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4

兩人一前一後的下樓出宿管站, 沈九思突然的就停住了腳步。顧嘉安順着她的目光望過去,看見一輛黑色轎車,駕駛員的車窗開着, 車主就坐在裡面抽菸, 恰巧, 車主是沈賦。

沈賦並沒有注意到她們。沈九思也只停頓了幾秒, 又悶頭朝食堂走去。

“你不跟他打個招呼?”

“不了。”沈九思搖頭, 她指了指不遠處的前面,示意道:“廖禮安在那裡等着呢。”

顧嘉安就也不再多說,順着她的話朝廖禮安打招呼。廖禮安就遠遠的朝她們點一下頭, 等到兩人走過來,顧嘉安湊到他的旁邊, 兩人幾乎是沒辦法遮掩的親密。

沈九思將這些收在眼底, 但目不斜視, 走過他們兩人身邊,問:“你們有什麼喜歡吃的嗎?”

一頓飯吃的囫圇吞棗。等顧嘉安和沈九思再走回宿舍的時候, 沈賦連同他的車一同不見了。顧嘉安揣摩不清沈九思的反應,只覺得他們之間的關係同兩年前的初遇發生了鉅變,且轉折突兀,無法遮掩。

她們回到宿舍,宿舍裡只來了一個人, 看見她們, 立刻站起來。

“我是顧嘉安, 新聞學院的。這是沈九思, 計算機系的。”顧嘉安介紹了一下。

“吳裴, 也是新聞學院的。”她說,“這個宿舍應該是隻有我們三個人了。”

“那不挺好的嗎?”顧嘉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沈九思淡淡的, 沒有想要摻合進她們的談話的意思。吳裴許是注意到了這一點,就湊到顧嘉安身邊聊天,讓她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從前的許多經歷告訴她,最先喜歡抱團的、最自來熟的人,反而最後生疏的最快。是以,她也只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應和她的話,感覺自己早就失去了和別人交心的能力。

吳裴自討沒趣,悻悻的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

大學和高中唯一的區別就是給個人的獨立的空間要比以前大很多。是以最後學成什麼樣子全憑自己的想法。

顧嘉安固然不算是一個一心向學的好孩子,但是她還是抱着對記者這個職業的理想憧憬而來的。所以在參加社團時特意選擇了學校裡唯一的記者社,據說是比他們大許多屆的學長創辦的,而學長現在也在當記者,且發展的很好。

吳裴說:“你到了大學還這麼努力做什麼?”因爲院系的要求,她必須要參加一個社團,所以選擇了據學長學姐來說最輕鬆的一個社團,每週都不用打卡開會,平時無事的時候幾乎不用到社團報道。顧嘉安不認同她對待自己專業的方式,但更不喜歡的還是她對待別人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態度。

就好像沈九思的專業課的任務很重,經常需要在宿舍裡寫作業。吳裴就會在她們一起上課的時候把這些當作什麼很讓人吃驚的事情說給顧嘉安聽:“沈九思又在偷偷學習了!”

顧嘉安:“……”

顧嘉安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記者團上。她加入的就是文字編輯部,專門負責採寫稿件和採訪人物。平日裡出去採訪都會有一個學長或者學姐帶着。這天的活動照例還是一個學長跟着,他叫胡辰,帶着圓圓的黑框眼鏡,看上去就是一個當記者的樣子。

他們要去聽一個金融學院的講座,再拍幾張講座的照片,之後就可以寫稿編輯了。

胡辰邊朝講臺那邊拍了一張主講人的照片,邊說:“你當初填志願的時候第一志願就是新聞嗎?”

“當然了。”顧嘉安被他問的莫名其妙,心裡覺得不會有其他的答案了。

胡辰說:“我們那一屆反正很多人都是被調劑到這個專業的。”

“那你呢?”

“我是真的想當記者,”他想到什麼,故作神秘的說,“就像當初創辦這個記者團的學長一樣。”

在入學加入這個社團之後,顧嘉安聽過許多用崇拜的語氣提過這個學長的人,她越聽越心生好奇,問:“這個學長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啊?”

“他嗎?他就是對這個專業非常的熱愛。在學校創辦記者團之後,在記者團的媒體上自己獨立撰寫了許多稿件,其中有一篇當年揭露了發生在我們學院裡的一個項目的財政漏洞,把校領導氣瘋了。”

“他畢業之後就在白城記者社工作了。好像去年還是前年那樁女生自殺案就是他報道的吧。”

“女孩自殺?”顧嘉安越聽越不對勁,“那個女生,不會碰巧姓沈吧。”

“對對對,就是姓沈!那個學長叫李洋!聽名字就很有‘記者’風範吧!”

……

顧嘉安只覺得驚悚,聽到這個名字後背上直冒冷汗。她還記得她跟李洋最後一次見面時候的場景,她幾乎是指着他的鼻子在罵他,說如果自己當了記者,一定比他做得好。結果轉眼間,李洋成了她讀的學校裡受人崇拜的學長,而她加入的社團居然還是他創辦的。

“喂,你怎麼了?”胡辰注意到自己的小學妹的臉色的不對勁,關切的問,看她不回答,又往前走了一步,湊近她。

“安安?”熟悉的聲音自顧嘉安背後響起,顧嘉安有如聽到神赦,惶惶然的朝廖禮安望去,見他皺着眉頭,下意識的隔開胡辰想要靠近她的身形,自己抓住她的袖子,問道。

“待會兒再說吧。”顧嘉安打起精神起來衝他笑笑,廖禮安便只得作罷,朝自己坐的位置那裡走過去。

“你男朋友?”胡辰問。

顧嘉安點點頭。

“嘖嘖嘖,可惜了。”胡辰說,“我舍友本來在迎新大會的時候看你不錯,想追你來着。”

她噎了一下,抱拳道:“那你替我謝謝你舍友的不追之恩了。”

“哈哈,可以可以。”

剛剛的細微尷尬隨着幾句玩笑一筆帶過。但胡辰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對顧嘉安的衝擊猶在,她幾乎是立刻就留了一個心眼,開始注意李洋在這所學校裡留下的蛛絲馬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