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移民

南德意志,黑森大公國馬爾堡。

秋冬季節,一個朝霞滿天的早晨,約翰內斯?費默林一家人坐着馬車離開了村鎮,背了鄉,準備前往奧地利的濱海省打拼生活。一場初雪過後,在初升的朝陽下,連綿起伏的羅塔爾山脈覆蓋了一層皚皚白雪,在藍天之下的山嶺,似乎就近在眼前,一座座的密佈森林有山坳全都清晰可見。

十幾家人擠在三輛馬車裡,沿着蘭河東畔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向南駛去,穿過了一座又一座的村鎮。經過兩天時間,大約走了五十多德里,到了第三天下午,他們前面似乎已經沒有了起伏的丘陵,在霍然開朗的美因河畔的廣袤平原上,矗立着一座古老而龐大的城市。

法蘭克福到了。

在幾年前移居奧地利濱海省蒙法爾科內的姨媽一家在寫給約翰內斯?費默林母親的信件中告訴自己的妹妹:“現在的裡雅斯特灣一帶工業發展很快,極度缺乏工人。由維克多大公出面組織的勞工代辦處正在各大城市設立辦事處,大規模招收南德地區的工人。這對於你們似乎是件空前的好時機,這裡的工作機會很多,大可一展宏圖。”

這個時代的德意志地區工業還沒有什麼發展,農民,特別是生活在丘陵地區的貧苦農民生活窮困,急於前往怎地謀求生路。安娜姨媽一家原來是作爲工廠裡的技師受聘於蒙法爾科內的一家機器造船廠,從她的來信看,奧地利的就業機會很多,有鼓勵他們前往移民的意思。

經過全家人再三的權衡和商量後,約翰內斯的雙親決定離開世代居住的黑森林地區,舉家遷往奧地利的濱海省,以尋找新的生存方式。

這是 1861年 4 月,約翰內斯是17歲。

在法蘭克福火車站的廣場上,衣衫襤褸,如同乞丐一般的南德意志人羣中,還夾雜着一些來自北德的移民。奧地利人所設立的移民協會把辦事處設在了中央火車站東南的一幢大樓內,拖曳着許多沉重行李的費默林一家人來到車站廣場後,立刻被這種人山人海的場面給驚呆了。

他們沒有想到會有成千上萬與他們命運相同的窮苦人家,選擇去奧地利討生活。

仔細想想這也難怪,由於麥國內戰的影響,原本一些打算移居北美的德國人現在也將目的地選在了奧地利。

費默林一家在火車站的廣場上排了兩天兩夜的長隊,這才最終輪到爲他們一家人來辦理移民事宜。一家人接受了移民協會的安排,同意前往與的裡雅斯特不遠一處名叫科佩爾島的地方,雖然那地方從名字聽上去像是一座海島,但是移民協會的辦事人員告訴他們,那裡正準備新建一座大型的港口和幾家造船廠、機械廠,急需要外來勞工,到了那裡很好尋找工作。

“我建議你們與科佩爾港務公司或是科佩爾聯合造船公司簽訂一位爲期五年的勞動合同,這樣的話,他們會負責你們全家的路費和途中的飲食,這能節約不少的錢。”那位給他們蓋章的辦事人員向他們提議說。

“我們同意!”

瑪格麗特夫人毫不猶豫地就代替正在盤算着的丈夫做出了決定,這樣做的想法主要是爲了省錢,而且費默林一家也沒有什麼積蓄。於是他們又被領到了另一間大廳裡,這次倒是史道姆自己拿的主意——他選擇進入一家動力機械工廠去當工人。

“嗚……”火車發出一聲長長的汽笛鳴響,蒸汽機車噴出大片白色的水霧,籠罩了小半個車身。在汽笛的鳴響聲和隨後一陣“咣噹、咣噹”的蒸汽機車軋在鋼軌時特有的轟隆聲中,一列火車緩緩駛出了法蘭克福中央火車站。

移民協會只爲每家簽訂了用工合同的德意志各邦國前往奧地利的移民提供四張火車票,可是每戶移民家庭至少有三、四個孩子,甚至有的人家有超過七、八個孩子,車廂裡擁擠異常。當火車駛入奧地利境內的薩爾茨堡時,小約翰內斯第一次乘坐火車的興奮,早已經被一路的疲累所替代,與弟弟路易一起鑽到座位底下睡着了。

還好有免費的食物和涼水供應。

過道里都坐滿了湊合着休息的大人,想要在這種擁擠的車廂裡有專人推着車送食物和飲水是不可能的。吃飯的時候並不固定,而是到了車站的時候,由乘務人員將油紙包着的份飯涼水從敞着的窗口外面送進來。

這種時候,火車差不多需要在車站裡停差不多將近一個小時。

每頓飯每家只有五份食物,在那些人口多的移民家庭裡這些免費食物是不夠分的,大家只能是吃個半飽,只是大家都不怎麼活動,倒也不會覺得特別飢餓。

就這樣熬了兩天多,列車穿越阿爾卑斯山地,終於是抵達了的裡雅斯特。

“咣!”的一聲,一直緊鎖着的車門被從外面拉開,車廂裡的許多人已經站起身來,扒着車窗,好奇地打量着這座充滿了意大利氣息的城市。這裡這將會成爲他們未來所生活的地方,似乎溫度要比德國那邊要暖和得多。

“到地方了,下車,下車!”

穿着制服的火車乘員,衝着車廂裡面大聲地喊叫着。

滾滾的人流如同難民一般涌出車廂,在站臺上排隊,然後在奧地利人的指揮下,出了的裡雅斯特中央火車站。

“我是維克多大公的管家,呵呵,大家即然已經與公司簽了合約,就算是公司的人了。大家儘管放心,來這地方,我家主人是絕對不會虧待手下工人的。大家夥兒這一路上也是辛苦了,全家先吃頓飽飯,解解乏,然後你們公司裡會專門派出車船把大家都送到地方安頓好。”在清點完人數後,迪茨勒站在高處對這羣從德意志地區到來的移民們說到,雖然他還是有些不理解爲什麼自家的主人非要捨近求遠從德意志地區招募工人,而且規定每個工廠裡,德意志人的數量必須超過半數。

上千人在車站廣場臨時搭出的簡易雨棚裡同時用餐的場面看上去也十分壯觀,飯菜倒是很簡單,只是普通的麪包和甜菜肉片湯,另外每個人還會得到一小截香腸。好在麪包和菜湯管夠,這些東西在餓了兩天的人嘴裡,恐怕已經勝過了任何美味。

吃過飯後,一些公司已經派來了馬車,大家開始陸續全家離開了的裡雅斯特中央車站的大廣場,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

七九、水管鍋爐四四、地下工廠(一)六六、杜邦(二)二、 皇帝的婚約五三、鐵甲船(一)八一、訓練五六、海殤(四)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六一、比巡洋艦還快十二、多格爾沙洲(三)二、 皇帝的婚約三二、新世紀四五、前線三七、決擇四九、鋼鐵輪船六九、加利西亞(五)二四、改裝合同十八、多格爾沙洲(九)七八、炮擊七三、工業化無題二八、前無畏競賽三七、調整二三、日常四、會戰六一、比巡洋艦還快六九、加利西亞(五)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四二、見習中尉二六、多格爾沙洲(十七)十三、外貿戰艦五十、矛盾的焦點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三二、馬耳他(二)六六、加利西亞(二)七、翻烏龜二六、多格爾沙洲(十七)二三、定遠級(二)二二、定遠級(一)二十、多格爾沙洲(十一)五一、會議七一、聯合力量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四、會戰四八、東線計劃二七、油田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十、多格爾沙洲(一)六七、聖城(一)二、戰前準備五四、海殤(二)七三、工業化二一、多格爾沙洲(十二)十一、多格爾沙洲(二)五三、鐵甲船(一)四七、再次遠航二七、戰爭氣氛三、奧普開戰三五、超無畏三十、全局戰略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二三、日常三五、戰爭本質三一、戰巡和重巡三一、戰巡和重巡七八、炮擊六、“訪問”美洲三九、結束四四、地下工廠(一)七三、海上戰備六五、杜邦(一)六、“訪問”美洲三九、輕武器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二、戰前準備四七、保住布魯克十五、政治婚姻二六、準備期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二四、多格爾沙洲(十五)三八、新的任命四四、地下工廠(一)四十、家庭三五、戰爭本質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七六、墨西哥皇帝(二)一、戰爭前夜三九、結束二一、海事學員六六、疑惑五二、意外收穫十九、多格爾沙洲(十)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七二、北方戰略八、海洋霸主(一)十八、西班牙艦隊十三、後膛步槍(二)三四、戰爭開始了(二)三、淺海獵殺(一)
七九、水管鍋爐四四、地下工廠(一)六六、杜邦(二)二、 皇帝的婚約五三、鐵甲船(一)八一、訓練五六、海殤(四)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六一、比巡洋艦還快十二、多格爾沙洲(三)二、 皇帝的婚約三二、新世紀四五、前線三七、決擇四九、鋼鐵輪船六九、加利西亞(五)二四、改裝合同十八、多格爾沙洲(九)七八、炮擊七三、工業化無題二八、前無畏競賽三七、調整二三、日常四、會戰六一、比巡洋艦還快六九、加利西亞(五)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四二、見習中尉二六、多格爾沙洲(十七)十三、外貿戰艦五十、矛盾的焦點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三二、馬耳他(二)六六、加利西亞(二)七、翻烏龜二六、多格爾沙洲(十七)二三、定遠級(二)二二、定遠級(一)二十、多格爾沙洲(十一)五一、會議七一、聯合力量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四、會戰四八、東線計劃二七、油田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十、多格爾沙洲(一)六七、聖城(一)二、戰前準備五四、海殤(二)七三、工業化二一、多格爾沙洲(十二)十一、多格爾沙洲(二)五三、鐵甲船(一)四七、再次遠航二七、戰爭氣氛三、奧普開戰三五、超無畏三十、全局戰略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二三、日常三五、戰爭本質三一、戰巡和重巡三一、戰巡和重巡七八、炮擊六、“訪問”美洲三九、結束四四、地下工廠(一)七三、海上戰備六五、杜邦(一)六、“訪問”美洲三九、輕武器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二、戰前準備四七、保住布魯克十五、政治婚姻二六、準備期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二四、多格爾沙洲(十五)三八、新的任命四四、地下工廠(一)四十、家庭三五、戰爭本質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七六、墨西哥皇帝(二)一、戰爭前夜三九、結束二一、海事學員六六、疑惑五二、意外收穫十九、多格爾沙洲(十)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七二、北方戰略八、海洋霸主(一)十八、西班牙艦隊十三、後膛步槍(二)三四、戰爭開始了(二)三、淺海獵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