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何爲明教(下)

當李京山興致高高地走進堂內之時,王賢正接過丫鬟端過來的盞茶,看到李京山的一身打扮不禁傻了眼,難怪那些下人說這李京山打扮怪異,他竟然扮作女裝,全身彩色,頭上面還挽了髮結,插了髮簪,臉上也抹了胭脂粉,遠遠看上去像是一個大家少婦,但是近了一看便慘不忍睹了。

王賢正吃着茶,看了這李京山一眼,立馬手忙腳亂起來,茶盞掉在地上,茶水也燙溼了他的袍子,卻見到張慶和那老王爺趙臨都是目瞪口呆地張着嘴巴看着這李京山。

李京山還不知自己怎麼了,見到衆人都瞪着自己,不悅地道:“怎麼都這樣看着我?張慶,今天老子可算給你立大功了,你知道我知道了什麼嗎?”

張慶愕然地道:“我當然不知道你知道什麼了。”

李京山哈哈大笑地道:“哈哈,老子就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什麼。”

張慶被這李京山鬧暈了,見到這老王爺和那少年王賢都是傻着眼,忙說道:“你怎麼穿着這一身?實在是……太傷風雅了,快去把衣服換掉。”

李京山這才注意到自己穿的實在是太讓人作嘔了,他伸手擦了擦自己臉上的粉脂,搖頭道:“奶奶的,老子今天真是莫大的犧牲,張慶你小子怎麼補償我!”

張慶這時已經受不了這莽夫如此作態了,忙喊人帶李京山下去換衣服,見到李京山還要說上什麼,他連把他推過去,口中說道:“先換衣再說。”

等到把李京山推走後,張慶纔不好意思地道:“此人無賴慣了,異於常人,老王爺千萬莫要見怪。”

趙臨這時總算從吃驚衆恢復出來了,微微一笑道:“張大人的好友果然奇特無比,老朽倒是失禮了。”

張慶又重新坐在廳內,沒過多久,李京山終於走了出來,他一身儒袍,看起來有些雅氣,見到張慶就笑道:“嘿嘿,知道我看到了什麼嗎?”

趙臨老奸巨猾,知道這個人有無賴的性子,最好不與之說話,是以他閉口不言,倒是王賢奇怪地問道:“到底知道了什麼?”

李京山這纔看到王賢,嚷嚷道:“怎麼還有個小孩在這?得了,我也不賣關子了,今日一早,我又四處轉悠,結果碰到了一件怪異的事情,終於讓我找到明教之人了。”

張慶和趙臨諸人都是大爲驚奇地道:“哦?”

李京山一笑,坐在椅子上,看了看周圍,奇怪地道:“怎麼連一盞茶都沒有?這家主人可不厚道。”

張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別在老王爺面前放肆!”

趙臨哈哈一笑,着人新煮茶,直到茶水上來,他才把茶盞遞了過去,以他這種身份傳茶,皇帝都享受不到,可是李京山卻不懂這個,直接接過來,也不還禮,就咕嚕一聲喝個乾淨,然後大讚道:“真是好茶!好茶啊,喝了一點都不口乾,這茶叫什麼名字?”

他故意吊着別人胃口,張慶知道這小子一向如此,正想出言訓斥,卻聽到王賢道:“此茶乃是閩南苦茶,本來味道極重極苦,但曬乾後用酒蒸餾薰香,再經過開水略溫一段,便有如此之味了。”

趙臨驚訝地看着王賢道:“想不到你也對茶水如此瞭解。”

王賢以前在草原上喝的茶便是這種茶,此茶在霸州等榷場交易頗豐,此時聽趙臨問起來便道:“我以前喝過這種茶。”

趙臨笑道:“可惜你這次卻說錯了,這茶根本不是閩南苦茶,而是川地所產,名曰‘堂上月’,乃是貢茶一類,無需處理便有此味,可以說是天然雕飾,更有清香在喉,遠久不散,實在是茶衆精品。”

王賢班門弄斧,還弄錯了斧,不由有些臉紅,心中鬱悶地想到,看來言多必有失,自己才說了一句話就錯了,還是少說爲妙。

李京山喝了茶,清了清嗓子道:“我今日走到圓滿樓,正想小飲一杯,張慶你聽我接着說,我正想倒酒,卻沒想到一個見到一個白衣人,大概四十歲不到的中年人,你知道我最近對白衣人特別敏感,一看到這白衣人立刻以爲他是明教的,立馬湊了過去。

誰知道剛過去,那白衣人突然回頭朝我笑道:‘怎麼?兄臺要與我同飲?’,我當然說是了,於是我們兩個就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上了,我心想這人若真是明教的,把他灌醉後,那豈不可以從他嘴裡掏出什麼話來?所以我打定主意要把他灌醉。”

張慶點點頭道:“那你問到了什麼,他是不是明教的?”

李京山嘿嘿一笑,然後道:“本來我打好了算盤,可是不小心竟然被他灌醉了,等我醒來的時候他已經走掉了,那人還真不錯,付了酒錢。”

幾個人傻眼了,瞪着李京山,張慶疑惑地道:“我沒聽錯?你也有被灌醉的時候?”

李京山悻悻一笑道:“老子闖蕩江湖,偶爾碰到一個酒量大的也沒辦法,不過那人也太能喝了,至少喝了兩大壇酒,也沒看見他肚子漲起來,你說此種酒鬼也算是絕無僅有了。”

張慶無奈地道:“你既然被別人灌醉了,那你還說什麼?”

李京山嘿嘿笑道:“老子就是說被灌醉後的事,你也知道老子的酒量,雖然兩壇酒下肚,腦子暈暈乎乎的趴在桌子上,可是這耳朵還挺靈敏的,竟然聽到一些奇怪的東西。”

趙臨、張慶還有王賢的好奇心都被提上來了,聽聞此話忙問道:“聽到了什麼?”

李京山得意無比地道:“老子聽到了一件天大的秘密,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嘿嘿,我醉倒在桌子上,卻聽到那個白衣人叫喚了兩句‘兄臺,兄臺!’,好像是確認我有沒有醉倒,當時我一點說話力氣都沒了,哪能理會他,過了一小會,好像有另外一個人走了過來,他們說了幾段話,我可都聽明白了,你們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

張慶對這個賣關子的人真是無語了,有些生氣地道:“你就一口氣說完吧,別賣關子了!”

李京山笑道:“看看你,真是急性子,就這脾氣還能做刑部侍郎,哎,國之不幸,民之不幸!好了好了,我就全說了,那兩個人說話聲音很小,但是我聽的明明白白,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哈哈,莫要生氣,那兩個人說話就幾句。

那個陪我喝酒的人問了一句:‘怎麼樣了?光明使者還在汴京嗎?’新來之人也是小聲道:‘已經回去了,但是姓洪的現在要我們去喜翠樓,說要在那裡商議事情。’那陪我喝酒之人罵了一句道:‘他媽的,使者回去了,姓洪的還真以爲自己是老大了,這次的任務完成以後,除掉那個姓洪的!’新來之人有些遲疑道:‘除掉姓洪的,光明使者會不會生氣?’那個陪我喝酒之人小聲地哼了一句道:‘姓洪的算的了什麼,對於我明教來說,他只是一條狗而已,廢話別說,立刻趕往喜翠樓!’”

張慶聽的有些吃驚,急忙追問道:“然後呢?然後他們說了什麼?”

李京山冷笑道:“你沒聽我說話啊?然後他們就走了,而我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來。”

張慶氣惱地道:“你怎麼不起來追!”

李京山奇怪地看着張慶道:“我喝了兩壇酒啊!你知道兩壇有多少?哪能站的起來,當然是倒在桌子上睡下休整休整了。”

張慶道:“那你醒了後有沒有直接去喜翠樓?”

李京山先點頭後搖頭道:“我是到了那裡,卻遇到了一個纏人的妖精,結果又和她喝了點酒,想着監視着那些白衣人,可是離得太遠,我只能把那妖精灌醉,換上她的衣服,裝扮起來,想着湊過去好好聽聽他們的談話,誰知道剛一出門,就被老鴇發現了,還好我機靈,立刻撒腿就跑,跑到你家,卻聽到你到了王府來了,我就一路跑到王府來了,奶奶的,老子真是丟臉丟大了!”

張慶急忙道:“這麼長時間也不知道那些人散了沒有,我要親自去看一看!”

王賢聽到他說起光明使者,突然想起金老先生寫明教也有光明左右使者,難道真有如此使者,他疑惑地道:“光明使者是明教職務嗎?”

李京山看了一眼王賢,慢吞吞地道:“光明使者是明教的內部稱呼,除了明王和明王之外就是光明使者最大了,可以說是明教的二把手。”

張慶大爲吃驚地道:“原來明教的二把手都到過汴京,看來此事太過不尋常,不行,我要去着人包圍喜翠樓!”

趙臨沉聲道:“打草容易驚蛇,不如帶着幾個手下功夫好的,悄悄潛入喜翠樓,見機行事,還有,張大人,老朽還是不相信此事爲明教所做,你務必要查探清楚,免得冤害無辜,只有十足的證據方可動手。”

王賢知道這個老王爺因爲幾十年前的那女子,愛屋及烏,對明教有一種想法,不想承認它會有什麼勾當,這時見到張慶站了起來,躬身回答道:“老王爺請放心,在下必當秉公辦事,絕不會妄抓一人!現在情況緊急,在下便帶人去喜翠樓!”

他對着李京山道:“京山,你也和我一起去,有你在一起,安全不少。”

王賢突然道:“我也想去,不如也帶上我吧?”

張慶看向王賢道:“你現在還是一個皇帝欽犯,能讓你每天在王爺府上自由行走已經算是大恩了,哪能帶你去城外走動?你還是老老實實待在這裡吧!”

趙臨呵呵一笑:“王賢,你便在這裡陪老朽下一盤棋吧,人老以後便怕了寂寞,若是你們都走了,老朽還真的有些孤單,張慶,你便快點去吧!”

第82章 同室之緣第79章 經義策論(下)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12章 爭吵不斷第7章 薩滿儀式第100章 兩幅紙畫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18章 不見答圖(下)第8章 關進黑屋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16章 突遇狼羣第97章 險中求生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51章 又要遠行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4節)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72章 如此結案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5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3節)第82章 同室之緣第140章 速整吏治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5章 夜宿草原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46章 宏偉設想(上)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第23章 沙暴過境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2節)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4節)第44章 夜涼如水第57章 逃亡途中第96章 雪天觀景第64章 驚天大案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4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1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3節)第152章 戰事又起外傳:失蹤之事(五)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152章 戰事又起第31章 達成交易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4節)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1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91章 爐邊商議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25章 蒙古大汗(下)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52章 初入遼境第65章 誰主此案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3節)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69章 何爲明教(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
第82章 同室之緣第79章 經義策論(下)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12章 爭吵不斷第7章 薩滿儀式第100章 兩幅紙畫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18章 不見答圖(下)第8章 關進黑屋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16章 突遇狼羣第97章 險中求生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51章 又要遠行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4節)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72章 如此結案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5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3節)第82章 同室之緣第140章 速整吏治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5章 夜宿草原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46章 宏偉設想(上)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第23章 沙暴過境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2節)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4節)第44章 夜涼如水第57章 逃亡途中第96章 雪天觀景第64章 驚天大案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4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1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3節)第152章 戰事又起外傳:失蹤之事(五)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152章 戰事又起第31章 達成交易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4節)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1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91章 爐邊商議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25章 蒙古大汗(下)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52章 初入遼境第65章 誰主此案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3節)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69章 何爲明教(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