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整練禁軍(八)

說得自己義無反顧非要爲大宋除此毒瘤了,高俅會怕自家後人與遺留班底跟着楊凌他們一起倒黴,但是說得輕描淡寫準備敷衍了事,多半是爲自己謀好處了,這個趙佶的忠心臣子又覺得不滿,會認爲自己臨終前最後出的一把子氣力是爲他楊凌謀取了最大的好處,而不是他忠心侍奉的官家。

得了便宜,前面一席話楊凌說得坦白,這個時侯,這說辭卻又得翻過另一面去,身在其間,才知道和這個時代沒個執掌權柄的人打交道的不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思想,操守,好惡,楊凌幾乎是白手起家,要利用這個時代崩裂而出的縫隙蜿蜒曲折前進,在這汴梁城中,與之打交道的每個人,都要研判揣摩到極處!

在這上頭,李邦彥的助力是極大,他對汴梁當道諸公,都有相當瞭解,雖然李邦彥看起來一副比楊凌還要閒散的樣子,不過楊凌才知道自家有多幸運,能在招攬到這個士大夫中的異類,若不是得他助力,在這汴梁城中,他絕到不了今日地步,當下楊凌頓時又換了一副嘴臉,神色變得嚴肅了許多,輕笑一聲道:“若自家地步不站穩,太尉豈能放心助我行事?治大國如烹小鮮,更何況禁軍財計這等可稱得上國本的要事?我倒是想痛快行事,可一旦痛快行事了,楊某人倒黴還是小事,牽扯官家治國大局,楊某人其身何贖?”

“此番穩重行事,一邊使大局不至於潰決,一邊能使禁軍財計事稍稍象個樣子,能爲國家省幾百萬貫,便是幾百萬貫對大宋,對官家都是莫大的助益……而且太尉也該知道楊某人的生財本事,以一座貿市便行了,大半個東南應奉局之事,若這幾百萬貫在楊某人掌握當中,回報官家,當是三倍四倍之數!國家財計困窘若此,多一文錢便可多緩一口氣,若得太尉助力,楊某一邊能維持住大局,一邊爲官家多生一些財貨,官家也必然感念太尉忠勤,此福必當遺澤子孫!”

此時此刻,高俅終被打動楊凌所言,實在是方方面面都已經照顧到了,於公,他的生財本事擺在那裡,要是禁軍財計能整理出點頭緒,能讓那些禁軍將門稍稍讓步,怎麼也能回報給官家幾百萬貫的財貨,他輔佐楊凌行事,也算是最後爲國宣勞了,於私,對於他高俅一系人物連同後人而言,藉此機會可以在他去後仍然在禁軍當中站穩腳步,他離開也算是少有牽掛了。

對於楊凌自己而言,能將這樁以繁難著稱的差遣舉重若輕的辦下來,他楊凌的寵信和聲望,必然更上一層樓,將來地位只有更高,他一個按起微末之人,一向作爲給人的觀感就是願意拿命去拼功名,這也正是他所求的,以他沉浮宦海幾十年,閱人無數的經驗,楊凌這番表白實在是無可挑剔,很有成功的可能,再加上這是官家的意願,自己一生就未曾拂逆過官家的心意,這次總是要配合楊凌行事的,無非就是出力大小的區別。

現在看來,差不多是要拿出自己剩下不多時日裡面的全部氣力了,到了這個時侯,大方向定了,高俅才肯和楊凌談談條件他輕聲道:“高某手下,自然有幾個在禁軍當中心腹任職之人,禁軍一應情弊,他們也自然少不了,大人要敲山震虎,這些高某心腹之人自然是最好的配合大人行事的人選,爲國出力,自然是沒什麼的,可是總要對他們有個交代,至於小犬,大人還是莫要過於擡舉,他是沒什麼大本事的,能安心守戶足矣,此間事,不必牽扯到小犬身上。”

楊凌一笑,一直憋着的一口氣總算是鬆了下來,好容易說動了這位高太尉!這位高俅,哪有半點水滸傳上跋扈驕橫糊塗的樣子,其貌恂恂,其言侃侃,思慮周詳細密,不是個容易打交道的,要是還在他全盛時侯,自己是說不動他的,高俅要麼就直接頂回去,要麼就乾脆自己將這個差使接下來了,現在自己不過是欺他將死,放不下身後事,再加上對趙佶所欲之事已經有心無力,只有讓自己行事方方面面綜合在一起,才終於讓這位高太尉願意上船。

現在總算是開口討價還價了!這方面就不必讓這病得快死的老頭子浪費口水和不多的精力了,自己開價一向大方在一衆手下看來,這就叫做他楊某人的大氣魄,“太尉說哪裡話來?但凡是願意配合楊某人行事的,絕不會讓其一家哭,就算仕途稍稍有些干礙,聖人也是簡拔在帝心的,起復是一定的,再超遷幾轉也未可知……”

“況且此間行事,不需要什麼橫班人物,指揮使虞侯使這等人物用來做個由頭便已足夠,楊某人再許他們一人十萬貫債券,總能稍稍慰高太尉心腹之心了……”

“至於世兄,太尉實在是太過謙抑了,我與李大人都與世兄打過交道,世兄年紀雖輕,但是氣度開闊,更是熟知禁軍內情事此間若是得世兄爲助,爲官家行整理禁軍財計事,武職轉爲文資,在樞密院得差遣行走,也是自然的事情但楊某人在樞密院一日,當與世兄同休慼!”

說到自家兒子將來,高俅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一絲關切‘聽到楊凌許諾,忍不住微微點頭,自家班底安排倒也罷了,本來就不必動到橫班之輩人物的頭上,都是由下面開始敲山震虎,中層武職官,十萬貫債券也抵得過了,更不必說還有起復的機會。

自家兒子武職轉文資,入樞密院行走,卻是要緊,以他太尉之尊,自家兒子不經東華門唱出,或者不曾有什麼特殊勞績,也只能順而蔭補一個武職官而已,現在正是官家需要楊凌爲他理財的時侯,在樞密院可以開衙署,闢僚屬,自家兒子助力行事,再有他在天子面前的情分,轉資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就比掛着一個武官銜頭好到天上去了,一爲文臣,按序升遷,家業總是穩穩的了,大宋善待文臣可不是說說而已!其他的好處更不必說,楊凌都說出此事同休慼了,他是理財聖手,此次生髮出多少,除了應奉官家之外,只要自家的班底在,楊凌總要依靠他們,分給自家兒子的那一份絕少不了,但是這些話未免銅臭氣太過,哪怕私下密會也不方便擺到檯面上說,大家意會就成了。

當下高俅只是喃喃謙虛:“太過,太過了……如此安排,讓高某實在如何克當?”

楊凌大度的擺擺手:“太尉當不起,這禁軍當中,又有何人當得起?現在話已說到這裡,太尉就且看將來罷,看楊某人是否說到做到。”高俅一笑,大有楊瑟之意:“高某能睜着眼睛的時日,也不知道能有幾天了……”

今日話實在是談得有些長遠,用心也比平常閒話深了十倍,高俅事先已經是服用了提神醒腦的湯藥,這個時侯也開始覺得疲倦了,但是還有要緊的話沒有說透,只能強自打疊起精神,定定看着楊凌,認真動問:“不知道大人將從禁軍財計事何處着手?這可是關要之處,輕重之間,不可偏廢……大人想必已經胸有成竹,不知可否告於高某?”

楊凌再次確認,高俅雖然病得只有一口氣,但是絕不糊塗,甚而比常人還要清醒許多,這句話問得的確是極其關鍵,禁軍財計事可謂是處處漏風,只要去查,就沒有不是罪過的但是有些事情太過重大,碰不得。

比如說佔用空額之事,天下人都知道禁軍裡面吃空額已經是通例,空額吃個三成,已經是邊地隨時準備上陣的精銳邊軍了,都門駐泊禁軍,空額至少要從五成以上開始算,至於河北路還有江南那些久矣廢弛的駐泊禁軍,營中有兩成實職已經算是高看他們了。

不過差點禁軍財計事偏偏不能從這個上頭下手,一旦查整,裁撤編並禁軍,讓每個指揮都是實額,那就是動搖整個禁軍的組織體制一個團體,最重要的就是組織體制,特別對於軍隊這種靠着上下體制維繫的團體,比如說楊凌原來所在的那個時代,國家承平已久,但是****的陸軍還是維持着二十四個集團軍的組織體制。

這個組織體制實在是牽扯到太多人的飯碗和一個團體的根本,國外也差不多,人數已經縮減到極少,但是一個個大編制單位依然存在,作戰室裡面經常出現一堆將軍指揮一個連排級的小規模,這不僅僅是現代通訊技術發達的原因,也還有維持組織體制的深意在,當然現代軍隊不吃空額,只是和平時代維持架構就足矣,不需要實編。

一旦楊凌從吃空額下手,那就是將禁軍將門世家得罪狠了,雙方是不死不休的結果,那時候高俅一系人物也絕不會和楊凌站在同一戰線上,絕對是有多快跑得多快,而有些事情,又太過於輕或者並不合適用來入手行事,比如說什麼私用禁軍場所器具牟利,在冊軍士專行車船務茶酒務以及一切可以想象到的產業,將主從中漁利之類的這一方面。

在財計上省不出多少錢來,另一方面也不僅僅是整理禁軍經費財計事,超出了楊凌的差遣職權範圍不能震動或者說是打動官家,就得不到官家的全力支持,楊凌就不能放手行事,就不能讓禁軍將門團體忌憚,從而後退一步讓出點利益出來。

必須選擇一個單純屬於禁軍經費財計事範圍,不至於讓禁軍將門團體狗急跳牆和楊凌拼個你死我活,又能讓官家感興趣支持到底的由頭,這也是楊凌此次行事能不能成功的重要基礎,高俅既然決定上船,這第一句話,就問到了最爲關鍵的所在!

楊凌和李邦彥再度回望,要是放在後世,他們這麼頻繁眉目傳情,高俅說不得要在肚子裡面嘀咕一聲:“好基友”,放在此刻,高俅只是目光炯炯,等候這兩個膽大包天卻又聰明過人的人說出什麼話來他隱隱約約已經感到,這兩個人早就找準了行事的由頭,就等他今日點頭答應配合!

有宋一朝,在中國漫長的王朝歷史中,實在是一個極爲寬厚的時代,對士大夫寬厚,就不必說了,都是些耳熟能詳的陳詞濫調,雖然號稱重文輕武,但是對武職官和士卒的撫循,也是相當寬厚的強兵,但是士卒出征在外,還要自己家寄衣物和錢財過來,漢唐最強盛的時侯都是徵發良家爲兵,種田交稅之餘,還得自備兵刃器具衣甲輜重,爲皇帝打仗去回報不過是減輕點稅賦徭役之類。

元朝的軍事制度是稀爛,明朝的軍戶制度是將士卒養成了乞丐,將武將養成了匹夫,至於我煌煌大清,就不用說了,所有制度都在野蠻化,大宋雖然輕視武臣士卒,但是對其供養,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還算是出類拔萃的。

一個軍隊都是職業化領軍餉的軍隊就不必說了,軍餉相對來說也較爲豐厚,足供瞻家,但凡要拉軍隊出去見陣,諸般犒賞賞賜也絕不吝惜,而且有北宋一朝,拖欠軍餉犒賞之事,發生得也相當少,一旦發生,宋朝的丘八爺頓時就是兵變伺候,一點也不帶含糊的。

大宋這麼多皇帝下來,對軍伍的恩養措施不斷的有所加增,一旦加增了,就很難減下去,在士大夫階層看來,這些武人只供馭使,但是也得餵飽了,只要多給些錢物,就足夠這些武人心滿意足,就不要攪合到國事裡面,俯首貼耳任士大夫驅使就成。

所以在給軍隊待遇上,沒有什麼小氣吝惜一說,坐糶一法,就是在仁宗朝行之的,禁軍軍將每月可領錢領糧,但是軍士當中,有的家口多,有的家口少,家口多的倒還罷了,家口少的領糧卻又吃不了,樑人口衆多,居處狹隘,哪裡存得下這麼多陳糧,便有商人招攬禁軍手中餘糧,三文不值兩文的便收購過去,朝臣議之覺得傷卒,特准禁軍軍漢食不盡之月糧,可以再賣回官倉,許以其時市面市價收購,而此策就是楊凌所要下手的第一刀。(。

第226章 江山如畫(五)第682章 飛馬第70章 甩手掌櫃第713章 整軍會獵(二)第422章 明爭暗鬥(一)第218章 雪滿弓刀(十三)第348章 勇者勝第501章 驚龍(一)第100章 招攬(完)第213章 雪滿弓刀(八)第313章 擂鼓聚將第423章 明爭暗鬥(二)第214章 雪滿弓刀(九)第180章 馬蹄急(二十七)第638章 擁駕(八)第425章 明爭暗鬥(四)第363章 兵威震懾(下)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301章 集團雛形第648章 擁駕(十八)第501章 驚龍(一)第365章 血路險關第721章 整軍會獵(十)第525章 倖進(五)第380章 牛鬼蛇神第584章 改天(十四)第22章 南下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132章 暗潮生(十八)第503章 驚龍(三)第52章 變故第697章 合兵(七)第355章 河東亂象(一)第114章 涿州(十四)第306章 滿江紅第347章 狹路相逢(完)第282章 城外之盟第494章 潛雷生(四)第455章 慶父不死(五)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437章 莫須有(八)第599章 將出(九)第676章 全線動搖(五)第665章 折家第687章 肅清第557章 殺破狼(五)第302章 權臣奸相第279章 女真崢嶸第348章 勇者勝第349章 擒將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196章 風雲亂(三)第681章 集軍第76章 奪城(一)第125章 暗潮生(十一)第143章 風雲動(十)第202章 風雲亂(九)第364章 吳玠之才第586章 改天(十六)第124章 暗潮生(十)第706章 宜芳大捷(六)第559章 殺破狼(七)第545章 整練禁軍(五)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667章 破關而入第113章 涿州(十三)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103章 涿州(三)第103章 涿州(三)第139章 風雲動(六)第435章 莫須有(六)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78章 奪城(三)第53章 決斷第634章 擁駕(四)第504章 驚龍(四)第55章 暗流(一)第132章 暗潮生(十八)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721章 整軍會獵(十)第489章 鋒芒暗蘊(九)第572章 改天(二)第574章 改天(四)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370章 女真方略第55章 暗流(一)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136章 風雲動(三)第237章 大江東去(六)第506章 大風起兮(六)第兩百九十九章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127章 暗潮生(十三)第321章 自願效死第704章 宜芳大捷(四)第8章 白溝河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
第226章 江山如畫(五)第682章 飛馬第70章 甩手掌櫃第713章 整軍會獵(二)第422章 明爭暗鬥(一)第218章 雪滿弓刀(十三)第348章 勇者勝第501章 驚龍(一)第100章 招攬(完)第213章 雪滿弓刀(八)第313章 擂鼓聚將第423章 明爭暗鬥(二)第214章 雪滿弓刀(九)第180章 馬蹄急(二十七)第638章 擁駕(八)第425章 明爭暗鬥(四)第363章 兵威震懾(下)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301章 集團雛形第648章 擁駕(十八)第501章 驚龍(一)第365章 血路險關第721章 整軍會獵(十)第525章 倖進(五)第380章 牛鬼蛇神第584章 改天(十四)第22章 南下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132章 暗潮生(十八)第503章 驚龍(三)第52章 變故第697章 合兵(七)第355章 河東亂象(一)第114章 涿州(十四)第306章 滿江紅第347章 狹路相逢(完)第282章 城外之盟第494章 潛雷生(四)第455章 慶父不死(五)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437章 莫須有(八)第599章 將出(九)第676章 全線動搖(五)第665章 折家第687章 肅清第557章 殺破狼(五)第302章 權臣奸相第279章 女真崢嶸第348章 勇者勝第349章 擒將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196章 風雲亂(三)第681章 集軍第76章 奪城(一)第125章 暗潮生(十一)第143章 風雲動(十)第202章 風雲亂(九)第364章 吳玠之才第586章 改天(十六)第124章 暗潮生(十)第706章 宜芳大捷(六)第559章 殺破狼(七)第545章 整練禁軍(五)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667章 破關而入第113章 涿州(十三)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103章 涿州(三)第103章 涿州(三)第139章 風雲動(六)第435章 莫須有(六)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78章 奪城(三)第53章 決斷第634章 擁駕(四)第504章 驚龍(四)第55章 暗流(一)第132章 暗潮生(十八)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721章 整軍會獵(十)第489章 鋒芒暗蘊(九)第572章 改天(二)第574章 改天(四)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370章 女真方略第55章 暗流(一)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136章 風雲動(三)第237章 大江東去(六)第506章 大風起兮(六)第兩百九十九章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127章 暗潮生(十三)第321章 自願效死第704章 宜芳大捷(四)第8章 白溝河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