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養子

“那是一個男胎,咱們的兒子……咱們的兒子,就這樣給他害死了!”雨瀾低頭垂淚,哭得聲噎氣堵。雨瀾不願回想起那段慘痛的往事,可葉邑辰作爲父親他也有知情權,話題最終還是轉到了死去的兒子身上。

葉邑辰輕輕拍着她的後背,臉色也是一片晦暗。“只要你人在,孩子沒了還可以再生!”這個兒子他和雨瀾期盼了兩年,雨瀾好不容易受孕生下他,卻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

葉邑辰的心也在絞痛。

雨瀾哭着道:“都怪我,連兒子都保護不好!”

“傻瓜!這怎麼能怪你呢,要怪也是怪我啊!”

京城內。小韓子打發了其他人回宮。他找了一家客棧,換過一套衣服後,才帶着幾個心腹小內侍卻朝着南城的方向走去。他來到一個名叫三條衚衕的地方,臨街是一個小院子,還沒等小韓子進去,已經有人迎了出來:“老爺您來了!”

一個臉色黝黑的莊家老漢走出門來,後頭跟着他的老伴還有他的兒子。這陣子小韓子隔三差五就來一次,每次過來都要送給這一家子不少銀錢,老漢一家早都習慣了。

小韓子點了點頭,叫他們不必多禮,和顏悅色地問:“孩子還好嗎?”

老漢道:“小人的兒媳婦正在裡頭看着小少爺呢!小少爺能吃能睡,哭聲也響亮,好得很!好得很!”

小韓子聽了略略鬆一口氣,“帶本……待我去看看!”老漢一家早就看出來小韓子不是普通的人物,只是沒想到他是個太監,還以爲是哪個豪門世族的小公子在外頭生下的私生子,不好抱回家裡養,這才託付給他們幫忙撫養。

他們自然不敢怠慢,養得比自己的孫女都要精心。小韓子進了內室房間,見一個膚色微黑,長相還算清秀的小婦人正在繡花,榻上兩個小小的襁褓,其中的一個就是雨瀾的兒子。

老漢家裡的是個女孩,倒也不怕弄錯了。

那婦人見小韓子進來,趕忙起身行禮。小韓子和他們客套了幾句,看了看孩子,見孩子睡得正香,小拳頭擱在腮邊,小臉紅撲撲的,小韓子心裡十分喜歡。他從懷裡摸出一隻碧綠通透的玉鐲,交給那婦人。

婦人見那玉鐲如同一泓碧水般晶瑩,竟沒有一絲雜質,她雖然不識貨,也知道這鐲子價值連城。嚇了一跳,還以爲又是小韓子給他們家的,道:“咱們一家子已經得了大人不少的好處,可不敢再要這麼貴重的東西了!”

老漢也在一旁插言道:“不敢要了!這鐲子太過珍貴,咱們可不敢要了!”

小韓子道:“你們暫且收着,這鐲子也不是給你們的。而是留給這個孩子的!這是孩子的生母交給我的,給了這孩子,也算是爲他留個念想吧!交給你們只是暫且幫他保管,等孩子大了,你們再交還給他。”小韓子說得十分感慨。

婦人這才遲疑地接了,小心收好!

小韓子又囑咐了幾句,叫他們好生撫養孩子,現在外頭兵荒馬亂,沒有急事千萬不要出城。待一切安排妥當,這才離開三條衚衕,返回皇宮。

出了三條衚衕還沒有走多遠,就聽見西直門方向大炮轟鳴不斷,小韓子大吃一驚這是晉王的軍隊在攻城了嗎?

紫禁城裡,葉敏昭氣急敗壞地拍着桌子:“朕已經把他的家眷禮送出城,他還敢對着朕的皇城開炮!”

葉敏昭不知道的是,葉邑辰接回了雨瀾和兩個孩子本來是想後撤十里以顯示和葉敏昭談判的誠意的,只不過聽說兒子慘死在葉敏昭的手裡,他簡直把葉敏昭恨到了骨子裡。一口惡氣憋在胸口難以發出來,葉邑辰當即命令軍隊攻城。

這一場戰鬥打了足足有四個時辰,葉邑辰的部隊士氣高昂,西直門被大炮轟得搖搖欲墜,城上的守軍被大炮壓制得擡不起頭來,形勢萬分危急。

正在這個時候,邊關六百里急報傳來,突兀前任大可汗左顏的大兒子古雷,繼承了他父親的衣鉢,糾合草原八部精銳騎兵八萬人,號稱十萬,在這個當口兵分三路向大楚進犯。

邊關兵力空虛,十分危機。報急的文書就像是雪片一樣飛進了京師。連葉邑辰也知道了。

雖然內心倍感屈辱,葉敏昭也不得不再次派出楊培實,去和葉邑辰談判。楊培實冒着炮火進入葉邑辰的營地,憑藉他巨大的威望和三寸不爛之舌,終於勸住了葉邑辰。

葉邑辰怒氣宣泄出來之後,也開始考慮一家子的未來了。照這樣打下去,他能攻破城門,也能攻破皇宮,不過護衛皇帝的御林軍畢竟是最具戰鬥力的軍隊,就算是勝,他也只能是慘勝。而英國公世子率領的軍隊已經近在咫尺,用不了幾日就可以抵達京師,更不用說還有各地勤王的軍隊。

到時候就算他佔據了紫禁城,他也只有死路一條。

現在的形勢十分古怪,一方面他的軍隊形成一個小的包圍圈將小皇帝圍在皇城裡,另一方面,小皇帝的軍隊又形成一個大的包圍圈,把葉邑辰圍在包圍圈裡頭。這種情況真是亙古未有之奇景。

葉邑辰思慮一番之後,決定聽從楊培實的勸告,和小皇帝談判。他提出的要求是和小皇帝劃江而治,他要南方的全部領土。

所謂漫天要價,坐地還錢。葉邑辰一張口就要了半壁江山去,小皇帝怎麼會同意?他只答應封葉邑辰爲鎮南王,給他福建作爲封地,允許他像是葉敏瑜那樣保有自己的軍隊。

一時間雙方你來我往,不斷討價還價,楊培實已七十多歲的高齡,往返於紫禁城和城外的大營。

大規模的攻擊已經停止,葉邑辰一方時不時地朝城上開一兩炮,就是爲了增加威懾力。

在楊培實的斡旋下,兩方最終達成協議。

第一,對葉邑辰圍攻京師的行爲既往不咎。第二,封葉邑辰爲鎮南王,領福建、兩廣、雲南四省。葉邑辰在自己的領地內,擁有獨立的行政權,不受朝廷的節制,不過名義上仍歸朝廷統轄。第三,英國公世子的二十萬軍隊停止向京師靠近,即刻趕返邊關,迎戰突兀聯軍,以解除葉邑辰的危機。第四,準備一百艘運糧的漕船,將葉邑辰一家子連同士兵一塊兒沿着運河運往東南。

葉敏昭被迫無奈,只得答應葉邑辰的要求。不久聖旨即頒佈天下。

一百艘漕運的大船很快準備妥當,葉邑辰帶着雨瀾和一雙兒女上了漕船,京師之圍自解。

葉敏昭當然不甘心自己就這麼失敗,只是大楚如今四面漏風,多線開戰,他的兵力早已捉襟見肘。小皇帝只好給遠在福建的水師提督李銳寫密信,要他帶領龐大的水師艦隊,在浙江設伏,將葉邑辰和他的軍隊一網打盡。

建立強大的海軍還是葉邑辰的提議。不過最後控制了這支強大水師力量的,卻是葉邑辰的死對頭李銳將軍。因此小皇帝登上皇位之後,明知道李銳和自己沒有交情,卻沒有在歷次發動的大清洗之中把他除掉。

李銳接到小皇帝的密信之後,親自帶領數百艘戰船從福建的基地出發,來到浙江。令葉敏昭大跌眼鏡的是,李銳不但沒有和葉邑辰火拼,反而盡職盡責地護送葉邑辰沿從海路達到福建,並且配合葉邑辰的陸軍,消滅了奉了小皇帝之命,負隅頑抗的福建總兵,順利地幫葉邑辰在福建站穩了腳跟。

世人這才知道,李銳不但不是葉邑辰的死敵,反而是葉邑辰最鐵桿的心腹,也是葉邑辰留給自己留下的最後一條退路,因爲李銳早已在葉邑辰的暗中支持下,攻佔了琉球,就算葉邑辰奪取皇位不成,最後他至少還可以帶領家小在琉球立足。

葉敏昭在皇宮中得到這個消息後,氣得大口吐血。

怒火攻心之下,他不顧羣臣的激烈反對,毅然決然地準備開闢第三條戰線,要趁着葉邑辰立足未穩的當兒,一舉消滅這個恨之入骨的大敵。

此時南北兩線的戰爭已經如火如荼,整個國家已經陷入戰爭的泥沼不可自拔,國庫已經極度空虛,爲了供給前方將士的錢糧餉銀,京官已經有數月沒有下發俸銀了。如果再在福建開闢一個戰場,大楚非得被接連不斷的戰爭給拖垮不可。

關鍵時刻,還是太后出面。母子兩個在乾清宮一番深談,太后花了無數口舌,終於勸住了葉敏昭,葉敏昭答應對遠在東南的葉邑辰採取安撫的政策,先騰出手來解決突兀和蜀漢的問題。

楊培實在這次的談判過程中立功不小,葉敏昭也看出來他是一心爲國,並無徇私。因此打算重新啓用楊培實,楊老太爺卻不願意再度入朝爲官,而是僅以參贊軍政的方式,輔佐小皇帝。

在楊培實的幫助下,一道又一道的詔令從宮中飛向四面八方,葉敏昭聽從了楊培實的建議,將葉敏淳巡撫九邊,統帥一部兵馬,和英國公世子互爲奧援。終於穩定了北方的戰事。

小皇帝對於葉敏淳這位堂哥,因爲他和前太子葉敏舒走得很近,明知道他精明強幹,能力很強,卻一直不願意啓用,直到這個時候,纔不得不用他。

另一方面,葉敏昭又破格拔擢了理財能力極強的河南汝陽人劉平仲爲戶部尚書。劉平仲爲人市儈,官聲並不很好。葉敏昭也算慧眼識人,在劉平仲的主持下,戶部東挪西湊,總算籌集了足夠的軍費,沒有令國家的財政被戰爭拖垮。

一個月後,大楚的政局初步穩定了下來。這陣子小皇帝每天拼命見人辦事,每天只睡兩個時辰,太后來勸,他都不肯聽話。只有這樣,他才能暫時地忘掉雨瀾。

小韓子捧了一盞六安茶過來,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您都看了一上午的摺子了,歇歇吧!皇后娘娘叫人送了山參野雞湯過來,您要是餓了,奴才給您端一碗上來!”

“不必了!”葉敏昭聲音冷冷的。他放下筆,揉了揉痠痛的腕子。

“皇后娘娘還在殿外等候,您看,要不要傳她進來?”

葉敏昭緩緩地搖了搖頭,“叫她先回去吧,朕今天沒工夫見她。”

“是!”小韓子不敢多勸,自從雨瀾離開之後,小皇帝的脾氣變得更加暴躁易怒,更加難以侍候,簡直變幻莫測叫人難以捉摸,隔三差五乾清宮裡總要拖出幾具太監的屍體,從前是人人搶着到皇帝身邊侍候,現在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生怕一個不小心就丟了性命。

一個小內侍下去傳話。小韓子以爲皇帝還要繼續批摺子,葉敏昭卻忽然開言道:“養性齋那邊……現在怎麼樣了?”

小韓子恭謹地回答道:“奴才每日派人去打掃,如今的養性齋就和王妃在的時候一個樣!”

小韓子也是揣摩着葉敏昭的心思才這麼做的。葉敏昭聽了果然十分滿意,倏地起身道:“走,去看看!”

到了養性齋已經是午時正刻了。葉敏昭叫人在西次間擺了飯,自己一個人自斟自飲。吃完了飯又在正房裡歇了個午覺,然後一整個下午都流連在養性齋裡。他站在樹葉已經落盡的石榴樹下,一站就是一個時辰。

斯人已去,餘香仍在!

不知不覺,夜幕已經降臨,小韓子拿了一件披風過來,輕聲道:“皇上,起風了,現在天氣涼,回屋吧!小心凍壞了身子!”

葉敏昭慢慢轉過身來,小韓子看見他滿臉都是眼淚。他心裡打了個突,垂下臉去不敢多看。小皇帝喜怒無常,看見他出醜絕不是好事,誰知道他會不會幹出殺人滅口的事兒來?

小皇帝任他小心地服侍着穿上披風。忽然問道:“小韓子,你和朕一同長大,朕每次去見姐姐的時候,你都陪在朕的身邊。你告訴朕,姐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聲音有了幾分哽咽。

這些天他一直用繁重的工作迫使自己忘了雨瀾,可是當他忍不住來到她曾經居住的地方,刻骨的相思就再也抑制不住,如同洶涌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想到兩人之間的最後一面,雨瀾寧願自殺也不肯委身於他,他的心就像是被刀尖刺中一樣。

小韓子也是感慨萬千:小皇帝再殘暴,對於雨瀾,他始終都是真心實意的。

不過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小韓子左思右想,才小心翼翼地開口道:“奴才笨嘴拙舌的,也不會說,奴才只是覺得,王妃是個……好人!很好的人!”

“好人!呵呵呵……難道朕就是個壞人了嗎?”

小韓子嚇得魂飛魄散,噗地一聲跪在地上:“皇上恕罪!奴才絕無此意啊!”

葉敏昭的話鋒一轉,忽然變得鋒利如刀:“朕來問你,你每隔幾日總要去看姐姐的兒子,這麼做,究竟是何用意,可是對朕的安排有所不滿?”敢對皇帝不滿,那不是嫌腦袋長得太安穩了嗎?

小韓子額頭上的冷汗涔涔而下,他卻不敢去擦,他叩頭有聲,顫聲道:“奴才絕不敢質疑皇上的安排。奴才只是……只是有些放心不下,才隔幾日便去看一次。”他每一次去看雨瀾的兒子,動作都極爲隱秘,沒想到皇上還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對於自己的心腹都這般放心不下,何況是其他人,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小韓子不大一會兒就把額頭磕破了,額頭上都是淋漓的鮮血。“且住吧!”葉敏昭冷冷地道,忽又問道:“那個孩子還好嗎?”

“挺……挺好的!”

“你明日,不,現在就出宮,把孩子抱進宮裡給朕看看!”

小韓子正要走,葉敏昭又叫住了他:“等一等,朕和你一塊兒去!”

衆人乘着夜色來到三條衚衕,小韓子叫老漢的兒媳婦抱了孩子來看。這是葉敏昭第二次看見了這個孩子。當他第一眼看見這個孩子的時候,他居然有種異樣難言的情愫。

孩子已經三個月大了,五官慢慢長開,人也不像剛剛出生那會兒那樣皮膚紅紅的,全身都是褶皺,而是長得白白胖胖的,小胳膊小腿一節一節的,像是藕節,眉眼和雨瀾又六七分像雨瀾,尤其是那一雙眼睛,神彩像極了雨瀾。

小皇帝怔怔地看着孩子出了一會兒神。然後小心翼翼地抱過他,當這個長相肖似雨瀾的孩子入懷的時候,什麼恩怨情仇,一下子全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小皇帝在三條衚衕逗留了一個時辰,孩子十分乖巧懂事,一直沒有哭鬧。他好像特別願意笑,小皇帝一逗他,他就裂開小嘴呵呵的笑,笑得小皇帝心都軟了。

小韓子上前提醒道:“少爺,時辰不早,該回去了!”

葉敏昭有些不捨地將孩子還給女人,孩子卻用細細小小的手指勾着葉敏昭的手指,怎麼也不肯放鬆。那女人道:“這孩子十分喜歡少爺,看他不捨得放手呢!”

葉敏昭臉上也難得露出了笑容。“喜歡朕……我嗎?”他心裡忽然一動,“既然喜歡我,就把他抱回去養着吧!”

老漢一家子全都楞了。老漢的兒媳婦一下子就跪下了:“少爺,少爺開恩啊!奴家養了這孩子這麼久,實在是捨不得他啊!”

小皇帝也是說一不二的性子,他淡然一笑道:“既然如此,你就跟着這孩子一塊兒去吧!正好繼續照顧他。”

小韓子忙道:“還不快謝過少爺,這是你天大的造化福分呢!”

老漢的兒媳婦稀裡糊塗跟着葉敏昭進了宮,才知道這個所謂的“少爺”竟然就是當今皇帝陛下。

葉敏昭將她就安置在養性齋,讓她做了孩子的奶孃。自從孩子進了宮,葉敏昭也像是有了精神寄託,每天都要去養性齋去看孩子幾次。孩子跟他似乎很是投緣,見了小皇帝就裂開小嘴笑個不停,孩子越大就越招人喜歡。

這樣過了一段日子,竟然再也撂不開手了。他要小韓子把孩子抱過來的時候,只是一時心血來潮,並沒有想好要怎麼處置這個孩子。慢慢地他終於下定了決心,他覺得他和這個孩子有緣,要把這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養大。

他伸手摸了摸懷中孩子那胖嘟嘟的小臉,口氣中有着幾分惋惜:“這要是個女孩子該有多好,長大了一定會想他的母親一樣溫柔美麗!”

一旁的小韓子正聽得一頭霧水,葉敏昭已經吩咐說:“擺駕坤寧宮!”

坤寧宮燈火闌珊,皇后早已睡下。直到葉昭的輿駕到了坤寧宮,沈皇后纔得到消息,出來迎接的時候她就發現很不對頭。小皇帝今天帶來的扈從分外的少,而且輿轎一直擡到了皇后的院子裡,小皇帝還沒從轎子裡走出來。

皇后匆匆收拾了一下,就趕忙出來接駕。見小韓子站在轎旁,皇后對着轎子狐疑地行過禮,小韓子回身道:“你們都下去吧!”跟着一塊兒來的侍衛和內監全都悄無聲息地退下了。

小韓子又說:“請皇后娘娘屏退左右。”皇后更加吃驚,卻不敢怠慢,將所有人的全都揮退了。

小韓子這才掀開轎簾,扶葉敏昭走出來。皇后看見葉敏昭的懷裡抱着一個大紅色的襁褓,裡頭躺着一個睡得正香的嬰兒。

“皇上您這是?”孩子的事都是小韓子處置,消息瞞得死緊,沈皇后雖然知道皇上每天都去養性齋,卻不知道皇上在那裡養了一個孩子。

葉敏昭淡然道:“進殿再說!”

進了皇后的東暖閣,葉敏昭將孩子交給皇后:“來,你也抱抱他!”

皇后猶猶豫豫地抱過了孩子,正暗中揣測皇上此舉的用意,葉敏忽然說道:“從今以後,這個孩子就是咱們的孩子了!”

皇后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皇上您說什麼?”

“朕是說!從今以後,這個孩子就以朕的長子名義,養在坤寧宮。你要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只要他能平安長大,朕絕不會虧待你,不會虧待沈家。你的後位從此也會穩如泰山!若是這個孩子出了一丁點兒的差錯,哼……”皇上接下來的話沒有說完,可是沈皇后卻完全能夠明白他話中蘊含的深意。

沈皇后心念電轉,在小皇帝咄咄逼人的目光下,由不得她多想,只能屈膝道:“臣妾遵旨!”

弘熙元年十月,宮中傳來喜訊,皇上連續一個月宿在坤寧宮,皇后被太醫診出喜脈。這是皇帝的第一個孩子,皇帝大喜,大赦天下。因爲皇后胎位不穩,從此在坤寧宮安胎,絕足不出宮門一步,連后妃來給皇后請安,也只是在宮外磕頭,根本見不到皇后的面。

皇后這般小心謹慎,真是歷朝歷代所未見,一時宮裡議論紛紛。

如此九個多月後,皇后順利產下一子,葉敏昭欣喜若狂,大肆封賞後宮,並給孩子賜名爲葉瑾銘。

遠在東南的葉邑辰和雨瀾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並沒有死,而是換了一個身份在皇宮裡頑強地生存了下去。葉邑辰抱着一線希望,動用葉楓齊留在京師的力量多方查探,始終沒能查到任何蛛絲馬跡,無奈之下只能放棄,寄希望雨瀾再給他生個兒子。

131 嫌隙生惠妃憎雨瀾308 珠姐進宮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217 落胎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178 一七八224 家事161 一六一不毀一樁婚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340 潛回京師215 表哥234 偶遇306 死因蹊蹺177 一七七149 上元節出門賞花燈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250 查證19 怡寧居父女鬧意氣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49 風流王爺路見不平210 心軟209 形勢逆轉286 生產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168 打點嫁妝聘禮被扣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251 背叛48 後花園巧遇小皇子113 探紅顏雨瀾腦洞開36 再相見郊外碧雲寺(上)245 整頓27 性涼薄雨霏斥生母224 家事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305 命運不堪雨蓮猝死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245 整頓302 二少爺成婚170 萬事俱備請期待嫁342 出宮318 未來皇后8 姐妹碰頭各懷心思285 臨產45 雨霞受欺雨瀾解圍333 被迫進宮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340 潛回京師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155 知悉秘密進退兩難173 洞房夜雨瀾心慌慌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210 心軟344 養子119 憂戰事雨瀾幫籌謀49 風流王爺路見不平228 相夫教第子287 難產338 太子之死289 得女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94 小王爺助威解重圍262 甜蜜32 政治聯姻亂點鴛鴦181 一八一336 臨幸皇后252 醒來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107 秀色美食溫馨甜蜜274 二七四240 勾引242 了結138 被逼退婚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279 忽悠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148 新年至心盼王爺歸206 怒火317 儲位之爭88 太后薨後宮爭鬥起271 構陷272 風平325 其樂融融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215 表哥106 相濡以沫生火取暖284 昏聵236 後續77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2 一九二329 生死未卜249 求醫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
131 嫌隙生惠妃憎雨瀾308 珠姐進宮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217 落胎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178 一七八224 家事161 一六一不毀一樁婚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340 潛回京師215 表哥234 偶遇306 死因蹊蹺177 一七七149 上元節出門賞花燈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250 查證19 怡寧居父女鬧意氣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49 風流王爺路見不平210 心軟209 形勢逆轉286 生產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168 打點嫁妝聘禮被扣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251 背叛48 後花園巧遇小皇子113 探紅顏雨瀾腦洞開36 再相見郊外碧雲寺(上)245 整頓27 性涼薄雨霏斥生母224 家事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305 命運不堪雨蓮猝死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245 整頓302 二少爺成婚170 萬事俱備請期待嫁342 出宮318 未來皇后8 姐妹碰頭各懷心思285 臨產45 雨霞受欺雨瀾解圍333 被迫進宮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340 潛回京師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155 知悉秘密進退兩難173 洞房夜雨瀾心慌慌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210 心軟344 養子119 憂戰事雨瀾幫籌謀49 風流王爺路見不平228 相夫教第子287 難產338 太子之死289 得女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94 小王爺助威解重圍262 甜蜜32 政治聯姻亂點鴛鴦181 一八一336 臨幸皇后252 醒來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107 秀色美食溫馨甜蜜274 二七四240 勾引242 了結138 被逼退婚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279 忽悠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148 新年至心盼王爺歸206 怒火317 儲位之爭88 太后薨後宮爭鬥起271 構陷272 風平325 其樂融融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215 表哥106 相濡以沫生火取暖284 昏聵236 後續77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2 一九二329 生死未卜249 求醫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