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驚險歸程

德奧軍隊的任務是協助塞爾維亞人搜捕那些之前參與政變的“俄國間諜”。

歐洲大戰第一場真正的戰鬥實際上是在海上進行的。

帕赫納少將率領的一支巡洋艦隊在戰前駐留在帕爾馬的拉斯佩齊亞,那裡是德奧帝國在熱那亞灣重要的海軍基地。由於這支只有兩艘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的小艦隊駐防的地點實在是離法國海軍的土倫軍港太近了,一但開戰,帕赫納海軍少將所率領的這支帝國巡洋艦隊立刻就會陷於危險之中。

1905年3月19日,帕赫納少將收到海軍部發來的絕密電令:“帝國已經準備對俄國宣戰,並且還會將對法國宣戰,請立刻率艦隊移駐發羅拉的海軍基地。”實際上在開戰前,帝國海軍的計劃是準備奪取法國設在北非突尼斯的比塞大軍港,切斷地中海的運輸線的。

不過,在戰爭爆發之前,由於得到情報,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的主力從直布羅陀移駐馬耳他島,海軍部遂放棄原有方案,命令艦隊先集中於東地中海一帶,先確保與利比亞之間的海上聯繫。

形勢對帕赫納少將十分不利,他的旗艦“岑塔”號巡洋艦主機和高壓鍋爐正發生故障,而德奧帝國潛在的敵人英國和法國,早就各派出了一支艦隊守在了突尼斯和馬耳他。雖然英國人還沒有參戰,但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指揮官米爾內上將已經奉命緊緊地盯住海面上巡航的德國戰艦,一但英國方面宣戰,立即在第一時間發起攻擊。

米爾內率領的地中海艦隊主力包括兩艘“無敵”級戰列巡洋艦、三艘“莊嚴”級和三艘“可畏”級前無畏艦。另外法國地中海艦隊司令拉佩雷爾海軍中將正率領由四艘戰列艦和四艘巡洋艦組成的法國艦隊駐紮在突尼斯。

帕赫納在開戰前搶修好了“岑塔”號的主機,這時候接到海軍部發出的電報:意大利有可能加入到協約國之中。

面對這種嚴峻局勢,帕赫納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率領艦隊儘快返回亞得里亞海的基地。

吳維也決定帝國海軍地中海艦隊進行主動出擊,去支援帕赫納艦隊的突圍行動。

3月20日晚,豪斯海軍上將率領由四艘戰列艦和兩艘裝甲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六艘驅逐艦所組的艦隊趁着夜幕離開了波拉海軍基地,向着奧特朗托海峽開始進發。與此同時,第二戰列艦司令涅戈萬海軍中將也率領一支由兩艘戰列巡洋艦和四艘裝甲巡洋艦所組成的艦隊離開了發羅拉的海軍基地。

由於在戰前吳維將地中海艦隊的四艘主力艦派往了德屬西非,地中海艦隊的實力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

8月21日上午,帕赫納率領滯留在北意大利港口的四艘戰艦駛近了墨西拿海峽。

此時,艦上的通訊室收到了設在北意大利的海軍電臺明碼發出的電報:“德意志帝國已經決定向法蘭西帝國正式宣戰!”

帕赫納立刻命令艦隊轉爲了戰鬥隊形,兩艘“島”級驅逐艦在前面執行搜索任務,而他則率領“岑塔”號和“維羅納”號兩艘巡洋艦跟隨在後。雖然因爲緊張,一些知道內情的指揮官在這一夜都沒有睡好,但大家卻還是爲即將到來的戰鬥而感到興奮不已。兩艘驅逐艦被當作偵察艦派了出去,在艦隊前方大約10海里的地方以相隔6海里的距離向前方搜索航行,到了上午9時,並沒有發現任何敵人的行蹤。

“是否立即向全體艦員宣佈這一消息?”艦長科普中校請示到。

“當然!”帕赫納走到用於艦隊短距離無線廣播的話筒前。

“軍官們,士兵們,我是第5巡洋艦分隊指揮官馮?帕赫納海軍少將,現在我要向大家宣佈一個極其重要的消息!”在稍稍停頓了一會兒之後,帕赫納繼而說道:“此時此刻,德意志-奧地利帝國已經正式向法蘭西第二帝國進行宣戰,現在,法國佬已經成了我們的敵人!”

雖然不清楚艙內地艦員們有怎樣的反應,但從指揮塔內的大家的反應來看,軍官們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多都十分興奮,只有少數知道內情的人員不免爲艦隊的前途而感到擔憂。在剛剛收到由潛艇部隊所發出的密電顯示,法國艦隊已經封鎖了墨西拿海峽。

這是公然違反國際法的行動,顯然暗中傾向協約國集團的意大利人默許了法國艦隊這樣的行爲。

帕赫納下令艦隊向西轉向,準備來個聲東擊西,跑到北非海岸先搞點事情。艦隊遠離主航道,在靠近西西里海岸的地方進入突尼斯海峽。此時法國艦隊主力正在墨西拿海峽東南,帕赫納爲了迷惑敵人,先是帶着艦隊跑到了法國在突尼斯的北非港口蘇塞,對着港內的運兵船進行了一通炮擊和破壞之後,這才又折返向東南,駛向了的黎波里。

在的黎波里以北海域,正在附近執行監視德國殖民地港口動靜任務的英國巡洋艦“格拉塞斯特”號發現了趁着月色正在向東航行的“岑塔”號和“維羅納”號的身影,一面尾隨跟蹤着帕赫納的艦隊,一面向米爾內的艦隊發出電報示警。

“岑塔”號是一艘5600噸的老式輕裝甲巡洋艦,裝備有4門210毫米主炮,航速雖然只有221節,但是卻要比英國人只有3100噸的“格拉塞斯特”號防護巡洋艦強得多。德奧艦隊也發現了尾隨在身後的英國軍艦,但是現在德英兩國並沒有宣戰,帕赫納也並不想與它過多糾纏,只是下令艦隊直接駛向班加西港。

“格拉塞斯特”號一面向外報警,一面不顧實力懸殊,在德奧艦隊身後緊緊追趕跟隨,簡直如同一條討厭的尾巴,竟然用明碼電報把帕赫納艦隊的位置報告了出去。

這顯然是在向法國艦隊在通風報信。

十四、多格爾沙洲(五)七五、墨西哥皇帝(一)四一、魚雷六六、疑惑二九、最強前無畏六八、入侵墨西哥三四、人員合作六一、帝汶海戰(一)三二、新世紀八、海洋霸主(一)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四七、艦隊調整二六、準備期六五、杜邦(一)三十、全局戰略三十、再次被秒七六、墨西哥皇帝(二)十六、新帝國無題七一、加利西亞(七)八二、買了一塊冰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七三、海上戰備七一、加利西亞(七)七八、炮擊四九、水面艦隊三四、馬耳他(四)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四三、非洲戰場七五、墨西哥皇帝(一)四二、見習中尉三八、託卜魯克六一、奔流(二)三八、蒙蒂基里亞戰役五七、東攻西守(二)七四、威悉演習(二)七二、加利西亞(八)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七十、加利西亞(六)三七、調整四七、再次遠航五八、遠東艦隊(一)十九、和平的十年六九、埃及戰役(一)六二、基業三一、戰巡和重巡十三、多格爾沙洲(四)三五、戰棋?(一)三三、馬耳他(三)四十、襲擊艦隊(二)四十、家庭二四、改裝合同十、東方(二)六八、聖城(二)五六、東攻西守(一)二六、準備期四四、轟炸機四、正常與非正常七二、開礦計劃二四、改裝合同十、東方(二)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四六、出發準備六七、加利西亞(三)三五、超無畏五三、基希拉海峽之戰(一)四七、保住布魯克六三、移民二二、變革三、奧普開戰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六四、奔流(五)七八、連發步槍(二)六六、加利西亞(二)十四、造船十五、多格爾沙洲(六)六九、加利西亞(五)六六、加利西亞(二)三一、現狀八、最後的殖民時代三、淺海獵殺(一)六七、加利西亞(三)五七、海殤(五)三四、戰爭開始了(二)七五、墨西哥皇帝(一)五三、基希拉海峽之戰(一)五四、海殤(二)二五、前無畏六十、奔流(一)四三、聯合力量十四、造艦技術五六、海殤(四)二八、戰場五、北海迷霧(一)六八、聖城(二)二四、改裝合同二七、戰爭氣氛二五、自行車四、會戰
十四、多格爾沙洲(五)七五、墨西哥皇帝(一)四一、魚雷六六、疑惑二九、最強前無畏六八、入侵墨西哥三四、人員合作六一、帝汶海戰(一)三二、新世紀八、海洋霸主(一)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四七、艦隊調整二六、準備期六五、杜邦(一)三十、全局戰略三十、再次被秒七六、墨西哥皇帝(二)十六、新帝國無題七一、加利西亞(七)八二、買了一塊冰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七三、海上戰備七一、加利西亞(七)七八、炮擊四九、水面艦隊三四、馬耳他(四)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四三、非洲戰場七五、墨西哥皇帝(一)四二、見習中尉三八、託卜魯克六一、奔流(二)三八、蒙蒂基里亞戰役五七、東攻西守(二)七四、威悉演習(二)七二、加利西亞(八)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七十、加利西亞(六)三七、調整四七、再次遠航五八、遠東艦隊(一)十九、和平的十年六九、埃及戰役(一)六二、基業三一、戰巡和重巡十三、多格爾沙洲(四)三五、戰棋?(一)三三、馬耳他(三)四十、襲擊艦隊(二)四十、家庭二四、改裝合同十、東方(二)六八、聖城(二)五六、東攻西守(一)二六、準備期四四、轟炸機四、正常與非正常七二、開礦計劃二四、改裝合同十、東方(二)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四六、出發準備六七、加利西亞(三)三五、超無畏五三、基希拉海峽之戰(一)四七、保住布魯克六三、移民二二、變革三、奧普開戰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六四、奔流(五)七八、連發步槍(二)六六、加利西亞(二)十四、造船十五、多格爾沙洲(六)六九、加利西亞(五)六六、加利西亞(二)三一、現狀八、最後的殖民時代三、淺海獵殺(一)六七、加利西亞(三)五七、海殤(五)三四、戰爭開始了(二)七五、墨西哥皇帝(一)五三、基希拉海峽之戰(一)五四、海殤(二)二五、前無畏六十、奔流(一)四三、聯合力量十四、造艦技術五六、海殤(四)二八、戰場五、北海迷霧(一)六八、聖城(二)二四、改裝合同二七、戰爭氣氛二五、自行車四、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