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設計

綠枝年紀不小,也該放出去了。像是雨嘉自己帶過去的陪嫁丫頭,要麼給了丁姐夫做了通房,要麼早早地放了出去,如今孩子都已經好幾歲了。

若是平常雨嘉肯定會問問綠枝出嫁的細節,可是現在她可沒有這種心情。兒子眼看就要被婆婆抱走了,雨嘉的心就像是在油鍋裡烹一樣。

雨馨在宮裡這麼多年,早就練就了一雙察言觀色的火眼金睛。雨嘉從一進來坐下來,臉上雖然堆着笑,可那笑容十分勉強。而且雨嘉雖然也偶爾遞牌子來和她說說話,卻比不上雨瀾和她更貼心,雨馨就斷定她這次來肯定是有事兒。

雨馨就給綠蕊使了一個眼色。綠蕊會意,屈膝行禮之後帶着帶着宮女太監們就下去了。

“這裡沒有外人,咱們姐妹之間也不用繞彎子,二姐姐有什麼事不妨直說!”

雨嘉站起身來,直接就跪了下來:“殿下,臣妾這次來,實在是有事相求!”雨馨心裡一嘆,二姐姐畢竟不能像是七姐姐那樣和她交心,這若是七姐姐只會有事說事兒,而雨嘉這樣一跪,就有點逼着她不得不幫的意思在裡面了。雨馨並不介意幫一幫自己的姐妹,想來二姐姐就算在家裡面也和她走得不算太近,雨馨念頭一轉也就把那點兒不快拋開了。

她親自上前扶起了雨嘉。“我說過來,咱們姐妹,沒有什麼話不能說的,有什麼事只管告訴我,我能幫的一定幫你!”態度十分誠懇。

雨嘉就想起在晉王府的時候,雨瀾和她覈計着如何讓丁老太太上鉤的時候,雨馨這邊的助力她可是考慮的非常充分,從來就沒有想過雨馨會拒絕她們的樣子。看來七妹妹對太子妃的瞭解還是遠勝於自己的。

她心裡一邊胡思亂想着,一邊順勢站了起來,二人重新落座,雨嘉就把家裡的事情原原本地說了一遍。以及到了晉王府,雨瀾和她商量的那個對策,全都細細講了一遍。

雨馨安靜地聽着,臉上的神色沒有絲毫變化。雨嘉看着就微微吃驚。以前在家裡的時候,雨馨可沒有這麼沉得住氣,看來宮裡真是很鍛鍊人,連雨馨這樣的火爆脾氣都歷練出來了。

雨嘉把話說完了,就目光灼灼地看着雨馨,對她充滿了期待。雨馨慢慢轉着手裡的粉彩茶盅,似乎在考慮這件事的可能性。“叫太醫院的龔大人幫着說兩句話,這個不成問題。”雨馨淡淡地說着,雨嘉聽了心頭就是一喜。

雨馨又道:“這麼點兒小事兒,說動張天師出面,似乎有點兒小題大做了。”雨嘉原本一腔的喜悅立刻化爲烏有,着急地道:“那怎麼辦?”

雨馨輕輕啜了一口清香四溢的西湖龍井茶,將茶杯放在面前的小几上,想了想,慢慢地說:“張天師雖然未在朝中任職,可他畢竟受皇上欽封爲正二品,在民間又有那樣高的威望,就是太子也不敢隨意指使他,我若差人去和他說這件事,總歸是有些不妥。”雨嘉的臉上已經露出了失望之色,雨馨卻又話鋒一轉:“二姐姐你先別急,張天師雖然不行,可這件事也未必就不成。是他的徒弟卻是可以的。”

說着就叫了一聲,綠蕊一直站在殿外的屋檐下,聞聲走了進來。“娘娘有何吩咐?”

“去把張嬤嬤給我叫來。”張嬤嬤管着太子妃的人情來往。

不一會一個四十多歲的嬤嬤就走了進來。雨馨問她:“我記得前些天張天師的關門弟子李成潛派人送了一份重禮過來,有沒有這回事兒?”那婆子能掌握着太子妃的人情來往,自然是個能幹的。不用翻帖子,她也記得,“回娘娘的話,有這回事兒。”張天師的徒弟都是男子,自然是見不到雨馨的,但是他們想在京中立足,總要找一些靠山纔是,太子妃這邊當然少不得也要送一份大禮。

雨馨因一時沒想好應該怎樣回禮,就暫時先放着了。雨嘉一說她就陡然想了起來。她揮揮手,打發張嬤嬤下去,笑道:“這個李成潛雖然是張天師的關門徒弟,但是據說道法不在幾位師兄之下,而且爲人十分機靈,甚得張天師的看重。咱們不妨在他的身上好好下一番功夫!”這段日子,太子和張天師走得很近,雨馨也知道了不少張天師的事情,沒想到能在這種情況下用得上。

“張天師的弟子之間,據說也明爭暗鬥的厲害,都想在天師面前露臉,正好是有求於咱們的時候。咱們得好好謀劃謀劃!” 雨嘉微微一愣,她看見雨馨的臉上閃過一道懾人的光彩,似乎這一瞬間,那個當年在楊府裡神采飛揚的八妹妹又回來了。

雨嘉的婆家丁府。丁老太太在正房的廳堂的牀榻上正襟危坐,屋裡的、外頭廊檐下垂首侍立的丫鬟婆子全都屏息靜氣,不敢發出一絲響聲。

之所以被人尊稱爲丁老太太,並不是她年紀大,而是因爲她輩分大。實際上她只有四十多歲,因爲保養得宜,她看上去也只有三十歲左右的年紀,頭髮烏鴉鴉的,根本就看不出哪裡“老”了。只是神色之間非常嚴肅,一看就是個不好相與的。

她端着青花瓷的茶盅抿了一口上等的碧螺春,放下茶盅有些不耐煩地問:“怎麼請個太醫去了這麼久,還沒見人回來?”

正在這時候簾子一挑,進來一個四十多歲穿着素面杭綢褙子的媽媽,收拾的非常乾淨利落,一雙眼睛十分靈活,一看就是個精明能幹的。

她先是一絲不苟地給老太太行了禮,才道:“啓稟老太太,外院的百管事把太醫院的太醫請回來了。”

丁老太太聽了,神色之間還是有些不虞,“怎麼去了這麼久?”

這位媽媽姓李,是丁老太太房中的一等管事媽媽。是她用了大半輩子的人,心腹中的心腹,可是面對着丁老太太她仍是小心又小心,不敢行差踏錯半步,可見丁老太太對人的嚴厲。

李媽媽小心翼翼地道:“白管事剛纔進來傳話來,說是今兒十分不湊巧,皇后偶感風寒,叫了林太醫進去診脈。林太醫不得空過來,太醫院就薦了一位龔太醫。白管事不好駁了太醫院的面子,就帶着過來了。”

丁老太太聽了眉頭一皺,十分不痛快:“怎麼換了一位太醫?真是自作主張!”那林太醫和丁家交好,這麼多年不管家裡哪個人有了毛病,都找林太醫過來診治,如今忽然換了一個太醫,也不知道醫術怎樣,丁老太太自然不高興。

那李媽媽跟了她這麼多年,這點心思自然是能猜得到的。那外院的白管事和她乃是姻親關係。她總要幫他在老太太面前轉圜,便字斟句酌地說道:“這位龔太醫據說醫術極好,毓慶宮裡但凡有個頭疼腦熱的,總是點名叫他來看,就是晉王府,也時常請他去給王妃問診呢。”毓慶宮住的是太子,晉王爺更是有名的難侍候,這個龔太醫能經常出入毓慶宮和晉王府,足見他的醫術十分高明。

聽到這裡,丁老太太果然神色稍霽。實際上就是這個太醫醫術不行,她也不能退貨,既然是太醫院薦的,總不能因爲一點兒不滿意就撥了太醫院院正的面子吧。丁老太爺雖然是閣老,可在官場上,就是首輔也不敢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丁老太太便道:“既然來了,就好聲招呼着,不可怠慢了。”

“是!”李媽媽鬆了口氣,總算過了這一關。

丁老太太道:“你去一趟二門,親自陪着龔太醫到大奶奶那去,好好給燁哥兒診治一番,看看他是真病了,還有有人存心要讓他一直病着。”大奶奶,就是雨嘉。李媽媽聽得一陣心寒。丁老太太對這個大兒媳婦,實在太涼薄了。

此前楊老太爺在位的時候,那時丁閣老有求於楊老太爺,丁老太太和雨嘉之間好一番母慈子孝,對她簡直就像親生閨女一般,後來丁閣老出賣楊老太爺,政治投機成功,卻壞了名聲,雖然如願以償地如了閣,可是在閣老中排名卻十分靠後。

丁老太太就把這件事遷怒在雨嘉身上,認爲是楊老太爺從中使了絆子。對雨嘉簡直恨之入骨,恨不得將她休了纔好。恰逢雨嘉因爲不肯和大少爺和離,和孃家鬧掰了,多虧了她有兩個好姐妹,那時候晉王妃隔三差五過來拜訪,力挺這位隔房的堂姐,太子妃在宮中不能出來,就賞了宮女給雨嘉使喚。

丁老太太這纔有所收斂。一方面攛掇着兒子不進雨嘉的房間,一方面又往兒子的房子塞人。後來不知道又聽了哪個缺德的建議,要把孫子抱到自己的房裡養着,生生把人家母子拆散。

李媽媽雖是老太太大的身邊人,可是這幾年來瞧着大奶奶,雖然性子有點冷淡,可是爲人大方公允,處事得體,丁府上上下下不少人都得過她的恩惠,不說交口稱讚,起碼對她都有幾分同情。

老太太剛纔那句話的意思是雨嘉在孩子的身上做了手腳,一直叫他久病不愈,才能避免被老太太抱過去養着。她卻覺得大奶奶根本就不會那樣,她也是當媽的,她知道孩子一旦生病了,當媽的心裡是什麼滋味,真是恨不得自己替孩子遭了病纔好,燁哥兒又那麼小,大奶奶一直把他當成眼珠子一樣,怎麼捨得對兒子下這種手?

老太太的心思她都懂,一旦大奶奶真這般做了,一個“戕害子嗣”的罪名就跑不掉了,丁姐夫便有十足的理由將她休回家去。

李媽媽張了張嘴,想要勸說兩句終究沒敢說出口,丁老太太一向說一不二,她就是說了也沒有什麼用處,只白白叫丁老太太惱了她,她也就乾脆閉了嘴巴。行禮後去了垂花門。

丁老太太打發走了李媽媽,叫了一個識字的丫鬟進來給她讀經。讀了大半個時辰,李媽媽就進來給她通報:“龔太醫給小少爺看完了診,想進來給老太太請個平安脈。”

龔太醫的姿態這是放得十分低了。

丁老太太聽了先就有了幾分滿意。這個龔太醫雖然很少來丁府瞧病,看着卻是個知禮的,她也正想問問孫子的病情,便道:“快請進來吧。”

李媽媽答應了一聲,轉身領着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只見他鼻直口方,相貌端正,丁老太太一見之下先就有了幾分好感。

“下官給老太太請安!”

“龔大人快請起!”見禮寒暄已畢,丁老太太就問:“這次小孫抱恙,有勞大人走這一遭了。早就聽說您是杏林國手,有您出面自然是藥到病除的。只是作爲祖母,還是想知道一下孫子的病情,不知燁哥兒如何了……”

龔太醫先是謙遜了兩句:“您老太客氣了,下官本是後學末進,能進了太醫院全憑了運氣,杏林國手那是萬萬不敢當的!”說起燁哥兒的病情來:“令孫只普通的感冒風寒,前頭林太醫的方子便十分對症,下官又斟酌着添減了一二味藥,令孫照着方子連吃三天藥,平時在注意一下飲食,也就沒什麼大礙了。”

丁老太太聽了臉上露出十分滿意的神色:“真是有勞大人了。只是小孫這病來得突然,又是久久不見好轉,是不是有人照顧不經心,或者有什麼其他的原因?”這是非得要把這件事扯到雨嘉的身上才安心啊。

龔太醫就道:“小兒身子本就弱,現在又是春夏之交的節候,風寒這種病說大不大,卻很不好治,有些反覆也是正常的。”也就是說不是人爲的因素咯,丁老太太不由得有幾分失望。

龔太醫卻道:“既然來了,也給老太太請個平安脈纔好!”

丁老太太就笑着道:“如此有勞了。”小丫鬟就拿了薄薄的絲帕放在丁老太太的手腕上,龔太醫就把手搭在丁老太太的腕子上。

他的神色由輕鬆慢慢變得凝重起來。十分慎重地換了一隻手,又摸了片刻,緊接着閉門沉思良久,不發一言。

丁老太太察言觀色也是一把好手,她是極爲惜命的人,見狀不由有些擔心起來。“龔大人,可是有舍呢麼不妥?”

龔太醫神色微變,沉吟良久,才道:“不妨事,老太太您身體健康,應該是不妨事的。”

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丁老太太如何能夠放心,她揮手遣了服侍的,有道是關心則亂,她道:“大人有什麼話不妨放膽直言。您這樣說一半留一半的,豈不是要急死個人!”

龔太醫彷彿有難言之隱一般,磨蹭了半天也不肯說話,最後乾脆就要告辭,丁老太太心裡哇涼哇涼的,難道自己得了什麼不治之症?這下更不能讓龔太醫走了。好說歹說好不容易把龔太醫給留了下來。

“有什麼問題,還請大人言明!”

龔太醫彷彿被纏得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說道:“下官觀您的氣色,您應該有胃寒脾虛之症,可是剛纔給您把脈,脈象十分奇特,卻與此症完全對應不上。真是奇哉怪也。需知望聞問切乃是中醫之根本,下官師從家父,最擅長望診,行醫多年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感到十分的驚奇。”

難怪不想說,卻是害怕說了這番話之後砸了自己的招牌。丁老太太可以理解。她連忙問:“那老身究竟有沒有什麼問題?”

“老太太不必擔心,便是胃寒脾虛也不是什麼大的症候,既然在下沒有看出來您的病理,就不給您開方子了。您還是另外延請名醫好生看一看再下定論。”說罷就起身告辭。怎麼留都留不住。

送走了龔太醫,丁老太太心神不寧的。剛纔老太太揮退了丫鬟婆子,李媽媽卻被留了下來,見老太太心情不佳,不由道:“紗帽衚衕有一位金針劉,被人傳爲神醫。據說家裡世代行醫,醫術十分高明,不下於太醫院的太醫,只是因爲跛了一條腿,纔沒能進入太醫院……不若奴婢卻把他請來給老太太看一看罷!”這個金針劉的名聲,便道:“既然如此,還不快去!”

不一時,金針劉來了,看了她的氣色,又摸了她的脈,沉吟片刻,說出的話和龔太醫竟然一模一樣。

丁老太太只覺得寒氣直冒。

“症狀不明,老夫不敢隨便開方。”金針劉搖着頭,道:“老夫當年也曾遇到過一件疑難雜症,有位夫人腹痛不止,卻無論怎樣也摸不出脈象。吃了幾服藥,總是不見好轉,後來一位恰巧碰見一位閒雲野鶴的道士,幫她做了一場法事,竟也就好了起來。所以有些病藥石可治,有些病卻不是藥石可治的。”

李媽媽吃了一驚:“您的意思是,老太太是被什麼不乾淨的東西衝撞了不成?”

金針劉連連搖頭:“我可沒有這麼說!”說完提着藥箱就走。

晚上丁老太太一夜都沒睡好,不停地盜汗,被噩夢驚醒。早上起來就有點渾渾噩噩的,好像一夜之間真的病了一般。

只是一夜,老太太被什麼東西衝撞就傳遍了丁府。早上給老太太梳頭的萬三家的看見老太太病懨懨的,就壯着膽子道:“聽說張天師在白雲寺做客,碰到有緣人也會點撥一二,老太太何不去白雲觀拜拜,沾沾天師的福氣,說不定您這病就全好了。”

萬三家的手心裡捏着一把汗,她收了雨嘉五兩金子,故意在老太太面前說出這一番話來,老太太的脾氣並不好,萬一惹惱了她,自己可就有的苦頭吃了,不過爲了五兩金子,她也豁出去了。

老太太並沒有生氣,她本來也想去廟裡拜拜,只不過她想去的不是白雲觀,而是法源寺。她沉着臉思索了半天,那到:“那張天師真的在白雲觀?”

萬三家的忙道:“外頭都是這麼說的,說是張天師替皇家做完了七七四十九天法事之後就去了白雲觀,一直住到現在。這些天白雲觀香火鼎盛,大戶人家都去那裡上香,人人都想,哪怕得了張天師一言半語的指點,也能受益無窮!”

丁老太太這才叫了李媽媽進來:“你去和大奶奶說一聲,叫她安排車馬,咱們吃了早飯就去白雲觀上香。”

李媽媽看了萬三家的一眼,萬三家的就低了頭。她不敢耽擱,答應一聲下去傳話。

雨嘉一早就起來了。聽到李媽媽進來傳話才鬆了口氣,所有的計劃全都進展順利,她這才微微放下心來。

雨嘉將一切安排妥當,等吃完了飯,衆人上了馬車。雨嘉故意和老太太提出,說是燁哥兒正病着,家裡得有人照顧,自己就不跟着去白雲觀了。

丁老太太立刻就甩了臉子下去,說話就夾槍帶棒的,大意是說:婆婆要去進香,做媳婦的自然要跟着去侍奉,怎麼能因爲一點兒小事,就叫婆婆單獨過去呢?如今婆婆身子也有些不適,媳婦正應該侍奉在旁。

雨嘉十分“委屈”地應了。

等到了白雲觀,果然人生鼎沸,因爲是臨時起意,也沒能通知白雲觀清場。衆人帶着丫鬟婆子從大雄寶殿一路拜過去。雨嘉好不容易定了一間雅室,將丁老太太安頓下來。

丁老太太立刻吩咐她:“我想見張天師一面,你去問問張天師現在在不在寺裡,能否見上一面。”

雨嘉出去,過來一炷香的功夫就回來了:“回稟母親,白雲觀的道士說自從張天師到了觀裡,就一直在靜室閉關,不見任何外客!”本來是意料之中的事,張天師是神仙一般的人物,除了皇帝,這世上又有誰是想見他便能見到的?

啪地一聲將茶杯摔碎在地上:“這點子事情都辦不好,我要你這樣的媳婦何用?我知道你現在一直不把我瞧在眼裡,你心裡巴不得我早死呢,是也不是?”

雨嘉慢慢跪了下來:“母親這話嚴重了!媳婦從來不敢有這樣大逆不道的心思!”

206 怒火263 大案225 嫁雞隨第雞339 孩子出世87 洞房夜雨馨守空房325 其樂融融186 一八六342 出宮330 變故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59 偶遇秦王驚爲天人1 楔子109 爲救雨瀾敏昭出城71 選秀女趙王送如意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299 氣節10 智雨瀾狀告王媽媽258 陷阱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34 議親事夫妻遭駁斥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90 慰銀月雨瀾入王府204 有孕285 臨產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92 埋暗樁皇后受欺瞞188 一八八278 設計179 一七九307 真相浮出力討公道204 有孕229 側妃8 姐妹碰頭各懷心思252 醒來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217 落胎193 一九三193 一九三48 後花園巧遇小皇子325 其樂融融161 一六一不毀一樁婚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101 女真出兵雨瀾遇險185 一八五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228 相夫教第子227 行第刑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335 妒火中燒205 針鋒相對340 潛回京師237 通房188 一八八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293 野種193 一九三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244 上香268 平息298 親子343 一家團聚112 妙手回春皆大歡喜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226 勁第爆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338 太子之死251 背叛215 表哥101 女真出兵雨瀾遇險20 薄情寡義夫妻生隙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246 伏禍322 矛盾加深72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286 生產69 小王爺出宮遇刺客25 兄妹相聚談詩論文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61 趙王救美一見傾心156 急流勇退首輔請辭309 風雲變幻322 矛盾加深154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268 平息246 伏禍171 良辰吉日等待迎娶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
206 怒火263 大案225 嫁雞隨第雞339 孩子出世87 洞房夜雨馨守空房325 其樂融融186 一八六342 出宮330 變故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59 偶遇秦王驚爲天人1 楔子109 爲救雨瀾敏昭出城71 選秀女趙王送如意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299 氣節10 智雨瀾狀告王媽媽258 陷阱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34 議親事夫妻遭駁斥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90 慰銀月雨瀾入王府204 有孕285 臨產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92 埋暗樁皇后受欺瞞188 一八八278 設計179 一七九307 真相浮出力討公道204 有孕229 側妃8 姐妹碰頭各懷心思252 醒來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217 落胎193 一九三193 一九三48 後花園巧遇小皇子325 其樂融融161 一六一不毀一樁婚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101 女真出兵雨瀾遇險185 一八五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228 相夫教第子227 行第刑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335 妒火中燒205 針鋒相對340 潛回京師237 通房188 一八八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293 野種193 一九三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244 上香268 平息298 親子343 一家團聚112 妙手回春皆大歡喜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226 勁第爆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338 太子之死251 背叛215 表哥101 女真出兵雨瀾遇險20 薄情寡義夫妻生隙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246 伏禍322 矛盾加深72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286 生產69 小王爺出宮遇刺客25 兄妹相聚談詩論文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61 趙王救美一見傾心156 急流勇退首輔請辭309 風雲變幻322 矛盾加深154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268 平息246 伏禍171 良辰吉日等待迎娶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