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落幕

辰時末刻,太陽升上空來,曾頭市四周仍是霧氣氤氳,所以陽光並不刺眼。

曾家府南廂一間並不大的房間內,此時稍顯昏暗。在這裡楊帆第一次見到了後世傳說中的宋江。與《水滸傳》中的形象相比,宋江本尊要高大一些,面色黝黑倒是一致——梁山中人基本都這樣,很少有白皙的。此時的宋江,紅袍軟甲,看上去更像是一名官兵。

時間向前,史進道出對於投降的疑慮,衆人響應。不過宋江對於投降的態度卻是較爲堅定,這點大家其實也理解,宋江給梁山所鋪的路子便是招安。前些日子,南邊摩尼教派人前來宣傳天罡地煞之說、聯絡衆人舉義反宋,便被宋江以實力微弱之由拒絕,在他的計劃裡,梁山只待再強大一些,有了與官府相抗的資本,便會走那招安的路子。

此時,雖然陷入絕境,失了與官府討價還價的餘地,但楊帆之語,明顯有讓他們戴罪立功的意思,所以宋江還是傾向於相信楊帆的話。

於是,柴進、武松再次前去談判,言道:衆人接受朝庭的條件,只是,楊大人需向他們提供一些將來會秉公審案的保證。

聽聞此言,楊帆仍是不冷不熱地道:“本官的話便是保證,你們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若再多言,便會涉及機密之事,如果你們信得過宋江,便叫他來,我說與他聽。”

柴進等人當然信得過宋江,回去之後,傳達了楊帆的意思,宋江便不顧阻攔,來見楊帆。當然,吳用仍在堂上坐陣,若是朝庭出爾反爾不放他們的公明哥哥,衆人便在吳用的指揮下,與官兵死磕到底。

房門被關上,房內更顯昏暗。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楊帆接受了宋江的跪拜,笑着吟道。

“啊?”宋江一驚。

“山東及時雨、鄆城呼保義,宋江、宋公明,哈哈,請坐!”楊帆指着對面的一個椅子繼續說道。

“這?宋江戴罪之人,不敢在大人面前平坐!”宋江有些吃驚,謹慎地拒絕道。

“無妨!”楊帆道,“看你在潯陽樓上所吟之詩,亦是有抱負之人,若是肯爲朝庭效力,說不得將來也是封妻廕子的官身,本官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你但坐無妨。”

宋江猶豫一下,但終究還是沒坐,只躬身道:“當日宋江酒醉,在那潯陽樓上口出忤逆之言,卻不想大人也知此事,唉!看來大人對我等謀算已久,今日之事,宋江拜服。”

“嗯,這幾句詩的確有忤逆之嫌,不過此乃酒後之言,牢騷話罷了,算不得什麼大罪。”

“謝大人理解,宋江感激!”宋江再次拜倒。

楊帆擡擡手,道:“好了,有些事情本官清楚得很,案件重審之時,但凡冤屈之處,本官會爲你們說情。現下,也正值朝庭用人之際,正如我先前所言,你們之中,但凡無大惡者,願爲朝庭效力的,本官都會給他一條出路。當然,他們還有疑慮,所以,我想同你談談,他們信得過你,若你對我的計劃有興趣,便叫他們打消疑慮如何?”

“大人請講!”宋江起身拱手道。

“好......”

......

巳時將盡,霧氣消散,陽光變得和煦起來。

被困在曾家府各片房間內的梁山衆人,6續放下兵器、舉着雙手走出來。備好了繩索鐐銬的官兵,此時將他們一個個地綁銬起來,然後關押到不同的房間。

在此之前,宋江等人率先投降。也如這般受縛之後,宋江來到院中,宣佈全體投降。當然,有些人自知罪孽深重,降了官兵,難逃一死,便不顧宋江的命令,再次試着突圍而出,卻無一例外的被當場射殺。之後,躲在各個房內的梁山衆人,心氣全無,6續按楊帆所提要求出來投降。

及至中午的時候,梁山方面千餘人馬被收押完畢。午飯過後,楊帆差人對頭領之外的人員進行了大體的審問,這些人大多數是山東、河北之地的失地農民,在問明他們的籍貫之後,楊帆便命人將他們按籍貫關押一塊,然後派人通知各地官府,領取自己轄區的犯人,回去細審治罪。

而對於剩餘的幾十名頭領,楊帆、周侗等人則挨個親自審問,大體確定了一個可用之人的名單。這些人中,楊帆有印象的便是宋江、吳用、劉唐、武松、史進、柴進、戴宗、石秀、解珍、解寶、時遷等十幾個人,離那一百單八將的名單相去甚遠。

據宋江交待,梁山之上,仍有李俊、張順、阮氏三兄弟等十幾名水軍頭領留守。不過,梁山陣容的勢力此時與小說中的描寫相差太遠,關鍵還是楊帆穿越而來的蝴蝶效應起了作用。林沖、魯智深以及盧進義等原官兵幫,皆因楊帆之故,未歸入梁山陣營。

如此情形,持續了幾天,這期間,投降的梁山衆人,也有的深夜掙脫束縛殺將出去,引起騷亂,不過規模不大,逃掉的也了了無幾。

到了十一月初六,附近的官府便將大部分梁山兵丁押送而走,只剩下籍貫較遠的不足二百人,已經不能掀起什麼風浪。這時,楊帆犒賞三軍,之後便命範瓊帶領二千人馬押了宋江等梁山頭領人物回京。而自己則統兵兩千,進剿水泊中的梁山本營。此時天氣已冷,梁山周圍的水泊已結起冰,這兩千官兵未經水戰,也未遇抵抗,便沿着山南的棧道,進入山內。

然而山上已經空無一人。

此時的梁山,方圓也就十多裡的樣子,山不高,也不陡,沿着山路很快便到達山頂。山頂之上,宋江等人建了一些營房堂館,最雄偉的自然是正北面的聚義廳。當然,“雄偉”只是相對於此地其他建築而言,整個梁山還是很簡陋的,基本是些木屋草房,這樣的規模斷不會容下《水滸傳》中所言的幾萬兵馬。非但如此,聽附近官府派來的嚮導說,梁山也並非宋江等人的常駐之地,便如寒冬時節,水面結冰,梁山無險可守,這時,衆草寇便分散下山,以免官兵圍剿。

這倒也從一個方面解釋了此時山上爲何空無一人。

楊帆領兵在山上溜達了一圈,然後讓人通知當地官府前來接管,便又領兵離去。

回到曾頭市,又呆了兩天,全部俘虜均交付給了各地官府。楊帆將寨子託付給周侗等人,又拿出錢糧安撫了村上倖存的婦孺,便拔營回京。

十一月十六,楊帆率領的三千人馬回到陳橋大營,楊帆連夜回京、交還兵符、請旨串連、打點通融,處理着餘下的後事。

至此,這出由楊帆導演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大戲,緩緩地拉下了帷幕。

這場戲,對於楊帆來說是挺完美的,對於五千崇捷軍來說,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完勝,真正的完勝——不是像以往一樣,大張旗鼓地嚇跑了叛軍,便殺些無辜的平民充數,然後對朝庭宣稱大獲全勝。

當然,在衆人看來,這一仗的瑕疵還是有一點的,比如副將範瓊便一直在心裡嘀咕:若是由我指揮,那曾頭市便不會被攻下了.....然而,沒過多久,當他聽說朝庭將那曾頭市之地賜與了楊樞密,這點想法便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慶幸自己當時沒有多言——這楊大人分明就是故意拖延行軍度,謀取那個寨子,若是自己多言,只會平白惡了這楊大人。想想楊帆這借刀殺人的計謀,和朝堂之上那些文官曆來的陰狠手段,範瓊有點不寒而慄......

......

十一月下旬,大宋重和元年的第一場雪紛紛揚揚地下起來。

趙佶爲何要改年號“政和”爲“重和”呢?這還要從他崇信道教說起。一個領導喜歡什麼,他的下屬往往便會跟風奉迎,比如說領導喜歡麻將,員工可能就會在辦公室內支上麻將桌,換了的領導又喜歡乒乓球,那麻將桌就得改成乒乓球檯,這樣的事情古今一理。前些日子,王黼進獻九鼎,博得趙佶龍顏大悅,便有一個道士進言道:《史記》上記載,古時候的黃帝,有一年得到了寶鼎和神策,而那一年的冬至恰好在十一月初一的日出時分交節,干支是己酉;後來漢武帝元鼎五年的冬至也是十一月初一的日出時分交節,不過干支是辛巳,雖說與黃帝的己酉朔旦冬至相比有點差別,可人家孝武皇帝仍然在冬至那天親自郊祀了泰一;再看看咱們,今年冬至正是十一月初一的日出時分交節,而且干支竟是己酉,和黃帝時候一模一樣。日出是一天的開始,初一是一個月的開始,冬至是一年的開始,三個湊一起,真所謂得天之紀啊!況且,太宗皇帝趙炅在做皇帝做到第二十年時,大赦天下以示慶祝,如今陛下您也做了十九年天子了,明年可不就是二十年了?是不是也改元大赦慶祝慶祝?

趙佶聽後大喜,這麼好的口彩,當然得慶祝慶祝,那就改元“重和”吧——和之又和,即日之起,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此種事情雖然有些荒唐,不過對楊帆來說卻是利好。幫宋江、盧進義等人減罪、脫罪,在大赦的背景下,要好操作許多;加之專意於聯金滅遼、收復燕雲的童貫等人,對讓宋江等人戴罪立功的做法也是支持,所以宋江等人的處理問題,倒是沒遇到多大阻礙,一直按照楊帆的計劃進行着。時至下旬,這些事情也大體塵埃落定。

關於盧進義等私逃入山爲匪的原一衆軍官,在已經赦免其罪的基礎上,本次進一步赦免,允許他們官復原職。不過,經此一劫,盧進義、秦明、花榮、孫立四人有點心灰意冷,不願再入官場,討得楊帆、周侗的同意後,留在曾頭市做起了槍棒教師,原曾頭市教師史文恭畢竟與周侗有隙,在被解救之後,便謝了衆人投別的莊子去了。

宋江等人所犯乃是強盜、殺人等重罪,按律當死且不在大赦之列,明面上,楊帆無論如何都無法爲其減刑,最終也就由着刑部判了他們死罪,關押在大牢,等待明年秋後處決。

當然,這也只是楊帆計劃中的一部分罷了。

第一九四章 強攻、死守第三八三章 火力第二九O章 郭藥師第九十三章 獻策第二七八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第三六一章 靖康(下)第七十章 政治課第二七O章 海寇覆滅第二十二章 李衙內第一八八章 歐陽倩兒第六十六章 脈脈此情誰訴(中)第二九六章 不簡單第七十二章 風雲動第三六二章 戰和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三二八章 燕雲會(八)第一八一章 八門金鎖陣第四十二章 換俘第三四七章 駙馬(一)第一三三章 遇襲第九十六章 千年的狐狸(下)第二三一章 貓鼠(四)第七十三章 金鼓鳴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務(上)第八十一章 落幕第三七七章 掌權(上)第二七九章 借兵第一五四章 入甕第六十三章 唐盼兮、潛規則第二O四章 宣撫江南(上)第一八六章 兵臨崇德第四十一章 淨風堂第一二〇章 第一場雪第六十六章 脈脈此情誰訴(中)第四十七章 刺客的目標第二十九章 請柬第五十三章 滅魔之策第二十章 蔡太師第二O五章 宣撫江南(下)第十二章 若英第二七六章 歸心急第二O六章 憂遠第八十九章 九死一生出使路第一一四章 千古是非林靈素第七十二章 風雲動第二三九章 美人恩(下)第三八二章 空門的誘惑第三八七章 上策第三十六章 神工樓第二八O章 逆鱗第二二一章 初冬(中)第一四八章 囑託第三十三章 詩會(下)第十三章 封賞第二三二章 貓鼠(五)第三三二章 燕雲會(十二)第九章 霹靂第三六一章 靖康(下)第九十四章 千年的狐狸(上)第三五二章 無官(下)第二二七章 銷贓第九十七章 奇葩的諜報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八十八章 使者歸來第二十二章 李衙內第三十七章 江湖,我來也第二八六章 身手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四十六章 杜宅第二十章 蔡太師第三七一章 風從北方來(下)第一六四章 相見歡,時事艱第一三二章 出兵第一七一章 困城之“魚”第一一八章 公道(上)第二三O章 貓鼠(三)第二六四章 欠俸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二四七章 朱家第三十七章 江湖,我來也第二十六章 高手第二一七章 秘密艦隊第三五二章 無官(下)第四十六章 杜宅第三三五章 燕雲會(十五)第三九六章 獨裁者第二六二章 問罪第三九二章 引狼入室(上)第一二八章 坑第三七八章 掌權 (下)第二四一章 翹楚之詞第三四四章 尾聲(四)第二十五章 明月樓、胡蝶兒第二九六章 不簡單第十八章 科學院第七十一章 風雲起第一八四章 衝陣第三一九章 燕雲會(二)第十三章 封賞第一七九章 聰明誤
第一九四章 強攻、死守第三八三章 火力第二九O章 郭藥師第九十三章 獻策第二七八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第三六一章 靖康(下)第七十章 政治課第二七O章 海寇覆滅第二十二章 李衙內第一八八章 歐陽倩兒第六十六章 脈脈此情誰訴(中)第二九六章 不簡單第七十二章 風雲動第三六二章 戰和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三二八章 燕雲會(八)第一八一章 八門金鎖陣第四十二章 換俘第三四七章 駙馬(一)第一三三章 遇襲第九十六章 千年的狐狸(下)第二三一章 貓鼠(四)第七十三章 金鼓鳴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務(上)第八十一章 落幕第三七七章 掌權(上)第二七九章 借兵第一五四章 入甕第六十三章 唐盼兮、潛規則第二O四章 宣撫江南(上)第一八六章 兵臨崇德第四十一章 淨風堂第一二〇章 第一場雪第六十六章 脈脈此情誰訴(中)第四十七章 刺客的目標第二十九章 請柬第五十三章 滅魔之策第二十章 蔡太師第二O五章 宣撫江南(下)第十二章 若英第二七六章 歸心急第二O六章 憂遠第八十九章 九死一生出使路第一一四章 千古是非林靈素第七十二章 風雲動第二三九章 美人恩(下)第三八二章 空門的誘惑第三八七章 上策第三十六章 神工樓第二八O章 逆鱗第二二一章 初冬(中)第一四八章 囑託第三十三章 詩會(下)第十三章 封賞第二三二章 貓鼠(五)第三三二章 燕雲會(十二)第九章 霹靂第三六一章 靖康(下)第九十四章 千年的狐狸(上)第三五二章 無官(下)第二二七章 銷贓第九十七章 奇葩的諜報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八十八章 使者歸來第二十二章 李衙內第三十七章 江湖,我來也第二八六章 身手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四十六章 杜宅第二十章 蔡太師第三七一章 風從北方來(下)第一六四章 相見歡,時事艱第一三二章 出兵第一七一章 困城之“魚”第一一八章 公道(上)第二三O章 貓鼠(三)第二六四章 欠俸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二四七章 朱家第三十七章 江湖,我來也第二十六章 高手第二一七章 秘密艦隊第三五二章 無官(下)第四十六章 杜宅第三三五章 燕雲會(十五)第三九六章 獨裁者第二六二章 問罪第三九二章 引狼入室(上)第一二八章 坑第三七八章 掌權 (下)第二四一章 翹楚之詞第三四四章 尾聲(四)第二十五章 明月樓、胡蝶兒第二九六章 不簡單第十八章 科學院第七十一章 風雲起第一八四章 衝陣第三一九章 燕雲會(二)第十三章 封賞第一七九章 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