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平息

調子定下來了,接下來就好辦了。派一個老成穩重的官員去午門宣讀聖旨,解釋朝廷的政策,將舉子們驅散。接下來該抓捕的抓捕,該下獄的下獄。

正統皇帝當即降旨一道:禮部左侍郎並春闈一十八房考官俱着革職,並考生楊承宗、張琳、何孟春,徐原華等人,着刑部差員火速緝拿詳加審訊。

出了這樣大的事,正統一早就派了太監去請內閣諸位大學士過來商議,文華殿大學士陳循住得離紫禁城最近,因此也是第一個到的。正統立刻將他宣了進來,由大學士陳循親自執筆一揮而就寫成了聖旨。

司禮監的太監捧着聖旨去刑部傳旨不提。

陳循當得了文華殿大學士,本人在士林之中也是極有威望的。正統當即就指派他去午門安撫舉子。陳循也是老奸巨猾之輩,知道此次的科場舞弊案,實際上牽扯的是太子和趙王之爭,他如今已經進入內閣,乃是正一品的大員,位極人臣,就算有了擁立之功,也沒有晉升的空間了,況且陳循今年已經六十九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他正準備再幹個兩年就告老還鄉榮歸故里呢,自然更不願意牽扯進太子和趙王之間的官司裡。

可是今天適逢其會,皇帝的命令已經下了,他就是不願意也得硬着頭皮接下來。不由在心裡暗呼倒黴,若是因爲這件事叫某一位皇子記恨上他了,那可真是得不償失。

他也是老奸巨猾之輩,心念一轉便有了主意,“此事事關國家安定,民心向背,皇上有命,老臣不敢推脫。老臣建議,請一位皇子出面與老臣共同出面安撫衆位學子,老臣代表內閣,皇子代表皇家,與士子們談判,豈不是更能令天下人心服口服!”

不管是太子出面還是趙王出面,到時候陳循就會淪落成一個配角,不管這件事處理成什麼結果,自然有太子或者趙王頂缸,他就不用負全部責任了。

正統皇帝聽了這話頻頻點頭:“愛卿所言甚善,你們三個,誰願意跟着陳愛卿走一趟?”

話是這樣問,目光卻落在了太子身上。

他是太子,有什麼事自然該是太子先出面!

太子卻是面色一變,他本來就心中有愧,此刻站在文華殿中,和午門隔着老遠的距離,都能聽見外頭哭聲震天,十分驚人。正統不同意用武力強行鎮壓,出去了肯定要和舉子們面對面地對話,若是萬一他們一時發起瘋來……他還惜命的很,怎麼願意冒這樣大的風險。

他也知道一屋子的人目光全都落在他的身上,不過他假作不知,正統皇帝眼中就不由閃過一絲失望之色。

正統皇帝自己就是個膽小的,聽見外頭一浪高過一浪的聲音,他坐在龍椅上,心裡也有些發毛。不過越是膽小的人越是欣賞膽子大的。正統皇帝擡眼看見葉敏瑜和葉敏昭兄弟兩個,葉敏瑜是冷靜如恆面不改色,葉敏昭更是臉上掛着淡淡的笑容,顯然都沒將外邊舉子鬧事當成一回事。

書生無用,叫他們拿着筆桿子寫寫文章罵罵人可以,真正擼胳膊挽袖子上演全武行,他們還真沒那個本事。有什麼好怕的!

正統立刻覺得心中一陣安慰。大兒子不成器,總算還有兩個成器的。

葉敏瑜見此情景,嘴角勾起一道嘲諷的弧度,他跨前一步說道:“兒臣願隨同陳大人前往,願爲父皇分憂!”

正統皇帝臉上就露出滿意的神色。溫言道:“好好好!你的孝心朕知道了!多帶幾個錦衣衛出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葉敏瑜答應着,並沒有當做一回事。當年北京保衛戰的時候,面對着突兀蠻子和女真騎兵他都敢帶頭衝鋒,又怎麼會把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放在眼裡。

葉敏昭看着葉敏瑜帶着陳循龍行虎步地出了文華殿,感覺到太子明顯鬆了一口氣的樣子。不由心裡暗笑太子愚蠢。

這個蠢貨,這個時候出面,既能在父皇面前賣個好。更關鍵的是隻要這件事處理好了,就能在士子中間樹立公正嚴明的良好形象,對於奪嫡的幫助之大是不言而喻的,這個白癡明明有這麼好的機會,卻不知道把握,拱手就讓給了對頭,真是愚不可及。

葉敏瑜帶着陳循從左順門出來,陳嘉按照皇上的吩咐安排了一隊錦衣衛保護他們。

午門前面是一個大廣場,現在正是亂糟糟的一片,上千舉子匯聚在此,加上只比他們人數多,不比他們人數少的內宮侍衛、錦衣衛,烏壓壓一大片,衆舉子們情緒激動,破口大罵者有之,嚎啕大哭者有之,總之是人聲鼎沸,一片沸沸揚揚。軍兵們沒有得到命令,不敢對舉子們下手,只是拿着兵器虛張聲勢,一開始這些讀書人還有些害怕,時間長了,他們也看明白了,膽子也慢慢大了起來,有人甚至開始利用四書五經給這些士兵們洗腦起來,也不管他們是不是能聽得懂。

葉敏瑜剛剛到了廣場上就有人發現了。“宮裡有人來了!”

他的隨侍太監十分機靈,立刻大喊了一聲:“皇四子趙王殿下駕到!”“文華殿大學士陳大人駕到!”

“趙王殿下!是趙王殿下!”

“陳閣老!”

“趙王殿下和陳閣老要爲我們做主啊!”

……

葉敏瑜在北京保衛戰的時候表現神勇,不但讓他在軍中樹立了威望,在民間也擁有極好的口碑。這些讀書人大多數都聽說過葉敏瑜的事蹟,對他的印象都還不錯。

黑壓壓的人羣涌了上來,陳循也是面色一變,這些人一下子擁上來,一人一腳也能把葉敏瑜給踩爛了。

他不由大急,高聲喊道:“保護王爺!”又對着激動的舉子們喊道:“各位有話好好說,不要衝動!”

錦衣衛立刻刀槍齊出,排成一排,槍林劍雨組成一道人牆,將人羣和葉敏瑜隔開。衆人畢竟不敢用血肉之軀去碰錦衣衛們的刀劍,立刻停了下來,葉敏瑜神色間看不見絲毫緊張,陳循不由暗暗佩服。

葉敏瑜一揮手,侍衛們手腳麻利地搭起一座高臺,葉敏瑜便上了高臺。陳循見他主動承擔起了責任,樂得不和他摻和,不過葉敏瑜仍是叫人扶着陳老頭上了高臺。

葉敏瑜先是朝着衆人的方向作了一個羅圈揖,算是打過了招呼,然後朗聲道:“各位學子,我是皇上的第四子趙王葉敏瑜。今日奉了皇上之命來和各位相見。皇上聖明,各位的遭遇,他老人家已然盡知,對於科場舞弊,皇上也是深惡痛絕,已經傳下聖旨,將涉及此案的禮部左侍郎姜政並一十八房考官下獄,涉及此次案件的楊承宗、張琳等人也會很快緝拿歸案!到時嚴加審訊,必然會給各位一個滿意的交待!”

他中氣十足,語聲嘹亮,衆人聽得一清二楚。就算聽不見也能交頭接耳,相互傳話,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人盡皆知了。

衆人到這裡鬧事,不過憑的是一股義憤,如今事情有了這樣的結果,衆人也都鬆了一口氣。人羣之中立刻就是一陣騷動。

說完了這些話,葉敏文臉色一沉:“衆位都是飽學之士,有些話本王不說你們也能明白。你們的遭遇就是本王也深感同情,可是本王不得不說一句,你們今天的做法卻是大大的不妥。你們有不滿,有意見,都可以寫成條陳送到通政司,通政司自然會將你們的意見報給皇上知曉。審案斷案也都有有司衙門,各司其職,法有所依,你們豈可隨便干預?可是你們這樣聚衆在午門之前鬧事,這般冒犯天顏,形同逼宮,卻要置朝廷與何地,置皇上於何地?”

葉敏瑜神色嚴峻,緩緩道:“依你們今天的所作所爲,就是把你們全都抓起來投入天牢,也並不算冤屈了你們!”

衆人都是一腔熱血,受了蠱惑前來生事,誰也沒有想到問題有這麼嚴重,衆人更是一陣大花譁!

葉敏瑜見效果到了,這才又接着侃侃而談:“好在我皇上寬厚仁德,念你等只是初犯,又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也就不與你們計較了。你等聽我一言,速速退去,皇上尚可不追究你們的責任!切不可自誤!若你等仍然執迷不悔……”他哼了一聲,才又道;“須知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到時候就皇上肯饒了你們,國法也容不得你們了!”

這番話軟硬兼施,擲地有聲,衆人聽得齊齊一凜。

衆人心中不免都是惴惴,可文人都好個面子,沒有第一個人帶頭往外走,衆人都怕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叫人戳了脊樑骨,一時都有些躊躇。

就聽見有人在人羣中喊道:“不知道王爺剛纔所說的,是不是真的?捉拿嚴賄賣考題的考官,是不是真的?爲何京中謠言傳了這麼久,皇上也派刑部去查了,都說天下烏鴉一般黑,如此官官相護,叫我們怎麼再相信朝廷?”

葉敏瑜朗聲道:“你說的並非沒有道理,只不過查案子總要人證物證俱全了,不能讓惡人得脫了國法的制裁,也不能叫冤枉了好人!沒有確鑿的證據,皇上就降罪於大臣,那朝中豈不是人人自危。你們的擔心本王都知道,皇上這次下定了決心要清查科考的積弊,若真有那膽大妄爲,不拿國法皇憲當做一回事的,敢於泄題納賄的,我葉敏瑜第一個不放過他們,我今天就把話撂到這兒,這個案子將來審定了,你們若是有人不滿意,儘管找我葉敏瑜!到時候我大開王府的大門,親自向各位負荊請罪!在場的數千名舉子都可以爲我這句話作證!”

葉敏瑜和舉子們一問一答,侃侃而言,陳循陳閣老竟然一時說不上話。葉敏瑜地位崇高,舉子們願意聽他說話,願意相信他是一回事,他敢作敢當,極有感染力也是很大的原因。

文華殿裡,皇帝有些心不在焉。葉敏瑜出去已經有半個時辰了,外頭的聲音從一開始的喧鬧已經漸漸變得安靜,似乎局面慢慢控制住了,皇帝雖然知道這一點,可是還是有些焦急地在等待消息。

這時候一個小太監面帶喜色地跑了進來:“啓稟皇上,外頭鬧事的舉子們,聽了咱們王爺的話,已經全都散了!”

正統面帶喜色地站了起來:“當真?”

那太監忙道:“小的怎敢欺瞞皇上!”

“舉子們和侍衛可曾發生衝突,有無人員傷亡?”

小太監大聲答道:“不曾!舉子們被趙王殿下和陳大人批駁的心悅誠服,臨走的時候還跪下磕頭,紛紛說皇上英明呢!”

正統聽了這話,如同大夏天裡吃了一碗冰飲一般全身舒爽:“好好好!”他不由撫掌而笑:“皇兒這次立了大功,等他回來,朕一定重重賞賜!”

太子悄悄計算了一下時間,前後不過大半個時辰而已。早知道這般簡單,還不如自己出面攬下這一份功勞,何必叫葉敏瑜在父皇面前這樣出風頭。他心裡不禁隱隱有些後悔。

此時的楊府也是一片風聲鶴唳。昨天晚上,姜政的宅子被人燒了,張琳住的騰龍客棧也叫人砸了,若不是王爺未卜先知,命令親衛封鎖了棋盤街,楊家怕是也要遭遇一場變故。

聽說舉子們齊聚午門,撼門大哭,大老爺在書房裡聽完了家人們的稟報只覺得後背發涼:“瘋了,瘋了!這些人全都瘋了!”

本來兒子會試考了個第二名,他又見刑部查了一通,並沒有拿到確切的證據,還在心裡沾沾自喜以爲這下子兒子沒事兒了,以他的名次,殿試就是中不了狀元、榜眼和探花,名次靠前是肯定的。他才十七歲,將來考上庶吉士在翰林院混幾年,憑老爺子在朝中的人脈和資源,混上個幾十年,將來妥妥的又是一個閣老大學士。

這樣一來,楊家起碼又能延續三代的富貴。他本來還有點沾沾自喜,沒想到事情鬧到超乎他想象的地步。

想起承宗得知自己考了第二名的時候,殊無高興之意,反而是臉色蒼白,他不由心中有些汗顏,自己竟然還不如兒子見事明白。

正在這時有下人進來回報,說是葉邑辰派了身邊的小廝承影指名要見三少爺。大老爺心裡就有些不高興。

大老爺也知道,葉邑辰這樣的貴婿,不能用一般的翁婿關係來約束他。很顯然葉邑辰對他也並不怎麼放在眼裡。可是這種時候有什麼事情,越過了自己直接去找承宗,還是叫大老爺心中不快。

不快歸不快,葉邑辰吩咐下來的事情他卻不敢耽擱,立即命令管事帶着承影去見承宗。

承宗的書房裡,承祖正和承宗在說話。

“這麼說,午門外的舉子們已經散了?”承宗問道。舉之門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京師豪門貴族之間都派了人四處打聽,承祖聽了二老爺的話,不敢在這個風口浪尖裡隨便出門,也派了貼身的小廝過去打聽。

“聽說皇上派了趙王殿下和文華殿大學士陳循陳閣老出面,學子們本來情緒激動,不知道趙王殿下和他們說了什麼,後來就都散了!我的小廝不敢進去,只能在外面看着,所以就打聽出這點兒東西。”年紀漸漸長大,兩個人一塊兒讀書,一快兒科考,承祖和這個弟弟關係越來越好,承宗這個弟弟漸漸顯露出遠超同儕的聰明才智,承祖卻從來不嫉妒他。

所以承宗和這個隔房的大哥遠比自己同父異母的二哥關係好的多。這次兩人一同參加會試,承祖沒什麼事,承宗卻被謠言誣陷,他心裡竟然有種微妙的愧疚感,這幾天便時常來安慰他。

卻沒想到承宗雖然比他還小兩歲,但是卻擁有極爲強悍的心理素質,這幾天他就像是完全沒有被這件事影響一樣,每天讀書寫字,閒來還會吹吹笛子彈彈琴,有時候也會拉着承祖下上兩盤圍棋,承祖覺得自己比他這個當事人還要緊張慌亂。

承祖簡直佩服死這個弟弟了。

承宗聽完了大哥的話,陷入了沉思,這幾天他也想了很多,可是他畢竟從來沒有接觸過朝政。如同雨瀾,她能看透很多背後的因由那是因爲她站得高看得遠,葉邑辰並不瞞着她,所以她掌握了許許多多別人根本掌握不了的信息。

可承宗不一樣,他沒有接觸過朝政,此前一直在家裡閉門讀書,所以他就是再聰明,也一時理不清這件事背後的因果關係。只能隱隱覺得謠言針對的應該不僅僅是他自己這麼簡單,不是針對他,那對頭的目標就該是整個楊家。

這幾天,一種什麼都控制不了的無力感緊緊纏繞在他的身上,那種感覺非常不好。他雖然表面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其實心裡也是忐忑的。這是這麼多年的習慣叫他把什麼事都藏在心裡。

就是在這一刻,他的心裡開始迫切地想要掌握力量,屬於他自己的力量!

他也知道葉邑辰正在爲他的事情奔走,可是葉邑辰卻什麼消息都不告訴他,不僅是他,就是自己的父親,葉邑辰怕是也隻言片語都沒有告訴他。

承宗心裡總算是有點小安慰。若說這世上他最佩服的人是誰的話,葉邑辰絕對可以排入前三甲,承宗對於這位王爺姐夫的能力是發自肺腑的信任。

兩兄弟正說着話,承宗的貼身小廝隨風進來稟道:“王爺貼身小廝過來了,說是王爺有話要轉告三少爺。”

承宗就問:“見過父親沒有?”按規矩,承影有事應該是先去見大老爺的。葉邑辰特意叫他來,到底有什麼事要吩咐自己?

隨風道;“未曾見過大老爺。前院的趙管事直接待到了咱們的院子來了。”

承祖見狀就站了起來,笑着說:“既然三弟弟這裡有客人,我就不打擾你了!”

承宗知道葉邑辰派了貼身小廝過來肯定有重要的話要對他說,也沒和承祖客氣,親自送承祖出門,隨即迎了承影進來。承影對承宗十分恭敬地行了禮,擡頭看了一眼站在屋裡侍候的隨風。

承宗立刻就對隨風使了一個眼色。隨風輕手輕腳地出了房門,又把隔扇關上。承影這才面色沉重地對着承宗道:“王爺得到可靠消息,說是皇上迫於輿論壓力,已經頒下聖旨,將姜政姜大人,以及春闈的十八房考官,以及……”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才接着道:“以及您和張琳等學子共十一人鎖拿入獄……”

聽到這裡,承宗再鎮定也忍不住臉上變色。

承影道:“王爺叫囑咐您一聲,刑部那幫王八蛋詭計多端,不管面對什麼人,您都要留一個心眼,千萬不要被他們誆了還不知道!”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安慰了承宗一句:“您不必驚慌,萬事都有王爺在,刑部天牢聽着可怕,不過咱們王爺有人在那兒,您是不會受委屈的!待有朝一日您洗刷了冤屈,刑部那幫兔崽子怎麼把您請進去,就得怎麼把您請出來。”

送走了承影,承宗回到內室,饒是他意志堅定,心裡素質過硬,這時候也有些麻爪了,隨風跟着他進來,見他在內室走來走去,眉頭緊鎖,臉色十分難看。他成年跟着承宗,對他十分了解,從來沒見過他這樣的表情,心裡不由忐忑不安。

他忍不住低聲叫了一聲:“少爺?”心中疑惑,卻又不敢多問。

承宗強自鎮定下來,吩咐道:“你去把我的那件石青色湖綢素面直裰找出來!”

隨風吃了一驚,不敢多問,趕緊去旁邊的小室內開箱籠。不過就這片刻功夫,就有管事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刑部主事向大人帶着聖旨來了,大老爺教您趕緊出去接旨呢!”

事到如今,承宗反而冷靜了下來。他接過隨風遞過來的衣衫,一絲不苟地穿上,然後神態輕鬆地對管事說:“走吧!”

224 家事334 爭風吃醋315 陳年恩怨343 一家團聚296 一打盡83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281 好事213 育兒46 機智雨瀾處變不驚252 醒來73 聖旨既下美夢破碎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344 養子192 一九二17 加標點討好老太太238 婚事178 一七八15473 聖旨既下美夢破碎284 昏聵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70292 公主27 性涼薄雨霏斥生母218 生病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332 威逼利誘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200 極品渣爹181 一八一223 秋闈116 臨行叮囑雨瀾離府259 探視207 赴宴97 龍顏怒太子惹事端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242 了結183 一八三218 生病109 爲救雨瀾敏昭出城313 陰謀得逞240 勾引212 發威335 妒火中燒272 風平347 珠兒婚事229 側妃294 陰謀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264 事端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254 審訊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263 大案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290 洗三288 降生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315 陳年恩怨315 陳年恩怨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205 針鋒相對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217 落胎44 貴女齊聚炫富攀比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310 誣陷謀反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281 好事77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 姨娘之死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272 風平41 情愫生表哥贈模型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106 相濡以沫生火取暖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225 嫁雞隨第雞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10 智雨瀾狀告王媽媽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61 趙王救美一見傾心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198 你儂我儂18 挑爭端雨瀾遭陷害312 情絲難斷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6 大太太傳喚爲何事109 爲救雨瀾敏昭出城186 一八六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18 生病
224 家事334 爭風吃醋315 陳年恩怨343 一家團聚296 一打盡83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281 好事213 育兒46 機智雨瀾處變不驚252 醒來73 聖旨既下美夢破碎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344 養子192 一九二17 加標點討好老太太238 婚事178 一七八15473 聖旨既下美夢破碎284 昏聵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70292 公主27 性涼薄雨霏斥生母218 生病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332 威逼利誘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200 極品渣爹181 一八一223 秋闈116 臨行叮囑雨瀾離府259 探視207 赴宴97 龍顏怒太子惹事端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242 了結183 一八三218 生病109 爲救雨瀾敏昭出城313 陰謀得逞240 勾引212 發威335 妒火中燒272 風平347 珠兒婚事229 側妃294 陰謀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264 事端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254 審訊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263 大案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290 洗三288 降生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315 陳年恩怨315 陳年恩怨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205 針鋒相對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217 落胎44 貴女齊聚炫富攀比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310 誣陷謀反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281 好事77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 姨娘之死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272 風平41 情愫生表哥贈模型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106 相濡以沫生火取暖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225 嫁雞隨第雞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10 智雨瀾狀告王媽媽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61 趙王救美一見傾心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198 你儂我儂18 挑爭端雨瀾遭陷害312 情絲難斷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6 大太太傳喚爲何事109 爲救雨瀾敏昭出城186 一八六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18 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