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誘惑

雖然把蘇頌給送走了,不過蘇頌最後提出的問題確實是讓王靜輝比較撓頭的事情。若是他想要製作其他什麼東西都好辦,憑藉着自己的財力物力,加上沈括和蘇頌一班好友的支持。除了那些超時代的武器自己做不出來之外,什麼都可以。不過這火炮是絕對不能夠繞開皇帝的,畢竟火器是大宋保密程度最高的武器裝備,任何和火器製作相關的人才、設備都是被朝廷嚴格控制的,況且自己的身份敏感,繞過皇帝搞火器恐怕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王靜輝不是狂人,他清楚武器的研發是屬於國家強力部門的管轄範疇,上次就因爲弩炮的事情搞得他有些頭大,可見這種事情是萬萬不能隨着自己心意來乾的。

思前想後,王靜輝決定自己親自上陣來加快武器方面的研發進程,給予參與研發人員更好的待遇,只有讓皇帝趙頊看到更多的成果,才能夠保持統治高層對此的熱情繫數,不然前一段時間王靜輝爲提高伎術官員所作的一切又將會被打回原型,這是他不能夠接受的。

轉天王靜輝便來到位於汴都郊外的金屬冶煉作坊,在這裡他看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先時的鋼鐵冶煉工作,而蘇頌正和一羣身穿綠袍的伎術官員正圍在一架巨大的由水利驅動的機械面前,若不是王靜輝早就有心理準備,他現在很難看得出這個巨大的機械裝置就是昨天蘇頌和他提及的鼓風裝置。顯然這個巨大的機械裝置只是一個起到示範作用,在這個試驗性質的作坊中,一切裝置都不是最終的新產品,它們都要在蘇頌等人的手下逐步完善,不斷改進。

“改之,這些是工部派出來的官員,準備在全國各個冶煉作坊中推廣這一巨型鼓風裝置,並且逐步以焦炭來鍊鐵!”蘇頌見到王靜輝來到作坊,便同周圍的這些官員來介紹王靜輝。

由於王靜輝給伎術官員說話提高待遇和社會地位,這些工部的官員都對駙馬有好感,紛紛站出來自我介紹。駙馬待人和氣。平易近人這是他們早就知道地,不過駙馬雖然做事常常有些出格,但身爲一個外戚卻是潔身自愛,駙馬府的門檻之所以高地嚇人,便是來擋住那引起結交的官員的,所以真正見過王靜輝的人並不多,況且就是見過也沒有說過話。

王靜輝向衆人拱手,他知道現在這項研究只是一個開始,而研究地主力除了主持大局的蘇頌和沈括之外,幾乎全部的研究人員都是來自工部。工部就是王靜輝眼中的人才儲備庫,這裡走出去的人都將會是研發火炮的主力研究員,所以對待他們。王靜輝無疑是比對待朝中大臣還要重視三分。

“子容先生,今天在下來這裡除了看看這個作坊地改進進度之外,還要請先生將這次參與鼓風機、焦炭改進的有功人員造冊,在下也好呈送聖聽,聖上也許會親自召見問對,這都要以作獎勵之依據!”王靜輝故意當着這羣工部派來學習的伎術官員地面和蘇頌說話。

隨着這裡攤子越來越大,僅僅有蘇頌和沈括這樣的大科學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補充更多的新鮮血液,而眼前這些人還有工部的一些牛人則是他爭取的主要對像。大宋官制最是複雜,工部雖然是六部之一,但其職能上也遠非後代一些影視劇當中所描述地一樣,後人以爲工部掌控着所有的技術人員,這中間也有很大的差異——司天監有着有些機械和天文人才,而三司胄案則掌管兵器製造。倒是冶煉掌握在工部虞案手中。王靜輝心中的技術人才在朝廷中的分佈及其複雜,甚至有的官員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個部門的、歸哪個長官來主管,鬧出這樣的笑話也並非沒有,不過這都是“疊牀架屋”式地大宋官制所造成的,即使在大宋官制上下過一番功夫的王靜輝也沒有想到這中間還有這麼大的誤會。不管怎麼說,工部確實是伎術官員聚集最多的地方,而王靜輝眼前的這些綠袍官員也確實都是工部出身的,否則這個時候裡面摻雜着幾個三司胄案或者是司天監的伎術官員在裡面,那王靜輝可就傻眼了。

周圍的綠袍官員聽後都是兩眼冒金光——賞賜什麼的他們倒是不看在心中,跟着駙馬乾活這報酬是絕對少不了的,他們都聽說過這個作坊中的人即使是一個普通工匠一個月的報酬也在七八十貫,幾乎都要趕上他們的收入水平的一半了,同級伎術官員在這裡的收入幾乎都能夠保持在兩百貫以上——一邊拿着朝廷的俸祿,一邊拿着作坊中駙馬特批的報酬。本來他們就有藉着這次學習的機會能夠得到蘇頌或是沈括的賞識,從工部那個死氣沉沉的棺材裡借調到這裡來幹活,但沒有想到這裡工作的好處還遠不止是錢多。

所謂“寧抱槧,不爲監。”參加科舉考試成進士乃至狀元身份步入仕途遠比成爲一個伎術官員前途遠大光明的多,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科舉出身的優秀人才可以有機會進入館閣,那就有更多的機會看到皇帝,有機會得到問對的機會——這是升官的一大捷徑,只要不出什麼問題,能夠以自己的才華來打動皇帝,那一日一遷決非是夢想,在大宋的歷史上館閣出身的官員甚至有過三日三遷的神話,而他們這些身穿綠袍的伎術官員甚至終身也未必能夠見到皇帝一面!

以蘇頌和沈括這樣的中層官員平時還是有些機會都可以見到皇帝的,但自從向王靜輝靠攏之後,見到皇帝簡直就如同吃飯一般這麼容易,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炫耀的,沈括最近一年的時間一路做官到了權知司天監,當然他也可以選擇王安石給他安排的三司使,但顯然在沈括的眼中跟着駙馬混遠比跟着王安石混更有前途——王安石在朝中的反對者都是老牌干將,能夠有失手的時候,到時候有殃及池魚之憂,跟着駙馬雖然慢些,但手中不缺錢,官職慢慢升。這樣更加有保障——王靜輝可不知道沈括心中是怎麼想的,但沈括看似對官場上的這些事情有些木納。但確實在這個問題上的選擇倒是絕對不含糊。

這些工部派來地伎術官員在望向蘇頌和這作坊中正在忙碌的其他同僚地目光不僅僅是羨慕了,都感到有些嫉妒——能夠面聖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在他們眼中這個有些還不是很起眼的微型冶煉作坊簡直比工部辦公的大院要可愛多了。

蘇頌卻和這些周圍地菜鳥不同,他皺着眉頭說道:“這不過是一些小的改進罷了。改之,用得着爲些興師動衆嗎?!”

王靜輝笑着說道:“子容先生以爲這些‘小的’改動相比原來的冶煉方法,產量提高几何?!質量又提高几何?!”

“兩者完全不能相比,要不然工部也不會這麼快就派人來學習準備推廣到其他官營業冶煉作坊中去了!”

“子容先生做這些技術革新的事情是在行的,但對於新技術地應用推廣所帶來的變革卻是不及在下。一項新的技術出現,我們就必須儘快地將之投入使用,以創造更多的價值來體現它的先進性,否則我們花了這麼多的資金研發出來的東西卻沒有得到推廣,那我們以前的這些努力都不是白費了嗎?!”王靜輝笑着說道。

“那也犯不着把功勞報到皇上那裡吧?那些中書省地相公們該作何感想?”蘇頌有些發愁的說道。能夠讓皇帝知道自己的功勞,這是每個臣子都希望的事情,不過這中間也要顧忌到多方面的考慮,不能夠因爲立功心切把別人給得罪了,在這點兒上沈括是遠不如蘇頌這根老油條的。

王靜輝笑了笑,靠近蘇頌在他的耳邊小聲說道:“火炮研究項目是聖上親自批准的大宋高等級機密項目。這件事情聖上並沒有通過中書省來發文任命某個大員來具體負責此事,而是一直由子容先生和存中兄主持大局,也就是說子容先生是這個項目地‘提舉’,這是符合大宋官制精神的!事實上中書省的相公們也知道這個火炮研究計劃,不過很遺憾,不僅僅是司馬君實不相信能夠研製火炮成功,就是王相這個一心變法革新的同平章事也是對此不樂觀,聖上剛開始的時候還很關心這個項目的進展,但子容先生可看到有中書省相公來關心過?!當然爲了照顧中書省諸位相公的面子,在下打算把曾相公拉過來,這個立功名單由在下交給曾相公由他來上呈就是了!”

蘇頌聽後也不禁在心中叫絕,駙馬已經把這件事安排的妥妥貼貼,他也知道曾公亮等人和駙馬的關係非常好,甚至是非同一般,料想曾公亮平白因此落下了一個功勞,曾相公也不公拒絕,中書省的面子也就照顧到了。不過蘇頌也知道駙馬會對此進行補救——不是曾公亮就是自己來當這個項目的提舉,更有可能的是自己爲這個人選——曾公亮可以嚐點甜頭,但未必敢冒這個政治風險——火炮項目耗資巨大,他曾公亮對此不瞭解其中的內情,犯不着爲此承擔這種政治風險,但蘇頌可是充滿信心,他敢!

蘇頌拱手說道:“這件事就有勞駙馬操心了!”

王靜輝還禮道:“請子容先生放心!不過關於昨天在下提起的那個熱氣球試製計劃,先生以爲如何?”

蘇頌說道:“熱氣球原理並不複雜,關鍵是製作起來比較複雜些,況且駙馬也看到了,僅僅是這裡就忙得已經不可開交,某實在是抽不出這麼多人手!”

王靜輝見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便向周圍的其他官員拱手告罪,將蘇頌拉到一間比較僻靜的屋子中說道:“子容先生,熱氣球的事情可大可小,關鍵便是在於給聖上以信心,至於子容先生所說的問題,這個項目有着比較重要的軍事價值,我們可以伸手朝工部或是其他部門要人,涉及到哪些大人,先生可先擬出一張單子,在下去找他們要人!這段時間在下也要參與到火炮的試製項目中來,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夠幫得上忙的地方!”

蘇頌一聽就笑了——熱氣球的事情在他眼中並不是什麼難事,關鍵的是王靜輝終於肯出手親自參與到火炮研發計劃當中來了。這可是他最看重地。自從認識王靜輝以來,蘇頌和沈括是學到了不少東西,不過身爲一些創意的提出者,駙馬卻是很少參與進來,他們從駙馬手中獲得地僅僅是一些最基本的創意草圖和研究方向上的提示,尤其是已經搞成的機牀和鐘錶,基本上都是由他們來完善地,他們心中一直覺得駙馬若是投入到這裡面來,進度會加快許多,卻不知道王靜輝心中除了創意之外根本沒有什麼能夠幫得上什麼忙的地方。

蘇頌和沈括雖然心中有些埋怨,但他們知道駙馬是很多事情的,朝中政治力量的對峙他們也有着深刻的感受,而駙馬露出馬腳時常周旋在其中。甚至還不得不跑到杭州去躲風頭,在這種情況下王靜輝不能夠參與研發也是可以諒解的。雖然蘇頌不清楚王靜輝地底細,但駙馬這個計劃的創始者能夠參與其中的研發工作,這對於整個計劃有益是毋庸置疑地。

“改之,你終於可以參與進來了!”蘇頌笑着說道。

王靜輝苦笑的說道:“子容先生,在下早就江郎才盡了。其實即使沒有在下的幫助,先生也可以和存中兄完成這項計劃,在下不過是從中爲你們創造更好的條件罷了!”

蘇頌擺擺手笑着說道:“改之怎可如此妄自菲薄?!現在雖然在各個方面都有進展,但事實上還是有衆多難題,單單就是這鋼鐵冶煉上便已經如此困難,若是改之能夠參與進來,存中與某就更有把握了!”

“鋼鐵冶煉上在下並不擅長,這些還是交給沈存中回來再解決吧!不過在下已經想過了,鋼鐵材質的火炮製作現在很受限制,除了還要繼續探索之外,我們也不能一條路走到黑,不若試用其他材質來先做出火炮的式樣,雖然效果上會差上很多,但總比沒有地好,也算是積累火炮製作經驗了!”

蘇頌苦笑道:“改之好大的手筆!其實某和存中也想過用銅來代替鋼鐵用來製作火炮,不過改之有沒有想過,一現在大宋可是極爲缺銅的,自五代起中華就已經很缺銅了,周世宗甚至爲了鑄錢都下令將寺廟中的銅佛像給熔了,雖然大宋還不至於到那個地步,但也是非常窘迫了!”

蘇頌所說的王靜輝都知道,不過令他驚訝的是大宋缺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簡直比缺少馬匹的狀況還要嚴重!怪不得中書省對海外貿易的態度轉變如此之大,除了其中地財政問題之外,恐怕還摻雜了銅這個不爲外人所知的因素——王安石與文彥博在幾個月前便大力擴充杭州、泉州的護航艦隊,看來是受到自己所說南洋地區有比大宋多得多的銅礦的影響!

王靜輝小聲對蘇頌說道:“子容先生,大宋缺銅的現狀將會在未來的十幾年中得到極大的緩解,很多人對此並不知道其中的實情,先生定要保密纔好!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使用銅來鑄造火炮,也不過是積累鑄造火炮的經驗,將試製好的銅炮給皇上和兩府的重要官員觀看,主要是用來加強他們的信心的,暫時是不會大規模列裝到大宋軍中的,應該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至於先生所說的造價問題,在下會妥善解決,先生不用擔心!”

“現在的資金都是由鐘錶作坊的利潤來支持,這可是用來提高所有伎術官員待遇的錢,火炮計劃不應占用過多!”蘇頌提醒到,他知道這是皇帝趙頊和駙馬之間的賭注,出於一個科學家的良心,蘇頌還是提醒王靜輝。

王靜輝笑着說道:“子容先生不用擔心資金的問題,只要有在下在,錢絕對不是什麼問題!聖上的內庫雖然已經停止了對計劃的資金劃撥,但鐘錶作坊的資金會維持火炮計劃的正常開支,不過其他的爲研製火炮而產生的鉅額開支,在下會給予全力支持!”

看來這個蘇頌心腸倒是不錯還知道爲自己省錢,不過在王靜輝的眼中,現在火炮研發所耗費的資金根本是太少了——光是爲了應對明年的大災,他在北方各地的糧食儲備一項就花掉了整整一百五六十萬貫之多——一石糧食從海外產地運抵北方的時候,其運費就已經超出其在汴都開封的售價了!

第22章 想法第279章 矛盾第137章 試探第329章 削藩第93章 病危第410章 鐵與血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73章 獻寶第324章 淡出第159章 命苦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267章 緩行第60章 將至第95章 徵兆第403章 稅法第66章 互援第282章 定策第137章 試探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272章 威懾第295章 主戰第358章 挑撥第13章 理由第271章 重建第333章 緩兵第197章 搶劫第383章 取捨第424章 留學生第327章 埋伏第45章 試探第113章 推銷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409章 草原第422章 根本第369章 奴隸第108章 糧食第110章 蟻穴第348章 試刀第39章 盤算濮議第154章 軍火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67章 扭轉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246章 燃燒彈第422章 根本第420章 馬屁第106章 賞賜第32章 求助第168章 傳警第133章 莫測第179章 地權第218章 狼外婆第85章 外放第39章 盤算濮議第105章 銀行第80章 參謀第273章 奠基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404章 來州第264章 勘查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37章 修書第162章 首富第419章 志向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383章 取捨第67章 扭轉第408章 逆襲第230章 施壓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336章 鐵與血第9章 揚名第74章 心事第167章 種子第250章 堅持第273章 奠基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429章 轉移第163章 雙刃劍第119章 體檢第392章 謎底第248章 迴歸第226章 改變第203章 決絕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9章 揚名第280章 毒藥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217章 試製第303章 縱橫第346章 殺伐西夏(十)第330章 壓力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203章 決絕第365章 叛亂第283章 天波
第22章 想法第279章 矛盾第137章 試探第329章 削藩第93章 病危第410章 鐵與血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73章 獻寶第324章 淡出第159章 命苦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267章 緩行第60章 將至第95章 徵兆第403章 稅法第66章 互援第282章 定策第137章 試探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272章 威懾第295章 主戰第358章 挑撥第13章 理由第271章 重建第333章 緩兵第197章 搶劫第383章 取捨第424章 留學生第327章 埋伏第45章 試探第113章 推銷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409章 草原第422章 根本第369章 奴隸第108章 糧食第110章 蟻穴第348章 試刀第39章 盤算濮議第154章 軍火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67章 扭轉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246章 燃燒彈第422章 根本第420章 馬屁第106章 賞賜第32章 求助第168章 傳警第133章 莫測第179章 地權第218章 狼外婆第85章 外放第39章 盤算濮議第105章 銀行第80章 參謀第273章 奠基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404章 來州第264章 勘查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37章 修書第162章 首富第419章 志向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383章 取捨第67章 扭轉第408章 逆襲第230章 施壓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336章 鐵與血第9章 揚名第74章 心事第167章 種子第250章 堅持第273章 奠基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429章 轉移第163章 雙刃劍第119章 體檢第392章 謎底第248章 迴歸第226章 改變第203章 決絕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9章 揚名第280章 毒藥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217章 試製第303章 縱橫第346章 殺伐西夏(十)第330章 壓力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203章 決絕第365章 叛亂第283章 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