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攝政王

葉邑辰說這番話的時候,卻是用淡淡嘲諷的目光看着葉敏昭,葉敏昭分外受不得他的這種目光,雙拳已經緊緊握起。

慧妃悄悄握住兒子的手,用力捏了捏,葉敏昭才忍了下來。丁閣老拱拱手道:“王爺,皇上臨終之前,當着本官和司禮監陳公公的面留下了傳位遺詔,等一會兒衆位王公和大臣們到齊了,便會宣佈的。”

葉邑辰點了點頭,倒也沒有再問皇上具體傳位給誰,似乎這件事沒有什麼好問的,他只是輕描淡寫地像是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皇上前兩天還好好的,怎麼忽然就去了?”然後銳利的目光在慧妃等三人的臉上轉了一圈。只看得衆人脊背發寒。

葉邑辰衝着慧妃說道:“皇上已經大行,我這個做弟弟的總要去祭奠一番,還請娘娘派個人給本王引路!”

慧妃道:“這是自然。不過在此之前,本宮有一句話要問王爺。”

“娘娘請說!”

“先帝新喪!本宮就聽說有人調動西山大營的十萬軍馬進駐京師,直逼紫禁城。我想問問王爺,這個人到底想要幹什麼?造反?逼宮?還是另有別的圖謀?我和昭兒雖然孤兒寡母,但是也絕對不會束手待斃的!”

葉邑辰笑道;“這件事本王倒是也略知一二。先皇新喪,有些不法分子趁機搗亂,京師已發生多起打砸搶燒的現象,五城兵馬司應對不利,向五軍都督府求援,本王身爲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自然責無旁貸,調兵遣將維護京師治安也是本王的分內之事。娘娘不必擔心,也不必多疑!只要皇上不是死於非命,有些人不是趁着皇上不能理事的當渾水摸魚矯詔篡位,那十萬大軍自然是從哪裡來的,還回哪裡去。”

意思就是說,若這裡頭真有點兒什麼貓膩,那十萬大軍分分鐘就能殺進紫禁城裡,“敢叫日月換新天”!

葉邑辰的話,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

葉敏昭怒火中燒,忍不住道:“你……”

葉邑辰根本就沒把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看在眼裡,看都不看他,只是看着慧妃。慧妃心中暗恨,她纔不相信葉邑辰一開始不知道她在宮中有所佈置。可是他卻佯作不知,在暗中悄悄佈置,趁着皇上駕崩的當,調動軍隊進京,一舉掌握了主動。

葉邑辰的意思她明白,在新舊權力交接的過程中,若是不讓這位王爺掌握實權,他是絕對不會滿意的。

陳嘉忽然插言道:“王爺乃是本朝第一名將,只是您只帶着一個侍衛進了皇宮,就不怕……”後邊的話雖然沒說,葉邑辰也能明白。

他毫不在意地笑道:“這個本王自有安排。只要本王送個消息出去,十萬大軍頃刻就能殺進紫禁城……本王本就是個馬革裹屍的亡命之徒,死不足惜,只是貴妃娘娘和潞王殿下的命可金貴得很,想來不至於拿你們這麼多人的命,來換本王這一條命吧!”

葉敏昭冷冷一笑道:“你就不怕這樣子一搞,把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全給敗壞了嗎?”

葉邑辰道:“你錯了!這個世界上,姓葉的不光只有你我兩人!”

“你是說還有葉敏瑜?”

“說的不錯!”

“可他是個反賊!”

葉邑辰冷冷笑道:“他現在還是!等你死了,他就不是了!”

這番殺氣騰騰的對話,讓慧妃也禁不住打了一個寒噤。葉邑辰說完,慧妃已經搶先道:“陳嘉你帶着王爺去瞻仰先皇的遺容!”

陳嘉答應一聲,葉邑辰跟着他出了保和殿,正統的皇帝的屍體已經被擡到了弘孝殿,換上了早已備好的冥服。因爲時間尚短,正統的屍身還沒有收斂放入梓宮,而是躺在一面巨大的金絲蟠龍靈牀上。

慧妃出來的時候已經命令內侍給正統洗了澡化了妝,饒是如此,葉邑辰還是能夠看見正統皇帝的臉色十分不自然。他生前對於這位皇兄沒有一丁點兒好感,他死後也並不覺得傷心。

只是他這一死,萬事皆空,葉邑辰對他的那點兒恨意也就拋諸於腦後了。既然來了,葉邑辰給他上了三炷香,這纔對陳嘉道:“走吧!”

剛纔葉邑辰一直盯着正統的屍體瞧個沒完,陳嘉冷汗都快冒出來了,聽了葉邑辰的話這才鬆了一口氣,匆匆帶着他回到了保和殿。

過了這麼一陣子,王公大臣們差不多都到齊了。驟然得到皇帝龍馭上賓的消息,又知道京城進駐了十萬西山大營的士兵,衆人都忍不住心中忐忑。保和殿裡議論紛紛,猶如菜市場一般。也沒有人去管。

直到葉邑辰和陳嘉進了保和殿,衆人才息了聲音,全都看着兩人。陳嘉和葉邑辰告罪一聲,去偏室請慧妃和潞王去了。

以申閣老爲首的幾位內閣大臣看見丁閣老陪着慧妃、潞王一塊出現在太和殿,都有些驚疑不定。

慧妃母子站到上首,宣佈道:“衆位大人既然都已經到了,那麼咱們就趕快開始吧!想必衆位也知道,先帝已於兩個時辰之前駕崩了!”她的語聲悲愴,十分具有感染力。

“先帝呀!”底下立刻哭聲一片。正統不算一個好皇帝,但是對人寬厚仁慈,羣臣對他還是有幾分感情的。

慧妃壓了壓手,底下的哭聲漸漸停了,慧妃道:“先帝死前留有遺詔!陳嘉,你來宣讀遺詔!”

陳嘉立刻向前走了一步,將早在手中拿好的一卷黃綾卷軸打開,清清嗓子讀道:

“請潞王葉敏昭接旨。”

葉敏昭當即面朝着宏孝宮的方向跪下。

陳嘉念道: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爲首務……”這份遺詔出自丁閣老之手,自是文采斐然,洋洋灑灑一大篇,衆人豎着耳朵聽着,生怕漏了一個字。一直到最後,遺詔才說:“……皇五子敏昭,至誠純孝,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陳嘉唸完了遺詔,說了一句:“請殿下接旨!”便要把聖旨交給葉敏昭。

葉邑辰哼了一聲,心想哪有那麼容易讓你名正言順地登上皇位,便說了一聲:“且慢!”

衆人到現在爲止沒有一個人叩拜新皇的,都在看葉邑辰的臉色。他不表態誰也不敢說話,何況他外頭有十萬兵馬,就算不給他面子也要給這些兵老爺們面子。所以衆人都在看着葉邑辰的行動。

葉邑辰緩緩道:“本王有一事不明,想問問貴妃和潞王殿下。既然皇上願意傳位給潞王殿下,爲何遲遲不肯立你爲太子?直到賓天之前才匆匆忙忙寫下遺詔呢?況且這份遺詔爲何不是申首輔親自主筆,而是丁閣老。這些事情若是不講清楚,天下臣民怎麼能心服口服?”

底下衆臣也是一陣騷動,葉邑辰說的句句在理,他們也不由得有點懷疑。

慧妃早就料到他會這般發難,已經想好了對策:“晉王殿下有所不知,皇上其實早有立昭兒爲太子的想法,自從葉敏瑜反叛之後,皇上便已經下定決心立昭兒爲太子,並將大位傳給他,皇上曾經多次對本宮說,‘皇五子最肖朕’,之所以遲遲沒有立吾兒爲太子,只是爲了磨一磨他的性子,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就是這個道理,皇上本來想着過一段日子就立昭兒爲太子,卻不想太和殿忽然起火,他急怒攻心,忽然發病,只來得及留下遺詔,就……”說到這裡眼淚又嘩啦嘩啦流了下來。

哭了兩聲,慧妃及時收住哭聲道:“之所以叫了丁閣老前來擬定詔書,實在是因爲當時在內閣值班的人就是丁閣老。”她叫人去叫丁閣老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一點,讓丁閣老來之前先去內閣點了個卯,這個時侯也就有了大用。

葉邑辰嘿嘿冷笑,他也不是傻子,這其中詭異的地方甚多,況且慧妃到現在沒有給他一句承諾,他又豈能要這個深恨自己的侄子坐上皇帝位。他冷冷笑着,正要說話,外頭忽然有內侍急匆匆地跑進來稟道:“大事不好了,五日前蜀漢劉章已恢復帝號,率領三十萬大軍誓師北伐,如今已經出川了!”

“什麼?”葉邑辰吃了一驚。他之前在蜀漢佈置了不少的細作,一直都有消息傳過來,卻沒有得到過劉章準備北伐的消息。

大概是蜀漢聽說了葉敏瑜造反的事情,誰知一出兵剛好趕上正統駕崩,國家亂成一團的時候,不得不說劉章的運氣真的很好。

就在剛纔那一瞬間,他甚至有點心動,想要把葉敏昭轟下臺去,自己做皇帝。因爲他從葉敏昭的眼睛裡看到了他對自己深深的憎惡。——只要自己一口咬定那份遺詔是假的。

其實他對遺詔的真實性並沒有懷疑。正統皇帝只剩下葉敏昭這一個兒子了,皇位也只可能傳給他了。他沒想到正統最後良心發現,能做出那樣的決定。

可是得知劉章出兵,他又猶豫了。要是在和平時期,他有把握把葉敏昭掀下皇帝寶座,自己坐上去,然後再一一擺平各省不服氣的諸侯。可是現在,若是大行皇帝死後,新皇不能順利即位,很可能國家就要立刻四分五裂了。

到時候蜀漢得到可乘之機,很有可能反過來把大楚滅掉,統一中原了。

蜀漢現任的皇帝劉章他雖然沒有打過交道,卻從各方面得到的消息知道,他是一位極具雄才大略的皇帝,比起他的前任,那高明的不是一點半點兒。單看他短短時間就能湊出三十萬大軍就知道了。蜀漢雖然佔據天府之國的四川,三十萬大軍已經是這個國家供養的極限了。

很顯然,劉章這一次是賭上了整個國運了。不成功,便成仁!

單看這份決心,就知道他不是個簡單人物!

這些念頭在葉邑辰心頭快速閃過,他畢竟是正統的堂弟,由他來做龍庭,並沒有足夠的合法性。何況,就算弄死了葉敏昭還有一個葉敏瑜比他更具備資格做皇帝。

葉邑辰在心裡暗歎了一聲:“這大概就是天意吧!”

慧妃看了葉邑辰一眼,目光十分真誠。“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羣龍無首,該如何抵擋蜀漢的鋒銳之師?晉王殿下當要以國家大義爲重啊!昭兒年幼,就是現在登基也難以親政,還需要殿下悉心輔導,方能保守帝業……先皇本就有意立你爲攝政王,我和昭兒也有此意。從今而後,軍政兩方面的大事,悉數先交由王爺處置,最後再報給昭兒知曉,王爺意下如何?”

就表示要把國家的大權交給葉邑辰由他代勞了。

葉敏昭心中狂怒,若真是如此,他這個皇帝還做來幹什麼,完全就是一個傀儡了。他大聲喊道:“母妃!”

慧妃狠狠看了他一眼:“你給我住嘴!”

葉邑辰瞬間已經下定了決心,如今朝廷內憂外患,如果自己強行上位,很有可能會導致葉家王朝的崩潰,從大局着想,只能先這樣了。

想到這裡,他當先跪下:“臣謹遵先皇遺詔!”

衆人見他同意葉敏昭上臺了,自然沒有異議,紛紛跪下喊道:“遵旨!定當輔佐新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27 潞王探視蕭妃翻盤244 上香197 和好如初更增情誼117 迴歸府邸籌備南巡104 城破逃離共乘一騎314 蕭妃被廢147 情依依臨別贈香囊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68 平息289 得女133 棋盤對弈王爺完敗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248 見紅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266 私話233 成孕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62 解難題雨瀾再入宮309 風雲變幻162 終是無緣表哥心傷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295 捉姦131 嫌隙生惠妃憎雨瀾299 氣節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183 一八三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4 王媽媽刁奴欺幼主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193 一九三283 諸事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347 珠兒婚事119 憂戰事雨瀾幫籌謀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82 有緣無分不如相忘120 誘太子雨霞終遂願149 上元節出門賞花燈46 機智雨瀾處變不驚272 風平302 二少爺成婚261 比較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230 地震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278 設計138 被逼退婚228 相夫教第子282 胎動300 出手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263 大案258 陷阱259 探視207 赴宴193 一九三239 出路222 父子274 二七四90 慰銀月雨瀾入王府303 奇葩184 一八四186 一八六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185 一八五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32 新年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70248 見紅190 一九零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324 時過境遷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281 好事309 風雲變幻94 小王爺助威解重圍56 雨嘉出嫁雨霞吃味201 激烈衝突254 審訊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77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169 恩威並施暗中相護213 育兒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308 珠姐進宮185 一八五193 一九三69 小王爺出宮遇刺客97 龍顏怒太子惹事端
127 潞王探視蕭妃翻盤244 上香197 和好如初更增情誼117 迴歸府邸籌備南巡104 城破逃離共乘一騎314 蕭妃被廢147 情依依臨別贈香囊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68 平息289 得女133 棋盤對弈王爺完敗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248 見紅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266 私話233 成孕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62 解難題雨瀾再入宮309 風雲變幻162 終是無緣表哥心傷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295 捉姦131 嫌隙生惠妃憎雨瀾299 氣節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183 一八三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4 王媽媽刁奴欺幼主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193 一九三283 諸事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347 珠兒婚事119 憂戰事雨瀾幫籌謀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82 有緣無分不如相忘120 誘太子雨霞終遂願149 上元節出門賞花燈46 機智雨瀾處變不驚272 風平302 二少爺成婚261 比較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230 地震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278 設計138 被逼退婚228 相夫教第子282 胎動300 出手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263 大案258 陷阱259 探視207 赴宴193 一九三239 出路222 父子274 二七四90 慰銀月雨瀾入王府303 奇葩184 一八四186 一八六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185 一八五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32 新年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70248 見紅190 一九零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324 時過境遷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281 好事309 風雲變幻94 小王爺助威解重圍56 雨嘉出嫁雨霞吃味201 激烈衝突254 審訊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77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169 恩威並施暗中相護213 育兒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308 珠姐進宮185 一八五193 一九三69 小王爺出宮遇刺客97 龍顏怒太子惹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