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開啓電力時代

這也促成了1866年西門子發明電動機和1867年格拉姆發明發電機,實際上在此之前,已經有各種各樣的發電機和電動機被製造了出來,只不過作爲工程師的西門子和格拉姆是第一位製造出了能夠投入實用的電動機和發電機而已。

吳維在1859年分別在維也納和的裡雅斯特建立了兩家研究電力和電磁理論的物理實驗室,只花費了十幾萬塔勒的研究資金就讓發電機和電動機提前三年多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上。安德烈斯?厄廷格豪森教授所主持的維也納電力物理實驗室成了新成立的帝國通用電器公司旗下的物理實驗室。而的裡雅斯特的電磁物理實驗室則成了帝國標準電器公司的獨立研究機構,由帕努埃蒂教授主持。

由於有實物(吳維從遊戲空間所帶出來的發電機和電動機,以及一些必要的電力設施作)爲參照研究對象,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動力和電磁轉換理論及物理架構、模型理論很快就得以完善起來,這個世界上第一臺能夠投入實用的電動機和發電機分別在兩座物理實驗室被製造了出來。

在1862年底,兩家物理實驗室已經分別建成了一整套由蒸汽機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其後再由電動機來帶動機牀運轉的電力應用線路,其後,帝國通用電器和標準電器公司便很快完成了發電機和電動機,以及其它輔助電力設備、設施的生產準備工作。

1863年3月,世界上第一臺投入商業應用而生產的發電機和電動機首先在維也納的帝國通用電器公司被製造了出來,一週之後,帝國標準電器公司也同樣完成了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研製過程。

維也納東南部的錫默林莊園,吳維爲應邀而來的奧地利和南德意志的大貴族、大資本家和科學家們,另外還有歐洲的主要報紙記者們,展示了自己所建成的依靠電力作爲動力來驅動機器的新型工業生產方式。寂靜無聲又運行平穩(相對於活塞式蒸汽機而言)的電動機第一次出現在公衆們的面前,隨之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開啓了第二次產業革命的大門。

兩個月之後,兩家奧地利電器公司在慕尼黑和斯圖加特新建的電器設備生產工廠即開始投入生產。如此高的效率是和股東們急切地賺錢心理有關,有人直接將自家的機械製造工廠作爲入股資金,把它們改造成了電機生產工廠。

自從1820年以後,歐洲就開始研製出各種各樣的電燈出來,很難說誰清誰是真正的電燈發明者。1832年,法國人發現在通電後碳化棉絲會發光,只不過只能堅持十多分鐘燈絲就燒斷了,直到1871年,俄國科學家羅德金將兩根銅絲裝進玻璃燈罩內,作爲電極,兩根電極之間用炭條進行連接,製造出早期的燈泡原型。其後,德國人蘇布倫格研製出了真空泵,以抽取出玻璃燈罩內的空氣,以避免碳化纖維的氧化,其後第一個取得真空電燈燈泡專利的是英國人約瑟夫?斯旺。

麥國人愛迪生改進了從歐洲傳來的電燈製造技術,使用碳化竹絲作爲燈絲和真空技術,讓電燈的使用壽命從20小時延長到了40小時以上。在碳絲纖維電燈發明和大規模生產使用了二十年後,1903年,奧匈科學家傑斯特和漢納曼使用還原法,製成鎢絲電燈,並取得了專利。1909年,麥國人庫利奇發明了使用粉末冶金法制取鎢絲,1913年,米爾蘭發明了螺旋燈絲,1922年,珀斯用摻雜製造工藝研製出“218鎢絲”,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鎢絲加工技術纔算是基本上達到了成熟階段。

以上是另一時空電燈的發明和改進歷史,經歷了足足長達五十年的時間。

問題是吳維爲兩家電磁物理實驗室所提供的燈泡實物是使用成熟製造工藝而生產的鎢絲燈泡,以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冶金水平,投入研究中的科學家們就是頭髮都掉完了也造不出這樣的燈絲出來。

吳維也只好是對不起愛迪生同學了,“無意間”將碳化竹絲和給燈泡中充氮氣的方法透露給了幾名研究人員。

時間過的飛快……

通用和標準兩大電器公司的發電機和電動機產量逐月增長,並銷往奧地利和南德意志各地,四大生產工廠所製造出來的商品供不應求,公司不得不一再擴大生產規模。此外燈泡也因爲碳化竹絲和真空或是內充氮氣製作工藝的出現,從而突破了最困難的研製時期,進入到了可以投入工業化生產的階段。

第一批的電燈首先在維也納投入使用,什默林的物理實驗室、莊園和造船廠、機械廠成爲了整個世界第一座使用電燈進行照明的地方。很快,路德維希?維克多大公的什默林莊外用於照明的路燈成爲了維也納的一道風景線。

由於霍夫堡皇宮的照明電線鋪設和改造工程比較麻煩,於是吳維的便宜老媽蘇菲皇太后所居住的美泉宮成了帝國內第二座使用電力照明的建築。

使用碳化竹絲做燈絲和充氮氣防止氧化的電燈照明間斷使用時間可以達到幾百個小時,雖然遠遠不如鎢絲燈泡的使用壽命,但也差不多足夠應付使用了,雖然差不多每隔十多天就要更換壞了的燈泡顯得有些麻煩。

1863年9月1,霍夫堡皇宮廣場和附近的環街、普拉特公園在夜晚同時亮起了路燈,在這一刻,維也納再次成爲了世界矚目的中心。

這次真正是因爲光明的緣故。

其後是的裡雅斯特、慕尼黑、布拉格、布達佩斯和斯圖加特、德累斯頓、卡爾斯魯厄等地,奧地利人正在把他們製造的電力設備向整個歐洲進行推廣和銷售……

三九、結束一、戰爭前夜十九、和平的十年六五、奔流(六)五二、發現七十、埃及戰役(二)五九、方向七五、獵物(一)四、淺海獵殺(二)六三、反應(一)七六、獵物(二)六、北海迷霧(二)六六、加利西亞(二)七、翻烏龜二七、戰爭氣氛七一、凱塞琳二、 皇帝的婚約二六、多格爾沙洲(十七)七三、海上戰備二七、油田三十、無畏艦十、東方(二)四六、地下工廠(三)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二八、戰場六二、帝汶海戰(二)二一、皇帝的讓步(求收藏,求推薦)二八、前無畏競賽二一、皇帝的讓步(求收藏,求推薦)五二、意外收穫六九、加利西亞(五)五二、意外收穫三十、全局戰略三五、戰棋?(一)五三、鐵甲船(一)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五、和談三九、輕武器七二、開礦計劃十六、多格爾沙洲(七)七二、加利西亞(八)四四、地下工廠(一)十七、多格爾沙洲(八)三六、戰棋?(二)四十、經濟發展方式五、北海迷霧(一)十六、新帝國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六八、入侵墨西哥五七、內務四四、轟炸機八十、德奧戰巡十八、多格爾沙洲(九)六十、奔流(一)六十、造艦問題(二)八十、海戰與技術進步(一)七十、新關稅同盟二、 皇帝的婚約五四、鐵甲船(二)二六、多格爾沙洲(十七)三六、戰棋?(二)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五二、驚險歸程六六、加利西亞(二)六七、加利西亞(三)四二、第一筆生意十、多格爾沙洲(一)三五、戰棋?(一)四五、巡洋艦長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三十、無畏艦四三、聯合力量六八、貝魯特一、戰爭前夜二八、戰場三二、整頓六四、鐵水奔流五八、海殤(六)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二十、多格爾沙洲(十一)五六、海殤(四)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六八、加利西亞(四)五一、會議四三、非洲戰場四四、地下工廠(一)六六、疑惑七八、連發步槍(二)三五、超無畏六二、奔流(三)二九、遊戲商城四一、頑強二、戰前準備十二、多格爾沙洲(三)三十、全局戰略七十、新關稅同盟六八、入侵墨西哥二五、自行車三三、調令
三九、結束一、戰爭前夜十九、和平的十年六五、奔流(六)五二、發現七十、埃及戰役(二)五九、方向七五、獵物(一)四、淺海獵殺(二)六三、反應(一)七六、獵物(二)六、北海迷霧(二)六六、加利西亞(二)七、翻烏龜二七、戰爭氣氛七一、凱塞琳二、 皇帝的婚約二六、多格爾沙洲(十七)七三、海上戰備二七、油田三十、無畏艦十、東方(二)四六、地下工廠(三)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二八、戰場六二、帝汶海戰(二)二一、皇帝的讓步(求收藏,求推薦)二八、前無畏競賽二一、皇帝的讓步(求收藏,求推薦)五二、意外收穫六九、加利西亞(五)五二、意外收穫三十、全局戰略三五、戰棋?(一)五三、鐵甲船(一)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五、和談三九、輕武器七二、開礦計劃十六、多格爾沙洲(七)七二、加利西亞(八)四四、地下工廠(一)十七、多格爾沙洲(八)三六、戰棋?(二)四十、經濟發展方式五、北海迷霧(一)十六、新帝國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六八、入侵墨西哥五七、內務四四、轟炸機八十、德奧戰巡十八、多格爾沙洲(九)六十、奔流(一)六十、造艦問題(二)八十、海戰與技術進步(一)七十、新關稅同盟二、 皇帝的婚約五四、鐵甲船(二)二六、多格爾沙洲(十七)三六、戰棋?(二)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五二、驚險歸程六六、加利西亞(二)六七、加利西亞(三)四二、第一筆生意十、多格爾沙洲(一)三五、戰棋?(一)四五、巡洋艦長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三十、無畏艦四三、聯合力量六八、貝魯特一、戰爭前夜二八、戰場三二、整頓六四、鐵水奔流五八、海殤(六)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二十、多格爾沙洲(十一)五六、海殤(四)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六八、加利西亞(四)五一、會議四三、非洲戰場四四、地下工廠(一)六六、疑惑七八、連發步槍(二)三五、超無畏六二、奔流(三)二九、遊戲商城四一、頑強二、戰前準備十二、多格爾沙洲(三)三十、全局戰略七十、新關稅同盟六八、入侵墨西哥二五、自行車三三、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