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三章 燕趙歸心二

天生韓信 二百一十三章 燕趙歸心(二)

雖是三九之天,張耳的額頭卻密佈汗珠。面色繃緊,緊咬嘴脣,顯然張耳內心在做激烈的掙扎。

揮袖擦去汗珠,張耳有些不甘的說道;“可是老師,秦人辱我趙人甚深,先有長平,後有邯鄲,無一不是仇深似海。你我俱是趙人,若投靠秦人,豈不被天下人恥笑?”

“再者我雖落魄至此,可畢竟也曾是一方諸侯,如今又握有燕地之兵,號令燕地四郡,如果就這麼投降了韓信,我實在不甘心呀!學生以爲韓信雖然得勢,可未必就是天下的真命之主,中原的項羽一日未敗,這天下的歸屬仍未塵埃落定。到不如我們再堅持堅持,如今趙歇雖敗,但南部勢力仍然爲損,北部的韓廣學生也能想方設法讓他站到我們一邊,也許趙國還有有些生機,老師你以爲呢?”

單烏並未直接回答,只是擡頭淡淡看了張耳一眼,“你並非不識時務之人,又何必自欺欺人。項羽雖在,劉邦猶存,這天下自號的諸侯加起來仍多如過江之鯽,可你覺得哪個會是天命所歸?我單烏對秦國並無好感,相反我親族皆死於秦人之手,論個人感情我對秦國是恨之入骨,可我仍要勸你歸降秦國,何也?”

“因爲我是墨者,墨者的宗旨就是兼愛天下,消弭徵乏。若能讓天下得以大治,我單烏個人的恩怨仇恨又算得上什麼?項羽劉邦之流,一個暴虐成性肆意屠城略地,視天下蒼生爲草芥;一個沽名釣譽假仁假義,田氏待他如手足他卻謀奪他人基業。這等人爲了私利一定會不顧蒼生的死活,想盡一切辦法打到對手,如此就算天下大定,也是十室九空。”

“反觀韓信,我雖未與之深交,但觀其行聽其言,皆能感覺出此人乃是天下雄主,胸襟之廣絕非項羽劉邦能比。從他在咸陽對待諸子百家的態度便可略見一斑,解禁海選之令一頒佈,關東學子無不擊掌相慶,紛紛投向關中。我也得到了鉅子的書信,說此人可以託付天下,故而纔到此處勸你順應天下大勢,歸降秦國。”

張耳擦了擦汗珠,“老師,此事事關重大,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單烏怒目圓睜,霍然喝道;“張耳,你若再執迷不悟,爲一己之私而置燕地百姓於不顧。我單烏從此便不再認你爲弟子,墨家也會全力相助韓信剷除你。”

張耳渾身一震,面部不停抽動,表情痛苦萬分,終於長嘆一聲,“罷了,我張耳既無力於趙國,倒不如老師所言,保一方百姓的安危。”

…….

張耳的輕易投降倒是有些出乎韓信的預料之外,他原本聽到辛劇提起單烏此人,只是抱着試一試的想法。按照他的想法,單烏雖然曾對張耳有大恩,可張耳畢竟是亂世之中的梟雄,就算重情重義也不會超過了對權利的野心。所以他請單烏來,本意只是想能對張耳嘗試着勸降,就算現在不降,日後糧草告竭時也會順勢歸降的。

本想張耳乃是一方諸侯,就算有心歸順也會審時度勢,觀望一陣再做決定的。畢竟現在韓信雖然佔據了趙國北部,可仍然是立足未穩,與秦國後方的連通也並不暢通,若生變故,秦國勢力敗退出趙地也並非不可能。

但這張耳卻聽從了單烏之言,如此輕易的就歸順了自己,這倒讓韓信有些始料未及,同時也對墨家在士人心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認識。暗暗捏了把汗,幸好墨家是選擇支持了自己,而不是項羽或者劉邦,要不然倒是個令人頭疼的事情。

收到張耳願意歸降的消息後,韓信擔心時間久了會生變故,便立即點起了一千親兵,快馬奔向城門接受張耳的投降。

城門之外,張耳面如平靜的挺身而立,身邊則是單烏以及一衆燕趙將領。

千餘秦騎席捲奔來,帶起一片揚天雪花,雖只有千餘人,卻氣勢如虹,聲勢駭人。

張耳忍不住眯起了眼睛,心中暗暗稱讚。這隊秦軍仍然是在高速奔馳中,卻井然有序,彼此之間的間隔絲毫不亂。再加上鞍上甲士兵器一應俱全,胯下坐騎高大昂揚,一看就是百戰精銳之師。自己雖然好謀,帶兵卻並不是強項,所帥之兵大多是倉促成軍的烏合之衆,如此看來敗於韓信之手,到也是情理之中。

一馬當先者正是紅氅披身的一員秦將,張耳眯着眼,看着那騎士縱馬奔到自己身前僅一丈處險險拉馬,身後的千餘騎士瞬間拉馬停下,行動齊整一致,可見訓練有素。

那名秦將面帶微笑,並未說話,只是在馬上挺直身子居高臨下的看着張耳。張耳觀此人少年英姿,面帶微笑卻不怒自威,身後千餘騎竟無一人敢於他並駕齊驅。雖未見過韓信,可張耳憑着直覺感覺出這名秦將就是韓信,於是張口問道;“你就是韓信?”

韓信身邊一名秦兵厲聲喝道;“大膽,竟然直呼上將軍名諱。”

話聲剛落,身後千名騎兵齊拉馬繮,齊聲呼喝。戰馬高高舉起馬蹄,重重落下濺起了一片雪花。行令如一,肅殺之氣瞬間崩發,一衆降將不由齊齊變色,不少人甚至害怕的退後數步。

韓信擡手,示意左右噤聲,微微俯下身子微笑的看着張耳,道;“正是我,不知常山王有何指教。”

韓信和張耳目光交接,一上一下對視許久,最終張耳移開了目光,低下頭單膝跪下,“罪臣張耳,見過上將軍。耳今日已經歸降大秦,請上將軍勿再提往日常山王之號。”

韓信點了點頭,顯然很滿意張耳的姿態,上下打量了番張耳,見他年近中年,雙鬢隱隱有些白髮生出,雖只是一襲洗得發白的長袍在身,但卻面色平靜,絲毫不見慌亂之色。便笑道:“常山王能棄暗投明,歸順我大秦,實屬明智之舉,也是趙燕兩國子民之福。我奉秦王之命,特拜你爲少師,領漁陽郡守,節制右北平、遼東、遼西三郡之事。”

張耳心中好笑,秦王遠在數千裡外的咸陽,絕不會未卜先知早半個月就知道他張耳要歸順秦國的。所以韓信口中冠冕堂皇的什麼“奉秦王之命”純屬扯淡,根本就是他矯秦王的旨意自己隨口封賞的。其實少師之職雖有殊榮,卻是虛職,唯有漁陽郡手節制燕地四郡之職纔是實權,也代表了韓信默認了他對燕地的管轄權。

所以雖然知道韓信是假借秦王之意,仍然是中規中矩的跪拜謝恩。“臣張耳謝陛下封賞。”

韓信滿意的點了點頭,舉手遙託,“張少師請起。”

張耳便順勢站起身來,韓信又看向張耳身後一衆將領,笑道;“諸位同僚,因爲我對各位還不是十分熟悉,待問過張少師後再行封賞。各位儘管放心,如今趙燕之地新定,急需有經驗的各位將軍和臣工爲我大秦治理各地,所以各位若是真心歸順我大秦並再無異心,我韓信今日在此爲誓,絕不負各位所懷之才。”

聽見韓信如此許諾,一衆降將這才放下心來,紛紛跪下呼道;“多謝上將軍。”

張耳見韓信寥寥數句話,便將手下的心收服了大半,不由暗生佩服。眉頭一鄒,忽然伸手做邀道;“還請上將軍入城接掌城務。”

氣氛頓時凝固,秦軍數名將尉面色緊繃,目光中皆露出殺氣,而一衆降將卻面露惶惶之色,心中對張耳的臨時起意埋怨不已。

要知道城內尚有近四萬的燕軍,而韓信身邊只有不到一千的輕騎,他若答應入城,那豈不是冒然行險,萬一張耳有異心那該如何?

和如果韓信不敢入內,或者找個藉口推脫掉,那必然會墮了他的聲勢,他剛剛營造出來的氣勢頓時會矮了數分,心中也會被這些燕趙降將瞧不起。

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單烏不由緊皺眉頭,心知張耳又是心中的傲氣發作,成心想給韓信一個難堪,到不是中途變卦想要對韓信不利。

擔心韓信心生猜疑,單烏便想開口圓場,卻不料韓信搶先笑道;“如此也好。”說完一揮馬鞭,戰馬從張耳身邊越過,直奔城中,其後千餘騎兵不假思索便緊緊隨之入城,只剩下滿臉愕然避開在兩旁的一衆降將。

薊城燕王府內,厚厚一大堆的籍卷被堆在了堂中,張耳在一旁向韓信分別介紹道這些分別是什麼。韓信則認真的聽着,一邊吩咐旁邊的書記官認真記下所說之事。

燕國雖是小國,地廣人稀,但畢竟也有數郡的之地,待這些交接完畢,也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時辰了。

原本身處險地,韓信的親衛門一個個緊張十分,將燕王府裡三層外三層的團團圍住,下馬刀弓在手,紛紛佔據府中各處要地嚴陣以待。直到後續秦軍紛紛入城接管城中防務,這部親衛才稍緩如臨大敵之勢。

總算將厚厚一堆的籍卷接收完畢,韓信這才長舒了一口氣,這些密密麻麻的燕篆所書的籍卷幾乎讓他頭昏腦脹,卻很多都是他急需欠缺的資料。

擡頭見張耳面色有些古怪的看向自己,便問道;“張少師有何見教。”

張耳一躬身,“見教不敢,只是耳心中有一疑問,還望上將軍未耳解惑。”

韓信一揮手,“有何不解,但說無妨。”

張耳沉吟便可,便如實說道;“薊城新降,軍心未穩,我十分好奇上將軍爲何有如此膽量敢隻身前往,難道不怕其中有詐?要知道你可是秦國的中流砥柱,你若去了我相信秦國必然大亂生起,上將軍以爲如何?”

韓信笑了笑,“不錯,你所言甚是,我若突然死在薊城中秦國一定會生起內亂來,那時候對你倒是個不錯的機會。“

張耳揚了揚眉,心中更加不解道;“那你爲何……?“

“很簡單。”韓信斬釘截鐵的說道。“我素聞趙人重信義,墨家更是一諾千金,有單先生作保,我如何能不相信。”

聽到韓信誇獎,一旁的單烏不由眯起了眼睛,笑着輕捋鬍鬚,心中猶如喝了蜜糖一般。又聽見韓信說道;“再者你若殺我,對你一點好處都沒。無論秦國如何亂起,忠於我的部下一定會攻下薊城屠城以泄憤的,你以爲憑你這點兵馬能守得住嗎?你太小看我韓信所帶之軍了吧,我之所以一直隱而不發,無非就是想和平收復燕地。”

“更重要一點。”韓信嘴角笑容泛起,“你以爲你能留得住我嗎?我若想走,這天下還沒有誰能留得住我,不要說你的四萬弱兵,就算是項羽的江東子弟兵在此,我也一樣能縱橫捭闔,進退自如。”

韓信高昂頭顱,自信滿滿的說出這番話的瞬間,張耳神情一時失神,恍惚間竟有了有種想要拜倒的衝動。強自鎮定下來,深深的看了韓信一眼,低下頭去跪拜道;“臣張耳請罪,從此後再無不服之心,願爲陛下效犬馬之勞。”

張耳的話顯然是向韓信效忠,可問題是他竟然直呼韓信陛下,這不論如何都是僭越之事。可韓信只是微微一笑,卻也不說破,兩人心中都是心照不宣,自然無需多說。

得到了張耳和一衆燕將歸降後,韓信輕易的平定了上谷、廣陽、右北平、漁陽四郡,又以張耳爲將,率歸降燕兵輔以蒙石五千秦國精騎,向東攻略遼西遼東二郡。

韓廣聞秦軍來攻,頓時驚慌失措,深知秦軍強大不可敵,又不甘心就此歸順秦國做秦國臣子,於是拔營東向,率殘軍棄城東逃遼東。

蒙石聽說遼東軍逃走後,立刻帶輕騎追擊,在遼河邊追上了正在逃竄的遼東大軍、一戰破之,殺死遼東軍卒三萬多餘,俘獲二萬,遼東軍士的屍首堆積如山,竟將河水生生阻斷。

韓廣拋下大軍,獨率五千親兵向東狂奔,逃入襄平。蒙石果斷拋下俘虜,讓隨後趕到的張耳大軍接收,他自己則帶着騎兵一路追趕,緊跟着到達襄平。

此時的韓廣早已如同驚弓之鳥,見秦軍殺來,也不管他們能不能攻下城市便立即棄城逃跑,繼續向東逃亡,進入了箕子國境內,滅掉了由商朝遺臣箕子建立的國家,自立爲王。但因爲實力損耗極重,再加上對秦國的恐懼,韓廣便終身不敢再提返回中原之事,之事安心的攻略周邊小國,做他的化外之王。

至此,秦軍已經平定了燕地六郡,又得趙地三郡。再得到秦國國內趕來的的二萬援軍後,韓信便大張旗鼓,率三萬秦軍以及五萬新軍南下,兵臨趙國恆山郡。

秦國大軍壓境,趙地一時大恐,軍民皆面帶惶惶之色。

第57章 軍前立威第34章 夜宴(上)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一百四十八章 變故一百五十章 南征北戰一百八十章 韜光養晦二百一十一章 虛實之間第70章 八百里瀚海(上)一百四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10章 含沙射影二百一十三三章 齊墨二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一一百三十六章 無顏關中第99章 江山裂第18章 公子熊心一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一百三十七章 北軍來使一百五十一章 明修棧道第81章 踏上歸途第68章 誓師一百八十七章 心懷鬼胎第28章 各懷心思第45章 北向二百六十六章 見龍卸甲一二百四十一章 齊地一二百五十二章 咸陽來使二百一三十一章 鏖戰中原四第64章 說客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一百九十三章 瘋狗稽粥第10章 含沙射影一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一百一十八章 關中危矣一百九十七章 雀佔鳩巢下一百九十八章 攻守易勢第102章 鉅鹿之戰(二)第94章 信口雌黃第52章 北地二百三十七章 毒士中第103章 鉅鹿之戰(三)第34章 夜宴(上)二百五十八章 大風歌三第100章 北方劇變第96章 棋逢敵手第83章 父子反目(下)第62章 離心(下)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第59章 大打出手第54章 右軍一百一十七章 咸陽大變一百二十七章 間不容髮一百四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90章 王離之召二百一三十三章 鏖戰中原六一百五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92章 生死之間第9章 冒牌神相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下二百五十二章 咸陽來使第56章 走馬上任一百五十六章 勾心鬥角二百零五章 後繼有人第29章 蘭橈盪漾誰家女一百七十五章 算計第14章 九宮戲二百六十章 大風歌五二百一十三章 燕趙歸心二第2章 天意一百五十八章 不求連城壁一百五十九章 奪門之變上二百七十二章 見龍卸甲七二百三十六章 毒士上二百五十章 齊地十第15章 城父張良第66章 子不若父第44章 忠僕二百一十八章 燕趙歸心七第110章 鉅鹿之戰(十)第61章 離心(上)二百一十五章 燕趙歸心四一百三十七章 北軍來使第102章 鉅鹿之戰(二)第100章 北方劇變第28章 各懷心思一百四十八章 變故一百一十五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下第82章 父子反目(上)第96章 棋逢敵手第10章 含沙射影二百六十二章 大風歌七二百三十八章 抱薪救火下第78章 血泣之日二百五十三章 燃眉之急二百一三十二章 鏖戰中原五第96章 棋逢敵手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中第24章 山雨欲來二百四十八章 齊地八第44章 忠僕
第57章 軍前立威第34章 夜宴(上)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一百四十八章 變故一百五十章 南征北戰一百八十章 韜光養晦二百一十一章 虛實之間第70章 八百里瀚海(上)一百四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10章 含沙射影二百一十三三章 齊墨二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一一百三十六章 無顏關中第99章 江山裂第18章 公子熊心一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一百三十七章 北軍來使一百五十一章 明修棧道第81章 踏上歸途第68章 誓師一百八十七章 心懷鬼胎第28章 各懷心思第45章 北向二百六十六章 見龍卸甲一二百四十一章 齊地一二百五十二章 咸陽來使二百一三十一章 鏖戰中原四第64章 說客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一百九十三章 瘋狗稽粥第10章 含沙射影一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一百一十八章 關中危矣一百九十七章 雀佔鳩巢下一百九十八章 攻守易勢第102章 鉅鹿之戰(二)第94章 信口雌黃第52章 北地二百三十七章 毒士中第103章 鉅鹿之戰(三)第34章 夜宴(上)二百五十八章 大風歌三第100章 北方劇變第96章 棋逢敵手第83章 父子反目(下)第62章 離心(下)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第59章 大打出手第54章 右軍一百一十七章 咸陽大變一百二十七章 間不容髮一百四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90章 王離之召二百一三十三章 鏖戰中原六一百五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92章 生死之間第9章 冒牌神相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下二百五十二章 咸陽來使第56章 走馬上任一百五十六章 勾心鬥角二百零五章 後繼有人第29章 蘭橈盪漾誰家女一百七十五章 算計第14章 九宮戲二百六十章 大風歌五二百一十三章 燕趙歸心二第2章 天意一百五十八章 不求連城壁一百五十九章 奪門之變上二百七十二章 見龍卸甲七二百三十六章 毒士上二百五十章 齊地十第15章 城父張良第66章 子不若父第44章 忠僕二百一十八章 燕趙歸心七第110章 鉅鹿之戰(十)第61章 離心(上)二百一十五章 燕趙歸心四一百三十七章 北軍來使第102章 鉅鹿之戰(二)第100章 北方劇變第28章 各懷心思一百四十八章 變故一百一十五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下第82章 父子反目(上)第96章 棋逢敵手第10章 含沙射影二百六十二章 大風歌七二百三十八章 抱薪救火下第78章 血泣之日二百五十三章 燃眉之急二百一三十二章 鏖戰中原五第96章 棋逢敵手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中第24章 山雨欲來二百四十八章 齊地八第44章 忠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