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舉觴上壽

要說來,武將門第也的確鮮少向天家進獻女子,一來是因武將獲幸原本便比文臣更多忌諱,他們手裡多少掌握着軍權,倘若進獻的女子誕育皇嗣,對儲位心生企圖,更加容易造成政變奪位,是以武將一旦進獻女子,必定會引起文臣集團的抵制,成爲衆矢之的,往往不得善終;再者武將多以軍功晉升,更加註重子弟的培養,將門女子不比世族閨秀生來便受許多限制,性情更加爽朗直率,鮮少有人擅長勾心鬥角,將門女子大多受不了宮規約束,就算入宮,也極易犯過受罰,難以讓家族獲得利益,反而可能被牽連。

秦霽卻當真聽信了謝美人言不由衷的奉承,自詡氣骨錚錚,她顯然忘記了自己當年,正是在太后壽宴之上,死皮賴臉甘爲姬媵的往事。

德妃的臉上終於露出些許笑容,對謝美人的態度越發親暱。

忽又聽謝美人說道:“太后時常提起德妃,道德妃在潛邸之時,一直以來便協佐內務,論品階,又更比齊昭儀尊貴,還打算提醒皇后,就算忌防燕國公手握兵權,對於德妃也不能如此怠慢。”

事實上謝美人已經不是第一次攛掇德妃往長安殿走動,不過因爲徐女史的勸阻,德妃尚能保持清醒,故而此刻聽了這話,目光閃爍,掃了謝美人一眼:“誰讓我自從入宮,三災六病就沒斷過呢?哪裡是皇后怠慢,我還要多謝皇后體諒呢。”她也不傻,知道如今自己已經惹得賀燁厭鄙,而且兄長秦明又不肯臂助,倘若再與長安殿來往,無異於自掘墳墓。

謝氏聽她仍然油鹽不進,心中暗道晦氣,卻也並不急於一時,笑道:“妾身也是如此向太后解釋,太后聽聞,大讚德妃胸襟寬廣,到底是將門出身,氣量不是常人能比,可惜當年,太后錯信皇后,否則如今……德妃便該坐在那面席位了。”

手裡一把團扇,扇柄輕輕一擡,衝向皇后。

就算德妃心存防範,聽這話後也不免動意。

她如今好比孤軍作戰,雖未絕望,卻實在不知接下來應當如何計劃,韋太后雖說居心叵測,但年事已高,未必還有奪權之志,倘若只是不憤皇后背叛期騙,單純只是想要報復柳氏而已,未必不能結爲同盟。

又就算韋太后打算奪權,橫豎賀燁失信在先,指望賀燁讓她母儀天下已經斷無可能,秦霽想要實現野心,就必須另闢途徑,而皇后便是她必須移除的障礙,爲什麼她就不能借助韋太后的力量呢?

只是行事務必需要小心,公然攀結當然行不通,而且也不能落下口實,所以秦霽佯作不爲所動:“多得太后錯信皇后,聖上才能化險爲夷,美人雖說埋怨皇后厚此薄彼,只因美人出身謝氏便冷落防範,但我有一句肺腑之言,還望美人謹記,那就是別忘了輕疏遠近,更不要敵我不分,比如那位……”

她也輕輕翹起扇柄,微微朝向太后:“美人還是遠着些纔好。”

這話原本大違謝美人的意願,但她聽後非但不惱,甚至暗生欣喜,卻又長長一嘆:“妾身何嘗不知德妃之言,的確出自真誠,可妾身不得不顧慮家人處境,又怎能對長安殿敬而遠之?再者太后如今,確然是將聖上視同親出,當聖上爲唯一倚靠,處心積慮,也只爲規避隱患,希望聖上當真能夠匡復社稷,成爲一代明君,但太后也明白聖上心結,非輕易便能解除,希望德妃亦能以大局爲重,相助太后與聖上,母子之間能夠化除隔閡,而不再受居心叵測之人,陰謀離間。”

德妃又再顧左右而言他:“美人處境,我看在眼裡,也大是憐憫,這深宮寂寞,美人又無家人倚靠,看似錦衣玉食,其中艱難,旁人又有幾個能夠體諒?美人今後若有空閒,不如常來錦華殿走動,其餘事我無能爲力,一同排遣寂寞、消磨時光,總還是力所能及。”

秦霽雖說並沒答應什麼,但也是首回主動表示願意親近之意,依謝美人的城府,又怎能不知這就代表着事情終於贏得轉機,她不由欣喜若狂,斟一盞酒,笑着敬獻德妃,卻忽然見諸多才人的坐席上,有一女子款款向前,竟似作爲新人的代表,第一個舉觴上壽。

她微有些吃驚,傾身挨近德妃:“那不是蕭才人?”

單獨上前敬酒者正是蕭南喬,她有這番言行倒也不算逾矩——今日雖是太后壽宴,但也是家宴,席上並無朝臣以及除太后親友之外的外命婦,故而太后在接受皇后表率,引領衆人敬酒三盞之後,早有授意不需拘束,連坐席都可以隨心所欲,她自己以身作則,不讓皇后在旁斟酒佈菜,單讓華陽夫人任瑤光陪坐同席。

太后既有“不拘”的交待在先,皇后果然也邀了婷而、齊嬪同席飲宴,太子更是在拜賀祖母壽禮後便與幾個宗室子弟說笑,就算新人們纔剛入宮,還不能真正不拘席案而坐,但舉觴上壽的行爲卻也不算出格。

可衆多太后黨徒的女子沒有率先上前奉承討好,卻被衆人視爲後族的蕭南喬搶了先機,這也不怪謝美人吃驚,實際就連韋太后心中也多少覺得幾分詫異。

她打量面前笑吟吟的女子,身量窈窕,膚如瑩玉,眉目五官極爲嬌巧,稱得上青春貌美,可在後宮這一羣千嬌百媚的嬪妃中,又實在不算多麼出衆,言行舉止中規中矩,怎麼看也不像是抓尖要強之輩,卻偏偏就越衆而出,用意當然是引人注目。

若說急於爭寵,天子眼下根本不在席上,出這風頭又有什麼意義?

韋太后便又睨了一眼皇后——十一娘雖說根本不打算侍奉太后左右,樂得自在,但當然也不會退避千里那樣惹眼,韋太后若正常音量的言談,她還是聽得見的。

“蕭才人說要爲老身助興,那就不能僅是說說而已,老身受你這盞敬酒,接下來你可得自飲三盞。”像是一句打趣話。

南喬卻不猶豫,痛痛快快便連飲三盞,盞盞都是一滴不剩。

韋太后便笑道:“這孩子倒是好酒量,我常說皇后善飲,她今日卻偏顧着端莊,生怕過了量,有失體統,也不肯陪我盡興,沒想到蕭才人看着斯文,卻是性情中人,不知你是否也如皇后一般海量,仔細一陣過了量,撒起酒瘋來惹人笑話。”

這便是借蕭南喬,暗示皇后對她這婆母有失孝敬,連壽辰也不肯真心助興。

又聽南喬笑應:“妾身雖說善飲,但遠遠不敢與皇后相比,然今日乃太后壽辰,壽星盡興最最重要,就算妾身過量,鬧出笑話來,只要能搏太后喜笑顏開,妾身被笑話幾句,亦不算要緊。”

這話就顯然是順着太后的說法,坐實皇后有失孝敬了。

太后眼角的餘光,只見十一娘彷彿無動於衷,反倒是淑妃與齊嬪有些憂心忡忡審視蕭氏的模樣,她也沒有繼續小題大作,拍了拍身邊,示意南喬挨着她跽坐下來,極其慈愛地詢問南喬確切年歲,家中父母可好,還有幾個姐妹,親暱之情甚至越過了同安。

底下秦霽便偏着頭,與謝美人竊竊私語:“這位蕭才人,看不出竟又是個野心勃勃之輩,可也太過急切,聖上是個什麼性情還沒弄清,便想着藉助太后爭寵,讓皇后難堪,她可是由皇后母族進獻,敵我不分,自以爲是到如此地步,還真是讓人嘖舌。”

“京兆蕭雖與後族乃姻親,從前卻也對太后不失敬服,看來外戚坐大的確引起世族戒備,保不準蕭才人這番言行,是因爲族長授意呢。”謝美人也興災樂禍道。

但她心中,卻並不認爲事情如表面上這樣一目瞭然。

這場家宴結束後,任瑤光與謝美人陪同太后回到長安殿,兩人一致認爲蕭南喬是受皇后指使,有意取信太后,爲耳目作用。

太后冷笑道:“你們當我真會聽信蕭氏花言巧語?不過,我倒並不認爲她是得柳氏指使,柳氏之城府,萬無可能以爲弄個母族出身女子,就能取信我引爲心腹,這蕭氏,要麼當真是野心勃勃,她並非大宗嫡系出身,聽不進家族授意入宮只爲輔佐柳氏,這纔打算另闢蹊徑;要麼呢,就是自作主張,甘爲耳目,急於立功。不管蕭氏有何居心,既送上前來作爲棋子,我也不妨笑納,就算是耳目,利用得好了,大有可能達到出乎意料之功效。”

而蓬萊殿中,婷而也爲蕭南喬的言行提醒十一娘:“真沒想到,蕭公乃十一妹外王父,卻送了這麼一位女子入宮,難道說,蕭公也聽信了馮繼崢等人毀謗之辭?”

“這不至於。”十一娘搖頭說道:“當年舅父意欲與毛維聯姻,外王父其實並不贊成,就算被馮繼崢誤導,也絕無可能授意南喬奉承太后。”

“那麼,難道是蕭才人,意圖爭寵自作主張?”

“自作主張那是一定,不過卻並非意圖爭寵。”十一娘嘆道:“婷姐姐,聖上貴爲九五之尊,遲早會寵幸後宮妃嬪,我又何至耿耿於懷?家中尊長,當然也明白我並非妒悍之人,南喬已經選爲才人,於公於私,我也不會希望她在深宮寂寞終老,南喬就算想要爭取侍御,也是情理之中,我並非她之阻礙,她怎會莫名其妙以爲只有奉承太后,才能如願?”

十一娘看來,蕭南喬不似其餘女子,雖說並非京兆蕭嫡系,可蕭公既然送她備選,當然會面授機宜,南喬一定比其餘女了諳知更多內情,但她甫一入宮,便擺明與蓬萊殿楚河漢界,甚至有意疏遠自己,公然奉承太后給予針對,又哪裡是當真爲了爭取賀燁的寵幸?

但十一娘也實在想不通南喬的用意,而且她也沒有辦法阻止。

因爲她雖主動示好,南喬卻根本不願與她親近,甚至要比陸嘉程,更加冷淡疏遠。

十一娘也是直到今日才恍然大悟,原來南喬這麼對待她,目的就是爲了取信太后。

但京兆蕭這位養在深閨,從前並沒有參涉到爭權奪利當中的女子,究竟爲何要這麼做呢?

第1188章 暗涌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1281章 陛下“氣”瘋了第867章 偏是江迂“叫停”第572章 御人之道第763章 財權第550章 白廢心機第919章 鬧一個烏龍第712章 煩纏第684章 博弈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554章 深夜火光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211章 庶女又如何?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634章 規矩第1167章 不速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572章 御人之道第606章 貪得無厭是“優點”第1255章 鬱郁第775章 原來如此第1246章 辦砸了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541章 姐妹交心第1316章 人間最恨意難平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741章 以暴制暴第1413章 遣散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第922章 狹路相逢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170章 晉王妃人選第408章 和想像完全不同第1384章 坦然面對第1044章 公詢日第190章 師生第1367章 皇后可以這樣嚇人第341章 莫大隱患第340章 神機妙算十一娘第818章 中秋宴第673章 明空住持第638章 赴藩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233章 註定虛驚第715章 毫無默契第195章 不可能的事第357章 又一個執迷不悟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5章 昔日名動京華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1121章 見瑩陽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1000章 總算來了第1381章 賀燁問案第943章 驚變第226章 智留邵廣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1016章 信與用第1192章 高下第1064章 意外的交鋒第369章 勝負已定第1033章 緣滅緣生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752章 恍悟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252章 奪權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609章 定情信物第556章 血訴第120章 屋頂上的少年第1410章 這下糟了第1353章 另一條路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991章 殺你者,周室晉王!第768章 審決第453章 姻緣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786章 議發展第410章 小人一回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473章 拜師第227章 扣留宮禁第79章 七娘捱打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1054章 嫌隙第200章除夕第96章 柳婷而
第1188章 暗涌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1281章 陛下“氣”瘋了第867章 偏是江迂“叫停”第572章 御人之道第763章 財權第550章 白廢心機第919章 鬧一個烏龍第712章 煩纏第684章 博弈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554章 深夜火光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211章 庶女又如何?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634章 規矩第1167章 不速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572章 御人之道第606章 貪得無厭是“優點”第1255章 鬱郁第775章 原來如此第1246章 辦砸了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541章 姐妹交心第1316章 人間最恨意難平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741章 以暴制暴第1413章 遣散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第922章 狹路相逢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170章 晉王妃人選第408章 和想像完全不同第1384章 坦然面對第1044章 公詢日第190章 師生第1367章 皇后可以這樣嚇人第341章 莫大隱患第340章 神機妙算十一娘第818章 中秋宴第673章 明空住持第638章 赴藩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233章 註定虛驚第715章 毫無默契第195章 不可能的事第357章 又一個執迷不悟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5章 昔日名動京華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1121章 見瑩陽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1000章 總算來了第1381章 賀燁問案第943章 驚變第226章 智留邵廣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1016章 信與用第1192章 高下第1064章 意外的交鋒第369章 勝負已定第1033章 緣滅緣生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752章 恍悟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252章 奪權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609章 定情信物第556章 血訴第120章 屋頂上的少年第1410章 這下糟了第1353章 另一條路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991章 殺你者,周室晉王!第768章 審決第453章 姻緣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786章 議發展第410章 小人一回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473章 拜師第227章 扣留宮禁第79章 七娘捱打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1054章 嫌隙第200章除夕第96章 柳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