰,他坦然地站在華龍面前,說道:“鄉親們都安置的差不多了,熬過今晚,明天開始救災。我想,除了侍弄莊稼的,凡是能動的都動員起來,我看有兩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就能解決住的問題。其他的事都好說,主要是吃的有困難,鄉親們那點可憐的口糧全都被大火燒了。”

“你給我兩天時間,糧食的事我來辦。”華龍停了一下,把話轉到另一個問題上,他的聲音有些嗚咽:“死去的人怎麼辦,你打算什麼時候……”華龍沒有把話說完,他要聽聽容濱是怎麼想的,終歸他是這兒土生土長的人,是這裡的游擊隊副隊長,同時還是這裡的村長,他是最有發言權的。

容濱理解華龍的心情和用意,他說:“所有的鄉親,包括那些死去親人的鄉親們,在這種悲痛的時候,沒有一個抱怨的,我很受感動。”容濱看了一眼華龍,接着說下去:“這次一共被鬼子殺害了二十一個人,其中包括伏擊時犧牲的六個人和三個孩子。鄉親們的意見,明天先把人安葬了,這麼熱的天,放時間長了會有味的。”

華龍明白村民們的心思,同時也證實了他對村民們覺悟的認識。“一定要安撫好死難者的家屬,我們的工作要做細,他們是爲了我們大家才死的。”

“知道。”

“還有,隊長的職務我看你接任最好,你本身就是副隊長,人緣也好,腦瓜也活,威信也高,大家會聽你的。不過,還得經過討論,上邊批准,我看暫時你先幹着。”

“我……”容濱猶豫着。“我能行嗎?”

“我看行。”華龍肯定地說。“有羣衆基礎,有同敵人作鬥爭的經驗,你一定能帶出一支能打仗會種田的隊伍來,這是一副重擔子,你敢擔嗎?”

對於華龍的激將法,容濱知道那是一種信任,他痛快地說:“如果組織和大夥相信我,我一定會幹好的。”

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不用說更多的話,不用做更多的解釋,只需那麼一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信任的語言,他們之間的思想就完全溝通了。

在這種時刻,在這種艱難的歲月裡,或許是他們的遭遇,他們的處境,他們不屈的靈魂和他們共同的理想,黨和人民才賦予了他們勇敢、無畏和勇於承擔巨大責任的決心。

容濱和華龍的成長,絕不是溫室裡培育出的,也許,鬼子的兇殘、狠毒和滅絕人性鑄就了他們堅強的信念和至死不渝的鬥志;也許,民衆的疾苦與悲慘,被無情的摧殘的命運塑造了他們堅定的性格,前仆後繼地去戰鬥。在這裡,一切惡的,善的,醜的,美的,假的,真的都轉化成一種特殊的催生劑,培育着無數的勇士,造就了成千上萬的反侵略,反奴役的英雄豪傑。

也許,這一切都取決於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揚,這一切都來源於民衆心靈深處不願做奴隸的強烈意識,總之,誰也不會對屈辱、痛苦和人爲造成的災難而無動於衷。他們要自由,要尊嚴,要做人的權利,這就需要團結,反抗,鬥爭,甚至還要獻出生命,正是基於這些,人們似乎誰也沒有感到死的可怕。不錯,死是可怕的,也正是爲了避免這種可怕的發生,他們才用淚水,鮮血,乃至生命去面對死的考驗。

這是一羣親切,感人,知曉大義的鄉親,華龍估量得出這裡所包含的情誼,不用說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行動就包容了所有的一切。

此時此刻,華龍的心就像注入了無窮的力量,他的精神爲之一振,對站在他面前的容濱說:“我們所付出的一切,就是爲了一個目的,驅逐日寇,建立一個屬於人民的強大的共和國。這次伏擊雖然我們消滅了一些敵人,截獲了一批物資,運出去會更困難。不管從長遠想,還是從眼前看,敵人肯定會千方百計地阻撓我們,記住,我們要看管好那些物資,絕不能再讓鬼子搶了去。”

容濱注意到華龍的話是嚴肅的,很有把握地說:“這你放心,草甸子藏得住千軍萬馬,東西到了我們手裡,他們就別想再奪回去。”

“千萬不要輕敵。”華龍告誡道。他十分清楚,在冬季到來之前,敵人對於那些隱身於萬頃綠色之中的游擊隊員是無計可施的,何況還有那麼多真心實意擁護他們的老百姓。“你看這樣行不行,這段時間肯定是敵人封鎖最嚴的時候,我們先穩一下,利用這段時間搞準備工作,一旦時機成熟,就派人把物資送出去。”

容濱建議說:“如果能弄到鬼子的通行證,運出這些物資可能還有點兒把握,否則很難運出去,這是幾車的東西啊。”

華龍點點頭,他很佩服容濱的思索範圍這麼廣。“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能辦到更好,辦不到就是犧牲再大也要想方設法完成。山上的同志太苦了,缺少糧食,缺少子彈,缺少藥品,可是,他們仍在堅持着,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着民族的希望之火在敵人的圍剿中熄滅。所以,萬不得已,寧可冒死也要闖一闖敵人設下的天羅地網。”

“到時候,我可以領人去。”容濱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

“到時候上級會決定的。”華龍說道,同時拍了拍容濱的肩膀。“我們還是看看棺材準備得怎麼樣了,明天還要把那些遇難的同胞送走。”

第35章 (7)第78章 (6)第95章 (1)第17章 (5)第72章 (5)第85章 (3)第8章 (3)第46章 (6)第7章 (2)第5章 (3)第32章 (4)第42章 (2)第42章 (2)第23章 (3)第101章 (2)第62章 (6)第82章 (10)第33章 (5)第30章 (2)第51章 (2)第93章 (1)第17章 (5)第86章 (4)第46章 (6)第63章 (1)第81章 (9)第65章 (3)第3章 (1)第25章 (2)第64章 (2)第65章 (3)第71章 (4)第84章 (2)第68章 (1)第64章 (2)第37章 (9)第72章 (5)第17章 (5)第89章 (1)第46章 (6)第44章 (4)第21章 (1)第30章 (2)第70章 (3)第71章 (4)第14章 (2)第56章第28章 (5)第71章 (4)第76章 (4)第89章 (1)第81章 (9)第81章 (9)第77章 (5)第29章 (1)第96章 (2)第16章 (4)第68章 (1)第47章 (1)第18章 (6)第66章 (4)第59章 (3)第58章 (2)第76章 (4)第41章 (1)第50章 (1)第19章 (1)第65章 (3)第41章 (1)第96章 (2)第73章 (1)第12章 (3)第28章 (5)第19章 (1)第41章 (1)第49章 (3)第1章 (1)第93章 (1)第64章 (2)第31章 (3)第65章 (3)第57章 (1)第53章 (4)第96章 (2)第20章 (2)第44章 (4)第40章 (2)第63章 (1)第3章 (1)第38章 (10)第49章 (3)第2章 (2)第87章 (5)第64章 (2)第103章 (2)第18章 (6)第85章 (3)第8章 (3)第59章 (3)第52章 (3)
第35章 (7)第78章 (6)第95章 (1)第17章 (5)第72章 (5)第85章 (3)第8章 (3)第46章 (6)第7章 (2)第5章 (3)第32章 (4)第42章 (2)第42章 (2)第23章 (3)第101章 (2)第62章 (6)第82章 (10)第33章 (5)第30章 (2)第51章 (2)第93章 (1)第17章 (5)第86章 (4)第46章 (6)第63章 (1)第81章 (9)第65章 (3)第3章 (1)第25章 (2)第64章 (2)第65章 (3)第71章 (4)第84章 (2)第68章 (1)第64章 (2)第37章 (9)第72章 (5)第17章 (5)第89章 (1)第46章 (6)第44章 (4)第21章 (1)第30章 (2)第70章 (3)第71章 (4)第14章 (2)第56章第28章 (5)第71章 (4)第76章 (4)第89章 (1)第81章 (9)第81章 (9)第77章 (5)第29章 (1)第96章 (2)第16章 (4)第68章 (1)第47章 (1)第18章 (6)第66章 (4)第59章 (3)第58章 (2)第76章 (4)第41章 (1)第50章 (1)第19章 (1)第65章 (3)第41章 (1)第96章 (2)第73章 (1)第12章 (3)第28章 (5)第19章 (1)第41章 (1)第49章 (3)第1章 (1)第93章 (1)第64章 (2)第31章 (3)第65章 (3)第57章 (1)第53章 (4)第96章 (2)第20章 (2)第44章 (4)第40章 (2)第63章 (1)第3章 (1)第38章 (10)第49章 (3)第2章 (2)第87章 (5)第64章 (2)第103章 (2)第18章 (6)第85章 (3)第8章 (3)第59章 (3)第52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