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幹所部,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是沿着高粱河上下奔走,恨不得便是在這左右之間尋求各種戰機,若是找到一絲一毫的破綻,以蕭乾的行事風格,定然是絕對不會有丁點猶豫。
老種,小種所在,早就已經是發現了蕭幹所部已經沒有繼續駐營對峙,而是開始遊走了起來,可即便是這樣,蕭幹所屬,怎麼也有三四萬人,其中大部分爲騎軍,老種小種所統帥兵馬實在是多爲步卒,行軍之間難免體系較大,動靜不小,若是趁此機會度過高粱河,恐怕便是會爲蕭幹察覺,騎兵行軍,恐怕沿着高粱河走完,也不過就是兩三個時辰的光景,半渡之中,宋軍被攔腰而斷的結果是他們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說到了現在,蕭乾的的確確是將戰場的主動權掌握在手中,西軍上下,明知當面無人,高粱河指日可渡,可是偏偏卻是一點兒也動彈不得。
……
蕭幹所在,卻是已經向着劉李河所在行進,此時此刻,已經要與第二路大軍接觸,就在一處山嶺之間,蕭幹稍稍勒馬,“林牙如何了?”
身後早有人上前稟報,“林牙回師者不過數百,大王此刻已經擁兵數萬,林牙也只得認命,俺們一路也沒有薄待林牙,都是好吃好喝供奉着,但有小人給林牙使臉色,俺們也是直接打殺了事,林牙現在已經到了燕京城中,整日到是沒有什麼異動,不過就是讀書罷了!”
蕭幹臉上不見喜怒,“林牙終究還是俺們大遼的林牙,即便是到了這般田地依舊是豪傑氣象,林牙襲了宋人的後路,基本上宋人兩路大軍的虛實都已經盡在掌握之中,林牙還有什麼話對某說?”
那將官只是將一紙信封交到了蕭乾的手中,“林牙讓俺把這個轉交給大王,並且說了。宋人虛實雖然之前已經盡數呈給了大王,可是林牙還是不得不提醒一下大王,此戰關乎我大遼最後氣運,宋人兩路大軍。擇誰而攻乃是重中之重,大王慎思之!”
蕭幹手中打開着信封,心中一沉,耶律大石所說他如何不知,要論到排兵佈陣。與自家不逞多讓,可是林牙啊林牙,你忠心的也不過就是這苟延殘喘的遼國,需知這天下江山哪裡有真正的萬萬年之朝代,大遼氣數將盡,即便是你我通力合心也難以逆轉,女真韃子已成氣候,南人又是步步緊逼,某隻得如此,只要某此番得了勝。安知天下逐鹿,就沒有我蕭乾的一席之地?
蕭干將信紙隨手一扔,隨風飄揚,沒有人知道大石林牙究竟是給蕭幹說了什麼!
“大王,前面不遠處現了宋人兵馬,大王,俺們該如何置措?”
“殺之……”
姚平仲率領麾下精銳兵,始終保持着距後方主力兩天路程的速度向北行進。
這一天,大軍在高粱河距離二十里外紮下營來。
姚平仲乃姚古所出,熙河軍少主一般的存在。幾位老將百年之後,將來就是主事人物,姚平仲所部爲精銳,有探路軍之責。竟然是這樣就得上戰場,但是又不好把姚平仲弄到前面去打仗,所以雖然他領了探路職責,實際上,真正探路的卻是童貫的勝捷軍輕騎,領兵者爲王稟。字正臣。
軍中也有派系之爭,姚古父子等人都是向老種靠攏的,因此劉延慶更得童貫重用,而姚平仲雖對大宋忠心耿耿,從無任何不忠之舉,但是對於朝堂上的政治之爭,姚家父子卻始終若即若離,並不熱誠。
雖然只是駐紮一晚,而且此處並無敵軍威脅,姚平仲還是對營地做了認真的安置,營中做好防火安排,外圍兵馬駐紮,形成拱衛陣形。
姚平仲剛剛在帳中坐定,便有侍衛匆匆進入稟報:“大人,前路軍送來急令!”
……
軍隊駐紮下來後,在姚平仲的安排之下,進行得很是詳細。
姚古雖然年少,可是就作戰經驗來說,也是一員老將,對於宿營駐紮各種事務非常熟悉,一邊看一邊聽,暗自揣摩,遼人離了老種相公所在之處,他們自然是知道的,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直娘賊的遼人就真的直接奔着第二路大軍來了。
軍營駐紮,必選有水之地,而姚古兵卒的營盤所在地,又離這條河水最近。
一路下來,風塵僕僕,幾人都是一身一臉的塵土,河邊已有許多士兵脫得赤條條的在河中洗浴了,上下也不計較將官身份,也想脫得光潔溜溜,下去洗個痛快。
這個時候已經將要臨近冬季,雖然河水已經有些冰涼刺骨,可是這些關西大漢,一個個早就是陽火盛得不行,這個時候只想痛痛快快的將一月多來身上的泥土洗個乾淨。
不料,剛把衣袍脫去,赤條條一絲不掛地還沒走到河裡,遠處便有軍鼓咚咚擂響。
側耳一聽,驚道:“點將鼓!姚大人點將,出了什麼事了?”
洗澡的幾個士卒在軍中這許多時日,點將鼓他倒是聽得出來,點將鼓,鼓響三通,鼓停而未至,斬!
這幾人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又把衣袍穿起,飛也似的衝回自己的營帳,幾人料知此時點將,必有大事,趕緊趁着將令未下,跳下河去,匆匆洗涮一番。
回帳披上戰甲,又急急奔往中軍大帳。
大帳中,衆將林立,幾人趕至喘息未定,姚平仲已升帳點卯,衆將一一點齊,姚平仲便高聲宣佈:“本將剛剛接到前軍的消息,我大宋勝捷軍已與遼軍接戰,一戰即大敗敵軍!”
帳中衆將聞聽,轟然一聲,各有喜色。
姚平仲臉色不變,厲聲又道:“然敵衆潰散,已逃向燕京方向,圍剿殊爲不易,王稟王都統已率所部掩殺過去。急命我部將士,棄輜重、拋疲弱,三軍盡發,全速前進!若前路軍追殺至而我軍未至,軍將皆斬,兵不敘勳!”
帳下衆將聞言心中凜然,姚平仲肅然傳令:“宣帥軍令在此:除中軍,後軍,以及神策軍一部押運糧草殿後,其餘前軍各部將士立即備齊五日口糧,馬上出發,有所延誤者,統兵將官就地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