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取捨

王靜輝先帶着自己的老婆在杭州痛快的玩了一個月,因爲他在汴都開封的時候就很少拋頭露面,大多數時間不是窩在駙馬府中便是在華英書院講學或者是在平民醫館中爲病人治病來教授自己的學生。在汴都開封的名利場合基本上就沒有王靜輝的蹤影,說起來在西湖邊上也不是沒有一些高官顯貴手眼通天之輩,但就是愣是沒有認出來他的,這也使得王靜輝夫婦能夠安閒優哉的渡過這一漫長的“長假”。

就算王靜輝再低調也是有人知道他已經到杭州的──他的得意學生李慎在王靜輝到達杭州的當天晚上便登門拜訪自己的老師,說起來天下能夠真正弄清楚王靜輝蹤跡的除了皇室之外便沒有人能夠比徐氏更加清楚了,西湖別院等王靜輝所有的住宅都是徐氏一手幫他操辦的,在他到杭州之前西湖別院已經打掃的乾乾淨淨,李慎也接到了他父親的親筆書信說明王靜輝要來杭州,但是他們父子卻非常有默契的把這個消息隱瞞了起來,就是李慎拜訪西湖別院的時候都是偷偷摸摸去的。

李慎到現在已經二十歲了,這小傢伙倒是頗有個性,也學着王靜輝拖着不結婚,不過傳聞文彥博看上了李慎打算招婿,但這也是等李慎能夠回到汴都開封的事情了。王靜輝來杭州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李慎將會被調往開封。在開封有兩個任命在等待李慎做出選擇──一個是進入戶部任判戶部事;另外一個便是進入禮部爲禮部員外郎。

李慎所要面對地這兩個職位完全是因爲他在杭州的政績出色所致,再加上他和王靜輝之間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皇帝趙頊破天荒的給了王靜輝兩份詔書,這兩個官位可以由李慎來選擇,這是罕有的殊榮堪比一日三升。

這兩個職位都是非常特殊的,也許在外人看來戶部是最沒有前途地。宋初設三司總管全國財政,戶部幾乎無所職掌,只委派“判戶部事”一員,接受各地土貢,至時陳列於殿廷。到目前爲止這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虛職沒有任何實權,但是其中油水還是比較多的,不過這一切馬上就要發生改變──由王靜輝作爲橋樑,王安石和司馬光等人正在討論全國官職改革方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便是撤銷三司,全國財計始歸戶部。戶部改革方案中戶部將主管全國戶籍、土地、錢穀的政令以及貢賦、徵役等事。設戶部尚書一員。左、右曹侍郎各一員。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度支、金部、倉部各二員。左曹分管戶籍、稅賦、土貢、徵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義倉等事。度支掌管全國財政預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國的貨幣收支,藏於府庫;倉部掌管倉庫貯積和收支等事。

這麼重要的官制改革方案因爲王安石無法自己來獨立進行。所以在王靜輝的建議下由變法派和保守派嘗試合作共同推行,爲了照顧到變法派和保守派的共同利益,整個改革方案將會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就是撤銷三司來改革戶部職能,這一變動也是最先得到兩派的共同支持。

當然在官制改革當中兩派分歧仍然是很多。但總歸是坐在一張桌子面前面對面地商談,這也算是一大進步了。這戶部架構算是確定下來,不過王靜輝對這未來執掌大宋帝國財權的戶部還是非常有想法的──戶部權力之大已經遠遠超過當初的三司。最重要的便是三司地設置結構已經越來越不能夠適應大宋目前高速發展的經濟現狀,戶部油水之大已經牽動很多人的心思。不能否認的是政治投機分子並不是變法派中的特產,不管是保守派和變法派中都有這樣地人存在,因此可以預見未來的戶部肯定不缺中飽私囊的人,如何把這些臭爪子給剁了這纔是王靜輝考慮更多地問題。

爲此王靜輝準備了最後一道殺着──大宋統計局,從戶部開始一個新的政策便是戶部官員必須上呈自己的財產記錄交由大宋統計局來全面審覈,若是所呈報的不屬實,那就要根據其中差額多少來決定這個官員是否擔任戶部官員。戶部官員的財產收入在每年當中要面臨兩次常規檢查還有數次隨機檢查,若是個人收入和產業出入非常大將會接受統計局的質詢。除此之外。大宋統計。局也快有了新的武器──王靜輝根據後世“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引申到這個時代來,他所呈送的一道札子中專門論述了這個問題,這道札子引起的爭論儘管非常大,但原則上已經獲得了司馬光、王安石和皇帝趙頊地同意,估計今明兩年可以正式實行了。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個道理王靜輝還是非常明白的,他也不奢望能夠把貪污腐敗成爲主流的大宋官場給矯正過來,事實上任何一個人即便是司馬光和王安石對此都沒有這個能力,也不敢冒這個風險,但能夠抑制腐敗現象他就非常知足了。同時反腐敗和腐敗的歷史同樣古老,這也涉及到一個從政者的政治品德,在王靜輝《政治的尊嚴》一書中,腐敗和反腐敗佔了相當大的篇幅,這也是當初他寫這本書爲的便是今日能夠提出更好的檢察措施而做的鋪墊。

王靜輝參與了整個官制改革計劃的制定和商討,自然對其中的關鍵之處非常瞭解,而皇帝趙頊也正是看到了王靜輝和李慎的經濟才能纔會下了這麼兩道詔書,王靜輝不肯出來做官,但李慎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趙頊心中也明白讓李慎進入戶部最爲合適。而他相信自己地妹夫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所謂寫下兩道詔書不過是衝着王靜輝的面子給李慎的一種殊榮罷了。

王靜輝對李慎也沒有絲毫隱瞞,儘管他希望年輕的李慎能夠在地方官的位置上多帶上兩年,現在就進入汴都爲時尚早,尤其現在變法派和保守派之間的關係還沒有一個定論,若是李慎一個判斷失誤被人抓住了把柄。那後果可就難以預料了。歷史上有多少非常有才幹地人,就是因爲一點小事弄得自己狼狽不堪一生不得志,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現在的政治環境雖然不像唐代牛李兩黨相爭那麼殘酷複雜,但王靜輝也不希望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去做李商隱。

“慎兒,具體情況便是這樣了,判戶部事現在雖然沒有禮部員外郎這麼顯赫,但官級也在正五品,後面的大宋官制改革中,若是你入戶部的話。那很可能便會是右曹侍郎,那樣的話官級就是從四品,這是禮部員外郎所不及的,況且這樣也更能發揮你的長處!”王靜輝坐在客廳中央說道。

王靜輝身邊的人都是大有來頭地,所以一般的會客便是在客廳中就談論。進入他書房的人除了他身邊的弟子之外,都無一不是顯赫之輩,他談論政事從來就不避諱旁人,所以接待李慎父子的時候也都是在客廳當中。

日後官制改革當中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義倉等事;左曹分管戶籍、稅賦、土貢、徵榷等事;而禮部員外郎所掌管地職責是禮樂、祭祀、朝會、宴享學校、科舉之政令。這樣的任命確實讓王靜輝難以取捨──雖然戶部右曹侍郎官級比較小,但常平倉、免役、保甲等事是變法之關鍵。變法派和保守派對這個職位都是虎視眈眈,可能皇帝趙頊下的這道政令也是會想到王靜輝會勸李慎接管這個職位,這樣一來變法派和保守派對此都會死心。不過王靜輝卻視這個位置爲虎狼,兩派多少眼睛盯在這裡,搞不好便是一個聲名狼藉的下場。官制改革之後官級考覈格外嚴格,要不是衝着右曹侍郎與禮部員外郎有着半級之差,王靜輝也不願意送李慎坐這個位子。

“先生,一日爲師,終身爲師,弟子聽憑先生安排,不過先生爲何不肯讓學生去做禮部員外郎呢?弟子觀先生所爲對教育十分上心。若是禮部員外郎的話定全心爲大宋之教育發展想盡辦法地!”李慎站起來說道。

“哦?!”王靜輝看了看李慎,這個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主見,這是一件好事,而且他所看重的教育更是自己想要做地。雖然王靜輝龐大的資產來推動民間辦學,但這終究是個人力量,與現實情況相比他所能夠做到的還是非常有限的很,李慎能夠有這個心思進入禮部做官來推動教育發展,有這個心思已經十分難得。

“事實上我更希望你能夠擇一地地方官,雖然品級不高卻能夠爲百姓多做些實事,就想你能夠在杭州所做的那樣,在地方官上有作爲不愁將來沒有發展,畢竟你有個很大優勢便是年輕!”王靜輝沉吟半天終於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之所以建議去戶部最重要的還是因爲這是皇帝的詔命,我的身份特殊不好搏聖上之好意。無論是戶部還是禮部,在官制改革之後都會分擔以前三司所有地權力,六部重整之後就不會像以前那樣毫無作爲,隨之而來的便是官級評審制度也會相應的加強許多,也就是說以往並不惹人注目的六部日後進入的門檻可就高得太多了,而且不要小看這半級之差,要想獲得晉級不僅是政績優良而且還要有相應的機會。縱觀官員考覈升級制度,其實這三品纔是一道真正的分水嶺,過了三品就是位列朝廷中樞大員,也就是說有人會一輩子卡在這四品上。我建議去戶部也正是因爲如此,一個從四品官員熬上三四年便是正四品,以後機緣一道便可跨過這三品的門檻!”

“我和你父相交多年,咱們也都是自己人不用這麼多虛套的東西,你是李家唯一的孩子,當年你父將你託付給我,我就必須要爲你地前程着想!”王靜輝認真的說道。

聽了王靜輝的話後。李慎父子都沉默不語,徐氏和王靜輝之間走到今天根本就是無法分割的,中間太多的利益糾纏使人難以放棄。正是因爲王靜輝的緣故,李慎纔可以一路官場順暢地走到今天;而徐氏爲王靜輝經營產業才使得他做事不用有後顧之憂。徐氏這麼爲王靜輝盡心盡力還不是因爲李慎的前途,他自己固然可以看淡某些事情,但徐氏卻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所以他纔會堅持讓李慎進入戶部好爲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李慎想了半天后說道:“如此說來先生更希望學生能夠在地方上多做幾年了?”

王靜輝說道:“正是如此!在地方上做官除了可以多爲民做些實事之外,最重要的還可以避開朝廷中的兩黨相爭的局面,你若進入戶部可以說立刻將會面臨這樣的局面,畢竟王介甫推行新法有相當大的程度是在戶部的職權範圍之內,具體負責地局勢右曹侍郎!王介甫和司馬君實可能會遵守政治操守不會拿你怎麼樣,但他們的手下可沒有這麼高尚,到時可不是一句‘小心’便可以的!”

李慎聽後說道:“學生以爲在地方上做事更能夠體現學生的價值,若是事不能爲可進入禮部做員外郎即可……”

王靜輝和李管事聽後都感到一陣愕然,不過李管事卻沒有說什麼,只是說道:“改之。慎兒即是你的弟子,所作出地決定爲兄也不好說什麼,只是望你看在我們兩家的交情上多多提攜慎兒即可!其實我覺得慎兒的選擇還是非常正確的,我雖然不曾爲官但在汴都看得也多了,慎兒這麼年輕一旦有所閃失再想東山再起所要等的時間就長了。還不如讓他在地方做出點事情來,這樣有了根基也好在做圖謀!”

王靜輝聽後點點頭笑着說道:“既然你做出這樣地決定也未嘗不可,不過這謝表的用詞可要考慮周到,免得聖上會因此心生怨意這可就不妙了……”

皇帝趙頊對李慎的新任命就這麼決定下來,王靜輝又和李慎仔細談及了杭州這幾年地發展和官場上所遇到的問題之後。李慎父子便告辭了,王靜輝也沒有什麼虛套挽留,徑直將兩人送出駙馬府別院。

儘管李慎已經下定決心不去汴都開封做官。但以他在杭州的作爲以後也不可能讓他繼續在杭州做官了,必然會遷往他方任職。而王靜輝在杭州這裡瀟灑的玩了一個月,除了檢查自己的產業之外,他還有些事情要做──教育,大宋現在已經形成了華英書院和西湖書院南北呼應的局面,但這並不是王靜輝的最終任務,教育的水平並不是僅僅憑着兩個著名的學府便可以萬事大吉地,以後的工作還有很多。

王靜輝這次來到杭州便是擴充了西湖女子學院的規模,尤爲顯著的便是擴充了其中的醫科專業──他需要大量的女醫生和女護士。對這兩種人才需求的門檻也不是很高,女醫生可以花時間慢慢的培養,反正這個市場可是大得很,東南是大宋經濟的精華地區,在這裡的富戶爲數不少,他們的女家眷便是女醫生的重要主顧;而女護士則是要進入平民醫館來任職,畢竟男人做護理工作實在是太不合適了,這也可以吸收更多家境貧寒的女子來獲得一份補貼家用的職業。

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是一兩天便可以改善的,不過若是女子不能夠做到經濟上的獨立自主,那毫無疑問想要獲得社會地位的時間將會漫長的多。王靜輝也有意識的在自己的產業中吸收女性人員,尤其是紡織、醫藥、醫館等產業更是如此,當然爲了防止留言的出現,他的作坊中女性就業者可是要嚴格管理的,一旦出現紕漏就可以讓王靜輝嚐嚐什麼叫“衆口鑠金”的含義,是以他在這方面的管理還是非常嚴格的。

隨着李慎的謝表呈送到汴都開封,杭州不乏手眼通天之輩知道王靜輝已經到了杭州,經過對駙馬在西湖邊上的別院觀察進行了覈實後,杭州商會代表杭州的商人集體邀請了王靜輝。

對於商人的請求,王靜輝一般都不會拒絕的,他也成爲大宋少有的不排斥商人的高級官員,更何況每一次他想要進行什麼計劃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商人跟在後面受益,久而久之這“財神”的名號也就坐實了。王靜輝心中非常明白商人對大宋有怎樣的影響,尤其是現在經過他這幾年來在多次朝廷政策中借用商人的力量裡完成,從而擴大了商人的影響力──現在的大宋已經成爲自春秋戰國之後商人最有地位的時刻,不過他們要比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的前輩相比要幸運的多──安全!

第50章 進策第239章 沉醉第256章 神壇第105章 銀行第394章 生疑第4章 鑑寶第394章 生疑第8章 起步第20章 言論之防第358章 挑撥第219章 許諾第44章 目的第158章 芥蒂第140章 和平第6章 贈杯第328章 歸宋第68章 平息第18章 印鈔機第168章 傳警第131章 新時代第124章 財源第48章 治療(上)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384章 公益第246章 燃燒彈第409章 草原第33章 拜訪第167章 種子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155章 天文數字第408章 逆襲第75章 兼容幷蓄第426章 圈套第3章 壯麗第239章 沉醉第104章 議事第51章 難眠第59章 潛移默化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71章 重建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188章 實力第188章 實力第56章 因勢利導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276章 事故第244章 一語成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308章 暗流第247章 水利第404章 來州第154章 軍火第313章 亂局第331章 捨棄第42章 得失之間第195章 放火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50章 堅持第65章 反覆第247章 水利第113章 推銷第95章 徵兆第32章 求助第25章 技驚四座第298章 憂心第294章 平安歸來第95章 徵兆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127章 利誘第13章 理由第8章 起步第166章 愛的結晶第66章 互援第212章 正名第10章 孤寂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352章 尾巴第145章 急招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138章 新事業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9章 揚名第276章 事故第40章 釣魚第77章 兩難第4章 鑑寶第399章 接力第408章 逆襲第150章 賭局第169章 頂缸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195章 放火第221章 告辭第365章 叛亂第131章 新時代第245章 訟師
第50章 進策第239章 沉醉第256章 神壇第105章 銀行第394章 生疑第4章 鑑寶第394章 生疑第8章 起步第20章 言論之防第358章 挑撥第219章 許諾第44章 目的第158章 芥蒂第140章 和平第6章 贈杯第328章 歸宋第68章 平息第18章 印鈔機第168章 傳警第131章 新時代第124章 財源第48章 治療(上)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384章 公益第246章 燃燒彈第409章 草原第33章 拜訪第167章 種子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155章 天文數字第408章 逆襲第75章 兼容幷蓄第426章 圈套第3章 壯麗第239章 沉醉第104章 議事第51章 難眠第59章 潛移默化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71章 重建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188章 實力第188章 實力第56章 因勢利導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276章 事故第244章 一語成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308章 暗流第247章 水利第404章 來州第154章 軍火第313章 亂局第331章 捨棄第42章 得失之間第195章 放火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50章 堅持第65章 反覆第247章 水利第113章 推銷第95章 徵兆第32章 求助第25章 技驚四座第298章 憂心第294章 平安歸來第95章 徵兆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127章 利誘第13章 理由第8章 起步第166章 愛的結晶第66章 互援第212章 正名第10章 孤寂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352章 尾巴第145章 急招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138章 新事業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9章 揚名第276章 事故第40章 釣魚第77章 兩難第4章 鑑寶第399章 接力第408章 逆襲第150章 賭局第169章 頂缸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195章 放火第221章 告辭第365章 叛亂第131章 新時代第245章 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