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秦檜聞言苦笑一聲:“指條明路?我這還兩眼一抹黑,哪來的明路?”

鄭侍郎賠笑道:“參政,這朝中局勢原來是清明的,可近來是越發的渾了。兩位相公這一來一往的,到底是怎樣?我聽人說,數月以來,除你們幾位參政負責的日常事務外,凡大事,竟無一件能取得共識,這麼下去,那可不得了。”

秦檜端端正正地坐着,面帶微笑,也不迴應。那魏師遜見狀也道:“是啊,縱使我等人輕言微,可這事關朝政,也不能不問。兩位相公位高權重,我們是問不着,只要秦參政你咱們纔敢冒昧。”

“誰說不是?前年武威王,哦,太原王回京,在朝堂上備官家諮詢,咱們不過就事論事說了幾句。誰想得罪徐相,差點掃出朝廷,若非是秦參政力保,咱們幾位,只怕都在嶺南吃荔枝呢。”有人感恩道。

聽到這事,秦檜才道:“些許小事,不足掛齒。再說前年那事,原本只是討論,沒必要小題大作,所以我才勸了徐相一句。”

“是是是,參政,實話與你說了吧。我們這幾個人,是不受徐相待見的,這點我們很清楚。折相那裡呢,也用不上我幾個。只是朝中局勢如此,縱使我們想獨善其身,也不可得。所以,這才請參政來,拿個主意。”鄭仲熊把底亮了出來。

秦檜看他一眼,笑道:“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就是徐相力主調回中樞的麼?你們難道也忘了當年我是鼎力相助清河郡王推行新政的麼?”

“這誰不知道?但我們尊重參政的是,你雖出自徐家門下,卻不趨炎附勢,喪失立場。從保下我們幾人可見一斑。而且,下官還聽說……”語至此處,他停下,臉上露出奇怪的笑容。

秦檜瞄他一眼:“聽說什麼?”

“罷了,左右不過是些傳言而已。”鄭仲熊笑道。

秦檜將手一擺:“別,不管什麼傳言,說來聽聽,我這個人最喜歡聽這些傳言了。”

鄭仲熊猶豫片刻,這才道:“我聽說,這首相的位置,聖上原本是有意參政的……”

秦檜的臉立馬拉了下來,鄭仲熊一見,有些不知所措,訕訕道:“這,這只是傳言。”

“參政,且不管這傳言真假,以你的資歷和功績,想必不是空穴來風。”魏師遜道。

秦檜沉默一陣,忽地笑道:“幾位的意思,我明白了。”

所有人都將密切關注着他,在場的幾乎都是朝廷裡的“邊緣人”,別看還有個學士兼侍郎。他們在這場爭鬥中,不能或者不願選邊站,但這樣一來,就只能更加“邊緣化”,搞得舅舅不疼,姥姥不愛。正巧,他們當中有人知道了秦檜那件勾當,至於消息是怎麼傳出來的,只要想想當時在場有哪些人,就能猜得出來。

更巧,秦檜曾經“施恩”於他們,所以,他們今天是來拱秦檜了。

“現今朝堂上的局勢,是兩家在作爭鬥。”秦檜道。

“沒錯,徐家和折家,這都是多年縱容姑息的結果。”魏師遜頻頻點頭道。

“也不是這麼說,這幾家能崛起,不是縱容姑息的結果,而是時勢造就,沒有辦法。只是如今看起來,確實有些過了。”秦檜分析道。“要說實力,徐相明顯強一些,這點相信你們也清楚。但是,這一時期以來,徐相一直被動,除了無法避免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折相有官家的支持。”

“不錯,徐相獨攬朝政已久,官家也是不放心的。”鄭仲熊附和道。

秦檜點了點頭:“所以,從中你們可以看出一個道理。這社稷終歸是聖上的,臣下權力再大,那是聖上賜予的。所以,與聖上保持一致,這纔是最緊要。”

衆官琢磨着他的話,啥意思?你是說咱們既不站徐相那邊,也不站折相那邊,而是站聖上那邊?這不等於沒說嘛。

見衆人疑惑不解的模樣,秦檜笑道:“再說句不能外傳的話,如今朝堂上這兩家,都是累積軍功起來的,祖宗家法裡沒這規矩。再多一句嘴,宋金之間,戰事打到這份上,都乏了,當今天子是仁君,而兩位相公都主戰,言盡於此,多的我就不說了。”

話音落地,屋裡好久時間都落針可聞,大夥仔細揣摩着他的話,雖然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見解,但有幾點是相同的。秦參政認爲,眼前的局面長久不了,所謂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徐家和折家在朝堂鬥法,肯定有一家要先倒下來。

只要一家倒下,另一家也失去了利用價值。這兩家都是累積軍功起來的,祖宗家法裡沒有這個規矩,這大宋的天下,到底還是“宰相須用讀書人”。而對於眼前這場爭鬥,最好的辦法,還是不要捲入過深。要等“守得雲開”那一日。

“聽參政一席話,這才叫茅塞頓開。”鄭仲熊捧起了杯。

酒席散後,各人自打道回府,魏師遜親自送秦檜出門,鄭仲熊跟在後頭。作別罷,秦檜稱有些酒意,不想坐轎,就緩步走着。鄭仲熊跟了上來。

“鄭侍郎還有事?”秦檜頭也沒回地問道。

“無事,陪參政走兩步。”鄭仲熊隨口道。

秦檜突然毫無預兆地問道:“你跟宮裡沈都知有舊?”

鄭仲熊一愣,沒料到秦參政這麼開門見山,片刻驚訝之後,他坦承道:“我與沈都知乃同鄉,因此有些交情。”

秦檜停下腳步:“那你這何需向我請教?沈都知深得官家信任,又是皇后跟前的紅人,你有他這靠山,實在不必追隨人後。”

“參政說哪裡話,沈都知即使受寵,終究是內侍。其實今日相聚,實是下官挑的頭。朝堂上的爭鬥已經不成樣子,如果再這麼下去,後果堪憂。下官知道相公有憂國憂民之情懷,所以這才冒昧相邀。”鄭仲熊道。

秦檜淡淡道:“過獎了,罷,天色也晚了,鄭侍郎請回吧。”

“恭送參政。”鄭仲熊俯身道。

秦檜臨上橋時側了一下頭:“莫不是中宮的意思吧?”

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79章 逼宮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七百五十一章第155章 設伏第361章 交底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131章 人氣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56章 論邊事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552章 東京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四百零九章第284章 種家軍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68章 美女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90章 狗血淋頭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107章 怪事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八百七十五章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48章 戰果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四百一十九章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323章 血債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545章 虎牢關第768章 絕路第501章 新政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七百四十二章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41章 抱大腿第90章 狗血淋頭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一十八章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八百六十七章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359章 研討戰術
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79章 逼宮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七百五十一章第155章 設伏第361章 交底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131章 人氣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56章 論邊事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552章 東京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四百零九章第284章 種家軍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68章 美女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90章 狗血淋頭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107章 怪事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八百七十五章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48章 戰果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四百一十九章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323章 血債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545章 虎牢關第768章 絕路第501章 新政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七百四十二章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41章 抱大腿第90章 狗血淋頭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一十八章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八百六十七章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359章 研討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