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

勝利的天平永遠傾向於有準備的人。

王韶和楊崇嶽望着西平府內不斷升起的濃煙,兩人的眼神對射了一下後,王韶左手一揮,宋軍陣營中的望樓車、巢車、大小神臂弩和投石機不斷向前推進,而與此同時楊崇嶽也朝王韶拱手告辭──他要回到北門宋軍陣營當中去,去指揮那裡的宋軍向城內發動攻城戰。

在戰場上,不能不說弩炮這個以前宋軍軍械庫中從來沒有過的武器實在是讓所有的人喜出望外──雖然攻擊距離上近了些,但它的準確性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經過嚴格訓練的宋軍投石機操作手,每十發炮彈有三四發能夠落到事先瞄準的着彈點上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這種攻擊效率和弩炮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弩炮可以做到十次中有八次命中目標的能力,就是一個菜鳥來操作,那他的命中率也比投石機要強得多。

城頭的党項兵自然看到了城下越來越近的宋軍,他們也想組織起來在城頭上阻擊宋軍,不過哪裡的党項兵多,其聚集地點肯定會很快的被由弩炮發射的炸彈所摧毀。由於宋軍的弩炮和神臂弩都有荊輪機鉤,所以發射頻率也給党項兵上了深刻的一課,炸藥包如長矛大小的神臂弩箭支如暴雨一般傾斜在西平府的城頭,讓打得党項兵都擡不起頭。

樑永能地十萬騎兵是在保安軍之戰後才組建的。這些騎兵部隊遠不如被宋軍當作奴隸的戰俘。西夏雖然還有很重的遊牧民族色彩,但是其最精銳的騎兵部隊被俘虜後,剩下來要組建新的騎兵以滿足對宋朝地防禦,所以不計代價的徵兵,大量不到二十歲和已經超過四十歲的男子被徵進軍隊,這不僅破壞了西夏的經濟基礎。而且兵員素質也不高極大的影響了西夏軍隊的作戰能力。

要是把這些騎兵放出城和宋軍打野戰,在樑永能這種比較精通軍事的將領帶領下,對上王韶那還真是很難說,不過好在王韶行動迅速,快速通過了瀚海將党項騎兵堵在了西平府。此時這些在馬背上還能夠一戰的党項兵,在城頭上已經慌做了一團──宋軍猛烈的火器攻擊和暴雨一般的箭矢已經徹底催垮了他們最後一絲堅定作戰地信念──畢竟論起作戰決心,新兵怎麼也不如老兵強,在保安城之戰中,樑乙蒲的精銳雖然被圍在了城中,也是被王韶連轟帶炸好幾天才肯投降。現在南門已經岌岌可危了。

在巢車和望樓車上的弓箭手的掩護下,宋軍前鋒迅速抵進城牆下面,架起攻城梯然後魚貫向上城頭上爬。好在前面宋軍進攻工作做的充分,宋軍在慘烈地攻城戰中居然僅以微弱的代價便登上了城頭,雙方士兵開始在城頭上展開激戰。而此時宋軍的遠程武器能夠給予的支援便小多了,主要還是靠望樓車和巢車上面的弓箭手對敵人準確地殺傷。

宋軍攻打城牆的時候,也沒有忘記迅速清理已經被炸塌的南門──城牆爭奪速度實在是太慢,最有效地攻擊當然是直接將騎兵派到城裡面進行戰鬥。不過党項兵心中也非常明白自己的南門通路若是被宋軍給清理出來,那自己將會面臨着什麼樣的結局。樑永能更是派了重兵在南門和宋軍相對峙。

王韶眼見城牆都已經被宋軍牢固的佔領了幾個區域,反而南門清理通道倒是受到了党項人的拼死抵抗,一怒之下便集中了四十部弩炮將剩餘的火器一齊朝南門內齊射。儘管城門洞中也有宋軍。但王韶還是非常強硬的下達了這一命令──負責掃清南門通路的是藩族附庸軍,他們戰鬥力強悍,在第一波攻打城牆的時候便衝在了最前面,此時犧牲他們地性命來獲得勝利,王韶心中一點愧疚感都沒有。

在很早以前宋軍就開始用異族士兵開路打仗的傳統,不過王靜輝認爲這麼做不足以發揮他們在戰爭中的作用──無畏的犧牲充當炮灰除了給對手在功勞簿上增添一筆之外毫無好處。王韶對王靜輝的看法不過是嗤之以鼻──戰爭不是請客送禮,那裡來得婦人之仁?!不過他倒是對王靜輝抽其藩族精銳組建軍隊用在刀口上的想法非常感興趣──集中精兵來執行特殊任務,這是特種兵組建思想的根源,這麼危險的任務交給個人戰力非常的藩族精兵來做。確實是最划算不過的了。出於這種想法,王韶便組建了專門攻打城牆的藩族精銳,這次滅夏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實驗──他對王靜輝掌控藩族精銳以削弱藩族勢力的想法非常贊同。

宋軍這通不分敵我的狂轟亂炸,除了將自己還沒有撤出來的軍隊消滅一空之外,損失最爲嚴重的還是樑永能的党項兵,樑永能被眼前這一人肉橫飛的景象給驚呆了,要不是其副將見機把他拉着遠離城門戰場,說不得樑永能很可能就會被當場炸死。

真正能夠震懾樑永能的不是鮮血橫流的景象,而是宋軍將領對勝利的執着。樑永能自成人後便率領軍隊多次侵宋,指揮部隊殺人的事情做的也並非是一次兩次,無論是敵人的還是自己的鮮血並不能夠讓他退卻,但這份不分敵我一起滅殺的狠心他是萬萬做不到的,他現在對能不能突圍已經放棄了,也不關心能夠守多久,他心中更加在意的是──宋軍會不會在勝利後屠城?!

當樑永能想到這一可怕的後果後,心中冰涼一片,回頭看看已經陷入火海當中的西平府,他對宋軍將領的瘋狂已經毫無疑心。事實上卻是樑永能高看王韶了。王韶打仗是非常強硬,但卻不是濫殺無辜之徒,他如今將西平府弄成一片廢墟也是萬不得已──打仗要講求效率,效率越高,功勞越大。西夏是近幾十年間大宋最主要地敵人,一代一代的宋軍將領居然奈何不了這西垂小國。反而讓西夏日趨坐大成了大宋的一塊心病。現在有機會能夠將這個大宋的心腹大患消滅掉,還有什麼能夠比能在這場滅國戰爭中立下大功勞然後再光榮退休對王韶更有吸引力呢?!

回到比較安全的地方後,戰場上那敵我雙方士兵相互廝殺聲還是能夠隱約的鑽進樑永能地耳朵裡,不時有將領進來請示下一步作戰計劃以有效的抵擋宋軍前進的腳步,更令他心驚的是宋軍的騎兵已經突破了南門進城了,而北邊城門亦被攻克,不過進城的騎兵也同樣被燃燒的各種房屋所阻,暫時發揮不出什麼威力來。不過樑永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無論他如何去做,自己戰敗的結局現在已經定下了。這從他周邊將領們不安的神色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傳將領,向宋軍投降!懇請宋軍不要屠城,善待投降將士和城中百姓!”樑永能面對着衆多地党項將領發佈了自己最後的命令,隨後便拔劍自盡了。

當王韶接到城內將士返回西夏軍投降的消息後,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雖然幾天來雙方並沒有發生太大的火拼。但他也從俘獲來地西夏傷病嘴中得知其將領是梁氏家族一個重要的人物,爲此他已經做好了血戰到底的決心,但是正當他爲拿下城牆而歡欣鼓舞的時候,党項兵居然投降了!

不管怎麼說能夠少死些人拿下西平府,王韶和楊崇嶽心中都是非常高興的──俘虜越多。也是一項重要地戰功,王韶知道那個在政見上已經和他分道揚鑣的小王駙馬,正需要大量的俘虜去開挖運河、修橋和開發蠻荒地區。儘管他爲小王駙馬不能夠和王安石齊心合力推進變法而感到惋惜。但小王駙馬畢竟是最先賞識並且將他引見給皇帝地,這奠定了他一生的軌跡,所以能夠幫到駙馬的地方,他也儘量出手幫助。

看到隨後儘快送來的樑永能的頭顱,王韶和楊崇嶽都相互看了一眼──他們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如釋重負的眼神,若是城內的党項兵死拼到底,他們還真要下番功夫,付出的代價雖然不會很大,但他們這次可是滅國戰爭。下面想要攻克地城池還多着呢,能夠節約一份實力是最好不過的了。倒是王韶聽到對方將領說道樑永能的遺願後才明白,原來自己狠心在南門敵我不分的殺傷才動搖了樑永能最後抵抗的決心,心中更是哭笑不得──沒有想到自己收復熙河的時候建立的“仁厚”的招牌損在了西夏。

剩下來便是收歸戰俘,聯合所有的人全力將城內的大火撲滅──說來也奇怪,就在樑永能自盡投降後不到兩個時辰,颳起的大風毫無徵兆的停了,這給城內救火工作帶來了便利。二十多萬宋軍涌入城中,放下兵器和剛纔還在做殊死搏鬥的党項兵一起齊心合力滅火,這讓兩個主帥看在眼中,心中都是感慨萬千。

儘管全力救火,但王韶和楊崇嶽用燃燒彈發動的這次火攻,還是燒掉了四分之三個西平府,只有中心區域的房屋還算完好,城中到處都可以看到正在冒煙的殘垣斷壁,到處都可以聽到城中居民因爲痛失自己親人所發出的哭喊聲,當然遍佈全城的屍體更是隨處可見……

不過站在殘破的城牆上的王韶和楊崇嶽並不知道今天他們攻城成功的同時,那個瘋狂的王順居然也拿下了懷州,留下萬餘兵士打掃戰場後,也沒有前往興慶府,而是直撲定州,連夜便將定州團團圍住,還沒有等他攻打,定州知州便獻城投降了!至此王順奇蹟般的在不到十天的時間內,連克保靜、靜州、懷州、定州,七個最重要的城池讓他拿下了四個,若是王韶知道了這件事,那非要吐血不可──他拿下一個西平府雖說不費什麼事,但人家王順不到兩天的時間裡就得到了兩個城池。簡直是太不公平了!

最有意思地是先前種諤率領的那一支宋軍,先向保靜前進,結果還有一天路程的時候,得知自己的目標被王順給攻克了,然後種諤便前往西平府,結果也得知楊崇嶽殺到了西平府。那裡還有個更狠的王韶,居然用這麼短的時間越過了八百里瀚海,這不僅讓他有些火大,最後便前往順州,剛把順州圍起來,便得到王順進攻靜州得手,並且還完成了包圍懷州地消息,他有些懷疑党項兵是不是真的流年不利或是全體吃了巴豆拉肚子,宋軍進展這麼快實在是讓所有的人都難以接受,連宋軍自己的將領頭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這中間種諤更是如此──他在邊境上和党項人鬥了一輩子,難道自己的對手就是這麼如此不堪?!

過去作戰的艱難和現在的勢如破竹,這中間的差別實在是讓種諤感慨萬千,不過種諤這次可踢倒了鐵板上,順州守將是漫咩。漫咩是個非常有背景的人,諒祚繼位之初他便已經是西夏大將,當時諒祚纔不過十五歲,但卻和現在的皇后、當時國舅沒藏氏家地媳婦樑太后偷情。不過當時沒藏氏如現在的梁氏一般權傾西夏,能夠掌握皇帝生死的那種權力!

有段讓人非常起疑的歷史。也是讓有心人故意湮滅的歷史──樑太后嫁給諒祚不過才六個月便生下了現在地皇帝秉常──當樑太后還是沒藏家人的時候,她便已經懷孕了!這個孩子是諒祚的,正是因爲日漸增大的肚子遮不住她和諒祚的姦情──公公沒藏訛龐半年前就將自己地兒子派到西部和回鶻人作戰去了。沒藏訛龐是不會殺諒祚的。因爲他是諒祚的老丈人,西夏整個都操縱在他地手中,殺了諒祚對他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就是最次也可以囚禁諒祚,殺皇帝這種事情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決心做的,但是沒藏訛龐是絕對可以殺樑太后的,而且不會有任何心理障礙──一個漢人女子的命在沒藏訛龐眼中連條蟲子都不如!

正是處於這種考慮,樑太后急中生智鼓動諒祚提前行動殺掉沒藏訛龐,不僅是爲了自己的生存開路。也是開啓了自己傳奇的權力之旅。當時沒藏訛龐權傾西夏,有誰肯冒這種風險來造反?!這個時候大將漫咩站出來進行了一次令人心驚膽戰的政治投機──他調動了御內班直,將被騙進宮中的沒藏訛龐和他的隨從全部殺死,還帶兵將整個沒藏家族從西夏地領土上全部剷除!

漫咩在西夏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他是李元昊的親隨,又輔助了諒祚親政剷除了沒藏家族,現在歲數雖然大了,但樑太后有感當年之恩所以對漫咩許以重用,党項人中掌兵最重者就數漫咩了,而且漫咩的軍隊雖然算不上是西夏精銳,但卻沒有參與過這幾年對宋戰爭,所以一直是完好無損,現在除了興慶府之外,就數順州漫咩實力最爲強勁。

種諤碰上了漫咩也是宿命的對決──他在西北的這幾十年間也和漫咩有過幾次交手,雙方互有勝負,在試探性的進攻後,得知順州是漫咩的地盤後,便調集大軍將順州先圍困起來,開始慢慢的佈置攻擊準備奪城。

漫咩和樑永能都是一樣的,他們對宋軍入侵的事情開始的時候都一無所知,等明白過來的時候,人家都已經開始堵到自己的家門口上來了。雖然種諤手中的火器不多,燃燒彈更是一個沒有,但他的牀弩和弩炮卻帶了不少,用這兩件遠程武器牢牢的守住城門口後,便也升起了熱氣球觀察順州城內的情況。

不過與樑永能不同的是,漫咩的軍隊還是有相當一部分駐紮在城外的,樑永能那是過路準備經西平府駐紮瀚海──王韶先前的攻勢非常猛,在西夏人眼中種諤在河南之地的威脅遠遠比不上王韶在博樂城的威脅。

漫咩遣人翻過城牆,趁夜向城外八十里遠的駐軍求援,希望能夠內外夾攻破了種諤。爲了增加送信的機率,漫咩派出了十幾個信使,而種諤只抓到了三個,不過這已經足夠了,漫咩的信使也透露了援軍的位置,而種諤第一時間將無心派了出去,他的一萬多“特種部隊”前去偷襲敵人大營。

無心的特種部隊不過才兩千人,雖然每次作戰都是以奇襲爲主,損失很小,但在種諤有意識的擴大下,他的手下馬上增添到了一萬人,手下多了,但戰鬥力卻是下降了。要知道能夠入選特種部隊的士兵本身便已經是大宋禁軍中的佼佼者了,後來又經過很嚴格的訓練,戰鬥力更是非常強悍,種諤補充進來的士兵雖然素質不錯,但和大宋真正的精銳禁軍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一段時間的連續作戰使得無心也沒有太多時間來訓練軍隊──隱患就存在在這裡!

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80章 參謀第86章 赴任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323章 倒計時第116章 伏筆第245章 訟師第424章 留學生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280章 毒藥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303章 縱橫第286章 契機第319章 天變第247章 水利第268章 預警第22章 想法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107章 無謂第175章 聯手第426章 圈套第431章 互鬥第133章 莫測第87章 戰報第281章 西北第384章 公益第137章 試探第15章 印刷第356章 圖謀第266章 有別第296章 反間第187章 烽火第183章 情報第347章 賀壽第137章 試探第75章 兼容幷蓄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307章 投身第207章 樑太后第61章 雨至第217章 試製第116章 伏筆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207章 樑太后第160章 驚雷第408章 逆襲第131章 新時代第179章 地權第123章 走馬觀花第193章 書童第410章 鐵與血第107章 無謂第206章 兵敗第231章 誘惑第295章 主戰第53章 爭取第125章 煩心第302章 取捨第406章 錦州第318章 藉口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17章 身份第217章 試製第273章 奠基第107章 無謂第32章 求助第48章 治療(上)第6章 贈杯第95章 徵兆第270章 推薦第275章 誘惑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349章 道義第67章 扭轉第363章 團聚第117章 見面第346章 殺伐西夏(十)第322章 期待第127章 利誘第110章 蟻穴第105章 銀行第90章 前奏第406章 錦州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280章 毒藥第218章 狼外婆第201章 追殺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187章 烽火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24章 赴宴第208章 迫降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426章 圈套第37章 修書第383章 取捨
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80章 參謀第86章 赴任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323章 倒計時第116章 伏筆第245章 訟師第424章 留學生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280章 毒藥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303章 縱橫第286章 契機第319章 天變第247章 水利第268章 預警第22章 想法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107章 無謂第175章 聯手第426章 圈套第431章 互鬥第133章 莫測第87章 戰報第281章 西北第384章 公益第137章 試探第15章 印刷第356章 圖謀第266章 有別第296章 反間第187章 烽火第183章 情報第347章 賀壽第137章 試探第75章 兼容幷蓄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307章 投身第207章 樑太后第61章 雨至第217章 試製第116章 伏筆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207章 樑太后第160章 驚雷第408章 逆襲第131章 新時代第179章 地權第123章 走馬觀花第193章 書童第410章 鐵與血第107章 無謂第206章 兵敗第231章 誘惑第295章 主戰第53章 爭取第125章 煩心第302章 取捨第406章 錦州第318章 藉口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17章 身份第217章 試製第273章 奠基第107章 無謂第32章 求助第48章 治療(上)第6章 贈杯第95章 徵兆第270章 推薦第275章 誘惑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349章 道義第67章 扭轉第363章 團聚第117章 見面第346章 殺伐西夏(十)第322章 期待第127章 利誘第110章 蟻穴第105章 銀行第90章 前奏第406章 錦州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280章 毒藥第218章 狼外婆第201章 追殺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187章 烽火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24章 赴宴第208章 迫降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426章 圈套第37章 修書第383章 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