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教誨

王靜輝所乘坐的官船很大,爲了照顧妻子淺予的身體,生怕淺予的身體經受不住長途旅行的勞頓,他特地一反往日低調的性格選了這艘最大的官船,這樣在行走水路的時候要舒服的多,不容易出現暈船的現象。十二書童中的紅月來專門照顧他們的孩子,王靜輝和趙淺予就站立在船頭指點着兩岸的風光,自從娶妻當了駙馬之後,王靜輝夫婦還從來沒有這麼悠閒過。

王靜輝之所以選擇這麼大的一艘船,除了照顧妻子出行之外,還因爲他這次下江南還帶着很多人,不僅他親自培養的第一批二十多個弟子一半都跟隨他前往杭州,還有華英書院中醫科、數科、物科等專業的許多學生也一起走。

王靜輝打算在杭州辦一所大型書院,規模上考慮到南方讀書風氣歷來鼎盛,所以規模上要比華英書院還要大一些。不過他現在苦惱的是不是金錢方面的問題,杭州的地皮雖貴,但和汴都開封相比那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他這幾年委託徐氏在全國重要的城市廣泛購置田產、地產,根本就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地方建學校。自己已經通過劉賬房得知自己在杭州的地產也非常多,剛提出要建書院,徐氏就派人趕往杭州去聯繫建書院的地盤了,有徐氏協助,哪裡還用顧忌物質方面的問題,他所苦惱的是人才和書院的建設問題。

一直以來,王靜輝雖然建立了規模當數大宋第一的華英書院,並且前來講學的學者無論在數量上還是水平上,大宋沒有一家書院可以與之相媲美的,但是由於他事務繁忙,根本沒有什麼時間來抓書院的建設。

現在華英書院雖然有醫科等其他專業,但除了醫科人氣鼎盛之外。其他自然學科地學生都很少。整個書院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典型地儒家學院,這是王靜輝所不能容忍的。

爲此王靜輝打算在杭州辦書院的同時,抽調華英書院自然學科的精幹力量來杭州,就是想趁這次難得的機會來大力建設學院,增加偏向自然學科的比重。在他心中還有另外一把小算盤——南方人讀書氣氛濃重,才子大家能人輩出,不過這樣的氛圍一方面使江南的文化水平總體上高於北方,但另外一方面也令江南的讀書人非常惱火——大宋科舉考試是按照地區來分出名額的,相比之下北方文化水平低,但卻能夠拿到同樣多地省試名額。南方可就慘了。讀書人考試那叫一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比之後世地高考不恐多讓。

考不上就接着考,直到把自己考胡爲止,這個獨木橋可不是這麼好過的,何況就算是過了獨木橋,但大宋朝廷也沒有這麼多官職給每年的新進士坐,沒有實缺的進士光是靠那點兒朝廷俸祿是養活不了自己的。

王靜輝希望自己所辦的新式學院能夠從中分一杯羹,大宋樞密院要在軍中建立醫療系統,所缺的醫學人才光是靠華英書院醫科來培養,那遠遠跟不上形勢。樞密院爲此都抱怨很多次了,尤其是韓琦在西北打了勝仗之後,他的醫科學生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讓韓琦大加讚賞,這讓樞密院急紅了眼。想要一夜之間就想吃成個胖子。

醫科學院照樣成爲王靜輝的辦學主打項目,江南地文化水平高,但苦無門路,整個大宋能夠批量培養醫科人才的學校就是華英書院一個,連北方人自己都不夠用,南方人還要跑到汴都去學習,成本上也會嚇退一大批人。王靜輝打算在杭州辦成一個醫科學院,來加快完善大宋軍隊中的醫療體系之外。還能夠分流一大批考科舉無望的讀書人,能夠使他們找到一個飯碗。

“老師,這次學生在杭州爲官,老師可有什麼指點之處要學生注意?”李慎來到船頭躬身說道。

“是慎兒啊,叫上你父親,咱們到船艙裡面慢慢談!”王靜輝笑着說道,打發走了李慎,他給淺予緊了緊薄披風說道:“淺予,我們回船艙吧,雖然天氣不錯,但也不能老在船外吹風,會生病地!”

趙淺予乖巧的吐了下舌頭,說道:“夫君去忙吧,這裡有紅月照料沒事的,我一會兒再進去!”

王靜輝笑了笑輕吻了妻子的額頭之後便轉身回艙了,弄得趙淺予臉紅的像蘋果一般,仔細打量了一下週圍,好在船上衆人在他們夫婦二人出來的時候都回避了,旁邊只有一個紅月抱着孩子在偷笑。

回到船艙的時候,李管事和李慎都在艙中等着了,王靜輝一邊打招呼,一邊叫來涅心上茶。前段時間忙着和阿里提談判,後面又緊跟着應付皇帝趙頊的盤問,他還沒有時間去徐氏那裡慶賀李慎高中狀元,一直無法解釋爲什麼自己要把李慎弄到外地去做官,現在正好人全都在船上,也好借這個機會相互溝通一番,免得之間有什麼芥蒂。其實這倒是王靜輝自己想得太多了,徐氏當初把李慎放在他地身邊讓其教導,無非是希望兩家的合作關係更爲緊密,給李慎謀個好出身,能夠做官已經是最大的希望了,這次李慎不僅能夠參加科舉考試,還能夠高中狀元,這已經是超乎徐氏想象之外了,對他只有感激哪裡還有什麼怨言,況且只有駙馬能夠保護徐氏,放在其他人手中,徐氏上下恐怕連覺都睡不安穩。

“珍泉兄,近來我事務繁忙,連慎兒考上狀元,我都沒有時間去道喜,真是對不住了!在殿試面聖的時候,也是在下自作主張,把慎兒調離汴都安排到地方上去做官,還請珍泉兄多多見諒,這也是爲慎兒着想!”王靜輝說道。

“改之,慎兒的事情你做主就好了,對於朝廷上的事情,我們懂得比較少,慎兒還要你多多操心!”李管事笑着說道。徐氏出了一個狀元。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徐氏上下並不缺錢,他們雖然富有,但還是嚮往着家中能夠出一個有出息的後輩以彌補自己的缺憾,李慎考上了狀元就是光耀門楣,連帶自己的生意夥伴也因爲徐氏出了一個狀元格外地親近起來,這可把徐老和李管事樂壞了,他們自然知道駙馬從中出力甚多,並不認爲一個狀元李慎便能夠真地保徐氏上下平安無事,緊隨駙馬的腳步才能做到長治久安。

“珍泉兄,所謂宦海風雲。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屹立不倒的。我也不能例外!不過只要進退有道,真正爲百姓多謀福利,百姓心中記得你,即便一時失勢,終能夠留下千古美名。慎兒,我的話你可記住了?!”王靜輝說道。

“恩師的話學生記住了,謹遵師囑!”李慎恭敬的回答道。

王靜輝聽後滿意的點點頭,說道:“我把你放到地方上爲官除了免去聖上及各位大臣對你的疑心之外,也是爲了你以後的前途着想。我和你父親都有着龐大的產業,只要肯用心經營。難道害怕你在地方上做不出什麼成績嗎?本朝慣例便是參知政事必爲地方爲官三年以上者纔可,你地年齡還小,資歷聲望遠不如同僚高,浮在上面在館閣裡充其量不過是皇上地一個詞臣罷了。在地方上爲官正好可以積累聲望,不過三年五載將會帶着不錯的官聲回到汴都,到那個時候你說話的分量也不一樣,聖上和衆位大臣自然也會高看你一眼,估計到那個時候你很可能成爲大宋最年輕的翰林學士!珍泉兄,到時候你可要請客啊,想想慎兒年紀輕輕便可以超越我輩了!”

李管事雖然是個商人,但在中國自古官商不分家。徐氏以前還沒有遇到王靜輝的時候,便與一些小的京官有些往來,在王靜輝得勢之後,更是門檻被踏破,每年光是用在給朝廷官員送禮的費用就不下二十萬貫,朝廷中官員的一些制度徐氏還是非常瞭解的。王靜輝這番話猶如一顆定心丸,大大的安穩了李管事父子,李管事也知道自己已經打上了深刻地駙馬標記,無論是徐氏和駙馬哪一個,離開了對方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改之,對你我可真是沒什麼話說的了,若是沒有你,我們徐氏哪裡會走得到今天?慎兒又怎會考得上狀元?!……”李管事心中充滿感激,但有些語無倫次了。

王靜輝走到李管事身前說道:“珍泉兄,想當初我只身一人來到汴都,若是沒有你們徐氏出手幫助,我不過是一個浪跡天涯的郎中罷了,哪裡會有今天地顯要?!你我兩傢什麼多謝的話都不用說了,中間這筆帳是分不清的,重要的是李慎這孩子能夠在以後有更大的作爲,李慎,你也要記住:以後凡事心中要裝着百姓,若是你要膽敢做出欺壓百姓的事情,就算我身在千里之外,也定要你取你的性命,記住了嗎?!”

李慎朝王靜輝跪下說道:“蒼天在上,李慎在此許下誓言:此生必爲百姓安危所繫,不敢有辱恩師教誨!”

李慎跟隨王靜輝多年,王靜輝對他的心性還是非常有把握地,這孩子遠比同齡人要成熟的多,有自己在一旁管教多年,相信不會成爲貪官污吏之輩,想來徐氏的家產最終還是要讓他繼承的,他也沒有必要爲這些小財而鋌而走險得罪自己。

王靜輝看着李慎鄭重的臉龐點點頭說道:“慎兒起來吧!珍泉兄,這次把你也叫上與我同下江南,事先也沒有告訴你緣由,其實這也是爲了慎兒能夠做出一番成績才使然,我這次離開汴都可能有段時間不會回去了,有你在身邊我也好從容進行佈置,要不然來往書信雖然比較快,但還是麻煩了些!”

“改之有何想法但說無妨,只要是徐氏能夠幫得上忙的,定全力以赴!”李管事非常乾脆的說道。

“慎兒這次爲杭州知府雖然不是我的建議,但聖上也知道徐氏和我的關係,所以才這樣有所安排。這次到了杭州,我們大力投資杭州,繁榮經濟,要知道評價一個官員的政績還是要看他能不能多交稅,這農業稅再怎麼折騰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增長。但這商業稅可是大有講究。不受天時的限制。你我兩家旗下控制着不少產業,只要稍加傾斜,便可以輕易帶動杭州的經濟,慎兒就可以騰出更多地精力來做別地事情,政績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老師想要在杭州大力發展工商?”李慎問道。

“不錯,杭州交通便利,只要稍有投入,便可以有成倍的回報。你也隨我到過楚州,看到我在那裡的作爲,你只需照貓畫虎便可以了。不過你可比我省事多了。不用顧忌很多。那些貪官只需要暗中蒐集證據交給我來處理就是!”王靜輝笑着說道。

“老師,可有什麼具體的想法?”李慎問道。

“治理水力、修橋築路、降低農業、商業賦稅,這些手段你也都看我用過。珍泉兄,大宋連年有災,就連蘇杭這等富庶之地也不能避免,百姓吃不飽肚子便會有怨恨,慎兒若是解決不了百姓的吃飯問題,那終究是沒辦法立足的,但江南大戶只會囤積糧食,我們需要更多的船隊。

通過海外貿易從占城、泥渤等地運送糧食,把糧價穩定下來,這就需要我們多建糧店和糧倉。珍泉兄可明白?”

“這不用擔心,‘食爲天’在杭州也有很多分店的。至於運送糧食更是簡單的很,我會安排的!”李管事笑着說道。

“慎兒,到了杭州之後,要徹底清查常平倉,弄清楚儲備,要是有什麼缺失要詳細調查,把原委寫清楚,要是官員地問題那自不必說。我和你父親是能夠幫助你,但你自己也要多學本事,日後也好獨當一面!”

“老師教誨,學生不敢相忘!”

“珍泉兄,等慎兒交接完畢成爲杭州知府地時候,便是你我出錢的時候了,當年我在楚州可是花了四十萬貫才把楚州的水利弄得完善起來,不過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虧本兒的,日後回報多着呢!”王靜輝笑着說道。

“改之說笑了,大宋誰不知道跟着小王駙馬做生意從來是不會有虧本兒的!”船艙中傳出一陣陣的笑聲。

正當王靜輝在船上和李管事父子商議到了杭州該怎麼做的時候,大宋汴都王安石的府第,王安石和兒子王靂也在商議變法事宜,當然絕對少不了小王駙馬的話題。

“父親,這次駙馬自毀前程離開汴都,正是我們大有作爲的時候,我們商議良久地各項變法條例現在正是推行的好時機!”王靂一合扇子笑着說道。

看到兒子的神情,王安石不禁想到剛剛離去的年輕駙馬,兩個人都是同歲,但在見識上卻差地很多,他長伴聖駕左右,當然知道這次駙馬去職的真正原因。王靜輝離職到江南說是去陪妻子,但實際上正是躲開了司馬光和文彥博,保安軍大捷這是天大的功勞,除了前線的韓琦之外,便就數這個駙馬的功勞最大,當別人爲了這份功勞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駙馬卻捨棄了一切遠避他方就是爲了韜光養晦啊!

“芳兒,駙馬不是失勢!況且駙馬這次走的怎麼急,他還不忘個你留下藥讓你服用,這是對王家的恩情,縱然駙馬有時候和爲父意見向左,但這份恩情我們王家還是要記得地!”王安石嘆了口氣,他何嘗不知駙馬是朝廷裡面的萬金油,有他在朝中就算分歧再大,都能夠做出最有利於大宋的判斷,這份見識連他自己也是非常佩服的。

“阿父,不管駙馬是否失勢,有他在我們終究是施展不出拳腳,大宋現在已經到了不變則亡的地步,駙馬對孩兒是有醫治之恩,但與國事是不能講恩情的!”王靂用扇子邊敲自己的手掌邊幽幽的是或道:“王改之所做的固然是緩和了朝廷財政用度,但不過是小道,飲鳩止渴罷了,朝廷痼疾仍沒有消除,朝中官員因循守舊的現象依然存在,這可不是王改之一個‘寒暑論’便可以解決的,此事還是需阿父來主持!”

王安石搖搖頭清理了一下思路,說道:“芳兒,不管怎麼說,你讓那些御史少上些彈章吧,王改之與國怎樣,聖上心中是很清楚的,就連爲父我也是很佩服的,駙馬不是幾道彈章可以扳倒的,與其把精力用在這上面還不如多思量一下變法條例還有什麼缺失!”

兒子王靂在暗地裡搞的那些事情王安石是知道的,爲了免得太深,他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他也知道即便王靂再怎麼對駙馬用計也是枉然,他更想讓兒子在真實本事上下些功夫,以其才能未必會在駙馬之下。

第42章 得失之間第381章 硫球第53章 爭取第26章 漣漪第297章 擴張第33章 拜訪第39章 盤算濮議第225章 舌戰第235章 教誨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27章 新年第24章 赴宴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377章 刺殺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312章 反治第70章 漸變第115章 退讓第190章 波瀾再起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282章 定策第50章 進策第256章 神壇第99章 包公第364章 伏兵第82章 結婚第86章 赴任第364章 伏兵第66章 互援第236章 人情第323章 倒計時第335章 定西軍第269章 應對第303章 縱橫第195章 放火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428章 安內第88章 天價第369章 奴隸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193章 書童第424章 留學生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310章 衝突第33章 拜訪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330章 壓力第20章 言論之防第245章 訟師第384章 公益第7章 讓利第177章 中書會議第227章 狀元第102章 安石第364章 伏兵第18章 印鈔機第27章 新年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352章 尾巴第421章 創新第377章 刺殺第122章 曹太后第377章 刺殺第311章 釋疑第393章 扯動第192章 難耐第53章 爭取第84章 思想準備第393章 扯動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第363章 團聚第347章 賀壽第320章 強弱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117章 見面第432章 劫船第323章 倒計時第292章 西征第160章 驚雷第169章 頂缸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24章 赴宴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108章 糧食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296章 反間第111章 巧合第175章 聯手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325章 內應第69章 醫道第410章 鐵與血第94章 農書第86章 赴任第127章 利誘第32章 求助第328章 歸宋
第42章 得失之間第381章 硫球第53章 爭取第26章 漣漪第297章 擴張第33章 拜訪第39章 盤算濮議第225章 舌戰第235章 教誨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27章 新年第24章 赴宴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377章 刺殺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312章 反治第70章 漸變第115章 退讓第190章 波瀾再起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282章 定策第50章 進策第256章 神壇第99章 包公第364章 伏兵第82章 結婚第86章 赴任第364章 伏兵第66章 互援第236章 人情第323章 倒計時第335章 定西軍第269章 應對第303章 縱橫第195章 放火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428章 安內第88章 天價第369章 奴隸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193章 書童第424章 留學生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310章 衝突第33章 拜訪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330章 壓力第20章 言論之防第245章 訟師第384章 公益第7章 讓利第177章 中書會議第227章 狀元第102章 安石第364章 伏兵第18章 印鈔機第27章 新年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352章 尾巴第421章 創新第377章 刺殺第122章 曹太后第377章 刺殺第311章 釋疑第393章 扯動第192章 難耐第53章 爭取第84章 思想準備第393章 扯動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第363章 團聚第347章 賀壽第320章 強弱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117章 見面第432章 劫船第323章 倒計時第292章 西征第160章 驚雷第169章 頂缸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24章 赴宴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108章 糧食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296章 反間第111章 巧合第175章 聯手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325章 內應第69章 醫道第410章 鐵與血第94章 農書第86章 赴任第127章 利誘第32章 求助第328章 歸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