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擁駕(十二)

楊凌給了機會,既是給自己一個底線,也是給這些自己編練統帶了兩個月,且在宮變中有功的人馬,一個他們自家選擇的底線,大隊亂軍,終於轟然涌入汴梁城中。

南薰門內,除了呆呆愣愣的門軍之外,更有剛纔指揮滅火的小官兒忙不迭的迎上,正準備興奮的說些什麼,就給眼睛都紅了的軍士們撥開了,刀背矛杆,很是吃了幾記,打得是鼻青面腫。

這些軍士,都聽了一層層傳下來的號令,晉王已然擁着太上敗退而入皇城,指望趙佶在手,做垂死掙扎,今夜大家可沒什麼猶豫的,如在宮變時候還要哄在皇城門口吶喊半天,指望自出,大家有刀有槍,殺進去便罷,將大車上端坐的那位捧上寶座,大家都是靖難功臣,從此就是新的都門禁軍將門世家!

這些軍士披甲持兵,跑了十幾里路,這個時候就是累得直喘粗氣,也打點起最後精神,說甚麼也要第一個衝進皇城之中,晉王威勢,中軍出征時候的煞氣,還有今夜亂事興起得古怪。

在幾千軍士集合在一起,有甲有兵,火光沖天,蹄聲動地,太子更端坐軍中之際,這些顧慮全都爲他們拋之腦後,只覺得這樣的陣容激起了一種覺得自身無比強大的感覺,只覺得這個燈火都熄滅下來的汴梁,只是蜷縮在他們這支強大的軍馬腳下瑟瑟發抖,所有一切,都隨着他們操弄!

大隊大隊的甲士,從這位熱臉撞上了冷屁股的小官兒推到路旁,只是哀哀呼痛。暈頭轉向之間就覺一名甲士站在他身邊,大聲問道:“你是個什麼鳥官兒?”

那小官擡頭,正見張七就站在他身前,身邊魯勇拱衛,披着半甲,手持馬槊,一副重將模樣,那小官瑟瑟道:“下官是權發遣祥符縣尉胡”

祥符爲開封府治所,就是縣尉也是從八品的差遣,不過加了權發遣三個字,本官說不得就要淪到從九品去了,這些時日來,局勢緊繃,開封府的這些縣尉有負責治安之責,聰明人哪裡還願意呆着?

但爲士大夫輩,遭逢亂時,背後操弄,最後來收割勝利果實纔是正論,開封府中這些具體差遣職位,一時間就空了不少,急得兼領開封府尹的何慄只得在望門聽鼓的選官中尋覓,但是面談幾句,顯得有些膽氣,有點條理,且履歷也是出身正途的選官們,不拘來路,一股腦的塞滿了這些空缺出來的差遣中。

這位就是這般來路,本來在選海中沉淪,眼見永無出頭之日,結果一下就得了天下數一數二赤縣縣尉的差遣,簡直歡欣若狂,自覺從此就是何相公心腹,與楊賊不共戴天,今夜生變,何相公坐鎮開封府中,生亂消息突然傳來就分遣人手去探問究竟,更最好汴梁城能閉門自守,以更好看清這場莫名其妙亂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他人等在何相公調遣人手的時候推三阻四,或者悄悄歸家,倒是這位滿腦門子的熱切,帶着幾名同樣腦子裡有點貴恙的做公的來最危險的南薰門行事,短短時間內,事態跌宕起伏,先是兩隊軍馬撞過南薰門,後來一隊,更是晉王親領!

城門起火,晉王奔皇城去了,後面更趕來大隊甲士,擁着廢太子,殺入了汴梁城中!這些讓人目不暇接的變動,使胡縣尉堅信,晉王已然敗事,這場政變就要大功告成,未曾想自家興奮萬分的迎上去,卻吃了好幾下狠的,推到一邊泥濘中,眼淚都下來了。

突然有軍將模樣的人物一臉兇狠的動問,胡縣尉也顧不得擺這天大幸運才得來的赤縣縣尉官威,一句話答得顫抖萬分,一句話還沒說完焦躁的張七就已然打斷了他:“是開封府的就好,俺爲持都指揮使張,張太尉!奉新君號令,正要接朝中諸公同行大計!直娘賊的俺們在城外鬧得天翻地覆,和楊賊拼殺得血流成河,你們倒是在城中安坐!還在這裡抖甚鳥,快快起來,帶着俺們先去尋相公!”

張七倒是老實不客氣的給自家就安了一個一軍都指揮使的差遣,自稱太尉,也叫得極是順口。滿心思就等着快點尋幾個朝中諸公,就趕緊迴轉,加入到攻打皇城的行列中,縱然那時候要拼命,可真的要爲太尉,如此一步登天,就算是拿性命去博,也入孃的值得了!胡縣尉想起身,卻腿軟軟的掙不動。

張七老大不耐煩,喝了一聲:“魯大!”此前張七好歹還稱一聲大郎,現在就直即魯大了,魯勇默不作聲,一把抄起胡縣尉,就放在自己坐騎後面,張七也翻身上馬,他麾下一衆軍士正讓到路旁,豔羨的看着向皇城方向滾滾而進的無數歡騰雀躍的亂軍甲士。

同樣有一隊隊的人馬,從隊列當中分出,飛奔向城中各處,奉新君號令,去尋朝中諸公,共襄大舉,張七麾下,有五六十名士卒,全都有馬,除了寥寥幾名還跟着的左三指揮心腹之外,奉太子號令行進間倉促整軍之際,盡力搜攏了撞在面前的馬軍。

自從宮變那夜之後,張七就堅定的認爲,任何時候,甲騎都是大殺器!現在這五六十騎,頂天說就是兩都不足額騎軍建制,張七卻已然將其定名爲持,什麼第一指揮第二指揮的,七哥沒這麼鳥小家子氣,這就是一軍人馬!

“都跟着俺!尋着朝中諸公,在太子面前又是一場大功!楊賊肯定還要垂死掙扎一番,到時候俺們迴轉過來,正好放馬將楊賊殘餘殺散!都直娘賊的快些走,別想着趁亂偷雞摸狗。等太子正位,這富貴不比翻搶幾文碎銅強?”

魯勇也在一旁開口附和:“太子傳下軍令,騷擾城中者斬!明日太子正位,自然要安撫城中,少不得要砍些腦袋,不要這個時候撞在刀口上,只聽太尉號令,速速行事爭富貴便是!”

聽到魯勇如此巴結的太尉叫不住口,張七志滿意得一笑。大聲下令:“走!”幾十騎士,頓時如風而去,與之同樣行動的就是更多遣出的人馬。

一叢叢火把光亮從南薰門大軍進入處蔓延開來,將已然陷入黑暗中的汴梁城次第照亮,整個汴梁城,不管是不是局中人,都在提心吊膽的等着這事態向着更爲囂狂處前行而去,在南薰門處亂軍未曾涌入之前,楊凌就一路疾馳狂奔而過陷入寂寂黑暗之中的汴梁街道,直向皇城而去。

不多時候,這狂奔的數十騎就已然踏上直通宣德門的寬闊御街,數十騎馬蹄敲打着堅硬青石鋪就的御街,火星點點亂濺,將楊凌身形映得忽明忽暗,宣德樓前,早有已然大換血的御前班直守候,刀槍出鞘,弓弩支架。

這個時候見到楊凌輕騎而來,宣德樓前大門轟隆隆的就被推開,楊淩策馬直衝而入,這個時候就見原來宣德樓內延福宮禁中之外的皇城之中,已然是火把閃耀,衛護着趙佶懿肅貴妃他們從西門殺入的車隊,也才入皇城不久。

這一片廣場上,有左右銀臺司衙署,有大慶殿,一衆在此間當值的小監,正瑟縮着被集中在大慶殿廊前,爲御前班直所監看,看來是準備將他們趕到哪間衙署中鎖起來,花白頭髮的趙佶正從車上下來,這些小監們竟然沒認出一夜間蒼老佝僂得不成模樣的太上。

但是當晉王楊凌鐵騎捲入皇城之後,這些內宦小監發出一陣騷動,全都拜倒下來!一名黑雲都出身的班直飛也似的迎上楊凌馬前,大聲回稟:“大王,家中一干人等已然迎入禁中,湯懷將軍正親自隨扈禁中,正在急盼大王到來!求問大王,太上等如何安置?”

楊凌神色森冷,一擺手道:“就在此間找個安全地方安置就是,哪那麼多婆婆媽媽的?引我入禁中!”那班直大聲領命,正要頭前引路。

楊凌神色突然鬆動了一點,掃了那幫從車上下來,驚惶的聚在一起不敢發聲的天家人等,突然又道:“將娘娘與柔福,茂德公主帶上,就這樣罷!”吩咐完楊凌就再也不顧,就在皇城內策馬直入!

數十甲騎緊緊跟隨,一衆內宦小監拜倒在地不敢擡頭,而早有甲士,奉楊凌號令,請懿肅貴妃和兩位公主再度登車,也跟着楊凌鐵騎直入延福宮中,懿肅貴妃抱着兩位公主,一聲不吭的隨而登車,看都沒有多看在一旁長吁短嘆的趙佶一眼。

鐵蹄錚錚,黑沉沉的大宋禁中火星明滅不定,轉眼之間,楊凌就已經來到拱辰門前,這裡大門,也早早爲楊凌敞開,御前班直在門口拱衛,司閫內宦,拜倒一地。

一入此門,就是人臣決不能踏足的大內禁中之地了,楊凌卻毫不停頓,還重重的一磕馬腹,就這樣直撞了進去!

此時此刻,在汴梁城南薰門方向,也傳來了亂軍的巨大歡呼吶喊之聲,他們也同樣撞入了南薰門內!

延福宮中,這個時候黑沉沉的,只顯出一片悽切冷清之態,禁中趙佶苦心營建出來的天家富麗,俱不可見,縱是楊凌,在策馬而入的時候,心旌也忍不住搖動一下。

已然走到這一步了麼?

越過此間,就是巔峰,內爭得實在夠了,而今而後,就讓老子放開手腳,和這個文明真正的生死大敵,好好的打一場罷!

在河北西路安利軍浚縣東雞鳴驛側的大片荒地之中,篝火成片的閃耀,勝捷軍數百將士,正在圍着篝火,苦挨着春日夜裡的寒風,自從突然有軍馬自北破邊而入的消息傳來之後,這四五日中,可是將勝捷軍折騰得不淺,本來勝捷軍南下行軍路程,是真定出發,自磁州相州最後抵達衛州,本來準備在黎陽津上船逆流而至汴梁左近。

現在船隻無有,就只有用小船擺渡,到了黃河南岸,再東進而向汴梁,雖然西京方面將黃河上大船拘刷而走,坑了勝捷軍一把,但是這陸路九百餘里,沿途都有州郡市鎮,道路也甚寬平,並不是太過辛苦的行程。

雖然勝捷軍上下都沒姚古熙河軍那般熱切爭功之心,可就是這麼散漫的走,一日兩程六十里,十五日也足可到達汴梁左近,受中樞諸公調遣行事,可從真定府傳來有北面大軍破邊而入的消息,讓勝捷軍上下徹底就開始忙亂起來。

北面破邊而入,最大可能就是女真東路大軍南下,現在西路軍宗翰部正在雲內之地與神策軍打得熱火朝天,則東路軍趁而南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比之汴梁朝爭,這是更大的事情!王稟李若水,還分得清這輕重,汴梁朝爭,沒有了這路勝捷軍,還有西軍所部爲助,且如此消息傳至汴梁,則楊凌和朝中諸公是不是還要爭鬥下去都難說了。

現在大宋腹地空虛已極,女真深入,甚可直抵汴梁城下,到時候就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個時候,身爲大宋軍將,自然守土有責。

王稟一邊遣急遞趕赴汴梁傳信,一邊又分遣傳騎趕赴河北西路,河北東路各處郡縣,一邊示警,一邊召集各處駐泊禁軍,雖然河北諸路駐泊禁軍,已然稀爛得提都提不起來了,但是這個時候,多一分力量,亦強似一分!

王稟李若水心知肚明,若是女真東路大軍破邊而入,則以勝捷軍單弱的力量,以河北諸路幾乎是不設防的現狀,是怎生也擋不住擊滅遼國的女真大軍的。

那個時候,唯有死戰而已,將女真韃子死死拖在黃河以北,但願朝廷能組織大軍,沿着黃河佈防,阻擋女真韃子深入,那個時候,縱死無恨,朝中諸公,這個時候還爭鬥個什麼勁,如此時局,就算讓楊凌掌西府一時,練出兵馬來,一路本來就佈防河東,再有一路加上勝捷軍佈防河北,背後再有西軍爲後殿,至少可以和女真韃子一戰。。

第471章 初至汴梁(一)第615章 北上(五)第396章 收網(五)第619章 北上(九)第59章 暗流(五)第635章 擁駕(五)第349章 擒將第506章 大風起兮(六)第141章 風雲動(八)第542章 整練禁軍(二)第547章 整練禁軍(七)第650章 擁駕(完)第229章 江山如畫(八)第389章 暗撥乾坤(八)第232章 大江東去(一)第285章 初次交鋒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613章 北上(三)第527章 倖進(七)第411章 收網(完)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33章 血洗(上)第415章 風雷齊動(四)第456章 慶父不死(六)第117章 暗潮生(三)第25章 長夜無眠第658章 安得猛將守四方第234章 大江東去(三)第551章 陳橋別(上)第220章 雪滿弓刀(十五)第250章 大江東去(十九)第560章 殺破狼(八)第5章 遼國遠攔子第665章 折家第517章 行路難(七)第37章 困局(二)第657章 整頓京師(完)第633章 擁駕(三)第306章 滿江紅第373章 居庸關陣前(下)第281章 梟雄之姿第120章 暗潮生(六)第187章 恩怨了(四)第614章 北上(四)第664章 防禦漏洞第674章 全線動搖(三)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164章 馬蹄急(十一)第494章 潛雷生(四)第366章 軍民魚水第69章 離別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527章 倖進(七)第373章 居庸關陣前(下)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627章 北上(十七)第579章 改天(九)第318章 虛驚第407章 收網(十六)第272章 梟雄末路第415章 風雷齊動(四)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602章 大風起兮(二)第623章 北上(三)第65章 局面翻轉(中)第473章 初入汴梁(三)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229章 江山如畫(八)第57章 暗流(三)第614章 北上(四)第603章 大風起兮(三)第731章 家國天下事(七)第36章 困局(一)第15章 營中事第234章 槍挑鐵滑車(六)第182章 馬蹄急(二十九)第277章 完顏宗弼第652章 整頓京師(二)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694章 合兵(四)第351章 飛狐口第671章 折家喪膽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586章 改天(十六)第13章 方出旭旭第238章 大江東去(七)第146章 風雲動(十三)第322章 內亂平定第68章 保義郎第465章 朔州會戰(三)第501章 驚龍(一)第256章 鐵馬冰河(五)第452章 慶父不死(二)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209章 雪滿弓刀(四)第302章 權臣奸相第320章 艱難抉擇第728章 家國天下事(四)
第471章 初至汴梁(一)第615章 北上(五)第396章 收網(五)第619章 北上(九)第59章 暗流(五)第635章 擁駕(五)第349章 擒將第506章 大風起兮(六)第141章 風雲動(八)第542章 整練禁軍(二)第547章 整練禁軍(七)第650章 擁駕(完)第229章 江山如畫(八)第389章 暗撥乾坤(八)第232章 大江東去(一)第285章 初次交鋒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613章 北上(三)第527章 倖進(七)第411章 收網(完)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33章 血洗(上)第415章 風雷齊動(四)第456章 慶父不死(六)第117章 暗潮生(三)第25章 長夜無眠第658章 安得猛將守四方第234章 大江東去(三)第551章 陳橋別(上)第220章 雪滿弓刀(十五)第250章 大江東去(十九)第560章 殺破狼(八)第5章 遼國遠攔子第665章 折家第517章 行路難(七)第37章 困局(二)第657章 整頓京師(完)第633章 擁駕(三)第306章 滿江紅第373章 居庸關陣前(下)第281章 梟雄之姿第120章 暗潮生(六)第187章 恩怨了(四)第614章 北上(四)第664章 防禦漏洞第674章 全線動搖(三)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164章 馬蹄急(十一)第494章 潛雷生(四)第366章 軍民魚水第69章 離別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527章 倖進(七)第373章 居庸關陣前(下)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627章 北上(十七)第579章 改天(九)第318章 虛驚第407章 收網(十六)第272章 梟雄末路第415章 風雷齊動(四)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602章 大風起兮(二)第623章 北上(三)第65章 局面翻轉(中)第473章 初入汴梁(三)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229章 江山如畫(八)第57章 暗流(三)第614章 北上(四)第603章 大風起兮(三)第731章 家國天下事(七)第36章 困局(一)第15章 營中事第234章 槍挑鐵滑車(六)第182章 馬蹄急(二十九)第277章 完顏宗弼第652章 整頓京師(二)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694章 合兵(四)第351章 飛狐口第671章 折家喪膽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586章 改天(十六)第13章 方出旭旭第238章 大江東去(七)第146章 風雲動(十三)第322章 內亂平定第68章 保義郎第465章 朔州會戰(三)第501章 驚龍(一)第256章 鐵馬冰河(五)第452章 慶父不死(二)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209章 雪滿弓刀(四)第302章 權臣奸相第320章 艱難抉擇第728章 家國天下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