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前無畏

對於德意志-奧地利海軍來說,1883年的一件大事就是呂貝克-漢堡運河的動工。

漢堡和呂貝克兩座自由市由於在普奧戰爭期間跟隨普魯士加入到反奧一方,隨着普魯士的戰敗,這兩個北德意志的城市與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和萊茵-威斯特法利亞一起落入到奧地利人落入到奧地利帝國的管轄範圍之內,而另一座自由市不萊梅則與奧格斯堡一起被併入到了漢諾威王國。

隨着經濟的發展,這兩座城市和不萊梅一起,成爲了北德意志地區最發達的三座港口城市。隨着航運業的迅速發展,另外還就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方面的需求,開挖日德蘭半島上的運河早在1875年帝國海軍成立後的第三年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運河的開挖方案有三種:一是從北部石勒蘇益格首府弗倫茨堡開挖,這條運河的線路最近,只不過需要修建幾座大型船閘;第二是從基爾港開挖,也就是另一世界歷史上德二選擇的方案,這條運河路線最長;第三就是連通漢堡和呂貝克,最終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帝國議會批准的是這一方案。

雖然由於蒸汽機和內燃機的出現,已經有了不少的重型機械,可是這條運河預計至少需要六年才能完成通航。

由於墨西哥帝國的向南擴張,在1821年才從西班牙人的統治下獨立的秘魯、玻利維亞和智利三國明顯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英國人的背後支持下,三國抱起團來,一起對抗墨西哥帝國的擴張,原來歷史上的南美太平洋戰爭並沒有發生。

在拉丁美洲,原來被麥國打得滿地找牙的墨西哥,在馬克西米利安當了皇帝,恢復帝國之後,局勢逐漸穩定。隨着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主導帝國政局軍事高層野心也漸漸膨脹起來,夢想着恢復舊日大西班牙殖民帝國時期的榮光。

第十次俄土戰爭,奧地利船廠所設計建造的裝甲巡洋艦在黑海之中打得土雞一衆英系鐵甲艦滿地找牙,讓英國造船業的名聲一落千丈,原來一向從英國船廠購買艦船的一衆南美小強們現在改弦更張,改成了向奧地利和德意志造船廠來訂購艦船。

1882年黑海海戰的結果也是皇家海軍所不能忍受的,針對英國造船廠在黑海海戰中所暴*露出來的一些設計缺陷,特別是主力鐵甲艦設計上的問題,在威廉?懷特的主持下,皇家海軍提出了新的戰列艦設計要求。

1884年英國皇家海軍的“君權”號戰列艦建成服役,這艘排水量達到了14000噸以上,裝備了四門13英寸主炮的的最新全鋼質戰列艦頓時讓人眼前一亮,成爲了世界各國戰列艦設計所效仿的對象。

“唔,這玩意提前出來了麼?英國皇家海軍還是很有創新精神的,可不像普魯士人那麼死板和教條。把簡單的問題搞得複雜,越複雜越好,這是德意志人的傳統。”此時在基爾的德意志艦隊海軍司令部的辦公室裡,維克多大公正在不屑一顧地評論着德意志海軍的艦船設計師們所提出的新式戰列艦設計方案,在辦公桌對面,康拉德海軍少校正在向帝國親王和海軍總司令彙報着他在英國時的考察報告。

在坐的還有帝國海軍新任造艦總監波佩爾中將和海軍技術委員會的羅納德少將,三人之前似乎正在討論着帝國海軍最新戰列艦的建造方案。

在英國的報紙上,已經在宣傳德意志海軍是他們最大的威脅,全然不顧目前德意志海軍總噸位甚至還不如法蘭西第二帝國海軍的事實。這只是一種手段,最初只是皇家海軍爲了通過新的《海軍法案》,欺騙普通民衆的小把戲而已,但慢慢地連他們自己都開始相信這種離奇的謊言了。

在1884的的“柏林會議”上,各國雖然達成了重新劃分非洲殖民地的解決方案,但是對於澳洲的歸屬,英德兩國針鋒相對,誰也不肯作出讓步,並沒有明確地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在澳洲的問題上,英德兩國矛盾越發顯得尖銳和不可調和。

這主要是因爲大英帝國將澳洲視爲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不肯與德意志帝國進行分享罷了。會議期間,德奧帝國提出了各國共享殖民地利益的論調,卻遭到了英法兩國的拒絕,這主要是他們所佔有的殖民地比較多,想自己獨佔而已。

不過,這些年來在吳維的推動下,德奧帝國的殖民地版圖不斷擴大,面積並不亞於法國,在會議上這麼提,也只是表個姿態,向那些還沒有多少殖民地的國家示好罷了。

在這次會議期間,由於長期遊離於德意志體制之外,經濟發展嚴重滯後,普魯士王國在禁受不住國內的壓力,終於向法蘭克福議會提出重新加入德意志關稅和經濟一體化體制的申請,邁出了迴歸德意志體系的第一步。

做爲帝國海軍的決策者,吳維以德意志-奧地利帝國擁有廣大的殖民地需要爲藉口,一直壓制着海軍內部關於建造戰列艦的呼聲,自1875年以後,帝國海軍就從來沒有建造過一艘排量超過9000噸大型主力戰艦,一直在專注着裝甲巡洋艦或是輕防護巡洋艦的建造。

在“君權”號下水後,他總算是鬆了口,允許帝國海軍造艦部門開始了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問題是造艦部門的設計方案讓他怎麼也看不順眼。

“按照帝國議會通過的海軍預算,將會建造四艘排水量也爲14000噸新式的戰列艦。我的意思是主炮採用305毫米艦炮,兩艘由奧地利船廠建造,建成後部署在地中海的奧地利艦隊,兩艘由德意志船廠建造,建成後部署在波羅的海的德意志艦隊。”

一艘軍艦設計方面的三個要素:火力、速度和防護,吳維更看重的是速度和防護,也就是生存方面的因素,但是主炮火力也不想差得太多。總的來說,相對於假想敵法國海軍,德奧帝國海軍現在都處於劣勢,況且他一直還把皇家海軍當成最大的敵人。在另一時空,由於克虜伯公司在火炮研發方面的落後,造成德二海軍造出了一大堆牙籤炮,最終也導致了日德蘭海軍中的遺憾。

只不過他現在對於前無畏艦並沒有多少興趣,所以直接拋出了前世“布倫瑞克”級的設計方案,只是主炮改成了12英寸而已。

二六、發展問題七五、墨西哥皇帝(一)五三、鐵甲船(一)十二、後膛步槍(一)七六、墨西哥皇帝(二)二二、定遠級(一)三九、輕武器三二、新世紀二二、變革十九、合夥人四四、轟炸機七三、威悉演習(一)七六、海神之語(二)四十、經濟發展方式五六、電機時代(二)四、淺海獵殺(二)七三、海上戰備十八、西班牙艦隊三、奧普開戰四二、飛機五一、小規劃二七、戰爭氣氛三九、輕武器三八、託卜魯克五十、矛盾的焦點三五、戰爭本質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三八、託卜魯克七二、北方戰略六八、貝魯特六九、鐵甲艦時代九、東方(一)六四、鐵水奔流三九、結束六三、移民五七、海殤(五)五二、發現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八三、潛艇基地(二)六十、奔流(一)三三、馬耳他(三)五六、海殤(四)五二、發現三八、託卜魯克二七、油田六一、比巡洋艦還快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三六、勝負因素八、海洋霸主(一)三九、輕武器四三、遠東五一、宣戰十一、多格爾沙洲(二)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二、 皇帝的婚約七四、威悉演習(二)二十、新手任務?!四、正常與非正常一、 誰家少年三九、結束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七五、海神之語(一)三十、無畏艦四、正常與非正常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四七、再次遠航六四、反應(二)二七、油田二、非洲(二)三七、最後的衝刺八、海洋霸主(一)四六、出發準備五三、鐵甲船(一)五五、電機時代(一)七、設計二六、發展問題七、翻烏龜二九、最強前無畏七八、連發步槍(二)五十、攔截六二、帝汶海戰(二)七十、加利西亞(六)二五、前無畏五五、海殤(三)四三、聯合力量九、突發事件(求收藏、推薦)五十、巡航三七、決擇四六、出發準備三五、戰爭本質八二、買了一塊冰二七、多格爾沙洲(十八)七五、墨西哥皇帝(一)五八、海殤(六)七七、連發步槍(一)六七、加利西亞(三)四五、前線四五、巡洋艦長四七、艦隊調整
二六、發展問題七五、墨西哥皇帝(一)五三、鐵甲船(一)十二、後膛步槍(一)七六、墨西哥皇帝(二)二二、定遠級(一)三九、輕武器三二、新世紀二二、變革十九、合夥人四四、轟炸機七三、威悉演習(一)七六、海神之語(二)四十、經濟發展方式五六、電機時代(二)四、淺海獵殺(二)七三、海上戰備十八、西班牙艦隊三、奧普開戰四二、飛機五一、小規劃二七、戰爭氣氛三九、輕武器三八、託卜魯克五十、矛盾的焦點三五、戰爭本質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三八、託卜魯克七二、北方戰略六八、貝魯特六九、鐵甲艦時代九、東方(一)六四、鐵水奔流三九、結束六三、移民五七、海殤(五)五二、發現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八三、潛艇基地(二)六十、奔流(一)三三、馬耳他(三)五六、海殤(四)五二、發現三八、託卜魯克二七、油田六一、比巡洋艦還快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三六、勝負因素八、海洋霸主(一)三九、輕武器四三、遠東五一、宣戰十一、多格爾沙洲(二)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二、 皇帝的婚約七四、威悉演習(二)二十、新手任務?!四、正常與非正常一、 誰家少年三九、結束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七五、海神之語(一)三十、無畏艦四、正常與非正常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四七、再次遠航六四、反應(二)二七、油田二、非洲(二)三七、最後的衝刺八、海洋霸主(一)四六、出發準備五三、鐵甲船(一)五五、電機時代(一)七、設計二六、發展問題七、翻烏龜二九、最強前無畏七八、連發步槍(二)五十、攔截六二、帝汶海戰(二)七十、加利西亞(六)二五、前無畏五五、海殤(三)四三、聯合力量九、突發事件(求收藏、推薦)五十、巡航三七、決擇四六、出發準備三五、戰爭本質八二、買了一塊冰二七、多格爾沙洲(十八)七五、墨西哥皇帝(一)五八、海殤(六)七七、連發步槍(一)六七、加利西亞(三)四五、前線四五、巡洋艦長四七、艦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