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得逞

韋太后當然有異議!

雖說皇后冊封慶典,歷來定於宣政殿,普天同慶、大赦天下亦爲順應禮法,甚至於帝后大婚,皇后鳳駕理所當然應由丹鳳門經御道入宮,不過賀燁與十一娘早在十年前便已成婚,依制,應當卜得吉日後,先以王妃儀仗接十一娘入宮,當然便不能經御道入宮城正門,更不說賀燁以皇帝之尊,親自往興禮門迎候,冊封典禮之後,還要前往丹鳳門接受臣民拜賀,大周自建國以來,便從無哪一個皇后能夠享此殊榮!

又何況穆宗帝喪儀雖止,一年喪期之內,連皇室王公以及百官家中都必須禁止婚嫁宴慶,冊後之典自然理當從簡,賀燁卻如此鋪張,豈合禮法?

更讓韋太后心驚的是賀燁的用意,他既然早便準備好要讓十一娘母儀天下,並不惜違制逾禮,向天下宣示帝后情深,給予十一娘無上榮光,這哪裡像是對十一娘心懷忌備,哪裡像是屬意秦氏爲後?

但他爲何故布迷障,有意使後位空懸數月,引得朝野疑惑,議論紛紛?

難道就是爲了逼迫自己妥協,配合他此番逾禮逾制之行?

不,這太不符合情理。

瞬息之間,韋太后腦子裡晃過千萬個念頭,萬千種疑惑,她當然不會相信賀燁目的其實相當單純,僅爲一個丈夫,自作主張想要給予妻子驚喜以及榮耀,他們歷盡險難,好不容易纔實現志向,爲了不枉十載以來同舟共濟,爲了不枉漫漫一路攜手並肩,他可不願因爲穆宗的駕崩,就讓一生只有一次,如此重要的冊後之典如此簡慢。

他的皇后原本就與衆不同,所謂禮法,亦當不成約束,他就是想要讓史書典籍,記載下這一不同常規的盛典,但如果沒有韋太后的贊同,如果謝饒平、韋元平等太后黨竭力諫阻,縱然已經是九五至尊,賀燁這一願望仍然難以達成,難道冊後之典,還得拖延到他將謝饒平、韋元平一一收拾,並且完全可以乾坤獨斷的那天?他可等不及。

於是賀燁又再逼進一步:“朕也知道,這並不合舊禮陳規,只太后執政期間,不是也發生過更加不合禮法之事?比如……太后親自主持華山封禪,又比如擇福地,單建陵寢……朕以爲,皇后先有惠濟百姓之德,更建收復國都之功,雖不能比同太后曾經執政之威,然而論德行聲譽,確也遠超普通後宮女子,表彰皇后美德,亦乃昭告天下功臣該當論功行賞,於社稷治世有利,又何必拘於禮法?又說如今雖仍處國喪之期,不過這數十載以來,遼東戰亂西疆紛爭,甚至蠻狄之軍一度攻陷京畿,國祚面臨危亡,所幸先祖列君神靈庇護,保得社稷不曾傾覆,大難既平,理當安撫天下,冊封皇后乃朕登位之後第一大典,藉此昭告萬民匡復之興,以示險難均已渡過,從此黎民不受戰亂之禍,百姓有望豐衣足食,號召臣民同心協力再創盛世,使我大周福祚延長,更爲益事。”

這番話不乏對太后的譏諷,但賀燁此時顯然並不在意激怒這位:“不過太后若然執意反對,朕也不能一意孤行,少不得告訴皇后,太后重禮法,並非朕有意待以簡薄。”

韋太后有若醍醐灌頂!

這纔是賀燁的用意!他明明知道立秦氏爲後諸多阻礙,而他才登大寶,權位並不牢固,當然還需要京兆柳的支持,立十一娘爲後方乃明智,他故布迷障,應當是想迷惑自己,誤解十一娘已經背叛,而主動提出立秦霽爲後,賀燁一計不成,卻仍有後着,倘若自己反對十一娘享此殊榮,賀燁便會挑撥離間,徹底收服十一娘爲他所用。

她不能再中計,後位既然已經歸屬十一娘無疑,又何必計較典禮逾制這一瑣細?

韋太后自以爲想通其中關節,微微笑道:“聖上既如此看重十一娘,帝后之間恩愛和諧,當爲君國之幸,我心安慰,又怎會阻攔?”

賀燁終於達到目的,喜形於表:“如此,謝公與韋公那處……”

韋太后果斷應允:“我會知曉兩位相國。”

一旁高玉祥,眼見着母子二人這番交鋒竟然以握手言和告終,倒是百思不得其解,待賀燁告辭,他斟詞酌句表達疑惑:“奴婢猜疑着,聖上似乎並無立秦孺人爲後之打算,怎麼……太后反倒成全了聖上意圖。”

“我若反對,雖說大典逾制必然會引政事堂兩位宰相諫阻,難道還能阻止他立十一娘爲後不成?他如此擡舉十一娘,當然是想籠絡功臣,也是向羣臣顯明,他這帝王重情重義,將來賞功罰過御下公正,我若反對,於他絲毫無傷,反而會讓十一娘心存芥蒂……不過賀燁既然打算用此榮耀,爭取十一娘徹底臣服,與他夫妻同心,反而說明他們夫妻之間,未必不存嫌隙,於我而言,便仍有機會。”

所謂機會當然是指離間,太后其實並不確斷十一娘是否背叛,但時勢顯然——後位乃十一娘與秦氏之爭,秦氏若爲皇后,當然不可能與太后同心,太后只能押寶於十一娘身上,而十一娘封后乃名正言順,倘若賀燁原本有意於她,大可不必故布迷障多此一舉,所以,賀燁才提出逾制行典,目的便是籠絡十一娘與他同心,爲他穩定後宮,杜絕隱患,徹底將太后禁絕於深宮。

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賀燁其實並不確定十一娘會否心向太后,畢竟,十一娘曾經也爲太后耳目。

所以太后更加偏向十一娘並沒有徹底背叛她,她也沒有錯料十一娘,雖說經過十載,與賀燁已生夫妻之情,並且還爲賀燁誕下嫡長子,曾經懇求她寬饒賀燁不死,但十一娘應當沒有察覺賀燁早就心懷二意,並在多年之前便與燕國公、薛陸離、賀湛等人暗通款渠。

太后有此想法其實也不算荒唐,因爲十一娘畢竟是九歲稚齡便侍奉左右,賀衍駕崩之時,十一娘甚至剛到豆蔻之齡,太后怎能相信十一娘那時便已深懷城府,在她面前虛以委蛇絲毫不露破綻?而薛陸離與賀湛,他們卻可能爲裴鄭舊案投效賀燁,這兩人看似與十一孃親近,然而薛陸離原本乃裴氏之婿,就連賀湛,相比十一娘,與曾經的裴皇后裴渥丹,無疑更加親近,保不定其間還有瑩陽授意,豫王系顯然也早懷二心。

她太過低估了這兩人,與裴氏一門的情誼。

太后懷疑十一娘也是被他們利用,更不說晉陽王府,還有江迂、阿祿等爲賀燁掩示,她在賀燁身邊安插下多少耳目?任氏、謝氏、元氏、靈藥,等等等等這麼多人,居然均被瞞在鼓中毫無察覺,十一娘雖然更具智計,到底分心於治政,而賀燁也絕不容易對付,十一娘被其瞞騙並非不可能。

人往往就是如此,難免心懷饒幸,總會爲更加有利自己的可能旁徵博引,似乎說服自己便能贏得勝算,正如眼下,韋太后信任與否對十一娘並不十分重要,但能否爭取利用十一娘對韋太后卻至關重要,賀燁深諳人性,更加深諳韋太后頗爲自大,其實有十足把握能達到目的,繼續糊弄太后,雖說作用不大,倒也能夠省卻不少麻煩,至少能讓十一娘接管後宮人事更加順利,另外別看賀燁已經當了皇帝,他未必不存睚眥必報的念頭,他曾經大受韋太后壓制,吃了不少苦頭,與太后還有殺母之仇,可太后之尊,乃賀燁嫡母,大周以孝治國,一國帝王萬萬不能行弒母之惡,否則莫說留污史筆,必定也會引發物議紛紛、千夫所指,賀燁的帝位哪裡還能穩當?他不能爲生母報仇血恨,如今能夠繼續愚弄這個對手,也算小出一口惡氣。

其實不僅韋太后不願相信十一娘乃陸離、賀湛背後之主,就連賀燁,其實也以爲主導者乃京兆柳,十一娘不過是因爲太夫人囑令,小小年紀便承擔重任,至於陸離以及賀湛爲何與京兆柳結盟,賀燁並沒有深度剖析,這其實也大無必要,京兆薛與京兆柳本乃姻親,守望互助理所當然,他也接受賀湛、王寧致兩人關於蔣渡餘“災星之卜”的說法,這就好比賀洱佔據正統之位時,不是也有世族追隨?別看韋太后曾經大權在握,黨徒衆多,普天之下,反對後宮弄權者大有人在,更不說當她屢行謬政,險些使君國亡於夷族戰火,如王淮準等重臣顯望,不是也忍無可忍另投明主?

所以,韋太后當日一口咬定陸離、賀湛二人意圖爲裴鄭翻案之事,賀燁其實並沒有放在心上,倒是隱隱覺得韋太后這時提起此樁舊案,應當大懷居心,於是這晚,當立後之事終於水到渠成,他再度小勝一局,在紫宸殿,把江迂召來詢問:“當年我還年幼,因你提醒,甚至並不信任阿兄,終日惶惶於自保,只依稀記得裴鄭案發,阿兄甚是愁悶,甚至還有臣子諫請廢后,後來裴皇后被葉昭媛毒殺,阿兄因此悲痛不已,以至鬱郁數載,終成症候,我以爲,裴鄭若爲蒙冤,阿兄理當不會聽信讒言,對此一案,你當年可曾聽說過蹊蹺?”

江迂蹙着眉頭:“奴婢那時殫精竭慮,皆在如何保全聖上,裴鄭一案乃外朝之事,奴婢便是有心關注,實在也沒有途徑,只隱隱聽聞,滿朝文武,除了韋相、謝相以及毛維之流,多數不信裴鄭謀逆之說,聖上可還記得,當初柳貴妃,不是察明害死裴後者另有其人?依奴婢推測,此案大有可能乃太后策劃。”

“裴皇后……”賀燁沉吟一陣,也微蹙了眉頭:“我只記得她當年分明已經察覺我在隱忍,卻並未告知太后,只作視而不見,又暗暗提醒我與其寡言,莫若張狂,後來我體會得阿兄與我雖非一母同胞,但對我諸多維護,以爲裴皇后當年作爲,確然是出自阿兄授意,她既能如此,應當不至於附逆,而她被毒殺,雖說真兇乃太后,卻也未必說明裴鄭一案存在冤情,畢竟憑太后心性,理當不容罪臣之女佔據後位,更何況裴後還足以左右阿兄意志。”

江迂笑道:“這是陳年舊事了,聖上又何至於枉廢思量,如今重要之事,還是如何籌備冊後之典,待皇后接掌後宮,也能早日將大皇子迎回,奴婢好些日子不見大皇子,可真是牽腸掛肚。”

賀燁橫了一眼江迂,臉上卻難掩笑容:“遲兒是我長子,我還巴不得他能在邙山多學幾分本事呢,你這老奴,有什麼好牽腸掛肚?”還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倒是他心裡煎熬得很,真恨不能立即便迎十一娘入宮,明明近在咫尺,恩愛夫妻卻又有半載未能見面,這才叫牽腸掛肚。

第357章 又一個執迷不悟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1385章 終於開始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456章 到中秋第466章 缺席者第731章 當衆調情?第424章 出風頭第952章 跳坑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1296章 寧死不從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279章 盧夫人上門第1368章 致命疏忽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1211章 歪打第757章 不該惹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465章 賓客們第1318章 釋姚潛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655章 靖平坊內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1338章 母子第1122章 面具揭開第1146章 洛陽有降臣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503章 小聚飲談第123章 惡婦修成記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533章 暗殺第1293章 串供未遂第1212章 正着第448章 最合適的人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1292章 插鬢之爭第587章 一敗塗地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1157章 京兆府會商第245章 計劃啓動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154章 引人注目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1320章 索恩第747章 吵起來了第1343章 殘局第525章 告白第207章 上崗的上崗,落榜的落榜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1257章 賀燁說野心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991章 殺你者,周室晉王!第254章 真病第168章 歸家第719章 告發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559章 好繡娘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281章 陛下“氣”瘋了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1285章 生疑第608章 受辱第1184章 舊殿堂第823章 流水果然無情第1121章 見瑩陽第269章 重試第820章 曇花將現?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301章 別苑密謀第984章 “殿下”中計第571章 破局第1244章 自作孽第46章 命定之人第992章 廣陽危急!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786章 議發展第946章 末路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394章 柳小九的心結第1251章 皇長子助攻第821章 確是絕色第376章 晉王之諾第1189章 予爾稻草,戕可救命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013章 帶綠帽子果然要被嘲笑第1288章 捉刺蝟第900章 母親的慈悲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99章 謝瑩獻計
第357章 又一個執迷不悟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1385章 終於開始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456章 到中秋第466章 缺席者第731章 當衆調情?第424章 出風頭第952章 跳坑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1296章 寧死不從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279章 盧夫人上門第1368章 致命疏忽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1211章 歪打第757章 不該惹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465章 賓客們第1318章 釋姚潛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655章 靖平坊內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1338章 母子第1122章 面具揭開第1146章 洛陽有降臣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503章 小聚飲談第123章 惡婦修成記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533章 暗殺第1293章 串供未遂第1212章 正着第448章 最合適的人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1292章 插鬢之爭第587章 一敗塗地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1157章 京兆府會商第245章 計劃啓動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154章 引人注目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1320章 索恩第747章 吵起來了第1343章 殘局第525章 告白第207章 上崗的上崗,落榜的落榜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1257章 賀燁說野心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991章 殺你者,周室晉王!第254章 真病第168章 歸家第719章 告發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559章 好繡娘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281章 陛下“氣”瘋了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1285章 生疑第608章 受辱第1184章 舊殿堂第823章 流水果然無情第1121章 見瑩陽第269章 重試第820章 曇花將現?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301章 別苑密謀第984章 “殿下”中計第571章 破局第1244章 自作孽第46章 命定之人第992章 廣陽危急!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786章 議發展第946章 末路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394章 柳小九的心結第1251章 皇長子助攻第821章 確是絕色第376章 晉王之諾第1189章 予爾稻草,戕可救命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013章 帶綠帽子果然要被嘲笑第1288章 捉刺蝟第900章 母親的慈悲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99章 謝瑩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