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知悉秘密進退兩難

雨瀾日盼夜盼,盼着葉邑辰早日歸來。過了二月,西北的民亂基本已經平定了,皇上下旨對有功之臣進行了封賞,令葉邑辰回京述職。雨瀾聽到這個消息歡喜無比,想想王爺回來就要找人提親,雖然也是滿心期待,又覺自己尚沒有做好給人做填房,做後媽的準備,一時又覺得自己頗爲矯情,葉邑辰人品相貌舉世無雙,自己能找到這樣的郎君已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一時又害怕葉邑辰像是前世的男友那樣,自己一腔愛意奉獻給他,最後卻只得了一個背叛自己的下場。

雨瀾的心思千迴百轉,竟不知怎樣纔是對的。雨瀾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婚前恐懼症了。

正在這個時候,湖州發生地震,八百里加急的奏摺遞到御前。皇上左思右想,還是決定再考驗一下太子,就將此事交給太子全權處置。太子好不容易重新有了差事,也明白這是父皇交給自己的考驗,這一次表現得十分積極,每日奔走於戶部和毓慶宮之間。

不但將賑災的銀子在往年慣例的基礎上增加了兩成,還上書彈劾報告災情遲緩的各級官吏,請皇上對他們進行嚴懲。老太爺冷眼旁觀,不由暗暗搖頭,太子,表現得太急迫了!

皇上身邊,等着抓太子小辮子的人多着呢,他如此行事,皇上本來就不快。就有人密報皇上,如今朝中接連用兵,國庫空虛,太子卻通過提高賑災銀子的數目博取他在民間的威望,在百姓心中樹立“仁”的印象,將皇上置於進退兩難的地步,實在是用心險惡。皇上對太子卻果然更加厭惡。

緊接着戶部郎中鄭增上書彈劾太子長史李信借賑災之機中飽私囊,貪污賑災銀子,皇上命令有司查實,刑部只用了五天時間,便查實長史李信截留賑災白銀五萬兩,皇上大怒,下旨將李信處以極刑。對於太子就更加冷淡了。甚至動了廢太子的心思。

皇上這一日在文華殿召見內閣諸位大學士,商議如何處置太子之事。太子全權負責賑災事宜,他重用的家臣竟然貪污鉅額賑災款項,怎麼樣也逃脫不了一個用人不當的罪名。其實這事兒跟太子真是沒有多大關係,他也想漂漂亮亮地把差事辦好,在皇上面前多掙一點兒印象分,可手下人不肯給他爭氣,他能有什麼辦法?

從另一個方面講,太子身爲儲君,卻沒有識人之明,用人之能,也實在是無能之極。

老太爺心知肚明皇上找他是個什麼意思。對於廢太子這件事,歷朝歷代都是極不得人心的,太子無大過不能廢,這幾乎是歷朝歷代的共識。葉敏舒被立爲太子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了,雖然各方面都不能令皇上滿意,可也畢竟沒有大錯,所以不論是考慮孫女的將來,還是朝中局勢的穩定,楊培實都是十分反對廢太子的。何況在他看來,葉敏瑜雖然長於軍事,可他也僅僅是個合適的將領,而不是一個很好的一國之君的人選。

到了文華殿,皇上給衆位大學士賜了座,說不了幾句,果然就繞到了太子長史一案,老太爺有心幫太子求個情,看見皇上正在氣頭上,何況他的孫女又是太子的正妃,皇上如今在陳嘉的挑撥下,疑心病是一日重似一日了,他若是這樣說出來,皇上指不定要怎樣想呢。

老太爺是首輔,又是地位尊崇,聲望隆重,他不說話,衆位大學士也就沒人先開言。老太爺正在思量應該怎麼把話說得委婉,正好看見文華殿的牆上掛着一幅畫,畫中畫的是一隻大老虎和一隻幼虎在一起的情景。

老太爺是文學界的泰山北斗,自然一眼便認出這畫乃是當世畫中聖手吳國傑的真跡,這吳國傑最爲擅長畫虎,老太爺便盯着那畫打量了起來。

皇上並不是個嚴峻的人,見此情景,他也不由笑道:“怎麼,老大人對這幅雙虎圖也感興趣?”

老太爺恭敬問道:“敢問皇上,此畫可是吳國傑的手跡?”

皇上道:“正是如此!”

老太爺靈機一動道:“能否准許微臣在此畫上題詩一首?”

皇上撫掌道:“名畫配名字,正是相得益彰,甚好甚好!”要知道內閣幾位大學士都是飽學宿儒,楊培實更以一手書法馳名士林,一副字體千金難求。

小太監取來文房四寶,老太爺揮毫潑墨,一揮而就,當即在畫上題詩一首:“虎爲百獸尊,誰敢攖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好好好!”皇上連連叫好,幾位內閣重臣也紛紛湊趣,都說是好。他們都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的玲瓏心思之人,自然一看便明白楊培實詩中之意。

皇上畢竟也不蠢,很快便回過味兒來,正所謂虎毒不食子,他便是有千般不好,葉敏舒畢竟是自己的嫡長子,一旦被廢,歷朝歷代來看,廢太子沒有一個能壽終正寢的,他心裡又變得十分不忍起來。

皇上心軟了,接下來只不過和重臣商量了幾件小事,便叫他們跪安了。

出了宮門,老太爺心情沉重,先自上了馬車回府。卻沒有發現跟在他身後的東閣大學士丁乾正目光炯炯地望着他。僅僅一首詩便改變了皇上的心意,同在內閣,首輔和閣臣之間,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實在有天淵之別。

丁乾腦中,正反覆迴盪着一句話;“汝可取而代之也!”

說這句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御馬監的掌印太監陳嘉,皇上身邊紅得發紫的大太監。

東閣大學士丁乾的府邸位於保大坊弓弦衚衕。丁氏家族也是綿延百年的大族,丁乾又是老太爺的門生,又素有官聲,經過老太爺推舉之後,終於入閣,成爲大楚中樞重臣,丁乾得楊首輔的器重和栽培,分管着兵部,丁府門前每日都是車水馬龍,等着來見丁閣老的朝中官員大臣如同過江之鯽。

丁乾回到書房,思索再三,叫人拿來紙筆,這一封奏疏在他的腦子裡早已成形多日,如今文不加點,頃刻寫就,頗爲酣暢淋漓。

忽聽身後有人說了一句:“父親,您已經決定了?”

這封奏疏十分要緊,傳出一個字去就能叫他身敗名裂。這一驚實在非同小可,擡起頭來,只見身後站着一個劍眉星目的年輕人,正是自己的嫡長子丁兆。丁閣老膝下單薄,只有這麼一個嫡子和另一個小的多的庶子,對於丁兆自然是寄予了厚望,打從十歲起就將他挪到了外書房,由自己親自教導。

丁兆也不負所托,小小年紀就考中了進士,如今正在戶部觀政,他又娶了首輔府的姑娘,將來的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的。

丁閣老什麼重要的事情都不瞞着他,連與大太監陳嘉勾連之事,丁兆也是知之甚詳。看見是他,丁閣老一顆懸得老高的心,總算落回了肚子。他嘆息了一聲:“你都看見了?”

丁兆點了點頭:“皇上對陳公公寵信有加,勝過司禮太監孟衝十倍,又因爲諸子奪嫡愈演愈烈,而越來越缺乏安全感,父親此疏一上,正中皇上下懷,西廠不日即可復置。”丁兆雖然年輕,但是識見極明,這幾句話說得和丁閣老所想的是一模一樣。

正是因爲摸準了皇上的心思,他纔敢上這道奏疏。

丁兆話鋒一轉,忽道:“父親,你可想過後果?一旦父親上了這封奏疏,即是宣示了父親與首輔楊大人之間的決裂,而父親在士林中的名聲,也要全毀了?父親一向是愛惜羽毛之人,這攀附太監的名聲可是十分的不好聽!”

丁閣老身子一顫,良久方答道:“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若能夠就此坐上首輔之位,能夠施展我平生富國強軍的抱復,損失點兒名聲也是值得的。楊老大人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他老了,把持朝政這麼多年,也該給後輩們退位讓賢了。”

“孩子,我知道你們夫妻恩愛。你不要怪我!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我們不能陪着楊家一起傾覆在太子這條大船上。我的這封奏疏,也正是投給趙王的一份投名狀!”

丁兆默了半晌:“孩兒,全憑父親做主!”

父子倆說得熱鬧,全然不知書房外頭,二姑娘雨嘉一隻手死死捂着嘴巴,滿臉都是驚駭之色。丁兆房中的一位姨娘前些日子被診出了喜脈,這位姨娘懷象十分不好,三天兩頭出問題,剛剛又在喊肚子痛,雨嘉如今主持着中饋,給她請了大夫過來,那姨娘卻藉着懷有身孕拿起了大,非要叫大爺過來陪她。

雨嘉有楊府在後頭撐腰,又生下了嫡長子,這位姨娘雖然進門在她之前,又很是得寵,雨嘉也並未將她放在眼裡,她就算再得寵,雨嘉在丁府的地位也是牢不可破,不可動搖的。

可她又不想叫姨娘拿住自己的把柄,因此便親自去請丁兆來瞧這位姨娘。到了丁兆的書房,小廝說是丁兆到了老太爺的書房去了。因爲事情緊急,雨嘉便直接找到了這裡來。

丁家對於雨嘉千捧萬寵,丁閣老和閣老夫人對雨嘉都好得如同親生女兒一般,雨嘉在丁家那是極有面子的,守門的被丁閣老遠遠打發走了,並不知道父子兩人的對話不能叫少夫人知道。見了雨嘉也沒攔着,竟然就叫她這麼靠近了。

雨嘉本來想等父子兩個說完了就進去叫了大爺出來,誰知竟聽見了這樣叫人震驚的對話。

雨嘉從小性情冷淡,但是人卻是極聰明的,剛纔那一番話雖是隻言片語,她也聽明白了丁家這是要對楊家,對楊老太爺不利了。

她一隻手緊緊攥住了帕子,一面是她的夫家,一面是她的孃家,她不知道還好,她一旦知道了,只覺得夾在了中間,進退兩難。她不敢驚動旁人,悄無聲息地退了出來。

回到自己的院子,左思右想,終於叫了陪嫁過來的心腹鄧媽媽,吩咐道:“你立即去準備馬車,我要回楊府一趟!”

鄧媽媽看了看時間,奇怪道:“少夫人,這個時候回去?若有什麼急事,奴才先去跑一趟腿,給府裡報個信,少夫人明日再去可成?”天都黑了,這個時候回孃家怕是不大妥當啊!雨嘉行事向來極有分寸的,鄧媽媽倒是叫她搞糊塗了。

雨嘉嘆了一口氣:“明天就來不及了!我自有我的原因,你就不用管了,只管去準備馬車。”又加意叮囑道:“要悄悄的,誰也別叫知道!”

鄧媽媽不敢違拗,不大會兒就過來回報說是二門上馬車已經安排妥當了。雨嘉不得收拾,連禮也不備,叫鄧媽媽扶着就去了二門,剛要上車,忽聽一個清冷的聲音悠然響起:“夫人深夜備車,這是要去哪裡?”

只見丁兆在幾個小廝的簇擁下快步走了過來。雨嘉心頭一涼,知道自己再也走不掉了。鄧媽媽看見丁兆過來,急忙行禮,叫了一聲“大爺”!

丁兆擺擺手:“你們都下去吧!”幾個小廝應聲退往一旁。鄧媽媽卻明顯感覺到夫妻兩人今晚的氣氛十分不對,躊躇了一下,沒有挪窩。

丁兆看了她一眼:“你也下去吧!”

鄧媽媽見雨嘉也瞪了她一眼,這才應聲下去。

附近只剩下夫妻兩個人,兩人都是極聰明的人。丁兆嘆了一口氣道:“你都聽見了吧?”

雨嘉卻問:“你是怎麼知道我聽見了的?”

丁兆道:“我從父親書房裡出來的時候問了下人一句,才知道你來過。”他本就是這麼一個小心謹慎的人。

雨嘉道:“不論大爺和公爹做什麼,我這個做媳婦的都可以不管也可以裝作不知道,可是你們這一次是要對付楊家,我身爲楊家的女兒,從小父親祖父對我寵愛有加,我不能這樣眼睜睜地看着。”

丁兆嘆了一口氣:“你是楊家的女兒,你更是丁氏的媳婦,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你不想背叛楊家,可你更不能背叛丁家。別忘了,你的親生骨肉,是姓丁的!”

雨嘉道:“正因爲如此,你們纔不應該對付楊家,讓我,讓我們的兒子夾在中間做不成人!”

丁兆道:“父親心意已決,就算相勸也是沒用的。前朝的事,你就不要管了!既然叫我知道了,我是無論如何不會叫你回家送信的!”他聲音轉柔道:“和我回去吧,不管將來怎樣,我對你,還會是一如既往!”

雨嘉痛苦地低下頭:“爲什麼,你們非得要對楊家出手呢?”

280 化解180 一八零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291 產後92 埋暗樁皇后受欺瞞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244 上香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46 機智雨瀾處變不驚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229 側妃255 醒悟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349 團圓(大結局)260 相見161 一六一不毀一樁婚312 情絲難斷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189 一八九93 蕭雲芊因妒起爭執338 太子之死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94 小王爺助威解重圍232 新年332 威逼利誘253 祈氏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45 雨霞受欺雨瀾解圍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233 成孕298 親子300 出手226 勁第爆238 婚事247 驚變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241 承諾99 晉王雨瀾齊赴昌平189 一八九144 整齊強迫症傷不起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281 好事265 非議183 一八三104 城破逃離共乘一騎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41 承諾320 皇上駕崩295 捉姦277 難關133 棋盤對弈王爺完敗160 會錯意婚事生枝節328 王爺的抱負18 挑爭端雨瀾遭陷害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298 親子238 婚事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127 潞王探視蕭妃翻盤284 昏聵168 打點嫁妝聘禮被扣297 牽連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344 養子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342 出宮242 了結275 團聚48 後花園巧遇小皇子37 再相見郊外碧雲寺(補全)312 情絲難斷328 王爺的抱負210 心軟156 急流勇退首輔請辭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309 風雲變幻322 矛盾加深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223 秋闈303 奇葩107 秀色美食溫馨甜蜜235 殺妻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244 上香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325 其樂融融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43 趙王賀壽倨傲囂張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289 得女324 時過境遷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287 難產294 陰謀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79 忽悠
280 化解180 一八零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291 產後92 埋暗樁皇后受欺瞞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244 上香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46 機智雨瀾處變不驚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229 側妃255 醒悟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349 團圓(大結局)260 相見161 一六一不毀一樁婚312 情絲難斷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189 一八九93 蕭雲芊因妒起爭執338 太子之死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94 小王爺助威解重圍232 新年332 威逼利誘253 祈氏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45 雨霞受欺雨瀾解圍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233 成孕298 親子300 出手226 勁第爆238 婚事247 驚變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241 承諾99 晉王雨瀾齊赴昌平189 一八九144 整齊強迫症傷不起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281 好事265 非議183 一八三104 城破逃離共乘一騎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41 承諾320 皇上駕崩295 捉姦277 難關133 棋盤對弈王爺完敗160 會錯意婚事生枝節328 王爺的抱負18 挑爭端雨瀾遭陷害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298 親子238 婚事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127 潞王探視蕭妃翻盤284 昏聵168 打點嫁妝聘禮被扣297 牽連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344 養子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342 出宮242 了結275 團聚48 後花園巧遇小皇子37 再相見郊外碧雲寺(補全)312 情絲難斷328 王爺的抱負210 心軟156 急流勇退首輔請辭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309 風雲變幻322 矛盾加深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223 秋闈303 奇葩107 秀色美食溫馨甜蜜235 殺妻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244 上香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325 其樂融融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43 趙王賀壽倨傲囂張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289 得女324 時過境遷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287 難產294 陰謀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79 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