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侍郎李若水

這些新進之人,又多是以北地難民出身的,有的居無定所,可其中也有一些是市井上的潑皮,養這等人無非急速爲了養耳目,他們的小道消息,最靈不過,盧俊義如此,這太原周遭,誰不挑着拇指讚一聲義氣?

短短一個月之間,盧俊義手下弟兄多了,勢力就大了,再加上手面也大,盧俊義就儼然上位太原一帶的市井豪俠人物了,哪怕巡檢河泊,領守河禁軍的小軍官,見面都要客客氣氣的打聲招呼。

大傢俬下里也都猜測,這個漢子到底遇見了何等樣的貴人,一下就發達起來了?

思來想去,也都沒個準確消息,不過今日這個場面倒是實實在在的,這幾十桌擺下來,腰裡沒有幾十貫怎麼也應付不下來,這已經是大戶人家的氣度了,這廝不知道是走了什麼狗屎運,竟然這般奢侈!

對他背後到底站着何等樣的人物,也就愈發的好奇了。

汴梁李府,此處乃是當朝吏部侍郎李若水府邸,楊可世在都門盡力奔走,得到的助力也實在是太少,需知樞密院行事,也是要朝廷公文,官家親許之後才能施展,可是王黼一封奏疏卻是讓得楊可世方寸大亂。

王黼密奏上書的內容,幾乎已經是滿堂皆知:今遼國已滅,燕京克復,聖明無過官家,成太祖太宗未竟之業。今女真蠻夷壓境,卻不足爲懼,兵者,大凶之器,先晉陽軍在北已無處置,大軍屯於河東,勞民傷財,弊大於利,臣竊以爲,當撤裁晉陽軍,以爲國庫開源節流。北面女真,可遣使和談,出讓寰州,朔州。應州,此三州地偏民瘠,出讓女真,於肢體無傷……

這一番話,引起了朝堂一陣軒然大波。王黼之意,無非就是撤裁晉陽軍,與女真和談,可以割讓雁門關以北的三州,需知大宋現在的財政也是緊張,趙佶用度實在太大,撤裁晉陽軍對於官家來說,可是大大的解了燃眉之急,趙佶便是可以再度驕奢。

另外朝中衆人也實在不願意見到晉陽軍在河東站穩腳跟,起碼最基本的縮減兵員是要做的。如果不加以抑制晉陽軍的發展,那麼將來又是一支西軍養寇自重?

可是明眼人都看得明白,王黼的目的,不過就是將楊凌拉下馬來,在王黼倒臺的過程中,楊凌就是站在老種一邊,挽救時局,王黼得以罷相,現在也只有踏着楊凌的頭上,王黼纔有機會重返朝堂。晉陽軍被裁撤,楊凌又應該安置到哪裡去?無非就是調入都門架空,日後還不是任意拿捏。

要說蔡京對於此事應當上心,可是這位老公相卻是不想再多生事端一般。選擇了沉默,朝中便是亂成一團,當然,偏向於官家的意思,議和的聲音是主流。

而李若水便是極力的反對此事,楊可世聽到風聲。便是連夜前來拜會李若水,此時此刻,兩人在府中秉燭夜談,李若水嘆息了一聲,“當年,聖上剛剛繼位,雄才大略,有聖君之志,我輩爲官,難得遇上這樣的明主,自當戮力以報,北伐之事,某就以爲應該慎重,遼宋無戰事,是因爲遼國與我宋朝通商百年,早已被我朝奢靡之氣所同化,雖然我朝奢靡之氣更盛,但若有英主,說不定能因此而中興。”

“我等一朝爲聖上所重,恩寵無兩,而曾教聖上讀書、爲君之道(李若水曾爲太傅),官家聰慧,懂得很快,不多時便已觸類旁通,有了許多自己的……獨到見解,在這之後,卻對我們也疏遠起來,這本也不是什麼大事!”

楊可世皺了皺眉頭,“李公,那麼爲何朝中如今多是……”

“多是蔡京等諂媚之輩是吧?我等同道中人本該結成一體,與此等奸臣誓死相抗,本來也是各有勝負,不相上下,可是數年前,某一位清流同僚他說了大逆不道之言,他說……君上……志大而才疏,蔡京便是抓住了由頭,元祐黨碑之事重提,清流一黨慘遭清洗,此輩本身無一分實力,暗中拼命的玩陰謀,誤導官家,若此次贊成議和,大宋便只會不斷將自身弱點示與他人,此時如王黼小醜跳樑,只是取死之道……”

楊可世嘆息了一聲,他實在沒有料到,這位李侍郎竟然將時局看得如此透徹,說起話來,如此直白,倒也是對了他的口味,需知楊可世到了汴梁,將自家的脾氣也是收斂了不少,前幾日拜訪高俅,也只不過是得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覆。

或許是身心疲憊,李若水這番話裡,很有些平時不應該說的意思,好在周圍是最核心的幾個幕僚,與李若水的身家基本是綁在一起的。

事實上,李若水的話,說得也實在是太溫柔了,登基之後,趙佶確實是有過幾個大手筆的動作的,包括花石綱也是,最初趙佶延續花石綱,是因爲小娛小樂,後來財政緊張起來,花石綱沒有停下來,反而愈演愈烈,他已經玩得過癮了,北伐打得荒唐冒進,用人不當,軍中黨派林立,各自相鬥,只能在白溝河以南眼巴巴的看着,對於自家完全沒有清楚的認識,志大才疏,驕奢鋪張,趙佶所爲,無外於此。

他重用蔡京王黼等人征斂各處值錢之物,有人蔘奏,就把他們罵一頓,是爲打壓,打壓過後過意不去,再給點權力。

到得最後,王黼等人被罵得也多,權力倒是一天天的升高,皇帝得了聖君之名,幾年的調教也導致御史臺、清流、言路往往權衡着說話,揣摩上意的本領練到了頂級。

他們參奏無數,“令得百官皆可言事,政壇一清”,卻不傷皮毛。

這個皇帝從本質上來說,孤家寡人的意思就是趙佶並不相信任何人,他不相信世界上的事情有對有錯,他不認爲蔡京爲國爲民,也不相信李若水、李綱爲國爲民,從這種角度上來說,每一個人的屁股後面,都只有利益,蔡京爲的是他的家族權勢、隻手遮天,李綱李若水是爲了名留青史,爲了一時虛名。(。)

第95章 招攬(四)第459章 慶父不死(九)第634章 擁駕(四)第604章 大風起兮(四)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651章 整頓京師(一)第83章 大功(二)第17章 託孤重臣第11章 飛馬報捷第170章 馬蹄急(十七)第407章 收網(十六)第632章 擁駕(二)第107章 涿州(七)第378章 着眼市井第704章 宜芳大捷(四)第158章 馬蹄急(五)第317章 兵變第516章 行路難(六)第626章 北上(十六)第187章 恩怨了(四)第625章 北上(十五)第636章 擁駕(六)第340章 會師與堵截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135章 風雲動(二)第50章 人子之心第489章 鋒芒暗蘊(九)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489章 鋒芒暗蘊(九)第442章 莫須有(十三)第73章 抵達第695章 合兵(五)第414章 風雷齊動(三)第83章 大功(二)第467章 朔州會戰(五)第344章 狹路相逢(一)第104章 涿州(四)第73章 抵達第290章 浴血而戰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231章 江山如畫(完)第667章 破關而入第153章 風雲動(完)第708章 宜芳大捷(八)第609章 大風起兮(九)第723章 整軍會獵(十二)第665章 折家第607章 大風起兮(七)第305章 太原知府第476章 初入汴梁(六)第516章 行路難(六)第312章 女真兵勢第108章 涿州(八)第612章 北上(二)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81章 奪城(完)第77章 奪城(二)第174章 馬蹄急(二十一)第691章 合兵(一)第522章 倖進(二)第315章 蔚州局勢第505章 驚龍(五)第653章 整頓京師(三)第669章 御駕親征第550張 整練禁軍(完)第721章 整軍會獵(十)第225章 江山如畫(四)第149章 風雲動(十六)第209章 雪滿弓刀(四)第636章 擁駕(六)第360章 河東亂象(完)第182章 馬蹄急(二十九)第511章 行路難(一)第563章 殺破狼(十一)第634章 擁駕(四)第494章 潛雷生(四)第32章 慘劇第138章 風雲動(五)第90章 大功(九)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515章 行路難(五)第247章 大江東去(十六)第530章 倖進(完)第215章 雪滿弓刀(十)第692章 合兵(二)第75章 萬事俱備第45章 呈兵白溝河第686章 城中第95章 招攬(四)第91章 大功(完)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615章 北上(五)第107章 涿州(七)第329章 槍挑鐵滑車(一)第573章 改天(三)第119章 暗潮生(五)第645章 擁駕(十五)
第95章 招攬(四)第459章 慶父不死(九)第634章 擁駕(四)第604章 大風起兮(四)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651章 整頓京師(一)第83章 大功(二)第17章 託孤重臣第11章 飛馬報捷第170章 馬蹄急(十七)第407章 收網(十六)第632章 擁駕(二)第107章 涿州(七)第378章 着眼市井第704章 宜芳大捷(四)第158章 馬蹄急(五)第317章 兵變第516章 行路難(六)第626章 北上(十六)第187章 恩怨了(四)第625章 北上(十五)第636章 擁駕(六)第340章 會師與堵截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135章 風雲動(二)第50章 人子之心第489章 鋒芒暗蘊(九)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489章 鋒芒暗蘊(九)第442章 莫須有(十三)第73章 抵達第695章 合兵(五)第414章 風雷齊動(三)第83章 大功(二)第467章 朔州會戰(五)第344章 狹路相逢(一)第104章 涿州(四)第73章 抵達第290章 浴血而戰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231章 江山如畫(完)第667章 破關而入第153章 風雲動(完)第708章 宜芳大捷(八)第609章 大風起兮(九)第723章 整軍會獵(十二)第665章 折家第607章 大風起兮(七)第305章 太原知府第476章 初入汴梁(六)第516章 行路難(六)第312章 女真兵勢第108章 涿州(八)第612章 北上(二)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81章 奪城(完)第77章 奪城(二)第174章 馬蹄急(二十一)第691章 合兵(一)第522章 倖進(二)第315章 蔚州局勢第505章 驚龍(五)第653章 整頓京師(三)第669章 御駕親征第550張 整練禁軍(完)第721章 整軍會獵(十)第225章 江山如畫(四)第149章 風雲動(十六)第209章 雪滿弓刀(四)第636章 擁駕(六)第360章 河東亂象(完)第182章 馬蹄急(二十九)第511章 行路難(一)第563章 殺破狼(十一)第634章 擁駕(四)第494章 潛雷生(四)第32章 慘劇第138章 風雲動(五)第90章 大功(九)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515章 行路難(五)第247章 大江東去(十六)第530章 倖進(完)第215章 雪滿弓刀(十)第692章 合兵(二)第75章 萬事俱備第45章 呈兵白溝河第686章 城中第95章 招攬(四)第91章 大功(完)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615章 北上(五)第107章 涿州(七)第329章 槍挑鐵滑車(一)第573章 改天(三)第119章 暗潮生(五)第645章 擁駕(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