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驚龍(八)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在李師師宅邸的後院,自然也有御前諸班直的人在守候。一幫大老爺們兒,大眼瞪着楊凌,守在背銜後巷,真是夠人受的。官家此來,就帶了兩個小黃門,一個守在前門,一個守在後門,算是隔絕內外,剛纔守後院的內使得到官家召喚,匆匆送了李師師自用的趕車院公和一個小侍女出來,說是去接什麼人。

那小黃門也跟在車上,也是一副糊塗模樣,渾不知道官家和李女史在搞什麼花樣,這小黃門隨李師師派出的車子去後,這些守夜守得無聊的御前諸班直的漢子們頓對就說笑起來,全是猜測官家派車去接什麼人。

猜到後來,雖然大家語氣恭敬不減,也儘量說得委婉曲折,意思可污猥不堪,竟然猜到官家今日龍興頗高,李女史一人已經難以承歡,趕緊去接一個相好姐妹前來,與官家朕牀共好來着。

這些御前諸班直的隨侍武臣,歷代都不乏有與天家結親的。和趙家也算一休。趙家對這些屏藩武臣之家也是向來優容關照。宋對羅網又不嚴密,沒什麼文辭言語之禁。一幫武臣本都是紈絝性子,竟然是越說越是興高采烈,車子匆匆回返差點都未曾注意到。

還是一個班直武臣當差勤謹些,拍了他們帶班虞侯一掌,笑罵道:“胡說些什麼,內臣已經回來了,這一趟來得倒快,趕緊上前迎接。敢耽擱了官家的大事?”

那虞侯也笑,向來車迎了上去,李師師用的不過是輛騾車,除了拉車的大青騾子神駿一些,就再沒什麼出奇的,騾車轅上坐着那個趕車院公還有同去的小黃門。車廂簾暮低垂。看不見裡面到底是什麼人。

那虞侯迎上去笑道:“內使差事了結得好快!宮家的親召,俺們可不敢留難,就請進去罷,長久未曾隨侍官家出值在外了,可真有些熬不住!”

那小黃門有些神思不屬,臉色白。勉強笑道:“官家口詔,不用驗看了,我們這些人,你應該放心得過。”說罷不住眼神朝那虞侯亂飛。看這意思倒是希望他當差額外忠勤一些,哪怕官家口詔不用驗看,直入院內,這虞侯也放心不下,非要差點一番。

可是這李師師的院公使女,都是精熟的人,以前官家前來,興致起來和李師師同車出遊。在汴梁城偷偷轉轉,也是這院公趕車。從來未曾有什麼岔子,這虞侯哪有什麼放心不下的。大宋本來就沒有後世那麼嚴密變態的國家元安保休制,承平日久,這上頭也從來沒有意外,更是廢弛,虞侯聽到官家口詔。哪裡會去費那個事情!當下擺手笑道:“請去,請去!,總不能叫官家久候,俺們在這裡當值勤謹,還望內使有便。在官家面前美言一句,多多承情,來日必然要清還內使的情。”

小黃門無奈,這後門本就是給院中送米送面,送柴炭送水,車子可以直入的出入。

得那虞侯一句話,院公將車子直趕到內院入,車中先下來一個小侍女,正是李師師的貼身侍女,引着後下來一個人影,在小黃門的帶領下,直向李師師所在小樓去了。

外間守候的那些班直武臣倒是想探頭探腦的看個究竟,一則離得遠,一則有騾車遮擋。

哪裡能夠看得清楚,互相對望一眼,都是臉上帶着頗有些小賤味道的笑意,互相會意,官家今日興致不淺!

那小黃門和侍女將楊凌一直引到小樓之上,侍女是守外值的,留在門外便不入內。

小黃門在門。低低通傳一聲:“官家,外臣楊凌到了,準備陛見。”

這被行院小車載來的,就是爲大宋擊滅遼國的功臣楊凌了,如此大功之人,若是在開國時,太祖會以錦袍加之,華宅待之,好好用足他之長處之後,再杯酒釋以兵權,讓他安享尊榮到老。

太祖以後,此等人物,將會被視爲中流砥柱的重臣,留待汴梁,作爲國之重寶,如呂端,如寇公,如韓琦,如文彥博,如富弼,如范文正公,是緩急時候可以安定人心,爲大宋扶危定難的寶貝。將會以使相銜加之,哪怕出鎮在外,也隨對遣使探望,一旦有什麼難決之事,就會召之入內問對。

但是在這宋末之世,卻要此等功臣,走通行院官家二奶門路,在這夜中,爲一小黃門一使女所引,在行院樓中,面見微服出來享樂的大宋官家!

大宋國事到底如何,從這上頭,就可以想見一二了,此刻楊凌,倒是沒有這種感慨。他也實在顧不得追思前賢,感慨如今了,一路行來,他都將自己一團精神繃得緊緊的,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看能不能在汴梁穩住腳步,看自己到底在這個大宋,有沒有將來!機會只有一次,絕不能就此錯過!其他什麼,他都一概顧不得了。

屋子裡面,傳來一箇中年人頗爲清朗的聲音:“傳楊卿入內便是。”

小黃門恭謹的將門推開,將楊凌引入,楊凌目光一掃,就看見不大的廳堂之內,一個穿着團青色道袍,戴着軟帽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張坐榻之上,四十許年紀,眉清目朗,氣度雍雅。在坐榻之上,這中年男子姿勢並不是特別端正,卻平添了一番瀟灑寫意的味道,他目光落在楊凌身上,稍稍停頓一下,嘴角也浮現出一絲還算溫和的笑意。

這就是大宋官家了,這位在歷史上留下了漢民族最痛一頁篇章的皇帝,這位前半生荒唐無度,後半生卻讓人不得不掬一捧同情之淚。

古往今來,最有藝術成就,遭際也最爲離奇慘淡的宋徽宗趙佶!

這麼一個文明已經攀上這個對代最高峰的大宋,就是在他的君臨統治之下,轟然崩塌。

這個民族所喪失的氣運。在他身後幹年,都在彌補,只怕到楊凌穿越前的那個對代,都未曾完全彌補過來!

對於這樣的一位皇帝,對其痛恨有之,對其同情有之。只怕讀史到了深處,剩下的也只有一聲嘆息。

漢民族頭頂的文明天空,因爲趙佶的存在而傾倒,卻不知道,此時此刻站在趙佶面前的楊凌,出現在他不該出現的對代之後,能不能擋在天地之間!

和趙佶目光碰上,不過是短短一瞬,楊凌腦海中。已經不知道轉過了多少念頭,具體是什麼,他也不知道,不過這也不是感慨的時候了。楊凌渾身精神已經繃得緊得不能再緊,面上卻仍然神色淡淡的,已經伏身拜倒,山呼舞拜:“微臣楊凌,拜見官家。孤臣負屈,無由自達。一腔忠憤,只有訴於官家座前。”那小黃門頓對噤若寒蟬,咕咚一聲拜倒在地,也變成了磕頭蟲:“小人怎敢?”

樑師成安排在趙佶身邊的內使,自然也都是他心腹,這小黃門才領命出去接人的時候。一開始還糊里糊塗,未嘗不是和那些御前諸班直們一樣想着官家今日龍興不淺,李女史看來要找得趣姐妹共同侍奉官家。

雖然這不是李女史慣常會做的事情,但是李女史畢竟二十三歲了,擔心色衰開始出奇固寵也是論不定的事情。

當車子到了東十字大銜。那小侍女上前到一隱秘處問小楊大人何在,小黃門頓對就覺得不對,楊凌怎麼就和李師師搭上了線,最後又說動官家,漏夜召見他!

對李師師這裡,樑師成的確是上心了,也沒小瞧楊凌的鑽營能力,派在官家身邊的內臣自然也是負擔着隔絕中外的任務,卻沒想到,這轉變實在也來得太過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了罷?

李師師和楊凌這裡,勾措上得也太過莫名其妙了罷?

說到底還是隱相他老人家吃了木有感情經驗的虧,狗男女看對眼是不要理由的,全看是不是來電了,楊凌和李師師一夜相談,感慨良多,彼此之間就是生出了這麼一陣好感。

對於小黃門而言,要緊的事情就是趕緊將這消息傳出去,可是官家交代的差事也要緊。

從後門而入的時候,他就希望這些班直侍衛能忠勤一些,上車查看查看,這些武臣都是嘴巴大的,絕收不住秘密,說不定一會兒就傳到隱相他老人家那裡去了。這些武臣卻沒半分忠勤之心,揮手就放他人內,小黃門又不能明說車裡拉着的是楊凌,旁邊還放着李師師的院公和使女呢!

跟官家提上一句,自家就不知道還能不能吃上明天的飯了,他這等小黃門,還遠不夠入文臣班次的資序,只是天子家奴而已,說打殺也就打殺了!

等引楊凌入內,這小黃門在旁邊陪侍,滿腦子轉的就是等會兒官家一定讓他退下,看找個什麼法子趕緊通傳隱相這個莫大的變故,讓隱相早早有些預備,卻沒想到,趙佶大智慧談不上,這小處卻是聰明精細,一句話喝出來,這小黃門頓對就再沒了這些歪心思,只是趴在那裡喃喃保證,自家說什麼也不會走漏風聲!

說到底,還是趙佶看楊凌對眼了。

對於趙佶這個感性過理性的一國之君而言,很多時候用人行事,只是單純的憑喜惡而已。

今夜出現的楊凌,所有一切,都讓他滿意。李師師在前款款鋪墊不必說了,楊凌自家也足夠爭氣。

趙佶看人是重儀容風致的,秉政以來手下得用重臣,無論蔡京樑師成王黼李彥,都是美風儀,好氣度。就連童貫也有筋骨如鐵,威嚴凜凜的武臣氣象,楊凌賣相,已經是打動李師師這個眼高於頂的女子,如何能不入趙佶法眼?

比起剛入京的時候,楊凌又更顯得憔悴瘦削了一些,拜伏在地上久久不肯擡頭,這份恭謹忠忱之心,也足以讓人動容。

還有一點要緊的是,楊凌一來,就稱孤臣負屈,一開始就咬死了孤臣兩個字,在官家面前表明自己和任何人都不是一黨。沒有找任何門路去應對樑師成的逼迫,只是想方設法的自達於官家面前,請官家決斷到底容他還是不容他。

這一下就將趙佶捧到了最高而且是唯一的裁決者的位置上,讓趙佶怎麼能不覺得心滿意足?

以楊凌讀史對趙佶的認識,再加上李師師對趙佶的瞭解,這準備好的所有一切言辭動作,都足以打動趙佶!

還有最要緊的一點,卻是趙佶自己不願意承認的,楊凌拜伏在那裡,在趙佶眼中,他頭頂上浮現的卻是光輝燦爛的數百萬貫一年的財貨,趙佶絕不肯承認他是貪這些阿堵物之人,可東南應奉局還有朱緬的春風得意早就出賣了所有一切,正是因爲這個,趙佶今日和楊凌一見,卻怎麼看怎麼覺得滿意!

趙佶端坐在坐榻之上,擺擺手,那個嚇破膽的小黃門立刻就屁股尿流的退下,殷勤的將門關上,還走開了一些,不敢細聽趙佶與楊凌的問對。

等小黃門離開,趙佶才溫言道:“愛卿,此間不是禁中朝堂,平身安坐就是。朕非聖人,國事繁多,不是每個臣下處都料理得到,本來想你平燕戰事辛苦,河東又是事務繁多,又是第一次踏入汴梁天子腳下,該消散一下,將養一陣,調理復原了,再議給你什麼差遣爲國效力。卻沒想到你恐怕和朝中大臣有了什麼誤解,覺得含冤負屈。情急之下,竟然走了李女史這邊門路!”

趙佶招呼楊凌平身,楊凌聽命而起,誠心正意,垂手侍立一旁。趙佶一邊說一邊觀察他的神色。卻看楊凌似乎剛纔舞拜之後,已經吐盡了胸中委屈也似,現在並無多少憤憤神色,只是靜靜在聽着趙佶開解。

當君主的,最恨臣下心生怨望,要是楊凌還是一副憤憤不平模樣,胸膛起復,彷彿有多少不平要吐,爲主君者就大是不樂意了,已經到朕面前,朕自然會平衡曲處,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還有什麼好不滿足的?

楊凌這般表現,又對了他的心思,趙佶說話也就越發的字斟句酌起來,既不能傷了樑師成那裡體面,又要着實寬解楊凌這有功將來說不定還得用之臣的委屈,一時間竟然覺得話語組織得有些艱難。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第285章 初次交鋒第525章 倖進(五)第519章 行路難(九)第496章 潛雷生(六)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89章 大功(八)第410章 收網(十九)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112章 涿州(十二)第386章 暗撥乾坤(五)第153章 風雲動(完)第659章 雨過天晴戰端起第634章 擁駕(四)第91章 大功(完)第129章 暗潮生(十五)第295章 招兵買馬第460章 慶父不死(十)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640章 擁駕(十)第12章 童貫第443章 莫須有(十四)第263章 一個不留第85章 大功(四)第276章 女真南下第165章 馬蹄急(十二)第246章 大江東去(十五)第530章 倖進(完)第459章 慶父不死(九)第118章 暗潮生(四)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442章 莫須有(十三)第730章 家國天下事(六)第260章 台州王德第396章 收網(五)第520章 行路難(完)第252章 鐵馬冰河(一)第507章 驚龍(七)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233章 槍挑鐵滑車(五)第529章 倖進(九)第424章 明爭暗鬥(三)第106章 涿州(六)第157章 馬蹄急(四)第272章 梟雄末路第464章 朔州會戰(二)第589章 改天(十九)第243章 大江東去(十二)第716章 整軍會獵(五)第311章 小人之言(下)第694章 合兵(四)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199章 風雲亂(六)第168章 馬蹄急(十五)第349章 擒將第496章 潛雷生(六)第145章 風雲動(十二)第652章 整頓京師(二)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573章 改天(三)第399章 收網(八)第467章 朔州會戰(五)第432章 莫須有(三)第377章 密謀圖事第712章 整軍會獵(一)第727章 家國天下事(三)第82章 大功(一)第491章 潛雷生(一)第555章 殺破狼(三)第127章 暗潮生(十三)第472章 初至汴梁(二)第514章 行路難(四)第218章 雪滿弓刀(十三)第659章 雨過天晴戰端起第658章 安得猛將守四方第222章 江山如畫(一)第592章 將出(二)第86章 大功(五)第75章 萬事俱備第345章 狹路相逢(二)第45章 呈兵白溝河第355章 河東亂象(一)第673章 全線動搖(二)第76章 奪城(一)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621章 北上(十一)第158章 馬蹄急(五)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631章 擁駕(一)第499章 潛雷生(九)第8章 白溝河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464章 朔州會戰(二)第522章 倖進(二)第233章 槍挑鐵滑車(五)第101章 涿州(一)第430章 莫須有(一)第127章 暗潮生(十三)第697章 合兵(七)第100章 招攬(完)
第285章 初次交鋒第525章 倖進(五)第519章 行路難(九)第496章 潛雷生(六)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89章 大功(八)第410章 收網(十九)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112章 涿州(十二)第386章 暗撥乾坤(五)第153章 風雲動(完)第659章 雨過天晴戰端起第634章 擁駕(四)第91章 大功(完)第129章 暗潮生(十五)第295章 招兵買馬第460章 慶父不死(十)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640章 擁駕(十)第12章 童貫第443章 莫須有(十四)第263章 一個不留第85章 大功(四)第276章 女真南下第165章 馬蹄急(十二)第246章 大江東去(十五)第530章 倖進(完)第459章 慶父不死(九)第118章 暗潮生(四)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442章 莫須有(十三)第730章 家國天下事(六)第260章 台州王德第396章 收網(五)第520章 行路難(完)第252章 鐵馬冰河(一)第507章 驚龍(七)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233章 槍挑鐵滑車(五)第529章 倖進(九)第424章 明爭暗鬥(三)第106章 涿州(六)第157章 馬蹄急(四)第272章 梟雄末路第464章 朔州會戰(二)第589章 改天(十九)第243章 大江東去(十二)第716章 整軍會獵(五)第311章 小人之言(下)第694章 合兵(四)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199章 風雲亂(六)第168章 馬蹄急(十五)第349章 擒將第496章 潛雷生(六)第145章 風雲動(十二)第652章 整頓京師(二)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573章 改天(三)第399章 收網(八)第467章 朔州會戰(五)第432章 莫須有(三)第377章 密謀圖事第712章 整軍會獵(一)第727章 家國天下事(三)第82章 大功(一)第491章 潛雷生(一)第555章 殺破狼(三)第127章 暗潮生(十三)第472章 初至汴梁(二)第514章 行路難(四)第218章 雪滿弓刀(十三)第659章 雨過天晴戰端起第658章 安得猛將守四方第222章 江山如畫(一)第592章 將出(二)第86章 大功(五)第75章 萬事俱備第345章 狹路相逢(二)第45章 呈兵白溝河第355章 河東亂象(一)第673章 全線動搖(二)第76章 奪城(一)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621章 北上(十一)第158章 馬蹄急(五)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631章 擁駕(一)第499章 潛雷生(九)第8章 白溝河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464章 朔州會戰(二)第522章 倖進(二)第233章 槍挑鐵滑車(五)第101章 涿州(一)第430章 莫須有(一)第127章 暗潮生(十三)第697章 合兵(七)第100章 招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