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 掌羣雄並起

二世元年九月,會稽,吳城。

郡守殷通這幾日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在府中坐立不安,下人們稍微有一點惹怒到他的地方,便是一頓死打。纔不到十天的時間,郡守府中就有四名下人和丫鬟被打的傷筋斷骨。

其實殷通是急躁,他非常急躁的等待着中原傳來的消息。一月半前他得到了令人吃驚的消息:有人造反了,在中原造反了。

開始的時候他對起義軍嗤之以鼻,輕蔑的稱呼他們爲螻蟻,他並不相信憑着這些螻蟻能推翻看上去強大無比的秦帝國。可隨即傳來的消息卻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看似強大無比的秦軍居然一敗再敗,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與之對比的卻是起義軍的迅速膨脹,從九百人變成了數十萬大軍。天下豪傑、六國遺貴也紛紛響應,各自起事反秦。

殷通對待起義軍的態度,也由原先的輕蔑,變成了恐懼。

他能不害怕嗎?若是有人反秦,那在整個會稽地界,誰是最大的秦國頭目?那無疑是他殷通。

所以他想不如自己先下手帶頭反秦,這樣他就能從秦國的郡守,搖身一變成爲了起義軍的領袖,沒準運氣好點還能混個王噹噹。

雖然有意反秦,可殷通仍然猶豫不決,他心中還是擔心。所以派了親信前往中原打探消息。若是起義軍勝,攻入關中,那他就毫不猶豫的舉旗反秦。若是秦軍反撲成功,那他殷通自然是大秦守疆保土的模範郡守。

焦急等待了二十幾日,殷通終於等到了親信的回報,起義軍周文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攻陷了函谷關,正在攻打關中。吳廣的二十萬大軍也將滎陽團團圍住,而武臣、周市、田儋等人已攻陷了趙地、魏地和齊地,大秦眼看是不行了。

得到消息後的殷通這才下定決心,堅定了起兵反秦之心。他將整郡的兵馬都回縮至吳城,讓自己的親信掌握各軍,同時吳城進行宵禁,禁止十人以上的聚會。

又召集了幾位心腹文官,在太守府商討何時舉事。見主薄范增面帶猶豫之色,殷通便好奇的問道;“範公,暴秦倒行逆施,早已弄的天下怨聲載道,如今我欲順應天命,舉事反秦響應張楚,你難道認爲不對嗎?”

范增拱了拱手,回禮道:“天下苦秦久矣,大人若想舉事的話那再好不過了。只是大人你久爲秦國郡守,冒然起事恐怕子民會多有疑惑,不如找個有威望的人相輔佐。”

殷通對范增一向欽佩,聞言點頭,道:“那不知道範公覺得誰適合?”

范增微微一笑,道:“大人你怎麼如此着急,連身邊的大賢都忘記了。”

殷通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拍了拍自己腦門笑道;“哈哈,看我這記性,範公說的是項梁吧。也對,他確實在吳中威望極高。”

“來人,去請項梁前來。”

太守府和項府相隔並不是太遠,不到二刻的時間,項梁便已趕到。

殷通見項梁趕來,便迎上去拉住他的手,笑道:“有勞項公了。”

項梁忙拱手道:“大人客氣了。”

“不知大人召項某來有何要事?”

項梁回頭揮退了左右,緊留下范增等幾名心腹文官,這才壓低聲音說道:“我聽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是上天要滅亡秦國的時候呀。我聽人都說先即制人,後則爲人所制,所以我打算起兵反秦,項公以爲如何?”

項梁餘光微微掃過,只見廳內雖只有寥寥數人,可剛剛進太守府時卻看見廳外足足有數百侍衛在執勤。這樣的佈置只能說明殷通是在察言觀色,若是項梁答應跟隨他,兩人就是親如兄弟的親密戰友。若是項梁猶豫不決,恐怕帳外的刀斧手就會一擁而上送他上路。

項梁面色凝重的點頭應許道;“項梁願爲大人效犬馬之勞。”

殷通大喜,哈哈大笑道;“項公言重了,以後我們兩人就是兄弟,我爲主公,你爲主帥,替我攻城略地開疆闢土,這大好的江山,我兩分一羹勺如何!”

項梁假意感動,又提議道:“我侄兒項羽熟讀兵法,武藝超羣,雖然年輕,但是更適合做將軍,不如將他也召來一起響應大人起事。”

項羽勇武的名聲殷通也略有耳聞,對項梁這個提議他大爲感興趣,呵呵笑道;“如此更好,那項公就請去將令侄傳來。”

項梁心中暗喜,便告辭離去,出門就碰見正持劍站在府外等待的項羽,暗自使了個眼色。項羽會意,便大步的跟着項梁回到了議事廳。

殷通遠遠的見項梁叔侄兩人走來,只見那項羽身高七尺,生的虎背熊腰,燕頷虎頭,相貌異於常人。殷通見了不由暗暗喝聲彩,笑眯眯的迎了上去,道:“這位就是項賢侄嗎?果然生的威武非凡。”

項羽眯眼看向殷通,也不回話,態度傲慢至極。殷通見項羽如此倨傲,不由面露不喜,又想到要利用這叔侄二人,才強壓下怒氣,伸手笑道:“項兄和賢侄請入座,我們共商反秦大事。”

項羽卻絲毫不買他帳,反而冷哼一聲,看着殷通冷笑道;“你是什麼狗東西,竟敢和我叔父稱兄道弟。要知道我叔父可是楚國大將軍項燕的兒子。”

“你…….”殷通大驚,猛的看向項梁,顫聲道;“項兄,你這是何意?”

項羽忽然仰天哈哈一笑;“你這蠢貨,我叔侄二人乃是堂堂項燕之後,你竟然想將我們收爲鷹犬,此爲狂妄之極,該殺。”

“身爲秦國郡守,平時壓榨着我楚人的血汗,現在卻想渾水摸魚帶着楚人反對你的主子,此爲不忠不義,該殺。”

“既要起事,卻猶豫不決,居然讓我項羽帶着兵器來到你面前,此爲愚蠢透頂,該殺。如此三條,你焉有存活之理?”

殷通見項羽已經拔出佩劍,嚇得屁滾尿流,急忙轉身就跑,嘴裡大喊‘救命’,卻已經來不及。項羽一劍揮下,將殷通至上而下劈成兩半,血箭頓時噴出,濺灑了一堂。項梁也一躍而上,將殷通的首級砍下,提在手中,怒目圓睜,惡狠狠的看着一衆文官道:“殷通已死,各位可有何打算?”

這些文官都是風雅斯文人士,哪裡見過這麼血腥的場景,頓時嚇得目瞪口呆,渾身體如篩糠,皆是戰戰兢兢的看着項梁,不敢說話。唯有范增仍然氣閒神定的坐在那喝着茶,神色如常。

這時庭外一片譁然,殷通的親兵們紛紛衝了進去,見主公被殺,本能的揮舞着兵器圍了上來。

項羽哈哈一笑,對着衆人說道;“諸公且歇息片刻,這等宵小,羽去即可。”說完拔劍大步衝殺上去。

項羽殺人,豈用二招。不到須臾,衝在前面的侍衛就被項羽斬殺殆盡,後面的侍衛們見項羽如此神勇,哪還敢向前,便一鬨而散。項羽回頭看向廳內衆人睥睨道:“諸公以爲如何?”

看着堂上殷通血淋淋的人頭,又看着渾身浴血威風凜凜的項羽,諸人哪裡還會分不清形勢,皆向項梁拜服道:“願奉項公爲會稽郡守。”

范增站起身來拍掌數聲,伸手指向殷通的座位笑道:“項兄請坐。”

項梁也不推辭,大步跨上,毫不客氣的坐下。

“羽兒,擂鼓,召集三軍。”

“是,叔父。”

聽到召集的鼓聲後,吳中城內的將士紛紛結隊齊聚太守府前的校練場,看着大臺上高高懸掛起的殷通首級,以及臺上渾身殺氣的項羽,哪裡還會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領隊的季布和鍾離味趁機高喊起:“願擁項公,反抗暴秦。”

殷通在會稽本來就不得人心,項梁則是德高望重,項羽的勇武更是遠近聞名,見有人帶頭,士卒百姓便紛紛振臂擁護。

項梁不費吹灰之力就坐上了郡守的位子,派人收取屬縣,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得精兵八千,由項羽統帥,以季布、鍾離味、龍且、虞子期、英布、恆楚六人爲校尉。又攻下了同爲江東的漳郡,穩定後方後隨即揮師北上,響應諸侯共伐強秦。

中原的一片混亂讓緊鄰着的沛縣也被波及,早已受夠秦朝暴政的老百姓翹首以待,伸長着脖子等待起義軍的到來。卻不料葛嬰的南下大軍只是殺到了泗水郡的北部數縣,就草草被陳勝召回。

這讓沛縣的陳縣令舒了口氣,可仍然憂心忡忡。江北皆反,唯有像沛縣這樣的幾個小縣仍搖擺不定,而起義軍的諸侯正忙着攻打地盤招兵買馬,像沛縣這種小縣城便被臨時忽略了。

陳縣令整天愁斷了腸子,也想不出個好的主意來,只好把蕭何和曹參兩人召來,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蕭何是沛縣中的功曹,才華橫溢,又極有威望,所以縣令遇到猶豫不決的事情都是請教他的。蕭何沉吟了片刻,問道:“大人,你覺得你要是起事反秦的話,城中的老百姓們會不會信服你?”

陳縣令也是個聰明人,聽完蕭何的話苦笑着搖了搖頭:“我無德無功,倒是幫着秦國幹了不少得罪人的事情,我若起事,恐怕無人會服吧。”

“那依大人的意思?”

陳縣令面露猶豫之色,躊躇了許久才長嘆道:“不如維持現狀如何?”

這回輪到曹參搖頭了,他毫不客氣的說道:“陳大人,你這種想法未免自欺欺人,現在整個天下都亂了,猶如干柴之下點燃火星,我沛縣如何能保一方安靜?現在只是諸侯無暇顧及我們這種小縣,一旦抽出身來,肯定要攻打我們,那時候我們拿什麼去抵抗?”

陳縣令沉默許久,才苦笑着說道:“那二位以爲當如何?”

蕭何獻上一策:“你是秦朝官吏,沛縣的百姓恐怕很難聽你的話,欲圖大事,非把逃亡的豪傑請回來不可。如此一來,沛縣自可安如泰山了。”

陳縣令只覺得眼前一亮,想想挺有道理的,便急忙問道:“那蕭公以爲請誰回來?”

“芒碭山的劉季爲人忠厚,在沛縣也素有威望,鄉野村夫都傳他爲赤帝之子,對他甚爲信服。當然這些都是愚民們的無稽之談,大人到可以利用他來籠絡人心。他私放罪犯,犯有重罪,若是大人赦免他的罪行,想必他定會感恩戴德,盡力輔助大人你。那時候大人進可以起事反秦,雄踞一方,退可以保土安民,也不枉替百姓爲縣牧。”

陳縣令有些猶豫,遲疑了會才說道:“真的可以嗎?”

“下官願以人頭擔保。”

“下官曹參也願一起擔保。”

陳縣令沉吟了許久,才道:“那好吧,就勞煩蕭公去請回這劉季。”

正在芒碭山打游擊的劉邦接到了蕭何的文書,大喜過望,急忙帶着幾百苦兄弟跑下山去,興沖沖的朝着沛縣狂奔。卻不料才趕到城下,城頭上的陳縣令見劉邦人多勢衆,不由擔心起控制不了劉邦,被他喧賓奪主。急忙下令緊閉城門,士卒上城牆守城。

劉邦正一頭熱的往沛縣狂奔,卻吃了閉門羹,不由大怒,堵在城門外叉着腰指着城頭狂罵,皆是不堪入耳之詞。

陳縣令惱羞成怒,便令士卒射劉邦。士卒們礙於他的權勢,只得張弓放箭,卻都是稀稀拉拉的落在劉邦身前,劉邦看了反而哈哈大笑。陳縣令氣急敗壞的搶過一張弓,自己動手射劉邦。他畢竟只是文官,力道不足,箭羽只是斜斜的落在劉邦腳前,倒也嚇了劉邦一大跳,嘴裡仍然是罵罵咧咧的,可也不敢太過靠近了。

陳縣令回城一想不對,覺得蕭何和曹參分明是故意給自己下套,便命人去將蕭何和曹參這兩個吃裡爬外的抓起來,卻不料蕭何二人早聽到了風聲,連夜跑出城外投奔劉邦去了。

第二日一大早,劉邦又跑到城下大罵,也不下令攻城,只是將城圍了起來。城中的老百姓就並沒有危險,城頭又熱鬧的很,便紛紛跑上城頭看起了劉邦的熱鬧。

劉邦見城上人頭攢動,便趁機讓士卒們齊聲大喊:“天下苦秦久矣,諸侯並起,欲屠沛城,唯有開城迎立,才能保全沛城。”

城頭上的人一聽劉邦的煽動之詞,頓時鼓譟起來,守城將尉夏侯嬰趁機大喊:殺縣令,保沛城。帶着一羣士兵和百姓衝入縣衙,將還蒙在鼓勵的陳縣令亂刀砍死,打開了城門,迎立劉邦爲沛縣之主。

劉邦便在泗水之畔祠黃帝,祭蚩尤。因爲皆傳他爲赤帝之子,便釁鼓旗,幟皆赤,自號沛公,大肆招兵買馬,據城觀望中原之勢。

一百九十九章 巴蜀歸秦二百五十四章 左丘上一百八十九章 蒼鷹折翅上二百四十六章 齊地六第73章 舉止反常第3章 心動二百六十九章 見龍卸甲四二百一二十三章 燕趙歸心十二第81章 踏上歸途一百一十四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上二百七十一章 見龍卸甲六第4章 胯下之辱第55章 老薑新蔥二百一十三章 燕趙歸心二二百一十章 火中取粟下一百九十七章 雀佔鳩巢下二百七十章 見龍卸甲五第111章 天下弈第24章 山雨欲來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二百一十三章 燕趙歸心二第33章 江山志第73章 舉止反常一百五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第46章 馬癡二百零一章 豈曰無衣上第64章 說客第73章 舉止反常第15章 城父張良第67章 大戰在即一百六十二章 另立新王第31章 秦朝非主流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下二百四十八章 齊地八二百一二十四章 黃蜂尾後針上第63章 軍中角力第31章 秦朝非主流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中第110章 鉅鹿之戰(十)第37章 英雄約第102章 鉅鹿之戰(二)第59章 大打出手一百五十六章 勾心鬥角二百一十四章 燕趙歸心三楔子第42章 沙丘之變(五)第97章 廟堂崩裂第94章 信口雌黃第19章 霸道一百五十章 南征北戰一百四十六章 欲蓋彌彰第8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二百六十七章 見龍卸甲二第84章 亂起二百一十七章 燕趙歸心六第2章 天意第70章 八百里瀚海(上)一百二十二章 血色殘陽一百九十六章 雀佔鳩巢中第40章 沙丘之變(三)第58章 收爲己用二百七十二章 見龍卸甲七第1章 天生韓信一百四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3章 心動二百一二十四章 黃蜂尾後針上二百五十二章 咸陽來使一百三十五章 關山重重第27章 吳城項家第八十九 掌羣雄並起第34章 夜宴(上)第35章 夜宴(下)第3章 心動第77章 城破第39章 沙丘之變(二)二百一二十四章 黃蜂尾後針上第24章 山雨欲來一百九十五章 雀佔鳩巢上第90章 王離之召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二百七十一章 見龍卸甲六第24章 山雨欲來二百六十五章 治世能臣下第71章 八百里瀚海(下)第11章 妖道二百一三十三章 鏖戰中原六一百一十二章 大廈將傾上第12章 嶺南(上)一百二十七章 間不容髮第66章 子不若父二百五十二章 咸陽來使二百七十章 見龍卸甲五第87章 危如累卵一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200章 南征大軍一百八十七章 心懷鬼胎
一百九十九章 巴蜀歸秦二百五十四章 左丘上一百八十九章 蒼鷹折翅上二百四十六章 齊地六第73章 舉止反常第3章 心動二百六十九章 見龍卸甲四二百一二十三章 燕趙歸心十二第81章 踏上歸途一百一十四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上二百七十一章 見龍卸甲六第4章 胯下之辱第55章 老薑新蔥二百一十三章 燕趙歸心二二百一十章 火中取粟下一百九十七章 雀佔鳩巢下二百七十章 見龍卸甲五第111章 天下弈第24章 山雨欲來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二百一十三章 燕趙歸心二第33章 江山志第73章 舉止反常一百五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第46章 馬癡二百零一章 豈曰無衣上第64章 說客第73章 舉止反常第15章 城父張良第67章 大戰在即一百六十二章 另立新王第31章 秦朝非主流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下二百四十八章 齊地八二百一二十四章 黃蜂尾後針上第63章 軍中角力第31章 秦朝非主流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中第110章 鉅鹿之戰(十)第37章 英雄約第102章 鉅鹿之戰(二)第59章 大打出手一百五十六章 勾心鬥角二百一十四章 燕趙歸心三楔子第42章 沙丘之變(五)第97章 廟堂崩裂第94章 信口雌黃第19章 霸道一百五十章 南征北戰一百四十六章 欲蓋彌彰第8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二百六十七章 見龍卸甲二第84章 亂起二百一十七章 燕趙歸心六第2章 天意第70章 八百里瀚海(上)一百二十二章 血色殘陽一百九十六章 雀佔鳩巢中第40章 沙丘之變(三)第58章 收爲己用二百七十二章 見龍卸甲七第1章 天生韓信一百四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3章 心動二百一二十四章 黃蜂尾後針上二百五十二章 咸陽來使一百三十五章 關山重重第27章 吳城項家第八十九 掌羣雄並起第34章 夜宴(上)第35章 夜宴(下)第3章 心動第77章 城破第39章 沙丘之變(二)二百一二十四章 黃蜂尾後針上第24章 山雨欲來一百九十五章 雀佔鳩巢上第90章 王離之召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二百七十一章 見龍卸甲六第24章 山雨欲來二百六十五章 治世能臣下第71章 八百里瀚海(下)第11章 妖道二百一三十三章 鏖戰中原六一百一十二章 大廈將傾上第12章 嶺南(上)一百二十七章 間不容髮第66章 子不若父二百五十二章 咸陽來使二百七十章 見龍卸甲五第87章 危如累卵一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200章 南征大軍一百八十七章 心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